宅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宅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宅文化论文

宅文化论文范文1

20世纪60年代以前,欧美国家在建筑设计方面形成名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盖娅运动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完善,生态设计的理论大丰富,出现了一批利用太阳能、覆土、地下空间等优秀单体建筑实例。

1、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阿科桑底(Arcosanti)是他进行"生态建筑学"探索的一个实例。该项工程位于凤凰城(Phoenix)北70英里处,面积为860英亩的土地上。1969年美国著名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LanL.McHarg)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并从理论上站住了脚。

2、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地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二、国内对住宅绿化的研究

1、国内对于住宅园林的设计历史悠久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全部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强调整体至上,人伦道德,中府和谐等思想,不仅丰富园林设计时的素材,还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2、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的贵族园林毕竟不能代表今天大众化的住宅绿化设计

但是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与国外的建筑生态绿化思想在今天均影响了我国的住宅环境绿化设计。查阅各种资料发现,当前对于住宅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面的文章很多,关于原则的规定与阐释也很多。如:贾俊丽的《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中的几点思考》对国内外住宅小区绿化环境规划理念及其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的需求,阐述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措施。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徐高福的《住宅区绿化建设初探》,2005年《广东林勘设计》第4期等均以生态住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住宅区绿化植物多样性选择和生态优化配置模式,对人居环境绿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中福建省惠安县林业局的杜海阳撰写的“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及思考”,通过对城市住宅绿化环境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具备的原则,以及充分认识住宅小区园林植物的功能性,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该树种良好的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的研究非常多,这里不一一赘述。当期总体来说,国内对有关的设计的研究非常多,政府对于这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也逐步在规范,但是整体来说都还不够成熟。

三、我国住宅绿化建设的历史

1、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苏州的园林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后,由于各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环境景观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实验小区,在考虑并开始注重环境的营造,提出了人要居住在优美的环境中。进入90年代,扩大试点后,环境景观概念进一步深化。后来,随着个人住购房时代的来临,开发商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景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带来了生态小区和绿色小区概念的流行。近来,住宅创新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达到自然与人的相通和统一,求得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宅文化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宅;伦理文化;传承

1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1.2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轴线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侧低”为原则,其方位设置并不是出于考虑朝向与通风,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顾及动静、洁污、主辅分离的功能结构,甚至其名称也与实际的使用无关。一切秩序只恪守一个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严格的伦理分区,其特点就是明确体现尊卑、长幼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人文伦理秩序。

1.3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3传统伦理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靠近生态公园、山坡,充分利用项目的地理优势及景观资源。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自然、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绿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将多层住宅的门厅扩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园,把传统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内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园绿化从室外到室内的延伸,还有利于客厅和餐厅通风换气、采光和降温等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环境;或者将花草丛中带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厅堂,既方便实用,给居住者带来了绿色,又经济实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园绿化而带来的建筑面积。

3.2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宅文化论文范文3

1居住面积的变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设施的发展,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贵阳市人均居住面积仅2.9m2,现在已经超过10m2。

2居住套型的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大面积套型的大量出现,而是多种套型类型的综合策划。(1)户型平均人口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平均每户人口规模不断缩小,1990年为3.96人,2010年为3.10人,2012年为3.02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90年代按3.5人计算,2002年版降为3.2人。(2)城市单人户和2人户大量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翻倍,2人户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占全部家庭户数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3)国家政策的保障要求:为适应广大居民的要求,国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及其一系列政策,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总面积的70%以上,并提出了城镇廉租房的建设要求。(4)由此,住房的套型除受控制的大户型外,中小套型为90m2/户以下,经济适用房为60m2/户,廉租房40m2/户。又由于1~2人户的增多提出了“单居住空间户”的要求,即只设一间兼起居的卧室、有厨房和卫生间共组成的最小套型(以下简称《单居套型》)这种单居套型不同于“单身公寓”。“单身公寓”属集体宿舍类型,不设厨房,最多仅有简易的微波炉或电磁炉操作台或设公共备餐间,且居住人无产权。(5)“单居套型”《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对单居套型的使用面积,规定不应小于22m2,其中兼起居的卧室不应小于12m2,厨房不应小于3.5m2,三件卫生设备集中布置在卫生间不应小于2.5m2,这种套型住宅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一直是常见的居住套型,在国内也已有不少的工程案例,贵阳也已建有多个建筑项目。单居套型可作为廉租房中的户型应按廉租房面积标准控制,也可作为产权房的户型,此时,可按照市场需求,从建筑面积35~50m2均可,在住建部组织的廉租房优秀设计方案中,单居套型的套内使用面积为22.47m2,套内建筑面积为27.6m2(不含阳台),如图1:贵阳某工程的单居套型,套内建筑面积34.7m2(不含阳台)如图2:此单居套型可以与其他类套型组合在同一单元之中,也可以作为单一的单居套型住宅独立集中设计,但作为廉租房不能与产权房组合在同一单元,产权房和廉租房必须各自单独成栋设置,以利于管理。

3居住环境要求

随着居住方式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只是满足对住房的需求,而是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包括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居住环境一方面是对住宅本身的通风、日照、采暖、绿化、节能和建筑质量的要求,即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居住环境即所处小区、地段的环境要求,包括空气质量、声、光、热、水、电、景观、卫生等;如绿化、公共活动空间设施、商业服务和文化教育条件、交通、噪声以及小区服务、管理等等。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人际交流环境、安全环境、健身环境以及养老物业等等。这些都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着手,作好小区规划、建筑项目策划进而才能做好住宅的建筑设计。

4住宅建筑项目策划

住宅建筑项目的策划要有前瞻性,从社会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来研究,对不同收入的群众,不同标准的住宅建筑项目,不要单一分开设置,可采取混合居住的策划思路,即在同一区域内,除部分较高标准的住房外,同时安排有保障性套型、经济适用房、单居套型以及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住宅适当配置,更有利于社会融洽、邻里亲善,并可在社区内开展非正规劳动就业、社区服务形成不同标准的统一要求、良好环境的共同追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公正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廉租房和扶贫搬迁房建设中,有的将其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带,交通不便,设施不全、远离亲朋、不便就业。不易儿童入学,往往有被隔离冷落的感受。

5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发展与研究

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评价,已提到日程上,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和贵州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2/T065-2013)均已相继实施,我省除公建有多项建筑按绿色标准实施外,在住宅建筑中也已出现按绿色住宅建筑进行设计的建筑项目。《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规程》(CECS179:2009)以颁布多年,北京等许多城市以做了健康住宅的试点工程研究和实施。绿色住宅建筑和健康住宅在总体要求上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特别是在策划和设计阶段,两者的要求内容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工程策划和设计中应充分研究,特别是有关控制性建筑项目。健康住宅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绿色住宅建筑主要控制建筑项目中,均与健康有密切关联,如住宅小区的绿地率、公共活动场地及其设施要求、日照和通风要求等,既是生理健康的必要环境,也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此环境的优劣影响人际交往,也必然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6生态环境设计

(1)住宅建筑项目策划和设计中,要遵从城市总体规划。选址必须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交通方便并以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特别是廉租房和单居套型住宅,为期方便劳动就业和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阻塞和大气污染现象,是应充分考虑的。建筑设计要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考虑。开始设计的时候,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地特征,选择适应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日照和风力特点选择建筑适宜的布局形式和间距标准。尽量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施工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历史遗迹和原生植被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其成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还要考虑居住区域日照、噪音、污染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因素。(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建筑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关注和处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①对自然资源的充分考虑:如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方式来改善建筑物内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减少对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的依赖,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②对污染物的考虑:在建筑平面布局和设计中,通过考虑建筑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位置,使建筑物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可以避免污染物的增加;③尽可能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保材料;④设计师还要注意严格控制装修房内的空气质量,对住宅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3)绿地率是居住小区评价的控制性建筑项目,其面积、尺度以及其日照要求等必须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进行配置。此外,要大量提倡屋顶绿化和竖向绿化。对低层和部分多层公建的屋面,可按社区活动和管理要求设置屋顶活动空间;对其他屋面包括高层住宅的屋面,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允许屋顶住户进行屋顶绿化,这不仅对顶层住户的屋顶保温隔热和室外活动有利,对整个小区乃至全地区的减少太用辐射和净化空气都是有利的,当然,屋顶除绿化外,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对竖向绿化也要大力提倡,在户型设计中,可留出必要的开放空间和共享空间;每户的阳台上要有种花设施,如栏板加设花槽等。(4)结合绿化做好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包括老年人、儿童运动等场地,也是社区的人文交流和健康的必须。此外,在高层建筑的底部可设架空层,优化空气的对流,设置健身场所。(5)日照。每套住宅均必须满足日照要求,但有的设计中仅仅只是一个次要卧室有日照,或两套住户连通后,以“两代居”的名义,借用其中一套日照条件较好的套型,使其“满足”有关要求;虽可行,但不是优秀设计,更达不到绿色健康住宅的要求。对绿色住宅套型,起居室不宜朝北,起居室或主卧室要满足日照条件。住宅建筑的最好朝向是南北向布局,贵州境内的最佳朝向宜为南偏东30°至南偏西15°,但对全单居套型住宅建筑和廉租房住宅建筑来说,若全部按南北向布置,则北向套型达不到日照要求。根据贵州的气候特点可按东西向布置,可满足每户的日照条件。但朝西的户型要做好外遮阳,并应进行一体化设计。如此,在总体规划中,住宅楼可做城凹型布局,将主楼南北向布局,而将单居套型和廉租房布置在端部,并做好开敞式的公共院落布局,此种布局,在高层建筑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端部加设多层单居套型或廉租房,还有利于提高建筑容积率。

7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更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真正地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如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提高墙体的热工性能,采用节能型电气照明系统和智能楼宇控制的自然采光,使用新型的玻璃产品,来改善室内的光热环境,降低噪声音量,以提高建筑物的碳纤维塑料的结构强度和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还可以在环境构筑物中利用薄膜结构和壳结构,丰富建筑物的整体形式。

8高效节能的绿色生态住宅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这样必然造成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紧密的产品。这就要求在设计住宅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电、供热、制冷及生活垃圾处理的设计。在使用自然资源时,要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

9结束语

宅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优点;结构体系;应用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空前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结构住宅作为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体系,随着钢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推出,钢结构住宅产业正健康快速发展。

1、钢结构住宅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和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美国钢结构住宅所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5%已经发展到现在的25%以上,日本及澳大利亚钢结构建筑占全部建筑的50%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因缺少钢材而对建筑钢结构的应用加以限制。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2002年达到1.9亿吨,2005年达到3.7亿吨,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和。国家用钢政策从20世纪50~60年代的限制用钢,到70~80年代的节约用钢,到二十一世纪已调整为鼓励用钢,为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莱芜、安徽马鞍山、广州、深圳等地开展中低层和高层钢结构试点工程,已经建成300~500万平方米住宅。

2、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钢结构住宅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节能型住宅,突破了中国“秦砖汉瓦”式的传统建造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红砖及混凝土,完全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居住环境的理想建筑。

2.1钢结构的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钢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结构延性好。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约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的1/3~1/2。自重的减轻使得地震作用效果降低,一般自重减轻一半,相当于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地震作用可降低30%~40%。

2.2工业化程度高,易于实现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借助专业设计软件,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并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所有构件工厂化加工制造,精度高,易保证质量。容易实现机械化装配,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与传统住宅相比工期缩短40%以上。

2.3空间利用率高,能合理布置功能区间。由于钢材轻质高强的特点,便于形成大柱距、大开间的开放式住宅,而传统结构(如砖混结构、砼结构)由于材料性质限制了空间自由布置,如果跨度、开间过大,就会造成板厚、梁高、柱大,出现“肥梁胖柱”现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自重增大,增加造价。在空间使用率上,钢结构住宅使用的钢梁、钢柱的截面积比传统结构减小,所占净空面积也随之减小,使得房间使用面积增大,与传统结构相比可增加有效面积10%左右。

2.4绿色环保,节能省地。目前我国住宅体系多为砖混结构,大量使用硅酸盐水泥,在建筑物解体后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砌体结构使用的实心粘土砖,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而钢结构住宅所用材料主要是环保型可回收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钢材可以100%回收利用。

2.5钢结构住宅保温隔热隔音效果突出,造型美观结构丰富。大多采用新型轻质墙体围护材料,不易霉变,不易虫蛀,在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方面比传统住宅有明显优势。钢结构材料轻质高强,结构设计时可以创造出艺术性较强的建筑外形,以满足住户对不同建筑风格的要求。

3、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主要由承重结构体系、支撑体系、围护结构体系和楼板结构体系组成。

3.1钢结构承重及支撑体系的组合型式有多种,应用于住宅的主要有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抗剪桁架结构体系、交错桁架结构体系。钢框架体系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平面布置灵活、结构刚度均匀、抗震性能好,属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差;钢支撑框架结构体系通常用槽钢或角钢在墙体平面内布置垂直支撑体系,能够有效抵抗水平荷载,提高侧向刚度,减小层间位移。钢结构住宅承重体系构件一般采用热轧或高频焊接H型钢,热轧或焊接工字钢、方钢管、圆钢管或冷弯薄壁型钢。

3.2围护结构体系约占钢结构住宅总造价的30%,为减轻结构自重,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围护墙体大多采用轻质材料。外墙可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ALC板)、SRC复合保温墙板、钢丝网复合保温板、水泥刨花板等,内墙可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ALC轻质板、夹层复合板、稻草板等。

3.3楼板结构由钢梁和楼面板组合而成。楼盖体系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要尽量减轻楼板自重。楼板主要型式有压型钢板与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预制轻混凝土板。

4、钢结构住宅存在的技术问题

4.1防火问题

钢结构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其致命缺陷,即耐火性能很差,钢材的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大幅降低。当温度达到40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降至室温下强度的一半,当温度达到600℃时,钢材基本丧失全部强度和刚度。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耐火耐候钢,该种钢材是采用技术在钢材中添加合金元素(如Cu、Ni、Cr、Si、P等元素),使钢材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从而改善钢材内在的耐火性和耐候性,这种钢材在600℃高温下,屈服强度下降不大于1/3;二是使用防火涂料、发泡防火漆和外包防火层等方法。对于外露的钢构件多采用10~40㎜厚的涂料,耐火极限可达1.5~3h;对于隐藏的钢构件,珍珠岩防火喷涂或防火板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4.2防腐问题

钢结构的腐蚀与所处环境、温度、湿度直接有关。根据国内外试验资料,表面无防护的钢材在大气中第一年锈蚀速度约为第五年的两倍,室外钢材的锈蚀速度约为室内锈蚀速度的四倍,处于干燥环境的钢材,几乎不会锈蚀。因此,暴露钢构件一般外涂耐腐蚀涂料或油漆,或采取镀锌处理。

4.3标准规范问题

由于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仅仅只有十几年的历程,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还不够成熟,钢结构住宅标准规范零散而不系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业化程度不高,还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并规范化。

5、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前景展望

目前,国内的建筑业生产效率较低,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钢结构住宅属于高技术高效率的产业,加快对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将促进建筑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并将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尤其是钢铁企业的发展。

中国钢结构协会编制的《2009-2012年钢结构行业态势运行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节能减排”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因而具有节能、环保、绿色优势的钢结构被市场看好。按照早先中国钢结构协会制定的《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书》显示,2010年钢结构产量将达到2600万吨。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拟达3000万-4000万吨制造能力,说明我国钢结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6、结语

现在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已进入加速阶段,有关产业政策、标准和规范相继出台,国内钢产量充足,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开发环境、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我们应不断提高研究开发能力,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促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相信我国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李悦,吴玉生等,轻钢住宅体系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J],建筑技术,2009(3)

宅文化论文范文5

住宅小区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是人们生活质量程度的最直观体现。人们在选择住宅小区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些关于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能够直观的吸引消费者购买,并且适合人们长期居住。本文针对住宅小区规划中容易出现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1住宅外界环境因素干扰

首先,要建立一个住宅小区,就要进行针对住宅小区构建地址的选取,也就是进行住宅小区地理位置的设定。在选择建筑地址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地皮价格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在比较遥远的城郊地带,这样的环境大多数交通不便利,影响人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环境也相对较差。比如住宅小区建设在长途运输的线路周遭,就会产生巨大的噪音污染,还有有大量运输车辆经过,导致道路不平坦,不适合居民使用,再者就是大型运输车辆会给空气带来污染,大量的灰尘吸入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还有在城市的老旧闹市选择建筑住宅小区,这样的规划设计相对就会出现嘈杂的环境,影响居民的日常休息。

1.2住宅小区内部规划混乱

在住宅小区内部的规划来看,也有很多层面上的缺失。首先是对住宅小区内的商业网点进行考察,大多数的服务于居民的商业网点都没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进行销售操作,例如托管班、超市、小吃排挡等。首先托管班的孩子不一定都是住宅小区的居民,没有专业管理的托管团队不能时时刻刻的照顾好孩子,当住宅中的人们进行活动时,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碰撞,这样的事件因为没有具体的管理分工而得不到解决,造成居民的不便。还有超市和小吃排挡,不能够及时的清理环境管辖区域内的垃圾,造成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虽然有物业部门的清扫,但总是不能跟进商业活动的操作进程,造成清理不及时等现象发生,到了炎日的夏季更是有各种难闻的气味出现,很大程度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近一时期建筑的住宅小区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断的增加楼群,但是又忽视了小区楼群之间的间隔,造成楼群采光不好,影响居民居住感受,也会导致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在住宅小区建设初期没有完善的设计计划,当居民入住后有很多规划需要重新部署,比如小区道路扩建等,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或者是活动区域被不断地缩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忽视居民的视觉观感享受,不考虑人文关怀的角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住宅小区的建设品质。

1.3住宅小区活动环境不足

很多住宅小区的开发商过多的重视商业开发价值和实际的收益,不合理的把住宅小区的绿化区域分划给商业用户,以此来完成追逐利润的目的。在住宅小区中,能够长时间生活在这个空间的人群莫过于老人和小孩,因为住宅小区的住户还有使用车辆的需求,减少了老人和小孩的活动空间,他们就会到车辆行驶的空地上活动,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还有对于成人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看管的困难,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大失误。

1.4住宅小区自然环境单一

在住宅小区中,自然环境的设定非常简单,甚至是单一,没有多元化的组合,也没有考虑到人们的观感和体验要求。例如,只是单纯的为了绿化而设计的小块草坪,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最后反复的遭到破坏而被取剔,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住宅小区的绿化工作,让居民没有美好的景致供来欣赏。再者就是设计了非常复杂的绿化景观,比如假山、湖泊等,但是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却不能供给人们使用,造成了行车道或者人行横道上的拥堵。住宅小区出现的自然环境绿化设置单一,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享受要求。

2针对我国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住宅小区的环境因素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因素,一方面是内在因素。还能对住宅小区产生影响的就是构建小区的环境意识,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态度。

2.1重视住宅小区建筑选址

首先,应该考虑到住宅小区所要服务人群,民众都是对生活基于无限希望而选择的居住环境,为了安逸的生活品质,人们要考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筑住宅小区的地理环境。建筑商应该着重考虑居民长期居住的舒适要求,不能单纯的考虑自己的利润,把地址选在偏僻或者老旧的城区,要考虑到居民出行的便利方式,还要考虑居民休息的安逸氛围。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筑的质量和品位,要考虑长久的使用价值和环境风貌,建立环保模式的美观住宅小区。

2.2完善住宅小区内部规划设计

在住宅小区的建设前期,一定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设计,每个环节都能够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不建设没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多余建筑物,建筑完成后也不随意改动[4]。

2.3增加住宅小区活动场地构建

便民利民的住宅小区设计要求,是需要建筑商更多的提供给居民能够使用的公共设备,满足多数老人和孩子的居住需求,有完整的绿化和运动器材设备,让居民有实际的活动空间和活动乐趣。

2.4融入信息技术的力量完善绿化建设

构建一个完整的绿化环境,需要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例如搭建能够为居民提供告示作用的LED荧屏,传播民主想要知道的相关于住宅小区的信息。还要拥有一套完整的绿化建筑体系,能够为外出活动的居民提供遮阳和挡雨的设施,在活动的环境中还要增加植被的种植,能够让居民赏心悦目,还能够有效的调节空气质量。

3结论

宅文化论文范文6

新加坡持续的高速经济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幽美的城市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建筑和城市研究者的目光。在新加坡城市发展的众多成就中,其对公共住宅的关注和发展尤为突出。新加坡公共住宅不但以高层高密度的模式解决了居住问题,而且为高层住宅的对社区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处理给出了新的范式。新加坡政府依托公共住宅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在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新加坡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发展建立在对一些既有的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之上,同时充分体现了第三生态理论中对技术理解性使用的要求:新加坡高层住宅对其所采用的建筑学理论和模型都进行了反思和具有实际意义的改良,最终发展出了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一种居住模型。不但将其根植于热带气候环境之中,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而且在其居住环境中创造了全新的社会文化。新加坡高层住宅对于新加坡文化构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社区文化的培育,二是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在下文中,本文将从建筑学的角度,主要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在社区构建和识别性构建两个方面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分析新加坡公共住宅在第三生态社会维度发展上的贡献。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社区感构建

1.社区感的基础:新加坡新镇的三级规划

新加坡的第一座新镇“皇后镇(Queenstown)”由殖民政府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SingaporeImprovementTrust)1)在1952年开始建设,最后由建屋发展局(HousingDevelopmentBoard)2)在1970年代早期完成。当时的唯一目标是快速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因而几乎考虑完全移除传统居住形式(ShophouseandKamponghouse)后所带来的认同问题。大巴窑(ToaPayohTown)新镇是建屋发展局开发的第二座新镇,开始于1965年,规划人口18万人。从大巴窑新镇开始,建屋发展局开始有意识地在新镇中加入镇中心和相应的服务设施,构建功能完整自我维持的新镇。始建于1973年的宏茂桥新镇(AngMoKioNewTown)标志着新加坡新镇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这个新镇开始,新加坡开始在新镇的规划中采用等级化的空间模型,设立镇中心和邻里中心两个层级。邻里中心一般包括一个小学、购物中心及社区活动中心,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为400m。1970年代晚期,新加坡形成了成熟的新镇结构模型,即“棋盘式”模型。这一模型使用邻里单位(组团)作为规划中的最小单位。每个邻里单位约为4hm2(有时为4hm2的一半),包括8-10栋住宅楼,容纳400-800户家庭。每个邻里单位都包括一个儿童游乐场以及花园。组团的上一个层级是邻里,每个邻里包括4000-6000户。自此之后,新加坡的新镇都以“棋盘式”结构为基础进行发展,形成了新加坡城市乃至整个新加坡社会独特的“3个层级”的结构形式(图3)。新加坡新镇3级结构对于建立社区和归属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清晰明确的社区体系:清晰的3个层级的社区结构不但为新镇的开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建立起了新镇社区的基本骨架。依托这套骨架可以很方便地发展各种促进社区发展和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清晰的社区结构在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潜在的基础作用。2)充足完善的服务设施:3级结构的另外一个意义是为整个新镇的服务设施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布局模式,分层级和领域的服务设施保证了每个邻里都被相应的服务设施所覆盖。因而,这种3级结构对公共设施布局的选址以及数量的计算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而且促进了对公共设施高效的利用。由此带来的充足的服务设施和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是良好的社区氛围和认同感形成的物质基础。

2.社区感的培养皿:新加坡新镇的公共空间

依托于新镇的3级体系,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发展了一套完整的公共空间体系,这套公共空间体系成为了社区感和认同感培养最为重要的场所。根据笔者总结,新加坡的公共空间体系由8个元素构成,分别是:组屋中的公共走廊空间、组屋的底层架空空间、组团的邻里公园、新镇中的社区中心(小贩中心和市场)、新镇公园、连接组屋的步行廊道系统(LinkwaySystem),以及沟通全城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将这8个公共空间元素划分为两类:一个是以公共活动和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系统,一个是以绿地和休闲活动为主的绿地景观系统。在新镇的3级结构下,这两套公共空间系统也被划分为了3个层级,在不同的尺度上提供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服务系统主要由组屋中的底层架空空间和各级的社区中心构成,为市民提供各种有屋顶的户外活动空间,同时服务居民的生活。绿地系统为组屋居民提供和自然环境结合的户外活动场所。步行廊道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在邻里和新镇两个尺度上,将所有的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图5-10)。因此,可以将新加坡新镇中的公共空间系统总结如图4。

3.总结

通过分析新加坡新镇公共空间模型,笔者认为新加坡新镇的公共空间系统能在社区感的培养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以归因为以下3点:首先,成系统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通过对新加坡开放空间系统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新镇的公共空间规划覆盖了新加坡居民室外活动的每个层面,几乎居民所有的日常休闲活动都能被包括在这套公共空间系统之中。因此,这种系统性和全面性保证了开放空间系统的服务范围。其次,结合热带气候的公共设施设计。从这套开发空间的起点(底层架空),到沟通各个元素的步行廊道系统,以及系统中的重要节点(社区中的小贩中心及市场),都可以看到在规划设计中对热带气候的考虑。同时,社区公园和新镇公园也因为其大量的绿色植物和良好的娱乐设施设计而广受居民的欢迎。因此,这些适应气候的设计促进了居民对这套开放空间系统的使用,进而保证了这套系统的效率和使用率。最后,公共空间系统对生活模式的培育。依托这套公共系统,新加坡公共住宅居民发展了他们共同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了统一文化和社区认同。作为一个预先规划的公共空间系统,从其规划模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对生活模式的引导和培养作用。首先,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户外活动空间;其次,通过便利性和舒适性引导对这套系统的使用;最后,结合适合的居民活动选择相应的公共空间类型。因此,这种自上而下的公共空间系统,最终发展成为新加坡社区感的培养皿。#p#分页标题#e#

新加坡公共住宅的识别性构建

1.开放空间对识别的构建

新加坡新镇的公园体系在发展之初就被赋予了两项任务:一是利用户外开放空间丰富居民的社会活动和创造相应的生活模式,进而培养居民的社区感,二就是作为新镇的识别性系统而存在。下文将介绍新加坡公共住宅中是如何通过开放空间系统建立新镇的识别性。在新镇层级上,新镇公园被用来区分新镇的边界和土地利用的性质。在很多新镇的交界处,建屋发展局预留了很多土地作为绿地,这些土地被设计为很好的景观公园,除了娱乐和休闲的功能之外,也作为区别新镇的边界,建立视觉识别性之用[2]。其中,以宏茂桥、碧山和大巴窑新镇之间的碧山公园为典型代表(图11),在从一个新镇进入另外一个新镇的时候,给人以明显的领域和边界感。在组团层级上,组团公园构成了新镇内识别体系的重要节点。每个组团的公园都经过专门的设计,力求识别性,再加上它是居民最为常用和熟悉的公共空间,自然成为了居民识别空间的重要标志。同时,新加坡新镇中的步行廊道系统也起到了划分空间领域的作用。人们会习惯性地按照熟悉的行走路线和通道行走,而且这些路线周围的景观也会自然地变成人们定位的标志。因此,这套步行体系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划分居民活动范围的标志和边界。根据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的识别性的5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可以将新加坡的公共开放空间所形成的识别系统归纳如下:首先,在新镇尺度上,使用位于新镇边界处的邻里公园限定新镇边界,界定出新镇和新镇之间的领域范围,通过绿地的方式提示新镇归属的转换;其次,在邻里尺度上,邻里中心的服务设施和独特设计的邻里公园构成了下一层级的识别标志;最后,沟通各个邻里的步道系统划定了住户的日常活动范围,同时限定了每个邻里实际的使用和心理边界。在新镇和邻里尺度上,邻里公园和步行廊道分别起到了限定边界的作用,邻里公园和社区中心起到了节点和标志物的作用,进而在两个层级上划定了空间的领域感(图12)。

2.建筑外观对识别的构建

由于经济性和建筑类型的特点,高层公共住宅非常容易出现外观和空间上的一致化。然而,西方高层住宅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识别性缺失的必然结果就是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缺失。因此,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充分利用建筑元素去创造多样的公共住宅风格,从而进一步形成组屋的识别性。新加坡组屋在反映新镇和城市的可识别性方面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举措:一是利用建筑的高度和屋顶创造丰富的城市天际线;二是利用不同的建筑立面,以创造多样的街道空间效果。通过对新加坡不同新镇中的组屋风格进行比较,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两项策略在组屋外观上的体现,同时能看到这两项举措所带来的新加坡新镇的清晰的识别性特征。

1)屋顶和城市天际线:首先,建屋发展局在进行不同新镇的组屋设计时,对不同新镇的组屋屋顶形式进行了有意识的区别和特殊设计。一方面,因为热带建筑的特殊性,对于生活在热带的居民而言,屋顶是建筑识别性的第一要素;另一方面,经过统一设计的城市天际线,对于新加坡的整体城市景观拥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统一的屋顶和天际线风格也是对新镇级别识别性最好的构建方式。因而,在波东巴西(PotongParis)新镇中,整体的建筑造型采用了极具特色的斜坡形式;在淡宾尼(Tampines)新镇中,很多组屋在屋顶采用了橙色的双坡屋顶;在武吉巴督(BukitBatok)新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建筑屋顶上独特的几何开洞(图13)。其次,在设计新镇整体天际线时,在保证新镇内部的屋顶风格统一且建筑的总体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点缀几座较高的建筑。一方面,这几座较高的建筑可以用来强调和识别新镇中的特殊区域,如镇中心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新镇的天际线更为错落,更加具有识别性(图14)。同时,因为土地紧张的原因,想用绿带隔离所有新镇是不可能的。因而,利用建筑风格强调新镇和新镇之间的建筑区别成为非常必要的举措。图15为裕廊东新镇和武吉巴督新镇之间的建筑风格对比,强调新镇的之间的识别性。

2)立面和街道设计:在新镇的步行尺度上,主要依靠立面的多样化设计来强调各个组屋的识别性。在设计新镇面向街道的立面时,建屋发展局有意识地将组屋靠近街道布置,形成完整的具有围合感的街道空间,同时在一条街道上采用连续相同母题的立面符号形成连续的街道效果。在不同新镇或者邻里间,通过强调街道的尺度的不同来构建识别性。如在惹兰友诺士大街(JalanEunos)就在街道两旁布置小尺度较矮的体量限定空间;而在裕廊西中就在街道两边布置高大的高层住宅(图16)。此外,组屋通过立面设计构建识别性的另一个方式是根据道路的速度确定立面的复杂程度:在城市快速路和主要交通干道周围,保持立面尽量简单;伴随着道路速度的降低,立面的细节逐渐增加。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不同组屋区的立面效果,并且帮助居民在组屋区内定位。

小结

上一篇龙文化论文

下一篇棋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