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职责。本文探讨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以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化学教学。

一、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所谓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进取、探索、创造、敢于冒险的精神。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的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培养和锻炼学生上述思维品质的契机,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掌握化学知识的人门向导和手段,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以实验事实出发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构筑知识框架,是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过程。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而且对思维方法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完善创造性思维方式,具有独到的优势。化学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

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思路开阔,不断创造性地采集信息并加工输出;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远见卓识,勇于进取,在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设计等方面善于创新。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深刻领悟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精髓,以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具体的讲:课堂教学紧扣主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地进行课堂训练;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严谨细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精确解释概念、理论,精辟阐述问题,重点、难点处理得当,课堂教学精彩;教学手段灵活,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充分展示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教育 创新人才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何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发挥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使他们主动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追求与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自我教育还能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其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敢于肯定并坚持自己的正确言行,敢于承认并更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必须摆脱自我意识中的消极部分,建立更多具有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和坚持性的积极教育意识。

2 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 自我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现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多样化的市场氛围中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因此,自我调节与自我内化等自我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青年最强壮的力量来源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水平,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所带来的挑战。

2.2 强化自我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短时间难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视野狭窄的局面,理论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大学生自由地学习、全面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加强,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大学生的思想品格,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自我教育无疑是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经之路。

2.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如果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好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相对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更加轻松与活泼,学校教育自然会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越高,其抗变能力也就越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越高,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良方。

2.4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理念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个体创新精神表现为主体能够积极的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发展新的思路、知识体系、观念等等。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配合良好的氛围与足够的空间,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试想人如果没有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那么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独立空间与良好氛围,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造(下转第56页)(上接第25页)能力。

3 如何强化自我教育

3.1 要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

大学生的自尊心越强,在接受教师点拨时就越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充分照顾到其心理活动,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要允许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师生所持的观念的不同就妄下定论,严禁片面否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各方有利资源,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调控、完善,自觉的去优化个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按照社会公德和校园纪律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习成绩才能显著提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会让学生学习时带有些许消极性,学习动机比较被动,这大大影响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现代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实现。所以说,充分尊重、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尤为必要。

3.2 重视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起带头作用

在校期间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的一部分学生群体被称作大学生精英骨干,例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等,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先进,是学生群体中良好的典范,可以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表率,起到先锋带头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好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对这部分精英群体的管理和引导,配合适当的表彰和宣传手段,使大学生对成为大学生骨干有所向往。同时,要利用好这种“明星”效应,引导广大学生争做积极分子,营造积极良好竞争氛围。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注重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让他们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3.3 营造多元、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积极打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作用。另外,高校应鼓励多元教学,积极开设自主学习课堂、网络课堂等等。努力为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有利于自我教育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打造塑造独立的空间。良好环境的提供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3.4 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为自我教育提供平台

高校的学生组织非常之多,它是大学期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独有优势,实现自我教育这一重要目标。同时,高校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实现自我教育活动。足够的空间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们拥有自我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可以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机制现状;妨碍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85-03

作为我国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世纪,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以及标志就是不同领域的全方位创新,正如同志在199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说过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全面复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教育及创新战略。然而,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的失衡,已经成为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人才创新培养战略是我国完成经济及教育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只有按照合理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才能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才能进一步满足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我国很早就强调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多年相关人才战略实践表明,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相关机构认为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极其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

1.陈旧的知识传播目标体系。所谓知识中心论是指通过健全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受教育者达到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常规评价标准多以学历和文凭为基准)。然而,在此评价体系下,为了全面加快知识型人才的培养速度,高等学校势必会设置更多的必修课,尽量减少或者忽视选修课;增加更多的理论课程,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实践教育;加强更多的教师的主体性,尽量减少或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因此,这种以一定目标为出发点的知识结构教育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极为明显,其在实践中的主要不良性的表现为:(1)在该种教育体系下,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以单纯的书面知识为主,严重缺少实践操作,最终导致受教育者主动性难以发挥。(2)知识中心论式的强制型教育体系也扼杀了创新所需要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严重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面对面式授课使得大多数老师对授课内容的重视度极高,备课十分充分,课程整体规划严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不变,易使学生的学习模式逐渐变为“本本主义”或者“题海战术”,而严重地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过于重视理论阐述式的过程教学体系会使得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难以发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多年以来,作为我国教育管理机制的主要形式,以强制性管理为主的人才培养约束机制严重地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实践工程中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具体缺陷主要表现在:(1)在宏观方面,上级管理机构对高校采取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使得高校很难发挥其独特的办学特性以及鲜明的人才创新体制,从而严重限制了高等学校办学的主动权。(2)在微观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严重缺乏应变机制。不仅要管学生顺利升学,甚至有时还要管理学生生活、就业等其他方面,类似这样全过程式的管理约束机制使得学校不仅要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进行管理,甚至还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而此类强制化为主的管理约束机制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范围,除了要管学生的课内、校内活动,甚至还要管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而在管理方法上,过于标准化、强制性的管理约束机制也使得学校教育学习气氛过于压抑、沉闷。而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因此几乎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丧失了自由思考和自由学习的机会。

二、妨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1.学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学校应严格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但是现阶段由于负面因素的存在,影响学校在该过程中完全发挥其在教育体制中的主导性作用。(1)旧的教育观念妨碍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是指人类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自觉行为。因而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后期的教育活动。如果一味地采用落后、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活动的创新也就不可能发生了。因此,教育活动创新应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基础。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20世纪早期的传统精英模式教育逐渐转向当前的大众化知识教育。在此阶段,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也应及时从传统的学校内部或者考试式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转向更深层次的社会综合评价标准。因此及时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教育活动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校的本位管理模式妨碍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上级管理机构,现在阶段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采用级别及权限式管理对高等学校进行管理。以大学的行政级管理模式为例,大学的行政管理级别分为部级学校、省市级学校等,而因上级管理机构的不同,不同的大学在获取经费及自行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区别,因而,行政级别的不同也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此外,作为本位管理的突出特点,级别管理采用的按部就班式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得学校自身的可操控空间变小。而教育创新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性的约束。因而,教育主管机构应在当前本位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革,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人才质量创新的目的。

2.教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除了受学校影响之外,也受到教育知识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限制。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实现创新,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够也会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匮乏的创新意识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教育行为过程的直接传播者及组织者。因而作为实施教育创新的主体,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间接地影响教育体制的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然而,因自身缺乏目标性的课程意识,大多数教师将教育过程更多地的理解为是向传统的向学生“授业解惑”。在如此陈旧的思想观念及墨守成规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很难培养出敢于打破常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来。因此,作为教育行为的灵魂,高校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教师淡漠的责任感妨碍创新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与教师的创新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学习的榜样,也对人才的创新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培养有自主创新思维及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最终归宿。而作为教育本身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道德修养也决定着国家最终衡量教育创新的标准。而目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从整体上看是应试能力明显强于创新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被动式、强制性的教育体制严重阻碍学生参与教育创新。目前,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限制下,高校学生的民主参与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大学生缺乏参与教育创新的途径。作为教育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得不到学生的支持,教育创新体制是很难得以真正实现的。(2)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弱化了参与教育创新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教育创新的重要评价标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因此,教育必须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才能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大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教学水平,而对学校的创新性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因此,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分层、分类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更多地运用过程性培养模式、诊断性评价。在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同时,为不断改善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高效、周到和专业化的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兴达.河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7.

[3]唐景莉,万玉凤.中外大学校长纵论高教“变革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0.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6-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意味着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纲要》要求各级各类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转型期的非常时刻,我们不能只注重“量”的增长,而忽略了“质”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与重大课题。

二、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人才培养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分析和发现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基本前提是剖析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从近年来学者们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研究队伍,还是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不少研究成果对后来者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与中国相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较大,比如:ABC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巴雷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1951年,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1963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后来由戴明将休哈特的PDSA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物质的存在方式总在不断变化中,在内因和外因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在对国内学者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有的侧重分析了内部因素,有的侧重分析了外部因素,还有的对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1)内部因素分析。李勇、陈建成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法、 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制度、大学文化。鄢高翔、沈兆梅认为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为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规模扩大、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薇、张国宾认为当前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为:教师、管理、教学环节、学风。倪丽娟、陈辉认为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大学定位偏差、教学工作规范性差、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评估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问题。李远贵认为影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教育理念、课程结构和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谢斌、姚利民认为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为课程因素、教学因素、学生个人因素、校园环境因素。潘武玲阐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为:在观念层面主要体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创新素质与传授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认识不同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在办学实践层面主要存在着师资、课程设置、办学的物资保障、科研和实习基地等问题;在环境层面,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文化环境也都存在着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因素。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对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申世英分析了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7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办学理念偏差、办学定位不准,管理缺乏规范、运行机制不畅,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改革滞后、培养特色不明,生源成分复杂、学习风气不正,办学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领导精力分散、重视力度不够。

(2)外部因素分析。娄国栋认为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在因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学习终身化、就业多样化。么新鹤、查永军认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之一。

(3)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包寒蕊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以高校为界限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高校的受教育者、高校的教育者、高校的管理者、高校人才培养的条件和高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土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韩文英认为影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生、教师、独立学院的管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课程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陆瑞德从系统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人才自身的内在因素;另一类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高校和社会因素。闾晓兵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人才培养质量观;教育内部的影响因素——现实性因素(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基础性因素(师生自身素质);流动性因素(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教育外部的影响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

以上学者研究内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陆瑞德以人才为中心,人之外的其他一切为外部因素;闾晓兵将教育作为整体,从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分开来研究;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则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环境三个层面进行阐述。无论是从哪种研究角度,最终得出的结论大部分还是达成共识的。他们认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因素是学生个人因素、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因素;其次是经费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再次是办学条件、社会、高效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环境;最后是人才培养质量观、质量监督体系、校领导重视程度、家庭。如下图所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研究视角上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有过不少的研究,但很少有学者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即使是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学校其重要性程度也是不同的,为此所提出的解决措施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针对性。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分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要素开始,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素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即:分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主次,然后对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核心因素展开现状分析,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

2.鄢高翔,沈兆梅.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自身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9)

3.倪丽娟,陈辉.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

4.谢斌,姚利民.试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J].湖南大学高教所,高教研究,1998(4)

5.申世英.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J].丽水学院学报,2008(3)

6.丁安伟,黄海燕,朱亮.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理论研究,2010(6)

7.刘怀忠.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教育,2001(2)

8.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9.闾晓兵.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东南大学,2005

10.陆瑞德.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11.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2(2)

12.么新鹤,查永军.改革教育拨款制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13.潘武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2)

14.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学位论文,2005

15.李国志.论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J].教育管理,2010(35)

16.李勇,陈建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9)

17.严薇,张国宾.提高培养质量 促进学校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199(6)增刊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5

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等学校担当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迫切任务。

1.1 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而伟大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她的任务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实现伟大中国梦速度和进程的快慢取决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2 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那些只有较窄的知识面、较差的适应能力和较低的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当今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索的全新课题,也是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并使其飞速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使高等教育卓有成效地服务于新形势新任务,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是当前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迫切任务。

1.3 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的一切工作都源于目标,并终于目标。我们的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尚待着力探索,如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导向不明,创新愿望不强,创新标准缺乏,课程设置欠科学,教学内容单调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或多或少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抑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工程中明确和达成。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为主,通过口头表述、文字讲解、直观展示等手段实现,而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深刻理解、复习巩固、尝试运用等方式消化吸收知识,最后由学校考核和学生自我评定来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这种培养人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它的长处是: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教师完全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能在同一时间内对大多数学生传授同一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整系统的知识传授。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束缚,这也是最大的弊病;凸显了知识的继承,这是件好事,但却忽视了对所学知识的批判和创造,容易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培养能力的欲望;过分强调整体性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手段进行施教,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强壮体力,提高素质,它是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传统的教学过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根据《纲要》的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2.1 突出主体地位

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不单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主动学习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的探索者。

2.2 强调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完善认知,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

2.3 体现全面发展

强调丰富知识、拓展能力和增强素质并进,不仅强调三者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注重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从以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看,它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国家的实现。

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历史给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的一个重要课题。

3.1 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积极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理念转变的核心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重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发展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人格,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分辩、善于发现。同时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宽松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空间,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的态度去掌握知识、增强本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3.2 提高教师素质

塑造创新型的人才依赖于创新型的教师。要卓有成效的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尊师重教,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要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与众不同的思路、方法和特色,有开拓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再次,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制订和完善一系列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行为。

3.3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