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陶艺制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腹壁肌电活动 一氧化氮 大鼠 逍遥散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个复杂的胃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IBS虽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病情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理生理研究显示,胃肠动力、神经、内分泌失调,内脏感觉异常等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其中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同批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200±10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逍遥散(柴胡、白芍、茯苓、白术各9g,薄荷、生姜、甘草各4.5g),煎煮2次,浓缩为含生药量1g/ml的药液。阳性对照药为匹维溴胺(商品名:得舒特,法国苏威制药,批号20060508),用蒸馏水配制成1mg/ml的混悬液。
1.3 试剂仪器:8F导尿管,导管直径2mm,球囊最大容量3ml,最大直径2cm,用作直肠内球囊扩张导管,由浙江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Olympus-CH2光学显微镜,由日本欧林巴斯光学工业株氏会社生产;电生理记录仪,由上海中胜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NO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批号200706。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大鼠按简单随机化原则,根据体重先分成正常组(20只)和实验组(50只)。在造模第14天、第28天,检测大鼠肠运动功能,观察结肠粘膜病理学改变。造模成功后的实验组大鼠再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组、匹维溴胺组和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
2.2 造模:以慢性束缚+夹尾刺激法诱导IBS大鼠模型
2.3 给药:于第5周起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实验剂量按照试验动物研究“等效剂量”的计算方法
2.4 指标测定与观察:作结肠转运功能测定、内脏敏感性测定、血清NO水平测定、结肠粘膜病理学改变观察。
2.4.1 结肠转运功能测定:大鼠实验前24h禁食,予3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取直径为3mm的玻璃小球沿放入距3cm的直肠内。大鼠苏醒后迅速移至笼内喂食饮水,笼内垫清洁滤纸。观察束缚2h内大鼠排便的粪点数和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实验第14天、第28天、给药结束后第2天分别检测以验证模型有效性及观察逍遥散的干预作用。
2.4.2 内脏敏感性评估:以球囊结直肠扩张时腹壁肌电活动反映其内脏敏感性。水合氯醛麻醉下,将一铜制双极电极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方,距中线1.5cm的一侧腹外斜肌上,电极的游离端经皮下隧道引至颈背部以玻璃管保护后固定于皮肤。手术1周后用于肌电活动实验。将电极导线的两端连接电生理记录仪,于不同扩张容量(1.0ml、1.5ml、2.0ml)下行球囊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tion,CRD),每次扩张持续5min,记录5min内肌电活动。肌电活动增高超过基线水平100μv以上认为是一次有意义的腹部收缩活动。
2.4.3 血清NO水平测定:给药结束后第2天,各组大鼠眼球取血,注入含10%EDTA-Na230μl及抑肽酶800IU的试管内混匀,离心15min(3000r/min),分离上层血清,以Griess法检测血清NO水平。
2.4.4 结肠粘膜病理学观察:实验第14天、第28天,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剖取乙状结肠0.5cm,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
2.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准为P
3 实验结果
3.1 慢性束缚+夹尾刺激对大鼠结肠转运功能的影响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慢性束缚+夹尾刺激可使大鼠结肠转运加速,排便量增多,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
3.2 慢性束缚+夹尾刺激对IBS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逍遥散干预作用:造模结束后检测大鼠内脏敏感性,实验组大鼠在1.0ml、1.5ml、2.0ml扩张容量时腹壁肌电活动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
3.3 逍遥散对IBS大鼠血清NO的作用: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
3.4 病理组织学改变:肉眼观察实验组大鼠结肠粘膜无充血、水肿、溃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无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组织学改变。
4 讨论
应激是神经体液调节的一种复杂反应,常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又可以引起内脏感觉异常。不同的应激刺激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胃肠运动、分泌和消化转运时间的改变。目前研究认为,内脏敏感性增高是最可能解释IBS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其产生症状的重要基础和症状多样化的原因。应激可以引起内脏感觉异常,尤其是应激似乎与IBS的内脏高敏感性关系最为密切。本实验以慢性束缚应激+夹尾刺激作为心理应激原,诱导IBS大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结肠转运效应明显增加(P
5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李延青.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2):145-147.
[2]石君杰,王海云,邵国民.宁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干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2):93-95.
[3]施新猷主编.医学实验动物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80-383.
[4]Vittor A, Costagliola A, Carrese E, et al.Nitric oxide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bovine gu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VIP and galanin[J].Arch Histol Cytol,2000,63:357-368.
[5] 侯晓华.胃窦十二直肠协调运动的神经调节[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6):40-41.
[6] Russo A, Fraser R, Adachi K, et al.Evidence that nitric oxide mechanisms regulate small intestinal mtility in humans[J].Gut, 1999,44(1):72-76.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2
一、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
我校作为陶艺历史悠久的荣昌陶的中心地域,将陶艺作为美育有着先天的地域优势。在进行美育的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道德,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所以,陶艺教育在我校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如何在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强大,同时积极开发学生创新的智力是一个重要问题。陶艺教育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既满足了学生对现代陶艺的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外,陶艺教学在技法、制作上有独特的表现。它与其他材料结合极大地拓宽了陶艺的范畴。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使得教学丰富多彩。
二、陶艺课程开发保障
学校成立了陶艺课程开发小组。加强陶艺教学的横向联系,走出去,请进来。请社会的陶艺大师到学校进行陶艺讲座,本学校陶艺教师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教学交流,拓宽思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美术教师进行陶艺教学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寻找适合农村学生开展的教学形式,定期汇总教研教改。做到一边实施,一边开发,一边挖掘,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生成陶艺课程。我们先后多次改写了陶艺教材,逐步生成了适合我校学生的陶艺教材。同时,为保证组织机构顺畅运行,学校强调三个意识,即校长要有协调意识,分管领导要有服务意识,陶艺教师要有精品意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推进陶艺教学,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配了陶艺教室,还配置了专门烧制陶器的窑炉。各种配套设施也得到全面的配置。
三、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
陶艺不仅是陶泥与火的艺术,同时也是需要制作者付出辛勤劳动的艺术。在课程安排上,主要面对的为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陶艺制作一般以六种制作方法为基础来入手。(1)泥条盘制方法;(2)泥板成型法;(3)徒手捏制法;(4)拉坯成型;(5)雕塑挖空法;(6)注浆法。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在现代陶艺教学中,对于培训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及积极引导学生喜爱上陶艺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的。
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徒手捏制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初学者通过手捏成型的基本方法,可对陶土的干湿泥性有一个基本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成型方法打下基础。
拉坯成型是陶瓷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较为先进的成型工艺,是陶瓷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革命。但初学者要学习拉坯技术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应用自如的境界。学生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按部就班地练习,一定能掌握好拉坯成型这种制陶法。
雕塑挖空法先按照自己的设计将物体外形做好,再将其体内多余的泥土掏空成型。
陶器制作工艺程序:晒泥、碾泥、过浆、制坯、打磨、装窑、烧窑、观窑、闭窑。
四、组建课外陶艺兴趣小组
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需求,学校组织陶艺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玩陶。课外兴趣小组人员 以各年级喜爱陶艺的学生组成,限全校30~40名学生。每周三、四下午开展少年宫兴趣课。兴趣小组重在提高,学生制作出一件件充满艺术气息,富有生活气息的精美作品就是成果。
五、陶艺校本教材的编写
学校陶艺校本课程的研究是建立在陶艺老师上陶艺课,开展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确立课程总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荣昌陶艺发展史、荣昌陶艺技法,从经验中探索、把握基本陶艺造型语言。(2)通过作品设计与制作,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空间造型能力。(3)陶艺材料为主要创作素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理想、个性、情感、意识和审美观点。(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创造热情。
课程教材中包括:(1)欣赏图片-古今中外的陶、瓷作品;(2)陶艺造型、装饰技法示范步骤图-造型选择了:手捏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三种;装饰选择了:堆塑、刻印两种方法;(3)学生作品图片(本校学生作品);(4)学法提示性文字;(5)课内课外活动安排、要求提示性文字;(6)漫画小插图,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本校学生)。
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3
现代陶艺课程开设的作用与价值在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中,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在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印象中,它是可有可无的专业补充课程,缺乏一定的独立性,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是最好的课程设置模式。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的师生对陶艺课实践活动带来积极意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大家忽略了陶艺课的动手实践是最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的活动,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综合性大学陶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强化师生对陶艺课价值意义的认识,让大家对当代陶艺教学作用与价值作深刻的思考,明确中国现代陶艺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陶瓷手工制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其本质强调“动手实践”,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构思、设计、制作等劳动过程获得知识,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美,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同时,了解陶瓷材料作为教学的应用载体,它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特点能为学生头脑中蕴藏的丰富想象力提供用武之地,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在陶艺教学活动中其制陶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才能发现现代陶艺的材料美、工艺美、功能美和装饰美,同时,现代陶艺带来的美的效果完全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在陶艺教学过程中,陶艺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带给学生以全新的艺术感受,最主要的是它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弄清楚了现代陶艺教学意义和专业独特性,才能使陶艺教学的目标更明确,学生才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产生学习自觉性来共同寻找实现目标的内容和方法。可见,要在综合性大学扎实地搞好现代陶艺教学,有必要使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在教与学之间对陶艺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有着深入的了解。
二、强化学生对传统手工陶艺技能的学习,提高现代陶艺的综合表现能力
在现代陶艺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点往往更多地放在对陶瓷材料、形式运用和主题表达上,陶艺手工技能的掌握决定其综合能力的表现,所以强化学生对传统陶艺手工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虽然中国陶瓷历史悠久,传统陶瓷技艺非常成熟、完整,但是综合性大学并没有很多陶艺教学的优势资源,它们缺乏像美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院校的陶艺专业那样有着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现代陶艺实践活动的实习基地或工作室等教学资源。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对陶艺传统技能的学习方式非常单一,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来源除了来自教师在课堂陶艺技能教学以外,对陶艺的学习只能通过网络媒体来完成,有限的师资力量和学习时间导致掌握传统手工陶艺技能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不要说具备掌握多种制陶成型方法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种手工制作方法都比较困难。因此,强化学生对传统手工陶艺技能的掌握就显得更加具有意义,它是学生提高现代陶艺的综合表现能力的基础。因为不掌握陶艺手工制作技能是无法进行综合性陶艺创作的,就如学习书法一样,我们如果对书法基本的横、竖、撇、捺等笔画都无法掌握,那么就不具备创作书法的能力。任何艺术形式的表现都是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以后,才能开拓出该艺术表现形式,现代陶艺亦不例外。而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当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将材料与创作者的思想相结合,让陶艺的创作形式与表现内容相吻合,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作品是没有艺术价值的。由于现代陶艺教学颠覆了传统陶艺的艺术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和艺术规则、艺术价值重新做出判断,这意味着,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现代陶艺教学改革,不仅是技术或媒介之间的交替,关键还必须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以独特的眼光去观察日常的事物、事件或现象,并带有一种哲理性的个人体验和批评的态度来处理这些事件。如果陶艺教学改革只仅仅停留在对改革传统的技艺教学模式的修补和调整中,循规蹈矩服从教学管理、教学评估,这是无法提高现代陶艺教学效果的。
三、优化综合性大学现代陶艺教学体系
综合性大学的陶艺教学从一开始由于缺乏传统专业性陶艺教学的系统性,它的教学结构来自于对其他美术院校陶艺教学体系的照搬或模仿,并没有完全依据自身教学需要的要求与发展形势来制定它的培养目标,它往往造成不切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和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要提高陶艺教学效果和实现陶艺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修改原有的教学体系,学校需要在传统陶艺教学结构中适当地精简相关专业的课时,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组合,留出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必要的陶艺教学补充。既顺应新的教学形势需要,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培育的需求。比如,我们将课内专业教学延伸到课外专业教学,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组织学生开展工厂实践活动,向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工艺技能师学习,将课堂无法开展的技能培训放到工厂,一来增强学生对陶艺成型工艺的认知,加强艺术技能的培养;二来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陶艺创作过程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作品制作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心。众所周知,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的积累、拓宽知识面、增强艺术修养的第二课堂。同时,综合性大学还需优化相关的制度来鼓励老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陶瓷科研学术活动,带动现代陶艺创作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进行互动,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而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团队建立高标准、高要求的现代陶艺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总结、充实和完善,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当然,在信息化时代,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学媒介的作用,陶艺教学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来扩大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将陶艺技巧的提高放到突出位置,同时,对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即眼界的提高也不能忽略,要学会进一步强化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知识、能力向素质的升华,提高自己对陶艺技能的应用性和适用性。
四、结语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4
环境陶艺是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环境陶艺”,即是环境中的陶艺,适合于某一特定环境的陶艺,或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环境陶艺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当人们坐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建筑物中,享受其改造自然的成果时,面对这些毫无表情冰冷的材质又不免令人们有些失落感。环境陶艺这一艺术形式在尽情挥洒人们内心情怀的同时,其表面丰富的肌理,多变的釉色效果,正好吻合了人们这一心理和视觉的审美需求。
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分支,陶艺家借助陶土这一特质,用泥土所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与他人的行为、情感。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发展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与中国传统陶艺几千年的时间所形成的审美文化相互抗衡,自然有些力不从心。但在全球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又有些势不可挡之势,许多艺术家纷纷向现代陶艺靠拢,于是现代陶艺的创作便形成了三个趋势:一是由传统陶瓷工艺师转化来的创作群体,即在坚持其扎实的传统技艺和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向现代陶艺发展,注重艺术个性和审美情趣的加强。二是崇尚现代陶艺的艺术家们,他们抛弃以往的实用与技艺的束缚,完全挣脱传统陶艺的条条框框,充分表达创作者个人的意志与情感,宣泄个人对于人类、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深思。三是各高校陶艺专业的学院派创作群体,他们首先接触到的是现代陶艺前卫的创作思想,而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艺,是现代陶艺的忠实追随者,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代陶艺的创作梯队,在这些陶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形式更加丰满。也正是这第三种趋势中的部分陶艺工作者,他们的创作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为某一公共空间而创作陶艺作品,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陶艺。
环境陶艺使当今纯艺术化的、孤芳自赏的、远离普通人的现代陶艺找到了走进人们生活的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个非常恰当的契合点。广义的环境陶艺包括:室外公共空间中的大型陶艺壁画、景观墙、陶雕小品和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壁画、日用陶艺品和陶艺装置等。国外的环境陶艺发展比较早,拥有很多优秀的环境陶艺家和环境陶艺作品。比如西班牙的米罗、日本的会田雄亮以及加拿大的柏得利、荷兰的巴巴拉、挪威的可丽斯等都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米罗在20世纪50年代制作的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太阳墙”是独立的陶板壁画景观,直到今天仍然风采依旧。日本的会田雄亮不仅能做极具个性的小型陶艺装置,他的大量的巨型陶板壁画以鲜明的艺术风格获得人们的一致好评,而真正展示其才华的是他设计实施的诸多陶艺景观工程,比如使他获得了日本人极为看重的吉田五十八建筑奖的《水之庭》。美国的梅森与辛莫曼是以巨型陶艺作品的户外陈列参与到环境陶艺中来。
我国环境陶艺起步较晚,但是后起直追,有众多的陶艺家纷纷加入到环境陶艺的创作队伍中来,创作出了大量的环境陶艺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色彩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作品的陈设环境,既自然古朴又不失恢弘大气。我有幸参与了德化瓷都广场的陶艺景观墙工程的设计、制作,从而对于环境陶艺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总结出了环境陶艺创作的两个特点:第一,注重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德化瓷都广场的陶艺景观墙工程是配套景观而设置的,同时考虑到位瓷都市中心,所以整个景观墙的设计以“线面结合”为主题。由于陶瓷是德化的一个亮点,所以景观柱上的装饰采用了反映德化历史做陶的图案,作品在设计时还考虑到光线对于画面的影响,日出与日落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视觉体验。第二、充分考虑到作品的受众群。陶艺创作一旦被纳入某一特定的环境,将与环境的融合作为一个创作的主要因素,环境陶艺也就不再是陶艺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个体需求,更应顾及到这一环境的使用者、观赏者的审美需求。
人类对环境意识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使得一些高科技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铝塑制品充斥人们生活的同时,科技又告诫人们食用过量的铝会致病,所以人们便又对原始社会时期便产生的陶瓷器皿倍加青睐。现今存在着众多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装潢材料超标、资源浪费、人口过于拥挤、生存空间恶化等,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随着钢筋混凝土及人工合成材料等的有害物质对于人体侵害的不断曝光,人们在选择材料时更加慎重,尽量采用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陶土这一材质以其质朴原始的气息、肌理、釉彩变化的丰富,对于人体与环境无害而备受关注。环境陶艺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艺术形式进入人们生活,无论是室外公共空间中的大型陶艺壁画,还是室内小型的陶艺装置品,在美化人们公共环境的同时,也把陶艺的美传达给了观赏者,满足和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陶艺工作者在注重其作品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从事陶艺工作的人都知道,烧制陶器的窑有很多种,比如柴窑、煤窑、气窑、电窑等。不同窑的烧制氛围会产生不同的烧成效果,不同的烧成效果自然会生成不同的釉面肌理,有些特定的肌理只能在特定的烧成氛围才能烧成。比如柴窑能烧成一种表面像哈密瓜皮一样的肌理,非常细密而又不失沧桑感,但柴烧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稀有木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人类及陶艺家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陶艺家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些污染严重的烧成方式,从古代沿用至今的柴窑和煤窑越来越少,节能环保型的气窑和电窑的使用越来越多。
环境陶艺的人文精神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陶艺;实验课程;整合;创新
陶艺专业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重点特色专业,陶艺专业的教学因学习特点需要,超过一半的课程为实验实践类型的课程。实验实践类型课程旨在调动学生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近几年,高等艺术类院校都开始开设陶艺课程,作为其必修或选修的一门课程,随之陶瓷艺术的学习也越来越普及。我院作为陶瓷特色类艺术院校,也开始着力给学生打造一个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陶艺学习平台。明确各个专业设置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为艺术市场输送有价值的陶瓷艺术人才。
体现在教学上的变化,就是从简单的传统型陶艺大方向教学,在陶艺专业分化的基础上,明细专业方向,区分创新型艺术家、应用型生活陶艺设计师和自主产研创业者的三大类不同的培养目标,构建一个遵循学校教学方向、一个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更加科学的大学陶艺课程体系。
1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下实验课程内容的整合
培养创新型陶艺家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实验课程可开始基础陶艺+实验陶艺创作课程内容,满足学业提高,可于国内外艺术机构、展览比赛挂钩,选派部分学生参加高规模艺术展览。现阶段基础陶艺实验课程的基础学习有拉坯、泥条成型、模具成型、泥板成型、泥塑基础、青花装饰、粉古彩装饰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是所有陶艺学生整体了解陶瓷制作生产的工艺艺术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在陶艺基础学习之后,设置的一些陶艺提高的实验课程环节如环境陶艺设计、实验陶艺观念创作、实验陶艺材料技法创作、综合材料构成等课程。这些实验课程的学习重点在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启发艺术思维,使学生能灵活运用陶瓷这种材料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
培养生活陶艺设计师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生活陶艺方向可加强实行校企合作的环节,在实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设计作品参加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已有的实验课程内容有陶艺首饰设计、生活陶艺(器皿)创作、生活陶艺(家具软装)创作等。这类生活陶艺课程的手工制作性和陶艺材质的探索给陶瓷设计带来更为宽广的设计理念。生活陶艺课程的手工性和陶艺语言的多变性对培养学生驾驭陶艺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更广的专业范围来看,生活陶艺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该类课程后,能够熟练掌握生活陶艺的制作技法,独立创作生活陶艺。
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创业者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培养陶瓷艺术方面产学研Y合的创业者,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环节中能脱颖而出。现阶段各类中高等的陶艺教育都在增多,一般类型的陶艺人才也在增多。产学研结合的创业者不同于一般的陶艺类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习以陶艺知识学习为基础,学校通过与研究机构搭建平台给学生一个科研的平台,使学生在陶瓷材料、陶瓷工艺的创新上有所突破,再投身到产业生产中去实现价值。这类实验课程内容是新的实验实践项目,具体的实施和设置还值得我们在进一步的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去改进和完善。
2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下实验课程内容的创新
拓宽陶艺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及艺术机构共同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验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验课程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实施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因为陶瓷艺术本身具备技术价值和创造价值,这两种价值系统都要求学生要参加各种实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养成探求精神,激发创造欲望。
第一,配合学科知识去陶瓷产区观摩、加入生产环节等。在对各个瓷区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之后,可以安排特定的实验实践环节,去往瓷区身入了解和学习。以便于学生在毕业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瓷区材料、工艺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第二,将学科紧密联系生活,划分调查小组去做市场调查。生活陶艺的运用是贴近生活的,不是凌驾生活之上的,最好的考验就是市场。设置市场调查这个实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掌握市场动态之下,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和设计创作。
第三,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等。通过多元教学策略和多模态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找准自我个性定位,为学生开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有效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多维思辨能力、学习设计的能力、市场开发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国际陶艺交流打下艺术应用基础。
3 结语
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都是教学内容的四个要素。改变现有多元培养目标下单一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应根据不同人才培养方向设置不同实验项目。并且使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一样向满足学生多目标学习转变,符合学生自身学习兴趣,职业价值取向。提高陶瓷艺术学习的应用价值和改善实验基地结构和教学模式转变。通过部分小方向教学实践,分项目逐步从小方向惠及专业大方向教学。
陶艺制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民族文化;陶艺课程;实践教学
民族文化被高森远学者总结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长期的相互交流、借鉴既逐渐地趋于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的源泉。在少数民族地区,将陶艺作品结合民族文化元素,既利于经济与民族文化元素融合起来,更能促使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我创新。民间的陶瓷工艺品技术比较落后,在陶艺方面缺乏对本土民族文化的挖掘。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陶艺课实践教学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必然需求,将加快提高民族化工艺品设计人才的创作技能和研发力。当前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与陶艺课程的融合,在作用和形式上需要探讨民族文化与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结合点,进一步推进两者的融合状况和教学实践方法进步,推动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陶艺设计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陶艺课程中的重构要旨
文化元素分为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种形式。“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凝结着民族文化精华的具体表现形式。”民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形式多样,包含着各种民族文化元素,即有形的和无形的。元素不足以构成一种风格,其必须是通过某种规律(组合规律、色彩规律等)才能形成一种调性乃至风格。事实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结合同一种特定元素来设计,我选择以民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应用到当下的陶瓷艺术教学之中,个人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民族文化元素重构的手法多样化,民族文化元素主要是以民族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作为表现手段,因此需要在重构之后能更好地融入陶艺课程中。重构主要是通过和谐、含蓄之美、简练的完美结合,使民族文化元素更符合当前的审美观念。陶艺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将重构的三点要旨融入陶艺创作中,变得独特、富有活力,这个课程提供了一种原型,关注学生通过重构要旨探索出新的东西。另外,在陶艺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技艺和材料要与市场接轨,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构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课程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陶艺课程的教学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为陶艺课程教学提供了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元素得天独厚,为陶艺实践课程提供了文化源泉。学生可以利用民族文化提供的空间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再创造能力。不同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本土文化不同,我院处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如柳宗元文化,民间艺术、地方语言、艺术形态独具特色,壮族壮锦图纹、侗族图案、苗族蜡染以及独具特色的三江侗族木质结构、风雨桥等,这些都对陶艺课程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地方民族文化是拓展陶艺课程教学的优质资源。因此,学生利用这些新的空间,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优势,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再创造能力,使陶艺教学空间得到拓展,培养出具有本土人文精神的艺术人才。
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陶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具有民族特色的高职院校,其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更要有民族特色。陶艺创作要注重强化工艺基础和艺术思维实践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图示语言的创新,又要注重民族文化制样的结合。陶艺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教学占大半,但也要与理论相结合。首先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讲授一些国内外陶艺的发展趋势理论,让学生对陶艺作品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理念的认识。陶艺的风格以及陶艺创作的语言、视觉符号、民族化陶艺的审美,特别是陶艺的成型工艺技法,可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加强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与陶艺课程理论的结合
现代高职院校陶艺教学要突出特色是充分利用和挖掘较为完备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在理论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特征之外,还需要介绍一些民族的服饰、图案工艺等对陶艺创作有所启示的知识,让学生不断丰富和吸收新的知识。另外,陶艺鉴赏这一环节是有必要的,可以为陶艺实践创新打下基础。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拓展自己的眼界,将课本知识与课本以外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如讲解陶瓷鉴赏时,可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讲解,结合不同时期贯穿讲解,包括少数民族艺术图案的讲解,色彩与服饰的结合,工艺造型的设计,还可将现代的设计方法学理论融入课堂。上课时有所取舍,分清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保持学生对理论课堂的新鲜感,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图片作品学习他人的一些陶艺创作技法,提高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欣赏美,学会利用大自然、利用现有的文化特色去发现美,为在陶艺实践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奠定基础。
2.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对民族本土的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出方案,并进行制作转化。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根据陶艺成型工艺步骤进行操作:草图方案的设计、基础的训练、成型技法的制作训练、陶艺作品的创作、作品深度完善。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对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提出高要求,在实践操作中结合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突出民族特色,从而为陶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在陶艺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和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设计创作中,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充分利用新资源如教学设备等,对于多泥性的掌握,颜色釉的配制,以及陶艺的烧成工艺这些具有实验性的知识,老师要带领学生加深探究,使学生在陶艺制作方面既有艺术性又有技术性。在陶艺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陶瓷企业去亲身实践,接触陶艺市场以了解陶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相关信息;带领学生到村寨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工艺品的材质和由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为创作作品提炼加工更好的素材,从中更好地掌握创作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邀请陶艺以及手工艺的民间传承人给学生做讲座、操作示范,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陶艺手工制作的魅力。将教学深入到由创作的创新完成到创作的演变,将文化底蕴和制作技巧完善到地域特色开发中。
总之,高职院校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陶艺教学实践,要从单向模式中走出来,在环境和现有的资源中汲取养分,与设计方法学相结合,增加一些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在理论上能够为教学提供一个发展空间,增强陶艺教学的多样性,使学生创作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教学实践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陶艺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开发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陶瓷产业增强人才培养,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与保护。
作者:付林飞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广敏.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2007(1)
[2]沈鸿晶.基于地域性民族文化的民族陶艺课程教学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2(2)
[3]海力波.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文化理念与开发前景[J].广西民族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