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培养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1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创新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71-02
进入21世纪,数学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是一种关键的、普通的、可以应用的技术,而大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意识,而且可以促进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兴趣。
一、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较之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数学方法又处于更高层次,它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在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及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时,具有指导性的地位。对于学习者来说,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一旦数学思想形成之后,便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因此,人们通常将数学思想与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如分析与综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归纳与演绎思想等;另一类是数学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如集合与对应、数学建模、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极限、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等。
二、教学中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领悟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蕴涵于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率着数学知识。教师在讲授概念、性质、定理的过程中应不断渗透与之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领悟到数学思想,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及推导过程,搞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蕴含在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1.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又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题时,它能避免思维的片面性,保证不遗不漏。整合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的观察和分析,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中间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的思想方法。
2.用函数与方程思想研究问题的方法。所谓用函数思想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指在研究数值问题时,引进函数,将要研究的数值看为此函数在某点的函数值,通过函数的一系列性质得到函数的关系式,再取自变量的特定值,从而达到研究数值问题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广泛应用于证明不等式,下面看一例题。
例1 设b>a>e,证明ab>ba。证明:先证ax>xa,x>a。由于ax>xa等价于xlna>alnx。令f(x)=xlna-alnx,x≥a。由于在x>a>e时,f′(x)=lna->0,故f(x)在[a,+∞)上严格单增,故f(x)>f(a)=0,即ax>xa。再令x=b,则ab>ba。
3.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数”与“形”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数量关系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图形性质的研究,反之,图形性质的研究可以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研究,这种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数”与“形”相互转化的思维策略,即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捷径。数形结合思想一方面,能使数量关系的抽象概念和解析式通过图形变得直观形象;另一方面,能使一些图形的属性通过对数量关系的研究,更精准、更深刻地得出图形的性质。这种“数”与“形”的相互转换,相互渗透,不仅可以使一些题目的解决简捷明快,同时还可大大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华罗庚先生曾作过精辟的论述:“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离”。它的运用,往往展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数形和谐完美结合的境地。
数形结合在数学解题时应用也比较广泛。例如,不连续函数讨论增减性问题,函数求最值问题;根的分布问题及数形结合在不等式中、在数列中、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体现。
4.化归方法的数学教育思想。数学中充满矛盾,对立面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已知与未知,异与同,多与少,一般与特殊等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方向一般是把未知的问题向已知方向转化,把难的问题朝较易的方向转化,把繁杂的问题朝简单的方向转化,把生疏的问题朝熟悉的方向转化。
化归,即转化与归结,把有待解决的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已熟悉的规范性问题或已解决过的问题,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化归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而实现这种化归,就是将问题不断地变换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化归。具体的化归方法有多种,如恒等变换、解析法、复数法、三角法、变量替换、数形结合、几何变换等。化归方法的数学教育思想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中。
例如,《数学的发现》中记载:一个农夫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匈牙利大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想象出这样一幅美妙奇特的景象:牧场上,鸡和兔子全部亮相,兔子要站在地上(举起前腿),这时鸡和兔子都只有了两只脚。问题解决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1)脚底总数减少了一半,即只剩下70 只脚(变更问题的已知条件)。
(2)鸡头的数与脚的数量相等,而如果有一只兔子,脚的总数就要比头的总数大1,因此脚的总数70与头数50的差就是兔子的数目,即有70- 50 =20只兔子,进而鸡的数目就是50- 20= 30。这种形象思维的数学教育思想何等鲜明!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打破大学数学教师“注入式”教学观念,营造一种互动的、无权威性的教学环境。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先决条件应该是师生的相互尊重和对待知识的平等接纳。教师应尽力营造适宜的数学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传授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掌握数学的定义、定理和相关的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和思考,发现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作出总结。
其次,注意主辅教材有机结合。教材选择上教师应认真把握,以新教材为主导,其他教材为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专业对数学的特殊要求,进行必要的内容调整。
再次,大学数学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课堂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指定的练习,是解读信息、掌握概念、定理、法则及演算基本功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在讲授某个求解或运算法则后,都应该让学生及时在课堂上做相应的基本练习,初步体会该法则的用法。教师还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难易适中能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题目给学生做练习。
最后,培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常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也就是说兴趣对学习的成效是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名人和数学家的故事体现出对数学的感情,充分表现对数学的认识和追求,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数学思想方法对实施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重大
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是为培养学生能力打基础,因为人们在教学活动中总要面对各种问题,并要寻求解决的手段和途径,我们教育学生也正是让学生有此能力。其次,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是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防止学生分化和厌学,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受用终身。第三,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第四,加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能克服教师与学生就题论题和死套模式的老路,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
在大学数学中还有很多数学思想与方法都值得研究,如倒推法、归纳法、常数变易法等等。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讲清各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士信.如何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大学数学,2003,(3):30-33.
[2] 乔治.波利亚.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27.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2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21-02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辅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正确分析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职业素质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情绪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经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具有下列特点:
(一)职业价值期望不合理
在一项针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调查中,73%的同学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水平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劳动所得应该远远高于目前的薪金水平,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同学虽然达到了80%以上,但是却都认为不能忍受长期在一线服务。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偏强;职业评价存在盲目性,自我认知欠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需求;对自主创业存在偏见,害怕创业失败,创业热情不足等等都体现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期望不够合理。
(二)职业道德水平欠缺
在对用人企业的了解中,我们发现,企业非常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但是许多学生的不尽如人意,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受拜金主义影响,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的物质收入,对于工资的多少非常看重,而且平日里组织纪律涣散,随便请假,如果迟到没有处罚就会任意迟到早退,个人对工作任务内容和业务内涵不求甚解,没有刻苦学习和向前辈请教的意识,眼高手低,爱岗敬业和奉献意识差。
(三)职业技能水平不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除了那些经过校企合作班的长期培训的毕业生以外,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职业技能的后期培养才能够真正达到岗位的要求,因此,毕业生们在岗位上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能否在岗位上发展得更好,许多毕业生没有意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对工作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对自己的岗位发展没有规划,对个人的能力水平过于自信,专业拓展面窄,学习能力弱、外语能力低、计算机能力不足、信息意识弱、同时伴随的还有相关的岗位适应能力不足,诸如不善交际、缺乏团队精神、不具备创新能力等。
(四)职业心理素质弱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一些毕业生在访谈中反映,由于自己高考没有发挥好,而进入高职院校,在入校后常会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耐挫力差、缺乏进取心,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拼搏进取精神。此外,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与学习相关的事都没有兴趣,生活中常常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甚至激化矛盾。而表现在岗位中的就是,不能接受前辈的正确指导,不听取他人意见,工作中时常闹情绪,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不得不转换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
二、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决定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习惯,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还是源自于他多年来形成的性格,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注,不合理的赏识教育过多,适时的惩罚教育太少,导致许多学生盲目自信,过于自大,认为自己能力强,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初入职场又不懂得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同时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对工作挑三拣四,不乐于奉献,敬业意识弱。
(二)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式各样的不良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受炫富、拜金主义影响,许多人淡化了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勇担责任的价值观,更多的是追求不劳而获和各种物质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碰撞时,私心太重;同时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不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让许多人丧失了立足于基层、靠个人打拼进而获得成功的信心,转而去追求所谓的捷径。
(三)家庭环境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孩子从小受父母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有的学生的父母对社会不满意,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给孩子造成了工作做和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理,当来到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的外企时,许多人仍不转变这种态度,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从而导致了适应不良,工作表现不佳,却又不知错在哪儿。
三、以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懂专业、会应用、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如何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注入新的理念和内容,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探索新理论,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创职业素质教育新领域、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强大的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利阵地,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一阵地,积极探讨与此相关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新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高校的品德课堂是一个重要的学生道德水平培养阵地,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礼仪诚信、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品质的培养,这些同时也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因此将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第二课堂学习与职业技能提升相促进
面对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专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除了理想信念教育、礼仪道德教育,也应该将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纳入进来,以第二课堂为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吸引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专业技能大赛、各类学习型社团、专业讲座等形式,将第一课堂的内容巧妙地引进到第二课堂中来,让各色学生活动的主题不单是为了单纯的娱乐,更多的是寓学于乐。
(三)心理健康与职业心理素质相融合
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中,我们发现高职心理素质现状有待提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50%以上的受访用人单位人事负责人反映面对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些大学生缺少足够心理准备,当遇到困难时没有能力合理解决,出现各种心理矛盾,产生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造成了高职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困难。我们要提高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教育认知水平,使他们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关心和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或向心理咨询教师反映。第二,加强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情绪问题,针对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指导解决,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心理和情绪方面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
(四)职业规划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引导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描述和把握,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盲目求高,贪恋物质的职业价值取向,可以开展“职业榜样在身边活动”,将往届优秀的毕业生或者和专业相关的优秀职业人士请到学校来,让同学近距离接触职业榜样,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辅导员要更好地引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劣势,基于这些特点,进行合理的自我培养,更有利于大家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五)社会实践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1.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平台,我们学生工作应该抓住这一有利阵地,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公益性活动,到农村进行宣传服务,关爱孤老等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引导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培养他们的善意公民意识。
2.社会实践中将所学进行检验
社会实践中,学生们有机会接触社会,接触和未来岗位可能相关的工作,在实践中,有机会向社会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团队协作意识,就积极推进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为先,让学生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3
【关键词】日语教学模式 比较优势 特色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度校级“创新强校工程”教研教改一般项目及广东省教研教改项目“构建‘三维’平台,创新日语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78-02
1.全国高校日语教育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过去15年,在大学扩招的大形势下,伴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大学日语专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李爱文(2011)统计,我国开设的日语专业大学的数量仅次于英语,成了名符其实的“小语种”、“大专业”(修刚,2008)。数量的膨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由于诸多高校日语专业大多以培养日本语,日本文学或日本文化的专业人才为主,结果培养目标过于雷同,导致供需失调。顺应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认为培养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等五个特征。随后诞生出了诸多的“日语+ a”(修刚,2011)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a” 代表“其他专业方向”。代表性的有“日语+旅游”,“日语+IT”,“日语+经贸”,“日语+商务”等。其中“日语+商务”最被青睐。根据李爱文(2011)的统计,“日语+商务”的高校达到235所,占全国高校日语专业总数的35%。
但是在“日语+商务”教学模式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却日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于“商务”内涵理解的不清晰和课程设立的逐渐趋同;其次,讲授“a”的教师培训,招聘及授课语言问题等。为此,笔者以广东地区高校日语专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广东省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商务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学校基本都有“日语+商务”的特色方向。调研的重点放在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如何把握日语语言,文学,文化等相关课程和商务方向课程的基本比例关系;二是比较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点。即各校是如何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来体现出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后,总结出如下5种基本模式:
2.广东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模式一: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传统综合性大学,立足传统日语模式。中大日语专业成立于1978年,历史较长。98年设立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以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为主干,研究和授课相结合。社会人文底蕴丰厚,课程以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日语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对日本文学、文化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日语语言能力为主。具有大致相同人才培养目标的还有以下一些其他大学。深圳大学日语专业设立时间较短,注重日本文化和文学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创立于2007年,有日语翻译,日本语言文化两个方向。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学科追求;肇庆学院把培养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日语综合技能较强为目标;惠州学院培养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
模式二:以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比较模糊。起初以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为主,后来加入了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复合型和研究型两个方向的培养。虽然这里所强调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并不明确(即a所代表的专业方向),但是因为课程设置中开设的日本贸易经济等相关的课程基本属于商务范畴,所以这里暂且把它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看成“日语+商务”方向。与此雷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其创立于2002年,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开设有数学,计算机等公共选修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课程。广州大学日语专业创立于2004年,培养实用型高级日语人才。和国家及教育部所倡导的应用型和外语复合型人才相近。但是明确表明了有商务日语,日语语言,日本文化等三个方向。
模式三: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代表,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专门性外语类综合大学。从1970成立东语系日语教研室,之后并入了新成立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成立时间达到了45年,是一所有历史传统的外国语大学。78年就已经获得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作为广东省高校首屈一指的省级名牌专业,其人才培养覆盖了学士,硕士,博士等三个层次。有30名左右的硕士生和5名左右的博士生。在全国日语教育及日本学研究界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学基础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日语专业每年招收六个班,其中三个班为语言文学方向,三个班为翻译方向,4年前开始增设两个班为商务经贸方向。其中报名经贸方向的学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开设多个方向的班级,选修课互相共享资源的课程设置模式。
模式四:以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本身某种传统优势特征的大学。这些大学的日语专业创建时间普遍较短,几乎都是大学扩招后成立的。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日语专业创立于2003年,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国际商务方向有四门课程必修和两门选修课程。广东工业大学培养“日语为主、经贸为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商务课程包括商务日语、外贸业务与单证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日语专业成立于2005年,农工为其优势专业。以应用型日语高级人才为培养方向,把培养熟知跨文化交际的规则和技巧,了解国际商务运作基本程序和规范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五邑大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基础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商法、金融、单证运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日语从事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内容涵盖了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商务日语、商务日语信函、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日语洽谈、日本经济、日本企业文化等,开设的商务课程比例较大。东莞理工学院,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韩山师范学院成立于2007年,培养有特色的日语应用型人才,有商务日语方向。这些院校的日语专业创立时间短,在日本语言文学,文化为主的基础上,加入了4-7门商务方向的课程,力求在掌握日语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方向的知识。但是占授课总体课时并不高。
模式五:华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日语专业,似乎和商务有一定的关联。专业批准时间是1982年,硕士点是2010年。从其培养目标来看,与其他大学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略有不同,倾向于外事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培养外事、外经、外贸所需要的日语翻译、日本学研究以及日语教育等方面的人才。突出涉外领域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其开设的课程除了专业主干课程之外,这可以从外事翻译、经贸翻译等课程设置看出来。
3.广东高校日语专业商务方向分析
从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广东的各个高校日语专业几乎都设有日本经济或者商务方向的课程,但是所占课程比例较低。都几乎把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使得不论哪个级别大学的日语专业培养目标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商务”的解释显得不是非常的清晰,没有明确本校独特的商务内容的表述。有点“ 赶时髦,随大溜”的感觉。为改变这种情况,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优势资源,重新整合,丰富“a”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各校日语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4).
[2]李爱文.中国商务日语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4).
[3]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8(5).
[4]修刚,李运博.中国日语教育概览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4
关键词:多元化人才培养;“3+1”教学模式;应用型
作者简介:张明君(1966-),女,河北滦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石华(1975-),女,辽宁沈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37-0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2008年在专业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2009年立项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工科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学院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培养目标多元化和“3+1”教学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教育正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众教育的多样性与我国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这种单一性也限制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普通本科高校把人才培养仅仅定位在以就业为出口的应用型人才方向上太笼统,也不完全符合学生和家长的愿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是大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差异,根据学生个人优势的不同,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为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1.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具有进一步接受应用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更全面、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征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
2.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思想
即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里,“因材施教”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让不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扬长补短,向着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发展智力、体力、情感、个性品质等方面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获得相对于自身来说最好的发展状态。而要满足上述发展要求,单一的培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3]
3.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方式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中,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是依据学生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既可以选择具有较深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接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发展方向,立足未来继续在专业领域开展应用研究;也可以选择具有较宽知识面、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在某一行业就业;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外国语能力或管理能力,能适应出国学习或综合性就业岗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发展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优良个性,强调努力发现挖掘学生个人优势,强化个人优势培养,引导学生个人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强调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并将这些原则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3+1”教学模式
为破解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学校提出了3年完成共性教育、1年完成个性拓展训练的“3+1”教学模式。前3学年的基础教学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兼顾学生的多元发展;最后1学年的拓展教学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依据学生的发展方向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教学。
1.三年多元化培养,保证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
大学前3年多元化培养阶段,学校按照各专业的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完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以保证构建较完整的本科生知识结构,并完成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基本训练,实现共性培养。
各专业所设的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类型则是多元的,在保证共性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方向选择。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和考核划分,对数学、外语及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类教学,实现第一次分流。A类教学针对应用研究型人才,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验教学,培养研究能力;B类教学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突出实验和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大学第3学年,学校按人才需求变化及个性发展要求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学生在相应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实现二次分流。
大连理工大学在实行“3+1”教学模式中,前3年教学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提前开设专业基础课,加快人才培养节奏并在教学体系中配套改革;搭建全院通识课的网络动态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弹性的修读时间,以减轻学生的学业强度;发挥导师制作用,形成学生学业长效跟踪指导机制;以学风建设引领受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3+1”模式顺利实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3年课程教学节奏快、密度较大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受教者的学习动力,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一年个性化培养,发展优势特色
大学的最后一年,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优势发展需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实施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拓展方案,学生在完成个性化的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两大任务的同时发展个性优势。毕业实践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企业里做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实习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年疏理所学过的知识,在校内参加专业方向或外语拓展班,进行考研或出国深造的准备,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到实验室、实训中心研究或设计产品,以发展个性优势。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将有共同就业方向、专业方向拓展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指导,并安排督导教师指导实践过程。毕业设计项目与企业实践岗位需求对接,与未来的个人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学生在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从本科毕业生到准职业人的成长过渡。总之,最后这一年是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最充分发展的阶段,起到给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进军前的备战作用,是学生和校方共同为学生达到新的彼岸搭建桥梁。
3.对“3+1”教学模式的认识
城市学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尝试“3+1”教学模式,实施至今已有七年。经过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就业质量还是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都明显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要好,这说明“3+1”教学模式在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面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3+1”教学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办学理念的突出体现。城市学院从建院起就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加强学生到企业实践过程作为实现这一办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为此,学院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如和企业组成教学联盟建立大显学院,进行毕业生的定点培训;建立若干短期学生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实践等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建立各种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把岗位训练等实践教学纳入培养方案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3+1”教学模式中的“1”年就是高校把岗位训练和个人优势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社会、适应就业岗位、加强个人优势拓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3”和“1”两个阶段都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的主观发展意愿与培养方案高度匹配,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本观。“3+1”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破解了多元化培养目标与统一的教学设置错位的难题,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3学年的共性教育是多元化人才共性培养的有效方法,1学年的个性拓展实践训练使毕业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某一方面具有竞争力和优势,是解决个性优势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可行方案。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从2004级学生开始实施“3+1”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受到广大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欢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1.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3+1”的教学模式从试行到推广目前已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持续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和肯定,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广大学生的发展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校的整体学风明显提升。五年来,全院到课率从94%上升至98%以上,学生自主实践、自习率均有稳步提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从教学改革前不足20%提高至68%;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比五年前增长2倍以上,创新实践项目成果显著。
2.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出口畅通,就业质量高,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3%以上,居于辽宁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业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赞誉。2012年学校也荣获“辽宁省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和出国深造的人数几年来持续增长。在刚刚离校的2012届毕业生中,全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比例为7.5%,其中被“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占45%左右,三个试点专业的平均考研率已近20%。
近几年学校赴国外学习的毕业生达到上百名,部分学生进入诸如美国卡内基大学、匹兹堡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名校就读。优秀毕业生已经具有进入国际顶级学府继续深造的实力。
3.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应用型人才特征显著
过去五年中,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师生在校外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示出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仅2012年一年就获得国家一等奖9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6个、省级奖项153个、市级及其他奖项66个。2011年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夺得微软“创新杯”大赛软件设计项目特等奖,获得中国区总决赛冠军。在2012年“利尔达杯”第二届全国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未来伙伴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和“美新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国家一等奖。
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展现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3+1”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说明此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符合本科教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束语
基于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思路,更充分体现了教育为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本质和要求。既尊重学生特长与志趣,又注重满足社会现实需求;既允许学生自愿选择,又有规范和科学的培养计划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全面、系统地从学生、学校、社会和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等结合造就成批量人才成长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4]“3+1”教学模式是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优势培养有机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创新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渠道的多方位拓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要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闯出一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明君,梅彦平,林敏.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23-25.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1,(4):42-44.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5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影视方向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Z2011-02。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8-02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由此,国内高校近些年来陆续开设了针对这些新媒体研究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查阅国内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校的该专业介绍,大部分都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本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二、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解析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2008年开始招生的,该专业归属在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课程设计多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拓展而来,课程教师主要也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新疆师范大学本科办学要求,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是新疆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合计970学时,占总学时的36.5%,这部分课程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不同高校会有所差异,但校内不再具有可调整性和设计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综合实践课四部分。具体开设课程如下:
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新闻学概论、电子技术基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构成设计、大众传播与文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网络编程语言、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节目编导、新疆地方民俗学、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从这份课程教学计划里,我们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1)广而失专。所设计的课程涉及学科多,面向领域广,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影视制作、广告、民俗文化、电视节目、传播学等多领域,培养目标凸显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点。但在追求全面、强调复合型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专业的方向性,丧失了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学过,什么都学不精,貌似就业领域宽广,实际没有就业能力。
2)课程设计凌乱,缺乏系统性。从这些跨度较大、涉及学科领域面广的课程设计中,看似都与数字媒体相关,但很难厘清学科知识的层次关系,无法形成一个知识学习中必需的循序渐进、由浅显到精通的系统化进程。
3)知识建构缺乏体系,能力发展不能渐进。纵观课程设计,专业选修课课一般是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发展专业方向提供的深化学习在上面的专业选修课里,我们看到民族歌舞欣赏、民族音乐欣赏、文化人类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并非是专业知识的深化和专业能力发展的提高,而是方向拓展的基础课程。而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有利于专业方向深化,但设计这类课程还是要与前期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一定的相关和发展关系,科学的设计发展专业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从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过于偏爱于培养复合人才,并为这一目标而赋予实践,开设了许多跨学科门类课程,形成了杂乱无章不成体系的局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堆砌和求全倾向。
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其支撑的学科平台也不一样。各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相应的岗位输出相应的人才。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中核心内容之一,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发展规律而制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有时代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要使学生有所学、有所用,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一点对于办学建设十分重要。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考虑了本校的传统学科优势与本专业的技术特色,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主要教学科研方向设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次在这个主要专业大平台的背景下再确定把“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站”、“电子出版物”、“短片创作”作为四个专业小方向,以利于毕业生就业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归属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属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非艺术招生。由于该专业是由教育技术信息系拓展而来,由此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学设备条件上及教师配置上多来自于教育技术专业或受教育技术专业的影响。非艺术招生,在办学的起点上与艺术院校就有一定的差距,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产出。依托于教育技术专业,其可借用优势就是信息技术教育下影视技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相比较而言,前者优势更为明显。如建设有篮箱演播室、数字非线性编辑室、数字高清影像工作室、摄影室等,并相应配置了包括高清摄像机在内的多套设备。该系现有的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研究方向在影视方面。因此,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虽然没有刻意界定培养方向,但实际办学上应该清楚自己的办学方向应该在影视方向。其培养目标可以设计为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数字影视应用技术,运用艺术创新思维进行数字影视短片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等数字影视领域相关创作,并能进行栏目整体形象策划与包装,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这个培养目标里面,涉及4个关键词:影视、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从学科角度看,本专业首先立足于影视,拓展于数字媒体,是影视专业在数字媒体方向的发展。从知识体系看,本专业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和实践。由此,笔者以为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1)依据目前的校本实情,培养方向定位在影视方向,以后随着发展,可以逐步开拓别的方向,如网络传播方向、游戏动漫方向等;
2)知识结构属于跨学科的该专业,涉及学科面大,相关课程多,而在目标定位明确之下,该课程设计以影视技术和艺术为主体,拓展与影视有关的新数字媒体、新数字传播等方面的课程;
3)本着技术是创作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张扬的原则,将技术性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加强实践实习环节,提升艺术成果。
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课程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关联因素很多,如公共基础课里面会有大学生素养类课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专业课程里面也会有影视技术类、艺术创作类、数字媒体传播类等方面课程,而且作为本科教学的四年计划,每门课程的开设学期和课时都互相影响。依据新疆师范大学教学实际和新疆区情,本文就新疆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提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计:
专业基础课:文学剧作、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基础及其应用、视听语言、影视鉴赏、摄影技艺、数字媒体技术概论、广告学概论。
专业核心课:数字摄像、数字图形处理、大众传播与文化、数字短片创作、影视制作系统、计算机动画设计、数字影视特技、影视广告、影视节目编导、新传媒技术、纪录片创作、网站规划与设计、综艺晚会策划、电脑平面设计、数字音频技术。
专业选修课:制片与项目管理、播音与主持、文化人类学、CG 艺术赏析、媒介营销与广告、数字技术前沿、作品创作实践、电视节目包装。
这个设计有三个不变,一是保持原先的总学时、总学分和周学时数不变,二是保持通识教育课和博雅课程不变,三是原来的教学计划模块不变。保持了这三个不变,也就回避了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层面的教学设计,虽然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对于本科生四年培养显得并不全面和科学,但这些的做法在实践中具有了较大的可行性。
与原有的相比,新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有了这样一些特点:
1)课程的关联度提高,专业方向更为明确突出。
2)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循序发展、层层递进。
3)依据本专业特点,在专业拓展方面趋向于数字化和传媒化,如影视广告制作方面、网络传播方面等。
4)通过文学剧作、传播文化、文化人类学等内容的补充,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影视创作的内在功力。
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
尽管在教学计划里规定了一些课程的实验课时,也规定了必要的实践活动,但它很难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能力培养程度,特别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和各种教学活动中。依据我们以往的部分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情,我们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方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这样一些设计:
1)扎实学好影视课程的相关素养课程,提高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素养,为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如开设相关课程、相关讲座、相关话题讨论以及参观、参与一些相关活动等。
2)重视实验课的教学,一方面注重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关联、结合,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实验课程不再是验证性操作,而是创作型的开发。
3)学生作业的主要形式是数字化的作品,作业不再可以抄袭、复制,评价作业的方式也不再是教师的批阅,而是公开展览,接收大众(广大师生)的点评。我们一些课程的学生作业作品展已经在课程学习中常态化。
4)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强调团队精神,强化协作学习意识。如电视短片的创作等。
5)建立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鼓励爱好相近、专业特长明显的学生群组发挥优势,多出专项精品,带动专业发展。如现在已经发展的“黑眼睛摄像协会”“Chapet影剧社”等不仅带动了专业的学习,而且也在全校产生了影响力。
6)与社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关系,在社会中建立我们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同时也使这些单位与我们学校的教学及教学活动相关联,共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如我们前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实习就是进入到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部分学生毕业后就在这些单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7)结合自己个人的发展方向,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专业学习的集中深化,也是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检验,由此,我们提出要求学生做到“四化”,那就是方向化——本着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一体化——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协作化——毕业创作应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精品化——力求毕业作品精品化。
8)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相关专业活动和作品大赛,以精品作示范,以成果带发展。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设计,我们旨在不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本文论及的教学设计虽然学科面小了,但能力更强了,更专了,实际的就业面也就更宽了。
参考文献:
[1]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大学培养方向范文6
[关键词]现代工程;机械设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52-03
一、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交叉融合, 使得机械工程学科本身的内涵、外延发生了质的变化。以CAX技术为代表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不但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设计方式的变革。与之相关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经历了从手工绘图―2DCAD/3DCAD―数字原型的过程。手工绘图、2DCAD/3DCAD着重于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而数字原型着重于产品的形成过程。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方法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1]目前,机械行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还要具备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培养面向现代机械工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是摆在机械专业教育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体制借鉴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学科分散且相对独立。如机械工程学科就多达十余个,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专业面窄,所学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机械类人才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进行了优化整合,开始了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教育理念。2012年公布的新的专业目录增加了覆盖面,拓宽了专业范围,开始从传统机械逐步向以机电、自动控制、智能化结合的现代机械转变。但随着智能化、网络化和现代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其仍存在如下问题:课程设置单一、知识面和专业面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与社会经济需求相脱节,这些都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及国际化。
国外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械类课程设置普遍涵盖内容广,这种宽泛的课程设置,学科大类的构建,为学科的融合和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将机械专业与流动专业和传热专业融合,机械专业与信息专业的融合等,这种人才培养适应了本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
增加专业适用面,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观点逐步被一些教育家和高校重视。国内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我国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特色,从管理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我校自2012新增机械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以来,项目负责人及课程组成员在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中,以强化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为原则,初步建立了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在2016版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针对课程之间部分内容重叠等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重新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空白和重复,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基于对目前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及专家观点,我们提出了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机械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面向现代工程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机械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院自2010年开始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建设,2012年正式纳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培养方案,并进行了相关配套课程的建设。2016年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并以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与完善。方案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将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系列课程重新整合,使其有机衔接与整体优化,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手段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机械设计专业方向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构建中,项目团队成员本着加强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强化不同课程间的互补和整合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技术手段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机械设备数字化设计、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w优化与有机衔接,精选教学内容, 体现专业特色,真正体现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前瞻性,初步构建了从大一到大四的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的机械设计课程新体系。2012年以来,随着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的建设,我系新增了两个校外实习基地:东莞市亿鑫丰精密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力顺源机械有限公司,依托实习基地平台,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交流,具体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