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1
股指期货是证券与期货两大市场相结合的创新型产物,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相比其特征具体表现为:(1)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虚拟标的物,到期进行现金交割结算;(2)杠杆比率高。突破了传统交易的“本金限制”,使交易额和收益量都得以成倍扩张;(3)交易成本低。股指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从而消除了非价格条款的讨价还价费用,加之股指期货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搜寻成本与相关的信息费用,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4)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条件,有利于规避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的规避主要利用“做多”与“做空”进行套期保值或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对投资者而言,股指期货主要表现为套期保值、投机和套利功能。
一、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
我国股市的一个特点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各类信息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颇大、股价和大盘走势震荡激烈、股指波动幅度较大,系统性风险在我国股票市场投资风险中仍占据主导地位。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规避,系统风险则不能,而人们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股指期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海外成熟资本市场和成功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股指期货推出有助于全面提高经济体的运行弹性。
1、将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已经同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伴随而生的对金融衍生品的强烈需求形成巨大反差。股指期货实行后,将给后续建设的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提供参考经验,促进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通过金融期货中介实现相互连通,有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2、将会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经济弹性。实践证明,股指期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机制。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港府市场干预策略取得成功所采用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价格联动的规律对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实施组合运用,实现两市互动对冲。
3、股指期货将提高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波动弹性。系统性风险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价格断裂。例如,2007年2月27日,我国股市经历了10年来最大的一次系统性风险,约900只股票当日全线跌停。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削弱,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可利用股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
(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对于我国证券市场而言,为了实现成熟规范这一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引进金融创新产品。
1、对现货市场交易量的影响。短期而言,由于期货市场的低交易成本和保证金制度,人们往往更愿意从事股指期货交易;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股指期货为从事股票现货交易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手段,投资者投资股市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在长期可以增加股票市场的交易量。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1982年推出S&P500股价指数后,短短3年时间就大幅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现货股票成交量,并充分发挥了股指期货的避险作用,使投资者在1987年股灾中的损失大大得到缓解,并很快迎来了20世纪九十年代的空前大牛市。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据统计,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指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增加近50倍,带来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
2、对交易主体的改变。股指期货以多元化的交易方式不但能满足法人避险的需求,而且由于套利机会的产生,使得交易者的结构产生变化,市场上除了投机者、避险者外,套利及程序交易会更加盛行。由于机构投资者拥有相对丰富的人力、设备及信息来源,更能发挥所长,故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后,以散户为主的投资结构将会逐渐转向以法人机构为主,而国外资金也因为有了避险工具,会更愿意将资金投入该市场。
3、提高现货市场的有效性。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价格和现货市场的价格是趋于一致的。但是,许多实证研究发现,股指期货的价格变动一般会先于现货市场的变动,这就是所谓的价格发现功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价格发现功能,是因为股指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又有不同期限的合约,可以给交易双方提供更完整的价格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也就是说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更有效,这种信息又通过跨市场套利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提高了现货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实务操作上,投资者也可以参考期货市场对大盘是否有率先回档、止跌或反弹迹象来修正对未来行情走势的判断。
二、影响股指期货推出的不利因素
经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准备,股指期货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是,国家却迟迟没有推出,主要原因有:
(一)股指期货推出会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性。1987年10月美国经历了史上最大的股灾,道琼斯工业指数一日下跌了22.6%,随后的布莱迪报告认为,股指期货就是造成这次股灾的重要原因。在短期,由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市场不存在做空机制,因此很可能把股票指数推高从而产生泡沫,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市场有了做空机制,从而抑制泡沫使股票现货市场大幅跳水,提高现货市场的波动率。同时,在股指期货临近到期日的时候,空方为了有所收益,会在现货市场抛售股票打压指数,从而到期日或临近交割前几小时,股票现货市场往往会产生异常的波动。
(二)股票现货市场的运作问题。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既然要推出股指期货,而股指期货即可做多也可做空,因此相应的股票现货也应该引入做空机制,这样才能很好的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三)风险控制措施还不完善。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建立保证金、仓位限制、大客户头寸报告、涨跌停板、结算风险基金等制度。但是,我国实时风险分析系统还不健全,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评估清算会员的财务风险及流动性状况。同时,在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减少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发生、打击市场操纵行为等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到位。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之间需要统一的监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以实施联动监控。
(四)投资者的结构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国A股市场中,中小散户的投资占到整个流通市值的70%,机构投资者仅占30%,而在美国正与此相反。股指期货交易需要高超的技巧、丰富的经验,而这些普通散户是根本做不到的。
(五)国内外环境的影响。随着次债影响的不断蔓延,投资者预期降低,各国股市纷纷大幅跳水,房地产市场也一路下滑,中国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300点一路跌破2,000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资大量撤离,内需不足,外部需求又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下滑。同时,我国不断加息,美国则持续降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使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损失巨大。2008年对我国经济来说是困难的一年,政府要在控制通胀的同时解决大量新增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在股改之后,我国股市依然大起大落,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也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大了决策难度。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2
[关键词]股票市场 运行效率 流动性 波动性 有效性
一、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涵义
股票市场运行效率(Stock Market Operational Performance),也称作股票市场质量或者股票市场绩效。由于作为产业结构理论领域术语的市场绩效的涵义与在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中的有很大不同,避免引起歧义,本文采用股票市场运行效率这一译法,它是指股票市场的交易执行效率,即股市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为投资者安全地完成交易,它反映了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设计、组织及运作的效率。West(1975)把运行效率称为股市的内在效率,而将信息效率、定价效率和功能效率称为外在效率。这是因为: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为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提供了微观基础,而信息效率又是市场到达定价效率的前提。
对股票交易市场来说,尽管受制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性能目标存在差异,但其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交易功能、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信息的聚集扩散和传递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在设计股票交易制度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市场运行效率往往也被作为股票交易制度设计目标的同义语。正因为如此,国际证券交易联合会WFE在其2004年度报告中指出“交易过程中的运行效率代表了市场质量的高低,其重要性在全球竞争环境中日益凸显”,良好的市场运行效率是股票市场有效发挥经济功能的基础。
二、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衡量指标
究竟怎样评价股票市场运行效率,学术界和业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国际上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 学术界的观点
国外许多学者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运行效率指标。典型的如:Amihund 和 Mendelson(1990)认为一个好的证券交易结构是能够为市场提供高流动性和有效的价格发现,有效的价格发现不仅使股票价格更有信息效率,而且应该和低波动性联系在一起;Glen(1994)提出市场运行效率高低可通过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及透明性四个方面予以衡量;Bessembinder & Kaufman(1997) 则认为理想交易系统是价格形成过程没有过度的波动性,以及以低成本提供流动性; Wells & Stephen (2000) 也指出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包括流动性、透明性、最佳执行、有序市场等;Madhavan (2000)强调市场运行效率包括流动性、价差和波动性。
另外有些学者则从整个社会福利或者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市场运行效率的指标。如Domowitz(1990)强调理想的运行效率高的股票市场应该有以下三个条件:可信任的价格发现,即要求最佳市场应能够随时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出清价格;广泛的价格传播,意味着市场高透明性和价格对信息的快速反应;有效地对冲价格风险的套期保值功能,其依赖于市场的高流动性和稳定性。
2. 业界观点
市场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是和理想的市场结构密切相联的,在这个意义上,国际证券交易联合会WFE(1989)指出,一个交易制度优劣与否主要看交易过程中的价格形成、买卖程序、信息传播等相关作业的质量。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E)在1997年的《市场分割特别委员会报告》指出,良好的证券市场应该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特性:流动性、成交即时性、低交易成本、有效的价格发现、市场透明性、公平性、风险防范机制的完整性(integrity of credit risk)和市场完整性(integrity of the market)。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在2000年公布的市场报告提出股票市场结构设计的七项原则:最佳执行原则(best execution principle)、公平原则(fairness principle)、稳定原则(stability principle)、流动性原则(liquidity principle)、效率原则(efficiency principle)、可靠性原则(reliability principle)及不伤害原则(do not harm principle)。
综上所述,关于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学术界和各国股票市场实践的既有观点可以归纳为七条: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透明性、公平性、可靠性及低的交易成本。
三、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尽管上述七个指标涵盖了文献中市场运行效率的各个层面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设计的要点,但这七条标准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上。只有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才是衡量一个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基本标准,而透明性、公平性、可靠性是为了实现这些标准而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者说中介指标,交易成本则综合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状况。
1. 流动性
证券市场最基本的作用是汇集投资者大量的买卖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因此,提供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在一个流动性较好的市场,投资者能够迅速地以合理的价格完成交易。
良好的市场流动性不仅是保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基础,而且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中交易是有效配置的前提,而市场配置的帕累托有效意味着按照某种价格通过交换而实现的配置,经济行为者所付出的成本最小。此时,表明目前的交易机制是最优的,交易效率到达最好。而市场交易效率实质上是市场运行效率,市场运行效率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流动性。
2. 波动性
波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波动性是证券市场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适度的波动性强调证券价格的波动不宜频繁,波动幅度不宜过大。低的波动性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减少,使市场交易者在价格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而在一个价格剧烈变化的股票市场,增加了投资者所承担的不必要的风险,造成投资者交易执行延迟和信息延迟,交易成本会显著增大。
从宏观层面而言,一个波动过大的证券市场将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并使作为资源配置指标的股价信号产生失真。从微观角度来看,过度的波动则会极大地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甚至使投资者退出证券市场,阻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此外,波动性对于证券市场监管者来说意义十分重要,市场过度波动可能意味着市场存在某些问题和缺陷,所以大部分证券市场采用了涨跌幅限制和短路器等价格稳定措施,以避免价格过于剧烈波动,让市场有个冷却期,使投资者可以有效传播和处理信息,尽可能保持市场稳定运行。
3. 有效性
有效性即市场信息的效率。信息有效依赖三个条件:一是相关信息在投资者之间获得充分的披露和均匀的分布,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二是投资者必须自觉地根据理性原则制定投资策略进行交易活动;三是股价能够根据信息流动而变动,不会受到竞争性因素的影响。在一个信息有效的证券市场中,影响均衡价格的信息能很快地反映到价格之中,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影响价格均衡的因素,原有的均衡被打破而形成新的均衡点,市场价格就会很快地运动到均衡点附近。在有效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相信价格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就不会花过多的精力来判断股价是否偏高或偏低,因此就降低了信息成本。
有效性是衡量股票市场信息分布和流动、交易透明度和规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由于信息有效的市场的交易价格已经揭示出已有的全部信息,当前的价格就是公平的,这对于因暂时的流动性原因而需要交易的投资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反之,信息无效或者信息效率低的市场意味着存在不公平,即交易价格可能仅对信息拥有者有利,这种不公平性会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削弱市场的吸引力,进而导致流动性降低,所以,信息有效性的高低是和市场流动性密切相关的。Glen(1994)的研究表明,流动性高且信息有效性高的市场的波动性,低于流动性差和信息有效性低的市场。
4. 透明性
透明性是指有关股票交易的信息被公开的程度,即有关证券交易价格、数量和买卖身份等信息向投资者公开、及时和准确地披露程度。透明性是维持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交易前信息透明,交易后的信息透明和参与交易的各方身份确定。市场透明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指标上,这是因为:
从上面所述的信息有效性依赖的三个条件看,证券市场上市场信息分布、流动、交易透明度和规范程度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微观基础。对流动性而言,理论研究表明,市场透明性的提高通常有助于提高流动性,因为透明性越高,投资者对以适当的价格成交的信心就越强,这将吸引投资者更多地参与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反之,透明性不高的市场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投资者难以根据不断变化的信息进行价格调整,买卖指令容易出现一边倒的不平衡情况,导致流动性下降。透明性对市场波动性也有极大的影响,由于市场信息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的分布常常是不对称的,不对称性程度越大,信息揭示前后交易价格的波动程度也就越大。
5. 可靠性与公平性
可靠性指标主要是针对交易技术系统的要求,其实质是在于提供一个有利于交易制度良好运行的技术平台。市场公平性则要求一个同质的市场结构,即不存在任何要素的分割,所有的投资者对所有的交易产品有同等的准入资格,信息披露是公开的、完全的和均匀的。要达到一个同质的市场结构,市场高透明度必不可少,因此,市场透明性直接关系到公平性,对市场公平性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市场透明性的状况。
6. 低的交易成本
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分为显易成本和隐易成本,显性成本比较容易客观衡量,主要由印花税、交易费、交易佣金构成。隐形交易成本,依Demsetz的观点,是指提供交易的即时性补偿或者说即时性价格,也即反映立即执行交易的相关成本。
显易成本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是很直观的,因为如果交易税费增大,直接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和利润相应会降低,为了避免损失,投资者会尽量降低交易频率,从而导致市场流动性和成交量的减少。显易成本影响市场的有效性,这是因为交易税费直接作用于每日证券收益,如果信息的价值不足以超过显易成本,则交易者将减少交易或者不交易,由于缺乏充分的交易,使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价格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这种偏差。
隐易成本与市场的深度和宽度密切相关,市场越有深度和宽度,立即执行交易的相关成本即隐易成本就越小。证券市场的深度与宽度反映的恰好是市场流动性,因此,流动性好的市场隐易成本也就相对较低。其次,在一个高度波动的市场投资者面临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带来较大的买卖价差和隐易成本。再次,市场的有效性意味着能够迅速的反映所有的相关信息,从而市场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和流动性,隐易成本同样也相对较低。
四、小结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评价标准,学术界和各国股票市场实践的既有观点可以归纳为七条: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透明性、公平性、可靠性及低的交易成本。但这七条标准并不处在同一层面上,只有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是衡量市场运行效率的最基本的指标,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靠性则是保证股票市场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而低的交易成本则是市场运行良好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Amihund,Y., H., Mendelson and R.,Wood,1990,Liquidity and 1987 Market Crash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Spring.
[2]Bessemblinder, H.and H.Kaufman,1997,A Comparison of Trade Execution Costs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3
这即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1988年Brady委员会报告从官方角度明确提出对股指期货的质疑,报告中提出的瀑布理论(eascade Theory)将投资组合保险和指数套利行为归为这次股灾的罪魁祸首。
同时,许多经济学家对此持有不同见解。他们认为,美国在80年代推出的股指期货,在1987年的股灾中充分发挥了避险作用,使投资者受到的损失得到很大缓解。假设1987年危机发生时没有股指期货交易,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随着,中国股市推出股指期货的临近,市场上各方声音也空前强大了起来。一旦市场发生异常,恐慌或过热的情绪会不会任由股指期货将中国股市推向深渊,再现“黑色星期一”呢?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也许,在对股指期货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后,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
天使Or魔鬼?
股指期货全称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依据,根据买卖双方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我国即将推出的段指期货主要是以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标的物的。
段指期货交易的特征和流程与普通商品的期货交易基本相同。它们都是订立某一标的物的未来买卖的标准化合约。但由于股指期货买卖的标的是经过统计处理的股票价格指数,因此它又与股票市场有关,投资者可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
其实,股价指数表现了股市的整体发展态势,而股指期货则是对股市整体态势的预期,它集合了影响当前股市的各种因素和对这些影响因素的预期、现货市场股指价格和成交量、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等重要信息,连同期货市场交易动向,形成新的价格,这个新价格是股票现货的预期未来价格。
期货指数的价格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它以现货标的股指为基础,反过来也指导股市价格。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股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他国历史经验来看,股指期货的上市不会改变市场原有的趋势,不存在助长助跌的作用。但中国特有的投资热情和非理性的投资冲动很可能会借道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行情演绎成期货行情。
增加了股市资金规模及流动性
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可能会促使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产生一定的资金挤出效应,导致大量股市资金流向期市。同时,股指期货作为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它将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介入股票市场。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占有主导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做多才能盈利。具有避险功能的股指期货一旦推出,资金潜在流入的规模远大于可能流出的资金规模。因此,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
股指期货推出后,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套利、套期保值及其他投资策略的大量需求会增加对股票交易的需求,从而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股指期货的推出不是减少而是扩大了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活跃了股票市场,使得股市的流动性增加。
使市场两极分化
股指期货推出后,资金配置将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大盘蓝筹股占有较大比重,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指标股价格的上涨又会吸引大量散户跟进,进一步推动股价的上涨:而业绩较差的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日渐萎缩,将会被边缘化。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市场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结构性调整,大盘蓝筹股进一步得到优化,而小盘股则会相对被削弱。
长期稳定股价 短期放大涨跌
长期来看,股指期货可以稳定股价,使股市市值趋于合理。但在短期内,股指期货则会起到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的助推作用。它具有高杠杆低成本的特点,牛市中,投资者买入股指期货,套利者将卖出期货,买入股票,因而,推动股指加速上涨;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看空后市,将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套利者将买入股指期货,卖出现货,因而,推动现货指数加速下跌。
但是,股指期货的推出只能说放大了股市的涨跌,并不决定涨跌。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投资主体投资策略多元化,现货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加强,程序化交易、套利交易等交易方式的存在使价格不可能偏离基本价值太远,如果股指价格高估或者低估,立即会有套利者做出反应,将其价格拉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股市的定价效率将得到提升。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促进股市更为完善和成熟,投资者更趋理性,减少股价不正常的暴涨暴跌现象,从长期来看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
成分股拥有更多机会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扩大股市的资金规模、加大其流动性和交易量,有力地推动成份股尤其是大盘蓝筹股的市值,优化股市结构,从长远来看,促进股市的健康和繁荣发展,总体而言,对投资者是一个利好消息。
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期指市场和股票市场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由于短期市场混乱及股市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引发股市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4
关键词:融资融券;股票型基金;创新
我国首批6家证券公司已经作为试点正式开启融资融券业务,随着融资融券相关制度的不断成熟,它将扩展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成为一个新的赢利点。融资融券给中国股票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使原来的单边交易模式变成双边交易,会大大改变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证券公司和投资者,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股票型投资基金,对中国股票型投资基金的创新方向起到了路标作用。
一、融资融券制度及其中国特色
融资融券是一种信用交易方式,具体包括证券融资交易和证券融券交易。 证券融资交易指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将会上涨,以保证金交易方式购入股票,差额部分由证券公司垫付,投资者支付利息。证券融券交易指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将会下跌,通过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向券商借入股票后按现行价格卖出,借出股票股息由投资者支付。简单地说,融资指买空,融券指卖空。
融资融券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最早出现在90年代初,当时的法规没有禁止融资融券,大量客户向证券营业部借钱买股票或借股票来卖。由于处在资本市场发展早期,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能力跟不上,证券市场内相关参与主体自我约束意识缺乏,大量违规事件的发生使得证监会在1996年明令禁止融资融券业务。中国现阶段推行融资融券业务,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对于业务的交易各方以及交易所涉及的标的物和保证金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规定:
首先,对申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证券公司要求较高,须是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从经营角度,要求公司须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已满3年、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有效;从财务角度,要求公司要满足最近6个月净资本均在12亿元以上等条件;从业务角度,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方案已经证监会认,并在试点期间只允许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
其次,对投资者交易资格也有严格规定,要求客户具有符合要求的担保品和不少于50万的资金,交易中所得证券或者资金都应交付证券公司,作为担保物。证券公司在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证券或资金的情况下,有权进行强制平仓。
第三,为了防止对标的证券的市场操纵,减少人为影响因素,规定标的证券要在交易所上市3个月以上,股东人数不少于4000人,流通市值不低于5亿(融资买入标的股票)或8亿(融券卖出标的股票)。同时为了避免高杠杆效应带来的高风险,要求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不低于50%,并根据中国股市起伏过大的现状,规定投资者融资融券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有价证券冲抵保证金的方面,依据有价证券的风险大小规定: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70%,ETF折算率最高不超过90%,国债折算率最高不超过95%,其他上市的基金和债券折算率最高不超过80%。
二、融资融券制度对股票型投资基金发展的影响
融资融券业务会给股票型基金带来价值重估的机会,尤其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高折价的封闭型基金。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规定和特点会使投资者对ETF和高折价封闭型基金的需求大量增加,ETF的规模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封闭型基金的高折价现象会得到显著改善。
1.融资融券对指数型基金发展的影响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来构建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目的就是使这个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该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从规模看,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指数型基金市场。
根据是否能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我国的指数型基金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一类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国内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这种基金的交易模式兼顾了普通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点,既可以在一级市场上申购和赎回,还能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扩宽了投资者的交易途径。另外一类是普通的开放式指数型基金,投资者只能在一级市场上交易,由于交易途径的受限,发展速度不及ETF基金。
融资融券的推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对我国指数型基金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从短期来看,首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有90只,这些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场关注度会随着融资融券的推出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流动性的增加能够使这些股票享受到流动性溢价,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会有所提高,尤其是首批90只股票基本上都是大盘蓝筹股,大盘股经过最近一年的调整,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有一定的补涨需求。根据融资融券可冲抵保证金证券的规定,首批标的股票可冲抵保证金的折算率是75%,高于非成分股票65%的折算率,较高的折算率会使这些股票具有一定的新的交易价值。深证成分指数、上证50指数中的成分股包含了首批标的股票。综合以上因素,相关指数基金在一级市场上的净值会因股票价格上涨有所提升;在二级市场上,指数基金价值增值的预期会带来大量的大盘,进一步推高指数基金的交易价格。
从中长期来看,融资融券的推出给股票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把原来的单边交易模式变成了双边交易模式,既能做多又能做空的双边机制会使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合理,更准确地反映公司内在价值,市场有效性的提高会增大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的难度。在保证市场绩效的同时,较低管理费的指数型基金会更加吸引投资者。
融资融券保证金制度规定了除现金以外的保证金的标的物,这些标的物相对于现金都有不同程度的折价,单就股票相关标的物而言,ETF的折算率最高,为90%,一般股票型基金是80%,股票折算率最低,为70%。这就意味着在将来的融资融券业务中,相对于股票充抵保证金证券品种而言,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购买ETF作为保证金,获得同样的交易额度。
随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不断成熟,融资融券标的物也会从开始的股票逐步扩展到ETF等上市交易型基金。当ETF成为融资融券标的物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借助融资融券对ETF进行套利。ETF目前的套利模式有一定的缺点,时间上的滞后性使得瞬时套利的效果不太好,融资融券可以有效地改善ETF套利时滞性的缺点。当ETF在二级市场上出现溢价交易时,投资者可以在一级市场上申购ETF的同时在二级市场融券卖空ETF;投资者面对ETF折价交易时的操作是:在一级市场赎回ETF的同时在二级市场融券卖空ETF的标的股票,从而套利者者可以利用融资融券消除一级市场上申购、赎回和二级市场上交割之间的时间差。
融资融券业务能够有效改善ETF的套利效果并使ETF具有杠杆操作效应,借助融资融券,ETF的数量和规模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2.融资融券对于高折价封闭型基金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逐渐成熟,封闭型基金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能够做为融资融券保证金的标的物,并且折算率相对股票比较高,同时我国的封闭型基金由于封闭期较长,缺乏流动性,普遍存在着高折价的现象,这就给投资者提供了利用高折价封闭型基金来放大杠杆操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封闭型基金的历史波动性要小于股票的波动性,便于投资者做好风险控制,保持杠杆率的稳定性。在融资融券业务中,高折价封闭型基金的折算率较股票更高是一个特殊优势,投资者对封闭型基金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封闭型基金流动性的提高会给予封闭型基金流动性溢价,有效改善封闭型基金高折价现象。
另外,投资者还可以借助融资融券交易进行无风险套利活动,先进行投资组合构造:首先挑选出合适的折价封闭型基金构成组合,计算出该基金组合的β 值,然后选取可融券标的股票构建股票组合,保证股票组合的β 值等于基金组合β 值。组合构建完成后,进行市场操作:买进所构造基金组合,同时融券卖出所构造股票组合,持有封闭型基金净值回归平价(到期日或转开放日),赎回或卖出基金并买券平仓。但由于融券的最长期限不能超过6 个月,该无风险套利操作只适合距离到期日不超过6个月的封闭型基金。不过这一套利模式短期来说不具可行性,因为我国目前所有封闭式基金距离到期日都在2年以上。在不远的将来,套利活动会引起投资者对高折价封闭式基金的大量需求,从而推高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
三、中国股票型投资基金的创新分析
融资融券业务将给基金产品创新带来契机,基金产品投资范围扩大以及双边交易机制能够使基金经理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投资策略和操作手法也会更加多样化。在将来的基金投资策略中,融资融券带来的杠杆化操作会使数量化投资模式运用的越来越多,基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创新型基金也会出现,目前基金投资策略趋同、投资手法单调的现象将得到改善。
1.股票型投资基金创新具有的优点
进行基金创新,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产品,譬如130/30基金。这种基金是主动管理型基金,资产由两部分的投资组合构成,即多头和空头。基金经理用所有本金追踪某种指数,初步建立多头头寸;同时通过融入相当于基金原有净值30%的证券,并抛空这部分融券,再将抛空所得的现金增加原有的多仓仓位,这样基金将资产的30%投资于空头组合,130%投资于多头组合,用100%的资金建立起了160%的组合规模。虽然利用了投资杠杆,基金的净权益风险仍然保持与传统指数型基金相当的水平,使得基金能够产生较高的超额收益。举例来说,如果一只130/30基金具有100万美元的资产,那么它会用100万美元买入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同时融入价值30万美元的证券并卖掉。所得30万美元再次增加多头头寸,基金的投资就完成了130%的多头和30%的空头的组合。
跟130/30基金类似的主动型基金还有120/20、125/25、140/40,其中130/30的比重是最大的,占到了52%。美联储T条例对于风险敞口扩大的限制,以及基金边际超额收益会随着杠杆比例扩大而下降同时风险大幅上升的原因使得130/30基金占据了相关市场的主导地位。
我国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只能单向做多,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减少仓位或调仓防御性股票减少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实现相对收益。130/30基金是双边投资基金,引入了做空机制,投资者通过建立适当比例的空头头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系统性风险引起的股价下跌损失,还可以卖空预期不好的股票来获取超额收益。
在利用行业研究报告、股票研究报告方面,我国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只能选择研究报告中建议增持的股票进行投资, 获取投资收益,建议减持股票的信息不能给基金带来收益。130/30基金可以卖空建议减持的股票,卖空所得用来增加预期表现较好的股票投资比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大程度上利用研究报告的信息。
130/30基金的多头头寸比例是本金的130%,空头头寸比例是本金的30%,双边交易机制使得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都可以给本金带来收益,即意味着投资者能够用100%的本金建立160%的持仓规模,操作的杠杆效应在预期准确的情况下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本金回报率。
2.股票型投资基金创新引起的风险分析
130/30基金的优点来自于空头头寸的建立,能否通过做空机制获得超额回报,关键在与空头仓位的灵活运用,不能机械地使用固定比例模型。做空机制和杠杆效应会加大130/30基金的操作难度和操作风险,管理者需要有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衡量股票系统性风险的指标β系数,也可以用来衡量基金的系统风险,基金的系统风险可通过组合股票的贝塔值加权平均得到。130/30基金的多头头寸一般是跟踪某种指数,把传统指数基金的β系数作为基准,那么业绩基准的β值就是1。130/30基金的系统风险若要跟基准保持一致,多头头寸的β加权平均值应该是1.3,同时空头头寸的的β加权平均值须是0.3,这会加大头寸建立的研究难度和操作难度。而且β值的时变性需要基金对头寸实施动态调整来维持与基准一致的风险,这无疑会增加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若在我国推出130/30基金等创新基金,初期阶段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在建立空头头寸方面的经验不很丰富,可能会机械地运用数量化投资模型挑选出一些表现较差的股票,并按固定的比例建立空头头寸。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现况,业绩较差的股票价格不一定会下跌,有时候反而会受到炒作,机械式的卖空不但不会获得超额收益,还会遭受损失。空头头寸的仓位需要根据市场不断的变化情况动态地作出调整,引入空头机制的基金需要适当具备经验的投资者来运作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另外,130/30基金的相关费用会比传统基金要高:进行融券和建立空头头寸时会产生一定的交易费用以及支付卖空股票的股利;为了控制风险,动态调整空头头寸会导致股票交易频繁,交易佣金居高不下。
当然从我国目前融资融券的制度安排来看,对于抵押标的以及融券卖出资金的使用有一定限制,完全复制国外的130/30基金难度很大,不过这是我国股票型基金借助融资融券实现创新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曾康霖.金融学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4月.
[2]《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5
论股票交易中的执行成本
投资领域中激烈的竞争,使得投资管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有关投资方案实施的交易成本,就成为投资者增强其竞争能力的源泉。证券投资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可分为确定性成本和执行成本两大类。确定性成本由交易手续费和交易税构成,按手续费和交易税占交易金额的一定比率来,无论手续费的确定是否自由化,都可以在股票实际交易之前确定其大小。而执行成本则是由股票成交过程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成本,由于市场的不确定,也决定了该成本的不确定。 在我国,股票买卖手续费的收取实施的是固定手续费制度,投资者每一笔交易所需的这一部分成本是非常明确的。由于执行成本的隐含性性质,许多投资者在观念上及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一部分成本的存在。但是,随着我国投资者队伍的逐渐和成熟,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盟股票市场,投资活动中投资组合形式的扩大,如何有效地控制执行成本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执行成本的分析也必将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一个具有独特优势的投资方案,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成本过高,也不一定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执行成本问题的提出及分析的形成
60年代以前,世界主要证券市场上,一直维持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而6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各种投资公司等大机构进入证券市场,不仅打破了原有投资者队伍的关系结构,而且也带来了投资交易策略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机构投资者不同于个人投资者,他们一般都具有资金力量雄厚、买卖交易量大、要求投资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在投资策略上,注重组合投资形式,即把资金分散地投入多种证券,利用各证券间收益变动的不相关性,达到回避风险、增加收益的目的。一个优秀的组合投资方案,不仅要求选股精良,而且各证券间的投资比例是否合适也直接影响最终投资收益,所以,适时地调整总资产中的投资比例,就成为资金管理者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但是,在组合投资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频繁地调整组合权数,又引起了新的问题。如在美国,许多养老基金在资金运用过程中,过高的交易周转率引起交易费用(包括手续费)增加,成为影响投资成果的重要因素。那么,如果合理地管理交易费用,就对基金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执行成本的定义,可以追溯到1971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机构投资者调查报告”中,有关股票大额交易的扩大对股票价格形成影响的分析。这个报告将投资者买卖成交的即时价格称作执行价格,并以“上升刻度”(执行价格大于收盘价)和“下降刻度”(即执行价格小于收盘价)相区别,来表示前日收盘价和执行价格之间的变化。从当时调查的结果看,具有下降刻度特征的卖出委托要比具有上升刻度特征的买入委托对股票价格形成的影响大。之后,80年代美国劳工部在实施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险计划的投资成果的调查中,对年金资产运用中的交易成本也进行了分析。
当时,对执行成本的分析,基本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将投资者的成交价格与当日股价指标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以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或最低价,作为评价的水准基点,把投资者不同时点上股票买卖的实际价格与所选择的水准基点价格之间的差作为评价指标,以此来评价投资者的投资成果。其二是美国劳工部在进行的有关调查中,所采用的以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为水准基点的方法。所谓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 VWAP: 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 是以交易量为权数对每日执行价格进行平均,而计算出的当日平均执行价格,即: 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Σ(执行价格×交易股数)/Σ(交易股数)=买卖总额/交易股数 由于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考虑了各价格的成交量,所以与由收盘价、开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平均的股价指标相比,是更加合理的价格水准基点。 但上述两种方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困难所在,即交易成本评价的水准基点,对于投资者来说较难掌握。如果评价的水准基点选择不合理,就会诱导交易活动在策略上发生偏离,对交易者的买卖决策生产恶劣影响。这之中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股票的交易,虽然整个市场的交易量不大,但由于有几个特定的交易者,只要进行几笔特别大的买卖,就会对交易量加权平均股价产生影响。如果据此来确定买卖价格,很有可能导致价格的偏离,引起交易成本上升。 第二,水准基点的游戏可能性。如以开盘价作水准基点评价执行价格的方法,其问题点在于,如果交易者知道评价开盘价的基准,就可在价格略比开盘价低的时点上发出买进指令,而使执行成本为负。但是,在价格一路看涨的情况下,这种方案很难被执行,买入失败直接增加交易成本。相反,在预期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虽然也可依据开盘价确定其指令价格,但同样也会落入由开盘价进行评价的陷阱。而利用收盘价作为水准基点的评价方法,交易者虽可尽量地采取在接近收盘价的时点上执行买卖指令,但是与开盘价一样,具有“指标游戏可能性”的问题。 因此,为避免这种可能性,投资分析家们继续寻找和新的方法,促进了交易成本分析方法的发展。
投资者的投资执行方案与执行成本
90 年代以后,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又采用了一种新的组合投资综合执行成本的,这种方法将交易成本为零而又无时间损失的票面组合投资收益作为比较的标准,通过监测股票投资组合的实际收益与标准收益的差,来评价投资者的投资成果。也就是说,所选择的评价水准基点是票面组合(Paper Portfolio)投资收益率,且该投资组合的交易成本为零。 在以票面组合投资收益与现实的组合投资收益进行比较中,票面组合投资收益是在假定其所选择的股票与现实组合完全相同,并且同时可与现实组合中的股票进行替换的情况下,出来的收益,它与现实投资组合收益的差就可以看成是交易执行时的成本。票面组合投资收益与实际组合投资收益间之所以会存在有差额,是因为交易过程中,除了有手续费那么明确的成本以外,还会因交易时间的推迟,而产生价格变化、市场变动、买卖价差等。通过对此进行合适的定义,就可分析出投资方案与执行方案间的有机联系。 现实组合投资中,总成本是以开始选择股票的时点为基点计算的,因为从上看,这应该是在已获得充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抉择的时点。但实际上投资活动中信息的获得并非易事,决策者往往都利用前日收盘价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这是因为收盘价具有与投资组合的清算价格或平衡价格一致性的特点,且可以与投资评价的水准基点指数进行比较。 任何投资活动的开展,都是按股票选择、指令下达与交易成交等几个阶段进行,那么,由此所产生的执行成本可以分解为由指令下达时间的选择为起因所构成的交易时间成本和由委托金额大小及委托指令流动性关系决定的市场效果成本。 执行方案的总成本=交易时间成本+市场效果成本表现的就是买卖某股票时执行成本与交易时间的相关性。
股票交易策略报告范文6
与此同时,包括投资安硕富时(FXI)、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日本农林中央金库以及摩根士丹利前环球投资策略师Barton Biggs参与创办的对冲基金Traxis Partners在内的世界十大投资中国股市的ETF基金,近3个月来吸资也成倍增长。
据彭博资料显示,这十大中资股于过去三个月吸入资金36.97亿美元,其中逾三分之二是于最近一个月吸入的。以FXI为例,在美国仅十月一个月就吸资10.68亿美元,其持股前十名全部为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按其公布的持股比重,分别为中移动(00941)、建行(00939)等——这反映出热钱流入中国股市有加速趋势。
另外,贝莱德董事总经理兼iShares安硕亚太区主管梁雪真表示,近期投资者对ETF需求持续上升,iShares旗下安硕A50、富时中国25(FXI)、MSCI中国(MSCHI,在美国挂牌)在8至10月短短三个月就获得22.3亿美元。贝莱德的资料还显示,10月份所有中国股票ETF共获得约216亿元资金流入,较9月急增两倍。
有统计表明,在欧洲股票ETF流失资金,及其他金砖四国的股票ETF表现逊色时,中国股票ETF于上月,成为世界同期吸资最多的单一国家股票类别ETF,占全球流入ETF资金的5.8%。
因此,一些外汇交易员及投行分析员称,这或许预示着国际热钱准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抄底”。他们指出,由于海外中国资产市场历来是国内股市的排头兵,以中国资产为投资对象的中国概念股的升温往往是中国股市回暖的先兆。
他们认为,资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触底回稳、人民币升值预期高,以及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等影响,是海外资金转向最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海外热钱近来已经开始通过QFII和RQFII入内地股市增持A股——根据证监会的数据,9、10两月当月QFII和RQFII的净买入量,都超过了这两者前7个月的净买入的总和。
另外,由于沪综指重回“1时代”后,恒生AH股溢价指数近日收报97.55点,创逾14个月新低——这意味着A股整体上较H股处于折价状态——一因此,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团队就于近日报告称:内地经济已企稳,A股具有估值优势,可让海外投资者分享中国内地经济复苏成果。
Look’s Asset Managment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陆东表示,内地工资连续数年上涨,楼市又已稳定,“似乎有早期复苏迹象,我觉得A股可以看好,H股都可以看好”。
陆东指出,十后,市场期望很高,相信会有新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故十可能成为触发A股上扬的催化剂。H股已率先受惠,相信A股将随后跟上,“最重要是投资情绪低落,只要有一些好消息,便可以有一个较像样的反弹,20%升幅毫不困难,届时A股市盈率亦只是10倍左右。”
他相信,中国经济已在第三季见底,且中央政府要振奋经济不难,加上楼市已没有再跌空间,故即使国内房地产股年初至今已累积一定升幅,但估值不贵同时仅处于周期中部,亦可看好。A股好亦会带动保险及券商股,而内地的二线房地产信托基金、公用及电讯等稳定收入高息股亦值得追捧。
景顺投资管理首席投资总监陈柏钜认为,亚太区内的区域资金正调配资产,趁近日内地、香港股市升势追入,以增加中国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