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1
摘 要: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耦合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比较职业教育;杨秋月(1994-),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人:李梦卿;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1-06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显现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堪称凝聚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只其“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一句足可见对“工匠精神”之追求。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孜孜不倦地改善工艺的职业追求和信念,更要不断吸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进而创造出新成果。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让企业满意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地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逻辑阐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基因,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耦合关联。
(一)本质内涵相通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逻辑内涵上存在紧密耦合关联,具体表现为三个向度:逻辑起点、逻辑条件、逻辑结构,即回答了为何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并行、如何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哪些具体内容上相关联的问题。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然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对接工作岗位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各种危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条件耦合,只有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的前提下,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工匠精神”培育高度一致才能形成。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兼顾通识课程、文化课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出对产品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技能型人才也应讲究精细化培养,使之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结构耦合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上下互动、多元主体协作培养。在横向结构上,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教学层面等多个向度;在纵向结构上,包括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精神理念两个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横向和纵向逻辑结构上协同共治,是有效支撑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二)价值取向一致
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耦合效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成为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对自己的学习高标准、对未来的工作严要求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精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和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2]。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代表着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到工匠在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达到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要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实践内容统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二者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价值远远大于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具体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行业企业的支持、整个社会营造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等尤为关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教学组织侧重未来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不断完善工艺的过程中形成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相一致。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更新周期缩短,产教融合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在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职业院校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准备相匹配,甚至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被职业院校聘请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职业院校要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势互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也要端正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合作资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优质高效的人才。同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及师傅的科学引导,使之在实践中彰显出来。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问题分析
审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条件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是“工匠精神”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体系,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配备与储备问题、技术技能的积累创新与传承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要解决培养、培训不同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适应[3]。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层次,高职专科学生要想进一步学习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失去继续接受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技术的传承与交接。近两年来,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有11所本科院校全面转型,2015年又有7所本科高校获批全面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并提出转型高校的试点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逐步达到50%以上等要求。然而,很多省份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导致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此外,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与不连贯,难以培养为未来职业准备奠定坚实基础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都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专业水平与工匠卓越技能相符合。高水平的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等都是技能型人才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关键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工匠精湛技巧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折服于工匠的精湛工艺,真正认同和追求“工匠精神”。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职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缺乏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难以量化平衡,致使学生无法从实习实训积累中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感受企业文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做中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条件,影响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水平。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科学实施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来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认知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等,影响了技能型人才树立坚定、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影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职业院校在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方面不够重视,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工作指导只限于表面,不能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些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和资金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未来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对自身在职业院校学习所获得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导致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职业预设过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普通很高,但就业稳定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是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社会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从事未来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期待,是在工作岗位中维持工作热情的不竭动力。然而,学生的坚定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职业院校和教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有效体制不健全、互惠共赢局面难以真正形成、校企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烈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难于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存在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虽然政府逐步完善其制度设计,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但缺乏合理、科学的配套政策、财政支持,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校企合作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以有效衔接,以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求难以很好地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由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合作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养成精湛的技巧、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而这些又恰恰是“工匠精神”培育所必须的基础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精准耦合策略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适应等问题,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愈加强烈呼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愈加强烈呼唤“双师型”教师提质增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师本支撑;愈加强烈呼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良好职业精神的统一。
(一)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方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范式,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其教育性质与过去相比,从狭隘走向广泛,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4]。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侧重于现实工作场景过程中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为学生选配合适的企业技能专家和导师,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和“双主体”交替的育人机制,建立“双主体”教学方式、“双体系”课程体系和“双标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达到人才培养的优化。中国古老的“师徒”文化精髓、优良的“工匠精神”内涵值得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要使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推广和实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进技能型人才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在构建工作过程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需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理念贯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方面,在类型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使其真正发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来源结构上,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水平,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既是企业里的能工巧匠,又是学校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师傅。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5],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尤其重要。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完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职称评定体系、激励机制和职后培训的专项经费、有关申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课题及项目经费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及导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作,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向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转变,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转变。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院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学生个人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并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行动诠释职业道德内涵。我国古代工匠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一定意义上铸造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6]。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剖析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不断破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习得“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认真刻苦、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要重视始于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将其渗透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不仅是职业院校加快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行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2]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4.
[3]李进.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0.
[4]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9.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第五批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性研究课题“江苏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ZD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2]胡弼成,张卫良.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5-9.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3
一、更加强调同步发展
对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指南》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指南》有针对性提出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一是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三是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四是根据制造流程变革改造升级传统学科专业,服务电子、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五是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布局规划,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
二、更加重视优化体系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指南》延伸和强化了普通中小学职业培育观和在岗职工培训两方面内容。要求普通中小学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为其将来选择“应用生涯”还是“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要求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等,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这更有利于构建制造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好地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教体系。
三、更加凸显工匠精神
总理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指南》把“大力培育工匠精神”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和“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一起列为“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主要任务之中,并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高度重视。《指南》从四个方面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二是制造业企业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三是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
四、更加着力技艺精湛
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落实人才为本原则的重中之重,《指南》从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中明确了方法、路径和措施。一是探索制定学徒身份认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研究制(修)订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铁道装备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航空装备类、汽车制造类、生物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等十二类专业教学标准,遴选建设一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三是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放大学、职业培训机构,引导建设一大批学习型制造业企业。四是引导地方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向制造业相关专业倾斜。 五是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到2020年,重点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更加注重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2025》突出“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指南》把“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作为主要任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在中小学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等,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在“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中,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立质量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质量科研,开发质量素质提升课程,面向社会开展质量教育。
六、更加关注绿色技能
发展绿色经济、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已是国际基本趋势。欧盟“2020战略”提出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来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及全体公民的绿色意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指南》在“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这一主要任务中专列“提升绿色制造的技术技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设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鼓励学校参与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参与绿色产品研发和相关标准制(修)订等,并在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中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安排。
七、更加突出企业主体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指南》更进一步,提出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要求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明确对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推动制造业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共建共管制造类专业二级学院(系)。保留制造业国有企业所举办的与企业经营方向相符、办学效益好的职业学校。结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等,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4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创;手工编织课
手工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伴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手工价值被日益放大,同时人们追求自然质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手工编织的衣物,他们对手工编织品也更加感兴趣。而90后、00后的大学生对手工编织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不多,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中央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开设手工编织课十分必要。
1 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途径之一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提出来,与早已得到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并列。古老的编织艺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漫长历程,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在中国,编织被称为“经天纬地”,常用一个抽象的盘长结来象征“天长地久”,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柔韧、温暖的手工编织艺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并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的生活情结紧密的结合起来,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2 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这五个方面。在中国古代,不乏工匠精神,但随着工业化进城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手得以解脱,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产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现代人很难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而手工编织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每一件作品的构思、立意、造型、配色、选材等都需要精心选择。编织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要动作规范,认真细致,耐得寂寞。要平气凝神,专心致志,心静体动,甚至要达到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界。
3 是健身的“良药”
实践表明,手工编织的独特作用是机器编织所替代不了的,它的养生、保健、强健身心的功效非凡。(1)编织成果使人喜悦。当完成如意的编织作品后,或自我穿戴美化,或装饰实用,或赠献心爱的钟情人,心中无比惬意。这无疑对身心健康裨益多多。(2)手工编织要求编织者全神贯注于编织活动中,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与编织技巧高度统一,从而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来。这就是凝神、排除杂念的过程,同时还是思想过滤静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编织既是一剂安慰剂和镇静剂,又是一剂祛“心病”的良药。(3)能改善用脑机制。由于人们习惯使用右手,左侧大脑半球因锻炼较多,血管强健发达;右侧大脑半球因缺乏锻炼,变得脆弱。手工编织需要两手同时协调活动,这就使平时很少活动的右脑半球有了较多的锻炼机会,日久,右脑半球的血管逐渐强健起来,血管的弹性、韧性同时有所增强,这样既开发了右脑半球又改善了用脑机制,有利于预防脑溢血、脑血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4)手工编织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健身活动。在编织过程中两个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骨骼、肌肉、筋腱等都参加了活动,既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又增强了上肢各关节的活动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编织时手持毛线、毛衣针等工具不停地进行穿拉、缠绕,就会以摩擦等方式不断刺激手部各个穴位,可以达到祛热、利咽、醒脑、明目、安神养心的养生保健目的。
4 满足女性照顾家庭、就地就近就业的意愿
手工编织制品的特点,可以满足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需求;产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很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是一个朝阳产业。当前,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得到国务院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刘延东委员、陈至立副委员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多次作出批示,高度重视手工编织业以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问题。手工编织制品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绿色环保、工作地点和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在不离乡不离土、不出门不出户的条件下实现就业。是下岗失业失地妇女特别是“4050”人员、残疾妇女、贫困妇女和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最好选择。而作为有文化、懂网络的大学生来讲,一副针、一团线、一台电脑,就能够实现不摆摊,不愁销路的淘宝经营。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家庭所愿、妇女所长。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缓解学业压力。手工编织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淑女气质,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手工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温暖和柔情,是任何变乱都无法打破的固执坚守的宁静。一枚钩针,一条缠绵的线,一个安坐的女子,就可以培养出沉默淡定的温柔气质。当下的女性学生,大部分已经被手机和电脑捆绑,从中解脱,拿起针线,不失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者积极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编织工艺技术,使头脑反应快,灵敏度增强,双手在编织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越用越灵活自如。学生还可凭自己的意志,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去发挥,去创新,手工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极强,可缓解在学业、感情等方面受到的压抑。
参考文献
①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③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时代文学,2011(7):228-231
④沈淑济,对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几点思考,http:///E_ReadNews.asp?NewsId=538,2013年4月28日
⑤崔玉环.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手工编织课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32)84-85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5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及环境等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高职建设类院校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这个核心融合贯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功能。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高职建设类学校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建筑文化;鲁班精神
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社会职能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明确对应行业和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关联度高。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和精神必然具有其独特性,与之交融的校园建筑在形式、风格、文化表现上也必定特色鲜明。建设类的高职学院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文化表现更值得深入研究。
1.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但其刻苦钻研技术,实干创新,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年,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古今中外,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领悟它的独特之美,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占地52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50余年,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个实训场所组成,能同时满足20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年6月15日,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1.97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山城特色显著,校区竖向高差达90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凸显“融山水之境,显人文之意”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结论
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6
关键词:传统工艺;工艺革命;“智造”时代;数码工艺;设计产业;人才培养
先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那场存在于人类历史记忆深处却对当代社会而言仍然“历久弥新”的战争――“马拉松战役”。战役的过程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战役的结果也家喻户晓,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的是现代奥林匹克的一个运动项目――“马拉松”。胜利的捷报传来,依靠的是一名战士不停歇地奔跑,这个奔跑的距离是42公里,这也是“马拉松”项目跑的全赛程公里数。每一次“马拉松”比赛的进行都是一次祭奠,纪念那个用生命换来的关于胜利的消息,更是纪念一个时代的过去,纪念人类在物理空间的长距离位移的最原始方式――跑步。此后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突飞猛进,物体的位移方式经过了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火箭、空天飞船等。相对于物体的位移,信息的位移在经过了信鸽、邮递、快递、手机短信后早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建设的开始,人们也渐渐将物移的方式从物理的方式转移到了“虚拟传输空间”里。通过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发送实际的物体是这次工业革命的真正意义,也是最大的诱惑。“工业4.0”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互联网加”也罢,其本质就是生产工艺的革命。只有生产的工艺从解决实际的物理形态变成解决虚拟的物体形态,且虚拟形态与物理形态能实现双向自如的转化才能实现这次的“工业革命”。所以,也可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一场工艺革命,人们将这次革命之前的生产方式称为“制造”、革命之后的生产工艺称为“智造”。中国是一个手工艺的“大国”,如何将这些传统工艺转化成“智造”时代的强大生产力是当代“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
1 传统工艺的“比特化”
在传统工艺美术的范畴内,提供创作材料的自然资源成为决定工艺美术种类与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传统工艺走向平民,同时也导致了对工艺美术品的价值进行衡量的第一要素是“材料”,而不是工艺,更不是设计!所以,如果工艺能从物理形态进入到虚拟形态,可以有效地避开物料的问题,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工艺生命。
如前面所讲的“马拉松”战役后,一名士兵跑了42公里传达了一条信息:“我们胜利了”。当今社会,如果我们要传递这样一条信息,我们还会再跑42公里去喊五个字吗?不会,我们会拿起手机,发一条短信或微信来传递这条消息。但是,如果我们传递一件工艺美术品呢?目前,我们往往还是要跑这42公里把“物体”送达。因为,当下的工艺美术品都是物理形态,都是“原子”结构。
工艺革命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在上海,你要送一件工艺品给在北京的朋友,你将这件工艺品通过三维扫描仪输入电脑,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北京的朋友,他接收数据以后,通过减材或增材“智造”设备进行输出、机械臂自动打磨喷漆后,这件工艺品就借助“互联网”实现了物体的位移,成就了“物联网”时代的工艺品位移方式。
这样的工艺品传输方式的优势除了大大节省运输成本之外,更具革命意义的地方一是数据的“可变性”、二是数据的“无重性”。数据的可变性是指你发送的工艺品数据在对方接收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材料情况等进行改变,然后才进行物理形态的输出。数据的无重性是指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工艺品的大小或数量而产生重量的负担,数据的大小与工艺品的重量和数量无关。
我们再进一步设想一下,前面的案例中所实现的数据投送其实存在了两个物体即两件工艺品――原型与数据复制型。这是因为在这个案例中的工艺方式还是传统的,是“原子”世界物理形态的工艺形式,是通过三维扫描仪进行了三维数据的采集后才变成了虚拟物体。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制作虚拟的工艺品呢?
我们都知道,虚拟世界的构成单位是“比特”,工艺在比特世界直接实现,之后才借助“智造”设备进行输出,这就是工艺革命的核心,既是核心理念也是核心技术。只有“革”传统工艺的“原子”之命,将传统工艺“比特化”,才能赋予传统工艺以新的生命。
2 工艺革命中的“数码工艺”
2013年,我在上海工艺美院成立了“数码工艺”专业(方向),2015年建起了“数码工艺”实训室。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实训室的基本形态。设计中心解决的是工艺品的形态、功能等问题,借助的数码手段主要是三维扫描、建模、编程、刀路计算等工艺品数据输入方式。两个实训室解决的是工艺品材料、制作工艺等问题,一个是增材工艺实训室,主要是3D打印技术方面,一个是减材工艺实训室,主要是CNC精雕技术方面。我们将这样的一个虚拟世界的工艺方式称之为“数码工艺”。
2.1 设计先行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数码工艺品的价值不在于物料、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设计。只有设计先行才能充分体现“工艺”的价值、更能创造新的工艺、综合考量或统筹各种工艺方式的结合或有效利用。只有设计不脱离市场、工艺品才能成为商品,只有设计让人惊艳、工艺品才不会不“土”,只有设计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工艺品才能免俗。
数码工艺是平民的工艺,数码工艺品的设计一是要思考设计与“智造”机器之间的关系,降低成本、简化工艺环节;二是要思考设计创造与生活的关系,要紧紧围绕公众的日常生活、为平民服务、以人为本。
数码工艺的设计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功能、造型、材料,和一个核心基础:工艺技术条件。数码工艺设计以工艺方式分,可以分为增材工艺设计和减材工艺设计;以功能分,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礼品设计、工艺品设计、日用品设计、家具设计、空间装饰设计、古建筑构件设计、文物修复及其衍生设计、动漫或影视周边设计、文创设计等;以材料分,可以分为金属3D打印设计、陶瓷3D打印设计、塑料3D打印设计、粉末3D打印设计、食品3D打印设计;木雕精雕设计、金属雕精雕设计、石雕精雕设计、综合材料设计等。数码工艺设计的原则是强调工艺特点,积极采用多种多层穿插的方式、不惧怕复杂的工艺表面、敢于采用连续复制的密集纹理或绝对对称形式、大胆高度模仿自然形态等。数码工艺设计以功能之上,包括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数码工艺品的功能性是产生美感的源泉。
2.2 科技力行
一方面,科技作为智慧的结晶、其诞生之初的形式往往简单粗矿,科技研发的成果在固化的过程中离不开艺术的包装、特别是产品外观的设计,以及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这是工艺美术之于科技产品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伴随科技的发展,产生了诸多新工艺,这些对于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已成为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特别是3D打印技术、CNC精雕技术的出现和不断的技术革新,给工艺美术的创作乃至工艺手段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探究工艺与科技在各自轨道往对方疾驰的轨迹和交互时产生的魅力火花是当代“工匠”不可回避的。工艺与科技的互相交融、互相补助、互相促进是未来的大趋势,接受、理解、研究、提升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
在工艺革命的大背景下,消费市场需要为平民消费进行工艺定制,数码工艺成为设计打样与生产加工的主流工艺手段。目前企业在工艺礼品、家具、室内陈设制作过程中已经普遍采用CNC精雕技术作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工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成本低、工艺品质好、后加工处理简单的工艺产品更能在工业4.0的大时代下乘风破浪。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人工、大量借助现代科技、规模化生产,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可以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工艺品质、加强后加工处理工艺及资源的合理运用。与传统工艺结合则是提高数码工艺质量的主要手段。数码工艺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设计阶段,同时也体现在电脑绘图、刀路计算、三维建模时、工艺设备操作、后处理等阶段的“匠心”,这就更需要数码工艺的学习者深刻了解传统工艺特别是手工艺的技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制图阶段将个人情感、作品灵魂融入程序里,而一旦设备开始实物输出,就不存在更多改变的可能性。数码工艺借助科技实现了工艺的虚拟化,所以更要把“数据工艺”做好,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和产业革新的趋势,不断完善、提高数码工艺水平。
3 数码工艺的人才培养
数码工艺的人才培养应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借助行业中已普遍采用的增材或减材工艺设备解放学生的双手、释放他们的大脑,紧跟科技革新、技术创新的步伐,在商品经济时代下,依托高等院校、面向工艺产品设计行业及制造业,旨在培养能较好运用传统工艺美术与非遗元素并精通现代数码工艺技术进行设计、打样、生产工业产品、工艺礼品、装饰品的懂技术的设计人才或懂设计的技术人才。
对于学生而言,年轻是他们最大的资本,也因为年轻所以敢于创意,这是新时代下工艺设计的根本需求。在传统工艺的时代,学生们年轻的生命大多消耗在手艺的反复磨练上,创意随着生命的流逝、手艺的成熟在渐渐消散,待到他工艺水平炉火纯青时往往都已过了最敢想的年纪。数码工艺的人才培养过程将回归自然发展规律,在学生们年轻的时候引导、发掘他们的创意能力。可以大胆将工艺设计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因为数码工艺借助全新工艺技术大大降低工艺实现的门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想到就能做到”,完全不必再花大量时间重复磨练技法。
新工艺在工艺设备和工艺设计之间的媒介是电脑。这是当代年轻学子们最不陌生甚至最擅长操作的工具,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工具之一。当工艺必须通过手工完成时,对学生们而言兴趣已经大打折扣,这样的培养与其说是传承更不如说是培养了“传承”的炮灰,借传承之名保护“老师”的既得利益罢了,牺牲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们迈入社会后完全没有就业的方向,并掌握这个时代所需的电脑技能。传统工艺作为传承的性质,在高校范围里进行研究、传授是无可厚非的,但规模化“批量生产”所谓的“传承人”就是一种作秀了,对社会和工艺的传承有害而无益。
“工业4.0”时代下的工艺人才培养应该紧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生产进入工艺时代后对相关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培养符合这个时代的掌握应有技能的合格人才。
4 结语
清华大学史论系教授陈岸瑛说过“在传统社会中,传统工艺是为等级制服务的,最好的东西应该献给最有权势的人。复兴传统工艺绝不是搞复辟,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满足温饱之后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1
权贵的时代早已过去,工艺的“权贵时代”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残喘至今,大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并且成为了一个民族脆弱内心的慰藉,摇尾祈怜寻求保护之余却又狐假虎威凶神恶煞,蔑视、诋毁、打压新工艺。以高贵自居的传统工艺恰如封建贵族的“自豪”和自欺欺人,对新工艺特别是高科技、全自动工艺的扼杀正是其恐惧被替代、害怕自己失去“权势”的哀鸣。
其实,这样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传统工艺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研究和保护性的传承也是必要的,就像京剧等戏曲形式一样也留存至今,自有其一小批受众。传统工艺走入历史是必然的、新工艺成为新时代里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全新工艺样式也是大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工艺的“玻璃心”想以孤魂残绕当代、试图阻挡历史的潮流、挽回人们对权贵时代的眷恋,心存“复辟”的幻想。
打个比方,传统工艺就像戏曲、新工艺就像电影,电影工业的发展并不影响对于戏曲的保护事业,甚至可以借助电影的发展对戏曲进行再研究、再发扬、相互嫁接。同样的,对于戏曲的保护也不应该影响更不应该排斥或阻挡电影的发展,况且,后者是阻挡不了的。你可以自命戏曲高雅、说电影低俗,你可以将戏曲捧得很高贵、电影的确廉价,但这并不影响大众特别是平民对电影的喜爱和追捧。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关系不也是这样的吗?现在传统工艺对于新工艺的“敌视”不可能换来传统工艺的生机,反而接受新工艺、拥抱新工艺才有可能让传统工艺前途光明。
观工艺之历史,工艺与艺术之最大不同在于工艺的艺术里有“工”,工艺与技术密切相关。以玉雕为例,最早是用石头敲打、后来用刀具雕琢、近代用半自动机械加工、现代用全自动雕刻机精雕、未来3D打印甚至4D打印也在跃跃欲试。随着工艺科技的不断改变,工艺的形式、风格也随之发展,技术不断出新、作品就不断创新,这是紧随时代的工艺发展之路。最后,借用我的老师,上海大学教授、博导罗宏才先生的赠言:工艺生命当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