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数控专业 中职教师 实践教学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13-01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实践的掌握比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范围更广。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趋势又更为明显。实践教学培训是中职院校培训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应当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教育多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的缺乏造成学生入职后的操作能力不足,这对学生的工作产生了阻碍,影响了中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于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探析,为数控技术专业中职教师实践教学培训模式提供了创新途径。

一、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前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由于其实施难度大、硬件设施要求高、师资力量要求高等原因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发展。这种长期以理论为主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基础又不扎实的结果。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已经逐步意识到实践培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强教学的时间性与操作性。但是在众多中职院校中,实践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数控技术掌握的关键与否,要在于是否能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要领,在于是否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同时提高技术水准,在于是否可以真正提高数控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内一些数控技术专业在这些关键技术节点上,并没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面对企业对数控操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加大调整与改革力度,不断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数控技术教学未来发展的道路。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诸多中职院校还是将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放在第一位,并没有对实践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模式配置上,没能把实践教学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所以当面对企业的人才要求时,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的弊端也就显而易见了。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还存在一点就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未来数控技术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操作人才,还需要创新与实践管理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科技发展,不能在实践中学习是学生毕业后无法取得较好就业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实践教学内容落后,方法失当

在目前诸多的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过于走形式不以具体实践为主,进而也使得实践教学模式过于落后。特别是数控技术专业,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切莫在实践教学上走过场。在实践方法上,很多学校还是以班级为形式,实行参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让学生真切地掌握到数控技术的要点与难点。下一步,学校可以进一步改进机制,在实践方法上不断创新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性教学方案与模式。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在中职院校日常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师资力量一直严重不足,这也对学生的培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培养学生的关键还是要依靠老师,强劲的师资力量会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力。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在于如下三点:第一:教师待遇不高。第二:教学模式以及学校培养模式有待提高。第三:整体学校标准与配置不高制约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4.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缺乏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现在很多中职院校内教学硬件设施配置尚未到位,很多教学基础设施配置尚好,但相关硬件设备并没有后续跟进,这使得就总体而言,教学硬件设备未能达到相应的标准。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数控技术教育,应当着重重视实践的培养,如果硬件设施配备不标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要统一配置,不断加强对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5.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落后

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虽然部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已经逐步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开设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教材设计上并没有摆脱过于传统的影子,很多教学设计没有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甚至部分数控参数数据还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因此,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教材设计迫在眉睫。

三、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训的创新模式

1.重视实践教学,完善教学体系

数控技术专业要注重以实践为依托,不断总结与完善整体教学体系,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其中,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与数控企业的合作,可以进行长期定点的合作模式,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深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体系的建立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以数控教师的意见为主,减少行政性干预,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教学风险。

2.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现代数控技术的培养与教育不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导,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方法,以适合社会与企业发展的教育模式为基点,统筹兼顾,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不断以学生的需求为重点。在数控技术教学内容上,要不断更新教材,加强学习,不能为了实践而抛弃理论,也不能为了理论而抛弃实践,二者要有机地相结合。

3.增强师资力量

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养,可以实行一年定点培训以及半年出教学成果的增强模式。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机制,不断引进人才,发展人才,在最大程度上丰富校内教学人才,实现教学成果与教学人才的相互结合与统一。

4.增强硬件设施与提高教材内容的时效性

在学校的硬件配置上,可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于数控技术的一些关键性硬件,学校应该加大对其基本的资金保障,要在硬件上使得学校达到一定的高度。针对目前的数控教材过于老旧的现状,学校及相关院系应当统一意见,在大范围内进行教材的选用,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

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模式的形成。因此,不断巩固与加强中职教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值得社会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教学上,学校与相关院系还要进一步统一意见、加强创新,在根本上提高整体专业能力与学校综合实力,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数控人才奠定充实的基础!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数控技术 技能训练 岗位化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一、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岗位需求定位

根据教育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定位,主要是三个就业方向: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和机械CAD/CAM技术,涉及数控编程、数控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与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育部定位。

结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与模具教研室的调研,广东地区数控技术专业岗位主要是数控设备操作技术员、数控编程员,数控维修服务技术员,数控设备技术支持(设备销售厂商),数控车间管理员。并且数控编程员和操作人员的比例达到84.2%。因此,数控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较高数控操作技能,懂工艺,能编程,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为主,以数控维修技术员,数控设备技术支持者,数控车间管理员为辅。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内涵与岗位技能提升分析

为使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在校内应较好培养专项技能,把专业核心基础课《数控加工基础》的教学按技能(就业)岗位方向进行模块式规划。每个子模块按技能要素与理论要素结合采用一体化教学,整个体系涵盖专业(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针对《数控加工基础》课程所采用的一体化模块教学,就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理论和实习教学实现一体化,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理论为基础,穿插技能训练,确定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整个知识面了解更深,且有一定技能基础,达到专业通识目的。

根据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特点,结合我校09级《数控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主干课程与专项实训(参照表1),对《数控加工基础》模块式规划改革如表2所示。

结合表2的模块规划,专业发展岗位仍然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工类、数控编程师类、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类、数控设备售后技术服务,表2做了具体的细化。鉴于相关企业大多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表2增加了一个逆向工程方面的了解,预留学生今后发展空间。

《数控加工基础》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实施,虽不能大力提升学生技能,但是整个流程理清了数控技术专业的知识面,为后面的专项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参考表1)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就业指明了方向。此后,学生可以根据对各模块和岗位的不同喜好,采取侧重学习。

三、配套教学设施建设规划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对原有设备、实验室重新布局,并新购其它设备。已经规划新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布局,如图1所示。包括10个特征事物:(1)多媒体教室;(2)数控车床加工实训场地;(3)学生作业、听课场地;(4)电火花线切割实训场地;(5)工、量、刃具(磨刀机)学习柜;(6)三坐标测量机;(7)数控车床拆装、机床电气实训场地;(8)数控仿真、软件自动编程实训场地(机房);(9)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场地;(10)学生获奖作品展学习柜。把教学、实训设备集成为一体化实训场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保证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

四、教改及岗位专项训练效果预测

目前,社会存在很多技能培训学校,其中机械类培训以数控技术与模具设计方面占绝大部分市场。把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数控加工基础》)、专业课、实训环节实现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实施时,就确保学生同时读了这两所学校:学校学历文凭教育、校外技能强化培训教育。建立技能培训环境,缩短学生就业距离,进一步实现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另外,表2所示某些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积木式的多重组合,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不同的教学层次需要编排,对本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可以随时建立新的模块添加进去。这种模块化结构便于调节,即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剪辑、可嵌入,以适应不同对象的需求。因此,上述一体化模块式既适合全日制教学,也适合各种短期岗位培训,组织社会、企业员工报名参加专项理论与技能培训。

实施中应注意,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

五、总结

为了确保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岗位化训练,在《数控加工基础》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规划及一体化理实教学中心建设后,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任务:

第一,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二,建设一套满足理论与实践指导融合的教材,《数控加工基础》是本专业的重要一环。

第三,单独建立《数控加工基础》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评价内容,本课程教学属于专业基础通识教育。

第四,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岗位化技能训练,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体系。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效果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专项技能实训(参考表1)后,通过就业调查比较,才能综合客观评价实施教学改革的效果。其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是衡量的主要标准。

参考文献:

[1]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200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2009.85-92.

[2]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数控与模具教研室.《数控技术》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DB/OL ].2010-04-12.

[3]刘宏军,沈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技能培养方案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525-527.

[4]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7):42-45.

[5]夏慧贤.当代中小学实训教学模式研究[M].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5-8.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数控技术 高职课程教育 课程校本化

一、高职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概念界定

高职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概念是基于课本教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而得出的教育方式。高职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具体内容是通过高职教育有关的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针对改善高职学校的课程教育品质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活动的开展要结合高职学校的教学实际,并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紧密配合,有效地实施校本化课程方案。校本化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材料的改善、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

二、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具体要求

在高职数控技术课程的教育中,为有效实现校本化开发,应首先掌握高职学校的教学现状,通过对高职教育长期发展的研究,有效落实对高职教育发展现状的统计工作,如课程的开发理念、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学校教研活动情况等,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现状实现对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在高职教育数控技术校本化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开发理论的梳理,通过理论梳理得出数控技术校本化开发的侧重点。在总结数控技术校本化开发重点的过程中,要按照高职学校的数控技术课程要求进行开发,结合高职学校教育发展实际,保证校本化开发的实用性。

在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进行校本化开发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先进的高职教育课程校本化理论,以先进的校本化理论为指导开展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要注重在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课程里的技术问题,并通过校本化开发加以解决。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数控技术在校本化开发中存在缺陷,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技术问题加以解决是进一步完善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育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中,由于课程校本化的实质是改进高职学校的教育方式,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要遵从高职学校的教育策略,基于其课程开展的基础进行有效的课程校本开发。

三、高职教育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方式探析

由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校本化开发在课程审评模式中存在多方面缺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高效进行,因此在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中,应对积极有效的开发方式进行探析。为积极有效地开展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首先应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下知识点审核与考察的教育模式,将课程教育的重心转向对学生专业性技能的培养,以此强调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中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性。在校本化开发中,要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教师及学校领导通过开展课程校本化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通过建立能够高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来保证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的有效开发。

在高职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领导应积极参与到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中,通过因校制宜等有效手段,对校本化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并根据高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数控技术课程内容加以修改,使之能够充分适应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并经过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有效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四、高职教育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发展前景展望

近年来,笔者学校陆续与无锡华光汽车部件集团公司、江苏锦绣铝业有限公司、无锡新大中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发成功的主要课程有:数控车/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技术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机械测量技术等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均成为无锡市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并得到了推广。

伴随着我国高职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日渐普及,校本化理念将会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受到广泛关注,在校本化实践模式的不断发展中,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将会得到不断创新,并在创新模式的有力推动下挖掘出高职课程教育的发展优势,通过优势发展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科教育和技术课程的深入探究。

通过高职教育数控技术课程校本化开发现状分析可见,学校数控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应在顺应国家课程校本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创造性实践,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注重与学校教育实际的有机结合,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下有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G519 文献标识码: A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对制造业人才的知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高起点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和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

一、关于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数控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适用,实践能力突出,能在数控技术领域面向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等多个不同方向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

知识方面,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制图、力学、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熟练运用和操作CAD/CAM软件进行一般机械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通过省计算机一级或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测试和AutoCAD操作四级考试,获得证书;具有熟练编制先进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机、线切割机等)加工程序及操作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机床的能力,并取得数控机床操作高级证书或美国EDS公司UG认证证书,具有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

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能较为流畅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具有一定的英汉互译(笔译)专业技术资料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好的协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非技术性的相关能力。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数控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可用“山”字回转体模型来表示。底面代表基本素质平台,反映基本规格要求,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心的主峰代表专业核心能力的水平,是专业特色的标志;周围的群峰代表非技术性的相关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它们与主峰相互结合,形成综合能力。我们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发展多种相关能力,提高职业综合素质,以形成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二、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从目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型的人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初衷,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接受教育,其最终的结果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理论性知识较为全面,但是实际的动手操作技能非常欠缺,学生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满足相关企业的用人要求,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2)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由于数控技术专业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涉及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CAD/CAM应用等等,而教师多年来一成不变的采用同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并且导致学生无法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感兴趣,影响到学生对于该专业知识的掌握,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低下。(3)对学生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过程不合理。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方式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习水平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方式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科学评定,最终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学习和发展。

三、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改革教学目标

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改革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根据高职学校办学的宗旨、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日后的发展需求进行设定。由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成为企业中的一线技术员工,因此,学生在高职学校的学习期间,需要全面的掌握相关专业的技术操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针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在学生全面掌握理论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熟练相关操作的流程和技巧。教师通过对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目标进行改革,有助于为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还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处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而教师单纯的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长时间会产生厌烦感,进而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像,时下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应用,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进一步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改革课时结构,充分重视实践教学

针对于目前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有效的调整课时结构,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多少,将课时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且应该本着每学期的课时,三分之二进行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三分之一进行实践教学,并且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一部分的理论性知识之后,立刻进行实践,及时的帮助学生将理论性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逐渐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满足企业和市场对学生的需求和要求。提升整个专业的教学层次,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荣龙,李大胜,张辉,王继利,杨兆军,李国发,朱晓翠.浅谈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数控技术专业英语”(以下简称“数控英语”)课程是各类高职院校数控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培养数控类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一门必修课。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能看懂机床屏幕英文信息和一些专业的英文资料[1,2]。它是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这样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不被重视,学生兴趣索然,学习不主动。回顾一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实际工作状况:高职的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只能在工厂中担任一个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很少要看英文资料。很少有学生被指定为程序设计和编制的人员。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的数控英语能力不能在工厂中充分发挥出来。面对这样的现状,不仅要反思“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英语”的课程教学,还要找准了问题所在,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改革,才能有效地推进“数控英语”课程教学的进行。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在生源整体状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1.1生源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且对“数控英语”重视不够

此专业在2014年之前为从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中录取学生。2014年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高职的单独招生。高职类院校招收的生源质量总体欠佳,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他们对“数控英语”课程的认识不足,甚至还存在“数控英语”无用的思想。有的学生认为不学“数控英语”同样可以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之近年来“数控英语”课程的课时在逐年减少,很多学生对此课程毫不重视,从而导致“数控英语”课程教学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

1.2“数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应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短,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3]。“数控英语”之类的专业课在教学目标上也是照搬本科的教学目标———以提高专业的英语阅读和对话能力为目标。然而,这样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不能体现“职业性”特点。我院的前身是重庆航天职工大学,有比较深厚的航天技术底蕴,所以在“数控英语”课程教学上溶入航天技术,夯实学生航天技术基础的教学理念并无过错。但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双管齐下,并结合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1.3教学方法传统,评价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数控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照搬本科院校“学科式”专业英语或沿用“高考英语”训练方法现象,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习题练习为主。训练内容仍然是阅读、词汇讲解等方式,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把英语记忆下来[4]。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缺少与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的衔接。在课堂环节中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不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重视对学生个性的挖掘与特色的凸显。而评价方式偏重结果不重过程,由教师一人评定即可。这导致学生们学习兴趣欠佳,学习动力低下。2“2转变+2衔接”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数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通过连续几届的“数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转变+2衔接”教学模式(图1)基本实现了教师环节

与学生环节的二个转变。加强了与职业能力要求的衔接,与后续岗位技能的衔接。

2.1教师环节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思想从以往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转变到“教师指导的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如果对高职类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涣散,行为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缺乏。虽然他们思维比较活跃,但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欠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示范、优秀短文赏析、师生英语对话、小组合作、学生上台汇报演讲与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这可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难易度和教学进度,解决教学难点。项目驱动贯穿教学全过程,促使教师积极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让教师与时俱进。教师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创新。

2.2学生环节的转变

“数控英语”课程的改革实践中,让学生思考学习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思路并让学生进行探索实践。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介入其中进行辅导。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记,练记合一”,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数控英语”这门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同时,通过教师讲授示范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教师集中点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二结合”教学方式,改变了沉闷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加强课程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的衔接

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数控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英语口语能力、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踏实肯干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将数控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与“数控英语”课程目标对接,确定了“数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图2)是:能掌握数控英语的基本词汇,能看懂数控机床电脑屏幕上的英文信息,能阅读数控机床英文说明书,能听懂基础的英语口语。同时,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组织安排,协调合作等能力,使学生学到的专业英语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又能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大国工匠精神。

2.4加强教学内容与岗位专业技能的衔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数控操作(NCoprration)、数控编程(NCprogramming)、数控机床的安全与维护(saftyandmaintenanceofCNCmachine)、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rm)等内容为重点。这些内容都是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岗位上必然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andCAM),申请一份工作(applyingforajob)。这些内容,对该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绘图,怎样找工作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为了扩大该专业的学生在数控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增加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controlsystem),交流司服电机(ACservomotor)等内容。实践证明,这些都是对学生的岗位技能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

3改革前后教学效果对比

教学改革之前,由于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科化”教学模式,不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们对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缺少兴趣。课堂上学生们开小差,玩手机的人很多。学生们学到的数控专业英语的知识少,应用数控专业英语的能力差。很多学生不能看懂数控机床屏幕上的英文信息,他们阅读机床的英文说明书非常困难。教学改革之后,采用了“2转变+2衔接”的教学模式,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们对数控技术专业英语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学生们开小差,玩手机的人大大减少。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数控专业英语的知识,而且他们还能够应用学到的这些数控专业英语的知识。他们不仅能看懂数控机床屏幕上的英文信息,还能够阅读机床的英文说明书。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正确的和成功的。

4结语

高职“数控专业”的“数控英语”课程教学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充分做好行业调研的前提下,将课程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衔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数控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吴进业,鲁东.外语素质教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数控技术专业总结范文6

数控机床

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需隶的数控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构建了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来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

1前言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里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这迫切需要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作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余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z数控人才的需求和知识结构

当前社会需求的数控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0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z>0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具备井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绘合知识,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广。133229.COm这三种类型的数控人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蓝领型.: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为墓础,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掌握"cad/cam’软件.‘灰领型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产品的加工工艺:“灰领型维修人员,: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金领型”: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掌握网络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3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宽口径课程体系

根据“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在系列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社会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模式.

(1)通用机床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通用机床部分,我们重点讲授车床、铣床和滚齿机的传动原理,传动系统的分析和主要结构.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部分通过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弄清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与车床、铁床和滚齿机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进而熟悉通用机房的工艺范围,为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床的维护,维修和产品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z)数控机床突出实践性

在数控机床理论教学中不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在其应用。简要地讲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介绍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典型结构及附件,着重讲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cnc车床及其车削中心、cnc铰铁床及其加工中心,cnc线切割机床的手工编程技术及其操作,采用多煤体或录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展示生产一线的环境,将数控机床图片、所使用的刀具图片,机床附件、加工过程等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枯燥的概念和技术要领用形象生动的过程模拟来表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隆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借助大盘现实案例教学来阐述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或采用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式进行。

(3)课程设计,加强综合性

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概括和应用,是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为了真正使同学们具备编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选择工艺参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备操纵、调试和维护数控机床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先进行程序编制工作,然后上机操作,亲自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运行,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在模书墩作软件上加以验证,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完成后要求每人上交一份总结报告,包含工艺过程分析(路线安排+程序原点+工装十切削用量)、数控程序清单及设计心得等内容。

(4)依托职业学校资源,加强实训教学

工科专业学生理应姓“工’,应面向工程,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实际,因此,所培养的人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包括必要的操作技能,既生产技能与实验技能,这是工科专业学生所必需的工程素质。而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往往对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提出严格要求,受财力、人力等办学条件方面的限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一般比高职数控专业相对要薄弱一些,我们充分利用职业学校资源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安徽省蚌埠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开展实训教学。各训练项目按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通过考核评定成绩,实训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参与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课程成绩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