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1

气候变化加大中国农业减产风险

本刊讯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日前出台的研究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深刻而复杂,总体上加大了减产风险。

据该研究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介绍,气候变化影响农业资源的区域配置格局改变、季节分配格局改变;北方和西部升温下作物潜在生产能力提高、播种面积扩大,但水资源和土壤肥力明显不匹配,制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夏季降水普遍略有增加,但极端降雨频率增加,水资源利用潜力降低;有效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和强烈的变异性导致水资源紧缺地区水资源的脆弱性增加,特别是华北和西北。潘根兴说,气候变化下暖干化改变了土壤—生态系统水循环,植物需水增加而土壤墒情下降,干旱威胁将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最频繁和普遍的减产风险因子;华北和西北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进一步削弱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持续两年的完整生育期气候变化试验揭示,升温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负效应超过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和小麦作物的增产效应。

研究还发现,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在年均温普遍升高的总体趋势下,北部较南部升温显著。潜在适宜种植区北移明显,其中玉米的潜在种植区扩大最为明显。同时,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秋季降雨量显著降低,全国干燥度升高,华北尤为明显。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潜在生产能力,玉米成为最适应气候变化的种植业产业。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2

1.1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首要任务,尽管与大型水利设施相比,小型水利设施大多规模较小、形态也各不相同,分布比较广泛,但对农村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都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洪灾、旱灾比较频繁,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达3333.33多万hm2,占耕地面积的近30%。在某种程度上,旱灾的破坏性超过水灾,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农村水利设施作保障,粮食生产将十分不稳定。然而,相关调研显示,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设施,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对农村粮食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因此,中央决定需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夯实水利基础,其中建设重点就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彻底改变农村靠天吃饭的现状。

1.2农田水利建设是扩大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耕地,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耕地质量同样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明显不足,大量粮食需要通过进口来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世界粮农组织在研究报告中称,我国需要人均有433.33m2的水浇地才能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国务院也明确规定12000万hm2基本农田红线制度。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大量土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农村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而这离不开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有大量的荒山、荒地可以用来开发建设成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反过来,建成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促使更多的非耕地转化为耕地。另外,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原来的耕地条件,提高耕地产量,尤其原来缺水的盐碱地等,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1.3农田水利建设是应用农业科技的前提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紧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田水利建设的跟进,而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中技术的应用,两者之间的良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技术进步力度显著加大,培育现代农产品品种、喷灌、滴灌和管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一切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水利设施,由于新技术相比原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新种子和新肥料对用水的及时性和水质有较强的依赖性、敏感度,新技术的使用效果只有灌溉效率充分的情况下表现较为明显,否则施肥效果减弱会影响农业生产产量,防虫效果减弱会影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灌溉效率不足也会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在全国广泛引进先进灌排技术的同时,良好的灌溉系统是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也为引入新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二、结语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3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基层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为农服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科技及现代监测设备的优势,争取政府来主导,抓住需求与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的结合点,创新理念及方式,结合地方及部门需求及特色,也能做好为农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 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

1.1 提供天气预报以及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为农业部门以及农民提供每天的天气状况,并对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短、中、长期的报道,从而使农民做好提前的防范。同时,根据所研究的成果,给农民提供一些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和技术,帮助农民度过灾害。

1.2 对农业进行气象监测,提供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农业气象监测主要是通过使用卫星遥感,依据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从而对农作物、灾情、土壤水分、气候条件等进行检测,总结预测信息并对气象条件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为农民提出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1.3 实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

农业生产中,会时常遇见干旱或降雹天气,为了减少干旱和雹子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会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以及人工防雹作业,从而将灾害降低。

1.4 开展森林火险检测

通过利用气象卫星对森林、草原火情进行检测,从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对森林、草原等火灾进行预防。

1.5 改善生态环境

天气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一边提供气候环境变化资料,一边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前提,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 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农业气象服务来满足它们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部门所提供的还是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而且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的形式是单一的。这不但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因此,要对农业气象服务部门的观测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并根据当地种植的特色和需要,开展气象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时效。

2.2 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农业气象服务部门之所以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基础设施差主要表现在检测仪器陈旧,现代化程度低,而且观测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在资料处理上效率低,还主要靠手工操作,技术更新慢。对于气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呈现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且人员知识老化。由此可见,气象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人员方面急需调整。

2.3 拓展服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现阶段看,我国农业气象服务部门中的农业气象和遥感业务服务领域扩展的空间较广阔,但是在扩展服务领域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设计的总体方案与将要实施的方案出现差异,低水平重复较多;综合性项目没有得到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气象服务信息化工作滞后。

3 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与趋势

3.1 扩宽农业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面,并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的服务措施。而且还要加大对县、乡、镇等基层对象的服务,为其提供精细的气象信息产品。同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充分发挥通信技术的快速便捷的特点,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

3.2 开发应用“3S”技术

所谓的“3S”技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EOS/M0DDIS 资料处理系统(RS)3种技术系统组成。逐渐开发应用此项技术,将会使我国农业气象部门获得更好地服务效益。

3.3 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示范基地,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逐渐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示范基地,并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农业的气象进行科学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

4 结语

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部门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渐得到发展。农业气象部门服务的机构分为国家、省、地、县四级;服务对象以农业为主,但也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服务;服务的目的是预防灾害、农业稳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不但可以增强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还可以为发展生态农业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科技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4

1.1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缺失

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来看,机构形式单一,数量不足,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错位。由于国家的金融机构定位安排,使得正规金融形式单一且机构的覆盖率较低,业务服务不到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品种匾乏,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购销储活动范围,支农力度不足;中国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业务定位转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域;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势单力薄,难以支撑整个“三农”的金融需求;邮政储蓄又不断从农村吸储资金但又不能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正规金融的缺位,使得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挤入农村金融市场,尽管有其非合法性,但在有的地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

2.2制度供给缺失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弱化

从金融制度供给角度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确实存在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有效需求的地区性差异大等特点,但仍属于制度供给缺失所致。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存在着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所说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陷入“双抑制”怪圈。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体制的变革都是沿袭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存在严重的制度缺欠和制度供给不足的表现,这与我国“以农养工,以农养城”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导向是分不开的。从表象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量不足。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主要是由于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贷款难以及民间金融“挤出效应”等。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保险、证券、信托、、结算等业务极少。

2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功能界定

2.1农户的金融需求

是指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的金融需求。研究发现,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现阶段表现为: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生产性资金需求与生活性资金需求并存,“舒尔茨一波普金命题”在我国成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低收入水平的农户其贷款用于生活支出的比例较高。由于非生产性支出往往占更大比重,故非农业生产性需求凸显出来,生活性借款比重加大。非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结合在一起,中国农村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呈上升趋势。而经济发达地区,农户的资金需求是收入等级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越高,经营性资金需求加大,综合的金融需求、与城市趋同化的金融需求凸现。

2.2农业金融需求

农业金融需求,是指现代农业在生产、经营、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中,其生产和经营主体(包括农户和各种农业组织)所产生的金融需求。从广义上说,现代农业的价值链不断延长,正逐步呈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根据。农业产业链向产前、产后和流通领域不断延伸,种养加工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各环节不断整合,新农业正在衍生出多元化的商业金融关联市场。农业金融需求可以按照农业生产过程划分的生产性农业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按照需求主体划分,分为农户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按照农业组织形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产品初级产品——种植、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以及多种经济形式联合体的金融需求。3.3农村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需求泛指农村地区及县域经济区域性的各种个体和组织的金融需求,他们包括一般农民和种养专业户、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农村经济组织、乡镇工业及建筑企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求的社会管理机构等。随着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呈现这样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使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金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创造的GDP也占全国的50%。民营经济、特色经济、板块经济、劳务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发展形式出现,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出现集群化特点,农业和非农业分离的格局开始打破,城乡交融的格局开始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了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同时,在相关领域又形成一个与“三农”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庞大产业市场,商业性金融资源潜力非常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与产品创新要求也很高。

3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加快金融创新

3.1必须解决创新的动力问题

在现有农村金融的制度框架下,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定位中解决好商业化运营的高盈利模式和“支农”的低盈利模式的社会功能矛盾问题。况且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及在亚洲获得成功的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农村金融市场不是没有潜在市场前景。同时,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以及中外农村新型村镇银行、贷款机构及社区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为金融创新提供保证。

3.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投融资体制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对投融资商品的需求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和层次性特征,不同阶段、不同人口群体、不同产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导致的金融需求也不一致。所以应该建立起“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农户就可以通过政策扶植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实现初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在商业性金融的竞争条件下,真正具备经营能力的农户可以实现高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

3.3解决好农户信货抵押的问题

可以在土地金融、保险、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探索创新,如农业保险、租赁、期货、银行卡、理财以及代收代付等业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新一轮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要完善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指引,完善金融监管职能,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丽.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J].济南金融,2005,(9).

[2]黄坤.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反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3]董玉华.“三农金融”:组织异质化农村金融研究,2007,(10).

[4]王赟.优化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探析[J].经济问题,2007,(2).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5

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如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我们知道,农业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我们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广义农业的现代化。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现代农业将实现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因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由于现代农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去,如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之间。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比如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美国、法国农民人均产粮是我国的50倍,人均产肉是我国的100倍。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作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在现有的工业结构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工业化目标,必须重点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农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繁荣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提高城镇化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城镇和非农产业的吸纳能力,更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把大量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为其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条件。只有现代农业发展了,才能搞好搞活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强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形成不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专业市场,走出一条农民循序进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来。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难点。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还在一定程度上是经营规模小、专业性差、商品率低、生产手段落后和竞争力不强的半传统半现代农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又对农业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对农业的需要,粗放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的安全农产品,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支撑。建设新农村,无论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摘要】20世纪以来,相对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发展现代农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针对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征模式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农业生产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农业风险;土地流转;适度规模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农业风险的存在,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风险预防、风险管理以及风险降低的经验。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把土地适度集中在种田能手或者专业户手中,充分利用撂荒的耕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则可以有效防范农业风险带来的危害。

一、农业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来源于概率论和统计学,主要描述这样一种状况:如果一个事件的状态与制约这个事件的条件之间不存在确定性(或必然性)的对应关系,而是或然性的关系,那么,在既定约束条件下,事件会有多种可能的状态出现,预测事件就会出现随机性。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对农业风险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农业风险就是农业生产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存在对农业的影响

(一)粮食产量因灾损失情况。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种类多,损失大,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且有不断加剧趋势。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为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不断上升,损失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为18025.125万吨,损失的粮食总量为379.49万吨,比重为2.1%;到21世纪前五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5494.60万吨,而粮食损失量达到5000.00万吨占11.0%;粮食损失比例上升了8.9个百分点,情况极为令人担忧(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摘要》)。

(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借着暖人的春风,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相当一部分的土地承包经营户外出从事非农产出。从1992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1998年比1991年减少了1559.9万人。从1997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下降到50%(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这部分人员对土地经营变得不太热心和精心,不少地方出现了土地经营以及撂荒现象,甚至在耕地上打砖、盖房子、葬坟等等。

(三)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地府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创造骄人的业绩,这一急功近利的目标,导致其行为的短视性,忙于扩大规模和建设大项目,随意改变耕地的性质和用途,使得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圈地热”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破坏,移为他用,建设用地激增,土地过量开发。近几十年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而耕地面积的不断锐减,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储备和粮食供给,也同时挑战用世界9%左右耕地养活了世界20%人口这一奇迹。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控制和逆转的,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则是城市化进程必然导致的结果,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和改变用途,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条件的变化都促使我们寻求更加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撂荒的耕地,使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三、完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也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而且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变化的产业,由此也就决定了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目前,我们面临着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不断锐减,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农村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土地撂荒和闲置的现象也很突出;同时,农业风险(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日益加剧,农民增收困难,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完善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显得很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充分发挥“发展极”原理的优势。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1955年提出的“发展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在某一些地方或者大城市集聚,形成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农户超小规模经营难以抗击农业风险的不利影响,不适合农业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不利于现代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生态化)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与应用。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可以克服家庭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将零星、分散的农村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发展极”原理的优势。

(二)有利于化解土地撂荒和闲置。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税费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下跌,种田收益不断下降,甚至亏本,近年来大量农民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分分弃耕撂荒耕地,外出务工。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使那些已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农民,以及无心经营土地的兼业农民户,自由出让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向善于经营农业的经营者集中,提高有限耕地的利用效率,缓解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村集体和农民增收。阿玛蒂亚・森曾指出,贫穷不仅是收入的剥夺,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剥夺,穷人无法行驶某些基本的功能,这是一种绝对的剥夺。有人形象地比喻,很多地方的村集体是守着“金矿”而亏空,农民则是守着“金饭碗”而受穷。其实,只要土地一动,全盘皆活。允许穷人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让渡给种田能手,既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可以让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率。对村集体而言,把农民撂荒的耕地集中起来,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大户承包,从事特色产业开发,既可以壮大村级实力。化解村级债务,减轻农民负担,也可以保证基础组织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2008,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 田野,中国农村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潘晓成,转型期农业风险与保障机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