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周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周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贵州;民族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83―03
一、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贵州加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造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贵州民族文艺品牌。贵州旅游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多年中,由于没有适合旅游者的晚间娱乐活动,“贵州旅游”这个品牌一直存在文化含量低、旅游活动要素缺失的重大缺陷,来贵州的旅游者只能“日游神奇山水”而多感不够尽兴。没有日常性的旅游文化演出,使贵州旅游业收入体系不完整,损失巨大,并且不能有效地宣传贵州,影响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2005年,被热切盼望多年的《多彩贵州风》这个文化品牌终于诞生了。这台演出一经问世,就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响热烈。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宣传进一步到位。平塘县的大型音乐情景剧《玉水不夜天》的开演、“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多彩贵州民间能工巧匠大赛”等活动,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发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体目标是把贵州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屯堡文化旅游景区、岜沙苗族文化旅游景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景区、兴义万峰林乡村旅游景区等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得到进一步支持和发展,尤其是建立了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生态博物馆,满足当代对古老文化传统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要求。
在开展民族村寨旅游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学艺术得以挖掘利用,如屯堡地戏、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一方面增加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游客的游兴,另一方面加强了民族艺术的传播。
然而,目前贵州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虽然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2600多个,并且数量在逐步增加,也树立了一些典范,但开发利用明显不平衡。主要是地区间的不平衡,民族文化旅游仍然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雷山、台江两个县,其次是“后起之秀”黎平、从江、榕江旅游区,其它地方则较少有开展;尽管有关部门设计了六条蕴含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但实际上没有一条是能够完整地被广大旅游者采纳,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旅行社和游客为节省旅游成本,选择了部分线路中的部分内容;二是旅游设施不完备,除了交通的原因以外,旅游住宿的分布极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仍然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农家乐”形式,民族文化演出也基本是简单的歌舞表演,而其它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及纺织、刺绣、蜡染等几乎没有展示;出售的工艺品种类少、质量不高、价格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因此,虽然乡村旅游游客数几乎占了全省游客总数的三成,但旅游收入却只占了全省旅游总收入的8%左右,效能较低。
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异化现象”。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假民俗”表演和假冒伪劣民族旅游商品的出现。民俗活动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之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一些“民俗表演”的编排、演出中,由于业者不懂得这些民族文化真正的审美价值,错误迎合旅游者的庸俗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成为失去自我甚至媚俗的“大杂烩”式的“假民俗”。
二、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打造贵州民族文化旅游
如何使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体系更加健全,从而保证贵州特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适度开发与适当“反哺”并举。
首先,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必须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民族村寨既不能完全封闭起来,也不能完全一下子放开,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以空间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生态容量为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态容量。与之相关联的旅游环境应以同样的标准评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它的脆弱性,更极少顾及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现在,文化旅游者人数已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一些村民疲于应付,对旅游者越来越麻木,甚至厌倦;在一些地方,商品意识被空前放大;思想状态的改变还导致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应对这样的危机,除了制定合理承载量,采取限量办法外,对游客应当进行适当引导、教育,要使他们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特点。
其次,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必须补偿性地利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要有意识、有组织地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论是“博物馆”内,还是“博物馆”之外,对民族文化,应有专人研究、整理、培训、传授,使之不致失传。这决定了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生态必须尽到“反哺”的义务,要有必要的投入。只有适度的“反哺”,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长久发展。
(二)尽快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一是使开发利用的结构趋于平衡合理。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可以降低大众旅游热潮对于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力。目前出现的冷热不均现象,除了交通、住宿等条件制约外,一些旅行社不了解、不推介或推介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二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深度开发,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打文化牌,提高旅游品质,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并且实现开发利用效能的提高,增加旅游收入,实现政府、游客、旅游目的地群众的共赢。三是对于民族文化演出和旅游纪念商品两个市场,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对于纯粹的假民俗表演应当坚决取缔,并且重罚;对于一些有瑕疵的民俗表演,应当加以监管,促其改正。旅游纪念商品是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重要物质,其对于游客旅游满足感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民族文化演出,需求量大于民族文化演出,影响力也高于民族文化演出,因此更应重视。
周文化论文范文2
1.1断续增长模式
断续增长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小幅下滑,如图1所示。
1.2持续增长模式
持续增长模式是指在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不至于使核心竞争力因其他原因而大幅下降。
1.3循环往复模式
循环往复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企业根本没有处理好两个周期结合点,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下滑到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水平。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生命周期的三种模式,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极端的两种模式,一般不会发生,除非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第一种是中庸的模式,也是极易发生的情况。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其风险。
2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生态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上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三种关系模型,可以得到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启示,并可以利用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5-6]。
2.1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开。2.1.1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的精神归宿,企业的一切行为都与之紧密相关。同时,企业价值观又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管理,以及经营支持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2.1.2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战略观服务战略是一个公司长远的目标,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什么样的战略观就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战略观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定位能力的高低。很好的战略定位能力有益于企业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和以后可能发展的状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一目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使企业有一个动态、匹配的战略观。2.1.3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观服务经营管理是企业盈利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企业离开经营管理就如一架没有运转的机器,毫无生机可言。经营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事务性工作,它是企业战略观在经营管理层面的细化执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运转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展开,使企业有一个动态的、协调的经营管理观。2.1.4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支持观服务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处于社会的大环境当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周围良好的经营环境。比较友好的经营环境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使企业的运转更有效、更灵活;相对较差的经营环境使企业处于穷于应付的窘态。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使二者共同达到一种平衡,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促进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使企业有一个融合的经营支持观。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要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建设。以企业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为核心,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进行建设。
2.2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路
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环境、规模等条件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按照原来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而不顾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则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和发展规律,上面列举的三种简化模式启示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尽量规避其不好的情况,促使企业文化动态发展,以适应企业环境变化引起的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变化。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只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才能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方式,及不适应企业环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度过企业文化建设的两个生命周期的交接时期,不至于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交接处由于处理不当而致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丧失或者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第一,企业文化创新要结合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进行。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要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包括文化探寻阶段、培育阶段、发展阶段、固化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并在两个周期交会处进行创新,以防止企业在结合点处核心竞争力的大幅丧失。第二,企业文化创新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进行竞争的源泉。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跟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企业文化创新要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定位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第四,企业文化创新要把创新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目标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单个内容的创新易陷入极端,只有各个创新内容有机地统一后,再进行创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周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0704
1 引入
文化旅游资源怎么开发,学者们有非常深入而广泛的探索,也有学者借鉴了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观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借鉴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参考旅游地生命周其理论逻辑,以动态研究方法,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理论,以期能够从动态的时间变换角度,丰完善文化资本化的理论,并为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2 理论基础
布迪厄虽然对文化资本的形式与转化方式做了详尽论述,有助于我们对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的文化的独特路径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布迪厄有关文化形式的划分值得借鉴,见表1。
具体化的文化形式主体投入时间、精力、劳力,如教育、修养身体化的文化资本/文化能力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赛马哈萨克族的传统舞蹈黑走马
客观化的文化形式主体投入时间、精力、劳力,获得的文化内容有了可替代的、可转移的物质载体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哈萨克族毡房
哈萨克族奶茶制作工艺、流程与器皿
体制化的文化形式将个人层面的身体形态文化资本转换成集体层面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经过某种制度确认的文化资本/文化制度哈萨克族马上竞技、哈萨克族皮革制品艺术、哈萨克族民歌等9个项目入选本批“非遗”名录
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的演进是从人类的劳动实践开始的。在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生产文化产品,同时创造文化价值,虽然社会进步与发展,一部分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而文化价值则伴随历史进程而逐渐积累与丰富,共同积累转化成了文化资源。只有在现代社会分工的机制下,文化资源的主体占有、凭借和使用文化资源的使用权,来满足不同类型的需要,并凭此获得相关利益,才能真正促使文化资本的显现。
世界是出于万千变化之中的,社会也处在不仅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实质是社会结构的调整,而文化资本作为影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也身处不断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之中。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历程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能够更深刻的把握这种变化,并指出在主要阶段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关注重点与要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时间尺度综合分析旅游文化资本化。
3 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文化资本化也有其路径依赖,如同其他类型文化资本化,也必须经历从活动积累到旅游文化资源的形成再不如文化资本化的阶段,为了能够动态的展现旅游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历程,并在时空尺度上展现出文化资本开发程度与阶段性特征,笔者将借鉴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来进行论述,不过笔者只借鉴其曲线表达方式与思维逻辑,详见图1。
如图所示,笔者认为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用途中的曲线加以描述。坐标轴的横轴描述时间尺度,纵轴表示文化资本化的综合表现(如程度、规模、丰富程度、积累程度等)。坐标轴上的曲线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资本化综合表现的变化情况。根据文化资本化综合表现的变化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并在坐标轴上以虚线进行划分,并以Ⅰ、Ⅱ、Ⅲ、Ⅳ、Ⅴ、Ⅵ加以标示,而五角星标志则为文化资本化的原点与起始的原点。坐标左部虚线框内的内容则旨在以简洁抽象显示文化资源演变为文化资本的关键环节。时间轴下部的三项指示内容揭示的是在Ⅰ、Ⅱ、Ⅲ阶段文化资本化进程中的显性表现。接下来笔者将进行详细阐释,以揭示理论内涵。
首先,从时间的尺度来衡量,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资本都是社会建构的内容,随着时间推移社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文化资本也会随着社会建构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变,这一过程可能非常的漫长,也可能非常的短暂。比如明清古建筑群由于时代较近、保存相应完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与维护,并从国家层面予以肯定与保护,成为了中华文明有代表性的客观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并在可预计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长期延续与保护,类似这一形式的文化资本就能够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样都是客观形式的文化资本,却无法长期存续,可能短暂的兴起,就迅速没落,比如在主题公园建设之初,就有批量的同质化项目投入运营,但是在热潮退却后,很大一批主题公园都纷纷倒闭,比如说日本长崎的豪斯登堡。因此笔者需要在此阐释的是相当于生命周期“短周期”、“双周期”的类似含义,文化资本化从一定的时间尺度来看都呈现出如图1所示的发展历程,但是时间的尺度有短有长,也有的未必会走完全部历程,有可能因为种种因素,而只历经其中的部分,或者呈现跳跃发展。笔者肯定有独特的案例存在,但是坚信,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本化都可能经历途中所示的发展历程。
其次,要解释曲线的变化,必须从根本上把握文化资本化的本质,因此笔者在坐标轴的左部使用虚线框,旨在讨论文化资本化的变化过程之前,探根溯源,即文化资本化的起始之处。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借鉴布迪厄的理论做出表述,即人们劳动的实践成果随着时间推移,储存了有形的文化产品,积累了文化价值,当所有权区分与明确后转变成为了主体的文化资源,但是如果没有交换,资源就只能是资源,永远无法成为资本,因此,要激活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资本,必须要实现文化资本市场化运作,这一关键步骤,或者说是起始点,在图中以五角星作为标示。这一原点对于生命周期研究至关重要,文化资本化的发展历程的探索,都必须基于这一起始点。但需要解释的是,这一抽象意义的原点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在图示中坐标轴的交叉处有星形标示,在第Ⅵ阶段的起始处也有标示,笔者认为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看,应当认识到在文化资本化与社会发展一样也会经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
再次,不同阶段划分的文化资本化综合表现都具有其典型性的特征,也都有在该阶段存续文化资本化成果,提升文化资本化质量的关键任务。
第Ⅰ阶段,可以被称为初始阶段,类似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该阶段的特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被动性强、程度低、规模小、质量差,这是因为社会建构的变化是缓慢的,再旅游发展过程中来看这一阶段旅游者的活动以自发性为主,规模小,与旅游区居民接触也较弱,影响程度不高,这个时期可能出现少量专门为旅游者服务的设施,或者有部分资源所有者意识到自身占有的资源的稀缺性,并与旅游者实现交易等等。在这一时期,文化资本化外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资源的产品化。
第Ⅱ阶段,可以称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特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主动性驱动力增强,变化幅度巨大,这种变化可能是规模的迅速拓展,也可能是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可能是质量的迅速提升等等。出现该表现的原因是文化资本化的巨大经济效益产生了示范效应,主体的增多代表可选择性的增强,文化产品可替代性的增强,市场的开发与培育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文化资本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资本的市场化。
第Ⅲ阶段,可以称为成熟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进程相对稳定,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产权归属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在这一时期的关键任务在于如何把控所占绝的文化资本市场地位,因此这一时期文化市场的重心从开发转移到了运营上,这一时期也是文化产业形成与塑造的关键时期。成熟阶段文化资本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化市场的运营。
第Ⅳ阶段可以称之为衰落阶段,该阶段的特征可能体现为文化资本化的迅速贬值、规模锐减,造成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可以从内外部两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内部因素比如资本化的不合理、社会价值的转向、可替代性强而个性化程度低等等,外部因素比如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物质性景观遭逢天灾等等,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也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衰落,但是无论时间长短,衰落的文化资本化都将是毁灭性的的打击,代表着文化生命力的衰竭。
第Ⅴ阶段可以称之为持续性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成熟阶段的延续,可能是优势的延续,也有可能是衰落的开始。之所将其识别为独立的阶段是出于对严格保护型的文化资源开发的有益思考,针对此类型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这一阶段的持续起始就是一种对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实施。但其同样也可能是某区域文化产业地位巩固的表现,也可能是某文化资本化衰落的初期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第Ⅵ阶段可以称之为复兴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体现在文化资本化在“量”与“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彰显出的是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历经了一个生命周期的积累,文化资本化将基于更高的起点即星形标示处,进入高质量的另一端生命周期。这一阶段可能表现为某区域文化产业的提档升级,新型文化资本化的融合、产权的科学配置、文化制度的合理设计等等。文化资本化将重新注入新的活力、散发无限生机。
4 基于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的战略思考
4.1 积极的文化资本化态度
全球一体化大趋势难以阻逆势,信息化更是紧密的将世界联结在了一起,文化的冲击对文化的独特性与可持续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应对冲击与挑战,必须要将文化主体置于优势地位,才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冲蚀,要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把握话语上的主动权,占据优势场域,而要做到这些,合理的文化资本化是重要的决策参考。主动参与到全球化的语境之中,积极主动、友好包容的文化资本化态度,将使文化主体占据更具优势的地位,也同样影响着文化资本化的进程与效率。
4.2 思维模式的转换
学界对巴特勒生命周期理论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滞后性的这一缺点上,当基于有效证据得出阶段判定后,再做补救措施可能已经为时已晚。笔者认为这一滞后性的判断基于顺向的思维模式,也是一种静态的思维模式,即先找到定位阶段在做策略选择,笔者建议在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模型的适用上,应当采取逆向的思维模式,而且选择一种动态的思维模式,即先规划定位阶段再做策略设计。在理论模型分析中,笔者已经提到,阶段的时序推进只是一种普遍性的描述,仍然可能出现阶段性的跳跃,规划的思维在于提前设定未来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这一思维模式的运用将有助于提升文化资本化的效率与质量,旅游产业设计、旅游产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等其实都是这一思维模式的具体运用。不过使用时还必须时时对照目标进行质量检测,以实现动态化的推进。
4.3 文化能力的提升与目标性匹配
在上文,笔者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能力影响着文化通过旅游形式资本化的质量与经济效率,主客双方越匹配则越容易实现文化资本的“品质转化”。因此笔者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文化能力是能够培养与塑造的,花费劳动时间的长短影响着文化能力的效率,二是有必要通过综合手段进行文化能力的提升、测量与匹配研究。这一工作应当在旅游文化资本化生命周期的初期就做好准备,这也体现了上一策略的核心思想。而从动态分析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这一工作应该实现常态化与制度化,因为文化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文化能力的匹配更是在复杂主体间寻求平衡,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动态分析,不仅仅是在关键的初期做好,还应当在文化资本化的全程中推进,其必然在文化资本化的效果提升上发挥重大作用。
周文化论文范文4
作者:余芳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在电力企业中直面客户层的营销文化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在最外层的,这一层虽然是最底层最简单的文化组成,但是其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对电力企业的日常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直接是企业的形象层。在这一层的电力营销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服务文化,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的联系与沟通,维护客户与企业固有的关系,并且进行潜在客户的开发,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企业的收益。程序流转层。程序流转层也就是营销文化的中间层,这一层主要是营销方案的制定以及现场的侦查活动。在这一层的营销之中有着相关的制度以及行业的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营销人员特别注意的,在这一层的营销文化需要有专业的行业素养以及个人服务热情,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对于客户的服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够出现失误。因为可能一个失误的出现都直接会影响最后的投入运营,造成客户对企业的不满意,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营销文化核心层。营销文化的核心层也就是营销文化体系的最内层,这个层级是整个营销文化的最关键的地方,直接是营销文化的形成的地方。在这个层级中,需要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做一个有效的引领,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让企业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信念而凝聚起来,在心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宇宙,从而在工作的时候信心百倍又充满活力。当然这个层级的文化也是整个电力企业营销文化的灵魂部分,它能够积极的推进企业的营销,在获得企业利润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也是一样,营销文化的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企业文化分析,准确定位营销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虽然有的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但是企业文化就像是一种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文化内容。所以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文化的准确定位。营销文化需要根据个性化、差异化等不同的因素来进行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所处的地域,企业的历史背景等等,从而让营销文化有个好的定位,具有深厚的内涵以及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总体来讲,在电力营销文化的定位中在除了坚持优质服务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化的电力营销口号,在这些口号中需要有感恩、感谢一线员工、感谢客户、创新、高科技、尽责等等文化因素,从而让企业营销人员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信念与企业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构建电力营销文化体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电力营销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作为铺垫,从而更好的发挥营销文化的作用。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应该建构三层的电力营销文化,通过对核心文化、流转层文化以及外层文化的构建,让企业内部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企业的员工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构建中,在核心文化层需要引导企业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企业内部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还有奋进感,从而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在流转层文化的构建中,需要培养出一流的营销队伍,提高整个营销的方案制定能力,提高业务质量;最后在营销文化的最外层应该构建起客户的文化,优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让营销文化充满员工的内心,从而更好的给客户带去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打造营销品牌,增强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品牌效应不管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一个好的品牌总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让员工的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有自信。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品牌文化的创设,不断的树立典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此来增强企业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并且在营销团队之中,还应该树立典型,对于那些营销做得好的员工要进行奖励,让他们去主动积极的帮助其它的员工,一起来让企业的营销做得更好,从而不断的增进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取得效益,这是当今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认真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的营造企业的营销文化,为电力营销创造良好的氛围,组建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繁荣。
周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 福州民俗 文化产业 开发战略
1 福州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靠近宝岛台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度都很高的地区之一。福州在她悠久的历史和特殊地理位置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1.1 特点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而对于整个福州的民俗文化而言,“十里不同风,一乡一习俗”就是对她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形容,在这里你会看到古色古香、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不同民俗文化。
福州的民俗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1 兼容性强
福州地区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无论是王审知招纳中原人士建立“教闽中秀士”,还是后来清代的“五口通商”等,南下的闽人和百姓以及近代的向西方学习的浪潮等,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福州特征的文化。
1.1.2 多样性
福州民俗文化的主题是多元性的,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从早期的土著文化习俗到根深蒂固的汉族传统文化习俗,福州的民俗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且融合了其他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在饮食、婚丧嫁娶、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习俗。
1.1.3 开放性
福州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扎根于福州本土的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但是它并非完全封闭,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它都广泛吸收来自国内外的一切优秀文化习俗,并不断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
1.2 形成原因
福州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其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分不开。福州是传统上福州十邑的统称,发展建城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夏代属于扬州地区,殷商是七闽之地,是战国时的越国所在地,秦时为闽中郡,历代收容了很多南下的入闽人士和百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近代紧随“五口通商”之后,成为中国首批被迫开放的门户口岸之一,不断吸收国外的文化,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直接和西学接触,培养了大批的现代化人才,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的先河之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共同冲击下形成独具福州特点的民俗文化。
2 福州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由于不同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福州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这些特点的映射下产生了不同内容的习俗文化。
2.1 福州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福州的饮食民俗主要表现在菜系上,福州菜是闽菜的主要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它的配菜用料和调味料都是以当地的材料为主的,善于用糖,福州人在做饭炒菜的过程中喜欢用糖来调味,口味以“甜”为主,兼顾酸、淡。在福州的菜肴中,最常见的就是汤了,地方有“百汤百味”的说法,汤是整个闽菜的精髓所在,福州的菜品上千种,其中有“佛跳墙”等这种名扬天下的美食。
2.2 福州婚礼民俗
自古到今,福州的婚礼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为了调节自己单调的农耕生活或是紧张的现代生活,在婚礼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婚嫁习俗,主要以追求热闹的气氛为主。在福州,女儿出嫁要在中午之前,并且在迎亲的过程中还要撑红伞,不能让太阳照到新娘的脸上,这是婚礼上一个重要习俗。
2.3 传统节日民俗
在传统节日上,福州不但有地方色彩的民俗节日,如拗九节、中元节、乞巧节等,而且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冬至等),节庆活动也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二十九,也有孝顺节、送穷节之称。节日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用糯米、红糖、花生、红枣、芝麻、桂圆等煮成粥,用于祭祀或是赠予亲友。在清明节这天,福州的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踏青,上山扫墓,在福州有一种清明的节贡品——“清明稞”,每当扫墓回来人们都会折松枝带回来插在门上用来消灾避邪。
2.4 福州方言
福州的地方语言以福州本地话为主,这也是当地人在平时交往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显得比较亲切,福州话在语句上的来源基本就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福州话中,用于生活的语言丰富多彩,并且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在福州的语言特点中,俗语是最不可少的,例如福州人通常称“蛇”为“七缠、八吊、九横路”,因为在福州由于气候潮湿,所以在七八月间,常常会看到有蛇或是盘在屋檐、或是吊在房梁或是横在路的中间。福州的语言听起来轻快自然,犹如委婉悦耳的音乐,令人回味无穷。
3 福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周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60-02
一、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扬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名录共有153项(第一批市级名录有104项,第二批市级名录有49项),其中扬剧、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广陵琴派、高邮民歌、扬州剪纸、扬州玉雕、杖头木偶戏、雕版印刷技艺、扬派盆景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等15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傩舞(跳娘娘)、隋炀帝传说、露筋娘娘传说、竹西谜语、扬州道情、扬州牙刻、江都漆画、扬州装裱技艺、朴席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扬州炒饭制作技艺、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扬州民歌、扬州竹刻、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三把刀”、扬州灯彩、扬州刺绣、扬州绒花制作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邵伯锣鼓小牌子等 23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民间艺术,如扬剧、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杖头木偶、扬州弹词、广陵派古琴艺术、扬派盆景艺术、扬州雕版印刷技术等;第二类为民间工艺,如扬州玉雕、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剪纸、扬州通草花、扬州刺绣、扬州灯彩、扬州绒花制作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扬州装裱技艺、朴席制作技艺等;第三类为民间习术,如扬州“三把刀”(餐饮、沐浴、美容美发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等。此外,扬州市还有许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一些正在普查整理,进行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扬州八刻、谢馥春香粉制作技艺、大麒麟阁茶点制作技艺、扬州酱菜等等。
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扬面临的困境
1.保护意识不强。政府不能真正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申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知道“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
2.法规建设滞后。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2006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在扬州市,除了2004年制定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2007年制定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外,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3.保护经费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也是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查阅许多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同时需要购买一些先进的器材(如音像器材、录音、鉴别设备、数据库设备等),各项调查、考证、申报、管理、展示、保护工作,在用人、用车、用料等具体工作上耗资大、耗时长,若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很容易给工作造成被动。目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每年的活动经费仅靠省文化厅下拨的几万元,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费用也只是由各自所属的企业或行业协会承担,市财政至今无专项经费支持国家级及省级名录中的项目。
4.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展示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阔平台,没有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如在“4・18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开幕和闭幕晚会鲜有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和展示;中国扬州网、扬州文化网等对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也不够全面。
5.传承工作不力。从传承人培养的角度看,我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如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仅存两位老艺人,扬州琉璃灯制作技艺仅剩一位非工艺系统的家传艺人,这些技艺随时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
三、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扬可持续发展途径
1.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全盘考虑。要科学确立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制定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远景规划,细化每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之有效地指导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建立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构,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传承人物,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遗产及其传承人物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设和完善多媒体平台和数据库,建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实行分级保护。
2.及时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政府扶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实施扬州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扬州特色鲜明、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广泛征集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资料,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解》,有计划地出版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和所需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的建设。
3.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整合扬州文艺、曲艺和工艺等网络资源,建立扬州非物质文化网站。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大幅标语、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任务和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扩大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4.走非物质文化产业化之路。河北蔚县剪纸近年来已在当地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收入可观,且较好传承了蔚县剪纸的风貌和特征,已形成了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1]。扬州环古运河一带,可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区,引进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展示、销售,开发民俗文化等旅游项目和富有特色及收藏价值的旅游文化纪念品;在古邗沟遗址、康熙朝修的邵伯运河大堤、瓜洲古渡等地,开发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观光带;继续推动扬州的剪纸、漆艺、玉雕、“三把刀”、雕版印刷等走产业化之路。
5.其他措施。(1)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同样也是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承,而学校是这种文化传递和延续的最主要场所和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国务院办公厅在《意见》中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为使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长久地得到保护,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应在中小学校增设诸如扬州剪纸、扬州刺绣、扬剧、扬州清曲等教学内容,在高校、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专业等开设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2)通过各类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开展“周周看扬剧”、“扬州非遗大讲堂”等活动。尝试以“文化遗产日”以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鼓励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拉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3)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 [3]。因此,要不断提高传承人的物质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鼓励“师带徒”,传授技艺;继续强化大师级人物的培养,形成扬州非物质文化“大师团队”;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要给予奖励;整合扬州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充实在扬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师资力量,广泛培养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传承人,确保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4)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目前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扬州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N].河北日报,20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