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1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09-01
现阶段,档案管理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里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不实用现代的档案管理工作,甚至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因此需要进行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形成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上升。由于档案分级管理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的档案管理中,实践证明,该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作用,极大的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的质量。
一、档案管理与档案分级管理的概述
档案管理也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档案分级管理是指在企业内由不同部门对各自形成的档案进行管理。优点是分工明确,不足之处是对企业档案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对跨类别或新型档案的管理往往会出现管理上的空白或交叉,同时也不利于档案的安全和利用。
二、分级管理制度对对档案管理的重大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对档案要实行分级管理。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第三条明确规定 :“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级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制定。”这是分级管理制度首次写入档案行政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为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在档案法律法规中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也说明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对保护和管理档案具有重大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了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档案不仅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还具有珍贵的文物保护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地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对于档案必须进行区分,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对具有文物属性的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3、档案的不可复制性要求对档案必须进行分级管理。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档案资源极为丰富。但是档案的保护却存在着各方面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珍贵档案面临损毁、破坏甚至丢失的境地。因此,只有把分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落到实处,构建档案分级保护体系,才能把珍贵档案与普通历史档案加以区分,更加合理地保护我们宝贵的资源。
4、档案的分级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必依,预防档案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之后,档案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轨道,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远没有落实依法治档。这是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对违法分子的法律追究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同时,这样的处罚也不能有效遏制档案违法行为的发生。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被损毁、被盗卖案件的发生,说明要使档案法律法规得以落实,必须实行严格的档案分级管理制度。
三、档案分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实现
1、档案管理法律法规要做到一致
现阶段,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具有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对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证。在依据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档案分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与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需要与司法解释保持一致,各个不同的档案法律法规之间也需要保持一致,并且需要在相同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有助于彼此之间大矛盾的避免。还有就是档案管理过去和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保持一致,使法律法规自身具有的长效性特点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有利于档案分级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
2、档案分级管理技术要先进和科学
在对档案资源实现分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由于现代的档案管理的内容不紧仅仅局限于纸质档案,因此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广泛的应用现代化技术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进行档案的分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档案分级管理的主要依据,而档案的分级管理技术的选择也需要在这个制度的范围内,并在管理过程中爱遵循一定的操作那顺序,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科学管理技术的积极作用,提高档案分级管理的水平出,有利于促进档案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先进和科学的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档案资源的检索和使用,同时档案资源之间的相关性也得到的了密切,从而促进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3、提升档案分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开展档案分级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开展有关的培训活动,增加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提升管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档案分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档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助于档案资源作用的积极发挥。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对档案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从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淘汰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人员,有利于档案分级管理人员的优化,从而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工作的水平。还需要看加强专业素质较强的人才的引进,发挥其的价值,并且对其他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档案分级管理全部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具有不可再生性,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在当前有限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下,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档案成为档案管理和研究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档案的保护办法中分级管理无疑是较为有效和现实的途径之一,因此需要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其具有的价值得打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我国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为军.浅谈管理沟通的作用及途径[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05).
[2] 马.历史档案分级保护体系构建初探[J].档案学研究.2007(03).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2
为进一步深化林业站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上级有关政策,经局务会讨论、局党组研究,对完善中心林业站管理体制作出如下决定:
一、强化中心林业站的管理职能、中心作用
1、中心林业站是林业局的派出机构,代表林业局行使管理职能。
2、加强林业站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深刻领会林业站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运行机制的精神实质,真正把推行分级管理以来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充分赋予中心林业站站长在片区内人、财、物的管理权:在人事上,由中心林业站站长选择聘用站员报林业局备案,中心林业站对不服从统一管理的乡镇站长、站员,作出停职学习、发放基本生活费(200元/月)的处理意见,报林业局审批后执行,对违反聘用合同的提请林业局予以解除聘用合同;在工资分配上,中心站在严格执行工资经费预算的基础上,打破档案工资,实行效益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自主分配;在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中心站统一安排,各项票据、文书档案由中心站统一专人管理,各项手续由中心站统一申报办理。
4、鼓励中心林业站以业主身份建场、厂、园,实行股份制、私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二、深化中心林业站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1、打破档案工资,推行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主体,以工龄工资为补充,以业绩为主要取向的工资分配形式,进一步扩大林业站内部分配自。林业站内部工资结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组成。工资总额不能突破年初预算的人员工资总额。
2、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统一规定的增资政策,国家政策性的调资只作为档案工资管理,作为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和晋升、晋级、调动、退休的档案依据。
3、工资内部分配标准:
岗位工资:中心站站长400元/月,副站长、乡镇站站长350元/月,其他人员300元/月,根据岗位职责按月考勤发放。
绩效工资: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人,依据工作成绩、工作效益、完成比例等指标按月考核发放,最高不超过岗位工资的200%。
工龄工资:依据人事部门确定的职工工龄,按照每年3元的标准按月发放。
年终奖金按照年终目标任务考核,在经营结余利润的49%中开支,上不封顶,分配方案报主管部门审定。
三、加强对中心林业站的管理
1、管理体制:
⑴、实行林业局股室以上领导包片负责制:
包片领导对片区工作直接负责,管理的好坏与片区领导奖惩挂钩。
⑵、木材检查站由林业局稽查队管理,对局党组负责,具体管理办法和分配办法由稽查队负责制定,木材检查站工作经费由林业局负责。
2、管理方式:版权所有
⑴、中心站“站务会”管理制度:站务会由包片领导主持,会议成员由中心站站长、副站长、会计、乡镇站站长组成。
⑵、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林业局对中心林业站实行年度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考评。
⑶、纪检监察管理制度:林业局对林业站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日常行为规范实行监督管理。
⑷、财务内审管理制度:严格财经纪律、遵守财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检查。
⑸、工程监理管理制度:鼓励实行工程承包管理,将工程分解承包到人,达到硬件合格,软件规范。
3、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林业站全体职工要加强自身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出现违规违纪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县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交司法机关处理。同时,片区领导、中心林业站站长对片区职工违规违纪行为承担管理责任。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3
Abstract:Blasting is a high-risk special operations, involving explosiv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blasting operation site safety control of is based on the blasting operation personnel is also widespread.As a result,it’s very important whether the blasting operations personnel’s safety technology ability matches the level of projects.This paper applies hierarchica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blasting operations personnel’s safety technology ability,and ensure the blaster’s security level of technical competence.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compiled the analysis software combined with case study.Through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 is a remarkable effect,whi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blasting operation safety control ability.
关键词:爆破作业 安全技术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程爆破是涉及爆炸物品的一种高风险的特种作业,其特性在于必须对安全的严格管理,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工程爆破的法律法规、规程,如《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等法规及技术规范来严格控制爆破作业安全。随着工程爆破项目逐年增多,工程爆破作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爆破安全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强化管理,公安部门又出台《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GA 990-2012)和《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 991-2012)对爆破作业企业和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及爆破工程项目实施了分级管理,但未涉及到爆破作业人员的分级管理。
爆破作业人员是爆破施工安全控制的根本。但目前我国爆破行业中爆破作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低、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而且整个爆破行业的作业人员长期未实行分级管理,急需解决。本文对爆破作业人员分级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分级分析方法,对提高爆破安全管控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填补国内关于爆破分级方法研究的空白。
2.爆破作业人员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爆破从业人员包括爆破作业人员、爆破技术人员两类,爆破作业人员承担钻孔、敷设起爆网络、加工起爆药包、装药、填塞、警戒、信号、起爆、盲炮处理等操作工作,而爆破技术人员承担爆破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安全评估、安全监理、事故预防、盲炮处理等技术及其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对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实施高、中、初三级分级管理 [1-7],而对爆破作业人员没有分级管理。
一般情况下对爆破作业人员的管理,都是通过地方公安机关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制度。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学历占80%以上,工作中大多依靠某种习惯进行操作,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同时爆破作业人员队伍本身也希望通过安全技能水平分级使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行业认可,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爆破企业也希望通过对爆破作业人员分级,使爆破作业人员队伍形成竞争,实施对爆破作业人员有效管理,提高安全保障和工作效率。
3.爆破安全能力分级管理模型构建
3.1爆破安全技术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构建爆破从业人员评价模型,第一步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权重系数表,包括:请考评专家两两比较进行赋值打分,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第二步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综合评价值,从而得到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总体评价。
3.2建立爆破安全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分析过程,由于人的思维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对于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评价存在许多模糊现象,因此结合多指标体系来定量分析十分必要的。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把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特性的主客观各大因素全面考察和分析,细分到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大大减少了主观模糊概念带来的不准确。一般情况下,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指标因素主要包括爆破作业人员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性四大方面。
基本情况的指标包括学历、年龄、工龄(或经历)、性格特点。这些因素基本上属于一个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性,基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努力去修正,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定量的去评价个人。学历,爆破作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的系统安全观念;年龄,对于爆破作业人员这个高风险的职业,年龄也是比较重要的能力评价指标,往往年龄较大的爆破作业人员,比较沉稳,处理现场问题比较老练;工龄,这是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比较重要的指标,工龄越长,综合能力相对更高,对现场操作更熟练;性格特点,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在现场的应变能力,遇到复杂问题时作出的决定。
技术能力的指标,这些因素直接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在现场的操作能力,包括爆破作业人员技术培训次数、是否专业、从事过的爆破类型、爆破知识、爆破作业人员岗位。这些因素往往是考察爆破作业人员实操能力,从理论与现场实际操作能力对爆破技术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安全能力的指标,这些因素主要反映爆破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及安全意识,包括从业期间是否发生过事故(含违纪、违规事件)、爆破安全培训次数、从业期间发生的盲炮次数。爆破作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既包括技术能力,安全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考察爆破作业人员安全能力是评价指标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协调性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爆破作业人员现场自我控制的能力,也称“软实力”,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纪律性、团队精神、现场协调性。这些指标表面上与爆破技术能力关系不大,但是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而人的不安全因素由于爆破作业人员技术能力出现的事故概率较小,往往是爆破作业人员本身安全意识疏忽、工作过程中纪律性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造成的,所以通过定量评价这些因素非常有必要,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爆破作业人员现状,可以建立以下的指标体系,它包括4个一级指标: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性。进一步将这4个一级指标继续细分,基本情况划分为4个二级指标,技术能力划分为5个二级指标,安全能力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组织协调性划分为5个二级指标。据此建立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目标层
方案层
图1 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爆破作业人员的特性,影响爆破作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因素,参考相关行业考评专家的意见,选择以下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表3.1所示。
表3.1 爆破作业人员评价指标体系
表3.2 各指标权重汇总表
3.4运用模糊数学对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结合实例来验证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为了凸显爆破作业人
过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根据评价等级可判定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等级,按等级分配工作,能在事前有效的发现各种隐患,提高
项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3.5安全技术能力分级方法的实现
由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计算相对复杂,不利于分析方法的推广。因此,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通过软件形式来实现整个爆破员综合能力的评价。
该软件是交互式软件,依据需求说明书采用CVI9.0作为开发工具,使软件具备需求说明书所规定的功能。整体而言,该软件首先依据用户输入的爆破员的各项得分,再利用矩阵乘法算出爆破员的最终得分同时给予相应提示、记录,使整个计算过程智能化,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效率的。
主要功能是从“基本情况”,“技术能力”,“安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四个面板中得到爆破员的各级指标的得分,并通过“爆破员综合能力考察”面板中的计算按钮,计算出爆破员的等级以及最终得分,最后以对话框的形式提示计算人员。
同时该软件对每个爆破作业人员建立安全技能能力档案,建立数据库,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项目爆破作业人员进行评定,按照爆破安全技术能力水平进行分级管理,调整人员分工,提高整个公司对项目的安全控制能力。
4结论
1、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模糊层次分析法,较大幅度的削弱了人为评定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科学、客观。
2、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项目爆破作业人员进行评定,按照分级管理,调整人员分工,可明显提高项目本质安全控制能力。
3、该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可实现现场单独评价也可实现远距离的互联互通的评价。
4、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能力分级方法的研究,迫切需要建立全面数据库系统,目前还存在些不足,希望通过实践应用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守伟, 许剑, 杨君, 等. 工程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模式探讨[J], 爆破, 2011, 28(2): 116-118.
[2] 黄永辉, 栾龙发, 张智宇. 浅谈爆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J], 培训与教育, 2006, 12: 36-37.
[3] 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爆破员分级管理暂行办法[Z].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爆破作业单位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Z].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爆破作业项目管理办法[Z].2012.
[6] 张其中, 李晓飞, 庞奇志. 浅谈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培训与考核[J], 爆破, 1988, 3: 010.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档案档案管理
在科研活动日益社会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科研项目(课题)呈现出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以下简称“三跨”)的典型性特征。与一般性科研项目相比,“三跨”项目往往集合了各机构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研究成果更具有显示度,档案的信息含量和科技含量更大,如何有效收集、保存和利用这些科研档案资源是档案人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三跨”科研项目研究周期较长,具有跨机构、跨学科、跨地域、跨平台等诸多新特点,依靠传统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难以全面、系统地管理这些资源,需要我们提出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一、“三跨”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归档主体的多口性
“三跨”科研项目范围大、成员多,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调、多单位合作,因而建档材料形成的主体较多,涉及的机构包括主管单位、依托单位(负责单位)、参加单位,涉及的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课题)参加人、业务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设备采购人员、人事管理人员等),并且根据项目开展需要聘请院外甚至是国外知名专家或专家团队。这些机构或个人会形成各种档案资源,这些来源不同却又产生于同一科研活动中的资源,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跨”科研项目的全部档案。
(二)归档内容的电子化
一方面,“三跨”科研项目电子档案资源超量增长。随着科研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跨”科研项目会应用更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化设备,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工作现场和研究过程中电子化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从而形成了大量的交流性材料、实验性数据和各种结果性数据。另一方面,这些电子档案具有异构性的特征。由于“三跨”科研项目需要国内国际不同领域的机构和人员协同工作,会涉及多个单位多种应用平台多个数据库资源,不同的科研人员又会在自己的电子设备中保存不同的数据内容,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多种结构、多种载体的电子档案。
(三)档案收集过程的复杂性
“三跨”科研项目研究周期长,一般为3至5年,从立项到结项验收每个环节都需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取得最终成果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这就使得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在项目进行中一般采用阶段管理的方式,在每一重要阶段主管单位对执行情况(包括阶段科技目标的实现、阶段性成果的形成、创新队伍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同时每个项目会分不同课题,每个课题也会根据需要进行阶段性检查。在项目整体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员离职、调职等非正常情况,在每一阶段或特殊情况下档案人员都要及时跟进,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有效。
(四)档案资源的共享性
“三跨”科研项目的立项会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批程序,每个课题的设置也必须紧密围绕总体目标,相互有机联系,能针对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多学科、多方位的交叉研究和协同攻关,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同步进行的类似课题的进展会直接影响到相关课题的时效性和完成程度。这种状况下,项目要尽量实现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需要打通原有档案资源的壁垒,建立互联互通的档案资源共享环境,根据项目中不同课题的科研人员利用需求提供最新的、全面的、即时的科研档案信息内容。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但目前的管理却存在诸多问题。
二、“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指导规范
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已有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规范,但缺乏直接针对“三跨”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的专项规范,缺少针对科研信息化发展的内容。
我国对科研项目和其档案的管理规范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用的科研项目与档案管理法规和规范,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等项目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通用科研档案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基本为科技项目和档案管理的一般性规范,没有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或其他重大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1]。同时这些管理规范基本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提出的,缺少对新信息环境下科研项目和档案工作的思考。
第二类是专用科研项目与档案管理的规章和规范,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等。这些针对863项目的管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与“三跨”科研项目管理相似,但总体来说仍有缺失,在各单位具体操作层面缺乏细则性的规定,很多工作还要参照老标准执行[2]。
其次,从地方层面看,很多省市机关、高校等项目主管部门制定了项目与档案管理规范,如《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这些规范相比国家规范进一步细化,更具有执行性,如《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职责[3]、《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则提出要加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仍缺少对专项科研项目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无法直接指导“三跨”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缺少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由于管理规范或制度中对档案工作内容的缺失,造成项目各主体对档案工作认识的偏颇,没有建立起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系。
首先,从下达“三跨”科研项目的主管机构看,没有定制项目的档案管理指导规范,缺少对档案工作的总体把控与协调,档案工作无法纳入立项、阶段检查、总验收等关键环节,从而造成档案资源的失控与失存。
其次,从主要承担项目的依托单位看,依旧无法对项目的整体档案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虽然项目负责人会指派相关档案人员或课题秘书完成归档工作,但目前依托单位只对单位内部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对项目的二级课题承担单位没有进行相关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因依托单位并不能保存全部项目档案材料,并且因为各课题分头管理导致复印件多、原件少,纸质材料多、其他载体材料少等现象,从而影响和制约了“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
最后,从项目的课题参加单位看,由于缺少项目主管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基本采用原有的一般性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模式,不能根据“三跨”科研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制定归档范围、归档计划,档案工作无法纳入“三跨”科研课题管理工作中。同时科研人员缺乏档案意识,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科研成果的发表与获奖,轻视档案资料积累工作,甚至不愿意上交自己手中的材料;档案人员缺乏档案开放意识,重视材料的收集整理、轻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两者工作方式的冲突造成单位内部科研档案工作推进的困难。
综上,由于“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仍主要依据一般性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模式,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各责任方缺乏配套和有效的制约手段,造成“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失控,不能做到自上而下的集中统一管理。
(三)缺少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机制与手段
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需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组内共享、单位内共享和社会共享。
首先,项目的各组成部分(课题、机构、人员)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研究过程数据、成果信息、管理性材料是大家所关注的内容,但目前这些档案资源归属在不同的科研单位和主管机构中,而这些机构相对独立,项目档案资源缺少共享的机制,且暂时无法提供资源共享的技术手段。
其次,“三跨”科研项目集中了各单位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形成的是有显示度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项目完成后,除和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之外的已归档信息资源有必要在单位内部共享。而目前的项目档案资源只停留在各自为“用”的状态,无法形成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最后,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提出“各类国家科技计划必须建立相互兼容的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但目前在缺少共享机制和平台的条件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的共享利用只能成为美好愿景。
三、“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项目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
首先,要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范畴,从顶层对档案管理做出总体设计。
在项目管理规范中明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入档案管理的总体内容和要求,保证立项、结项、鉴定等关键环节档案工作到位。如将“三跨”科研项目档案验收作为项目验收中的重要环节,在项目结题、鉴定、报奖时提出“需由档案部门出具立卷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的证明”的要求等。
其次,要制定“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明确归档范围。
只有由项目主管机构或由其指派相关档案部门根据“三跨”科研项目的特点制定并颁发档案管理规范,才能根本上保证项目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一要制定针对“三跨”科研项目档案内容的归档范围表,项目档案分类中除科研档案外还会有基建、设备、电子档案等不同门类,如果按目前实行的按门类管理档案的模式,会破坏“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的系统与完整性,为日后的利用带来不便,所以可考虑建立以“三跨”科研项目为主体、综合各门类档案和项目各阶段内容的系统的档案资源结构模型和归档范围表。第二要根据科研信息化的特点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内容与形式,保证归档文件的长期可读、可用,因为“三跨”科研项目中会形成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电子文件,同时会有海量电子数据产生,需要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机构制定针对电子科研数据的归档保存策略。
最后,要明确项目各主体的职权范围,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分级管理。
为解决保存与利用的矛盾,从既有利于档案的规范管理又方便各课题组科研人员利用的角度出发,探索以主管机构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的档案工作分级管理模式。可实行主管机构抓依托单位,依托单位抓项目组,项目组抓课题组,课题组抓科研人员,一级抓一级,管理网络化。档案部门必须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制度[4]。主管机构档案部门负责各项目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确定一名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其项目研究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档案工作,对各课题档案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每个课题组确定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对科研人员的归档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同时项目组要为项目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服务、经费和保障条件,争取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与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二)建立基于项目业务流的全过程管理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需要基于项目业务流和业务主体,将档案管理工作全过程嵌入到项目管理流程,实行全面的、系统的、过程的管理。
“三跨”科研项目主要有三方业务主体负责六个业务环节的工作,业务主体指:主管机构、依托单位、参加单位,业务环节主要包括分析论证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成果鉴定验收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成果奖励申报阶段、申请专利和成果转让阶段。基于此形成向“三跨”科研项目业务流的档案管理流程,见图1。
(三)逐步构建“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平台
构建资源库是科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一方面可以实现横向共享,为项目组间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能全面、系统的积累“三跨”科研项目档案资源,为资源的纵向积累和利用提供基础。
首先,要建设基于“三跨”科研项目应用平台的归档保存系统。目前很多项目的实施都依托于一定的应用平台,这些不同的平台中会产生大量的科研电子数据信息,它们是记录科研过程的重要信息资源,必须归档保存。所以要在项目开始阶段即提出电子科研档案永久保存的功能需求,甚至在各平台设计之初就将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嵌入到平台内,保证归档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和全面性;
同时要考虑不同平台异构信息的采集,保证其能够完整、有效的归入档案管理系统。
其次,是建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中央数据库。这一数据库需要在主管机构的支持下,在档案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以项目为单元有不同的业务主体全过程的记录、积累科研过程数据。同时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可在此基础上构建成果数据库,揭示相关的科研项目管理情况、研究过程、成果水平等信息,使“三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档案信息得到推广。
最后,要在主管机构的支持下建立“三跨”科研项目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科研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首先实现档案资源网络共享,各项目组兼职档案人员或单位档案人员及时进行动态更新;同时考虑构建科研档案信息开放查询系统,提供科研档案信息的服务,充分发挥已归档资源的作用,打破各机构间档案实体共享的限制,使“三跨”科研项目成果的利用更加广泛和深入[5]。
“三跨”科研项目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广、人员多,需要从主管机构到基层科研单位的多方支持,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模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档案人员需要根据科研工作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创新性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以全面、系统地保存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科研一线服务社会。
注释:
[1]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1-1-20;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87-3-20
[2]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2001- 8;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文档材料管理办法(试行),2003-3-25
[3]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档案管理办法,2008-7-1
[4]关宏玉,刘洋,安小米.我国科研文件档案管理模式特点问题与建议:典型案例研究[J].山西档案,2011(7).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5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管理体系; 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9-0028-04
前 言
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脊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呈现以下特点:
(一)管理复杂化
科研经费总量增长迅速。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科技活动投入总量在过去的五年间保持着逐年增长(见表1)。
经费来源多元化。不同来源渠道的经费在管理上的要求不尽相同,导致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化(见表2)。
(二)学校法人责任更加重大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文中明确提出“强化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的职责,课题承担单位是课题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中进一步提出“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强化学校主体责任”。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自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监管责任亦更加重大。
(三)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问题和矛盾突出
近年来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暴露了一系列问题。2012―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通报处理了七个科研经费使用违法案件。其中涉及违法经费数和违法手段均令人触目惊心,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通过虚假发票来套取资金;冒领劳务费骗取资金;通过合作单位,将设备采购部分费用转到个人账户;虚报汽车费、耗材费;差旅费报销不实,以白条抵账;隐瞒协作关系,将有关费用转到利益公司等。
(四)国家监管力度加大
国家政策层面,项目主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开展多项活动。
1.科技部层面:(1)财政部、科技部于2011年9月出台《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揭开了国家“十二五”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的新篇章。(2)科技部于2012年6月召开专门的政策培训会议。
2.教育部层面:(1)2011年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2)2012年3月教育部选取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5所中央高校开展“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试点工作”。(3)2012年12月教育部召开视频会议,同时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三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项目)管理。(4)2013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情况检查的通知》,由教育部监察局、巡视办于5月、9月分两个批次对75所部属高校进行全面检查。
3.上海市层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2年开始着手制定、2013年11月正式出台新的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国家审计层面,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在加大,监管的方式和手段也更加先进和多样。表现在以下方面:审计密度不断加大;审计形式多样;审计范围增大;审计科目增多;审计内容延伸;审计对象扩大;审计方式改变。
二、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应当由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培训、管理关键点和监督检查七个方面有机构成。
(一)管理机制: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
1.顶层设计
学校正式成立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小组,由常务副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科研院、财务处、审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财务处。
2.管理机制
为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明确院(系)的监管责任,落实项目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协同合作、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对科研项目采取“职能部门―院(系)、直属单位―项目负责人”的三级管理模式。
完善建议:定期对各职能部门、院(系)、项目责任人的职责进行细化和明确;建立一个学校层面的科研经费管理协调机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决策协调。
(二)管理模式:不断尝试创新
1.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部门,为科研经费相关事宜提供全过程服务。
2.成立专门的科研项目过程管理部门,对以学校名义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进行过程管理、质量考核和诚信管理,并为项目负责人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保障服务。
3.成立专门的招投标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学校采购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科研经费设备购置招投标过程的规范性。
(三)管理政策:不断更新完善
学校为完善内部控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1.宏观层面
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整体性、全局性、基础性问题,学校在更新和完善原有2006年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于2013年3月正式出台了新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微观层面
学校针对某类科研项目,如国防科研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民口)、横向科研项目等,制定了专门的经费管理办法。同时,针对经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细节操作问题,结合项目主管部门经费管理政策的变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补充规定和操作细则。
完善建议:根据工作需要,由业务管理部门起草出台各专项领域的管理办法和各重点环节的操作细则;在保持过程管理程序和审批原则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针对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更新操作规则,争取每半年出台一版审批规定;针对已经正式出台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需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度。
(四)管理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便捷经费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学校尝试建立了以下信息系统:
1.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串联起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到执行、验收的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2.财务预算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控制所有纵向科研经费预算。
3.财务报销预约系统:主要服务于项目负责人通过网上预约进行财务报销。旨在提高财务报销效率,节约项目负责人的财务报销时间成本。
4.“校园一卡通”授权系统:取消了原本的经费本和经费章管理模式,项目负责人可以更加自如的使用和管理经费。
5.辅助财务决算系统:主要用于初步自动生成决算报表,辅助项目负责人编制财务决算。
以上系统相互关联、有序配合,为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完善建议:科研、财务、设备等各职能部门需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建设一个集科研项目、财务、设备等信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全速推进近10年的科研项目档案电子化,在目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科研档案信息系统,并制定科研档案查询和管理办法。
(五)管理培训:定期开展
2010―2013年,学校共组织全校性科研工作会议和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培训12次,学校各级领导多次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直属单位的领导、科研秘书和重点项目负责人等共计逾1 200人次参加培训。
完善建议: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定期召开沟通和培训会议,加强上级部门、学校机关、院(系)和一线科研教师在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沟通和培训;一定规模的沟通培训会议争取一学期一次;针对实际问题的调研、宣讲要不定期开展。
(六)管理关键点:规范合作项目并严格外拨经费审核
为切实强化对外协合作合同(协议)真实性、可行性、合规性的审核,学校科研院和财务处严把审核和外拨资金关,要求所有涉及转出外协资金的项目都必须填写《外协技术合同(协议)责任保证及审批表》,并附项目承担单位营业执照和项目合同。
外协合同的管理实行课题负责人承诺制,即课题负责人作为课题经费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对外协/外包业务的真实性、相关性进行承诺,保证严格遵守《合同法》及学校有关规定,依法签订、履行合同;项目负责人与外协单位无直接经济利益关系。
(七)监督检查:不断加强
学校建立了包括科研、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内的科研经费协同管理及监督检查体系。将科研经费纳入审计部门的重点审计范围,对全部科研项目实施抽查审计,对重大、重点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同时,学校也建立了通畅的反映和举报问题的渠道。学校监察处对收到的有关科研经费问题的来电来信举报十分重视,组织专人进行明察暗访,摸清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各院(系)分管科研的领导,要求各项目所在院(系)据实处理。
完善建议:结合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各项审批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大额或小额多次的外协费、不合理的测试加工费、评审费、劳务费审批、不合理的设备、材料购置合同审批等,要及时预警,积极协同学校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三、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在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客观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一)关于间接费用统筹使用方案及预算编制
面临问题:教授个人利益与学校公共利益难以统一。部分项目负责人出于种种原因,预算中填列的间接费用比例不足甚至为零,这导致学校对科研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建议对策:间接费用(包括绩效)在预算系统中直接按照政策比例自动生成;从多个层面加强预算编制审核,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比例做足间接费用;如是参与课题,希望项目主管部门能规范课题承担单位行为,给予合作单位足额的间接费用补贴。
具体措施:出台《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预算编制审核。
(二)关于纵向科研项目预算调整范围、权限与程序
面临问题:学校对纵向科研项目实施严格的预算控制,但项目执行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项目实际开支与预算部分偏离的合理性和普遍性。
建议对策:在项目主管部门允许的范围内,明确学校预算调整的范围、权限与程序;建议项目主管部门给予明确的预算调整指导意见,并考虑科研活动的固有规律,给予项目尽可能宽松的预算调整空间。如:(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的预算调整权限也可下放到承担单位;(2)六类预算科目(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也可以有一定的调增空间。
具体措施:通过制定《财务操作规定》,明确预算调整的范围、权限与程序。
(三)关于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管理
面临问题:管理上缺少细致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监管职责弱化,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
建议对策:疏堵结合,将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化、合规化、合理化,从制度上堵住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保护项目负责人不误入歧途;疏通激励渠道,维护科研人员的合法权利,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具体措施:通过制定《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达到以上目的。
(四)关于项目结余经费的处理
面临问题:“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量账面资金闲置,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建议对策: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允许项目承担单位保留结余经费,用于支持科学预研、原创研究、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以此提高学校科研工作水平;依靠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即将结题的科研项目要设立提醒机制,按时提出验收要求;并且项目一旦验收结束,及时反馈结题信息,做到及时结题结账。
具体措施:出台《科研预研基金管理办法》,允许学校以结余经费为主设立预研基金,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结 语
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可以从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培训、管理关键点和监督检查七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研究型大学也客观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进步,不断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S].2011.
[2] 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S].2013.
[3] 冉洪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与审计实施探索[J].会计之友,2013(12中).
档案分级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控制
一、前 言
国家的基础建设:公路建设规模不断的扩大,在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频频发生。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总体上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事故防范体系,无法做到事先有效地抑制事故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事故是危险源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事故进行管理只能是事后的管理。任何事故的产生一定有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等。因此,基于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危险源的控制原则与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作为导致施工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意外事件,是以施工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有序的不安全事件为前提的。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具、材料和环境是构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特征,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作业活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事件构成的系统在安全管理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事件的存在是安全事故产生的基础,而安全事故是以施工生产活动为载体的。
(二)外部原因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上述的内部机理外,还受到社会上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路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
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表现为:针对施工过程中薄弱环节采取的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施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差;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管理资源和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次、环节的整体效能。
2.公路工程施工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
安全责任不实到位表现为: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3.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环境要素尚需完善
施工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低价中标,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现象突出;公路施工行业科技进步在推动公路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控制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控制的主体可以是施工单位、施工作业班组,也可以是业主或监理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危险源控制的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横向包括人、机械、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纵向涉及施工项目系统的各个层次。
从危险源控制的阶段看,包括施工前的危险源控制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施工过程的危险源监测、预报和定期评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内容。
(一)危险源控制原则
1.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
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1)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3)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及时。对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2.危险源控制的及时评审原则
危险源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随着施工进度的展开,危险源的存在及分布、危险等级都会随之变化。因此必须及时或定期地对危险源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保危险源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实效性。
一般选择以下时机进行及时评审:新工程、新项目开工前;单位工程开工前;特殊作业、危险作业开工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机具设备使用前;现场组织机构、工程审计、现场布局等有重大变化时。危险源计划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辨识是否充分,是否有新的危险源产生;危险等级评价是否合理,是否有风险程度的变化;危险源控制措施是否适宜,实施是否有效;是否有进步改进的需求。
3.危险源控制的事故预防措施与原则
在事故发生之前,应当采取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根除危险源一限制和减少危险源一隔离、屏蔽和连锁一故障安全措施一减少故障及失误一安全规程 矫正行动。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危险控制的预防措施包括:(1)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2)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3)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4)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5)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6)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7)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二)危险源控制及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是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控制工作的核心和精华,也是抑制事故发生的关键。
1.建立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系统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以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不同的施工标段建立公路施工危险源系统,以避免因危险源广、杂、散而难于控制管理的缺陷。在系统图上应明确标明危险源所处施工环节、危险等级、危险源管理所属单位和部门。这样可以使危险源检查控制管理中有条不紊,有轻有重,同时也可以对危险源系统安全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安全管理决策水平。
2.建立危险源分级管理体系
根据危险源级别,可以明确规定各级危险源所属管理单位和部门。对于潜在危险性大,难以控制,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多人伤害及重大设备事故的危险源由业主进行定期检查管理,项目经理部和监理应作为日常工作检查管理重点,施工作业班组应进行日常管理并记录齐全;对于潜在危险性较小,但可能发生人身伤害及设备事故,且能够控制的危险源以项目部和作业班组管理为主,业主和监理应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事故,但完全可以控制的危险源由危险源所在施工作业班组管理为主,项目经理部定期检查,业主和监理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每级危险源严格按危险源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办法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危险源存在有其特殊性,并有动态静态之分,危险源管理办法应适应公路工程点,根据危险源等级及直接管理者责任要求,建立各级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档案。
具体体现在:(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全标段危险源控制管理档案,档案中应明确各级危险源状况、控制措施以及日常管理,危险源升降级情况,随时调整危险源系统变化,做到管理有序。(2)企业应制定各级危险源安全检查表。应根据公路工程安全施工状况、安全条件、控制措施、应急措施等制定危险源安全检查表,并根据该表分别按业主、监理、项目部、施工作业班组安全检查最低时间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案。(3)对动态危险源实行跟踪管理。根据动态危险源变化快、情况复杂、难于控制等特点,应实行跟踪管理;对于特别危险、情况复杂的危险源由监理安排人员进行定点跟踪。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实施及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