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学生档案  精细化  管理 

         在现阶段,高校学生档案分为两种类型:纸质档案和电子(数字)档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子(数字)档案的真正普及还有待时日,因而以重、实、杂、多著称的纸质档案依然大行于天下,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广大学生,其工作的精细化需求已是题中之义。

         一、学生档案的内容

         一般来讲,高校学生档案是指高校学生从高考录取入校到毕业期间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其基本内容包括:(一)高考档案。 (二)新生入学体检表。(三)学生情况登记表。 (四)学生实习鉴定表、学年鉴定表;(五)学生学籍变更材料。 (六)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奖惩材料。 (七)学生在校期间党团籍材料。 (八)毕业生档案材料。

         学生档案的内装材料就是要保证有关单位通过对学生档案的审查,能使其全面地了解这个学生,为其作出针对这个学生的相关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佐证和辅助。

         二、高校学生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流程

         学生档案管理的精细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收

         要求所有的“档案邮件的可能收件人”要形成一个联动机制,在接收到相关的档案邮件后,应立即转送到本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由这一部门操控相应的造册登记、归档保存程序;学生自带到校的本人档案,由辅导员负责接收,指定好安全的存放区域,安排相关学生干部协助,工作难度应该不大。

         (二)清

         它与“收”几乎是同步的。“清”就是清查出没有入学前档案的学生名单,告知学生,以便学生本人与高中毕业学校联系,追查其档案的去处,确保其档案顺利归档。二级院(系)在上交其接受的学生档案时,最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捆扎,为将来的毕业生建档打好铺垫。另外,应附上此班级的学生名单并标注出无档学生,以便上交后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能顺利完成相关统计工作,在后续的工作中对相关记录进行核销和公布。当然学生档案管理部门清理完毕收集的学生档案后应向相关院(系)及时通报提供统计名单,方便二级院(系)及时与缺档学生沟通,完成新生档案的最终收集任务。

         (三)存

         1.入学新生档案的存放。一般来说应该按院系、分专业进行集中存放。这样便于日后查找和毕业生建档,也便于新收到的学生档案及时归类。

         2.休学和转专业学生档案的存放。

一般情况下,转专业同学的档案应该及时归到他新的班级中,并作好相关记载,防患于未然;休学的同学应该从原有的班级中抽取出来,按照休学的年限分别标识、存放,为学生复学后其档案得及时归类做好准备。

         3.托管档案的存放。2002 年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迁回生源地。还有一部分高校以前是自己为毕业生托管档案,这部分档案的存放更加重要,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过了托管期限也没有人来认领或查找,这部分档案更是重中之重。这类档案可能会随时被查阅和寄走,因此,一定要与其他类型的学生档案区别开来进行存放。

         4.死档的存放。只所以说是死档,是指存放在学校无人认领的学生档案。这部分学生或遭遇特殊变故而终止学习,或录取未报到但不知道其高中档案的去处,其档案即成为死档。作为机密文件,档案管理的工作职责使然,依然应该专柜妥善、分类保管,而不能随意销毁。

        (四)填

         一般来说,档案材料的填写应该是很严肃的、规范的、详实的。这也跟学生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也就是在填写档案时,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政策、规定及时出台相关的填写规范。一般用黑色的签字笔正楷字体填写,而不能用其他颜色的签字笔、圆珠笔等;院系、专业、班级的简称一定要参照有关的格式模板而不能随意缩写;加盖印章的区域范围、时间标志的印制规范等,要落实到具体细节部位等等。总之就是要保证学生档案填写信息的客观性。

         (五)装

         一般说来,毕业生档案主体材料的封装在二级院(系)。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填写好的相关登记表、奖惩材料、毕业登记表,以及由相关部门返回的体检表、心理健康档案、诚信记录、党团材料、派遣证副本等,再加上毕业生的高中档案。直截了当地说毕业生档案的主体工作是在相应辅导员的主持下完成的。在这个环节,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去二级院系进行随机抽查样本、现场指导,以便随时更正不规范之处。确保学生档案封装的初步完成,上交后以便学生档案管理部门顺利进入学生档案二次封装工序。

 在二次封装开始前,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先要对毕业生档案加盖骑缝章,准备好机要信封等相关材料,设计和打印好学生档案转移的存根、通知、回执,并编号、盖章。依照相关部门提供的学生人事档案转递地址制作地址标签,然后将对应的学生档案和学生档案转移的通知、回执装入机要信封,贴上对应的地址标签,最后封口、归类、捆扎。

         (六)寄

         在与邮局机要机构交接学生档案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档案邮寄清单逐一核查,及时解决问题,并协商好档案清单的送返时间及相关学生档案的退回事宜。因为部分毕业生档案在机要转递的过程中由于邮寄地址不准确被打回,还有的档案因材料不全被档案接收部门退回。凡此种种,需要跟邮局的机要机构达成一个协议,确保这部分毕业生档案能顺利回收、整理及二次机要邮递。

 (七)查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计一个毕业生信息平台,将档案信息及时录入毕业生信息系统,并开通毕业生的网络查询端口,既方便学生网络查询又为人工查询提供便捷之途。留校托管的学生档案也要进入查询系统,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特别是超过托管期限后寄回生源地的学生档案,更要作好充分的、详细的备注记录工作,让查询人一目了然。

         (八)退

         在这方面主要是针对中途退学或其他原因被开除学籍的学生档案,一般来说这类档案的处置应该在学生办理退学手续时同时办理。由学生提供相关的地址,其操作方法应与正常的毕业生档案转递一致,由邮局机要机构转递,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及时收取回执、备案,以便处理后续的查询事宜。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学生档案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可操作平台也是一个服务窗口;他既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形象标志;他既需要在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也需要在宏观的战略层面上去灵活把握工作的度。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服务好学生,就是服务教师本人,也就是在服务人民大众,也是在回报社会。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2

1 高校遗留在校学生档案逐年增多的原因

(1)高校招生后放弃入学资格、入学后中途退学、毕业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多是造成高校遗留在校学生档案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

(2)毕业生离校时档案材料缺失或毕业答辩未通过等不能毕业的,该生的档案暂时不能转出。

(3)毕业生个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有试用期或用人单位等待正式编制暂时不能接收档案的,该生的个人档案暂时保存在学校,缓期转递。

(4)毕业生个人或用人单位毁约,该生档案退回学校保管。

(5)生源地非北京、上海等地的毕业生,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地工作需要落户指标,暂时没有指标落户的毕业生档案被退回到原学校保管。

2 高校离校生档案转递去向

《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也是接收单位接管学生个人档案的重要依据和凭证。根据报到单位的不同,档案转递方向亦有不同。

(1)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并且获得进人指标的编制内人员,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当转递到该单位保管。

(2)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但若该生暂时未获得进人指标,属于编制外的人员,则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转递到接收单位或企业委托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待单位有了进人指标,有关方面组织社会公招考试,该生通过考试后,再将该生个人档案调入)。

(3)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民企、私企、外企性质的单位,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转递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该生的档案存放在工作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还是存放在生源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则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协商选定。

(4)有些城市对落户和转递档案进行“绑定”,如深圳等城市明确规定,要转递档案到该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就必须将本人的户口也落在深圳,否则拒收该生个人档案或收到后将该生档案退回原学校。

3 高校离校生档案转递规范与流程

(1)高校正常或延期毕业、结业、肄业学生档案转递。有《报到证》的高校正常毕业、结业、肄业学生,该生档案按《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转递。学生就业单位有人事和档案管理权的,该生档案直接转递到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有人事权但没有档案管理权的,该生档案可转递到就业单位委托的属地人才交流中心,也可以按该生意愿将个人档案转递到该生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

(2)学生延期未毕业的肄业生转档。该类学生只有《肄业证》,若有就业单位接收的,可凭调档函转递个人档案。若没有就业单位接收或没有单位开具调档函的,该生的个人档案就只能自带回原籍,等将来有单位接收时本人再将密封好的个人档案交给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3)高校中途退学的学生档案转递。中途退学的学生无《报到证》,可能有《肄业证》。若该生是硕士或博士生考上公务员或找到工作调档,本人办理退学手续后可凭就业单位开具的调档函调档。若该生是本、专科生辍学,没有单位开具调档函的,该生的个人档案就只能自带回原籍,等将来有单位接收时再将密封好的个人档案交给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4)硕士、博士生考上公务员或找到工作后想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转档。该生可申请转为单位委培生,继续完成学业,经研究生院批准同意转为委培生后,需要调档到用人单位的,可持调档函调档。

(5)考上大学未报到或者报到后办理退学要求回家复读重考大学的学生提档。本人写情况说明,学院证明并盖公章后可退档;本人持退学文件和离校通知单办理退档,档案经办人将该生的档案密封后,交给学生本人自带档案回原籍。没有办理退档的未报到学生,档案可能成为“死档”。

(6)在校生服役后考上军校或退伍后找到工作的转档。本人不愿意回校继续完成学业的,可凭单位调档函转递个人档案,但学生本人须到学院和教务处完善手续。

(7)未完成学业而出国留学的回国离校生。可凭单位调档函转递档案,但是学生本人须到学院和教务处完善手续。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档案馆 来稿日期: 2016-10-16)

3 结论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3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一般是由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单位负责管理,与学校档案管理中心或档案室的综合档案管理各司其职、相互独立。从90年代末开始,各个高校开始重视档案管理,陆续建立档案馆,高校毕业生档案逐步转入学校档案部门与社会人事中心进行统一全面管理。进入21世纪,学生档案管理日益受到重视。2008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9月正式施行。文件扩大了档案的内容,首次将“学生类”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范围,明确规定了学生档案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标志着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高校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主体多元化

(1)高校仍然存留毕业生档案。毕业生档案滞留学校,一方面原因是学校没有统一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档案意识比较淡漠。特别是近年来,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毕业生就业去向占有相当大比重,而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保管人事档案的资质,也就不要求毕业生转寄档案。而毕业生通过网上签约或书面协议均不能反映出档案转递去向,他们或不知道档案到底该去什么地方,或认为档案根本没有什么用,就会采取不要档案或者把档案暂留学校的方式。(2)毕业生存留个人档案。毕业生档案应该通过机要部门转寄。但是个别高校为了节约经费,甚至采取让学生自带档案的方式。毕业生担心档案丢失或是不清楚档案应该存放何处,就会自己处置。毕业后留学或到国外工作的学生,因为不需要将档案带到国外,也会私自存留个人档案。(3)地方人事机构存放毕业生档案。一是各地方人事机构作为经政府人事部门批准的人才服务机构有偿保存未就业生源地学生档案;二是人事机构与无人事档案保管职能的民营企业签订职工档案有偿保管协议;三是毕业生档案在人事机构,但是毕业生本人不是生源地学生,也不是代管单位职工。

2.管理流程简单化

(1)管理模式不完善。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新生入校后,由学校档案馆(室)统一管理,各院系按期将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档案资料归档,由学校统一转递毕业生档案。此模式人档分离,归档、查阅手续烦琐,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档案的服务功能。第二种模式是新生入校后,学生档案随学生分散到各院系所,由院系所派专人一般是辅导员负责管理,学院统一转递毕业生档案。这种模式方便归档、查阅,便于实施动态管理。但是管理队伍庞大,管理分散,且缺乏专门的管理场所,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皆无法保证。(2)档案内容简单化。目前的学生档案在内容上仍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现象。如学生承担社会工作,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的情况不能充分体现在档案中;学生诚信考试、按期还贷等诚信档案内容普遍没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未纳入到收集范围。学生档案内容简单,不同个体评价性表达模板化、笼统化,缺乏针对性描述,生动性差。

3.服务功能弱化

学生档案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学生成材,二是服务教育教学,三是服务学生就业,四是服务用人单位。但是由于毕业生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滞后,一般临近离校时集中归档,致使用人单位来校查阅硕士研究生档案看到的是本科阶段的档案材料,查阅本科毕业生档案看到的是中学阶段的档案材料。

三、解决毕业生档案管理失范的路径探析

1.提高档案意识,理顺档案管理机制

27号令把领导体制提升到“总则”中,首次规定了高校内部档案工作由高校校长领导,并明确了其主要职责,进一步确立了学生档案的价值和保存任务,明确了学校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学生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各高校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教育部27号令的活动,提高从学校领导、基层工作者到全体学生的档案意识,建立高校档案工作体系。毕业生档案管理多元化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及单位与职工双向选择的现实决定的。27号令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行政部门与档案业务主管部门在高校档案管理的领导体制和职责上的不明确,进一步强化了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高校档案工作主管责任和档案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义务。通过加强对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监督和对托管毕业生的教育及托管单位的考核,使存放在人事机构的毕业生档案得到动态更新,减少“弃档”现象,为毕业生进一步就业打下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引入档案管理质量体系

高校应严格按照《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有关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包括《高等学校学生档案收集制度》、《高等学校学生档案归档内容与范围》、《高等学校学生档案查阅借阅制度》等,对新生档案的接收、日常的归档整理、毕业生档案整理、转递等不同时段的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具体、详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为了保证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应当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利用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丰富和完善档案质量管理理论,规范档案管理,促进档案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采用PDCA方法对档案管理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体系中的档案过程控制进行优化,从而改革高校传统档案质量管理的观念与模式,构建适应当前需要的档案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并规范档案管理流程,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档案质量。

3.完善管理模式,提高档案工作队伍素质

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健全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确立本校档案管理模式。对于招生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实行档案集中管理,但必须委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对于招生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由学校统一招聘、统一培训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然后分配至各院所。在提高档案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的问题上,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拓展,要求档案人员在掌握档案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电子政务及办公自动化、信息开发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等现代化管理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转变管理理念,澄清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及其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于教育培养、服务于就业单位的意识。

4.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毕业生档案后续服务功能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4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毕业档案;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71-02

毕业档案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素质、学业、能力、个性和家庭情况等各种信息,是了解考察学生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主要依据,也是毕业生就业落户以及今后升学、选拔、任用、考核、离退休的主要依据。因此,大学毕业生应重视并正确对待自己的毕业档案。

毕业档案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在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流行着一种档案无用的观点,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了,用人制度日趋灵活,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劳动者的能力,档案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少毕业生在毕业时根本不关心自己档案的去向,有的将档案留在学校就不管了,有的改换工作也不调档案,将档案留在原工作单位不管不问,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用工形式多样,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和管理员工的时候并不看重档案。二是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大都是自谋职业,部分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尚未落实工作单位,就将档案留在学校,在找到工作之后,或是因为已经身在外地,或是因为忘记,而没有回学校办理档案移转手续。三是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要离开原来的单位,此时,往往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交纳违约金,许多人因为不想交纳这笔违约金,就在未经原单位同意的情况下,“跳槽”去了另一家单位。而用人单位则因为员工没有交纳违约金而不为其办理档案移转手续,扣押了其档案。时间一长,“跳槽”的员工觉得没有档案也没有什么影响,也就不再关心自己的档案关系了。四是有的毕业生因为存档费太高,觉得档案也没有什么作用,因而对自己的档案置之不理。

正确认识毕业档案的作用

(一)认清大学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关系

大学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学生的档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是原始资料。大学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需要经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到证后,才得以形成。

(二)认清大学生毕业档案的合法去向

国家规定,大学生的毕业档案一般有以下三种合法去向。

档案转到工作单位 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单位。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一种档案处理方式,但据统计,在高职院校中属于这种情况的不到10%。

档案留在学校 国家规定,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保存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大学毕业生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此种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并存。优点是学校的诚信度一般较高,代毕业生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学校均不能出具。学校保存的毕业生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工龄,从而会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得不偿失。

档案转至就业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此种方式也是各有优缺点,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由于毕业生与就业中心交流相对较少,容易导致信息不畅。

除以上三种情况外,还有高职院校学生自行提取、保管档案的现象。他们认为自行保管档案即方便,又省钱。实际上,按照国家规定,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人事档案,除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普通高等院校可保管大学毕业生档案外,其他任何机构无权保管。用人单位只能向这些部门调档、查档。大学毕业生自行携带档案还会导致工作中的许多信息无法入档、工作多年后档案仍是学籍档案等问题的发生。

(三)认清大学毕业生档案的作用

当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诸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因此,档案看似一时用不到,但“弃档”会使个人的一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会影响个人利益 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贷款,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谋新职业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

会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 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相关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5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树立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环境,建设诚信学生就业体系,已成为学校和社会的重要责任。

作为已经步入成年的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都不具备,那么就是教育的失败,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失败。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中出现的恶意拖欠学费,骗取助学补助,参与违法活动,就业频繁违约等现象,都损害了他们的群体形象。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观念,让他们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笔者在从事就业安置工作这几年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诚信状况对其就业有较大影响。这几年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乐观,既有综合素质,实操技能水平又较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但如果学生技术好,而诚信不好,企业也不太爱用,甚至从此不与本所学校合作。

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在职校进行招聘时提供虚假信息,在学生就业后的薪资待遇和社保等方面违背当初许诺,甚至拖欠工资,这些不仅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声誉,也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建立健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形成并完善有效的记录机制。既详实记录了毕业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成绩考核、行为表现、奖惩情况和身心发展等各方面内容。也详细记录了用人单位近几年在学校招聘学生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就业生意见反馈。通过这些记录,企业、学校用人单位三方可以做到互相了解。

2.诚信档案的内容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就是全面、真实反映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状况的一种电子档案。该档案由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合作共建,包含的信息有个人维护信息、学校维护的信息和企业维护信息。该信用档案与信用主体一一对应,具有特定结构空间和维护权限,全面、客观、动态和多方共同记录信用主体信用活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包括体现信用意愿和信用能力的指标。指标间逻辑清晰,相对独立。同一份信用档案必须按维护时间和维护主体不同相对独立存放、互不影响,以实现信用信息的多方持续积累和资产增值。信用档案主要由学生填写部分、学校填写部分和企业填写部分等内容构成。

第一、学生维护填写部分,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培训经历、项目经验、任职记录、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工作履历、证件证书等、对用人单位评价等;

第二、校方维护填写部分,信息包括:学习成绩、毕业评语、在校优良记录、在校不良记录、助学贷款记录等;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助学补助的使用情况、学杂费交款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承担责任及履行义务情况。档案将依据记录在案的经济状况,对学生诚信档案进行终身、动态化管理,与学生的毕业推荐联系起来。诚信档案中不仅记录学生的失信行为,也会记录诚信行为。

第三、企业填写部分,包括岗位表现、职务变动、培训记录、离职记录,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描述,毕业生的潜力开发及职业发展描述,毕业生职业道德评估。

第四、社会相关部门(如人才中心)填写,包括档案查询记录、调查、认证、评估、投诉与申诉记录和其他与个人相关的信用信息记录。

诚信档案电子交互平台,具有一整套完善、清晰的分级维护权限设置控制体系,分别设置不同层级的维护密码控制权限,拥有相关密码权限的学生、学校、企业才能通过各自的密码授权,分级管理、审核、维护相关的档案信息,并在后台服务器和档案日志管理系统中,分别实现永久隐性备份和显现记载档案维护、查询、下载、更改、篡改、甚至恶意泄漏等相关纪录。不仅保障档案信息不会被恶意攻击、篡改、泄漏,而且保障信用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全面性。

3.诚信档案的作用

首先、降低学生就业成本。信用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信用状况的综合反映,也是各种资质、资格和有效证书原件录入的定性锁定,是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在校各种表现的重要依据,该档案不仅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求职成本,还可以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在第三方社会公共平台上提供各类证明与信用报告,其中包括各类证书证件一揽子认证证明、各类优良记录、任职记录的认证证明。学生就不需再另行花费时间、费用往返母校或原单位开具各类证明。随着电子信用档案和纸质信用档案将逐步取代个人求职简历以及各种证件证书,给学生求职就业带来方便,节约就业成本,使学生就业赢在起跑线上。

其次、展示就业诚信意愿。建立信用档案,起码表明了毕业生和企业的诚信意愿和基本态度。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便捷沟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相互展示各自信用信息的平台。

再次、提高诚信自律意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高的信用分值,可以累积诚信资产,大幅提高个人或用人单位的可信度。

最后、延续档案维护价值。在第三方平台建立终身的信用档案,学校在学生离校后,仍然可以通过电子信用档案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跟踪与互动,延续了信用档案的使用价值。

由此可见,对毕业生,诚信档案记录了他的工作和成长的经历,有效地增加了他对企业的认同感,满足了他的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也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对企业,通过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促进毕业生的成长;有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有效地把握员工的主导需求并对其进行激励,建立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为建立企业人才库准备基础数据。对学校,通过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诚信档案,为今后学校更好开展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就业安置将更有规律可循。

4. 依据诚信档案实施毕业生培训方案

依据诚信档案实施毕业生培训方案共有9个步骤,它们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毕业生在“循环”中不断成长。见图1。

参考文献:

[1]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刘艳娟,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2]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赵黎霞,信息系统工程20110720.

毕业生的档案存放范文6

离校10年回来办户口

前不久,中大就业指导中心接待了一名毕业已10年的学生,他因为要出国,特意回校办理户口关系手续的。老师们惊诧地说:“户口证明不是在你离校前就已经给你了吗?”他却表现出一脸茫然。老师接着提醒说,就是那个“户口迁移证”啊,他才恍然大悟的说,好象是有这么回事,但转即就一脸愁容,“已经过了十年了,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最终在学校保卫科的帮助下,开出一纸证明。在办理过程中,学生的言语让老师们惊讶,“原来我这10年都是黑户啊,怎么当初没人提醒我呢?”

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老师们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事件,学校每年都会碰到一两例,来自有关方面统计,近两年,这样的情况还在不断上升趋势,初步估计有近一成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学校服务工作不到位吗?对此,老师们表示,在学生离校前,各院系都会专门开会将手续向学生讲明,但无奈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一些毕业生在非公企事业单位工作多年以后,忽然发现自己的人事关系仍无着落;有的虽然与工作单位签了劳动合同,但没有到人才交流机构办理有关手续,致使自己的工龄、档案、保险等受到影响,职称不能及时申报,各类证明如考研证明、出国政审等没地方开具。这部分学生毕业时大都认为,只要有工作,管它什么工龄、身份、档案、保险;有的毕业生认为现在反正不包分配,也不到毕业生分配部门报到,有没有人事关系也无所谓。

频毁约急坏用人单位

那么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前都要注意些什么呢?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王创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走入社会,首先要碰到的就是《就业协议书》的签订问题。每年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会接到不少用人单位投诉,明明与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可到了正式报到期,才发现“煮熟的鸭子竟飞了”。广州富士施乐的有关负责人则向记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去年他们就招了一个200X年毕业的大学生做一个工程师的职位,当时公司很看好这名“名校”毕业的学生,决定将其做为重点人才培养。公司对其进行一段时间技术上的培养,并帮他搞定了所有户口落户的问题。可谁想到,当户口等一切问题落实后,这名大学生突然提出了辞职。“如果是因为工作不适合,他的素质对于这份工作来说是过高的话,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恰恰不是这回事”。

今年要承担法律责任

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王创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看到这些问题,今年广东省的《就业协议书》与往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协议书签定方由以前的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变成了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签订协议后,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由原来的单位找学校变成直接找学生本人,所以学生一旦出现悔约现象,很有可能被诉诸法庭。体现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只是以鉴证方的身份出现。

王创科长说,大学生签订 《就业协议书》后,学校就会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出《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移学生档案。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上交《就业协议书》,学校再以《就业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派遣,如果超过这一时限,学校会把学生的关系和档案一并派回原籍。 不想回原籍的学生都必须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户条件。如果你不符合进这个城市的落户条件,又想进这个城市工作,可以先将关系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户,在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档案,然后出来工作,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办理人才引进。

提醒:档案千万不能空悬

王创说,档案是每个毕业生要特别注意问题,通常学生到单位时,有单位会主动接收档案,有的企业则不作要求,这时,学生可以把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但要注意几点:一是,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

二是,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

三是,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因为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配办等,比较乱。

毕业生在办理报到手续后,就可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很多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声称: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有异议就另谋高就。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要记住两点: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