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电子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同电子化管理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 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运行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这一高新技术在我国变电站的应用非常广泛。所谓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既是电网发展的要求,也是电网管理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应用这一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应用正在不断发展当中,加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状态检修等新的运行管理模式正在摸索之中,各地变电站运行中均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

(1)全面快捷的信号采集功能

综合自动化系统与常规变电站相比,由自动化系统完成全所的监控、管理和远动功能,包括控制、同期、防误闭锁、设备状态信号监视、信号报警、SOE测量、计量等功能。

(2)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一变电站层和就地单元控制级一间隔层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或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通讯层和间隔层。这种结构相比集中式处理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故障分散,当站级系统或网络故障,只影响到监控部分,而最重要的保护、控制功能可继续运行,任一智能单元损坏不应导致全站的通讯中断。2、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有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3、站内二次设备所需的电缆大大减少,节约投资,也简化了调试维护。

(3)安全的自动化调整

变电站负荷调整、电压调节及电量报表等工作都由调度自动化系统直接生成,改变了过去那种由调度下令后变电值班人员接令执行操作的繁琐环节,减少了值班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三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运行中常出现的问题

(1)监控程序不稳定

由于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监控人员在主控站或调度室内,面对显示器进行变电站的全方位监视和操作。所以监控系统能否保持长时间稳定无故障的运行,对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目前某些监控程序不稳定,在某种情况下,比如打开了几个报表未关闭,某个信号未复归等,造成监控系统积存大量信息,消耗计算机内存,造成监控机死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对变电站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通讯时有中断

保护装置本身功能满足要求,但由于时有误发信号,造成保护管理机死机,发信不正确,以致信号中断。

(3)双机系统切换存在问题

自动化变电站的双机以串口通信为主以太网为副的相互监视主备状态,理论上可以绝对保证主备状态的正确。但有时在切换过程中会出现信息卡死或者信号丢失的现象,或者出现数据不刷新,遥控设备失效。

(4)信息传递不畅

时有通信通道中断或遥控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后台监控机界面接线图设备状态与现场实际不符,不能及时随一次设备作状态变化。

综合自动化防误操作系统主要由五防管理机及后台监控机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系统,由不同厂家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在配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配置不当等人为错误。当配置出现问题时往往需要对全站五防进行总解锁后进行操作,这样就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5)遥控信号误动

自动化变电站通信控制器通过串口与MODEM 相连,MODEM与通道相连,送至主站。由于保护规约比较多,复杂,在主站对保护规约进行了扩展,做好了接口的运行过程中会经常发现遥控信号误动,这可能是规约没处理好,也有可能是测控单元装置运行不稳,具体很难查找。

(6)过分依赖综合控制系统

作为综合自动化控制核心的总控单元往往按一主一备配置,当运行中出现主机和备机切换过程中发生错误时,所有的信息在远方都无法观测,对系统运行造成极大影响。

四 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几点建议

(1)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设计

自动化变电站的设计应按原电力部农电司提出的“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建设原则,坚持“户外式、小型化、造价低、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发展方向。二次设计必须使变电站现场对主变温度、母线电压、电流等主要运行参数的显示简单、直观,便于值班人员监控。保留常规变电站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功能,有利于当远方通信出现故障时,变电值班人员能发现设备异常,及时处理事故。

另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很多的运行维护工作都需要通过微机装置来完成。但综合自动化装置的软硬件更新换代非常快,所选用的设备可能很快就变成落后产品;监控软件有时会存在难以发现的缺陷,以至导致监控维护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转。所以设计时,在选择综合自动化产品及后台监控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出一种程序运行稳定、功能、齐全、软硬件配置相对超前的综合自动化产品。

(2)常规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

常规变电站的改造应立足一次设备,配合稳定可靠的二次保护设备是变电站实行自动化的基础。对一次设备进行无油化改造,二次部分按自动化要求设计,电磁式继电器改为“四遥”集成模块保护,变电站各种信号通过RTU 柜传送调度中心,变电站现场电压、电流、温升等主要参数显示要求简单、直观,为值班监控提供方便。同时,增加远方操作转换功能、远方复归信号继电器、小电流系统接地选线装置。

(3)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验收

从目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看来,许多问题都同产品质量和工程安装质量直接有关,因此,在建自动化变电站中,要重视产品质量、安装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安装完成后要加强验收环节,在系统投入运行之前就把应该避免发生的缺陷处理掉,为之后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目前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基本是少人值班和无人值班两种。少人值班比常规变电站人员减少一半。无人值班即“无人值班,有人看守”模式,另要成立操作班、监控班来替代常规变电站管理。下面从变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方面谈几点看法:

1、变电站是保证城乡供电,创造企业效益的基层班组,变电值班岗位担负着时刻保证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任,因此,变电值班岗位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如果变电站的位置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地方,人员稀少,交通不便。采用“无人值班”的模式,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首先站内保安防卫存在安全问题。再说操作班远离变电站,设备有了故障也难做到及时处理,这种变电站采用常规有人值班模式才能有效的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3、如果变电站的位置分布在工业区等交通发达、变电站密集的地方,采用“无人值班”模式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5)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运行人员要求

采用“无人值班”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运行人员需要对一、二次设备以外的自动化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处理简单的故障。其次要求运行人员熟悉多所变电站的设备及运行状态,同时间操作的任务增多、运行工作压力大。最后,运行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设备信息网络化、办公无纸化的生产模式。

五结语

随着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变电站的推广使用,针对断路器、刀闸均可在监控系统中进行遥控操作的功能,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优越性会进一步显现。其功能完善、手段灵活多样,能够解决传统变电站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满足安全运行的各种需要,是我国电网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在自动化变电站建设和运行中要坚持简单、实用、可靠的原则,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目的。

伍永超、宋通川同志对本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段传宗.无人值班变电所及农网综合自动化[J].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5).

[2]陈玉明.220kV 新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J].电力自动化设备,1999(5).

[3]余永红,许建昆.自动化系统在宝盖220 kV变电站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12).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2

随着计算机、通信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运行逐渐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现存不足,并以某电力工程项目为例,对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实现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 运维不足 系统管控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系统不仅要承担良好经营和效管理电力企业的重任,同时还要承担动态监控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职责。而随着计算机、通信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运行逐渐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具有电力任务较重、设备种类繁多以及网络结构复杂等特点,为了有效提升电力自动化综合管理水平,大幅降低故障处理耗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强力保障电力自动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转,必须坚持强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监控管理。

1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现存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持续更新,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但在其实际运行维护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阻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如表1所示。

2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分析

基于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必须积极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以及经济化。本文以某电力工程项目为例,简要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实际应用。

2.1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构成

该项目主要采用JZN03型电力监控管理系统。

依据监控功能划分,该系统主要分为现场监控层、通信网络层以及系统管理层三大层面,具体组成如表2所示。

2.2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功能

2.2.1 10kV中压配电系统的监控功能实现

(1)10kV中压配电柜的监测。利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通过网络电力仪表用通讯方式来实现对微机综合保护装置以及10kV真空断路器所提供参数与信号的实时监测,并对浏览者、管理员、操作者以及工程师的操作权限进行了相应定义。

主要监测参数:三相电压/电流、零序电压/电流、电能、功率、功率因数以及频率等。

主要监测信号:短路器/负荷开关状态、弹簧储能状态、自动/手动状态等状态信号;接地故障、故障跳闸、内部故障、控制回路断线等故障信号;断路器位置、接地刀位置、隔离手车位置等位置信号。

(2)变压器的监测。利用RS485通信接口,通过支持Modbus-RTU协议的现场总线用通讯方式来实现对变压器温控器的实时监测,并将相关检测参数与信号输送至监控计算机中。

主要监测参数:三相绕组的温度。

主要监测信号:超温报警、故障报警以及冷却风机停止/运行信号。

(3)直流屏的监测。采取类似于变压器的监测手段来实现对直流屏的实时监测。

主要监测参数:输出母线电压/过电压/欠电压、蓄电池电压/电流/内阻等。

主要监测信号:失电报警、单体电池失效告警、浮充/均充/预告警等报警信号;系统接地故障、直流故障、控制器故障、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故障等故障信号。

2.2.2系统管理功能的实现

(1)监控界面。借助友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运行人员能够更为准确地、及时地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断路器以及其它配电设备的实时工作/故障状态能够在监控界面上通过不同颜色鲜明显示出来,并且实际运行参数可供用户随时查阅。

(2)用户管理。对于用户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员、一般操作员与工程配置员3个等级,通常由系统管理员来设置运行人员的操作权限,并通过用户名与口令字来进行确认,从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3)事件报警。对开关的运行状态变位、故障报警、越线报警以及通讯异常报警等报警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与准确记录,并第一时间内弹出相应的报警提示窗口或实现报警图形。例如,当断路器出现故障后,只有完全消除故障后,监控画面上的故障图标才会消失。

(4)报警信息查询。对报警类型、报警对象、报警内容、报警时间以及报警状态等进行有效查询,便于用户准确分析事故与高效维护系统。

3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与优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充分发挥其实际效用,有效降低电力设备监控成本,提高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效率,从而显著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树梅,汪霄祥.浅述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

[2]姜敏,王雁飞.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综合监控系统设计[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31(2).

[3]李虹波.电力通信系统中综合监控研究与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2).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知识点导向;电子化;移动终端;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82-02

大学管理类公共平台课程往往是多个专业的必修课,每学期的选课学生众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及部分优秀的在线学习平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采用知识点教学、知识点考核的方法,并辅以电子化考核和移动终端日常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现状分析

大学管理类公共平台课,选课学生众多,尽管教师尽可能地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但在学生过多的情况下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

1.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不高:受课时限制,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足,人均提问和回答次数很少,人均发言的时间也较短。

2.学生的日常主动性学习少,期末突击应考现象普遍存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案例为辅,学生往往会觉得理论枯燥,与自身关联不大,从而日常的主动性学习很少,期末考试则以突击复习来应考。

3.课题纪律难以维护:尽管学生能做到保持课堂的安静,但智能手机的兴起使得学生们的专注力难以贯穿整个课堂。

4.考核形式单一:“考勤+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考试最为普遍。人数众多的大课堂里,考勤往往流于形式,布置的课后作业次数较少,甚至出现以考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现象,期末笔试成为最重要的考核环节,对师生的负担都比较重,却又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变枯燥的理论讲述为“知识点”引导,通过梳理课程体系里的知识点,组织更生动的辅助案例和教学考核方式。

2.采用现代化的考核方式进行考评。通过计算机程序有效地将知识点贯穿到考试过程中,并据此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老师也能够借助计算机系统的统计分析等辅助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设计

1.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功能模块介绍。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的一些功能模块:(1)题库管理模块。系统支持的考试类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判卷;而主观题则需要改卷老师登录到系统中,逐一批改并标注成绩。每道单项题目必需指定分值,以便系统自动按总分来生成试卷。(2)考试设置模块。主要功能为:设置考试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设置试卷结构,确立每种题型的数量;指定是每位考生各自随机生成试卷,还是所有考生随机生成统一的一份试卷;核对参与考试的学生信息。(3)考试与阅卷模块。①期末考试功能。考试界面全屏显示,不允许切换到其他界面。若考生一旦退出考试界面或切换到其他界面,则该生本次的考试结束,试卷自动提交。根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设置,自动倒计时。到了结束时间即强行终止本次考试,并提交试卷。提供临时保存和最终提交的功能。“临时保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保存自己的答题过程,考试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改。“最终提交”:向服务器提交试卷,一旦提交,则本次考试结束。②日常考核功能。教师:可指定日常考核的题目或题目范围(由学生在范围内随机生成);指定日常考核的起止时间;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可酌情给出反馈。学生:可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去答题;答题完毕后可自行查看参考答案(客观题会自动给出分数,主观讨论题由教师评判);可查阅老师给出的反馈。③阅卷功能。客观题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教师可以参照试题库中的标准答案进行阅卷,并在系统提供的位置填写该题所得分值。(4)查询与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导出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汇总涉及各分数段的人数,计算百分比,分析均值和标准差;统计每道题的错误人数;按照指定的条件,查询历史数据,包括历史试卷和学生成绩等各类信息。(5)系统设置模块。这是系统的基础设置,包括:教师信息管理:教工号、登录密码、考试课程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学号、姓名、班级等基本信息。系统设置里的数据信息由管理员(或任课教师)维护。选课的学生可自行在系统中注册自己的信息,并参加考试;亦可由管理员批量添加学生信息。

2.电子化考核系统各模块的相互关系。电子化考核系统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可知:(1)系统设置模块是后续工作的基础。通过该功能模块设置好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之后,电子化考核系统即可正常运行。(2)题库管理模块是“知识点”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的核心。任课教师通过该模块来更新和维护试题库,将课程体系的知识点转化为日常考核的题目以及期末考试的题目存放于此,以供其他模块调用。(3)考试设置模块主要由任课教师操作,可以从试题库中生成各类试卷,以备期末考试或日常考核所用。(4)考试与阅卷模块,是整个系统中交互性最强的部分,也是主要的业务流程所在。通过该系统,学生可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与老师互动,并参加最终的考试;老师也通过该系统,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效果做出恰当的评价。(5)查询与统计分析模块主要针对考试结束后的归档数据进行操作,辅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回溯历史数据。

上述五个主要功能模块之间相互依存,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电子化考试系统。

3.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实施关键。电子化考核系统的实施关键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理清管理类公共平台课程体系中各章节知识点及其逻辑关系。建立以各章节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库是电子化系统的基础工作;知识点是课程体系的支撑,也是教学互动的脉络,对于各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繁重而细致的工作,不仅包括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还包含其学习难易程度及对学生掌握程度,乃至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等。(2)建立过程学习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由应试学习向综合素质提升的自主学习过渡;从考核效果上看,单一的期末考核存在诸多的不足,而建立过程学习与综合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点的积累及创新思维的训练,相关实践也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教学的风向标作用及考核的指导意义明显。

三、结论

以知识点为导向的电子化考核系统便于学生与教师互动,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借助系统的自动分析和统计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该系统的应用主要有如下的优点:

1.针对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激发、维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途径及方式。

2.以管理类平台课各章节体系的知识点为基础,加强课程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变期末单一考试为过程测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为相关学科其他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探索提供借鉴。管理类平台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如选课人数多与教学参与度不足的矛盾;考核方式的单一化等;希望通过本课程考核方式的探讨,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本系统仍有如下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有待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指标体系不仅是电子化考核内容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教师授课重心及学生把握知识点的重要参考;同时还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该指标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及电子化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2.电子化考核系统中人员认证、数据安全及系统的备份等安全性问题需要重视。不同与传统的笔试,局域网环境中的电子考核必须要解决面临的诸多安全性问题,尤其是电子化试卷的备份及保存等方面不容有失。

参考文献:

[1]董新平,韩红培,杨飞.浅议高等学校考试方法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2]张建美,蒋兴超.高等学校考试方法改革探讨[J].教法研究,2013,(30).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4

关键字:基于WEB; 电子化协议管理系统;三层系统体系架构

武威农商银行规划将现行契据合同作业电子化,以利在单一平台上对于契据合同版本进行控管,以及共同契据合同的引用及参考,故为能整合企金之契据作业降低系统作业成本,拟规划以web形式链接共享的契据电子化管理系统,以达资源共享,并提供动态式的绩效管理查询及统计报表,以提升契据管理效益。

一、武威农商银行信息化概况

武威农商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开始,信贷系统、催收系统、人事系统、帐务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银行的工作效率,规范银行服务标准,简化业务流程。目前,合同契据信息化程度还较低,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行授信总约定书包含所有产品授信条款,无法弹性依客户所申请之授信项目制作专属契据;现行由授服人员人工制作核贷通知书及准备空白约据,再由客户自行或业务端协助逐份填写借保人名称、ID、地址及标示签名/盖章处,费时且容易出错;现行采纸本议约,程序冗长,另外相同议约条款业务单位各自会签,无法资源共享。为有效管理协议合同电子化,武威农商规划创建基于WEB的电子化协议管理系统(EDS),透过系统化管理提高建立文件速度,降低错误率,精确KPI评估案件处理绩效并提供相关查询报表,以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二、EDS系统建设目标及意义

电子化协议管理系统(EDS)的建设目标是:为有效管理协议合同电子化,透过系统化管理提高建立文件速度,降低错误率,精确KPI评估案件处理绩效,并提供相关查询报表,以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一)提高服务质量,强化管理手段

武威农商银行规划将现行契据作业电子化,以利在单一平台上对于契据版本进行控管,以及共同契据的引用及参考,故为能整合企金之契据作业降低系统作业成本,拟规划武威地区各分行以web形式链接共享的协议合同电子化管理系统,以达资源共享,并提供动态式的绩效管理查询及统计报表,以提升契据管理效益。

(二)采用信息化,降低p耗,增加效益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和运用,长期困扰银行业纸本合同协议契约文件的遗缺、填写量繁重和补写问题,将会逐步解决。从而使银行业务合同契约作业的工作在规定的标准质量体系模式下运行。彻底改变了手工作业或单向单机管理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之松散和混乱的状况,进而体现了全局性和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特点,同时也加快了银行档案自动化的进程。

三、系统总体技术设计

(一)系统总体功能图

(二)系统体系架构

WEB开发采用三层架构,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1)Presentation Layer(UI展现层)

各分行经办可透过IE输入网址联机至系统,依输入的用户员编及密码,透过EIP认证后即可操作电子化协议管理系统。

客户可以透过商务网将窗体下载下来或经办透过Email寄送给客户窗体,客户填写契据窗体后回传,该窗体内含2D Barcode将客户填写或异动的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以利系统辨识及读取。

(2)Business Layer(业务逻辑层)

电子化协议管理系统规划模块包含首页、系统参数设定、契据模板版本管理、契据制表作业、契据议约作业、契据归档作业、授信业务手册、管理报表;流程的部份系由本公司自建的workflow平台,此Workflow平台目前已在消金客服系统建置及应用,其特色系以弹性化来因应用户业务上的不同需求;System Security层次,则依据以往建置甲方系统经验,来满足甲方对AP系统所要求的安控要求。

(3)Data Layer(数据库逻辑层)

因应甲方的要求,未来规划会将武威地区及非武威地区的数据库独立开来,并需以征审系统透过Web Service进行数据交换。

开发采用了面向对象设计范型,整个系统结构使用了(C#)+Oracle的B/S模式的多层架构设计。本系统包括契据版本管理、制约式合同协议和议约式合同管理、客户管理、审核管理、分析统计管理、图片影像管理、系统外部接口等功能,支持多语言功能,可供汉族地区、藏族地区及其他英文各地区使用者,依当地需要切换语言,制作出符合当地需要语言版本之契据。

参考文献:

[1] 张玉良. 我国银行电子化分析[D].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5

采购改革起步晚,编制体制还在不断完善,电子化采购也是近来提出的话题,管理思想、规章制度、管理技术、人才建设等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电子化采购在运行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1、管理思想上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管理思想。随着采购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运行,采购机构为信息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基本上还是静态的、局部的、少数人负责的、突击式的、事后纠正式的传统管理方式,而不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管理的方法。结果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降低各类风险,也不能降低采购电子化中由信息安全故障引起的综合效益损失。二是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方针。部分采购机构领导对电子化进程中信息资产所面临的威胁认识不足,或者只局限于IT方面的安全,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电子化采购方针来指导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为缺乏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网络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和防范安全风险的教育与培训,对现有的安全制度不能完全实施等。三是重视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目前,各级采购机构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此,各级都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用以提高采购效率及服务水平。但是,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系统的运行、维护、开发等岗位不清,职责不分,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2、规章制度上的问题。网上采购作为采购信息化建设的产物,对传统的采购模式已经构成挑战。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相关的法律、制度至今还很不完善,即便在最近颁布实施的一些采购法规中提及的也很少。关于哪些方面信息应当公布、如何公布,网上采购程序的合法性如何界定,电子采购合同法律效力的确定,采购电子化的应急管理等,都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尽快以法律方式来认可和保护电子签章,建立采购信息公开规定,以实现采购信息的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通过各项配套法律的完善,使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的同时,落实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3、管理技术上的问题。电子化采购所依托的是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以及各类支持软件,其安全性能、技术标准等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电子化管理技术上的缺陷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硬件缺陷。由于采购事业经费较少的原因,部分采购机构计算机配置较低,一些先进的安全硬件,如现代化的采购网络中心还没有建立。二是软件缺陷。采购信息平台正处于研发、试用阶段,很多软件技术还不成熟,如确认客户身份真实性的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的技术等。三是先进的测试技术应用不够,如网络反病毒、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扫描等技术。

4、采购人才的问题。电子化采购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当前采购电子化进程中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系统安全管理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电子化采购的发展需要大批既熟悉物资采购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网络工程建设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于电子化采购事业刚刚起步,现有采购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的都是传统采购工作,所以在一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采购方式的要求。

二、采购电子化进程中的安全策略

采购电子化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使采购真正达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施采购电子化,将推动整个“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并将促使采购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但是,这些优越性要通过良好的采购网络运行平台才能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有效方式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化采购网络环境。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深化科学的电子化采购管理理念。树立系统管理思想。在考察、分析和解决电子化采购安全管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个电子化采购安全系统,要以合作的精神从整个电子化采购事业全局出发,把一组具有特定目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安全因素组合起来,根据轻重缓急,予以通盘考虑,逐次解决。影响电子化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安全隐患的存在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电子化采购系统的有效运行。要确实树立系统管理思想还需把电子化安全隐患当做动态的、发展的、持续的,把握其发展规律。

加强内部管理。安全的最高境界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管理。要想保证网络的安全,在做好边界防护的同时,更要做好内部网络的管理。网络的内部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入机房;监督工作人员操作过程,理顺信息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区别。

确定安全管理原则。采购机构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要本着多人负责、任期有限、职责分离的原则,将下列每组内的两项信息处理工作分开:计算机操作与计算机编程;机密资料的接收和传送;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的编制;访问证件的管理与其他工作;计算机操作与信息系统使用媒介的保管。

2、建章立制,力促规范,加快电子化采购法规建设。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与手段,缺少法律、法规支持的安全是没有保障、不能持久的。采购电子化是对传统采购的一个突破,对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法规支持的缺位,不利于统一规范用户和采购机构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规范采购环节的当事各方。

借鉴《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建立符合采购实际的电子签名方法、电子合同保护方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化采购,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是关键的一环,但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运行来看,这一环容易出现签名无效或者采购当事人拒不承认采购合同的合法性等问题,为采购行为增添了不明朗的前景,颁布签名及电子合同保护方法极为重要。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和该系统处理数据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或采用相应的规范。具体工作包括:根据工作重要程度,确定系统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确定安全管理的范围;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管理制度;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制定应急等级转换规定以及应急管理措施等。此外还包括电子化采购中的人员培训制度、专业电子化采购人员选择办法等。

合同电子化管理范文6

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以“六统一、五集中、三拓展、三保障”为主线,持续提升财务集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等先进管理模式,并提出“应用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中心影像信息存储功能,通过扫描等方式将原始凭证纳入系统,实施电子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以实现原始凭证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国网公司根据财务政策环境及自身财务体系的建设状况于2012年下发了国家电网财〔2012〕346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2012年版)的通知》)文件,该文件明确要求国网总部及各网省以规范财务及物资体系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为重点,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制定原始凭证规范,统一记账规则,推进原始凭证电子化,确保业务清晰、记录规范、原始凭证合规。

1实施背景

11加强原始凭证影像集中管理的迫切要求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现有的财务集约化ERP平台系统已经走在了国家电网各网省公司的前列,目前已经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集中部署运行,但是在物资供应过程中涉及的原始票据的留存、验收、过账、查阅、统计、稽核等环节的原始凭证流转及数据稽核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原始纸质凭证和ERP系统中的数据通过人为主观地进行查验核对,整个过程繁杂,加之原始票据数据资源分散,服务管理方式单一,无论从财务的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能力,还是从供应商的管理能效上,已不能满足国家电网总部对于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的溯源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后续国家电网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影像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挖掘。

12加强原始凭证电子化业务流程的重要内容

建设原始凭证电子化平台,是国网总部《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通知》中确定的重要工作任务,同时在《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大财务”评估标准》中,对建设省级集中的依托财务集约化原始凭证电子化影像数据采集平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文件同时指明要对现有ERP业务流程办理的速度、信息采集的准确度、智能化进行提升和加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采集的人工工作量,最大程度地通过智能识别技术来提升原始凭证电子化的业务采集与电子化水平。

13加强提升公司财务数据采集效率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在现有财务ERP系统中增加智能扫描OCR文字识别技术系统模块,可以提升整个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水平,提升物资、财务部门的供应商票据票面信息及报销单据、订单、合同的数据实时采集和财务会计部门的过账中的三单(合同、订单、汇票)匹配的实时性。通过原始凭证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将会构建一个全省统一的影像数据采集和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信息流和业务流的双向实时交互,满足财务的会计自动过账、出纳的用户付款的服务需求,极大提升财务体系的服务管理水平。

14加强国网公司业务流程优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原始凭证电子化平台是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在财务体系建设中对供应商票据、电力公司部门间的票据、工单等的影像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及影像中数据的实时采集的必然要求,无论从数据采集效率还是从整个财务体系的ERP流程优化都是必然趋势,可以极大提升整个系统平台的电子流程的顺畅性和充分发掘该平台的可利用度。无论从业务流程办理的效能上,还是从财务体系建设的品牌上,都能够展示形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2内涵和主要做法

随着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发票验审结算工作量的大幅增长,着力建立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平台,其内涵概括为建立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统一原始凭证管理标准,结合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的收集、识别、查询和存储,同时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集成,实现对原始凭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对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的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制定企业统一原始凭证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规范,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能力。

围绕“3+2”的工作内容,统一开展原始凭证电子化工作。“3”是指三项建设工作内容,即规范业务体系、明确业务职责和优化业务流程,是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的基本工作内容。“2”是指两套配套保障措施,即制度体系保证和技术支撑保障,要在财务原始凭证运行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三项建设工作内容如下:规范业务体系,按供应商、物资部、财务部等业务功能划分来组织开展信息系统运行工作;明确业务职责,按供应商、物资部、财务部等业务领域来细化明确各环节业务职责,合理设置岗位;优化业务流程,按供应商、物资部、财务部等业务环节,统一规范改进业务流程,明确业务流程之间关系,提高流程效率。

两套配套保障措施的内容为建立健全管理方法,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为主题的运行制度体系;统一建设原始电子凭证运行体系技术支撑平台,并推广应用。

围绕“3+2”工作内容,建成三级审批制度体系,实现财务工作的组织形式由专业分工向业务分工转变,工作方式由被动处理向主动处理转变,由分散处理向集中处理转变,最终达到财务系统的精益管理,集中管控,统一调度和高效运作。

21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与实践的内涵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与实施以建设“电子化财务管理”为目标,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为基础,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对原物资供应商管理,财务过账资源和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清晰、高效的运转模式,与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实现由复杂到简洁、分散到集中的运行管理模式转变,为公司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

22主要做法

以建立财务原始凭证管理系统为理论基础,以增值税发票智能结算平台、原始业务凭证采集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平台为管理支撑。以文档管理、协同操作、图像捕获、电子工作流、内容访问、记录管理、归档与数据结构紧密联结,与各种不同的SAP界面无缝集成,使用工作台嵌入SAP,无缝联结SAP业务流程,实现使用内容增强的SAP财务业务流程,包括企业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财务单据管理、品牌管理、设计文件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事件管理。

221技术支撑手段建设

采用电子化系统架构设计策略对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原始凭证管理进行优化。与SAP系统深度整合,既支持现有财务凭证电子化的功能需求,也支持未来其他业务领域的凭证电子化,与非机构化数据平台、现有集团结算平台和业务系统权限管理整合,支持百万级财务凭证电子化的处理压力,降低升级对现有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的影响。通过联结内容与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流程的效率,通过管理内容的完整生命周期,改进日常工作的规范。

(1)在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中构建智能结算平台,统一文件标准,为电子原始凭证在线管理提供系统支撑,规范财务相关电子文件管理,提供票据自动扫描,由“原始凭证电子化”到“结构化”的自动转换,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全局共享文件资源,提高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利用效率。管理系统架构具体如下:

在业务单据或凭证录入界面增加扫描功能,业务单据或凭证录入时,通过启动扫描程序,自动调出扫描窗口,扫描原始纸质凭证,调出即时图片(也可选择载入已有的扫描图片)。各业务系统在业务单据或凭证提交、保存时,系统自动将电子文件存储到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系统流转时可在各审批岗位查看到对应的电子图片。在现有相关业务单据或凭证查询分析时,可即时查看对应的电子图片,同时也可登录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电子图片识别信息关联查看对应的业务单据或凭证。

各业务系统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实时动态收集,支持原始凭证扫描成各种图片文件格式,进行档案化管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制度,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管理,保持对电子文件形成、办理、传输、保存、利用、销毁等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发挥电子文件高效、便捷的优势,对有价值的电子文件提供分层次、分类别共享应用。

在电子化原始凭证传输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结合国内通过认证的安全加密产品,进行索引加密、数字签名、RMS等技术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可用性,达到控制数据安全的作用。

(2)通过OCR识别技术,对扫描件中的指定位置信息进行识别,提取指定信息,建立与电子图片文件索引及与业务单据、凭证的关联,或将识别信息自动装载到业务单据中,经核对无误后,可进行相应的后续操作。

(3)建设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搭建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统一原始凭证管理标准,结合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的收集、识别、查询和存储,同时与其他业务系统紧密集成,加强对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的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根据原始凭证电子化的总体功能需求,综合考虑系统技术架构的成熟性、稳定性和扩展性,同时为了和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路线保持一致,选择采用成熟的企业内容管理套装软件作为基础平台,在此基础平台上开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的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

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在数据存储、归档、流程和生命周期等方面为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提供支持,具有很强的海量存储、安全管理、快速定位、信息共享和内容关联能力,从底层实现对各种原始凭证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支持,提升财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资产的价值。

(4)增加可视化管理功能。业务系统在进行业务申请和审批过程中按流程、节点随需扫描原始纸质文件,实现原始资料的动态收集,扫描为电子图片的原始凭证作为业务单据或凭证的附件,供业务单据或凭证在审批流转、查询分析时查看。利用OCR技术,对特别的原始单据(增值税发票,订单,合同)进行扫描识别,自动生成结构化的凭证明细数据和系统单据。

222组织体系建设

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体系以“三级审批”为基础,总体设计架构为“两层调度,三级审批,一体化运行”。“三级审批”体系主要包括物资供应部初审,物资采购部复审,财务部三审。物资供应部初审指供应部大厅审核人员审核,主要包括在物质供应商管理大厅对物资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物资验货单等原始凭证进行评审,物资采购部根据物资采购订单信息,对原始凭证影像和票据信息进行核对,物资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影像进行集中校验,查询过账信息和批量清账工作。

(1)两层调度。按照一体化运行体系要求,建设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总部和市级公司两层调度方式。总部财务部进行财务原始凭证的集中管理,承担公司总体原始凭证的存储、统计、调度、审查。市级公司财务部接受总部财务部管理,负责基层财务工作中的原始凭证电子化数据采集、上传,同时对调管范围内的原始凭证进行信息监管和检查凭证完整性。

(2)三级审批。供应商通过供应商协同平台,进行发票的电子化工作和付款进度和付款情况的查询,同时也借此收集电子发票信息,为后期自动处理做准备。今后更可扩展为采购需求,甚至库存状态。发票扫描和识别平台批量处理供应商寄达的纸质发票,并且识别其上的关键内容,和已采集到的电子发票明细进行比对。如果匹配则进入下一步处理。

根据三单匹配(PO(订单),GR(收货单)信息,纸质发票信息),再加上供应商平台产生的预制发票,这4个数据按照预设逻辑进行判断后,进行大量自动过账,小量人工异常处理,最大化实现处理自动化。

供应商携带发票到物资供应部大厅,登录SAP开发扫描终端选择对应采购订单并上载发票信息系统自动分配原始凭证编号,打印粘贴单并粘贴发票打印一级交接单,连同发票交供应部大厅人员审核供应部大厅人员接收及审核发票,并根据发票信息分类打印二级交接单,连同发票交供应部人员审核供应部人员接收发票复审,并根据发票信息分类打印三级交接单,连同发票交财务部审核财务经理智能派工接收审核粘贴单,发票过账生成应付账款会计凭证。

对于物资供应部门的供货商提供的购货增值税发票可以按照上述数据业务流程在物资供应商大厅和大厅办事人员处配置扫描终端设备,然后通过配置的扫描终端由供应商送发票人员或者物资大厅办事人员接收到的供应商发票进行扫描,扫描出的发票数据(9类数据和3类文本信息)通过BASE64加密传入ERP系统,扫描识别完成后删除本地信息,本地不做任何数据和图片的保存操作,打印发票粘贴单,同步利用扫描识别到的条码信息将影像数据和工单信息进行关联。

(3)一体化运行。按照财务运行体系要求,建设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物资、财务两个体系原始凭证集中式调度,依托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平台,优化数据运行资源配置,推进运行体系的扁平化,注重管控集约化。

223强化标准化财务原始凭证管理

(1)完善财务与生产、项目、物资、人资、营销等前端业务信息的集成,规范前端经济业务和交易事项的处理,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实时转换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促使前端业务按照财务规则或财务管理要求进行核算与管理,确保集成业务的内部原始凭证全部来源于业务处理环节。

(2)深化电子报账系统应用,将项目管理系统与电子报账系统集成,实现电子合同、工程预决算报告与审批单无缝链接。同时,制定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财务审核规范条款,规范并细化日常费用报销、营销电费、物资采购、在建工程等各类经济业务原始凭证内容,实现原始凭证精细化管理。

(3)规划财务审查工作。从审批、记账、校验、过账、预付款清账等各个方面,规范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财务部审批操作流程,提升财务部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财务的安全稳定。

(4)建立健全的评价考核体系。为加强公司财务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建设、运行和应用情况,建立财务运行考核体系,通过从财务数据可靠性、贯通性、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切实提高公司财务凭证电子化流转水平,有效支撑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公司现代化建设。

(5)强化“三级审批”流程管理。建设标准化流程并结合国家电网财务管理流程的实践经验,从实际财务凭证管理角度出发,旨在从整体上把握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关键要素,总结形成全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建设的统一和规范。对财务事件与原始凭证管理进行无缝衔接,固化财务处理流程,用电子化手段管理财务工作。

(6)提高财务工作运行专业化水平。依托财务原始凭证的电子化建设不断覆盖和实用化,从财务凭证流转的各个环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逐步统一规范,从内蒙古东部电子公司到各市级子公司的财务均采用通用的管理流程进行日常操作,依托原始凭证电子化系统全面支撑运行工作,提高财务工作整体运行保障水平。

224采取整体规划、阶段推进、注重实效的实施策略

(1)原始凭证电子化建设涉及财务的各项日常工作,所以在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开发、业务配置、系统存储规划、项目实施等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上,要服从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长期建设规划,需采用信息技术领域领先的技术进行开发,支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公司现有应用,并着眼于未来3~5年的管理改进,同时以国网公司整体规划为准,各项系统业务规划要符合国网财务各类财务业务规范、管理要求。

(2)在电子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阶段性推进,将工作划分成可以控制、有明确实施目标和效果的各个实施阶段,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块开展实施工作,通过试点实施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工作。

(3)在实施过程中以项目实施对用户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工作效果为最主要的考核标准,注重实效,将原始电子单据与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集成,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关联查询,促使日常业务凭证、单据审核的高效管理,保证业务在线审核操作的高效、简便、友好、运行稳定。

3实施效果

31提升财务结算能力,增强自动化管理水平

依托扫描识别技术,实现全程操作“按图索骥”。供应商物资结算自助平台通过扫描识别技术与SAP系统数据交互,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信息影像化、数字化。在供应商发票扫描环节,自动识别增值税发票票面内容,智能匹配初始信息;在发票验审环节,自动审核发票信息,实时归集票据影像业务数据;在集中过账环节,实现发票自动录入过账,会计处理由输入数据向检查数据转变;在发票检索环节,提供多条件搜索功能,实时跟踪发票处理业务状态。

32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创新优化结算流程

创新优化结算流程,实现工作模式“化繁为简”。供应商物资结算自助平台将财务人员从单调枯燥的手工录入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将供应商纳入发票处理工作流程,由供应商发起结算业务并进行发票扫描、打印、粘贴等业务操作。财务人员通过系统完成在线审批、校验、过账等业务处理,使传统的手工处理发票向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转变,增强了供应商参与物资结算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了企业财务人员编制随业务量增长而同比例扩充的被动局面。

33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保证“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有效开展

集成系统应用,实现财务业务“兼容并包”。结算平台上线以来,供应商物资结算自助平台扫描识别正确率达9933%,验审正确率达100%;财务与业务纳入“一体化”在线管控,“影像流”与“任务流”畅通无阻、有条不紊;原始发票影像数据一次录入、全程共享;审批环节规范统一、职责清晰;数据收集便捷高效、口径多样;财务与业务部门管理职能协同衔接、紧密耦合,有效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壁垒,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业务融合提供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