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1

随着顶级葡萄酒需求的日益高涨,来自顶级酒庄的供应压力则空前增大,供不应求的格局未来将越来越难以逆转。而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顶级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用于收藏和投资。近年来,当顶级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收藏热点时,新的投资机会逐渐来临,市场本身也已经蠢蠢欲动。但是,面对全新的热点,欠缺葡萄酒收藏投资经验的中国收藏家们,总会有一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投资横向比较 :名庄酒、股票和名贵艺术品

要在一个行业进行投资,首先要对这个行业进行整体分析。也许中国的投资者们对于投资股票和投资艺术品已经非常熟悉,至少已经知道股票和艺术品的价值和风险。我们就横向比较一下这三个行业的投资价值。

股票投资,整体说来风险较大、输赢均等。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就是不太好选股,股票池中几千只股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套;第二方面,就是不太好掌握投资的时间,长线操作则压力太大,短线操作又难以把握。

而艺术品投资,基本上只要是名贵艺术品,增值的几率要大于赔本的几率,只是动辄需要相当大的资金。

葡萄酒投资和股票投资完全不同,股票只是金钱游戏,看不见摸不着,而葡萄酒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品味得到,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投资。在中国,其实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实力尝试着去少量投资葡萄酒,而且从部分名庄酒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升值几率要远远高于贬值几率。

嘉德拍卖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热爱艺术品收藏投资的高端人群,同样非常青睐进口葡萄酒,特别是名贵的进口葡萄酒。他们是这个市场的动力源,只要中国有这么一个热爱、消费、收藏葡萄酒的高端群体,中国的进口葡萄酒收藏市场也就会越来越火爆。

就是这么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有强烈的需求。他们热爱名贵葡萄酒、热爱雪茄、热爱高尔夫运动、热爱主题旅游,当然也热爱艺术品,这所有的一切,都只为了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只要需求能够被满足,他们甚至不太计较成本。中国市场名庄酒持续火爆,其实依靠的就是这么一个高端的消费群体。

投资价值分析 :三年平均回报150%

先来看一组由各大著名拍卖行提供的数字:

1787年拉菲酒庄葡萄酒,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6万美元。现陈列于福布斯收藏馆,瓶身蚀刻有杰斐逊总统的姓名缩写。

大瓶装(5升佳酿)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葡萄酒,1945年产,这一年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酿酒年份之一。199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4614万美元。

1784年份迪琴酒庄白葡萄酒,1986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5.6588万美元。酒瓶上也刻有杰斐逊的姓名缩写。

7支罗曼尼康帝酒庄1978年份蒙塔榭酒。2001年苏富比纽约拍卖行售出,售价16.75万美元,即每支2.3929万美元。

罗曼尼康帝酒庄1990年份勃艮第红酒,6夸脱大瓶装。2002年纽约扎奇拍卖行售出售价6.96万美元,折合每标准瓶容量5800美元。

罗马康帝酒庄1985年份一套7支美杜莎拉酒(总容量6升,相当于8支标准瓶)。1996年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售价22.49万美元。

三支1994年份鹰鸣酒(Screaming Eagle)2000年洛杉矶佳士得拍卖行售出,售价1.15 万美元,即单支3833美元。

谈到进口葡萄酒的投资,名庄酒投资自然是一个热点,但是投资绝不仅仅局限于名庄酒,应该说只要是顶级葡萄酒(不一定是知名酒庄)均有升值的空间。这和所有行业一样,投资就必须有投资的策略和投资的组合。

整体说来,也只有占总量千分之一的顶级葡萄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也才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这些葡萄酒90%以上来自葡萄酒“老世界”那里都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酒庄城堡。

为什么只有这些顶级葡萄酒才被承认有收藏投资价值呢?

首先,顶级葡萄酒的酿造对气候、土壤、光照和葡萄树本身都有极高要求,这跟中国生产茅台酒完全一样,离开了那里的原生自然环境,就根本无法酿造出同样品质的酒。而全球每年评出约30款名葡萄酒80%分布在法国酒庄,尤以波尔多的白马、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奥比隆、欧颂和柏图斯8大名庄最为珍贵,其声誉是经过数百年历史发展才建立起来的。另外还有极少数来自“新世界”酒庄的酒也被列入投资级葡萄酒,也就是说,能酿造出顶级葡萄酒的酒庄极为有限。

其次,世界顶级酒庄所能生产的头牌酒的数量也都非常有限,通常仅有2万~3万箱。有限的产量分散到世界市场,因为稀缺而备显珍贵,加上顶级酒可以长期陈年储存,从而使这类酒随着窖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值。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潜力大、波动小、稳定性高的特点。据权威资料显示,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10种葡萄酒,过去3年的回报率为150%,5 年回报率为 350%,10年回报率为500%,大大超出同期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成分股的增值速度。

在2006年以前,投资葡萄酒的收益虽然稳定却并不算高,而自从2006年在英国建立了葡萄酒交易市场之后,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升值潜力。顶级葡萄酒近一年的平均升幅已达43.2%投资价值同样不亚于股票、石油和黄金。

而葡萄酒迅速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拉动。继原来的欧洲、北美之后,日本和中国港台地区已有大量高端葡萄酒的受众,此外中国内地懂得葡萄酒的消费者也在迅速崛起。亚洲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新兴市场,这正是葡萄酒行情看涨的主因。

投资策略分析 :三类顶级酒的投资组合

既然只要是顶级酒就有投资价值,那么投资的对象就绝不仅仅只是名庄酒,一些口碑非常好但没有被评定为名庄酒庄的酒,同样有投资价值。首先,名庄酒还是投资的首选品种,拉菲、拉图、玛歌、木桐和奥比隆波尔多美度区的5大名庄,以及白马、欧颂两个圣・艾米隆的名庄和波美侯德柏图斯庄、波尔多8大名庄的投资价值被全球公认最高。

其次是选择一些非常有潜力的二三级酒庄,她们中也有类似宝马、里鹏、拉梦多这样口碑和品牌俱佳的顶级酒庄,同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还可以选择一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四五级酒庄,比如说波尔多1982年年份,甚至是1976年年份,这些产量很低、年份很好的珍藏酒,同样有投资价值,甚至升值空间和潜力比名庄酒还大。

整体来说,如果想投资顶级葡萄酒,最好能够搭配投资,不要仅仅迷信名庄酒的名气或者是迷信非名庄酒的升值潜力。

除了注意投资组合以外,业内人士还给中国客户更多的专业建议,那就是直接在欧洲期货市场买进最稀有葡萄酒的期货,然后储存在伦敦的免税仓库里,5年或者10年之后,再考量喝掉或卖掉这些酒,因为那时候爱葡萄酒的人会更多,意味着升值空间很大。当然客户要求提前卖出也没问题,但如果是期货的话,则要等1~2年后才能卖掉。

投资风险防控 :具备鉴别常识 切忌盲目追高

在目前在中国市场,顶级葡萄酒主要还是通过中国香港和澳门登陆内地城市,通过香港和澳门进入内地市场的名庄酒,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很多可以乱真的假酒。所以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投资顶级葡萄酒之前,必须具备鉴别真伪的基本常识。你首先要懂得品酒,要懂得什么是真酒,什么是假酒。那么,究竟如何鉴别?

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观察葡萄酒的外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液面:用食指和姆指捏着酒杯的杯脚,将酒杯置于腰带的高度,低头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或者将酒杯置于品尝桌上,站立弯腰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呈圆盘状,必须洁净、光亮、完整。如果葡萄酒的液面失光,而且均匀地分布有非常细小的尘状物,则该葡萄酒很有可能已受微生物病害的侵染。如果葡萄酒中的色素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则其液面往往具虹彩状。如果液面具蓝调,则葡萄酒很容易患金属破败病。除此之外,有时在液面上还可观察到木塞的残屑等。透过圆盘状的波面,可观察到呈珍珠状的杯体与杯柱的联接处,这表明葡萄酒良好的透明性。如果葡萄酒透明度良好,也可从酒杯的下方向上观察液面在这一观察过程中,应避免混淆“混浊”和“沉淀”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而且会降低葡萄酒的质量;而沉淀则是葡萄酒构成成分的溶解度变化而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2. 酒体;观察完液面后,则应将酒杯举至双眼的高度,以观察酒体,酒体的观察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葡萄酒的颜色包括色调和颜色的深浅。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我们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等。

3. 酒柱:将酒杯倾斜或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均匀分布在酒杯内壁上,静止后就可观察到在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这就是挂杯现象。挂杯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水和酒精的表面张力,其次是由于葡萄酒的黏滞性。所以,甘油、酒精、还原糖等含量越高,酒柱就越多,其下降速度越慢;相反,干浸出物质和酒精含量都低的葡萄酒,流动性强,其酒柱越少或没有酒柱,而且酒柱下降的速度也快。

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文2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资产评估 资产流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涉及产权交易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产权交易往往需要资产评估,尤其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根据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合资、并购、股份制改造等产权交易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但在国企改革的产权交易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是触目惊心的,其中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则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资产评估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了一项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旨在以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管理者的角度,审视评估机构对本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各个环节,指出每个评估环节中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之所在,从而杜绝或减少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资产评估前期

本阶段是指资产占有单位已经决定进行资产评估至评估机构尚未进驻的这段时间。

1.资产评估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拟评估的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做到账、卡、物、现金等齐全、准确、一致”。这是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资产评估的顺利进行,更主要的是能对拟评估的资产全面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配合资产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即使是小型的资产评估也要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了解资产评估的基本常识,学习相关的法律文件。

2.确定评估机构。目前,国内评估机构很多,鱼龙混杂,因此,要根据已确定的经济行为及拟评估的资产选取合适的评估机构。具体地说就是要聘请有相应资质评估机构。比如,企业是上市公司或涉及证券业务的,就要聘请证监会和财政部批准的具有证券业务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而对于土地评估,要有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的资格等。不然,由于评估机构竞争激烈,可能出现先揽下业务再出包的现象,企业要多花不少冤枉钱。

3.评估基准日的确定。评估基准日原则上应尽可能选择会计期末或离经济行为发生较近的时日。然而,新出台的能使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之执行日也是应认真加以考虑的,应尽量避免由此产生的减值,而应享有由此产生的增值。另外,如汇率的变动、在建工程的竣工验收日等对资产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亦应加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资产评估报告的一年有效期问题,经济行为应在一年内完成。

4.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早已出台了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的固定格式范本,但不具备强制性,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所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协商,添加具有维护本企业权益的追加条款,若无正当理由,资产评估机构当然不应拒绝。约定书的最后一项就是确定评估费用了,如果此项费用高出合理的范围,当然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部分。因此,了解评估机构如何收费也很重要。

实践中一般采取以规定标准为基础,由委托方与评估机构协商的方法来确定收费金额。企业最好事先到有关部门了解一下是否有新的收费标准或政策,再了解一下此项业务的收费行情,作到心中有数,在谈判中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二、资产评估中期

本阶段是指资产评估机构进驻资产占有单位开始,至完成实物资产的实地勘察,账面资产的核实确认,进行评定估算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资产评估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产占有单位的密切配合,所以企业正好可以利用此项便利,密切关注评估人员评估各项资产时所用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以及各项资产的初步评估结果,如有不同意见可及时提出质疑,要求评估机构给以合理的解释。

“质疑“和评估机构所尊崇的“独立性”并不冲突,因为对评估机构还要求其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评估工作也要求具有科学性。况且,评估机构管理部门颁布的有关资产评估准则在许多条款中都明确要求注册评估师应与委托方进行“沟通”。既然是沟通,一方对某事项提出质疑,另一方予以答复当属理所当然。因此,要关注评估机构对各项资产的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和评估结果,以便把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中。对于各项具体资产的评估而言,主要是关注其选用的评估方法和对应此方法而选用的相应评估参数。

1.机器设备评估。机器设备的评估往往主要是采用重置成本法,重要的评估参数是设备的重置成本与成新率。而最了解本企业设备的重置成本与成新率这两个参数可靠数据的人应该是本企业主管设备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设备采购人员,即使评估机构聘请的专业人员也不见得赶上他们。所以,有经验的评估师往往就此与他们沟通,求得他们的支持,以便评估值更能接近实际。反过来说,企业也应派出得力人员配合评估机构,同时也顺便关注了设备评估中的少评与漏评问题。

2.房地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尤其是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往往由于金额较大,所以一直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及其上级领导机关必须对此项评估给予高度的关注。我曾参与一小型国有企业,该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整体出售。

房地产评估的价值类型有公开市场价值与非公开市场价值。所谓“公开市场价值”是指在以产权变动为前提,被估房地产在评估基准日公开市场上最佳使用状态下应该实现的交换价值。而除此之外受到某些限制的则属于非公开市场价值。从保护国有资产的角度来说,在产权主体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房地产评估时就应该采用公开市场价值的价值类型来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体现该项房地产的真实价值所在。

3.长期投资评估。长期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对于前二者,按评估基准日的价格与相应计价标准来评估即可。从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来说,我们关注的是其他投资这一项。其他投资是指除了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以外的投资,主要是投资主体以现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入到被投资企业,从而获得投资收益,比如与其他企业合资,合作、联营,设立全资、控股或非控股的子公司等。

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往往为腐败分子所利用 ,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黑洞之一。许多腐败分子利用对外投资,设立公司手法转移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对此,投资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同时投资主体在涉及产权交易的资产评估中也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那么怎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呢?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长期投资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估,所以对于长期投资的评估方法应是首先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再根据投资比例计算出投资方长期投资这项资产的评估值。

三、资产评估后期

从资产评估程序来说,此阶段是指评估机构完成现场勘测,初步评估测算后,进入评估汇总、撰写评估报告及评估技术说明,到向委托方出具正式资产评估报告的阶段。这个阶段有一个评估机构与委托方反复交换意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占有单位为了防止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应要求评估机构提供签字盖章前的资产评估报告草样,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有疑问之处,及时与评估机构进行交流。

1.对评估报告做逻辑性分析。包括对评估目的、评估中依据的前提条件与评估方法选择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评估范围与评估目的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对资产属性作价的前提条件与作价依据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对评估人员在评估中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是否准确、合理进行判断。

2.对评估中运用的价格信息及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在评估方法既定的情况下,评估中选用的价格依据和有关参数就成为影响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因为评估中要求选择在评估基准日时有效的价格信息和取价标准,因而分析中就要关注其出处和有效期两方面。对于使用收益现值法时选用的折现系数和风险系数,要分析研究风险因素构成及技术处理方法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3.对评估计算、汇总情况进行分析。可结合评估报告中所举案例,对评估中的计算公式、成本构成是否准确反映评估方法,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项计算与汇总结果是否吻合,与文字说明是否一致进行分析、验证。

如果国企的管理者与参与配合评估的相关人员认真做到本文所述各点,就可以杜绝或减少在资产评估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此,前提条件应是:(1)改制中,国企方参与配合资产评估的领导者与相关人员不应与评估的结果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2)上述人员应公正廉洁,能自觉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第二条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关键是第一条。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的出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研究出合理的委托模式与监督模式及对资产评估事项的配合模式,切实做到从根源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李忠信王吉发:国有资产管理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杨友孝: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评估与确认及国有资产流失防控指导手册.北京:北京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