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生的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女生的教育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1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情绪调节;体育教学;身体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G80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78-05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state anxiety among female highschool students after

emotional modul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reatment

YIN Jian-chun,BAI Jian-qing

(Depa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001,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motional modulation on state anxiety and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0 femal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n=20) or control(n=2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rticipated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motional modulation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ten week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participate in any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me. The State-Trait Anxiety Scale(STAI) and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PSDQ) were administered to participant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after the ten week treatment.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more in physical activity, coordination, sport competence and flexibility subscale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rait anxiety score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group. A ten-week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emotional modulation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ate anxie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of femal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exercise psychology;emotional modul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physical concept

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无论是从体育教学理念、目标还是教学领域,均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不断暴露,建立符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求的新方向。以此为契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便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其比较成熟的形式有:快乐体育模式、发现式模式、小群体模式、合作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发展为教学实践提供了选择应用的广阔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认为,已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简单的理论介绍,缺乏纳入课程的实验研究;已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富于建设性的体育教学情绪调节方法仍然只是“星星之火”;已有的教学模式中鲜见针对初中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及状态焦虑的研究。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情绪调节模式的体育教学为干预策略,探讨其对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及状态焦虑的影响,旨在探讨这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及分组

以淮安市清河中学初中三年级女生为实验对象,为了符合实验要求在选取实验对象前对其进行结构性访谈,选取出自愿参与本实验、先前无运动经历并习惯于久坐行为的健康女生40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平均年龄(13.35±0.88)岁;平均身高(157.76±4.86) cm;平均体重(46.45±5.93) kg和对照组20人平均年龄(13.20±1.67)岁;平均身高(156.47±4.30) cm;平均体重(45.54±9.43) kg。

1.2实验工具

1)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DQ)。由澳大利亚Marsh教授1994年编制,该问卷分为:身体健康、身体力量、身体灵活、整体身体、身体自尊、身体耐力、身体外表、运动能力、身体肥胖、身体协调、身体活动11个维度,共70道题目,由国内学者杨剑引进,并进行了国内适应性和效度检验,各维度内部一致性在0.61~0.81;重测信度在0.54~0.80,符合研究要求,该量表适合测量12岁以上的成人,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

2)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采用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AI),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境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按l~4级评分。分为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2种问题,凡正性情绪项目均为反序计分。计算S-AI的累加分,最小值20分,最大值80分,反映状态焦虑的程度,1995年李文利等[3]使用该量表修订了中国学生常模。

1.3实验设计

1)培训教师。教学的实施者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实施“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前”首先要对教学实施教师进行辅导和培训,初步实践和总结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备课。

2)实施教学干预。实验组:实施“情绪调节模式”的体育教学,每次课堂教学分3个阶段:第1阶段是“诱奇引趣”阶段,该阶段充分利用创新的民间传统游戏(如双人拔河、左肢花样跳绳、弓箭步手脚石头剪刀布、欢跳橡皮筋、双人对踢毽子、三五龙头抓凤尾、客串橄榄球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大约20 min)。第2阶段是“调乐调焦”,主体探究阶段,有效运用心理诱导及调节,如语言诱导(启发、设问、提问、鼓励、表扬等肯定性评价);动作暗示(表情、手势、眼神、语气、声调、组织及参与学习等);教具刺激(幻灯、录音机、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心理调节(呼吸调节法、表情调节法、注意调节法、按摩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变换课堂互动教学形式等(调整运动负荷及重新组合练习方式),以调控学生的积极情绪及适宜的焦虑水平,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大约30 min)。第3阶段是师生互评,分享成功阶段,将他评与自评结合,既关心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尤其关注评价学生的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情感(大约耗时10 min)。每次课总时间约为60 min,每周3次(分别为周一、三、五),为期10周。上课时间:下午4:30,上课地点:清河中学体育馆。实验组心率控制采用遥测心率仪调控,课中平均心率为130~150 次/min,最大心率≤180 次/min。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主要是考虑3个方面:一是紧紧围绕新课标水平的学习目标及本实验学校基于实际制定的年度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选择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情绪调节、心理健康的主要运动项目。在此期间,研究者每次都听实验教师的课,课后与教师进行讨论与点评,以便改进下一阶段的教学。

对照组:在实验前,教师宣传告知其不允许参加任何和身体活动有关的体育训练,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学生由经过培训的老师组织安排进行体育知识、体育文化的讲座,并观看各种体育录像片,讲座和观看录像的时间与实验组一致。

3)指标测试。在实验前1 d、实验中(实验后第4周的周六)、实验后(实验后第10周周六)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和“状态焦虑量表”在同一时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施测,用以检验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和状态焦虑的变化。

4)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1.0软件分析处理,对状态焦虑的测量采用重复测量的2×3(组别×时间)一元方差分析;对身体自我概念的测量采用2×3(组别×时间)多元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P≤0.01为非常显著性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对初中女生状态焦虑的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女生实验前状态焦虑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主效应对状态焦虑有显著影响(P0.05),但时间和情绪调节体育教学的交互作用显示出实验组状态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表1显示:情绪调节体育教学组身体自我概念得分在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因素对身体自我概念各分量表有显著影响(P

情绪调节体育教学主效应对该量表中的“身体活动”(P

3讨论

依据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以往研究者对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实验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构建“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结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含义。教师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好奇、兴趣、愉快、焦虑)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感性教学模式。(2)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及积极的情感,通过诱发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最佳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乐学、好学,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教学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使学生“会学、乐学、盼学”,从而不断改进学生的情绪及合作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4)实现条件。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5)操作程序。通过一定手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梯度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满足学习欲望,产生积极情感体验,而后师生互评,分享成功。(6)教学评价。方法(观察记录、问答、问卷、相互评价)、内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要求而展开。有研究指出,年龄和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概念有调节功能,青少年的身体吸引力可以用性别、年龄、锻炼程度进行预测[4]。本研究选取青春发育期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好研究效度。

从研究结果来看,“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能有效降低初中女生的状态焦虑水平(见表1)。该结果基本符合本研究假设,根据Cross的观点,情绪调节可分为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两类,原因调节是指对引起情绪的原因的加工和调整,如情景的选择、情景的修正、注意的分配等。而体育练习方式只是一种反应调节,它不能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必须和其他的情绪调节方式共同发挥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相同的运动处方,如情境不同,对情绪调节的作用就不同,因此,这就强调了运动情境的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着力激发初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素,如对自我能力的感知、体育信念、态度的建立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等,通过创新的民间传统游戏、积极的心理诱导及调节变换课堂互动教学形式等多种途径,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境,才能适度降低学生的消极情绪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Berege等[5]认为,情绪积极变化取决于体育练习的参加者、练习形式和练习条件3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以上3个因素之间的整合,制定出能获得最大化情绪效益方法模型,认为经常参加中等强度、持续时间至少20~30 min、每周至少3次快乐性体育活动,将获得最大的情绪效益。本实验正是以此为特点科学地进行教学。

但从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结果来看只有4个分量表得分得到改善,该结果只是部分支持本研究假设,即情绪调节体育教学能全面提高身体自我概念水平。从结果来看,情绪调节体育教学组在身体活动、运动能力、身体协调和身体灵活4项得分显著提高,尤其是身体活动水平得分最为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无运动经历并有久坐习惯的初中女生。而身体协调和身体灵活方面的得分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体育教学模式中采用的身体活动方式多为充分利用创新的民间传统游戏(如双人拔河、左肢花样跳绳、弓箭步手脚石头剪刀布、欢跳橡皮筋、双人对踢毽子、三五龙头抓凤尾、客串橄榄球赛等),这些活动形式需要较高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学生通过参与这种创新型的民间游戏可以增加对身体各部分肌肉灵活性和协调性的锻炼机会。除此而外,运动能力的得分也显著增加,可能源于本研究中的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量,课中的平均心率保持在130~150 次/min,这一运动负荷是运动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6]。

本研究结果中身体力量、身体外表、身体肥胖、身体耐力、整体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自尊的分量表得分未发现得到显著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该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有一定差异。王小云[7]通过8周的有氧锻炼,高中女生在身体自我概念中的“整体身体”、“身体自尊”、“身体外表”和“力量”方面都有所改善,身体自我描述良好,生活满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钟伯光等[8]采用身体描述问卷对56名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体育锻炼,每周2次,每次40 min,结果显示女性组在协调性分量表上的得分较参加锻炼之前显著提高;在身体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自我概念、外貌、力量、耐力/体能、整体自尊7个分量表上的得分较锻炼前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而在健康、身体肥胖、柔韧性3个分量表上锻炼前后的测试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产生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无外乎采用的运动方式的不同,方法学的差异以及试验程序差异等。研究者们多采用有氧锻炼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健身操等锻炼方式,而采用本研究中民间游戏的运动方式的研究不多。另一个原因是采用的运动强度不同,根据Berege的研究观点,运动强度是能否产生身体心理效益的重要因素,不同研究中的运动强度显然有着一定的差异。另外运动持续的时间也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体育教学干预时间用了10周,前人的研究中的干预时间从4周到半年不等。Rostad和Long[9]研究认为,为获得较好的心理效益,运动持续的时间应长于8周。当然本研究同样可能存在一些方法学缺陷,如未考虑学生的期望效应,未设立安慰剂组等,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履平.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杨剑. 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的介绍与修订[J].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83-86.

[3] 李文利,钱铭怡.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修订[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1):108-115.

[4] 邱达明,殷晓旺. 年龄和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关系的调节功能[J]. 体育学刊,2009,16(1):35-38.

[5] Berger B G. Exercise and mood:a selective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employing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J]. J Appl Sport Psychology,2000(12):69-92.

[6] Marsh H W,Richards G E,Johnson S,et al.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multi 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of relations to existing instruments[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4(16):270-30.

[7] 王小云,于建宏. 8周有氧锻炼对高中女生身体自我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集. 南京: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2

诸如此类行为偏差的独生子女的教育是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难题。山区农村独生孩子在初中阶段行为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的溺爱实行一孩化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对孩子的物质生活有求必应,要啥给啥,对孩子一味迁就和溺爱 ,实施保姆式的教育,孩子完全处在一种由所包围的保温箱中,这样,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过度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第二、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孩子缺乏锻炼有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承受不了批评,出于一种特别呵护心态,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很少因势利导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在孩子管教中,迁就过多,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唯恐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对孩子喜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子女的要求 ,孩子出了问题很少严肃对待,往往没有及时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向言行甚至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第三、父母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教育现在的独生子女基本上属于甜水泡大,很少有吃苦经历,贫困、饥饿对于他们来说不知是何滋味。因为是独生子女,家庭都视为掌上明珠,尽量不想让孩子吃苦受累,对孩子的生活会尽可能进行全方位包揽。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形成孩子怕吃苦的性格。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纠正这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呢?要纠正这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应该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老师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在各个岗位都要为教书育人这个目的尽职尽责,使他们茁壮成长,当然这是一项既复杂又浩大的工程,需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的。

2.应该从心理角度去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学生行为不端,更多是指出其错误,告诫他今后改正,很少从心里角度去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课程落实却注重共性教育,很少因材施教,实行个性教育。对问题学生要有个性化的帮扶举措,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告诫教育因为孩子在家里很少受到父母批评,在学校很少接受个性化的心理帮扶与对应的惩戒教育,基本上都是在顺境中生活,很少有挫折感,遇到挫折往往就会显得无所适从。所以从小就有必要的批评举措,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学会自我克制,这样对于老师的善意批评就不会感到太多委屈而走极端。

4.对孩子的任何细节的行为偏差都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大因小而起,对孩子的任何细节的行为偏差都不能小事了了,让孩子树立接受批评的勇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应该随时关注,多与孩子沟通,避免偏执阴影笼罩。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3

摘要终身体育和新课程标准都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本文通过提高重视、建立良好关系、因材施教和教材教法四个方面探析了培养初中女生运动兴趣的方法,以期在实际教学中达到效果。

关键词运动兴趣初中女生 培养途径

一、新课程标准对运动兴趣的重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的内容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新课标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这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十分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这是实现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在体育课程的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中,对运动兴趣做了明确的要求:对于课程目标,要求: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对于领域目标,在运动参与目标中要做到: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水平目标,强调: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二、培养初中女生运动兴趣的途径

(一)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初中女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由于初中女生生理、心理方面、兴趣爱好以及学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她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和各类体育比赛关注不够,导致女生体育兴趣普遍偏低。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在平时工作中,要重视转变女生的思想,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积极引导和鼓励女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示范和宣传教育,有意识地向女生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宣传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女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功能和目的,明确“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 生命力的体现。[1]”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对女生普遍关注的形体和身体发育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女生转变以前对体育锻炼所持的错误思想,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培养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体育课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个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现代教育和学校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重视,在中学阶段,许多地区每周都开设三节体育课,并且采用小班授课制,再加上运动会和各个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如体育节等,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接触越来越多,

因此体育教师在初中女生运动兴趣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民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初中女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热爱、关心、了解和理解、信任和尊重她们,对于女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素质和特点,予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以平等的身份和她们相处,并且和她们交朋友,这样女生自热会尊敬和拥戴体育老师。教师再用广博的知识、健美的体魄、饱满的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美标准的示范,给女生以积极的影响,女生通过体育教师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燃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

体育课教学既有教师指导又有学生自主练习,既有分散练习又有集体练习、既有个人练习又有小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都会有许多不同的交叉结合。在这么多形式的活动中,不同女生的个性特点和运动能力都会表现出来,教师要尊重女生的不同个性,并根据她们的爱好特点和运动能力,为每个女生量身打造几项体育项目,对她们以后的体育锻炼做出明确的指导和要求,还可以建立不同的运动兴趣小组,依靠小组的力量,逐渐让女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从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初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

初中女生对体育模式的选择是:活动有同伴参与、运动量适中、活动属于消遣娱乐性[2]。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普遍要求,钻研教材特点,多开发教材的娱乐性,提高初中女生体育课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想方设法的吸引和调动女生,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根据女生不同的运动能力,采用分层教学,为每个女生设置她们可以达到的练习目标,进行成功教学,让她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教师对她们的进步和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轻松、欢乐和成功的氛围中,不断地激发初中女生的运动兴趣,让她们爱上体育课,爱上体育锻炼。

三、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初中女生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身体素质,确定终身体育思想,就必须从培养运动兴趣入手,这是终身体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目的,更是我们这些一线体育教师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的学生从我们这里得到的不仅是体育知识,更是一种体育意识、体育锻炼的方法,那我们的体育教学就是成功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

参考文献: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4

关键词:农村;中学女生;心理健康

一、本节我们将着重介绍现在农村地区的初中女生的心理特征

1.情感复杂,多愁善感

我们知道现在的女生大部分都是很敏感的,很多女生在艺术方面都很有天赋,比如画画和音乐方面,这通常就会导致女生的情感十分的细腻,会变得非常的感性。而且现在的女生都细十分的喜欢一些流行的情感小说,喜欢去追逐自己喜欢的明星等等,她们由于性格的原因,对于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特别热衷,容易把时间都花费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而且由于女生情感细腻,十分感性,容易被小说中的情节所打动感染,会使得她们的情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女生由于天生的性格原因,她们很少像男生那样去户外运动,去释放自己的情感,她们更喜欢的是安安静静的去天马行空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就会使得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整体下降,学习的时间也会受到很大的减少。

2.心胸狭窄,容易受伤

女生在性格方面就是非常弱小的,很多的女生心胸都不够宽广,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半点的意见和坏话,更不能受一丁点的委屈。很多的你女生脸皮很薄,十分爱面子,听不得别人说自己,更受不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自己,很多女生由于自尊心特别强,就会与老师发生矛盾,力求为自己争回一丁点的颜面。女生之间的矛盾也特别多,往往都是一些小事,就会使得关系不错的两个女生发生矛盾,甚至成为仇人,在很多时候,女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十分的脆弱,不喜欢去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这就会导致彼此都容易受到伤害,学习的效率更会降低。

3.没有自信,不愿受挫

现在很多的女生都对于学习都是有冲劲的,大都表现的很勤奋,但是对于自己的目标很多女生却很迷茫,根本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由于女生的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很多女生在经历挫折之后,就会变得一蹶不振,甚至还会从此消沉。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她们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她们的性格还不是很稳定,不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挫折。这种女生自尊心强,但是自信心不够,如果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便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很容易就会对学习失去热情,严重者甚至还会做出一些难以挽回的事情,因此必须对女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学,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二、针对农村初中女生的以上的这些心理特点,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初中女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和教育

1.对她们多理解和关心

大多数的女生在感情方面都是十分细腻的,她们常常缺乏安全感,需要别人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如果女生在感情方面出现较大的浮动不稳定,作为教学工作者就应该对她们多多进行关心和理解,能够及时的为她们解决掉心中的不愉快和疑问。一个人只有心里完全处于方式状态,没有心事,才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经常的能够发现和了解自己和学生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只有这样做教师的工作才会越来越出色。现在的初中生由于性格大都比较叛逆和自主,仅仅依靠嘴上的批评教育是起不到作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能够真正的去了解实际的情况,能够换个角度去真正的理解现在初中女学生的想法,进而再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改正。

2.教育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学生要想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必须处理好自己平时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的心胸比较狭小,那么他的人际关系肯定是很差的,这种人的发展也会非常受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能够明白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大道理,,要让他们懂得要想在社会上发展立足,就必须需要别人的帮助,人际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还应该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能够让学生们彼此之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锻炼她们的交际能力,能够真正的让她们了解到健康的沟通和交流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3.培养女生勇敢独立的性格

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性格完全可以在后天进行重新的塑造,重视对女孩性格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女孩子一般性格比较内向,做事一般比较死板,不会去创新和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经常去鼓励她们,让她们能够不断的去动脑筋思考和创新,要能够让她们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鼓励她们不要害怕犯错误,要勇于去冲破束缚,去勇敢的创新和作出改变,更要让她们能够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一个人才会更努力的去学习和进步,才能够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4.增强女生的信任感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5

〔关键词〕初中;青春期性教育;异往;性观念;性道德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0-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初中青春期教育的现状,探讨初中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2009年5月,笔者采用自编“初中生青春期教育调查问卷”在我校(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年级作了一次关于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其中初一90人,初二78人,总共168人。初一和初二共有男生99人,女生69人。问卷调查过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青春期教育现状

1.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途径

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途径,有44%到56%的学生选择由学校下发的资料,其次是来自父母、家庭的教育,第三个途径是学校开设的课程。第四个途径是来自影视和网络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父母是我校学生获得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由影视、网络途径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一是37%,略高于初二的21%,两个年级的男生都要高于女生。男生更多从网络、影视上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中阶段的男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模仿能力较强,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家长加强监控,避免低级、庸俗、黄色的网络信息对孩子的影响。

2.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初一、初二年级“非常了解”的平均达到6%,“一般了解”的初一48%,初二 60%,“不了解”的初一10%,初二14%,两个年级男生对青春期知识“不了解”的人数都高于女生。由此可见,我校初中年级有一半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处于“一般了解”的程度。

3.学生想了解的青春期知识

学生最想了解的青春期知识:两个年级排在前三位的是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异往。而对怀孕与避孕的知识、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学生的知晓率不高。首要原因与学生的年龄有关,这些学生处于13~15岁之间,年龄小,对这些知识还不太了解。另外,学校还没有在初中年级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生殖及性健康知识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

从表中可以看出初中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是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碍,这就充分体现出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以性发育为标志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另一方面以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内心冲突为标志的心理尚未成熟。即青春期生理发育越来越提前,心理成熟越来越滞后。这一矛盾、冲突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危机和困惑,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的心理老师,更需要将心理辅导课与青春期性教育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安度青春期。

4.学生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教育的态度

希望学校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教育的有29%到38%,持无所谓态度的有52%到61%,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9%)是不希望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往往由于“羞于启齿”和回避心理而持“无所谓”的态度,并非不想获取青春期知识。

5.学生应对青春期的态度

有49%到61%的学生选择“面对青春期基本上可以应对,还需要得到一些帮助”,只有9%到12%的学生选择“还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不知所措”,而且男生要高于女生。看来初中女生从生理发育到心理发展都比男孩子更加成熟,能从更多渠道获得青春期知识,能更加从容、主动地应对青春期。

(二)初中生对异往的态度

1.与异性同学交往,学生的感觉

与异性同学交往,学生回答“没有感觉”的初一占60%,初二占73%,男女生差异不大。其次是“有些紧张”“不好意思”“异常兴奋”。在传统观念中“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有些紧张、局促、害羞、不好意思的感觉,而我校学生有一半多选择“没有感觉”。通过与个别学生和班主任的访谈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异性同学之间的神秘、羞涩、紧张、拘束越来越少。经常可以在初中的班级里看到男女生追追打打、推推搡搡的现象。

(2)初中的女孩子比男孩子早一两年进入青春期,相比而言女孩子更加成熟、自信、活泼、大方,阴盛阳衰现象明显,在一个班里成绩优秀、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往往都是女孩子。在女孩子心目中有品味、有魅力的阳光帅气男孩最有吸引力,而这样的男孩子在她们周围似乎找不到,于是这些女生对周围的男生往往不屑一顾,她们也更喜欢与同档次的女同学交往。另外,我校初一年级的一部分小男孩刚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或者是害怕与异性同学交往。他们往往更热衷于玩网络游戏,更喜欢与同龄男孩子交往。还有些男生认为周围的女生“太强势”“太野蛮”,性格不太讨人喜欢,有些男孩“以貌取人”,感觉周围的女生“不漂亮”“不可爱”。于是乎就对女生退避三舍。这就造成了男女生彼此隔膜、彼此疏离的现象。

(3)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有些学生说:“同班同学在一起时间长了,男女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很自然,很平静,也就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说:“男女同学相处不可能完全像同性同学那样自然、平静。只是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心中有顾虑,担心别人看到自己选择“兴奋”“紧张”“不好意思”会说自己心理变态,所以只好选择“没有感觉。”

(4)目前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比较敏感,一旦发现早恋的倾向便如临大敌。基于这种压力,初中生一般都会选择与异性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将对异性同学的“好感”“喜欢”“爱慕”压抑下去,避免陷入“早恋”的漩涡之中。

2.与异性同学交往更愿意采用的方式

与异性同学交往大部分学生选择班级集体活动和课外小团体交往的方式,课外同学朋友的聚会、生日聚餐等小团体交往方式最受欢迎。“不想与异往”的占10%到13%。

3.学生对来自父母或老师的对异往的指导的看法

在与异往的问题上,有32%到49%的学生选择“不需要”“不希望父母或老师干扰”,这大概与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强有关。有些学生担心父母或老师知道后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一般不会让大人知道。有15%到26%的学生选择“主动寻求他们帮助”。其实异往问题是困扰初中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宽容对待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可现实情况是父母和老师一发现早恋的苗头,就如临大敌,横加指责,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因此学生只好采取回避的态度。

4.学生对恋爱的看法

有49%到62%的学生选择“反对”中学生谈恋爱,我校学生整体上还比较单纯、幼稚,真正开始谈恋爱的很少,个别学生对某个异性同学会有“好感”“喜欢”“爱慕”等懵懵懂懂的情感,私下里会有发手机短信、QQ聊天、长时间打电话、写情书等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年龄还小,还不懂爱情,学生时代要以学业为重,目前还不会考虑恋爱问题。

(三)初中生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1.假如非常要好的异性朋友提出身体接触等过分的要求,学生的态度

2.学生对性的看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校有72%到79%的学生认为“性”“很正常”,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认为是“不健康”、“很丑恶”。说明初中生对“性”这个问题大部分都能正确看待,不认为性是羞耻、丑恶的。

三、建议与对策

1.青春期教育要遵循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适宜,即对不同年龄、不同状况的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适时,即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教育。适度,即性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

初中女生的教育范文6

问题。

关键词:游戏;初中体育;腾飞;方法

游戏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不管在哪里,闲暇时间我们一定会玩游戏,通过游戏来打发时间,不管是电子游戏还是实际的游戏,只要我们找到了窍门,玩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而且在很多场合,游戏成了人们互相认识和调节气氛的工具。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需要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除此之外,他们的心理也在逐渐成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交流,很多男生、女生不愿意来往、说话,这与初中生的心态有关,如何通过体育游戏改变这种现状?这需要一步步慢慢发展。

一、组织男女分开做游戏,让气氛活跃起来

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不能刚开始就让男女生一起做游

戏,刚开始学生都不能放松,直接组织男女游戏会让学生更加尴尬,参与度也不会很高,而且会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排斥心理,一些内向的男女生可能会害怕体育课,教师要明白,组织体育游戏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男女生之间有更多的了解,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开朗,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游戏时要意识到这一点,分好男女生的队伍,然后组织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游戏,比如男生进行投篮比赛,女生进行跳绳比赛,让男生、女生分开来参与游戏,这样通过一定时间的游戏之后,体育课上大家都会活跃起来,气

氛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学生能够真正放松,而且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接触,不像以前一样,只是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不熟悉的一句话也不说,不像一个班级的人,通过这些游戏,能够让学生之间有初步的接触和了解,男生之间和女生之间的友谊范围会更广,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初中生在体育课上不愿意活动,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通过游戏能够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能够他们在这个阶段得到充足有效的锻炼,改变以往体育课可有可无的看法,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发展,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组织男女都可参与的游戏,让男女有初步接触

经过一段时间的男女分开游戏之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态度和状态就会有所改变,从刚开始的不愿意动到现在每个游戏都踊跃参与,这是很大的进步,他们有了改变,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就会更加轻松,所以在一段时间的男女分开游戏之后教师就要迈出关键的一步――让男女生能够配合完成游戏,即组织男女生都可以参与的游戏,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这个游戏,比如进行接力赛、打羽毛球比赛,这种游戏男女双方都可以参与,而且学生之间只是初步的接触,教师可以让五六个人一组,男女混合,然后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男女生就会有更多的交流,他们也能发现彼此身上的优点,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的交流,但是很多教师在组织男女生一起游戏时操之过急,认为之前男女生分开游戏已经很活跃,所以进行更深一步的接触没有什么问题,就选择了男女生接触过多的游戏,比如两人三足、男生背着女生进行的一系列游戏,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但是这反而会让学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且男生女生之间更加不愿意交流,这就是由于教师错误的看法,男女生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突然有了接触,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有很大的障碍,这些接触过多的游戏不仅难度大,而且学生也几乎不可能完成,相比这些游戏,接力赛之类的游戏就简单得多,教师应该在男女生有了一段时间的配合,能真正放松自己的时候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这样才能让体育课腾飞起来。

要通过游戏让体育课腾飞起来,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教师要明白体育课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体育课的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