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35-01
一、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现代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几个简单原理,为人们提供了开启现实世界之门的钥匙。一种被称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
二、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的现状
(一)体育场馆布局不合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方面。在用地选择上与布局上,缺乏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协调,造成使用与联系的不方便,或与城市其它功能冲突。另一种情况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处于市中心位置的体育设施,与商业、贸易、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相距太近,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为一方面,市中心是大量人流集中的区域,用地紧张,交通繁忙,环境吵杂。另一方面,大型体育活动人流的聚散对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及组织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体育场馆用地狭小,环境质量较差。在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上,重视设施本身,忽视用地与环境的协调,只顾及眼前,缺乏前瞻性考虑。表现在用地狭小,建筑密度过高,不具备基本的绿化条件,室外活动空间有限,环境质量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中、小型体育设施的建设上。
(三)体育场馆设施陈旧、设备不配套,使用率低。由于体育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不同,经费差异很大。有些体育场馆缺乏维护资金,造成设施更新不及时,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很多场馆是专门为了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设计建造的,功能单一,这种场馆与一般练习场馆相比较,就每年使用天数而言,相差至少10倍。
(四)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不合理。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的公益性。经费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目前体育市场规模不够大,又要兼顾公益性,而后期的设备更新、维护费用也较高,致使前期资金投入不易在短期内获得相应回报,投资结构多元化局面难以形成;同时,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规模、布局等受经济条件制约,即使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对外经营,满足群众娱乐健身需要,减轻国家负担的问题,也会因资金方面的限制而放弃。
三、未来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应当体现
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
循环经济要求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减少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在体育场馆进行完比赛和训练之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多次利用。
(一)在前期的建设投入中要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具体来说:
1.在体育场馆的整体布局上要合理,要考虑到今后的可利用性。
2.在体育场馆的建设当中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的节约资源。
3.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除要尽量的节约资源外,对于那些用于大型比赛必须做大做强的比赛和训练场馆,在设计中具有特色,建成标志。
4.场馆的空间结构的设计上可以考虑装移动坐席或升降幕布、活动隔断。
(二)在体育场馆的运营中要注意体育场馆的环境保护,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这就要求:
1.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如果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基本确定了产权多元化方向,则建设资金投入的单一化就可能被扭转。因此,鼓励内资,吸引外资,是今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2.加大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育场馆的运营就像酒店管理一样,要求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机构抓紧培养相关人才,组成专业的运营队伍对体育场馆运营,避免政府和社会的其他企业不熟悉体育行业而进行体育场馆的管理而带来的问题,到达投入的最小化,运营效果的最佳化。
四、结论
(一)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建设和运营得好坏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体育场馆能够循环利用,就必须在体育场馆的设计规划,建设与运营等三个方面减量化,用好体育场馆,确保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场馆的循环利用,就要提高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从而为体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遇到来自内、外部多重困难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模式尚不完善、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左”的思想干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较少等。因此,要使体育场馆更好的再循环、再利用,并且在再循环再利用减少投入,就要完善运营模式,培养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2
摘 要 我国要想成为一个竞技体育大国必须要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为大背景,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旨在找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求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 竞技体育管理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一、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竞技体育管理的主体为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管理竞技体育的政府机关不仅仅是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还包括了教育、军队等机构内部设置的与体育有关的部门。各级体育局对体育工作进行统一和宏观地管理,其他机构的体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本部门的需要,对部分体育事务进行管理。当下,中国的社会组织对于体育的参与和管理略显得不足,对全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影响有限。
二、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一)管理权限过于集中,行政效率低下
当前的行政权力强调纵向结构,忽视横向结构的协调,造成横向结构紊乱,各横向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从功能看,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各层次权力分配不突出,职责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使体育管理体制内部存在巨大的功能消耗。行政机构政事不分、管办一体,统得过多,管得太死,压抑了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造成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加之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力量分散,导致宏观调控不力。
(二)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包统配”体制给市场经济的介入制造了不小的障碍。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经费由国家统一下发、运动员由国家统一招收、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一安置。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来源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经费所占比例较小。
(三)法律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
法律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是影响我国竞技管理体制的完善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制度、法规较少仅有《体育法》可供利用。其他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条例多为行政法范畴,处罚力度十分有限。体育法制化环境未完全建立,依法办事还存在很多困难。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的协会及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基本上都是由体育局行政领导兼任,这种官民相结合的体制很难让体育协会大施拳脚。此外,大多数体育协会的现有工作人员都为退休发挥余热的老干部,还有些人员是运动员退役以后安置下来,他们缺少必要的管理知识,因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三、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发展对策
(一)合理定位中国竞技体育的特征
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技体育市场发育水平,目前中国竞技体育还不具备相应的市场化条件,过于激进的改革只能使中国竞技体育进入一个恐怖的滑坡期,导致整个竞技体育水平的严重下降。当下,中国竞技体育带有公共性,完全可以被定义为准公共产品。
(二)进行适度的社会化改革
1.资金来源的社会化。竞技体育是耗资巨大的事业,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竞技体育的投入对于政府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竞技体育资源来源市场化,我国已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以丁俊辉为代表的高水平运动员家庭培养模式及2008北京奥运会的商业开发。虽然,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就长远来说,政府及竞技体育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尝试进行竞技体育资金来源的改革,吸纳更多社会资金。
2.体育管理的社会化。竞技体育事业的社会管理主体,在实际运行当中,更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完善运行和发展机制。相对于资金来源的社会化需要循序渐进,体育管理的社会化则应当尽快进行。只有首先在组织建设方面实现了管理主体的社会化,才能完全实现竞技体育的社会化管理。
(三)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1.明确机构职能。政府应当完善在竞技体育领域进行监管和服务,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设置的步伐,中国体育管理机构改革也开始“遵照简政放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精简机构的总体思路”。在这样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原国家体委管辖下的运动项目逐渐转由新设立的项目管理中心进行组织和管理,与改组后的国家体育总局脱钩。
2.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保障体系。竞技体育是一个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运动员随时有伤残、乃至丧生的危险。一般的社会保障体系侧重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对于疾病的保障相对薄弱。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动商业保险有关险种的发展,强制俱乐部和运动队出资的方式为运动员购买,再辅以政府出资购买的方式,才能多层次保障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基本医疗需求。
3.建立完备的体育法律体系。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适当的法律进行保障。中国体育立法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对竞技体育项目各俱乐部的产权进行明确界定,对竞技体育参与主体的身份进行规范,从法律上明确竞技体育的准公共产品地位,保障职业俱乐部和运动员个人的经济利益,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
四、结论
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情形下,竞技体育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使竞技体育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优势,走上社会兴办、公众参与、政府监督与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3
关键词: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
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而体校财政拨款中的主要部分是体育训练经费。本文所提到的体育训练经费,指的是财政拨款用于体育事业支出的预算经费,它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经过各级人大或相关法律程序批准的本单位的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所涉及的经费。我国财政部在201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支出使用的监管,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要求各级部门预算单位针对财政性资金支出,特别是项目经费支出,都应该进行绩效管理评价。体育训练经费作为基层体校的主要项目经费,其预算金额较大,用途广泛,社会影响大,而且由于其动态化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难使用传统方法去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对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开展研究。对体育训练经费进行绩效管理研究,有助于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体育运动学校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经费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指导体育训练部门的经费管理工作,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一、体育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各地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工作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同时也在主管部门和当地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绩效管理目标设置、管理过程、考评指标设计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绩效管理的目标设置不全面、不完善
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目标的设定是整个绩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基层体校往往注重绩效评价打分环节,而不重视绩效管理工作规划、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往往只是孤立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没有将绩效管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基层体校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工作重心和目标往往是追求学校排名和体育比赛成绩,而建立基于体校绩效评价、目标分解、人才培养规划等因素的科学管理模式却往往被忽视,这就导致体校的实际工作重心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目标严重偏离,致使基层体校的公益性受到损害。众所周知,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和临场发挥,还与天气、裁判、主客场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如果一味地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作为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目标,不仅不能够如实反映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真实情况,而且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因为一旦被寄予厚望的重点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那么通过该评价指标反馈的信息是该项目投入较大却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即使体校在学生升学率、优秀运动员输送人数、体育场馆开放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也无济于事,因为上级财政部门只会根据体校申报的绩效管理目标来对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进行考评。所以,仅仅将比赛成绩作为基层体校绩效管理目标是不够全面的,也是极具风险的。
2.绩效管理中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体校对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大致如下:首先,体校管理层根据体校的绩效管理目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决定当年体育训练经费的具体实施项目及预算安排,并上报体育局审议,审议通过后上报市财政局审核;其次,基层体校根据各预算项目的具体支出计划,分析预算经费增减的原因,合理安排预算支出的进度,并明确训练经费支出的责任人、预期目标和预期取得的成效;再次,基层体校根据前期制定的训练经费支出计划,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并按季度对预算经费使用绩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在预算执行结束后,根据训练经费支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填写绩效评价指标分析表,并编写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然后由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对自评报告进行再评价。目前,基层体校在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中,对管理流程和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达到财政部门对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要求,也不符合绩效管理的流程标准。在训练经费项目安排的预算编制环节,体校没有充分地对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很难明确训练经费安排的计划和年度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目标;也没有根据体校内部各处室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实际情况,采用评分体系确定训练经费支出的优先次序,对于财政部门批复的训练经费的额度,不能依据预算编制按照进度严格地安排支出。虽然体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由于体校的特殊性,日常的业务活动复杂多变,体校在训练经费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运动队夺金任务指标的影响,部分流程和环节还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去执行,比如在训练经费的分配上,原则上是根据该项目的金牌任务指标以及上年度比赛成绩确定经费分配比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当面临夺金与否的关键时刻时,往往会超出既定预算以确保完成夺金任务。另外,体校在进行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各处室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辅导和支持,以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及数据,顺利开展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求预算单位在预算经费的收支上保持平衡,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同时还要求预算单位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保持各部门、各层级的顺畅沟通和交流,绩效管理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对业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及时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以提高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不尽合理
目前大部分基层体校设计的绩效指标体系较为粗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绩效管理指标设置还是以训练经费的投入和产出为主要依据,以此衡量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细致、具体的绩效目标,导致评价指标无法充分反映体校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目标,以至于绩效评价结果无法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第二,指标体系设计混乱,缺乏设计依据。指标设计无法体现出体校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部分评价指标晦涩难懂,一些绩效指标脱离实际工作情况,概念模糊,无法衡量,不具备可操作性。设计的指标没有和单位的绩效目标挂钩,与绩效管理的关联度较低,不利于开展绩效考核。第三,各处室、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教职工、教练员参与绩效指标设计的程度不够。据笔者了解,绩效指标大都由经办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设置,没有充分调研,因而指标与教职工的职责和利益不挂钩,导致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人员,体校各教职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具体要求认识较为模糊,影响了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实施。
4.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就基层体校目前的情况而言,绩效管理还停留在表面,工作方式较为粗放。首先申报绩效目标,然后根据项目实施结果对照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最后根据最终得分来衡量训练经费绩效情况,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这样的绩效管理流程是不完整的,它没有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更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工作。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应当包括绩效管理规划、机构和人员配置、指标设置、绩效管理实施、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等。然而在目前,基层体校往往没有有效地应用绩效评价的结果,这样就无法发挥出绩效管理真正的作用,也违背了对训练经费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缺乏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对于改善体校训练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是没有太大作用的,这种情况下绩效管理工作只会白白地消耗体校的资源,往往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体校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基层体校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措施
1.完善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
平衡记分卡的相关理论认为,组织的绩效管理目标的设定是由它的使命来决定的。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和变革,基层体校首先应该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从而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职能,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制定符合自身特性和社会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所以,在设计绩效管理目标的时候,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特殊时期的产物,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时代性,但是当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候,为了使体育运动学校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争取更大的发展机遇,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体校的办学思路,在制定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目标时,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这样制定的绩效目标才有价值和前瞻性。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必须调研分析基层体校的现状、不同绩效维度以及关键驱动因素,结合基层体校的使命,在合法合规地使用训练经费的前提条件下,努力做到训练经费的收支平衡,以保障体校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另外,还要积极开展教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优化体校专业设置,提升师资力量,提高基层体校整体竞争力,优化生源结构,争创一流的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提高群众的身体健康素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完善训练经费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
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的各环节,最终都将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因此在整个绩效管理工作中,顺畅的沟通和及时的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能够及时地掌握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教职工也能及时反映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作为绩效管理实施阶段的重要环节,相关信息的收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这项工作,能够收集和记录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既可以为下一阶段开展绩效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以提高绩效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提供诊断工作的依据,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绩效低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绩效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观察法、工作记录法和他人反馈法等,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体校管理者、教职工、运动员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收集,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流程和环节是否完善、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影响绩效工作的内外部因素等。基层体校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聘请专家或第三方机构,指导体校顺利开展工作。在训练经费申请之前,根据要求申报绩效评价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训练经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在训练经费的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在项目完成之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同时依据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撰写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最后由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自评报告和项目组织实施的结果进行复评,并将复评结果反馈给市体育局和市财政部门。
3.训练经费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基层体校在设计训练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之前,首先要明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项。第一是相关性原则。设计的评价指标应该与体校训练经费的绩效目标和考评目的有直接联系,以保证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实施的情况。在整个指标体系内,各项指标通过相关性构成钩稽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内部制约关系,从制度上杜绝数据造假。第二是可比性原则。如果被评价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共性,那么就可以选择同一类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以便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比较。可比性原则有利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建设,可以减少信息收集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第三是重要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指标设计者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根据指标在单位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进行筛选,选择最能够反映单位主要业务、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单位的绩效情况。第四是经济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设计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获得指标数据的成本支出,成本支出不仅仅是相关经费的支出,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因为绩效管理是提升单位业务和运营成效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如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可能会得不偿失。第五是科学性原则。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指标应当定义精准、范围明晰、指向明确,指标体系内各项指标都具有独立性,不应该相互干扰甚至出现逻辑上的悖论。第六是稳定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是要注意设计的指标不能随意变更,这样能够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一个稳定的预期,使绩效评价的记录具有连续性;二是要注意评价指标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性,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适用,以便进行长期的对比观察。因此,根据上述六项原则设计出来的评价指标,相互制约、各有侧重,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可以充分反映出训练经费支出的成效和影响因素,避免了体校目前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思路不清、原则不明的现象,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指标体系较为混乱的问题。
4.完善训练经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
针对目前基层体校训练经费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与单位年度预算安排相关联、奖惩制度完备、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以提升体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首先,随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逐步深入实施,财政部门应当建立部门预算与绩效评价结果联动的应用机制。基层单位在上报下一年度财政预算编制时,应同时申报预算经费绩效管理目标,以及上一年度的绩效管理评价自评报告。财政部门在审核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审核单位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并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基层单位上报的绩效管理自评报告进行再评价,并综合多方面意见确定基层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对于预算经费绩效评价优秀的,市财政局可以优先安排预算资金;对于完成情况良好或一般的,市财政局可以提出整改建议,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预算资金;对于没有完成预算经费绩效管理目标或者有拖延的,市财政局可以在分析具体原因后,要求基层单位进行整改,并严格控制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安排。通过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建立财政预算安排与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联动机制,以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奖优罚劣。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不是营利性部门,无法简单地通过财务数据进行奖惩。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基层单位的绩效评价报告来作为预算经费安排的参考依据,建立预算经费与绩效评价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奖优罚劣的目的。最后,积极应用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基层体校也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将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和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以便训练经费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更好地应用。另外,积极建立训练经费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标准化、科学化的指标体系。在建立了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后,财政部门还需要对基层预算单位进行辅导,组建绩效评价专家库,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合作,为训练经费的绩效管理提供帮助,以提升训练经费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青.体育行政管理新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李万来.竞技体育技术创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晓芳,刘江宏,庞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体育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2).
4.李波,叶蓓伦,魏燕.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工作综合考评系统的研究.体育科学,2005(04).
5.李林.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研究.体育科学,2011,31(4).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4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竞技体育确定举国体制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也暴露了举国体制的一些弊端,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体育管理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化干预,而政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文化的传承,以及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竞技体育管理行政化的根源。综文献所述中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为多渠道的资金筹协会的实体化、改善管理队伍结构和构成与去除体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而笔者在此大胆假设,既然行政化管理创造了辉煌的过去,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
二、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特点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变更,并设立了多种与时期所对应的管理机构。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由于多种客观原因,体制改革和机构的撤并不能同步,造成了当前管理过程中多种机构并存的状况。我国当前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由政府统管的局面,但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我国公益性体育发展目标影响,使得竞技体育管理带有异常明显的行政化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从前适应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就显得落后且封闭,并且显现了高度集权式管理、政治利益干预体育、竞技体育无法社会化等弊端。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权限过于集中,使得竞技体育管理的行政化严重,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导致忽略了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权。高度行政化有其自身优势,如优秀的执行力与团结协作能力,但行政化势必带来微观层面的被忽视,而本应拥有微观决策权的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等没有其独立决策的权利,这势必会影响体育管理宏观与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同时对于运动员选材、训练等都有影响。同时资金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很难引入外部资源,也导致了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體制发展
我国走的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制度是不理智的,国外的管理体制有其自身先进的地方,其本身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量身定做的,而最近主流的声音都是去行政化。但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中,也不乏出现像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水上项目等优势项目,这说明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非一无是处,而国外的管理体制也并非在所有方面都处于先进地位。应设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借鉴而并非照搬国外先进理念的竞技体育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的管理体制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举国体制的优劣
举国体制保证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整体实力,集中有效的人力,财力、物力以求最大限度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打开了总奖牌数异地和金牌数第二的奥运史的新篇章。其弊端在于政府包办了体育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同时这种体育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高度社会化和产业化。高度依赖计划和政府投入,体育人才流动性弱,竞技体育社会化薄弱等劣势都随之一一体现。
(二)国外体制的优劣
在此我们以美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为例,美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的作用被限定在最小范围,市场的功效都得到充分地展现和发挥,其所有的优势恰巧是中国举国体制所欠缺的,但其自身也具有局限性如美国模式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各体育组织内部进行不受外界干扰的有效管理, 但在全局上缺乏有力的协调和统一。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以美国为例的国外管理体制恰巧在我国劣势的地方具有其可借鉴意义,但其体制成立的基础是竞技体育的社会管理型要求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整体实力和人均GDP水平较高,体育组织成熟,参与竞技体育管理的主体多元化等,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要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就不能完全照搬外国体制,应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以半行政化管理为主,整合其他社会管理组织并形成多方管理为辅,在不改变本有体育管理优势的情况下,逐渐改变其完全行政化管理策略为目标,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机制。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5
一、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单一,使用率低下
公共体育馆是国家为了进行体育比赛而建造的,所以在修建的过程中就要按照可以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为标准,在建造的时候往往会将体育馆建的占地面积比较广,并且在规模方面也会倾向于大,标准相应的也会很高。但是这样一来,就在对外开放的时候就会成本显得过高,如果对于一些普通的大众进行开放,往往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所以公共体育馆除了平时有赛事或者是训练以外,就不会对外开放,使用率就出现低下的情况。而那些较为小型的公共体育馆由于设施不是很健全,并且功能也单一,其生存与发展能力就相对低下。
(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矛盾
在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体育消费意识方面人们还处于比较淡泊的阶段,愿意花钱到体育馆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娱乐的人还不是很多,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健身娱乐的需求还不是很高,所以就导致一些群体活动多的体育产业出现亏本的现象,经济效益也相应的要差很多。而将体育场进行经济化,将能够出租的房子进行出租,进行营业活动的话也就缩小了体育馆对外开放的空间,所以也就造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
(三)对资产损耗严重
公共体育馆作为国家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在在公共体育馆的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资产损耗较为严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公共体育馆进行经营型管理之后,在租赁合同中并没有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内容以及违约应付的责任,并且将经营所得的利润并没有纳入到单位的财务管理,并且对体育馆也没有进行折旧以及维护的资金提取等等。
(四)缺乏科学的管理
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与单位,想要长久并且良好的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公共体育馆作为国家的资产之一,在其管理过程中就缺乏科学的管理,对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长期以来制约体育馆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一直以来,体育馆的维护管理人员大多都是体育系统内部的人员,很多都是那些退役的运动员或者是一些体委的干部,而很少有专门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并且在体育馆的管理中还出现人员过多的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缴纳税费过多,负担较重
公共体育馆虽然是属于国家的固定资产,但是它和别的经营单位一样,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我国法律规定,如果体育馆对外开放,则需要交纳5%的营业税,其它的经营业需要交所得税,而房屋出租则要交纳12%~17%的房产税以及教育附加费。当然除了这些税以外还需要交治安费、门前三包费、物价管理费、绿化费等等这些费用,当然由于这些税费的繁多也造成了体育馆的负担过重的情况。
二、如何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一)改革管理体制
想要提高公共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水平,那么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针对公共体育馆的不同的特点以及管理的现状,对其体制进行调节,才能够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针对那些比较小型的体育馆,可以委托社区进行管理,让广大群众积极的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进行娱乐活动,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针对那些大型的公共体育馆,则应该适应市场机制的管理,可以将其委托给公司进行管理,让他们用现代化的经营体制来管理大型的公共体育馆,从而推进它们的健康发展。
(二)多方筹集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共体育馆也应该有自己应对市场的手段,而不是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慢慢的淘汰。所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公共体育馆应该进行开放式的经营,在进行投资改造的基础上引导大众对于体育的消费,使得体育馆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当然对于体育馆维护资金不足这方面的问题,体育馆应该多方面的进行筹集资金,明确产权关系,可以采取集资、合资等手段进行经营开发。
(三)加强资产管理
每一项资产都应该加强其管理,才能够相应的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公共体育馆也是如此,所以在体育馆的管理中应该对其进行资产评估,然后也要进行产权登记,然后对于每年的折旧率也要进行提取,如果对于有些资产进行了承包租赁,那么也要在合同中增加增值保值的内容。从各个方面加强对资产的有效管理。
(四)完善内部激励,提高综合效益
想要提高公共体育馆的经营管理水平,那么对于人才以及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引进复合型的人才,并且也要建立完美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对于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体育馆的开放与经营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从而提高其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体育管理与经济范文6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机制;环境保障预算是一个企业“实施计划和控制部门的核心管理工具,它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运营状况的基本尺度之一”[1]。于任何一个时期而言,企业的健康发展都里离不开财务的强力支持。当下时期,我国进入了“十二五”这一重要的社会发展新时期,在此背景之下,各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呈现出了明晰的态势,而如何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也成为了保障企业向既定方向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现况而言,相应制度的欠缺,员工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以及缺乏预算控制力和执行力等问题,成为了企业建立、建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的主要诱因。基于如此,笔者特就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对策做出如下浅析。
一、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预算是“企业运用控制范围最广的一种技术,其包含营业、财务、资本等各项预算,把这些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企业的全面预算”[2](也称:总预算)。做好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也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运用会计专业化的水平,将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结合,能够促成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会计理论中的重要理论,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财务预算管理凭借系统性、战略性以及整合、全面性等优势,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制度和途径。综合而言,企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和预算机制环境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优点:
(1)确定可行目标
通俗来讲,预算,就是计划。是指任务还未执行之前,通过制定某一计划来确定目标的过程。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及相关人员也能够察觉到企业在下一步发展中,部分所意想不到的情形和问题。所以,预算具有确定可行目标,规避风险的作用。
(2)促进合作与交流
预算一般会包涵多种项目,而如若想要达成这些项目,各个组织和部门之间必须达成统一、协调的意见。如此一来,也能够使管理者站在整体的角度,通盘考量整个链条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预算能够触及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进而成为一种用来协调各个部门的沟通方式和手段。
(3)促使项目目标实现
通过预算,可以使得管理者们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目标,通过组织实施和业绩评价等方式来进行控制和实现。同时,预算还能够使企业的各项目标得到优化和提高,进而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
(4)激励员工
在整个预算活动中,对企业前景的有效计划和规划,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们看到企业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从而让员工清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带动他们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进程中,进而避免盲目行为的发生,促使员工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标。
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具备的诸多优势。而这也是预算管理能够被很多企业普遍运用的原因。总之,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战略性的目标,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中,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企业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分析
1. 完善预算管理的专职机构和规章制度
想要保证预算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制度的保障。由于预算管理的层面很多,涉及范围很广,人员的参与性程度很高,在执行的过程中时间很长而且数据计算繁琐等特点,这就很需要一些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不能因为人的关系或者别的什么特殊的关系就可以区别对待,让那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一定要使得预算管理制度具备其权威性。在预算管理中,并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是企业大家的事,因此,要把提高企业的效益作为执行的目标,把明确责权利作为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让预算管理步入良性轨道,进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
2. 提高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
员工们在行为以及意识上的提高,不仅能加快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的速度,还能提高管理的效果。在这方面,就需要对员工加强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预算管理知识,和一些相关的法规法律,让员工亲身体会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时,作为企业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内部网络等一系列的宣传工具,来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作为企业,还应当清楚的认识到:预算管理是需要整体努力的结果,单单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也不能够完成的。要站在全方位的角度,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目标
预算,作为企业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目标来制定和实施的。利润,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预算过程中,要做到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深化,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对效益产生影响的关键性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制定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计划,通过扭亏增效等方式对目标进行成本上控制,以此来促成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作为企业的执行机构,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编制出合理的行之有效的预算是极有必要的。通过预算目标的下达,以指标化和数字化等形式体现,并和各级责任主体予以签订责任书,促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
4.制定合适的预算配置体系
不管是资金还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极为有限的。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被实施,必须制定相关的预算配置流程体系。也唯有这样,才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才能更有效地把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到清晰地传递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故此,企业必须运用统一的方针或者策略,来对预算的分配予以指导,同样是这一时期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
5.对预算实施动态监管
在预算的控制管理方面,应紧紧抓住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这两个部分,严格履行管理规章,通过一定的监督力度和必要的强制手段,把企业的策略以及法规贯穿于预算的整个过程,把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到及时反映,努力做到企业的兴衰和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具体执行的时间周期上,可以按季度和按月滚动进行,并跟踪予以实施。
例如:笔者所在部门每月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各部门上月的实际开支进行梳理,并根据预算目标费用,合理归类;而后再经过编制、初审、复审后发给各部门核对,以达到费用月月清的效果。再将经核对后的实际费用汇总与核定预算数进行对比,根据预算达成率,以提示各部门费用是否超支,进而做到有效控制公司成本,预算公正、透明、有据可依的目标。
可见,通过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可以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促进预算目标与个人利益的关联程度,提升全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6.加速信息化建设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因此,在当下时刻,企业如若想建立一个科学、完整且系统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就务必要加速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以一种共享的方式,将财务部、人事、营销等管理层和各部门凝聚在一起。即:将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昭然若揭于系统之中,而后各部门都要以此基础,开展工作。
事实也告诉我们:此种公开透明、实时的预算管理环境和机制保障体系,既实现了全体员工切实地参与到企业“节源开流”工作中来,同时也规避了由于地域的限制,管理层不能及时进行于预算管理监督工作。进而使企业在透明、共享的环境中,真正建立起可防可控、有章可循的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环境保障体系。
结语:
以上,结合个人的认识和相关文献,就如何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化向前,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此环境之下,企业将会面临各种新奇多样的问题,而如何乘风破浪、逆流而上,防控是为关键。于企业的财政领域而言,纳入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和预算控制体系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制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征途。而这给我们的警示便是:除了优化制度和环境等硬件设施之外,每一个从业者还应当保持十分情形的头脑和高质量的职业操守。(作者单位: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布鲁克林著.张显东译.《预算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P(1)
[2]姚春梅著.《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税务》.2012(14):P(71-72)
[3]朱璐璐著.《浅析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P(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