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1

关键词:哲学 生活 人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这门教材是国家教育部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是发挥哲学指导和解决人生问题作用的全新德育课程。怎样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想与教师们共同探讨通过“玩、学、用”的教学主线,把哲学与生活中的“玩”、教材中的“学”、实习就业中的“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帮助学生运用哲学指导和解决实习就业中遇到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造恰当的情景。”所以,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关注中职生的兴趣爱好,关注中职生的心理需求,探索生活中蕴涵的哲理,挖掘教材中的哲理与生活中哲理的联系,选好学生“玩”的项目,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搭建由生活中的“感”到教材中哲理的“悟”的平台,以这个思路作为出发点设计教学,不仅能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哲理提供探讨、体会的平台。例如:我在教学“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课时,我从学生玩游戏比赛“三局两胜”的活动中,挖掘出游戏比赛蕴涵着教材中的哲理:(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为此,我选取:“节奏1、2拍手节奏3、4拍膝盖节奏3、4拍膝盖时要求词语接龙”(如阳光―光辉―辉煌―黄色―色彩―彩带等)的“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将司空见惯的“成功与失败现象”植入课堂,并设计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依据教材接受老师的采访。这样不仅可以达成学生广泛参与,使教学极具新鲜感,还可以升华学生的哲理意识,使后面的教学可以更加顺畅。

哲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哲学智慧印证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全过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升华哲理意识,内化哲理品质。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生活中“玩”所蕴涵的哲理、搭建教材中“学”的哲理,活化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把在“玩”中体验到的哲理感受,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实现学生情感生成和意义建构。达成“领悟”课堂的目标。例如,把“词语接龙”比赛作为学生“玩”的项目,势必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感受到胜者和败者的行为过程和情感变化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过程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感悟“玩”中所蕴涵的哲理问题。比如:

(1)请问败者某某同学:你赢了第一回合的比赛,为什么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转败呢?

(2)请问胜者某某同学:你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输了,为什么能在第二、三回合的比赛中取胜呢?你是怎样取胜的?教师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性回答,可以让学生的“感悟”上升到对教材哲理的领悟上。即:(1)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化的。(2)正视、承认、分析、排除失败是把失败变为成功之母的必要过程;还可以填充学生已有知识和未有知识间的空白,即哲学可以指导游戏比赛,增强比赛斗志,能教会我们把失败转变为成功。从而达成“领悟”课堂的创生,内化学生的哲理品质。

王霁主编的《哲学与人生》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这些中职生按学制要求都要经过面试求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的考评决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挫折、不同层面的打击、不同人物的指责批评。如:面试求职屡次失败,顶岗实习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等。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2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契合 现实

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目前德育教学领域热烈讨论的话题。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则是面临着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而围绕着岗位技能和岗位意识进行系统化训练。其中,岗位意识的训练便有赖于德育教育的强大支撑。从德育教育本身的实现途径来看,包括课程教学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所要讨论的德育教育途径,具体指向课程教学领域。

笔者长期从事“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该课程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并且,着重关注了青年人在人生规划中感到迷惑的问题。由此可见,该课程就为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岗位意识的塑造提供了方法论支撑。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却时常出现课堂与现实脱节的现象。这就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优化教学模式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也就构成本文选题的初衷。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中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德育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大领域寻找根源。其中,主观领域又可以细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客观领域则可以细分为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具体如下所述。

(一)主观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1.教师方面。作为德育教师承担着课程教学的任务,也应履行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尽管在教育界对中职德育教育的意识提得很高,但在实际教学领域仍存在着诸多缺失。首先,部分教师仍将该课程单纯理解为一门必修课,从而在应试教育形式下解构该课程的教学。其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数量的案例来支撑课本知识的讲授,并拘泥于课本知识点的单向传递上。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哲学与人生”与学生“实际人生”脱节的现状。

2.学生方面。不可否认,在职业教育阶段中专业课程学习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并且,在就业导向、市场需求导向驱动下,也强化了学生对各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中职德育课程则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消极情绪。而且,正如上文提到了与现实脱节现状,这一现状又加强了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程度。

(二)客观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1.校园文化方面。校园文化体现为,学校组织中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这就意味着,良性、健康的校园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校园文化的构建在于由上到下的价值观传递,并伴以诸多仪式性活动的开展。在反观中职学校的上述工作时发现,价值观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功利色彩,而仪式性活动的开展也归属于常规活动之列。从而,难以促使学生仔细思考有关人生发展的哲学主题。

2.社会环境方面。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与延伸,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内在驱使下,无论在教师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商品拜物教意识。而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着,他们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在价值判断还未成型的时期,可能将追求物质财富作为人生发展的唯一目标。这样一来,他们所感悟到的人生意义自然就与“哲学与人生”大相径庭。

二、针对现实挑战的反思

作为每一位中职德育教师都应针对以上挑战展开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一挑战为德育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该如何优化今后的课程教学等。

(一)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不难看出,以上挑战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作用;且主观与客观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应对挑战的合理化步骤便是“先易后难”。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诸多外部客观因素已经先期形成,这就要求须在教师教学模式上下工夫。而对于学生方面,应看到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建立成熟的时期。从而意味着,仍须围绕着教师教学环节开展模式创新。至于校园文化的构建,显然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同时也属于难点问题之一,这里就不做考虑了。

(二)该挑战带来的思考

笔者深刻体会到,若要改观德育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尴尬地位,关键还在于显示出该课程的实效性。以往在德育课程教学环节,教师习惯于用空洞的大道理说服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但却遭到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抵触。因此,以学生人生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身边的故事为案例,切实做到“哲学与人生”与他们的人生紧密关联,该教学方能获得学生的信服。这里还应强调,德育教学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领域,如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外实习阶段的思想变化。

(三)如何优化课程教学

关于德育课程教学优化属于教学手段问题。正如笔者在许多场合所强调的,在开展教学手段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使其与现有教育环境相适应。现有中职教育的主导思想仍聚焦于岗位技能的培养上。诸如,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实则都在于怎样提高专业教学的岗位适应性。由此,德育教学在手段创新时应基于传统教学形态,但又要在局部环节上形成创新驱动。这就是笔者在优化课程教学上的辨证思想。

三、反思基础上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解读

这里以“哲学与人生”课程的第5课为考察对象。第5课的体例为:(1)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3)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4)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针对这4小节的内容,在反思基础上可进行如下解读:

(一)教学模式方面的解读

众所周知,哲学命题往往远高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况且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有完整的生活经验内容。因此,如何使他们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则成为教学难点。发展包括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即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上升性。教师在解构“发展”的概念之后,便可以联系远期的就业问题和近期的专业知识积累问题展开阐述。在这样的解读下,就避免了因问题拔得过高,而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二)案例支持方面的解读

案例是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支持,而这种支持应建立在真实有效的情景结构上的。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当下的学生很容易获得外部信息,该信息量有时甚至超出教师的获取容量。因此,简单引入虚拟或公众人物的案例,因缺乏新鲜感和可比性而效果并不显著。为此,在讲述“人生是一个曲折中发展的过程”时,教师可以有限度地讲述自己的成长发展历程;并以心得体会的形式,与学生们分享。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感,也在移情效应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领会。

(三)教学手段方面的解读

反思中提到,应将德育课程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而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下,这种延伸则需要德育教师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毕竟,课外还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实习教学环节的展开,诸多学生将走向企业一线岗位。此时,在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岗位意识问题、人生职业规划问题将集中爆发,从而跟踪他们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及时干预将十分必要。因此,德育教师可以通过QQ与他们保持联系。这样一来,通过他们的信息反馈不仅能充实教师以后的教学素材,也能切实做到德育教育与现实相契合的态势。

以下将具体展开二者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四、二者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具体而言,二者契合下的模式构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一)课前准备阶段

以“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为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人生”作为大跨度的时间概念是非常空泛的。在他们现有10多年的生活体验中,难以切实理解顺境与逆境的辩证关系。此时,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须通过案例导入、事例列举等形式,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起感性认识。这里需要指出,在案例设计时教师应在“移情”的基础上来进行。如,可以将已经毕业学生的事情作为案例来构建,当然也可以选取教师本人的一些经历。这样,就能支撑传统教学模式与现实相契合。

(二)课堂教学阶段

哲学思想在于感悟,而感悟的驱动力来自于身临其境。为此,在课堂教学阶段应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情景营造上的功能。具体而言,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前准备的案例形象、生动地反映在PPT或视频中。如,在阐述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将已毕业学生的工作历程信息反映出来。信息包括:求学环节、求职环节、现在的情况。在一个较段的时间跨度下,片段化的指出两种境遇都是人生需要面对的。由于案例主人公与此时的学生存在诸多同质化要件,就能使得此时的学生更加关注他(她)的这段历程。然后,在移情作用下得到深刻的感性认识。

(三)课后反馈阶段

课后反馈包括作业布置和跟踪干预等两个方面。其中,目前许多教师习惯于采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来布置作业。根据笔者的实践发现,心得体会往往存在着“八股”气息;并且,很多地方都有相互抄袭的嫌疑。因此,建立跟踪干预手段才是与现实契合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可以采取,建立QQ群来组建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交流群。学生结构跨越各届,这样能够形成相互间的互动。教师则在公开干预和个体单独干预的形式来完成反馈。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最后还应强调的问题

在文章行至最后,笔者再强调一些问题:(1)学校管理者的关注问题。无论课程教学与现实契合的程度如何,都难以保证学生不被校园文化的影响。在当下功利思想普遍存在的现状下,学校管理者应针对性的推动校园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2)校本课程建设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形成具有自身适应性的德育教学模式这才是关键。为此,笔者所谈到的诸多观点也只是植根于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的。从而,同行们还应根据本校实际进行改造和完善。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六、小结

从德育教育本身的实现途径来看,包括课程教学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针对模式构建讨论的德育教育途径,具体指向课程教学领域。作为中职德育教师都应针对目前挑战进行反思,即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一挑战为德育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思考;该如何优化今后的课程教学等。在反思挑战的同时应注意,挑战的形成根源于主观和客观两个领域,而客观领域则是先期存在的事实。从而,在应对方法上须关注对主观领域的克服。在此基础上,应在教学模式、案例支持、教学手段上进行解读。最后,则须围绕着课前准备、课程讲授、课后反馈等三个阶段下工夫。最后,还应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1)学校管理者的关注问题。(2)校本课程建设问题。

【参考资料】

[1]李秀英.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3).

[2]曹志勇.论加强情感培养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1(60).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3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盛 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三联书店,1997.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4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一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将达到涅盘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对人生的审视,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诚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的“乐之”,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从而获得一种乐趣。道家的退隐,墨者的身体力行……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仅关注理论的构建,而且能做到言行一致。

    (三)注重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道德哲学,儒家的“五伦”、道家的修身、佛教的向善都是以道德为第一要义的,封建社会的秩序也是通过道德来维系的。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

    (四)注重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追寻万物产生的本源时,体会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以达到“人和”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极力通过各种方式追求一种和合的境界。

    二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心理积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促进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诚然,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其中自然存在着一些糟粕,至今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因此,有人曾质疑:21世纪,我们还需要接受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并使之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吗?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已经过时,应该被扔入故纸堆中了呢?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很多思想,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来看待,其中有很多精华部分与当今的时代并不相悖,只要我们能够赋予它们新的涵义,给予它们新的理解,那么它们仍然会给人们以启迪,对现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今天,当我们重新翻阅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细细品味,仍然会获得很多感悟,而这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一再地受到冲击。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一些西方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也随之而来。

    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但很多社会现象却不得不让人警醒,很多大学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人本精神的缺失、精神文明的真空、公民意识的淡薄、生命尊严的淡漠、责任感的缺乏、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已为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将中国传统哲学导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非是一种倒退,而是希望能用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那一部分优秀思想和观念来震慑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便放松了自己,对未来感到很渺茫,于是把精力放在上网、恋爱上,白白地虚度了宝贵的光阴;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取得荣誉,甚至不择手段……殊不知,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将自己定位于何处,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

    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充实。在儒家看来,人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才有完善的理想人格,因此就要努力充实个人的学识和涵养。孔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认为,人无论在何时,都要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持自身的操守,不因名利损毁个人的品格。道家哲学认为,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伤害,庄子认为:“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只要名誉与实际相符合,善行与能力相适应,就可以了。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做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被时代赋予的深意。

    (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正确地对待义利之间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面临义、利的矛盾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和利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焦点,在义利问题上,各家各派都有各自的观点。在义利问题上,当代大学生又当如何去抉择呢?当前,有的大学生为了赚钱,误入传销组织,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害人害己;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取蝇头小利,向自己的同学兜售一些“三无”产品;有的大学生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为了获取利益铤而走险……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在义利问题上曾做出许多不同的选择。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祈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孟子也说:“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但儒家哲人又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在他们看来,物质利益只是人们为了生存的一种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那就是对道义的追求。在道家哲人的面前,名利富贵皆烟云,“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认为应当去掉过分的追求、过分的欲望和过分的企盼。庄子反对争利,特别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当正确地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首先要肯定每一个人的正当利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当发生这样的矛盾冲突时,应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个人应以大局为重,必要时,还应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当代大学生如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赚取生活所需,这无可厚非,高校往往也鼓励学生勤工俭学,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择手段谋取利益,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中国古代哲学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父母长辈关爱呵护的对象,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但是进入大学以后,远离父母,大学生开始了集体生活。如果还继续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凡事只考虑自己,那么,这样的大学生将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爱”的原则,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的古人主张“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始终坚持与人为善。

    今天的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同样应奉行这样一种“仁爱”精神,努力搞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凡事多做换位思考,平等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的实践,倡导言行一致,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5

关键词:人文素养;STS教育;理工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42-02

高素质综合型的理工科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与储备军,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囿于传统教学观,目前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侧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没有很好地关注其人文素养的提升。STS教育理念克服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提倡在科学知识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以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思索。针对目前我国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将STS教育与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相结合,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凸显教学人文情怀;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对拓展理工科研究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其审美素养,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人文素养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渲染以及自身的实践,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与自然科学教育的求真不同,人文素养教育求善;自然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素养教育是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们积极完善自我,并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气质等。遗憾的是,囿于传统教育观,目前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并未重视其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教育体制导致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薄弱。我国实施文理分科,致使绝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对人文知识接受较为有限。进入研究生阶段,专业化教育愈发明显,学生往往谙熟于自己就读的专业,而对其他专业知之甚少。这就使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而具体到课程设置上,有些学校缺乏合理安排,为追求短期效应,密集开办人文讲座、开展人文活动,并不考虑理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没有将人文素养培养切实融入到专业知识教授中。

第二,理工科教师未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教学中。自然科学教师与人文社科教师处于“隔膜”状态。自然科学教师对人文知识了解不系统,导致在教学时常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传授具体的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同理,人文社科教师对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导致针对理工科研究生开展的人文素养教育不能巧妙贴近学生专业领域而流于肤浅。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对话交流。

第三,理工科研究生缺乏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需求。在当今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文与科技对立的驱动下,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只注重专业学习,认为人文素养的学习对将来就业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加之,专业知识的学习需求,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泡”在实验室,以至于人文素养教育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社会实践范围就无形被缩小了。

针对目前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高校实施STS教育就具有现实迫切性。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于一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理工大学的改革者基于大学课程设置、社会需求与学生兴趣相悖,提出搭建“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目的是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STS教育理念,并尝试在初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推行。结合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现实,学者们将中国化的STS教育理念定义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2]。可见,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STS教育理念重视人文素养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视促进人类全面自由发展为个体进行科学技术的教与人文素养的学相结合的最终旨归。

二、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人类精神却陷入了空虚境地。不仅如此,高科技在某些方面抑制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造成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当科学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人类的人文素养往往决定其是否会稳定长久地发展。因而,作为将来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的理工科研究生,提升人文素养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将理工科研究生打造成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且教育最终目的也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我们不仅是将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成促进科技进步的专业人才,还应将其培养成促进社会进步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专业技术教育历来被认为是理工科研究生的教育重点,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模式造成了理工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善,也影响了其正确“三观”的建立。重视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其具备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生力军的必备素养。

其次,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养是人文素养教育成果的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教育可增强理工科研究生个人心理与外界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平常心态,保持个体心理平静、抵制外界的诱惑;培养其积极生活态度、坚强毅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而在当今社会竞争急剧加强的压力下,理工科研究生势必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理工科研究生作为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其应有的素质。

最后,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提升创新水平。人文素养教育以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包含文学、哲学、社会学等。这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其中直觉、感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如想在科技领域中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而人文素养教育是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基础,因而,提升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其人文素养。

三、STS教育视野下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STS教育理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中贯穿文学与艺术、伦理与道德、哲学与历史、政治与社会,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STS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让其明确社会问题如何产生以及如何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将STS教育理念融入理工科研究生教学活动中,培养其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十分可行。

首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STS教育理念倡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人”的地位凸显出来。基于当前科学技术胜于人文素养的现状,需要转变“重理轻文”的教育观念,努力保障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地位,做到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融人文素养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使其然为人格精神的提升。

其次,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与传统教育理论不同,STS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协作学习、学科交叉”。因而,高校应扩充人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并且支持理工科研究生跨专业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建立系统化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如尝试安排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叉的课程,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方法上,STS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教师应打破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相对立的传统理念,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两者的内在关联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而了解本学科的人文大背景并建立起对它的哲学反思,从而使得学生寓人文精神于科学研究。此外,STS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将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最后,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传统教学中导致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STS教育理念提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即使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育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精神是对其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需要理工科研究生的自觉体验。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涉猎人文知识,扩展审美视野,为人文素养培养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理工科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对自身价值的人生感悟内化为人文精神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融入STS教育理念,使得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重,有助于理工科研究生正确看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处理科学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自身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为当下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287-289.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 生活艺术 “和”的思想

一、陆羽的《茶经》将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人所共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的先民很早便开始饮茶了,但在唐以前,茶往往要和大米、牛奶、桂皮等香料和在起煮,所以说,这是一种很原始、很粗糙的饮茶方式。饮茶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是要到八世纪中叶,时当唐朝,中国出了个陆羽,他写了本《茶经》,将文化注入饮茶中,才将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缘何一般的饮茶到了陆羽手里则成为生活的艺术,这跟唐朝的时代精神有关。唐朝尊奉道教为国教,同时唐帝国又是十分开放的帝国,胸襟开阔,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对各种文化能做到兼收并蓄,除了道教,也并不排斥儒教和佛教。正是在这种三教合流的大的时代背景下陆羽撰写了《茶经》,终于将饮茶提升到一种生活艺术的高度。下面我们来看看三教对饮茶是怎样的态度。儒家者流以茶性喻人性。儒家孜孜以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基础或出发点在于修身,他们认为茶性俭,有助于道德君子的修养,是以儒教中的儒家思想,对饮茶是提倡的支持的。佛教是反对饮酒的,认为饮酒乱性;同时,佛教也反对食肉,这样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能提神的茶有助于佛门弟子在古寺青灯里念经礼佛。此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先苦后甘的茶与佛教的教义是相契合的。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本质上是空的是苦的,我们只有礼佛做善事,才有可能死后超脱生死轮回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里人有食欲和欲;在色界里人已没有了食欲欲二欲,但还有,即有形的物质障碍;到了无色界,也没有了一切外在的有形的物质障碍。),进入永恒的佛的境界。基于此,佛教也是提倡和鼓励饮茶的。再来看看道教。道教讲究乐生,讲究法自然,讲究要顺应自然地生活,在道教徒们眼里,茶是自然而然的,职此之故,道教对饮茶一事也是提倡和推崇的。这样说来,中国的茶文化在唐朝有一个大发展,产生了后来被奉为茶圣的陆羽和他的后来被奉为茶的圣经的《茶经》,就不是一件纯粹偶然的事,而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换句话说,正是儒、释、道三教在唐朝的合流这样一种时代精神,假陆羽之手,将此前粗糙的原始的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的思想

作为一种生活艺术的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关于“和”的思想。

中国茶文化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所谓“茶禅一味”,它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茶文化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和”又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和”还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练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她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在一起,达成了共识与认同。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对于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工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研究和开发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弘扬和重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品武夷岩茶,感悟人生

举凡嗜茶的人对茶都有自己的偏好,坐在一起时对不同的茶的孰优孰劣就不免要起争执。其实,这是一个如俗语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问题,对自己喜好的茶,谁都可以说出一番理由来。由于长年游食于闽北,这里自古是产茶的地方,我个人最喜喝且喝得最多的是武夷岩茶,理当借此纸端对它说几句好话。

武夷岩茶作为茶中精品,唐代被载入史册,宋代鼎盛辉煌,元明时期成了贡品,清代远销海外,现代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我将它比作,她的优点是内敛的,她的美是有如秋林环绕着的一口水塘那样的美,一种沉静的美。领略这种内在的美是急不来的,须得一定的时日慢慢地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