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合同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后勤合同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后勤合同管理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1

关键词:J2EE; 高校后勤管理系统; StrutsSpringiBatis; Ajax; 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N91134; 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4004803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J2EE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Liang, CHEN G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J2EE platform with a multitier architecture can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deploy and maintenance of building the enterpriseclass information solutions. The Struts, Spring and Ibatis were integrated by the open source framework SSI. A J2EEba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ropo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jax technology, the open source framework enables the asynchronous submit of the system, reduces the network traffic and burden on the server side. Tak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data as a research object, the useful information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found by means of synthesis application of data warehouse, OLAP and data mining technologies to provide a assistant decision support to senior management. It has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J2E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StrutsSpringiBatis; Ajax; data mining

收稿日期:20110911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校园扩大或多校区办学,高校后勤集团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工作,该项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多,物资品种杂,这对高校后勤采供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一方面采用传统手工管理使得工作繁琐,浪费人力资源,不易查错,另一方面采用C/S架构模式的管理系统使得系统维护成本高,升级时很繁琐。

通过Internet及其相关技术,开发一套专门针对高校后勤采供的综合管理系统,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分析[2]。基于J2EE轻量级架构的开发,使得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具有模块本身“高内聚”和模块之间“低耦合”的特征[3]。

1后勤采供管理系统分析

1.1系统结构

该系统以Java为核心技术,采用J2EE中的StrutsSpringIBatis架构开发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的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而基于B/S模式的系统客户端仅需安装Web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其余的软件均安装在服务器端,所有的数据处理都由服务器来完成,减少了客户端的系统维护工作,操作简单[4]。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结构图该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整个管理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进行方便、快捷、准确的访问。先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发出请求,然后由Web服务器控制对各个请求进行正确的转发,交由J2EE服务器处理对应的业务逻辑[5]。

1.2系统主要功能

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分为10大模块: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供应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查询统计、领导查询、系统设置。合同管理和日常办公管理、考勤管理、执行力管理4个模块预留接口,可在后期开发集成到该系统,详细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计划管理用于实现各部门将需要物品提前向采购中心申报采购计划,计划类型分为班组订货和部门备货。

采购管理用于实现根据各部门提交的采购订单,按供应商分类生成采购订单,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供应管理对采购的物资从仓库流向各使用部门的过程管理,包括:领用申请开单,供货出库管理,供应查询,供应统计等功能。

库存管理用于实现对库存商品的查询、统计和部门之间的商品物资调拨等功能。

成本核算用于实现对各部门及其班组的成本登记、查询、统计,并生成相应日报表和月报表。

财务管理实现对产购订单付款、部门成本收支核算等。

供应商管理用于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登记、修改、查询等管理操作。

查询统计对采购、供应、库存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形成各类报表,可以帮助用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段来观察,分析数据,从而得到产生结果的复杂原因。具有操作简单、数据任意组织能力强、图表一体的特点。

领导查询领导查询模块主要是提供单位领导随时查询综合数据,以掌握整个集团的采供状况和资金往来情况,为此系统提供了专门的领导查询功能。

系统设置用于实现对商品代码、部门代码、班组代码及供应商与部门采购商品的对应关系。

图2系统功能结构图1.3系统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1) 跨平台性。该系统以Java语言为核心技术,而Java语言是跨平台的。另外,Struts标签库在服务器端可以生成用于不同浏览器的客户端页面,也使得系统具有跨平台、跨浏览器的的性能。

(2) 无刷新异步提交。该系统将Ajax技术与Struts框架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客户端的无刷新异步提交,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后勤服务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同时时效性强,变化性大,实现无刷新异步提交能大大提高信息的更新速度。

(3) 利用Struts来实现表现层。Struts框架继承了MVC的各项特性,将模型和控制器从视图层分离出来,不仅简化了页面,而且使得系统层次分明,灵活性增强。

(4) 利用Ibatis来实现持久层。IBatis使用XML映射文件,为不同的数据库分别配置相应的映射文件,同时IBatis以SQL开发的工作量和数据库移植性上的让步,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5) 利用Spring框架可以将Ibatis和Struts框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Spring本身的面向切面设计和依赖注入的思想也使得软件系统功能更加灵活[6]。

(6) 数据挖掘。通过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技术的综合运用,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喜爱的商品等情况,为管理高层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2后勤采供管理系统设计

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是以B/S模式为基础,在MyEclipse开发的平台下,采用SQL Server 2005企业版数据库,利用Struts+Spring+Ibatis+Ajax技术进行一系列的开发和设计的。

整个系统分5层,分别为客户层、表示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数据库层。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将采用MVC模式,其中表示层应用Struts框架实现了MVC模式中的视图和控制器,持久层应用了Ibatis框架,与业务层一起实现了MVC中的模型层[78]。系统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图3系统总体架构2.1表示层设计

表示层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该系统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采用Struts框架与Ajax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表示层的设计。

Ajax技术不是一种新的技术,但却是一种新的思想,可以让开发人员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Web应用,打破了使用页面重载的惯例。Ajax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其最主要的设计理念在于将表示层完全放到客户端,即除了页面加载第一次HTTP响应之外,后续的HTTP响应中都只包含纯粹的数据,这样可以实现在客户端以异步方式提交数据,减轻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可以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Struts是MVC框架技术的一种具体实现,由模型、控制器、视图三部分组成,能够很好的实现表示层和业务层的分离。模型由业务逻辑的Java Bean或者EJB组件构成,控制器由ActionServlet和Action来实现,视图由一组JSP文件构成[9]。

2.2业务层设计

业务层主要负责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由Spring实现,通过IoC,AOP应用、面向接口编程实现处理,来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业务校验和事务管理等功能。Spring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开发人员选择使用那一个组件,同时为J2EE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2.3数据持久层设计

数据持久层由Ibatis来实现,通过运用Ibatis提供的ORM工具进行关系数据库与对象关联。IBatis明确以SQL作为数据交互的主要方式, 在对象和数据库间传递数据,并保持两者与映射层本身相独立。

3基于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挖掘

在高校后勤采供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包含许多隐含的有用信息,平时却容易被忽视。例如对于使用过程当中部门所产生的商品数据,通过对其中的商品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该部门班组商品服务情况的分析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预测并做出判断,得出结论并采取措施。本文主要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算法)进行后勤采供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挖掘。

Kmeans算法:

(1) 算法输入。簇的数目K ,包含n个部门班组使用商品数据的数据库。

(2) 算法输出。K个簇,使平方误差准则最小。

(3) 算法过程

① 首先从n个部门班组使用商品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② 对于其他商品数据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

③ 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用均值表示);

④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不再变化)为止,在此选用均方差作为本文的标准测度函数。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力企业 劳动用工管理 挑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81-02

1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竞争程度逐步加大,全面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转变陈旧观念,逐步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的客观要求。同时,按照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原则,加强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高用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无效和低效的人工成本支出,改善劳动生产率等人工成本对标指标,是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外部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 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挑战

H公司作为隶属于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省公司,根据集团公司三级管理体系,承担着基层发电单位劳动定员、用工数量、岗位设置等管理职责。通过多次的内部改革和持续改进,基本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但随着国家电力体制等改革工作的深入,仍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1)劳动合同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缺少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满是否续签等制度规定,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升不能降问题相对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员工队伍的积极性。

(2)管理人员超员情况普遍存在,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部门借用生产部门员工的现象,影响了生产一线职工尤其是缺员单位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率。

(3)运行岗位人员力量有待加强,由于人员老龄化等原因,执行定员标准最严格的运行岗位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同时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竞争力不够明显等原因,员工从相对富余的维护岗位转岗的意愿不强,加大了及时补充运行岗位人员的难度。

(4)部分老单位设备维护人员整体超员,但由于职工年龄老化、女职工比例较大、部分员工患有职业病等原因,真正从事现场一线工作的员工数量相对不足,工作量基本饱和,需要逐步补充新鲜血液。

(5)绩效考核的奖惩力度有待提高,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实施了绩效管理制度,但一般同岗位的考核奖金差距均不足100元/月,未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约束作用。

(6)后勤保障管理有待加强,设有后勤保障部的几家老单位,由于后勤保障岗位工作饱和度相对不高等原因,存在人数增加的趋势,且增加人员多为生产一线员工,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生产一线员工的数量和工作热情。

(7)多数单位实行了病休或长休制度,但办理流程不够严格规范。

(8)人员借用不规范,存在借用期限达到5年甚至长期借用的人员,其中一部分还存在从缺员单位借用到超员单位,甚至是外部单位的现象。

3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的对策

(1)加强劳动合同契约化管理。①健全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和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细化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绩效要求、考核标准以及续签、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等条款,提升操作性,强化劳动合同对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重要作用。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续订、解除和终止等各环节的管理,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②严格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推进落实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实现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签尽签。规范开展劳动合同管理,依据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考核结果,依法开展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续签、终止、解除等相关工作,做到及时规范。③完善全员绩效管理并为劳动合同管理提供依据。立足岗位、细化职责,建立完善核心指标突出、简便管用的绩效考核体系,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转化为员工的绩效目标和行为要求,并实施分层分类、逐级考核评价,提升组织绩效,引导员工持续改善行为,并为规范员工管理提供依据。探索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岗位升降挂钩的岗位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员工岗位“能升能降”的依据。

(2)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发挥控制总量、调剂余缺、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以劳动定员编制为标准,从严落实关于员工调动应从超员单位向缺员单位流动的原则,通过工资总额调控等方式,加大电站服务业考核奖惩力度,引导发电单位超员维护人员向检修公司等缺员单位流动。严格按照定员标准控制管理人员数量、比例和工资增长幅度,除因上级单位挂职、借用或休假超过3个月的,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得借用一线生产部门人员。

(3)加强运行岗位人员力量。优化集控运行岗位定员设置,将现行的每个班组2名主值、4名副值、6名巡检,调整为2名主值、6名副值、6名巡检;整体超员的单位可再增加1~2名巡检岗位备员。提高燃料运行岗位薪级设置,综合考虑工作强度、重要程度等因素,将燃料运行各岗位整体上调1个薪级,提高吸引力,根据各单位人员情况,逐步实行燃料运行业务整体外包。建立运行人员专项奖励机制,通过设置奖金系数、提高小指标考核力度等方式,适当提高运行岗位的奖金分配额度。

(4)加强发电单位后勤保障管理。按照后勤保障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的目标,严格控制后勤保障部人员数量和工资增长,确保后勤保障部人员只减不增,引导员工向一线生产等缺员岗位流动。建立后勤业务外包审批制度,根据人员数量变化逐步外包相关业务,直至全部社会化。

(5)严格员工退出岗位管理。根据各单位均存在的整体缺员或局部缺员现象,停止执行内部退养、长病休养等退出岗位政策,不再新增内退、病休、长假等不在岗人员。现有的病休、长假等不在岗人员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签,根据岗位管理有关要求组织上岗工作,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按医疗期管理有关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回单位上岗工作的,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4 结语

要积极应对深化电力企业改革的发展发现,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岗位动态管理为基础、劳动合同契约化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为抓手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通过稳妥推进、持续优化,逐步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形成企业有活力、员工有动力的局面,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玉成.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33):157-158.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3

【关键词】武器装备 合同管理 六环节

一、引言

武器装备是以战争需要为需求背景的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他额数商品,它是以毁伤和防御力为标志。武器装备是由武器系统合武器使用过程中所配套的装备系统所组成,它具有三个属性,即本身的高技术特征、使用的战争特性和生产交换的商品特性。武器装备项目的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技巧、手段和技术来满足或超越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随着各国在军事领域内高技术竞争的加剧,对于武器装备项目管理的研究也日新月异。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又称为型号项目管理或型号管理。它是根据武器装备研制需要而建立的特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它既是项目探索、计划等所有先期工作的一个最终成果体现,又是目前衡量项目质量优劣、价值大小和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之一,同时也是今后项目管理一切工作进行的主要依据。因此,合同管理的研究地位愈发显得重要,也日益引起各国军队的普遍重视各广泛探讨。

二、武器装备合同的特点

1、具有双重性和专用性

合同中所反映的订货与技术协议关系,除了反映军方与企业,承揽单位的供需关系外,还具有国家任务的性质,承揽方必须保证完成。同时,对于直接用于军事用途的装备或技术属专用范围。未经有关方面批准,除军方订货外,企业不得自行安排生产,不得传播公开某些技术,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2、订货方法受限制

大部分军事装备、军事技术不能在市场中实行公开招标竞争。所以对技术较成熟的生产项目合同,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有限招标,对于关键性强,不确定因素多,技术风险大的科研合同,一般采用谈判法。

3、质量与风险要求高

武器装备直接关系到官兵的安危 和战斗的成败,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而且军品的开发、生产要可靠,否则会贻误全局,造成严重后果。

三、装备采办合同管理机构和职责

1、装备采办合同的管理机构

介于以上武器装备合同的种种特点,装备采办合同的管理,包括采办合同的起草、谈判、拟定、签订、履行、归档、解除、终止、追索求偿、异议、诉讼等各个环节。装备采办制度是围绕着采办合同构成的,无论是军队内部的管理层级分权还是严格的程序,从根本上都是要保证采办合同的合理、正常的订立和履行。作为军队一方的合同管理,应当分担由装备采办机关、审计机关负责,负责合同的日常管理、对供应商或承包商及军队采办部门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军的采办合同的管理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总装备部装备采购局(负责武器系统采办合同的管理)、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军用物资订购局(负责非武器系统类军用物资采办合同的管理)、中国人民审计署(负责军队内部有关采办合同的管理监督)。具体工作由各部采办局订购处、审计局负责。

在政府采购制度完善的国家,对跨部局的政府采购合同的管理和审计机构规定的原则是:利用设置在承包企业或其附近的其他部局的现场办公室来提供专业援助,应鼓励需要现场合同管理或审计服务的部门,使用与现有合同管理和合同审计部门所达成的交叉服务安排;避免或消除政府有关工作的重叠和重复,几个部门对承包商或转包商同类活动或同类作业所进行的重复、监督和检查,应尽可能通过使用跨部局的交叉服务协议来消除;对承包商采取更加一致的处理方式,如美国规定了各行政部门利用跨部局审计服务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各部局应使用跨部局审计安排来审计两个以上部局在同一承包企业所发生的配用。负责审计官员或合同官员应与有关部门协调,确定该企业的间接费用率,并将最后确定的间接费用率通知这些局,以便它们在确定各自合同应分配和允许的费用时尽可能遵守这一费用率。

2、装备采办合同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

采办合同的管理职能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规范。

(1)正常的合同管理职责。审查对承包商的补偿结构。审查对承包商的保险计划。举行合同签订后的工作指导会议。按规定审查和评估承包商的技术建议,并且在由合同官员进行谈判时向该合同官员提供意见和建议。谈判关于代管合同费用的预先协议。预先协议可以在合同生效前签或在履行过程中签,但应在有关费用发生前进行协商。合同官员无权处理不符和规定的费用。按规定确定已停止支付的或已被否定的费用项目的合理性。如果有理由认为这样的费用应当停止支付或加以否决,即应发出停止支付和拒绝或不承认某项费用的通知书。根据争议条款,对合同官员有权直接提出的事件的准备材料和作出是否的决定,在成本会计标准方面具有管理职责,审查和批准或拒绝承包商根据分期付款提出的付款申请。按规定支付代管合同所需的款项,颁发免税证书。对保密合同来讲,监督合同管理官员负责执行有关规定,如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国防工业安全计划》。在征求书发出前,合同官员应审阅所有准备发出的征求书,已查明投标者或履行合同的承包商是否必需接触保密资料,谈判和签署政府单方面提出终止的部分获全部项目的结算得文件等。

(2)须特别授权的合同管理职责。当军方根据装备采办合同的修改条款更改订货后,承包商可以提出一个相关建议的补充协议,此协议的谈判或签署应由合同管理办公室负责,举办标价订货样品展览会等。

四、武器装备合同管理的原则

军方总是要求尽可能以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去获取性能最佳的武器装备。要树立合同“最佳效益”,而不是“最低报价”。最佳效益以为着自始自终从设计、研制知道备用零件都要从总体考虑选择最佳方案。应从合同的报价性能、进度、质量、风险、后勤保障诸多方面按项目设定不同权重综合衡量。同时,在较长时间的采办过程中,影响工作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采办部门不能签了合同就算了事,而是自始自终要参与与采办全过程各个方面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而且在其中的许多阶段、许多环节上还要起支配或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把握好六个环节:在管理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好六个环节,即强化、健全、夯实、把关、监督、创新。强化,即强化经营者、合同管理人员及合同承办人的合同法律意识。健全,即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夯实,即夯实合同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合同签订和履行基础档案,实行合同、凭证的统一管理。把关,即把好对合同实施有效管理的控制关。根据不同种类的合同、应当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程序,实行ABC分类管理把关。监督,即强化合同的履行监督。通过监督掌握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创新,即积极推进合同管理的创新。军内合同管理需要不断地根据各个承包单位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观念。

五、结论

总之,合同管理作为武器装备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以上对条款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项无碍装备合同,往往体现了武器装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始终贯穿着装备的规划、论证、开发、采购、使用、维护、处理的全过程,合同仅仅是这一系列工作的一项成果体现。因此,必须从整个武器装备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对待合同管理的研究,使之与效用分析,项目规划,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试验与评价、生产管理、后勤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研究结合起来,纳入到一体化,互相租金,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为武器装备合同管理的研究顺利发展和深入找到正确的定位和创造良好的契机,也为整个武器装备管理研究在迈上新的台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伟、廖良才、陈英武:武器装备采办的项目管理[J].国防科技参考,1998(10).

[2] 国增明、孙超:装备采办[M].海潮出版社,2002.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4

一、我院后勤合同工用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促使医院招入了更多的卫生人才。在有限的编制数控制下,各级公立医院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将编制数倾向卫技人员,而在后勤部门使用较多的编外人员。以我院为例,截止2016年6月,我院共有编外人员436人,包含合同制人员、本院劳务公司人员、返聘人员。其中后勤合同工共有157人,具体构成为收费员27人、院办室2人、计算机维修4人、医保科1人、总务科45人、保安22人、食堂40人、导医11人、杂工5人。

二、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政策变化

温州市政府2016年的《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使用编外用工的数量不得超过正式编制数的20%。其中、人事、财务、档案、涉密岗位等一律不得使用编外人员,保安、保洁、绿化等一般应面向社会购买服务。这从制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编外用工的使用人数和范围,并为其改革编外人员管理体制提供了参考方向。以我院正式编制数1753计算,最多可招聘350名编外人员。很显然我院目前编外人员数已超标,而其中有很多服务于临床的医护人员。由于医院对临床一线的倾斜性政策,采取何种措施既可以不影响后勤工作,又可以控制编外人员总数,已成为医院需解决的重要事项。

三、实行后勤社会化的优点

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当前的改革热点,也是各级医院较为青睐的改革途径。它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

1.降低支出成本。通过市场化招标,医院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较有实力和价格竞争力的后勤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支出成本。对人员较为集中的办公场所的文印、保洁、保安、食堂等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后勤服务中心等方式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人员数量,降低服务成本。外包人员的社保由派遣公司缴纳,也减少了医院在社保费用上的支出。

2.降低用工风险。通过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与编外人员的关系,杜绝了少数不签合同、合同不规范、用工不规范等现象。通过清退超龄、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使用工人员队伍得到规范。通过市场参与用工,实行劳务公司派遣,一定程度上将用工行为市场化,降低了医院用工风险。

3.转变医院后勤职能。职能科室从直接指挥调度生产转变为合同管理与质量监督、检查,使后勤产业走上专业集约经营、社会化生产的轨道。

四、实行后勤社会化的缺点

然而也应该看到,后勤社会化并不是解决后勤服务难题和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万金油”,是否外包还需取决于医院实际需求。实行后勤社会化也有其不利因素。

1.社会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后勤服务公司仅有派遣权,而医院仅需他们提供服务。这种割裂的身份认同使得外包人员对医院没有归属感。社会化用工人员的教育和引导由于人事隶属的关系而显得相对较弱,其对工作的关心程度及责任感往往不如与医院直接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使得他们对于医院的情感联系较弱,致使消极心态。服务质量低下,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2.完全清理现有合同工成本较高。因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问题,公立医院通常由自己招聘后勤人员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后勤管理体系。其中一些后勤人员已在医院工作十几年。《劳动合同法》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每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经笔者估计,若欲与所有后勤合同工解除劳动合同,医院需付出约400多万元的补偿金。这对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保证员工利益的前提下,医院应制定合理的清理计划,逐步缩减后勤人员数量。

3.编外人员数量限制严格。2013年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尤为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就是限定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并明确“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可见,在不向上级部门申请增编的情况下,我院使用劳务派遣工有最高人数的限制。因此,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上,医院还需审慎制定用工计划,合理安排用工数量和岗位,使得同医院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工与劳务派遣用工之间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5

第二条:学校自行组织引进的社会实体,以有偿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采购管理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第四条:后勤管理处是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活动的执行部门。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领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一)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学采购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组织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二)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组织机构;

(三)负责制定集中采购活动操作规程及实施细则,制定和编写《招标文件》和评标原则及办法;

(四)负责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和资格及相关文件资料;

(五)负责组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开标、评标、定标活动及合同的起草及签约工作;

(六)负责组织和办理公开和邀请方式招标以外的其它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活动。

第五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方式: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

(六)财政部和学校认定的其它采购方式。

第六条:学校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的采购管理权限,按照《××××大学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和标准执行。

(一)计划采购金额120万元(含120万元)以上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计划采购金额50万元(含50万元)—120万元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报送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三)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5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或其它采购方式进行采购。采购方案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实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对需要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在采购活动开始前,由后勤管理处提出具体意见,报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四)计划采购金额10万元以下的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由后勤管理处上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审批后,按学校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和采购程序与要求确定供应商。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由后勤管理处负责制定,报学校采购管理办公室备案。

(五)下列事项须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按有关程序报科工委审批:

1、因特殊情况,对应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后勤服务项目;

2、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审批的事项。

第七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一)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1

(二)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第八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第九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进入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投标活动,其相关招标、评标、定标工作应当接受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按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邀请投标单位。 邀请投标单位不得少于三家。

第十一条:邀请招标中投标单位少于三家,可采用非招标方式确定投标单位。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上报经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计划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下,上报经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批准。

第十二条:评标、定标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择优选择中标单位。招标、评标、定标专家应在学校有关部门监督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监察处为学校评标、定标的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对预中标单位进行商务谈判。如排序第一的预中标单位不符合签订合同的要求,则应按排序顺延审查下一个预中标单位,直至定标为止。

第十四条:对于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其它采购方式确定中标单位的采购活动,全部实行合同管理。

(一)中标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与学校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

(二)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

第十五条:采购招标相关工作人员,与引进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进行回避。

第十六条: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和采购工作监督小组负有对社会后勤服务项目采购活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的管理责任。

第十七条:本实施细则由后勤保障服务采购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后勤合同管理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高职院校是当前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所职业教育学校。高职院校为社会上输送了在经济、文化、建筑、机械等产业中的各种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电气工程、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等各个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收益。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很快,针对性的培养社会上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和社会的沟通就很密切。经济合同是联系社会机构和高职院校之间的纽带。这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更加深入的一种体现。同时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经济合同管理的规范性,本文就高职院校在经济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实现了新时期内高校经济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经济合同管理目前状况

高职院校在2000年以来实现了快速的扩张和合并,很多的中职院校在规模上逐渐的增加,实现了人数的增长和教学设备的相对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在参与市场经济层次的深度不断的加上,并且在办学的规模,办学的条件、科研设备的采购、科研成果研究等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经济合同的建立是高职院校采购和参与市场经济的重要的形式,这也是防范法律危险,重视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的依据。目前,高职院校在经济合同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大大小小的自身发展的问题逐渐的变大,参与到经济的事务领域范围也逐渐变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不够,或者是法律意识淡薄,对经济事务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影响到管理者的能力,就会导致管理者的合同形式中的经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社会机构的经济事务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能明确的规定,那么就不能对对方形成约束,防范意识薄弱。这种行为体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就是过分重视对合同的签订,但是对合同的实际的执行情况不重视。或者是对合同的形式很重视,但是实际上合同中的内容并不重视。这些都是很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或者是常常发生违约的现象。

(二)经济合同管理职责不明确

随着高职院校在学校内部参与经济事务的能力不断的增加,随之增加的是经济合同增长。但是合同中的各项法律条例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认识把关的话,是不能实现在合同签订前的防范,做好在合同签订后的制约工作,不能实现合同的有效的监督管理。比如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开展了经济合同的签订前,都是将合同的签订交给本校的后勤部门管理,同时,科研的各种成果也是由转化成合同的科研部门进行签订管理,这些签订的合同仅仅是从审计和会计的角度出发签订的,其中的手续或者是内容都没有经过核查和审核。这些合同中就会出现很多的个人思想,对一些指责或者是权利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导致高职院校的经济合同经常会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三)合同主体不适格

高职院校可以视作是独立的法人,在参与经济合同和签订一些合同国内的过程中,都是需要独自承担民事责任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下属的各个职能部门其自身承包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没有经过同意或者是允许的情况相爱,就会擅自和校外机构签订协议。如某高职院校后勤处因开学在即急需补充教学桌椅,便以部门名义与某家具生产企业签订桌椅采购合同。在现行司法实践中,对于学校下属单位或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无论是否加盖学校印章,也无论学校是否授权,如果合同已实际履行,则往往被认为事实上已生效。假如前期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审查不严,产生合同纠纷,学校下属非法人单位或职能部门、各院(系、部)、实行内部承包或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部门,因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合同的权利义务最终要由学校承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合同主体上加以规范和重视,避开和减少因合同主体不当造成的损失。

(四)合同条款粗漏简单

合同内容的不严谨、粗陋、条款内容的不清晰也是导致合同难以继续开展的原因、在一些高校的采购过程中,很多高校采购合同中只是注明了采购的设备的型号、价款,以及交货的日期,但是没有说明货物付款的日期,这就导致供货商可以在任意时间内向学校催缴这部分款项。学校经常会面临这种合同的困境。一到那在合同中出现这种违约条款的困境,那么口头的约定都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的。合同是在双方具有相同意见的前提喜爱完成的。这是要在体现双方的真实含义后才能签订的。这样才能基本的保证合同条款的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合同的条款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酬劳,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策略等,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应该重视对合同条款和内容的记载的周密性。所以,在签订合同时,该就高校内部的经济合同的管理人员进行研究合同细则,找到其中内容的欠缺部分,对合同内容是否表达清楚,就合同的实际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从源头上对合同进行严谨的防范。

二、防控经济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策略

高职院校的经济合同关系着学校各项事务的开展的顺序,必需要重视对高职院校的合同管理,重视经济合同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目前来看,必须要控制好对经济合同的管理,避免法律风险对此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对此高校可以健全完善高校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实现制度的规范化。因为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高校的教师规模、财力、物力等都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却不能有所保证,高职院校在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高校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实现高效、规范、科学的制度。高职院校可根据院情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结合《合同法》的法律条款建立规范化管理办法,将经济合同的范围、责任追究以制度的形式进行明确,针对不同类别的常用经济合同制定指导性示范合同,规范合同条款,以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和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规范,从根本上防范法律风险。

(二)配备专门的经济合同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

制度的执行是必须要有相应的执行人员的。这就要求高校应该根据经济合同建设和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构建执行人员的素质提升计划,提高其专业的素质。同时,高校应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经济合同管理部门,并且明确这个部门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内容。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可以建设和开展相应的法律事务所,对监督管理的部门授予其监督的权利。比如财政部门掌管着高职院校的财务支出在行使其自身的经济合同给能管理职能时应该做到承担对合同的草拟、初审、用印、备案和合同履行监督。在高校的人员配备工作上,应该选择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人员来专职合同经济管理,参与合同的签订、商谈等工作内容。高校也应该计划性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的培训、提高其自身的法律意识,提升其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构建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加强事前防范。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应该先调查客户的基本的信息,就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就客户的基本资金结构和偿还贷款能力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其财务信息,公司成立的时间、股东构成情况等。就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展开调查。其次就是让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展开各项调查,并且拟定合同的内容条款。

二是严格事中制约。在合同签订结束后,合同的管理部门应就签订合同的企业的实际的履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对其履行情况做好记录。合同签订完成后可能会出现合同变更,形成补充的协议或者是修改合同,在修改意见达成一致后可以变更,但是如果没有达成相同的意见就需要按照原来的合同进行。

三是及时事后补救。高职院校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违约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合同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就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采用多种方式来处理这种违约的现象。尽可能的降低学校的经济损失,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经济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其逐渐的开始重视起来,但是自身在这方面的保证措施还不够,没有形成有效、合法的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因此,需要强化高校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培养专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建立相关的合同签订制度,提高自身的法律风险意识,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恺.分期履行之债的诉讼时效适用基础――请求权的可分性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孔祥芝.以任务驱动为目标构建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王玲;张明丽;唐素林;;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构初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