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琵琶行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范文1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