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摊经济的管理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管理;规章制度;技术;人才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以降低企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物流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绿色物流管理理念逐渐产生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对整个物流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二、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管理概述

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能源政策领域,它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低碳经济强调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自从该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相关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也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巨大的努力。

2、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是伴随着传统物流管理行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注重保护周围环境,以降低物流环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包括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装卸、绿色仓储等环节。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物流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的制约因素

1、规章制度缺失。尽管最近几年为了治理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是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规范几乎没有,仍然处于空白状态。相关的物流标准缺失,不同企业在物流环节的运输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影响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不明确,难以协调各方的行动,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合力,对绿色物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2、技术水平落后。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管理相关的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例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等等,在绿色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很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难以独立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很少的企业运用条形码、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等,使得物流管理工作中缺乏信息平台,制约了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基础设施薄弱。公路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在区域布局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西部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制约了物流工作的开展和有效运作。另外,尽管很多地方纷纷投资建立物流园区,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园区物流企业的仓储空间较小,布局较为分散,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影响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

4、管理人才缺乏。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现代物流技术,又要懂物流政策、经营运作等。然而,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是传统物流工作人员,对电子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等的了解较少。同时,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忽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对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精确测量,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如果超过规定配额,便实施碳汇补偿。例如,广东物流企业碳排放超过规定标准之后,可以强制其在西北山地植树造林,或者成立碳排放基金,实现碳汇补偿的目的。针对物流企业配送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情况,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的标准,逐步推广新型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此外,环保、商务、税收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工作,做好对物流企业碳排放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物流企业更好的经营,推进绿色物流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2、实行绿色运输管理。实行共同配送模式,物流企业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将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也可以根据配送的具体需要,分别采用空运、铁路、公路、水运等方式,加强不同运输方案和部门的联动。还可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专门提供物流服务,更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3、进行绿色包装管理。包装和运输的时候,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代替塑料袋等材料。具体措施如下:实行模块化包装,运用容器和包装托盘,对大小和规格进行统一,以方便包装和运输;实行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包装方式,以方便存储、运输,降低包装成本,更好的保护货物;包装的时候要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加强研究工作,开发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全面进行绿色包装管理。

4、进行绿色仓储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好储存点的规划工作,方便运输和管理,确保资源不浪费。设置仓储点之前,需要详细调查和研究物流中心,确定存储点设立的最佳位置,方便物资的配送。同时,做好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尽量减少物资存储成本,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加快物资流通速度,节约成本。

5、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物流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标准化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监测技术、安全技术、废物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是开展绿色物流,加强绿色物流管理的关键内容。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善于抓住机遇,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发和使用绿色物流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更好的运用绿色物流技术。

6、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中西部推进,合理布局。做好物流园区的审批、规划工作,全面加强管理,确保布局合理,优化资源整合,实现园区规模化建设,突出园区资源优势,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推动绿色物流管理的发展。

7、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高校、企业、社会都要重视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培养现代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更好的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流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绿色物流管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今后在物流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倡导绿色物流管理模式,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从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物流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物流环节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3(4)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2

关键字:低碳会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容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利用这一经济形势,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本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及其利润各方面,如此一来,为了保证碳数据的质量,碳会计则为基础。碳会计最早是在2008年,由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的,他将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及碳固会计,即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随着低碳经济的风靡,随即出现了低碳会计。结合现代会计的含义,对低碳会计定义为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科学。其作用在于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披露社会效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与传统会计体系相比,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量、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环境问题。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计量假设。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三、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确认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四、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报告与披露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体系。将低碳经济用合适准确的会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窦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0)

[2]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8)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后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成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已经成为全球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低碳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在经济模式不断演变下,低碳经济也随之逐渐进步。

在以前的研究中,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仅局限于传统会计,很少涉及对环境与资源进行成本管理的情况,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的严重,成本管理中纳入环境与资源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能够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走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学者张萌在《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中提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时,认为必须注重管理对象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由此可以得出,新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充充分突破原有的方法,充分整合环境资源消耗并且纳入到成本管理的范畴,加快发展环境成本管理,使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达到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双重和谐。

二、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电力、热力生产、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以及黑金属等冶炼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加剧碳排放的增加,因此,将碳排放成本纳入成本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对碳排量的关注度,使之前不可度量的环境成本有形化,企业经过定期的成本核算也可以更多的注意到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便是提高利润的一个必要手段,而环境成本伸缩性很强,将其纳入成本管理之后,企业会更注重这一方面的合理规划,即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压缩环境成本的比重,环境成本减少即预示着对资源的利用或者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成本逐渐减少,间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长期看来,这一做法有利于实现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企业精确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还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新低碳经济环境下,资源成本也是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产品成本才能使成本核算更精确,否则成本会低估。低估成本会造成企业虚增利润,不利于会计核算,不利于产品的定位以及定价,最终会影响市场平衡。

这种将资源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的方法基于一个理论叫做社会总成本理论,在社会总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新低碳经济环境为背景的成本管理要将环境与资源成本纳入其中才能更准确的计量产品成本。

三、我国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成本管理现状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这些发展不应建立在破环环境基础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但在我国新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成本管理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成本管理所依托的新低碳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自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开始,低碳经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放弃高碳经济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国内的关于低碳经济研究的论文当中也都提到过,低碳经济作为成本管理所依托的一个大环境,其发展至关重要,而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则是这一大背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法律强制性使企业配合低碳经济发展,经济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低碳经济在国内以及国外的研究尚不充分,没有相关借鉴,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也没有对其明确的规章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约束必将减缓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对落后

企业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系统,就必须建立在雄厚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有生产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人员配备,即使另外培育一线工作人员也需要资金投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无疑又是一项很大的投资,毫无疑问,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一定会排斥此种方法。另外,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生命周期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有缺点,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对于一些耗时较长的产品,利用生命周期法要全面计划,计量界限会一直延长至将来,资源计量也要从利用开始涉及多家企业和员工,这都要求企业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但目前这种标准还未形成;利用作业成本法也要求有一个合适的分配标准,如果标准不合理分配不准确仍旧不能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无异于做无用功。显而易见,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手段目前比较落后,实用性较差,这是我国环境成本管理的一个典型表现。

(三)相关人员配备不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新经济形势下,环境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作为一个新型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有专业人员在一线工作进行指导。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少,与此同时在培育专业人员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就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成本增加必将导致定价增加,从而企业在市场受欢迎程度下降失去竞争力,如此一来,环境成本核算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如果相关会计培训机构、学校能够注重培养环境成本管理方面人员或者将其作为一个模块纳入教材当中,相关人员的培训成本将不会是企业的负担。

同时,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也是我国低碳经济下成本管理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早已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这一错误观念,但是之前我们所追求到的经济利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所以目前企业的环境成本当中也应当包括为恢复环境所投入的支出费用,将这一部分成本纳入成本管理系统才能使得成本核算更具体明确,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环境成本管理,严重阻碍了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

四、完善新低碳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的措施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一)完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和环境成本管理体系

应该建立并规范环境会计准则,规范企业根据环境成本的计量原则进行计量,并且要做到准确真实地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环境成本相关信息,准则中应当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进行规定。财政部等专门机构应当定期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审查,针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披露的企业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处罚。

另外,对于环境会计应当进行立法,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约束来使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对于不按照立法进行环境保护的企业,明确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具体到法律责任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共同审查碳排放量较大和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将有破坏环境倾向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定期对这些企业审查、抽查,派遣监督人员分地区对于所列企业实施监督,对于有破坏环境的企业给予警告,针对违法法律制度,不定期进行环境会计核算的企业进行惩处,充分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实现低碳经济的成本管理。

(二)营造低碳发展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能够体现一个集体整体的价值观,在企业中有着隐形的控制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在企业文化中注入低碳意识,加强员工低碳教育也能够促进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计划顺利实现。将员工的低碳意识与工资绩效紧密联系,定期进行低碳环境下成本管理方面的考核工作,并且努力针对不同的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充分实现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除了在员工之间进行考核评比之外,企业之间也应该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进行评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激励员工会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在员工之间进行评比并在年底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做法可以激发职员更好的工作态度。企业之间的绩效考核除了考虑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这样才能够加强环境成本管理的工作。环境成本可能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环境成本的核算不能只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发生,还要考虑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之间的评比与考核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

(三)以低碳发展带动成本管理的发展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地域性景观;地方性;文化性

一、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地域性逐渐被人们忽略,尤其是在景观领域,许多地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已慢慢消失,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体系已渐渐淡化。因此,城市景观设计就应强调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素,如地理、气候和材料等,还应融入本地的、民族的民俗风格和历史遗留文化等要素,使得景观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色。

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地域性的形成主要由本土的地方性和本土的文化性两个因素决定。地域性景观设计是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诠释和表现,其核心是要把地方文化挖掘出来,并以景观的方式体现出来。地域特性可是实体形态的,也可是文化的,比如与本地的神话和民俗相关的象征。寻找“地域特性”往往是景观设计师最复杂的工作之一,其设计作品应具有本地独特的文化品格和个性。

二、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

1.地方性的内涵

景观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受到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和已有的地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涉及到景观设计的地方性问题。景观的地方性受景观地段的具体的地理气候、区域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植物种群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尊重场地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使景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形式和材料色彩等技术条件手段都要与地区相适应,只有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景观设计应找出符合当地土地内在的品质,如当地独有的气候、温度、土壤、地形、植物等要素,找到了潜在的、内在的个性,并运用于景观设计作品当中,就会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性景观作品。

2.地方性景观要素分析

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地方性要素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地理和地形、植物、材料、水资源、土壤、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营造方式等。其中,气候、地形、植物和地方材料等要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1)气候。“野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描写我国两种反差极大的地域景观,形象地道出了典型的北国风光和江南情境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迥异的风格。

(2)地形。地形是是构成地域性景观的基本元素,是连接景观中物质元素和空间关系的主线,对景观区域的美学特征、空间构成和空间感受产生重要的影响。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等不同的地形可以构成不同风格的地域性景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地形,尤其处理好地形中地势地貌、色彩、质感等要素。

(3)植物。植物的种类繁多,它们拥有丰富多彩的效果,不同地区的植物在品种、形态、色彩、质地等特征上都各不尽相同,各有特点,这使植物在地域性景观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之一。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还应选定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

(4)地方材料。运用地方材料是和当地景观和建筑的营造方式紧密联系的,也是表达景观地方性的重要手段。材料应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特点,其色彩、质地、肌理等都要符合当地的风格特点、民风民俗、生活习性等。

三、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文化性

1.文化性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和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狭义的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科学、艺术、文学、宗教、教育、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它的形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使人类文化丰富多样。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性,是指在景观设计中具备上述特点的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特征,它是一个地区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其文化传统,地域性景观就应在地区的传统中来发掘有益的“基因”,在其作品中表达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使其即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并且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它们甚至成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标志和精神缩影。

2.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是具有一定共同价值体系的人的集合体,它是一个经过一定历史形成的共同文化群体的主要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而形成的,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审美观。景观设计常常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一个民族所形成的特定景观形式首先应体现其民族文化,其次才体现全文类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广泛,使各民族特定景观形式既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借鉴、引进外国、外族的先进景观文化和理念,又使得自己的特定景观形式成为全人类的景观形式。在接受外来景观文化和理念影响的同时,每个民族还会不断地对自身特有的景观文化和理念进行筛选、扬弃,使得景观既体现传统的民族性,又包涵创新的时代性。

四、地域性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地域性景观设计作品众多,下面笔者将简要结合自己参与设计的规划设计作品――林芝宾馆的部分景观设计来加以分析。

林芝宾馆位于具有浓厚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林芝地区,为广东省政府援臧的工程项目。本规划设计理念上提出“新造园”的概念,通过对环境和交通的改造,完善功能分布,合理借景与造景。借用藏式风格的元素和符号,通过现代建构与材料的演绎,营造出全新的文化内涵的、具当代性的“新”园林度假宾馆。

本设计在整体规划上采用“双轴线”设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上放射出中央水景广场和综合楼,较好的处理了建筑南北对流的通风采光,节能环保,且各建筑皆与轴线中点相呼应。设置中央水景广场增加了景观的动感,与周边环境和建筑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观。既景观上采用具方向感的绿化布局,呼应“双轴线”,结合当地环境、建筑、材料特点,借景与造景并重。配以适合当地的植物树种,营造四季景观,突显地域特色。建筑样式上有机选用藏式风格和语言,打造“新造园”园林酒店。如图1中的宾馆周围的坐标塔,塔身材料采用当地普遍采用的木材和金属材料,给人以粗旷而朴实的感觉,塔上的花纹图案也具有浓厚的特色,塔身与四季不同的环境背景共同构成一道独特的西域风情景观。如图2中宾馆的架体上装饰了所独有的藏银,并配以丰富多彩的图案,也能体现独特的地方特色。图3中的吉祥八宝柱也是一种独特的藏族文化景观,八宝吉祥,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本设计将现代气息浓厚的酒店与历史意义深远的地方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了在一起,使得整个酒店成为了一幅极具地方特色的景观作品。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景观设计正在逐渐西化,一些地方特色和历史传统也在慢慢消失。因此,加强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对于保护我国的地方文化特色、继承和发扬历史传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广大景观设计师一定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英]西蒙?贝尔著,王文彤译,景观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5

【关键词】设备配套 有偿托管 租赁 调剂

煤炭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从事煤炭生产、施工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均把投资、工期、质量作为基本建设的三件大事来抓,往往把降低投资的重要性放在后面考虑。而且,对生产单位来说,不存在经济效益好坏的问题,完成生产计划才是最高准则。对生产设备的购置,只要上级同意和条件许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越洋越好。由于生产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盲目购置、超量购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只能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

如今,在设备投资方面,一些企业渐渐明白,购进设备不再是企业投资的最好办法。要改变煤炭企业设备投资不注重效益的状况,有效的途径是实行设备合理的配套、调剂、租赁设备,使企业内部设备闲置率降低,合理配套后对永久或暂时闲置的设备实行设备租赁制,加强设备租赁管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煤炭企业设备成本的压力。本文根据神东煤炭集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剖析了大型矿区统一调剂配套使用设备及煤炭设备有偿托管和租赁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神东内、对外设备租赁服务模式,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大型煤炭企业如何更科学、经济、高效的使用设备。

1 矿井及产量概述

神东公司现拥有高产高效矿井17座(18个井),其中年产1 000万吨以上的矿井有10个。神东矿区的历年总产量及矿井情况见表1。

表1 神东矿区的历史总产量及矿井情况

年 度 1998 1999 2004 2005 2007 2009 2013

总产量/万吨 704 1068 7819 9659 10661 17800 23498

矿井数量 4 5 8 9 10 16 21

>10Mt矿井数量 0 0 4 6 6 9 11

2 资产及分类整体情况

神东公司资产按照非有偿使用资产和有偿使用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全公司机电类设备资产62938台,原值362.66亿元,净值141.85亿元,其中:

有偿使用设备共计21144台,原值284.66亿元、净值116.55亿元,占机电设备资产总原值的78.5%;

非有偿使用设备共计41794台,原值78.00亿元、净值25.3亿元,占机电设备总原值的21.5%。

2.1 有偿使用设备

神东有偿使用设备包括综采设备、连采设备、特种车辆、垛式支架、辅助车辆、国产其他设备5大类,共计21144台套,资产原值284.66亿元,资产净值116.55亿元,详见表2。

表2 有偿使用设备资产情况统计表

序号 设备类别 资产原值(亿元) 资产净值(亿元) 设备数量 备注

1 综采设备 208.5 86.02 14632

2 连采设备 27.86 10.92 405

3 特种车辆 15.51 7.38 242

4 垛式支架 7.46 2.47 1987

5 辅助车辆 11.68 4.51 3342

6 国产其他 13.65 5.25 536

合计 284.66 116.55 21144

2.2 非有偿使用设备

神东煤炭集团非有偿使用设备包括:洗选运销设备、维修中心设备、地质测量设备、供电中心设备以及各生产矿井和生产辅助单位小型设备,共计41794台,资产原值78.00亿元,资产净值25.31亿元,详见表3。

表3 神东公司非有偿设备汇总表

序号 设备类别 原值(亿元) 净值(亿元) 数量(台/套) 备注

1 洗选运销设备 25.06 9.05 7287

2 维修中心设备 4.85 2.34 3199

3 地质测量设备 0.97 0.34 372

4 供电中心设备 4.01 1.64 2490

5 各矿其它设备 43.12 11.94 28446

合计 78.00 25.31 41794

3 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3.1 管理模式

神东煤炭集团将凡构成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划分为有偿使用设备和非有偿使用设备。有偿使用设备由设备管理中心集中管理财务账也在设备管理中心,非有偿使用设备由各单位自行管理财务账在各基层单位,设备管理中心监管。各生产矿井和地面生产单位以及生产服务中心、生产准备处的设备实行有偿使用管理;其余单位的设备实行非有偿使用管理。

3.2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实行多权分离管理模式,集团是设备产权单位,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有偿使用设备的帐物管理,并负责购置计划编制、新设备及修复设备验收、统一配套发放、现场运行和设备报废鉴定,各生产单位对有偿使用设备进行有偿使用,缴纳有偿使用费用,同时负责有偿使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3.3 非有偿使用设备管理

非有偿使用设备管理实行双重管理模式,各单位对非有偿使用设备负责对账务、运营、报废处置等进行全面管理,设备管理中心负责监管。另外设备管理中心负责非有偿设备的购置计划的审核和统一提报,科学购置,合理内部调剂。

4 有偿使用设备管理模式

有偿使用设备主要是采掘移动设备,有偿使用设备的管理以设备管理中心为核心,从采购计划,到货验收、调剂配套、维修计划,最后到报废处置,实行全寿命管理。

4.1 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中心通过生产管理系统接收生产接续计划形成设备配套计划,根据系统对设备的需求,对购置设备选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需求计划(本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设备到货后建立资产账目,验收入库归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根据各矿地质条件和产量的不同计划,对设备进行统一调剂配套,矿方使用时以有偿使用的方式收取有偿使用费用,使用完毕后设备回收至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完后根据设备状态,参考过煤量等参数,需维修的设备由设备管理中心委托设备维修中心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后移交设备管理中心入库,继续进入下一循环,根据各矿不同的需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剂配套使用。

4.2 技术改造及报废处置

(1)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合理等情况时,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2)设备使用的过煤量等指标达到设备报废标准时,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评估,评估完毕后,如果设备的实际状态可以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或者设备状态具有重新修复的价值,即使设备使用已经达到设备报废的相关指标,设备仍可继续使用,进行核销财务账目,实物继续使用;确实不能继续使用时进行报废处置;若设备状态确实无修复价值时,由设备管理中心负责报废处置。

5 设备调剂配套管理

5.1 综、连采设备调剂

根据各矿对综、连采设备的不同需求,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对综、连采设备进行统一配套和调剂。神东矿区原煤年生产量可达2.3亿t,现有综采机械化设备70套,连采机械化设备368台(套),2013年全年安排工作面搬家倒面81安76撤,月平均安排搬家倒面7安7撤,搬家倒面高峰期安排9安9撤。2004―2013年神东矿区工作面安装、回撤次数,设备调剂数量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见表4。

设备管理中心现有综、连采设备配套人员6名,调剂验收人员17名,平均每1名配套人员管理3.7个矿井的设备配套工作,平均每1名调剂验收人员管理1.3个矿井。

表4 工作面安装、回撤次数,设备调剂数量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

年度 工作面安装次数 工作面回撤次数 调剂设备数量(台套) 总产量(万吨)

2004 20 16 8964 7819

2005 24 23 11703 9659

2006 33 32 16185 10889

2007 36 34 17430 10661

2008 42 37 19671 11533

2009 48 41 22161 17800

2010 58 53 27639 20500

2011 58 50 27320 20180

2012 50 48 24500 21650

2013 56 53 27250 23498

5.2 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调剂

各单位对非有偿使用设备负责对账务、运营、报废处置等进行全面管理,设备管理中心负责监管,设备管理中心在监管的同时,针对各基层单位提报的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购置计划进行审核,汇总后统一提报,对已经购置的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负责全面协调工作,及时梳理各矿井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数量,及时补充和周转调剂,充分发挥非有偿小型移动设备的使用效率。

5.3 设备对外调剂

随着煤炭开采导致的煤层和地质条件变化和国家对煤炭行业的安全要求的提高,部分已购置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神东矿区生产安全的需求,不能继续使用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对不能满足任何矿井安全生产需求的设备,及时进行处置。因此神东设备管理中心专门成立对外调剂部,主要负责闲置设备对外拍卖及租赁业务。

6 取得的效益

6.1 统一调剂配套取得的效益

相比单独矿井公司的煤炭企业,为满足矿井生产往往需要为一个采高工作面准备2套替换维修和生产的设备,按照神东矿区矿井群设备调剂配套管理模式,针对同采掘调剂的矿井及工作进行设备的统一调剂后,可以极大地节约设备采购数量,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将神东现有各矿井采掘工作面按照独立各矿井采掘设备自己管理和周转,不同采掘条件的工作面使用和备用检修不同的采掘设备,至少需要92套综采设备,但是按照神东矿区矿井群设备配套管理模式整体调剂配套设备,共计需要设备约64套,可节约28套综采设备的采购,每套综采设备按照3.5亿元计算,共计可节约设备采购资金约98亿元,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详见表5。

表5 神东现有设备矿井单独循环与大循环理论对比分析表

采高分类 现有采高矿井 同期在采面 矿井内循环所需量 大循环所需量 现有数量 备注

7.0m 大柳塔矿 2 3 7 5 5

补连塔矿 1 2

上湾煤矿 1 2

6.3m 上湾煤矿 1 2 6 4 4

哈拉沟矿 1 2

补连塔矿 1 2

5.5m 哈拉沟矿 1 2 8 7 8 富余小阻力5.5m支架可对外调剂

补连塔矿 1 2

柳塔煤矿 1 2

万利一矿 1 2

5.0m 大矿活井 2 3 15 12 12

上湾煤矿 1 2

石圪台矿 1 2

乌兰木伦 1 2

补连塔矿 1 2

榆家梁矿 1 2

万利一矿 1 2

4.5m 石圪台矿 2 3 3 2 5

4.0m 上湾煤矿 1 2 16 8 8

榆家梁矿 2 3

乌兰木伦 1 2

布尔台矿 1 2

寸二煤矿 1 2

柳塔煤矿 1 2

锦界煤矿 2 3

3.5m 锦界煤矿 1 2 15 13 14 富余小阻力3.5m液压支架,可以对外调剂使用。

布尔台矿 2 3

大矿活井 1 2

石圪台矿 1 2

乌兰木伦 1 2

柳塔煤矿 1 2

寸一煤矿 1 2

2.8m 布尔台矿 1 2 6 3 3

寸二煤矿 1 2

石圪台矿 1 2

2.4m 榆家梁矿 1 2 4 3 3

三道沟矿 1 2

2.2m 哈拉沟矿 1 2 4 2 2

石圪台矿 1 2

4.2mF 保德煤矿 1 2 6 3 3

上榆泉矿 1 2

大矿活井 1 2

3.9mF 布尔台矿 1 2 2 2 3

合计 49 92 92 64 70

6.2 减少购置新设备

经过合理优化采掘设备的调剂配套,节约设备购置资金共计35.48亿元,其中2012年报集团公司核减设备购置资金26.7亿元并批复(中国神华煤〔2012〕346号),2013年报集团公司核减设备购置资金8.78亿元并批复(中国神华煤〔2013〕379号)。极大的减少了设备的购置资金。

6.3 集团内部统一调剂取得的效益

通过诸多手段和措施,大力提升了对外调剂业务的处置力度,2012年,通过给神新能源公司调剂闲置4.2米放顶煤液压支架等业务,盘活闲置设备86台、随机备件1807件,调剂金额5171.98万元。2013年已对外调剂闲置设备186台、备件444件,调剂金额共计11386.65万元,较2012年全年增长120.16%,其中:调剂闲置设备10361.79万元、备件(材料)1024.86万元。

通过加强与集团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理顺闲置设备在神华集团内部调剂的通道。先后给神华包头矿业李家壕煤矿调剂一整套闲置5.5米采高综采设备及掘锚机、采煤机备件285件,给宁煤集团调剂闲置JOY三机备件121件,盘活闲置资产11173.68万元,既提高了闲置物资设备利用率,又为集团节约了采购资金。

6.4 神东内部小型设备统一管理

合理调剂小型设备,减少了资产购置,2012年公司内部周转调剂小型移动设备220台(套),原值3364.00万元。核对各单位第三批专资金购置小型设备需求情况,经核实可调剂使用的小型设备41台,核减设备购置资金2815.4万元。2013年矿井之间调剂使用小型移动设备共计244台/套,节约购置资金约1358万元。

7设备有偿托管及租赁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随着神东矿区煤层开采不断延伸,大部分矿井已进入深层开采,加之综采工作面上覆预留煤柱和采空区影响,前期采购的工作阻力小于10000KN的液压支架无法满足深度开采需求,需逐步替换为大阻力液压支架,导致前期采购的部分小阻力液压支架闲置。

随着神东矿区采场条件变化,2006年榆家梁煤矿、上湾煤矿、补连塔煤矿开始使用6.3m综采设备,目前榆家梁煤矿、补连塔煤矿6.3m厚度煤层开采完毕,导致6.3m综采设备闲置量增加;2009年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上湾煤矿开始使用7.0m综采设备,目前上湾煤矿7.0m厚度煤层开采完毕,导致7.0m综采设备闲置。

2009年四公司整合和2013年三个矿井并入神东公司托管。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神东范围内所有采掘设备统一调剂配套使用,实现了设备资源共享,设备周转利用率加快,使部分采掘设备富余,下一步计划加大对富余设备的对外有偿托管及租赁,进一步降低设备的闲置率,盘活闲置设备,贯彻轻资产运营的管理理念。

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机制 效用

一、前言

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项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之下,现代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不断的创新手段,建立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总体的业务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

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仅仅是将人力资源作为普通的劳动力进行对待,将其看作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知识经济的逐渐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促进当前社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知识经济中,人们能够积极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员工们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于企业的全面经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影响到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内容

处于低碳经济环境的社会大背景之下,现代企业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工作,其中的主要创新内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当中:第一,人本管理。现代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员工的需求和感受给予足够重视,这样才能够有效体现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第二,柔性管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要积极有效的实行柔性化的管理方式,这是从行为管理向心理管理进行有效过渡的重要纽带。企业实行柔性化管理,能够切合每个员工的实际发展特点,从员工个人的自身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从而提升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

四、低碳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

现代企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浪潮中,想要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积极建立起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的综合性

企业需要对于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员工在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们的薪酬和待遇将能够直接体现出其本身的价值,员工们也仅仅从自身的岗位出发贡献力量。从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针对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情况,企业都需要给予一定关注。综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让员工们有效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个人潜能,从而突破岗位的限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光发热。让员工们积极融入到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之中,积极听取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员工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能够积极发挥出员工们的优势作用,提升企业总体的竞争力[1]。

(二)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现代企业为了有效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建立健全自身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这样能够不断提升每个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岗位技能培训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的相关工作,这是从社会发展层面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社会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后盾优势力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作为企业,需要选拔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业务经验丰富的人员,并且加强相关的技能培训工作,给员工提升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让员工们获取多种发展机会。

(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

现代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的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评,积极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企业在创新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时,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到每一个员工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对员工的工作岗位和职务进行调换。其次企业还需要加强定期的考核工作,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表现良好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岗位和福利待遇。企业需要从员工的个人情况出发,加强柔性化管理的相关工作,让员工们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工作。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方面的创新

企业在实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创新工作,主要是需要对各个岗位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更好选拔人才。企业需要按照人才的成长模式,积极开展相关的管理活动。加强能本管理,将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根据,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企业积极实行能本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人员的潜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对于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增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低碳经济背景下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工作,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文琴.低碳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J]. 时代金融, 2014,(18).

[2]瞿群臻, 张睿. 低碳经济时代航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