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简称“新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的正式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超国民税收待遇”被取消已有两年多的时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纳税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
跨境交易频繁的跨国公司在华有哪些税务挑战并将如何应对?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了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委员会会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及企业咨询部合伙人陈翰麟先生。
注重商业目的
陈翰麟向记者介绍,在2008年的新税法里,我国也引入了一些其他国家所实行的税法内容,比如转移定价、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条款、受控外国公司以及税收居民等概念。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这些应该是相对比较新的内容,尤其以一般反避税条款最为突出。
一般反避税条款是指在宪法或税法中就普遍适用于各类税收规避行为而做出统一规定,是相对于个别反避税条款的一般防范性规定,其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行为类型,而是试图以法律规定的形式,通过要件描述、涵盖违反立法意图的所有避税行为,并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认定避税的行为、重构正常合理行为以及征税行为中的权力进行分配,以实现对避税行为的立法否定以及反避税的权力配置。新税法将一般反避税条款作为兜底的补充性条款引入我国反避税制度体系,是我国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反避税原则。
“在过去没有一般反避税条款时,一项交易主要看其形式而非实质。有了这个条款以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在进行交易时就要特别注重整个交易的合理性。不可以单单为了税务的目的(比如减免税)去做安排,实际上在进行交易时应该以商业目的为主,这是比较大的改变。”陈翰麟谈到。
新税法第47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一直以来,关于“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的界定是争论的焦点。新税法实施条例第120条规定: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具体而言,它必须是人为规划的一个或一系列行动或交易,企业必须从中获取税收利益,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且该交易的惟一或主要目的是获取税收利益。交易是否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来判定,如果主管税务机关判断这项交易或安排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那么就有权对其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税收居民认定
陈翰麟表示,一般反避税条款实际上是很新的东西,从税务机关那里暂时没有太多的指引可以参照,但我们从一些新颁发的规定中可以看到税务机关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一般反避税条款,例如纳税人如果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则需证明自己是实际税收受益所有人。然而,这些规范性文件还没有详细说明究竟怎样才能被认定为实际税收受益所有人,因此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如何判定一个外国企业是否是中国的税收居民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国家通过援引案例来判定一个外国企业是否构成本国的税收居民,但中国没有案例法的机制,在这方面的规定还有待完善。
我国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国企业,如果其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就应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以前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是把法律标准和总机构所在地标准结合起来使用。这里所说的总机构,是指企业法人设立的负责该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实际上是法律标准和管理及控制地标准,二者必须同时满足,才会被判定为中国的税收居民。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我国的法人居民身份判定标准发生了变化。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新税法在法人居民身份判断标准上采用了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并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注册地标准与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必须同时具备,修改为具备条件之一即构成我国的居民企业。
优化税务供应链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有关营运资金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从会计的角度,人们采用最多的是狭义的概念,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从管理的角度,人们注重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因此,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对流动资产的管理,也包括对流动负债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对营运资金如何进行管理,国内外有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单纯的管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到二者的结合,再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营运资金管理得到了创新――从供应链、渠道、客户关系等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转化成利润,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驱动生产的今天,任何企业都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各项业务。为了赢得客户和市场,必须联合其上下企业,建立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并形成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资源优势互补的价值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这就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有关供应链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目前,供应链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第二,从产品生产到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进行整体性考虑,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第三,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多层次考虑。
(二)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企业看成一个从供应商到企业再到客户的一个链条的管理,而企业的营运资金始终贯穿于这个链条中。同时,企业压缩营运资金周转期的能力需要客户和债权人(供应商)的配合;过紧催收客户款,可能将客户推入竞争对手的“怀抱”,受惊吓的供应商也可能拒绝赊销,等等。上述情况均说明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加以考虑。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任何产品和服务,只有得到顾客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客户的需求赋予企业以生命,脱离客户需求的采购和生产只能造成资金的沉淀,降低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是以供应链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主线,在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上都要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同时树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营运资金在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中的流转对其进行重新分类。企业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形成了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引起了大量的跨组织业务流程,因而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考虑到营运资金流转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根据营运资金在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中的流转,我们可以将营运资金分为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包括现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有价证券或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其余部分如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工资等称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理财活动营运资金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属于企业筹资和投资的范畴,其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营运资金的情况下,保持企业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足够的清偿能力,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不同。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在周转中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
(二)加强采购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采购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与供应商有关,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数量的多少。企业采购同一种物品时需选择多个供应商。因为虽然选择单一供应商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降低质量变动、获得更多优惠,例如数量上的折扣、运输成本的降低等,企业的采购人员也可以集中办公以减少采购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这也增加了企业风险,一旦该供应商的经营出现问题,必将会影响采购数量和供货时间,造成供货中断和生产停产等严重后果。为了降低供应风险,应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但如果供应商数量太多,也会造成管理难度增加、采购总成本上升等风险。因此,合理地选择供应商数量也是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应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从众多供应商中精心选择几家信誉好且生产状况稳定的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供应商信誉状况如何。现代企业为了降低营运成本主要采用准时采购的方式来购进原材料,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减少营运资金占用量,这就要求供应商必须能够做到准时交货,如果供应商不能准时交货,就会造成企业被迫中断生产的局面,最终导致企业仍然需要库存大量的原材料以备应急之需。同时,供应商不能按时按质提品也会使企业无法及时向下游客户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必将影响到企业在下游客户中的信誉,增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因此,在采购过程的营运资金管理中必须注重考察供应商的信誉,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及时追踪供应商信用状况,适时调整信誉不好的供应商。
3、供应商参与程度如何。在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战略合作关系后,核心供应商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内部运营,特别是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设计阶段。而且当产品市场发生变化而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提供新的产品时,提前参与的供应商能够及时适应企业的变化快速调整,由此减少企业为生产流程的调整而付出的成本,为企业的改进作出贡献。反过来,企业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早期参与程度来对产品和流程进行改进,这将带来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时间的缩短,进而缩短企业的订货提前期,减少交易成本和原材料的库存成本。
(三)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内部流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产品的生产流程。内部流程管理的目的是要在高质量和快速反应的同时保证成本最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加关注速度、创新、合作、质量和低成本。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设置使大量的生产时间浪费在部门之间的衔接上,增加大量的重复作业,影响管理效率及响应速度。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压缩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如减少多余的库存、物料的移动、生产步骤、废料的丢弃、退货和返工等),进而减少在产品库存、缩短产品完工时间和订货周期并提高质量。
2、税务管理。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会产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属于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要求企业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税务筹划,尽量减少应交税金,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营运资金占用。
(四)加强销售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于销售过程的管理也会对整个供应链条上的营运资金产生重要影响。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时,未销售的产品又会造成采购和生产过程中资金成本的积压,造成营运资金周转率的下降。销售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
1、客户关系管理。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中,一个能充分满足客户方需要的优秀供应商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所在。正如企业必须设法找到、开发良好的供应商,还要找到办法让自己成为良好的供应商并一直持续下去。在客户关系上的努力是完整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为企业建立并维护盈利性的、长期的客户关系,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收集客户信息,与客户进行更好的信息共享,及时感知客户的需求。如果生产厂家可以利用客户关系链及时获得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买点及相应的数据,帮助厂家、批发商、分销商及时得到较为正确的生产定额信息,降低企业的风险。基于这种良好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采购,减少了原材料库存,生产出的产成品也可及时销售出去,减少了产成品的库存。另外,长期的顾客维护成本远小于开发一个新的客户,且无需太多的关心,错误也较少,购买更快,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2、销售渠道管理。企业的销售渠道管理具有区域广泛、成员众多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成功的销售渠道管理能节约物流成本,减少货物运输中的损失、损耗,提高货物运输质量,节约运输费用,减少货物在途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同时,成功的销售渠道管理能有效地连通生产与销售,企业可根据销售信息组织生产,减少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营运资金。
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必将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3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平台将区域内的制造、物流、商贸等企业,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加入到信息交换网络中,实现物流数据的透明传输和有效使用,打破行业间信息传递的壁垒,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交换效率。
采用异构数据交换技术
构建这种区域的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将各方的应用系统集成到平台上,必须解决数据交换的兼容问题。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了异构数据交换技术,预留了和内部信息系统进行交换的多个接口,易于维护和跟踪,并覆盖信息系统的所有业务模块。由于异构数据交换平台和信息系统在网络分布上都处于企业的内网,安全级别相对较高,所以采用设计简单、交互性强的HTTP接口,利用接口表作为数据中间媒介,与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从2009年开始需求调研和系统设计,经过多方考察,选定与Axway公司合作。在我国的港口、海关和铁路等物流领域,Axway公司的异构数据交换底层中间件有着广泛的应用。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在Axway系统中间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针对我国物流市场现状的异构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公司对物流信息交换的需求,能快速响应并匹配多种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
多方交互的信息枢纽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异构数据交换系统作为整合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工商管理等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交互的枢纽,通过自动接收、匹配、转发等流程完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BtoB和BtoG网关。支持多种接口方式和传输协议,实现与企业ERP、WMS等内部系统的对接,以及与通关平台(比如电子口岸、国外海关)的对接。
2. 标准适配器。这些适配器可以识别任何标准数据,并调用格式转换服务,将数据转换为接收消息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标准格式,从而在贸易合作伙伴之间传递消息。
3. 门户服务。企业通过门户进行业务的查询、处理和监控等事务,比如提供供应商订单状态实时查询、库存状态实时查询等。
4. 应用服务。根据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如VMI、CPFR等,提供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应用事务处理,比如计划管理、订单管理、关务管理等。
5. 信息队列服务。对用户的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以便能够按照事先确定的供应链关系,将信息传递给指定的贸易合作伙伴。
6. 数据格式转换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提供数据格式的转换服务。
7. 工作流管理。控制各个粒度的供应链活动或事务之间的关系和流程,以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供应链策略所要求的处理模式。
8. 安全服务。提供用户认证、数据加签和加密的服务。
9. 后台管理。为不同级别的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日常监控和统计功能。
10. 服务注册管理。对各个层次的服务进行注册,以便平台内外的系统进行访问。
未来将注重平台的开放性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4
在传统经营模式下,信息的传递、交易的完成通过单据、合同等纸质介质完成,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大,速度慢,差错率高,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1、企业内部商务模式
现代许多大中型企业,机构庞大,在非网络化环境下,即使是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送也难以做到及时。企业内部网(Intranet)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它能够提供企业内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快速、安全的交流通道。企业的信息系统间可以加强信息传递,也可自动进行业务处理。总之,企业内部网能增加商务活动处理的敏捷性,对市场状况能更快地作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企业内部电子商务将大有作为。
2、企业与消费者间商务模式(BusinesstoConsumer)
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类同于商业电子化的零售商务。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上销售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因特网上有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虚拟商店和虚拟企业提供各种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服务。通过网上商店买卖的商品可以是实体化的,如书籍、鲜花、服装、食品、汽车、电视等等;也可以是数字化的,如新闻、音乐、电影、数据库、软件及各类知识商品;还可以是提供的各类服务,如安排旅游、在线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等。
3、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BusinesstoBusiness)
这种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重要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订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包括向供应商订货、签约、接受发票和使用电子资金转移、信用证、银行托收等方式进行付款,以及在商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索赔、商品发送管理等。在电子商务中,企业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时,公司可以用电子形式将关键的商务处理过程连接起来,形成虚拟企业。在这种环境中,一家企业的商务活动在抬手之间就会影响另一家企业的业务活动。这种企业间商务模式,使交易双方能以一种更简便、更快捷的方式进行联系和达成交易。
4、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GovernmenttoBusiness)
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就是如今很流行的电子税收,也是GTB在现实中的主要应用,政府和企业间通过这样一种平台,在网上完成税务申报、支付、传输证明等功能。在美国,有许多企业缴纳税费都是通过号称“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来结算的:将纳税企业编号,按编号在计算机中开立户头,税务局除根据纳税人自己的申报材料建档外,还要与有关机构的数据库联网,随时获得所需的各种资料,由计算机监督企业是否登记,并对纳税申报单进行分析比较,防止偷税漏税。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税收平台,纳税人申报将不必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税务人员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数据处理审核问题。这种方式既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纳税人,迅速快捷,减少了税务人员与纳税人之间一些不必要的交涉。
5、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务模式(BusinesstoGovernment)
在BTG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采购清单,企业可以以电子化方式来完成对政府采购的响应。政府和企业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场上,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双方的交易。作为电子时代的甲方乙方,政府与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交易,一方面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建立监督机制。尽量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众所周知,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性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面对残酷的竞争事实,企业若想保持优势,经营者必须利用一切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及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全球性贸易环境,建立了新型的商务通道,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各环节上,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1、电子商务能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
电子商务使以销定产更为简便易行,企业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自己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前售后服务及付款条件等,客户各取所需,发出订单,企业生产部门根据电脑网络传递的订购信息及时安排或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即时制造和交货的理想模式,适应现代社会消费潮流。电子商务的实施不但可以大大提高交易速度,加快订单处理和货款结算支付,而且可以减少人为的疏忽,一些计算机程序基本能发现业务人员输入的错误信息而提出警告或自动予以纠正,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这对严格要求单证一致的信用证结算贸易业务显得尤为重要。
2、电子商务能提高工作质量,扩大市场
电子商务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无论双方是否跨地区、跨国界,空间的障碍已经消失,电子商务系统网络站点使得客户和供货方均能了解对方的最新数据,而且电子数据交换(EDI)更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电子商务可以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使企业能更及时、准确、充分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按时、按质提供客户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加强市场竞争地位。同时电子商务可以提供交互式的销售渠道,使商家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
3、电子商务可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
降低交易成本,节省了潜在开支,如电子邮件节省了通信邮费,电子数据交换则大大节省了管理和人员环节的开销。此外,电子商务可以优化企业供应链。降低供应成本。传统商务活动是由多个中间环节组成的供应链完成的,这些中间环节必然要耗费大量的物质资源,而电子商务可以缩短供应链的长度,减少中间环节与周转时间,节省物质资源的损耗。以商业企业为例,优化企业供应链,实行直销,可以减少库存和营业面积,降低周转与管理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的物流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国外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目标为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由此可知,电子商务的应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三、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企业必须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重构管理机制等方面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在电子商务的潮流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和功能的充分实现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基础落后与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现代化形成了巨大反差,已经不适应甚至阻碍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企业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角,对于要参与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来讲,必须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三个基本要素,即:(1)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和计算机化,以及业务操作的电子化;(2)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和开展电子商务所依赖的连接网络;(3)企业要建立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应用系统。
用户在自身电子商务环境构建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系统必须具有实用性;系统必须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集中备份;系统必须具备在线扩展能力;系统必须考虑数据业务的安全问题等。只有构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环境,才能在电子商务时代继续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开展对于各类企业的好处和优势自不待言,虽然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最好的技术并不代表最好的结果,技术必须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机结合。供应链在企业内外是否有效展开?特别是企业的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否满足核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标准,如数据处理是否已经电子化,如果目前没有满足,那么企业需要给出达标时间进度表;同时企业内部的采购制度是否已经公开化、制度化、标准化,采购流程是否电子化等。一个企业事实上不可能只选择一家供应商的应用软件产品,企业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放弃原有的信息系统,问题的关键不是处理企业比较标准和正常的业务数据流程,而是如何处理不同系统间的差异,这些系统是否能够在线实时传输和处理。
3、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
传统会计是建立在相关假设基础上的。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虚拟企业、网上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出现,会计主体假设需要重新定义:依据合作项目而成立合作公司或项目公司的现象将会愈来愈普遍,项目结束公司即结束经营,进行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将无法适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提供实时财务信息将成为可能,会计分期假设已显得无足轻重;电子商务中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将使货币计量假设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会计假设是传统会计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的动摇,必然会对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等会计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会计原则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电子合同、电子单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会计信息自动生成,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将成为必然。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地勘单位;纳税问题;措施
新时期下,营改增作为我国税收体制的重要改革,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依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实际发展情况,营改增的有效落实有利于降低企业赋税压力,推动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但是,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类纳税问题[1]。因此,本文以地勘单位为例,探讨了新时期下的纳税问题展开探讨。
1营改增税收体系为地勘单位带来的影响
新时期下,地勘单位税收体系进入全面改革,营改增税收体系的应用,给地勘单位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地勘单位利润发生变化。新时期实施的新税收体系,地勘单位税收项目与税收内容发生转变,其中,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再包含在收入和支出的金额中,在同等业务量下,地勘单位经营收入因此降低,支出也相应下降,从而直接导致地勘单位利润发生改变[2]。其二,税前扣除项目发生变化。在地勘单位发展过程中,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可抵减销项税,即购买商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以抵减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有效降低了地勘单位的税收。为单位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其三,总体影响。新税收模式下,“营改增”之前,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营改增”之后,企业缴纳增值税采用税后扣除,在税后扣除过程中,可采用专用发票代替进行抵扣,应缴纳税额减少。“营改增”之前,企业支付的运费或其他劳务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营改增”之后,企业支付的运费或其他劳务费用,由于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包含进项税额的那部分,就不能再作为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新时期地勘单位的纳税问题
地勘单位发展中,纳税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降低税收负担,有利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营效益。然而,营改增的落实,导致地勘单位纳税问题,单位税收不降反增,现对纳税问题简单探讨。
2.1地勘单位对营改增了解不足,导致纳税问题。虽然,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已有三年时间,但是,增值税后续有好多改革,地勘单位对政策变化掌握不到位,导致营改增政策落实仍停留在表面程度,营改增的减负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为地勘单位的纳税带来负面影响。基于纳税政策改革带来的影响,地勘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与税务工作的调整,还要重视业务系统间的调整。否则,极易为地勘单位的纳税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导致税务风险,为地勘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2.2营改增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新时期下,地勘单位实际工作中带来的纳税问题几乎全部是由营改增政策改革引起,具体可包含以下方面:其一,地勘单位纳税政策改革已经经历三年时间,税收体系相对完善,但是,在一些项目上,地勘单位仍存在增值税发票获得困难的问题,使得增值税无法依照规定扣除,增大了地勘单位的税负。其二,在地勘单位运行中,因单位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对税收管理的重视度明显不足,营改增政策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并未实现精细化管理,营改增的减税效果并未有效发挥。其三,因地勘单位相关人员对营改增税额研究并不透彻,在进行税额计算时,很难保障税赋计算的准确性,增大了税赋计算难度。
2.3纳税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引发纳税问题。地勘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完全依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对营业收入分期确认。然而,营改增政策实行后,地勘单位对外提供服务时,所开出的发票需要全部计入当期的收入中。当前,在地勘单位中,营改增政策已经全面落实,税收计算所需的会计人员、相应设备等配备齐全。但是,地勘单位主要是为国家查找资源提供帮助,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所需要缴纳的税收并不多,因此,单位对纳税的重视度不足,纳税人员专业性稍显不足,在纳税过程中,因营改增内容较多,易出现计算错误现象。
3新时期地勘单位的纳税措施
地勘单位担负着为国家查找资源的重任,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纳税管理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地勘单位的发展。新形势下,营改增政策已经全面实行,在实际纳税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本文根据上述纳税问题,针对性提出措施,以期发挥营改增的作用,有效降低单位税负,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3.1优化税制结构。新时期下,营改增已经在地勘单位全面落实,但是,面对营改增的改革速度,单位的税制结构仍稍显落后。为优化税制结构,应首先优化税制结构的思想,以此降低增值税产生的业务量,做好税务抵扣的研究,提高单位工作过程的增值税抵扣金额。同时,提高直接税在税制结构内的比重;科学合理的设置税种,取消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税种;完善增值税、消费税等税制。同时,实现抵扣项目的多样化,尤其重视设备购进的税收抵扣,全面发挥营改增的作用。另外,在地勘单位实际运行中,材料构建工作较为重要,作为税收抵扣的主要来源,应做好供应商的排查工作,尽可能选择能够开具专用发票的供应商,以此降低增值税[3]。
3.2加快功能的转型。对于地勘单位来讲,新税收体系的建立单位产生税赋的项目发生大范围变更,因此,新时期下,地勘单位应加大功能的转型,推动地勘单位的发展,降低增值税。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做到以下内容:其一,更新设备。营改增纳税体系下,税负抵扣政策的推行,地勘单位应用大型设备,在营改增政策体系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抵扣。对此,地勘单位可在经济条件允许下改良或购进设备,提高地勘单位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发挥营改增政策的作用。其二,对材料购进进行监管。在地勘单位运行中,依照工作需求,各类材料的购进非常必须,而材料购进作为增值税抵扣的重要项目,很多材料都能够实现进项税额抵扣抵扣,对此,地勘单位应寻找能够长期合作且具备开具专用发票资格的供应商,并对材料购进严加监管,有效降低单位税负。其三,推动业务与发展的转型。新时期下,新税收体系的影响,地勘单位开始对现有产业组完成交割。2017年3月,京东集团正式签署重组京东金融的最终协议。京东物流成立于2017年4月,也隶属于京东集团,旨在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供应链的价值网络,提升社会供应链效率。截止2017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486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3.2案例分析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投资中不能为投资本体带来预期的利益甚至使企业遭受收益损失乃至本金损失的可能性。在新的子公司成立之初,企业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期望获得投资收益,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如果企业在进行投资后,非但没有获得投资收益,反而遭受了损失,久存在着投资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投资风险的重要指标,本文对京东互联网供应链的投资风险分析将从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销售净利率三个指标角度,来对京东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
总资产净利率反映的是企业单位资产创造收益的水平,集中体现了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从2012年至2016年,京东的总资产收益率一直为负值。在2013年推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后,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下降幅度增大,在2016年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回升。这说明,自2013年以来,京东的投入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期望的收益,亏损规模还在持续扩大,但2016年已有了缓和的迹象,京东所面临的投资风险有所减小。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单位股东权益创造收益的水平。京东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到2016年期间,和总资产收益率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样一直为负数,在2013年到达相较之下的峰值后,又出现大幅下降,2016年才出现了回升的迹象。这说明,2013年以来,京东的自有资本的投入,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终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的是企业单位销售收入的增加,净利润的增减程度。从2011年到2013年,京东的销售净利率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而后再次回落,虽然在2016年有所回升,但是这些年间,京东的销售净利率一直为负数。这说明,在此期间,京东的单位销售收入的增加,净利润反而在不断减少,企业并没有取得收益,好在2016年的回升带来了一点回暖的希望。
这期间京东的利息支出持续稳定增加,并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而利息收入在2014达到峰值后,大幅回落,虽2016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小于利息支出的增加幅度。总体上,2014年以前,利息收入远大于利息支出,并且利息创造的利润在不断扩大。而在推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后的2014年之后,虽然利息仍在创造利润,但创造利润的能力明显不如2014年之前。整体上,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呈现相对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利息收支方面,京东2014年后的利息收支数据值得数据,应当警惕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
供应链税务管理范文6
入世10年的挑战
中国入世十年,一直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参与国际经贸交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皆得到立法鼓励,以及市场越加透明和规范化的背景下,内贸、外贸的界限开始淡化,企业须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客户。
另一方面,欧美债务危机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增加。目前,企业库存偏低,订货量少,短期订单增多,显示欧美的消费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对中国的厂家带来严重的冲击。有见及此,“十二五”规划强调刺激内需,以改变过往依赖出口支撑经济增长的情况。在国家层面而言,发展内需市场,是追求更为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方向。对企业而言,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大势,做好战略部署,把握商机,更是在环球经济的惊涛骇浪中生存的窍门。
事实上,中国的内需市场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现时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呈现两极化的现象。一类货品价钱极为低廉,但质量不佳,仅为解决基本需求的消费品;另一类则是奢侈品。介乎两者中间,价钱既相宜,质量又有一定水平的消费品却不多见。然而这些产品是普罗大众需求最殷切的,更对改善民众整体生活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这类价廉物美的产品。反之,中国的工厂每天都在生产这样的产品,只是基于种种制度及结构问题,内外贸不能对接,致使这些产品往往大量出口外国,造成中国民众反而享用不到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这种十分尴尬的情况。
由此可见,贯通中国制造与国内流通两大产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对配合扩大内需的国策,是极为重要的。利丰集团就内外贸合并运作而做出的全球业务的战略部署。
利丰集团认识到及早顺应内外贸一体化大趋势,做好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要性。利丰集团利用内外贸交叉和合并的运作把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连接起来,以开拓和发展全球业务。
从出口到内销进军亚太及中国市场
利丰集团现在全球逾40个国家雇用逾35000名员工,中国市场雇员约20000名。 集团整体业务复合年增长超过20%。中国业务包括采购、物流、经销、零售及其他相关营运支撑业务,约占集团营业额的58%。利丰集团在中国有32个采购办事处,20个物流分销中心,及超过1000个自营零售点。
作为一个消费品出口贸易商,利丰集团期望能在全球贸易进一步开放的环境下,将其在出口欧美业务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反过来应用在把境外的产品出口到亚太地区及中国市场上。
利丰物流除了为境内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提供物流服务外,亦希望在出口物流方面为欧美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例如在保税区内为境外客户提供配货及组装服务,务求利用中国土地及人力资源相对廉宜的优势,将在内地不同工厂生产的产品整合并储存在保税区内,再作出综合货品分配。利丰根据客户的指示,例如海外客户旗下的各个零售店对不同种类产品的不同需要 ,进行拣货、流通加工、配货及装箱,然后再付运。务求产品在运抵外国并开箱后,无须再通过配送中心,便可直接运抵客户旗下的零售点,从而为客户省却大量费用及时间。
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放,众多原先向利丰贸易有限公司订货,而面向欧美市场的欧美品牌商,纷纷计划进军中国和亚洲。这些品牌商基于其与利丰的长期合作关系,希望通过利丰在亚太区的分销网络,协助他们将产品打进亚洲各国市场。在此情况下,利丰集团与这些欧美品牌商的业务合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利丰作为熟悉亚洲采购业务的出口贸易商,仍继续为这些欧美品牌商担任供货商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利丰亦作为一个销售商,为这些欧美品牌商在亚太区推销产品。
为迎接中国入世带来的采购商机,利丰贸易早在2001年成功申请第一个外商企业出口牌照。这牌照使利丰得以直接向内地工厂采购,扩大出口业务。而CEPA 公布实施以来,利丰集团是最早利用CEPA的商贸企业之一。2003年CEPA签订后,利丰利用CEPA带来对香港企业更为开放的商机,成功通过CEPA的管道,相继成功申请中国第一个独资批发牌照及零售牌照以及独资医药经销牌照,从而促进利丰进军内地市场的业务。此牌照使利丰不单可以从事其过往批发境外品牌产品的业务,更可以为中国品牌产品进行全国的批发。利丰更会利用国际网络,将中国的品牌产品销售到亚太以至欧美市场。
另一方面,利丰集团旗下的零售公司在国内业务方面亦有所扩展。其中以香港为基地的OK便利店,亦于2004年开始进军内地,在广州开设分店。在开拓市场之余,OK便利店亦与众多境外大卖场一样,开始采购具竞争力的内地产品,转过来供应香港市场。而利丰集团属下经营男士高级服装的利邦有限公司以及专营玩具的零售企业玩具反斗城,也成功利用CEPA对在港生产的产品零关税优惠,加大香港产品进军内地,有力地促进利丰集团在内地的零售业务。而玩具“反”斗城于2006年11月8日在上海开了内地第一家店。经过5年发展,目前玩具“反”斗城在中国内地共开有21家店铺。
开拓欧美及全球市场
除亚太区及中国内地市场外,利丰凭借其广阔的采购网络、产品开发能力(利丰在欧美有超过150位产品设计员)及多元化的客户基础,与一些著名的欧美服装及家庭用品品牌商订立特许经营权协议,生产并销售他们的名牌产品,打进欧美的主要零售市场销售。具体例子有Levis Strauss Signature,Royal Velvet及 Cannon等。
作为一个贸易商或一个与众多工厂有紧密关系的虚拟全球生产商,利丰理解到要在供应链上获取利润,一定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这进取的精神促使利丰从一个传统的贸易商,发展成为一个为欧美客户提供众多增值服务的供应链管理者。如众多生产商从代工生产(OEM),到设计生产(ODM),再发展到创立品牌(OBM)一样,利丰亦明白到面向新一步的发展,建立品牌是必需的。在保证自己经营的品牌产品定位不会与其贸易中介业务有所重叠的前提下,利丰锐意发展其品牌业务,并把注意力瞄准欧美市场。利丰深切了解要收购成功的品牌耗费庞大,而建立自己的品牌亦需要长年累月动用大量资源。故此,利丰便采取特许经营方式,一些已被市场证明为有吸引力的国际品牌,并利用利丰产品设计及有效采购货源的专长,为这些品牌产品在欧美开拓新的市场。这有助利丰建立利润较高的业务模式,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价值。
妥善处理内外贸分割问题
但是,利丰在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的业务策略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随着中国的开放,过往限制境外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法规已逐步放宽或取消。然而,与众多在内地经营的企业一样,利丰亦面对着内外贸分割的种种负面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现时,有接近七万家港资企业在广东省设厂,其中约有50%属于出口加工工厂 (亦称为“三来一补企业”)。这些出口加工工厂进口的所有进口设备和机器、所有或部份原材料、零件和包装材料,均可免缴进口税和增值税,但所生产的货品必须出口。如要内销,必须依据有关法例为有关货品完成补税程序。
内地逐步开放市场,加上内地市民的收入不断上升,内地对消费产品需求亦日益增加。这些外发加工厂的产品如能内销,不但能满足内地市民的需求,亦有利于刺激内地消费市场及流通产业的发展。
目前,其实众多港资企业是愿意为原材料及设备等补税以作内销的,但由于繁复的计算,使得不少中小企业在内销部份产品时,在有关的补税问题上与海关的统计出现偏差,被认为是刻意逃税而受到惩罚。为避免麻烦,他们宁愿把所有生产的货品先出口到香港,再由香港进口并运回内地。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和降低物流效率,也不利于批发零售等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就以利丰为例,利丰长期大规模的向这些三来一补企业采购产品,出口到欧美日市场,而随着中国内部购买力增加,利丰亦希望能大量采购这些原先只供给欧美日市场的产品进行内销,以满足内地居民的需要,然而由于这些问题,这种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玩具销售方面,中国现时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但碍于税务法规等问题,很多产自中国的玩具先要出口到香港等地复进口,才可在中国销售。有关过程费时失事,更会加重生产商和零售商的连输等成本,中国的儿童往往购买不到甚或用高于国外的价钱才可买到本地生产的玩具,最终令消费者受害。
内外贸的经营模式不尽相同。过去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长期“两头在外”,不熟悉内地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缺乏营销人才、经验和销售网络,加之,内地市场环境尚未完善,信用市场尚待规范,令许多计划打入内销市场的厂商处处碰壁。在幅员广大、市场环境复杂的中国市场,独立批发商正可发挥功能,利用其资源和管道,把商品统一调度,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开拓内销市场时的问题,改变中国制造企业在本土市场无管道、无品牌、无内贸订单的状况。目前,有不少批发商积极通过统筹不同商品,提高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另也透过有效对接生产商和零售商,提供便捷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服务,降低生产商的经营风险和成本。事实上,批发商仍是企业走进内销市场的首选管道。
基于内外贸产品的顾客对象、销售途径、货款和价格不同,营运模式也各异。在订单规模方面,内贸倾向“小批量、多批次”,外贸则倾向“大批量、少批次”;在交易结算方式方面,内销以押账为主,且收款难、信用不能保证,而外销多为货到付款,且收款较易、信用保证较完善;在税务方面,出口企业过去多享有出口退税,内贸则较少税务优惠。
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层面上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实在需要更全面的业务战略。
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
而要实践“内外贸一体化”业务战略,企业须追求更佳质量、更高效率、更有灵活性,方能迎接内外贸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对利丰而言,全球供应链管理就是达到这个目标所要依循的管理哲学。
结合环球经济环境情况,和一些利丰集团利用全球供应链管理原则,调配众多业务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内外贸兼顾,以抓紧全球市场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并灵活整合国内外资源,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空间。
第二政府应进一步放宽限制企业进行内外贸的规定,使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和便利化,并继续加强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