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经济与管理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1

水生植物生物接触氧化池小流域污水处理

一、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

(一)实地调研开封市水质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2014年7月5日至15日,采集开封不同种类水样,采样时严格遵循采样规范。每日水样即时分析,需要存放的均按不同分析项目,加入一定的保存剂,并于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温度下进行保存。检验时,先往洗净的采样器中注满纯水,经放置24小时后,将纯水作为水样进行检测,若有待测物质检出时,容器重新洗涤。除每日分析所需的水样外,其余水样均作了封存,以备分析出现问题时,重新操作时使用。本次检测包含了饮用水,景观水,井水,农业用水,测得了总氮,总磷,COD,BOD等值。

(二)采集数据调研分析开封市水质情况

开封市工业废水处理率低,仅占全市废水总量的11.5%;工厂排放的废水达标率也低,仅占总量的12.6%,绝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到附近的河道中,造成地面水严重污染。除黑池和柳池作为饮用水源加以保护外,其余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开封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浅层和中深层。

根据开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和供水总量的分析结果,计算出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具体分析结果见下表。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区内创新改革实践项目

(一)改良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污水处理化学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装置、混凝气浮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次沉淀池。这些反应池对于污水处理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应首先对这些反应池进行改革,提升它们的反应效率和净化效果。

(二)创新污水处理技术

本研究采用了新型气浮系统。该污水处理装置在传统的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发展国内外溶气和释气研究的新技术,经过流体力学等理论分析和实践创新,开发出高溶气量新型气浮系统,由该系统已经衍生研发出其他类的产品(专利号:ZL201220694868.2)。新型气浮系统在低压情况下运行,溶气量高、释放效果好,气泡为微纳米级,由于气泡尺寸较小,不受空气在水中饱和溶解度的影响,不受温度、压力等外部条件限制,极大提高了气浮的效率。不需要填料,能耗低,而且占地面积小,其溶气罐体积仅为传统溶气罐体积的20%。

三、创新设计城镇小流域水生植物净化池处理水污染问题

(一)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

A/O生物滤池采用SNP特种悬浮型生物填料,系统污泥浓度高,停留时间短;厌氧生物滤池:能耗低,为活性污泥法的十分之一,产泥量很少;好氧生物滤池:停留时间短,保证出水达标;所有设备可以采用利浦罐或拼装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投资低,占地节约,外观美观的特点;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较小,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灵活性强;低投资,低运行费,尤其适合于规模低于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维修检修工作量低,需要运行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也较低。

(二)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

(三)优势与不足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能耗小,对环境扰动小,植物资源可回收再利用,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美化环境价值,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而环保投入又有限,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将是一种很好的污染治理手段。我国河湖水面宽广,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条件比较好。如能因地制宜,发展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为核心的净化系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从污水资源转化而来的生物能源和资源,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植物系统易遭虫害,应注意防虫;植物的枯枝败叶易造成营养释放,需要及时清理;植物净化系统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来说,改进化学工艺,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和微生物治理污水是新颖的环保的但是目前还未大量普及的治理方法,价格低廉,效果显著,并且环保,是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治理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类的观念改变下,一定可以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主流的净化水的方法。也许将来这些形成系统的净化理论模型可以被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当中,成为每一个利用城市内流河和人工湖改善调节城镇气候行之有效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

[1]张孝中.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城市高污染水体.

[2]蒋元勇,章茹,丰锴斌.南昌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藕合作用关系分析.

[3]方芳.缺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模型与仿真.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联立方程模型;数据质量诊断;时间序列;线性回归;相对误差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择

为了对全国31个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诊断,本文选择了2009年对各地区宏观经济有高度描述性的七个核心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支出C、资本形成总额I、电力消费量ES、工业生产总值IP、各地区对外净贸易总额XM以及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W,其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模型假定

1.本文选择作为外生变量和滞后一期的内生变量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是真实可信,其数据不存在质量问题。

2.区域宏观经济指标中,部分指标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的,另外部分指标统计数据可能存在着质量缺陷。

由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水平、电力消费这四个指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此,假定四个指标值可疑,剩余三个指标数据可信。

3.部分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相互关系,该关系可以通过模型予以拟合,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描述其规律。

三、模型建立

利用宏观经济学中相关知识,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如下:

上述联立方程组模型有4个内生变量,5个前定变量。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首先用阶条件对方程组内的第1个方程进行判断。这时有2个内生变量和1个前定变量,,表明第1个方程过度识别。以此类推,上述四个方程都属于过度识别。然后,用秩条件进行识别。划去第一行和非零参数所在列,得3行6列矩阵,显然,由秩条件表明为恰好识别。综上可得,这个方程组为过度识别。把上述联立方程组模型写为简化模型如下:

上面4个方程中,外生变量以及滞后的内生变量确定内生变量的精确部分,随机误差项构成了内生变量的随机部分。在简化模型中,前定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可以对上面的联立方程组里面的参数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四、模型求解

运用SPSS做线性回归,得到第一个以资本形成总额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如下:

五、模型解释及评价

方程:就宏观经济理论而言在收入固定的前提下,增加消费会减少投资。同时,如果收入增加投资也会随之增加。模型结果为在保证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滞后一期最终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减少1.317个单位;在保证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一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增加1.245个单位,均与经济意义相符;在保证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薪酬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减少0.02个单位,其原因是在劳动市场中,对劳动的投入增加会减少对资本的投入,因此资本形成总额下降;由于对外贸易的增加会减少本地区的资本总额,因此在保证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一个单位,资本形成总额减少1.074个单位。

同理,经验证其他三个回归方程各参数估计系数均与经济意义相符,且四个联立方程的整体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就每个回归方程而言,各解释变量也足够显著。

六、统计数据质量诊断

将2009年全国31个地区的假定真实指标,包括滞后一期的最终消费支出、滞后一期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当期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当期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额XMt以及当期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代入上述联立方程模型,求得各地区各待测指标的点估计值,将其与官方提供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其相对误差。我们给定相对误差超过10%的数据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因此从上述统计数据质量诊断表中可以看出,最终消费支出对应的统计数据质量优于其他三个指标。同时,对于各地区而言,有8个地区所提供的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更进一步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庞皓.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3

    为了加强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根据市劳动局《关于贯彻实施〈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京劳险发〔1998〕69号)文件有关规定,现就2001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息问题做如下规定:

    1.北京市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2001年1月1日的定期存款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月1日的定期存款利率为准,其标准为月利率1.875‰(年利率2.25%÷12个月)。

    2.北京市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2001年1月1日的活期存款利率以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1月1日的活期存款利率为准,其标准为月利率0.825‰(年利率0.99%÷12个月)。

    3.请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北京市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维护模块的保险利率调整中录入如下数值:

           调整日期        项目         利率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4

引言:

学科竞赛是超出课本范围的、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展开的一种帮助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和锻炼其心智的特殊竞技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学科竞赛主要是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一些虚拟企业经营决策的竞技比赛,大部分比赛需要借助于相应软件,虚拟出一个仿真市场的环境来开展,而这也正是工商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近些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欲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弘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

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一系列理论课程,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由相关单位主办的一种学科知识应用竞技比赛,是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第二课堂。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校”),目前,引入开展的比赛有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大赛)、“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商道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流通业经营大赛等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从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上看,其覆盖的知识体系较为全面而系统,涉及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多门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知识,尤其需要将所学管理类知识融会贯通。工商管理类的学科竞赛大多是借助相关软件,营造一个虚拟的市场场景,让参赛选手虚拟成若干家公司在市场中进行竞争。在这种虚拟经营中,参赛选手需要综合运用到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知识,也会运用到基础管理中管理学原理课程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知识。因此,从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来看,学科竞赛是一种“老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实践训练模式,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检验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市场场景中实践管理决策,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创造的能力,又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场地难以解决且实践费用高的难题。

二、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课程的关系

学科竞赛能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但受学科竞赛规模的限制,参与到学科竞赛中的学生只能是一小部分,因此其受益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要使受益学生的范围扩大,还需要通过学科竞赛的开展来驱动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1.借助学科竞赛加强校方对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认识。学科竞赛一般是在各高校专业领域中影响较大的竞技比赛,学生如果能够在一定级别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能够给学校带来荣誉和口碑宣传作用的。学校能从学科竞赛中获得知名度提升的益处,便于招生工作的开展。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校方对学科竞赛及促进学科竞赛发展的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因此,可通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从中受益,推动学校对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

2.通过学科竞赛了解及试用相关教学软件。学科竞赛往往是由各级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由相关软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大多数学科竞赛需要借助相关软件平台,虚拟出一个仿真的市场场景,由参赛队伍虚拟成若干公司进行市场竞争,而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是将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进行教学指导。那么,先行进行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对软件进行了解、评估其价值,以便向学校申请采购并用于教学。

3.以实验教学课程为平台提高学科竞赛水平。如果能选用某个学科竞赛中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开设相关实验教学课程,便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熟悉该比赛的竞技规则,通过教学进行赛前的练习和预热,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参赛选手的选拔。由此,更加能促使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可见,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课程之间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用学科竞赛驱动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而将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也能促进学科竞赛本身的发展。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

1.课程开设前设计。(1)硬件物资准备。因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已取得了相应前期成果,加强了校方的重视,向校方申请筹建相关实验室就变得相对顺理成章。实验室的筹建需对学科竞赛所使用的相关软件进行遴选并采购,在软件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2)师资准备。学科竞赛的开展需要一支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基于学科竞赛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只需从指导教师团队中选取。而指导教师通过前期对该项学科竞赛的研究以及与比赛组委会及软件公司的联系,已完全具备了能够教学该实验课程的能力。

2.课程开设内容设计。此类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以锻炼学生管理决策能力为目标,相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更为全面、具体、细致。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见表1所示。

教学内容一般安排32~36课时,根据学科竞赛使用的教学软件的具体情况,虚拟决策规则的介绍可安排6至8个课时,学生实践操作可安排20~22个课时。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进行的结果分析可穿插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分散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全部结束后安排若干课时集中总结点评。

3.课程开设时间设计。学科竞赛驱动下的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该赛事的进程进行开设。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即商道大赛),组委会一般会在每年的5月启动大区赛,那么基于该项赛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适合开设在下半学期,可以集中在三月底至四月中旬以实训周的形式开设,在本科年级的第四学期(大二下学期)进行开设。这样既有利于普及实践教学,也有利于为学科竞赛选拔参赛选手做前期准备工作。

4.课程教学考核设计。工商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多以虚拟经营竞争的形式进行,这类课程可设计为专业选修课程,在本科考核学分制中设计2个学分。教师考核学生该课程,可以学生参与操作的投入程度及经营成果的好坏为主进行相应考核比例的设定,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情况见表2所示。

学科竞赛驱动下的实验教学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科竞赛的受益人群,因此,虽然其经营结果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学生在该课程中接受知识的多少,但不能作为判断学生受益程度的唯一标准,因此,这一指标在考核比例中不应该占据一个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经营结果的自我分析总结应该更多地作为考核的重点,以此来评判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受益程度。

四、总结

学科竞赛驱动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是将一些与学科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与学科竞赛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以学科竞赛驱动管理类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这种将学科竞赛与课程体系改革紧密结合的形式必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平,杜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5

1.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均提高了重视度,但在真正的落实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得在城镇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1.1城镇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属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城镇本来就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城镇,因此城镇全年的财政收入普遍较低,从而也使得对于城镇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或者,一些城镇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便显得有些不合理,主要的筹资方法为借资、集资、以地生财等。随着我国逐渐推行人性化管理,这些筹资方法会给相关企业或是百姓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满。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因为投资机制的不太合理,不仅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城镇建设,也因此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

虽然,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十分的重视,且近些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因为管理环节的薄弱,使得建设工作存在一些的弊端。因此,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管理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监督力度不强、规划指导不合理等方面。在城镇建设中,一些城镇的监督部门没有能按照相关制度严格地进行执法,且未能按照城镇建设的规划进行执行,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违反规划或擅自更改建设方案的现象。另外,一些城镇对于建设方案规划不太合理,比如规划没有特点,不能更好凸显地方特色。因此,使得农村所生产的种植物不能够更好地进行销售,从而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或者对于城镇建设的规划比较混乱,由于城镇规划的混乱,则会显得城镇建设的布局杂乱无章,各种建筑也没有结合城镇本身的风格与实际。且因为规划的混乱,一些基础的设施设备未列入到建设当中,从而使城镇整体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为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从而使得其建设不合理,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针对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

针对一些城镇在建设中没有较多的投入资金,应该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多元化的筹资,从而保证城镇建设的资金能够到位。如完善城镇财政的管理体制,并把财政增长的活力留给基层,使基层人员能够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聚资,从而为城镇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也可适当的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政府部门可通过大力的宣传等方式,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从而引来更来的投资商亲睐。通过多种合理的渠道广聚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为共同建设美好的城镇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也会快速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2.2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城镇建设,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工作。政府应制定出结构合理、职能明确、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并根据所制定管理体制,在管理工作中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本城镇实际的发展与需要,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当地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主要特色特点等,对城镇建设的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城镇建设的监督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执行与监督。且在城镇建设中,其建设项目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核与批准才能进行施工。当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若发现实际施工与规划不符时,则应该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改正,使城镇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风格,并凸显出城镇当地的特色。通过对城镇建设的合理规划,使其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并将城镇建设纳入到政府监督管理的轨道内。通过对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强,也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镇经济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