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档案管理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1
医院科研工作作为衡量医院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于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尤其是解决临床疑难病症,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1]。故加强医院科研工作,尤其对于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在促进“科教兴院”方面意义非常。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实施过程的文字记录与实验依据,作为医院研发和开展新技术的重要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医院自有知识产权成功地转化。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工作,对于提高医院科研效率,推动医院整体发展意义重大[2]。本研究结合我院近年在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中的经验,提出相应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一、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促进医院科研新项目申报中的价值
医院科研新项目申报作为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医院领导及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尤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本院近年来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项目逐渐增多,且所获得的科研立项等级、数量和支助金额档次升高,以上指标作为医院科研事业发展的标志,在提高医院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及水平,提升医院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有效地做好科研档案的统计管理在提升科研课题申报质量,促使课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研档案统计管理能在医院科研项目的选题可行性方面提供参考价值[3]。其科研选题是科研立项的敲门砖,明确可行性及社会价值的科研选题,是科研项目是否获得立项的关键。有效的科研档案统计管理措施,有利于研究人员对本院既往或前期研究课题的了解,获得医院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本院研究条件及研究优势,为科研选题提供参考。
二、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价值
获得立项的科研课题多数研究周期在2到4年之间,某些重大项目或国家级项目研究周期更长。做好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有数据、资料的归总,对于促使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成果获得、项目的顺利结题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如中期检查报告、阶段性成果(阶段与专利等)以及项目变更情况及资料,本科项目参与人员的变更情况、项目研究内容的调整以及经费预算、使用情况等。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上材料作为项目必须材料,其对项目的完整性,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验收意义重大。其次,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在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过程有积极促进意义。因医院科研成果形成均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其中最主要的是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总结,其中原始数据和资料作为第一手资料,在科研论文撰写中的作用无可取代。
三、医院科研档案统计管理措施
(一) 提高科研人员加强科研资料归档处理意识。针对科研资料与档案的统计管理意识是,科研人员针对科研档案科学认识及对档案管理结构充分信任的过程。对于医院科研项目,医院科研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则应积极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可供参考的资料,并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感,促使科研人员认识到对科研档案进行科学规范化统计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二)建立健全医院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制度。通过健全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可严格约束档案管理过程,进而确保科研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科研档案管理的价值。针对医院科研资料的管理,在制定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时需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科研能力及所立项项目档次,明确档案管理制度中工作人员职责,建立科研档案资料借阅保密制度,同时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便捷借阅档案资料的途径。
(三)明确科研档案归档范围。鉴于多数科研机构科研档案归档困难或不明确问题,为促进档案归档过程的有序性及重点突出,需明确医院档案管理范围,及时进行所需归档档案分类。
四、总结
医院科研声誉和能力是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知名度的重要组成方面,其作为临床实践、医学研究依据,并可为教学提供帮助。其中有效的科研档案统计管理,对于评价科研成果、衡量医院科技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项目名称: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统计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4RKX065 管理部门:潍坊市科学技术局,研究起止年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
【参考文献】
[1]谷士鹏.试析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黑龙江档案,2014,13(2):143.
[2]高伟伟,时钢.建立科学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初探.大家健康,2014,8(5):313-314.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工作;意义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起源的逻辑起点,一般地说起源于距今4500年----4100年的黄帝至禹时期,国家尚未形成,社会管理组织已产生。因为部落联盟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地域广,人口多,单靠口头描述难以实施管理,这个时候文书形成,逐渐又有了档案,准确地传递整个部落联盟,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管理的内容非常繁杂,工作量大。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内容弄虚作假,人员素质低,管理制度不键全,手段落后,档案立卷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向新思路、新方法迈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有序发展。
一、计生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不强。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部分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容易被遗漏,导致计生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仅会对档案材料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却较少,缺乏必要的档案专业知识,知识面比较狭窄,很难胜任工作。(二)知识老化。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不具备档案管理和档案开发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缺乏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档案信息化知识。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业务工作缠身,天天忙于应付,得不到深造的机会,自学也很难抽出时间,知识得不到更新,只好吃老本。还有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依靠老同志以传帮带的方式成长起来,知识、经验难免受局限,缺乏现代管理方式和方法。(三)缺乏技能。档案材料的实际利用价值不高。计生档案材料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专业性较强。很容易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缺漏现象,手抄记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工作效率低,质量差,速度慢等缺点,更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二、提高计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要不断提高计生档案人员自身素质,搞好素质建设,计算机网络使档案管理更加快捷,办公效率高,更好地掌握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市档案局每年都向机关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系统的正规化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尽快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内行。(二)要不断提高计生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目标,制定学习制度,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逐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推进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3
关键词:医患关系 医院 档案管理
医患关系本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人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是医生,临终前,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也是医生。从理论上讲,医生和患者本应该是唇齿相依,堪称生死之交、患难之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医患关系失去了往日的纯净与温情,一堵信任危机的“高墙”横亘在医患之间: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定的了解,当他们对医院行为存有疑问时,可能会让医院出示相关资料档案并作出解释;另一方面,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若干规定》对医院“举证责任倒置”要求的提出,倘若医患双方对簿公堂,医院无法向法院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医院即使有理,也将处于被动的境地。由此可见,增强医院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在如今新医患关系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意义
1.是医患双方维护各自利益的法律依据。医疗诉讼能否胜诉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确凿。医院档案无疑是证明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基础,是医疗诉讼中的第一手参考依据。作为医疗诉讼中有效证据的医院档案很多,包括了诸如医疗文书、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图文报告等等,需要通过有效地归档、整理、保管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以备不时之需。
2.能使医院“正衣冠、知兴替”。医院档案是医院历史的真凭实证,它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人文底蕴,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使医院“正衣冠、知兴替”。近年来,医患纠纷的增加暴露出在医患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从医疗上讲,一份完整详实的医疗纠纷档案既有疾病的普遍性,也有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医学教科书无法教给医生的;从人文伦理上讲,它既然是医疗纠纷,必定存在着在人文伦理上的缺失。因此,利用好医院档案,能使医院始终保持医院公益性,使医务工作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3.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决策起积极作用。医院档案来自于临床医疗实践,因此它具体、真实、及时、可靠。如果通过一定数量的档案统计分析,将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出科研成果,这对于指导医院医疗实践和提高医疗水平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医院管理者能够找出内部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不足,这对医院管理者制定方针政策,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构筑和谐医患关系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医院深受“重医疗,轻档案”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许多医院包括一些三级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较为落后,具体表现在:医院领导档案法制观念淡薄;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归档内容不清晰,档案存放混乱;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档案“重管轻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重视文书档案,忽视病历档案;医务人员缺乏归档自觉性等。上述种种,不仅严重拖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后腿,还直接导致院方在医疗争议诉讼中举证不足,致医院于不利境地。
三、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领导重视,强化全员归档观念。领导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员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应该首先提高领导干部对依法归档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把档案管理和医疗业务一起提上议事日程并常抓不懈。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医院依法归档的讲座培训,并派专员下各个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抽查,结果记入医院领导考核。其次,要在院内做好宣传工作,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依法归档法制教育,明确其重要意义,使全员树立归档意识。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结合本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符合本院特色的档案管理模式。积极听取、总结临床科室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需求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让医院档案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3.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管理队伍。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但应该能够娴熟地做好档案基本管理工作,还应该能够甄别有价值的资料,不断完善归档范围,对档案进行二次开发。但由于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实践工作,因此,医院更应重视档案人员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可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习、兄弟医院交流座谈会、请专业老师来院指导等形式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年轻医务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在临床一线培养一支有档案意识的兼职档案管理员,优化医院档案管理队伍。
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由病案室、放射科等自行保管,这些科室往往不具备空调、密集架、防磁柜、消毒柜、加温器等专业设施,室内通风、光照、温度、湿度也不符合标准,一旦发生虫蛀、失火等自然灾害,档案质量势必严重下降,甚至可能毁于一旦。另外,随着医院档案日益增多、医院剩余空间日益减少,引进现代化档案管理设施和管理技术也势在必行。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人员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对档案深层次的编研和开发利用上,改变“重管轻用”的局面,变“死档案”为“活资料”。
5.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医院员工思想自觉性。要想改变以往被动的管理模式,使医院员工能积极主动、保质保量地将医院归档范围内的档案上交,必须做到“一手硬、一手软”。“一手硬”指制定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归档的及时性、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计入科室考评,并与个人经济利益或晋升职称挂钩,奖罚分明;“一手软”则是指通过医院院史展览、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讲座、档案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员工看到档案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使员工将归档意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6.重点加大对病案的归档管理。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医疗诉讼中证明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焦点,是胜诉的关键。因此,病案的归档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医院应制定病案控制标准,建立监督机构,严格限定归档时限,把好病案质量关,保证病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临床科室病案质量和上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同时实行病案专人保管,对病案的复印、借阅制定严格地规定,从而保证归档病案的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在维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已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医院只有从自身出发,完善自我管理,重视和做好档案管理和利用,才能使医院档案在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提高医院应诉能力,推动医患和谐发展中发挥出更加强有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剑锋.中国式医患关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4
2019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其中,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作为国企职工参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国企职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的历史证据,不仅是珍贵的档案信息材料,而且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还迎来了社会化管理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转型的意义
退休人员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国企办社会职能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逐渐成为国企转型升级的制约。201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同步移交。
(一)助力国企职能定位转变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性职能,除了需要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盈利目标外,还具有退休人员管理,国企办教育、国企办医疗,职工宿舍物业与水、电、气、消防安全管理等五方面的职能,导致企业负担过重,严重拖累了生产效率。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目前,国企职工住宅家属区“三供一业”与教育、医疗职能移交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推进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国企的职责界限,使国企从公共性职能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专注主营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并不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由于各企业管辖的自身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量较少,聘任专职档案管理员人力成本较高,导致许多企业并不能从“按岗选人”的原则出发,而是选择让不具有档案专业背景的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或者将档案管理岗位作为安置年龄较大、因病退居二线人员的“照顾性”岗位,由此造成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无法适应新时代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此外,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并非企业的盈利增长点,许多企业高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更新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的动力,一些企业的档案室都未能按要求配备除湿机和防火器材等,造成纸质档案霉变破损,档案的保管存在安全隐患。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实行社会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现实情况。政府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管理规模与档案总量远超以前单个企业管辖的体量,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还可以利用采购谈判低价采购设备与耗材,有效降低成本。档案管理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一方面摊低了每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组织规范化的档案业务培训,优化绩效考核方案,通过交流协作营造工作人员之间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利益
由于退休审批需要人事档案材料佐证,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节点是企业人事档案的高峰利用期。很多人误以为国企人事档案在人员退休审批结束后就毫无用处了,但实际上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涵盖了政审佐证、继承权确认、社会保障权利证明等方面,对人事档案整理与审核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利用机构(人)中,社会保障部门占比最大。换言之,在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之后,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既是档案的管理机构,也是利用档案频率最高的机构,有助于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从档案用途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入档材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适时调整档案类目,重塑管理流程,使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档案利用服务,从而有效保障国企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可行性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社会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管理模式变动大,涉及国企退休人员人数众多。在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过程中,国企和人事档案接收机构要以“送出去”“迎进来”的姿态,主动衔接,热情服务,打消国企退休人员的顾虑。
(一)做好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工作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施社会化管理离不开国企退休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模式运行已久,许多退休人员不理解改革的动因,容易产生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可能会影响退休人员待遇的担忧。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国企退休人员充分了解实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优点,使他们明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的步骤流程与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退休人员对人事档案移交工作的配合度与接受度。同时,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施社会化管理也是一次促进档案业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交流融合的改革契机,政策宣传过程中能够收集到大量国企退休人员的意见建议,也可以为档案管理部门改进服务质量提供思路和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由“政府、群众、档案”新型三元互动模式取代传统的“政府、档案”二元互动模式,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移交方案
在实施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之前,由于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由企业自行管理的,导致人事档案管理的质量参差不齐,档案接收机构对各个国企的档案管理情况的掌握也不够全面。因此,在开展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工作之前,档案接收机构需要开展调研和沟通衔接,摸排底数,列出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要积极了解掌握各移交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依据移交人事档案的总量、行业类别、社保归属地等进行归纳分类,制定下发具有可操作性的移交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分批原则,明确移交所需材料、经办流程、时间安排。还要认真开展政策培训,组织重点国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召开政策宣讲会,提高国企档案移交工作人员的业务经办能力。同时按照时间表倒排工作,掌握进度,限时完成,保证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改革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三)简化档案移交流程
档案接收机构接收到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以后,要将信息同步共享到街道(社区),同时开展人事档案信息化加工。要畅通移交业务流程,在移交过程中,档案直接在国企与档案接收机构之间进行流转,企业退休人员本人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只需在接到社区通知后到社区报到并确认相关信息。
(四)加强档案移交中的过程控制
为保质保量完成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任务,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落实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考核的口径、指标、工作要求,实施风险防范预案,对档案移交接收工作认真进行查漏补缺。一是建立通报机制,对考核范围中的重点企业形成移交情况进度报表,定期通报情况;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对各档案接收机构按行政区划归属进行工作督查,加强沟通,及时指导。
(五)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移交
国有企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由于主管单位不一,往往遵循不同的档案管理规范,实行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转型打通了档案管理的前后端,促使各企业按照统一的标准及时归档、合理组卷、规范装订,并要求涉及档案移交的相关国有企业在过渡期内保持一定力量协助档案接收机构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协调工作,如有档案材料缺失需按规定进行补充或提供情况说明,以免因“三不管”与相互推诿损害退休人员的利益。
三、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日常业务改革
档案移交只是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转型的第一步。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成为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部门之后,日常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档案整理、查询、调动、出具证明等服务,需以“就近办、简化办、网上办”为要求,推进窗口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的满意度。
(一)流程再造
传统的档案政务服务模式以档案服务机关的职能为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资源优势与政务权利,容易滋生官本位思想。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传统的档案政务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一窗受理”成为政务服务领域的热点名词。由于办事窗口是政府向群众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场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因此许多政府机构对外办事部门都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将原本的各分项业务办理窗口统一归并为综合窗口。比如,由具有档案管理职能的业务部门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每一个综合窗口都可以经办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业务。另外,安排领导干部轮流到办事大厅值周,负责向前来办事的外来人员提供引导、政策解释、陪跑服务;实行窗口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制度,实行中午时段窗口对外办公,最大限度减少办事人员等候的时间等,这些都是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有益尝试。当然,“一窗受理”不应仅仅拘泥于字面意义上的归并办事窗口,更应该借“一窗受理”完成档案政务服务的流程再造,使其成为“政府再造”的契机。“政府再造”理论是当下政府改革中广泛使用的政策工具,是指通过对政府行政部门与公共管理组织绩效的根本性变革转型,大幅提升效能、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政府再造”要遵循公共导向,档案管理部门应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环节,最小化行政成本,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效能。
(二)精简相关材料
应从企业、群众的办事需要出发,精简国企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审核所需材料。比如,社会保障部门(退管经办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国企退休人员的基础信息,从而取代传统的由退休人员手工填写各类表格的信息采集方式。将功能相近的表格整合为一张表格也能够有效缩短窗口业务的平均办结时间,为“一窗受理”提速增效。
(三)档案数字化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纸质档案要实现在各部门间的流转共享就必须通过“调档”的方式进行,档案材料流动缓慢且利用效率低下。如果业务申办发起地与档案保管地距离较远,经常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无法“即办即走”。因此,要实施改革,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协助。档案数字化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指通过使用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档案进行加工使其转变为数字图像存储在电子载体上,并且按照档案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数字图像和目录数据用关联关系连接起来的处理过程。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后,可以分批次进行档案数字化。一方面,档案数字化以纸质档案为基础,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促使档案管理机构及时做好纸质材料的归档、整理、审核、检查等工作,保证入档材料的准确真实、类目完整;另一方面,档案数字化不仅能够防止档案的腐化霉变、破损遗失,还能够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有利于政务信息的公开,实现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
(四)打通档案信息共享壁垒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企业退休人员人生经历的记录与证明,是最好的身份信息佐证材料。在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后,凡是涉及行政业务的事项,如有关高龄、劳模、政治面貌、高级职称等信息的数据采集,都可以在档案移交环节完成,不再需要办事企业与群众自行填写,实现让数据“替群众办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档案系统网络延伸到社区,在行政审批权限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多部门合作使档案异地查询、档案业务异地“一窗受理”成为可能。
四、社会化转型的成效与展望
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转型有效提高了企业与退休人员办理档案业务的便捷性,推动了档案数字体系的构建与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同时,也对经办机构的档案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且充满活力的政府、从群众需求出发的服务理念,以及不断提升的信息化水平是社会化转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应巩固现有改革成果,保持与国有企业的良好沟通,集思广益,将好事办得更好;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分析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努力完善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更好地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逸.我国国有企业职能定位与分类及其改革趋向[J].上海企业,2020(2):64-67
[2]武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J].劳动保障世界,2019(32):65-66
[3]郭文芳.浅谈退休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J].兰台内外,2020(35):25-26
[4]王美龙,陈维祥,吴卫.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综合利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5):111-117
[5]国虹.“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行政创新运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9-36
[6]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著.再造政府[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13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5
【关键词】医院管理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
【Abstract】How to strengthen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and meaning, the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hos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management, hospital basic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standardiz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rom the hospital capital construction file status,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acc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hospital archives management in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Hospital management; Hospital basic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引 言
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研工作提供借鉴;为维护单位利益提供依据;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档案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也日益重视,为满足这些需求,很多医院着眼于改善医疗条件,逐步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医院建筑,从硬件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院基建档案是项目新建或者改建、扩建过程中的历史记录,是最原始、最真实、最完整的第一手材料,通常以文字、图表、影像的形式存在。系统的记录项目申请、批复、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检测、合同洽谈和签定执行等一系列内容。涵盖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安装工程的试水、试压、拍片、调试、试运转等相关资料。为今后的维修、保养,添置或者变更设备时的改建提供依据,医院基建档案也已成为医院评级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医院基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医院基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应贯穿在项目的整个过程。医院领导应当对基建档案具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安排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班进行系统学习,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基建档案的管理人员一般为基建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技能。在收集过程中耐心细致,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在陆续完成属于院方收集的资料的同时要监督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各方参建单位各自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将档案收集、整理的要求写入合同条款,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并举的方法来提高工程参建各方和工程管理各方的档案意识,保障基建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建立基建日志,坚持每日记录,将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真实的记录下来,这是对医院建设的负责也是对基建管理人员负责。
基建档案的整理要以时间排序为主线,分项整理,每个分项再以时间进行排序,以利于查找和回忆,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方便。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人员还要认真审查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于表述不清的文字材料、该签署意见并盖章的表格只盖章未填写意见观点、用施工图代替竣工图、竣工图中竣工章内相关人员签字不全的、竣工图内容未按照变更联系单进行修改的,未收集原件且没有盖章注明原件归档处的,都要退回查找原因,待材料的真实性得到保证时才可以接收。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基建资料,不要使资料残缺或者受到污损。对收集过程中的借阅要及时进行登记并督促归还,经常使用重的材料要做好备份并保存原件,以免材料缺失。
二、医院基建档案的查阅和保存
医院基建档案归入医院科技档案,在浩瀚的档案库中查找某个特定的基建档案没有便捷的检索工具恐怕难以做到。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重视开发提高档案利用率,编制档案检索目录,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对案卷封面进行录入,实现对档案自动排序、可以按不同的检索要求进行查找。工程项目的资料目前一般以纸质的形势存在,对有必要的资料要进行扫描、拍摄,和CAD图纸一并按照案卷号、图号、序列号进行连接,使终端用户能够快捷地检索到需要的资料。对于诸如工程施工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摄像资料、CAD设计资料的电子文件资料需要刻录光盘光盘保存,在移交电子文件载体时需附上电子文件内容说明。光盘宜竖立放置防止变形,并需避光处理,5年进行一次转存。
结 语
医院基建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基本建设水平的一个体现。完整的、真实的、准确的基建档案是医院建筑安全的保障是医院改扩建的依据是医院建设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跃珍 浅谈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 2010-09
[2] 孙淑坤 浅谈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建设中的作用 兰台世界 2011年S1期
[3] 韩 静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措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15期
档案管理意义范文6
[关键词]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现代化;程序系统
一、计算机技术运用在档案管理中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非常地明确,文献、资料、信息的处理和开发能力,是我们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文献档案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系统建设,势必涉及到档案信息的收集、存贮、编目、检索、服务等一系列程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技术显得异常重要,当然像其它的静电复印技术、激光光盘技术、微缩技术以及声像技术的运用,也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作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具有极高的效率,能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读入、存储和输出天文数字般的庞大的数据,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精准的判断分析。因此,在档案管理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和出人意料的明显效果。
二、计算机在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几种具体形式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档案检索系统,形成了计算机档案检索系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制过程,使用计算机作为检索工具对改进档案管理工作,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当然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不仅应用于档案文书的管理,还应用在图书馆、博物馆和一些公文、文件、文档的管理中去了。这对我们国家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二)档案管理和文书处理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有着诸多的优势,这种管理系统集合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为一体,“具有文件处理阶段的登记、检索、注办、催办、机要文件清退、未归档文件清理;而且还具备档案材料归档功能,档案管理阶段的收集、分类、划定保管期限、组卷、编目、检索、统计、编制销毁清册等功能。通过正规的文件著录,利用计算机辅助著录系统,可以较快地完成档案文件信息的输入,加强文书处理部门与档案部门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和重复劳动”。
(三)计算机接待利用统计系统。“计算机有两类基本软件。一种是应用软件,另一种是系统软件。计算机接待利用统计系统就是属于应用软件,这个系统具有查档、接待利用工作中各种登记和管理功能,比如像借阅、催询、预约、查找、利用统计等计算机自动管理;自动形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作报表和统计表,可直接显示或打印出来。同时,利用系统一般都具有利用者身份检验功能,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互不干扰。
三、计算机基本设计程序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计算机基本设计程序应用于档案管理,形成了档案管理系统,这些程序设计,决定着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程序和步骤。在实际管理中,应该遵循这些程序设计,避免出现失误。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明确档案管理的具体课题。档案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对计算机来说是大有可为的,但设备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去使用和掌握,要做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需要做好长期的扎实的工作,既需要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技能训练、业务操作,又要选拔懂得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的事业中去。
(二)分析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确定计算机档案管理目标。分析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深入考查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适应本部门、本行业、本地区的实际,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高效科学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项目执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进行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写。“计算机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两个环节,应根据用户对系统功能的要求和准备使用的计算机状况,如机型、特点、功能等情况,确定本系统的设计原则。在系统框图、功能模块和数据结构确定以后,就进入了程序编写的阶段。首先应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要求,选择采用计算机文件管理方式,或者选择数据库系统管理方式。”
(四)计算机档案管理数据准备和程序调试。“在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数据量是非常大的,需要根据数据类型的要求收集有关数据,并按一定的格式整理出来,即按规定好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的读写。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规范的符号,所以应按档案著录标引规则开展这项工作。程序编完后应进行认真的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原来的手工管理系统仍应同时工作,以便对程序作进一步的修改和校正。”
(五)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系统运行是指在数据准备和程序调试基本完成以后,投入正式运行的过程。在运行过程中还要做到系统的调试和维护,保障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发现漏洞及时做好处理和修补工作,让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当然,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档案载体从纸质档案为主转向多种载体并存,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使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改善提升,化解很多档案保管难题。同时,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具备和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物质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力,才能落实现阶段党、国家、人民对档案工作的新需求新要求,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参考资料:
1.王云庆苗壮编著:现代档案管理学,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
2.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编:档案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北京:档案出版社出版,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