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方向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方向教育

新方向教育范文1

成人继续教育对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对象。他们在专科阶段已系统学习过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工作经验。由于社会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社会逐步树立起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他们深感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的愿望。许多人在实际工作已经遇到了诸如不知该用何种统计方法、计算什么统计指标来处理相关数据的问题,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他们在继续教育阶段的学习目的也更明确,不以广泛学习理论为主,而是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3]。但多年的医学专业学习和工作往往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势,侧重于形态、功能记忆而淡化了逻辑思维和数量概念,在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他们在继续教育阶段对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和提高的目标就是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分析医学统计资料而非广泛学习理论。

虽然成人教育的学生许多在专科阶段已经学习过医学统计学,但学生学习效果差,老师授课难,是许多教师的普遍感受。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达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应根据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统计学的授课目的进行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课堂教学以教师按章节讲授为主。由于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较少,往往出现教学内容是专科阶段课程学习的重复,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虽然能领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到了实际应用中仍然不能确定用哪种统计方法。

根据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和统计学的授课目的,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提高教学效果。

PBL教学模式强调基本概念和统计思维,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淡化公式推导和计算,从而使学生不断自我更新知识、自觉的实现终身学习[4]。与传统的LBL教学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5]。这与目前社会所提倡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目标一致,对于成人继续教育的对象尤为适合。

1.1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在实施PBL教学法前,将该方法向学生做简单介绍,获得学生配合。每种统计方法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按提出实例,归纳问题-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几个步骤来学习。

1.1.1收集和筛选实例教师向学生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工作步骤,了解学生在医学统计学的大致水平。向学生征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筛选,根据所要讲授的章节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每个章节准备2~3个问题,其中1个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其余用于练习应用。

1.1.2提出实例,引导提问,归纳问题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举出1个收集来的问题。由学生主持,讨论解决该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需要理清的问题。教师在一旁启发指导,控制讨论问题的方向。

例如:欲比较市区和郊区幼儿园儿童的超重肥胖率,调查了市区和郊区各3所幼儿园,结果见表1。问市区和郊区幼儿园的儿童超重肥胖率有无差异。

由此问题理出需要掌握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学检验?什么是总体、样本?所提供的资料是总体还是样本?应该用什么方法检验,这种方法适用于哪些情况?这种方法对资料有什么要求?如何进行检验?等等。

1.1.3学习教材,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相关问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相关章节。并提供参考书目,鼓励学生分头查阅参考文献,寻找答案。

1.1.4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根据教材学习和资料查阅的结果,各人将学习成果共享,相互补充,得到各个问题的答案。教师对整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整理,并对其中所用到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归纳总结。本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有:总体、样本、计数资料、χ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公式、χ2检验条件和校正公式等。最后,提出1~2个课前所收集到的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应用,以作为巩固。

1.2PBL教学法的优点教师在整个PBL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填鸭式灌输概念、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习材料,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有下述优点:目标明确: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学习目的都很明确,教师授课的针对性强,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每单元的案例都来自学生的实际工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意识到统计学离他们的医疗实际工作并不遥远,也并不可怕。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2计算工具的改革

统计学学习中学生最感吃力的是公式推导和大量的数学计算。既往的教学以计算器为计算工具,许多教学学时用在了计算上,学生成为计算工具,影响了重点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继续教育对象许多已经过多年的医学专业学习和工作,淡化了逻辑思维和数量概念,医学统计学学习中涉及的公式推导、复杂计算难以胜任,这一缺陷表现的更为突出。

改变以往的计算方式,以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为计算工具,从而使学生摆脱繁琐演算的束缚,把注意力集中于统计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统计思维的建立。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从医学实际问题引出统计学概念和方法,侧重于不同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设计类型,深入浅出,统计计算则由统计软件来完成。

几种权威的统计软件中,SPSS界面友好,以窗口式操作为主要方式,与SAS、STATA等以编程为主要操作方式的统计软件相比,更适合于非统计学专业的医学生。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计算。SPSS软件辅助教学的要点如下。

2.1数据的录入格式教材所列数据类型多为整理加工过的数据,而自己搜集的科研数据应该如何记录,用什么统计方法,是许多学习过医学统计学的人依然会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以教材形式出现的数据类型和格式尚能应付,而实际工作中的科研数据就不知如何处理了。对于已有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继续教育对象而言,他们在医疗卫生和科研中所积累的数据通常不是经过归纳整理的、以教材形式出现的数据格式,而是病例的积累。如何把实际医疗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数据和统计学学习的统计分析方法联系起来,需要掌握数据库建立的基础,数据录入的标准格式。

SPSS软件对其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统计分析时无需进一步加工就可直接进行分析,也可以整理成教材中的数据格式再做分析。如表1原始数据的标准录入格式见表2。

为了反映地区与超重肥胖的关系,可将原始数据标准记录格式的第4、5列整理成表1所示的格式,与教材提供的数据格式一致。

掌握实际工作中原始数据的标准录入格式是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统计方法和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关键步骤。通过学习数据库的建立,原始数据的录入,学生对于统计方法的认识不仅停留于做题和考试,而是与他们的日常工作、病例积累相结合,从而有的放矢,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认识。

2.2输出结果的解释以统计软件作为计算工具,不需要繁琐的计算,只需编程或窗口式操作即可轻松获得计算结果。因而输出结果解释成为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的关键。

新方向教育范文2

关键词:供给;需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70

1关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解释

1.1一般的经济学涵义

(1)市场。

要认识市场,先要了解产业。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所谓市场就是产品或服务的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显然,市场由产品或服务的供需双方组成,两者缺一不可。

(2)需求。

是指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它是愿望与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3)供给。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和提供的服务。它同样也是愿望与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1.2高等教育框架下的各要素涵义

(1)高等教育市场。

高等教育产业生产的“产品”是“教育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其一方面具有一定公益性,它不仅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带来收益,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和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私人产品属性,即“谁花钱谁受益”的排他性特征,是属于具有私人性质的“价格排他性”型准公共产品。

(2)高等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需求指建立在愿望和制度能力基础上的需求。微观层面指个人或家庭对接受教育的渴望和意愿,为使受教育者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及竞争力的“个人需求”(或称“家庭需求”);宏观层面是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培养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社会需求”。

(3)高等教育供给。

高等教育供给是在一定的单位教育成本下,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表现为教育机构培养一定数量、质量、结构劳动者的能力。该观点将高等教育供给指向培养劳动力,强调高等教育供给的核心价值是为社会提供生产者和劳动力,满足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该观点指向受教育者,其意义在于满足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

2高等教育“产品”的分类

(1)文凭。这是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时间来接受一定层次教育的纸质证明。

(2)个体充实或综合内涵的提升。这是精神层面的能力和修养,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内容、周遭环境、教育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潜移默化的结果。

(3)单项培训技能。如参与计算机、外语口语等短期培训,培训结束能独立承担一定领域的工作任务,其“产品”优劣能够通过工作成绩来体现,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知识产权类的物品。如研发出的计算机软件、专利技术等,这也是物化的成果。

在四类“产品”中,只有第二类是“无形”产品,其数量、质量和效果因人而异,是相对难以把控的一个类型,同时也是极具提升空间的一个环节。高校思政教育就处在此环节。

3供需的非均衡及“双需求”的不匹配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尽管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从大体上看,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依然存在。如:教育目标单一、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生硬等,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具备“考试机器”的“优势”,但在动手能力、综合运用、应变水平、创新意识等方面严重欠缺,这是教育供需失衡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所处社会环境、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充分认识此差异,探求高校思政教育产品在“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上的一致性,这将是决定高等教育办学成效优劣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4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4.1尊重学生“个人需求”,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思政教育机制

网络教育环境中,高校思政工作本身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政教育的对象也不再是头脑简单,听话乖巧的小孩子,而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一群青年人。所以,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再通过简单命令式的方式规定大学生的行为方式,而应巧妙地运用网络媒体来营造思政教育的氛围,在尊重大学生合理的“个人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教育,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机制。

4.2利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造性供给”解决“需求差异性”

大学生的“个人需求”往往是建立在满足个人身心基础上的享乐的需求。如大学生喜欢上网游戏、娱乐、购物、聊天等,这些都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类欲望,带来他们快乐。但如果从事这些活动的时间与学习有所冲突,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根据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形成思政教育“有效供给”,为大学生正确分辨主次、合理分配时间指引方向,及时为大学生提供符合思政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校思政教育产品,提倡发扬大学生积极的“个人需求”,抑制和疏导大学生消极的“个人需求”;同时通过思政教育为大学生的未来指引方向,引导学生知晓“社会需求”,认清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并将其作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轨迹。

4.3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主动接触关注学生

思政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思政教育工作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工作的成效。传统意义的思政教育工作通过“两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展开,受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往往也只能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但在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两课”教师和辅导员),通过网络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和大学生们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把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并及时回复和处理,尽可能地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环境,为后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思政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如计算机日常软件处理、网页设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创造机会接触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真情实感、懂得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特点,掌握他们所关注的焦点。

4.4增强思政板块吸引力,提升网站思政教育功能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网站成为了教育者和学生集中的阵地,只有不断充实先进的文化内容和探索适合思政教育的新形式,才能赢得大学生们的喜爱。首先可以从版面布局、字体颜色和插图等方面下功夫,再加以明确的思政版面和主题,要求内容紧扣现实,是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焦点、学校热点,这样有助于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站内容要做到不断补充更新,以满足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工作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04):1925.

[2]季俊杰.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垄断现象的经济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04):2632.

[3]韩亚菲,蒋凯.理解高等教育市场:理论综述与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05).

新方向教育范文3

关键词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功效 学生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体育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加上体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当前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有了更为成熟的认知,以往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首先考虑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效价值和意义。因此,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体育课程本身来开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成熟,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逐渐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成长引导,整个教学课堂的重心从简单的实践技能教学转化为学生素质培养。体育教学从教学实效转向学生身体素养培养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更是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客观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转化教学思路,对体育教学改革有效开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而这更是小学田径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

1转变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原因分析

随着教学理念的逐渐成熟,在小学田径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是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变化的要求,更是教学理念革新后的产物。正是教学要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对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进行革新,通过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之所以实施由实效教学转向学生身体素养培养的体育教学改革,究其实质:

1.1实施以体育功效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弊端分析

一方面,传统以体育功效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人才科学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而要想科学化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就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改革。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深度融合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丰富人才培养内涵,而这就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要求。只有深化人才培养要求,完善教学理念,才能确保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在田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其投入时效长,见效慢,因此我们不能过分看重学生对田径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以学生素质提升为出发点,恰恰就是科学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以体育功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复合化、多元化人才教学理论的客观要求。随着教学环境不断丰富,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之前的重视理论技能学习,已经转化为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内容的教学要求,整个人才教学活动更加复合化、多元化。随着教学活动不断完善,传统的人才教学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整个田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素养。这一客观要求就使的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推动开展以学生素养培养为核心的人才教学活动。

1.2转变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作用意义分析

小学田径教学的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耐力,通过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提升身体素养,同时健康合理的田径教学也能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体质。相对以往关注体育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实效而言,当前教学活动更重视对学生健康体质的培养。这一体育教学方向的重大变革不仅仅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革新,更是体育教学理念的成熟与进步,可以说转变体育教学方向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小学田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个教学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多少理论和技能,而是结合田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帮助学生养成必要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无论是身体各项技能,还是身体各要素都能实现根本性提升。田径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决定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只关注教学实效,必须重视融入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这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根本保障。

事实上,体育教学从功效转向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不仅仅是体育教学内容的改变,更是教学理念的丰富与革新,从机械的效能评判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学理念,可以说整个田径教学活动实现了质的飞越和发展。以往注重体育功效时,往往对学生的客观条件缺乏足够重视,学生的耐力、体力以及对教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未能充分考虑,这将从根本上制约田径教学效果,整个体育活动既无法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体质,同时也不能从根本上发挥田径教学的效果。

2实现由体育功效到学生素质提升的具体教学要求分析

2.1完善教学理论,丰富教学内涵

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思路,从以往注重教学功效转向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只有落实这一内容,才能确保小学田径教学过程满足人才需求。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向调整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过程中,整个田径课堂的教学形式实现了极大优化。们应该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应该认识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不仅仅是教学目标,更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提升的是以身体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同时,也要规范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既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体质,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

2.2筛选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小学田径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筛选,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从而确保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学生学习、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与其他学科所不一样的是,体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身体参与活动,所以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对体育课程会有些厌恶,甚至是反感,如果不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那么不仅很难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理想效果。因此,在兴趣驱动这一因素影响下,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内容完善上下功夫,通过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为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课堂提供足够动力。

2.3优化教学活动,合理开展体育教学

想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越想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就越需要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只是与以往相比,其核心由教学功效转向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因此,想要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必须优化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合理化开展体育教学,确保体育教学课堂与学生培养目标有效结合。

3结语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体育教学课堂作为健康体质培养的主阵地,其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方向的改革和调整,从而能大大融入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从体育功效到身体素质培养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小学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滑冰.自主性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3(3):76-79.

新方向教育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为适应当今社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中学生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认知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比较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让中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只有在中学生人生道德观形成的雏形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寻有效方法,才能使中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 树立“全员育人、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是全员育人的主要阵地,学校党政干部、教师、班主任等皆是育人主体。要做到真正把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和渗透于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在全面发展的视野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运用综合教育手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1、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育人观念。凸显能力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在学习上尊重学生的思想与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关注点;生活上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情感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诚挚的感情感染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完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积极开展和推进“三育人”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全员育人的客观要求。三者之间密不可分。首先,树立“把课讲得好听”的教书育人观。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育人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又要始终以德育为核心;在实际工作中既坚持教书育人工作的理论性、知识性,又坚持教书育人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其次,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育人观。管理就是服务,学院的管理者放弃官本位走向学生本位,注意对学生自身活力的激发,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自觉联系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再次,树立“服务是美丽的”服务育人观。学校的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及为学生服务的荣誉感。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道德品质、优质的服务态度。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中学生求知欲较强,生性好动。因此,要选择适合于他们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创新、多样、寓教于乐,这样做就会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开放的心态中得到有益的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

1、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以及开发和运用其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以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开展网上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邀请专家开办网上讲座,就青少年及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进行互动式交流,利用网络解答问题。采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利用QQ 群、博客、手机短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极具美感、且沟通便捷、形式而生动的网络教育平台,是更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关注、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

2、把心理学理论及其技术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的,而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学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及时抓住其思想和行为的苗头,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我们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心理原则和心理方法,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大有帮助的。

3、用新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来充实传统的教育方法。运用灵活多样对问题进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当代社会,大力采用引导式方法十分必要,这种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者通过生动、浅显的实例,向学生讲清道理,从而使受学生易于接受。如可以结合“清明扫墓”等场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司法机关联系的一些“劳教人员”现身说法进行普法教育等。同时,要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使学生在活动中,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对中学生开展系统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的两者关系。通过家校互访、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成立校外教育基地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学校要构筑覆盖全校、延伸课外的立体思想动态网络预警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家庭要加强素质教育,为孩子们树立表率;社会要建立起健康绿色网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重点要加强网络教育,完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相关机制,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要积极把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新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重道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关注,形成很好的社会氛围,使祖国的未来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培培,杨绍安,《浅谈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J]. 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11,( 02)

[2]顾畅,《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学生教育,2012,( 09) .

新方向教育范文5

开设于2007年的“讲故事”是为期两年120个学分的硕士学位课程,共有10门课。其中最后一学期用来做毕业设计,相当于30个学分。主要课程有“书籍设计”、“图画故事”、“理念研究”、“儿童书籍设计”、“特定地点的平面图形和插图”、“纺织品”、“从空间到故事-影像中的讲故事”、“从文本到运动图像”、“人文角度进行的研讨和演讲”,大多数课程分配了独立学习的学分。另外,有7.5个学分的选修课也非常有吸引力,有“公共领域”、“嵌入式媒体”、“空间”、“珠宝”、“设计实践中的可持续”、“艺术化书籍”等共八门课程可供选修。课程也经常在一个开放的场所进行。

这个专业的学习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所做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在向别人讲述―个故事,但是要学习如何用词汇、画面和动画结合起来讲故事,使学生思考不用语言来讲故事,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讲”。故事如何视觉化?如何与不同的媒介打交道,如纯文本、动画、纪录片、绘本等?怎样用声音加强故事的生动性?这些都是在这个专业需要完成的任务。但所有知识的核心,是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通过对讲述方式的探索,寻找一种新的设计可能性。

这门硕士学位课程对国际学生开放,对学生的本科背景并没有特别要求,只需要具有被瑞典官方承认的学士学位或具备同等条件,瑞典或其他国家的皆可。在申请中,学校较为看重申请者在平面设计、图画故事、插画、影像及媒体方面的艺术才能,另外具备印刷、网页设计、视频编辑和动画等方面的经验也会在申请方面占优势。在选择学生过程中,主要基于作品集、学习计划和面试,这很多学校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每位申请者必须完成一个指定主题的特别作业,每年的主题不同,作业通过电子系统提交。入选资格的评估由一个专门小组来完成,这个小组由教授、老师和学生组成,不同的硕士专业都有自己的评估小组,每届的成员也不一样。从三年前“讲故事”专业设立起,每年会收到来自全世界25到30个国家申请者的申请。瑞典的大学一般都用瑞典语授课,但在研究生课程中,有国际学生参加的演讲、研讨会都使用英语。

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每年的毕业展都备受关注。“讲故事”专业的毕业作品涵盖的范围很广,装置、书籍、插画、漫画、动画、录像等类型非常多样。尼诺・比尼夏维尼(Nino Binlashvlll)的作品以装置的方式,用一些批评的、讽刺的诗,从格鲁吉亚、瑞典和以色列三种不同文化的视角进行表达。她的毕业作品“旅程”尝试了如何将地理和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视觉化的表达。什么是旅程?以及是什么将引导你通过任何一次旅行?这个项目包括一本手册和一叠卡片,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索。克拉拉・特尼(Clara Terne)的毕业作品则是寻找表达体积、重量、质量、平滑表面、运动、深度的新方式,一系列拼贴画以隧道和坑洞的方式表达了纪念,而不是传统上高耸的雕像。瑞・特尼尼诺(Rui Tenreiro)用12页的篇幅创造性地叙述了一个人参观博物馆的历程,这个人尽管有语言障碍,但他仍然发现了自己的归属。卡琳・艾琳(Karin Ahlin)的毕业作品是一个儿童秀的电视节目,包括动画、音乐和剧本,艾琳打算把它卖给电视公司,或是根据这个概念拍摄一系列的节目。

目前在瑞典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中国设计师王瑞君今年毕业于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讲故事”专业。她觉得两年的专业学习打开了她在设计上的视野,发现了之前从没有意识到的一些角度。她认为在学习“讲故事”的课程之前,她一直按照传统的思路埋头钻研平面设计本身,在比较狭窄的视野下和一些并不重要的理念较真,但这个专业的学习让她在认知和学习方式上完全改变,真正意识到了“设计是自由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如果想做一个有创造力的设计师,是要学着欣赏,尝试,交流和发现。而这种学习如何发现的过程对一个中国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学生往往足够勤奋,但是不够快乐不够轻松,总是为要做什么,做什么风格,做什么内容而烦躁,生怕自己失败。而这恰恰是创作者的大敌。

王瑞君认为导师乔安娜・鲁宾・左安格尔(Joanna Rubin Dranger)给了自己很大的自由空间,使她转变了自己的创作思维,慢慢懂得在创作过程中去不断尝试、发现和改变,逐渐学会像瑞典本土的学生那样对“自我”有了―种看似轻松实则坚定的信念。很多这个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在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这需要花很多时间,需要自我挣扎。但这是必需的经历。另外,具备环境意识、有一定水准的概念形式和细节表现能力、在创造概念或需求方面也要有所创新,这些都是在这个专业学习的重要收获。

新方向教育范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开放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08-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信息技术以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和新形式,探究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当前信息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新兴基础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基于其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基础上,加大力度,转变教师观念,对教学措施进行改革,是目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很有紧迫感。

1 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基于网络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日益呼唤创新人才的背景下,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态势与要求,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都源于应试教育“死抠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的影响,课堂教学形成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只是模仿型人才,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很多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只能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操作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与创新

2.1 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开放和创新

教师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所在,在信息一体化的今天,在振兴国家、教育先行发展政策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对课堂是否有效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其课程本身的特点更加要求教师要有开放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积极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应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各种相关培训渠道,启发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学习有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国内外有关文献,提高教学中基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除了掌握最基本的常用软件技术,还需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来不断地培养教师提高认识,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进一步更改陈旧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一桶水还不够,还应该有源头活水。

2.2 教学形式应注重开放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主体,广泛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相互提高和知识共享。教师是学生成长与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指路人和引导者,教师首先要有这种设计教学开放的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要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和机械传授为重要教学形式,单调、乏味,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很容易让学生觉得精神疲劳和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多变的图形、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将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在实践中操作,采用比较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课件,进行生动和趣味性教学。

教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人格魅力,让课堂教学蓬荜生辉,高效有益。教育是一种“舌耕”劳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丰富多彩,风趣幽默,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走进新授课的美妙境界当中,快乐上课,快乐学习,获得学习的幸福感。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多动手、动脑,让他们去积极地在实践中操作计算机,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比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按照不同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和相应的专业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一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学评价的开放和创新

新课改环境下,教学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教学评价不但要真实、有针对性,而且要注意其及时、有效,为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也激发信息技术教师对工作的信心。

新课程视域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不能抓住学生的弱点和不足,也不能把学生看成“罪魁祸首”的羊羔,教师自己扮演“严师”,而且是把这个教学评价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之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之余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学生状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采用积极阳光的评语,比如:“学习很努力,再加油一点儿!”“你很自信,老师相信你!”等等。具有启发和鼓舞性的评语,能够使学生内心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让学生获得学习中愉悦。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效应”,它真实地告诉人们,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着魔力般的神奇作用,不要错失像牛顿、瓦特等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才。而且,在教师的评价之余,激发学生间进行评价,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拓宽评价的范围,提高评价的效力,为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2.4 教学过程中的课前课后开放与创新

1)课前开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前,教师要鼓励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课堂的核心就是教学的高效益,它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只有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发挥学生的自学、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服务,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课后开放。新形势下,学校课程学习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与时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应该加大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大课堂与课后的开放度。而且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博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成为能够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创新人才。

3 小结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开拓教学视野,提高专业成长的力度,在摸索中逐渐成长,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加快步伐,开放教学观念和教学评价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和创新等,进而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祖国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秋华,赵言诚,姜宇.互联网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20-22.

[2]沈军,顾冠群.面向网络教学的互动式体系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