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1
【关键词】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课程设置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目标定位
(一)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薛天祥在《研究生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就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叶绍梁定义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或探索性)、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直接性”、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性”等特征。
罗尧成认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3]。三个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目的:1.学术性。在目标追求上,培养学术性人才,即培养掌握系统专业学问的人才。2.探究性。是以探索和研究为特征的一种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指导研究生如何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3.创新性。研究生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专门学问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上追踪学科前沿,创造新理论、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新现象,达到学术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
如上述,研究生教育要回归本质,应当以“研究、探究”为主要任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也应当回归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实施及论文撰写。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围绕着“研究、探究”展开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其基本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课程学习是根据设置的课程进行必修和选修,因此,课程设置既是课程学习的菜单,也是课程学习的“技术路线图”。
梁启超先生认为,学术既要学习专门系统的知识,又要掌握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方法,运用于实践。首先,研究生课程学习面临着增进知识,拓宽以前较窄的知识面,加深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还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做出创新性成果才是最终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传授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引导研究生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也就是说,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有意识地与“研究、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特点
(一)专业基础良莠不齐
首先,一般的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的生源较少,结果是面试和录取的研究生以调剂生为主,而且相当比例是报考专业相近调剂生。其次,由于硕士研究生扩招,跨专业考硕学生增加,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属于社会科学专业,“应试”的成分较多,跨专业学生比重相对较大。
调剂和跨专业最终的结果是录取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基础良莠不齐。跨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不系统,对学科的研究方法不熟悉,在进入新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本专业或专业背景相近的考生较为系统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学科研究方法前沿理论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进入硕士阶段后,可以立即进入高深层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科交叉利于创新
跨专业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够将原专业与新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等结合,容易取得很好的创新效果,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运用,能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研究质量。因此,对跨专业的研究生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计划,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不仅可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还能更好培养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
三、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要求一般在36分左右,设置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数的1/3,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6。
(一)课程设置过于统一,授课难度较大
很多高校设置公共基础课全校几乎统一的。专业课所占比重超过1/2,剩下学生可选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小,这样的课程设置僵化,过于强调统一。首先,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两张皮”现象十分明显,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不能服务于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其次,专业课方面,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学习基础和进度不一,要采取较为统一授课进度,在授课的深度和难度上很难平衡。另外,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补修专业基础课,一般是与本科生一起上课,这样的效果并不好。本科生课程周期较长,与研究生其他课程同步进行,有时候出现专业主干课已经结束而基础课还没上完的情况,这样补修并没有真正起到学习的基础支撑的作用,并且本科的授课方式,已不能体现研究性、探究性要求。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精益生产;5s;目标成本管理;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058-01
0 引言
精益生产来源并产生于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管理方式下的企业管理的独特思路:从企业的下游――最终用户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来重新安排企业运作的流程,由最终用户开始倒推至源头,以目标成本为目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层层推拉,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将JIT适时生产系统引入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零库存、准时生产,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方面进展很快, 但对于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的导入相对滞后,尤其在管理实践中,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流于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这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准确的把握精益生产的精髓以及对其重点内容的研究, 对我国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推行精益生产的前奏---思想的转变
首先,思想变则行动变,最难改变的是人们的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想让员工改变必须先让员工了解、认可并知道和看到推行精益思想的好处。其次,推行精益生产如同实施其它项目一样,只有领导者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不移地将此项工作推动下去。最后,精益生产的推行不是孤立的精英产物,而是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投资、仓储、物流等的业务全过程,因此也必须是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实效。
2 推行精益生产的基础---5S的推行
5S现场管理是精益生产推动的核心基础。一般分为五个步骤:理论学习、建立组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激励措施。其中以制定5S现场管理实施计划为重点,一般企业5S现场管理实施计划见表1-1。
3 推行精益生产的指南针---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管理就像看病救人一样,首先要找准“病根”,通过成本核算及分析,进而找出成本的重点项目。同时,从“成本中心”下手,制定标准成本,从而让制造单位明确任务目标,进而有步骤、有计划、有对应行动的专案进行成本降低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成本中心是其责任者只对其成本负责的单位,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成本中心的明确划分,推动成本中心责任制,以消除吃“大锅饭”、“自觉管理”、“治标不治本”的模式开展内部管理,使得成本逐步改善。针对公司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比较容易取得成绩,让大家看到效果所在,能更好地激励大家把推行精益生产进行到底。
4 推行精益生产的重要认识---库存管理
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这只是实物库存管理。其实,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第一、企业不重视库存控制。库存控制被简单地理解为仓储管理,除非到了没钱花的时候,才可能有人去看库存问题,而看的结果也往往是很简单,采购买多了,或者是仓储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第二、ERP软件的误导。一些国产所谓ERP的误导。一些简单的进销存软件被大言不惭地称之为ERP,企业上了他们的所谓ERP就可以降低多少库存,似乎库存管理就靠他们的小软件就可以搞定了。这样就使得本来就不太明白什么叫库存控制的我们,更搞不清楚什么叫库存管理了。
5 推行精益生产的保障措施---PDCA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的第一个字母, PDCD循环原本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及工具,通过我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以及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PDCA循环的新解是不断推行及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使得精益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台阶。
6 结束语
本文从精益生产的视觉出发,通过精益生产的准备,再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法,找出存在浪费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着重改善,然后提出了对库存管理的正确认知,最后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推行精益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的是企业组织从生产、现场、技术、质量、设备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参与和推行。但企业组织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在推行的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我们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条件做到全面铺开,我们只能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成效先行的思想来进行推行精益生产。
参考文献
[1] 陆南耀,梅清晨等.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方法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2):15-17.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3
关键字:挑战杯 管理机制 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4
1.引言
“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为高等院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已被高校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1]。有效开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关系到学校、院系、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单独所能解决的,是一个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鼓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保证[2]。这样的保障监控体系应由竞赛保障系统、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教师、学生评价与反馈系统和竞赛工作量监控反馈系统四个系统构成。
2.有效的管理机制
2.1 完善竞赛保障系统,规范竞赛管理
竞赛保障系统是指学校对竞赛提供全面、完善保障,包括对竞赛管理及组部门机制及制度上的保障,对指导教师评优、评职称及奖励的保障,以及对参赛学生荣誉、奖励保障等内容,同时建立竞赛评委专家库,专家包括校内教师及校外资深人士,为竞赛的指导工作提供保障。学校的保障系统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依据,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竞赛保障系统是做好比赛的前提,更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我校在长期的竞赛管理过程中,重视竞赛保障系统,研究制定了相关文件,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效的调动了各院系、指导教师、参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校的竞赛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奖赏分明、措施到位、管理有序”,为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2.2 健全管理组织系统,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系统要通过“团委-各院系分团委-指导教师-参赛学生”这一四级管理模式来运行。自我校2003年参赛以来,根据竞赛过程中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校级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院系分团委协助管理机构,首先能够发挥基层团学组织教师的优势,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骨干队伍,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参与面;通过监控学生思想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3];通过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机会、搭建舞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完善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强化人才培养
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工作的实施,一般是通过分团委、教师和学生评价来实现的。在备赛过程中,分团委以学生的主体,因材施教,根据项目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之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形成高效的合作团队,及时发现做实验、搞研究、做调研、开展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反馈及时得以解决。在竞赛后,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系统将备赛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并反馈到试验进度中,使得学生和教师在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上开展累进及交叉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4 完善竞赛监控系统,强化监控质量
在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同时,我校仍需要建立完善的竞赛监控系统。一是从专家库中选拔优秀专家组成独立的监控和考核机构,通过学生答辩、审查材料、与专业教师联合研究对策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定期以总结会的形式召集学生进行培训,及时反馈检查信息,使竞赛保障监控系统形成闭合回路。二是对新接手的分团委书记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步入角色,及时监控其存在的问题,在备赛过程中采取特殊的关注。
3.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3.1 在实施过程中,应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改革,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等方式,收集归纳教师和学生反馈的意见,研究出竞赛管理中待解决问题,实现管理机制的有效运用[4]。通过建立专家库,遴选出熟悉和热爱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业意识淡薄的现状,形成创新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突出监控特色,实现创新创业训练与项目研究、开发、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和公司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项目的成果转化、推荐参与项目研究的优秀毕业生,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吸纳优秀员工的双赢。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二级院系的大力支持、指导教师积极配合,全面实施管理机制团委和二级院系分团委是关键,形成以团委为总体协调,二级院系分团委逐项实施的管理体系,突出管理的独立性和集中性,强调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文素质与团队精神培养,逐渐完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建荣,李凤.构建学科竞赛“四化”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J].2011.12.
[2] 金宏妍.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0期.
[3] 韩鹏 陈克安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探索[J].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 2010.
[4] 姜扬.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有效机制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5).
基金项目:沈阳化工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基金C类项目;
作者简介:张健(1982-),男,辽宁人,沈阳化工大学团委干事,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与管理。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4
行政管理效率是根据企业内部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规定,衡量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管理职能产生的效果,通常通过企业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常执行活动体现出来。企业执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则是建立在企业行政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企业执行行政管理,首先有助于提高企业目标的实效性。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行政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企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以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其次有助于构建企业管理的层级性。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中,最重要的两个层级是企业内部决策和执行层。管理层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做出决策,而后由执行层实现。而在这两个层级之间,行政部门主要承担起两者间的协调作用,上传员工意见和工作成效的同时准确及时下达企业高层决策层的思路和意志,并予以监督和协调。因此,由行政管理部门担任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剂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工作僵化、监督力度不足等的问题,行政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层级性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最后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时效性与灵活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的时效性对企业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和功能即协调企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适当的衔接关系,提高企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行政管理严格执行着执行—反馈—挑战—执行这样一套操作过程以尽量减少时间滞后,减少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延误和损失。同时,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强灵活性,它与时俱进,通过频繁的变通、变革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企业行政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
提升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力、追求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承担着企业内外部的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担。因此,企业要顺利经营,需深刻了解行政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此目标制定工作的标准和准则,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的状况除了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技术水平高低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高低,是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状态的体现。
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正确认识,我国部分企业在行政机构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机构庞大臃肿,部分不同机构间管理内容相同,导致政出多门现象的发生,经济效益大打折扣。行政机构的庞大臃肿直接导致了单位内部办事效率低下,命令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下级部门执行效率低下。同时,不必要机构的大量存在,导致机构、人员日渐增多,行政开支越来越大,将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行政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大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离不开规章制度。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在规章制度方面尚存在问题:一是行政部门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的规章制度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一味地复制大型企业的规章制度,部分企业规章制度更新不及时,较为陈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大。部分企业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尚不完善,只是形式工程,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和落实,只用于应付上级偶尔的检查。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引发了较多的员工矛盾,导致内部矛盾重重,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故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多偏低。由于多数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行政管理部门和环节偏多等原因,导致行政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业务能力低下,服务意识欠缺等现象,行政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将严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行政人员缺乏全局观念容易导致行政部门运转不灵,导致效率低下。
(四)作风严重
部分企业受传统家长制的影响较为严重并一直秉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管理的科学化。另外,也导致了行政管理工作突出不讲实效的管理,偏离了原本服务的轨道,极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一)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运营需要有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保障企业决策能够得到高效的贯彻落实,达到行政管理的目标。为此,建立健全的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实事求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层应透彻了解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合理并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行政管理模式。其次要严格遵从规范化要求。在坚持实用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最后,要强化企业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将企业管理的职能交由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强化其实际管理职能。
(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加强行政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应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行政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提高,建立起健全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等,为行政部门的法治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另外,若行政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则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与实际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层应领头号召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严格遵从规章制度,维护其权威性,真正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高企业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影响。故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促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心理、择优决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协调统筹全局等基本能力是现代企业对行政人员素质的要求。要组建培养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一方面是要得到企业领导层的支持。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内部领导层不能再单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更要具备战略眼光,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行政人员队伍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工作。行政人员应该同时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企业定期地对行政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提升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企业应对外引进科学合理的如绩效评估、目标管理等管理方法。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方法陈旧落后,单纯地注重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降低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引进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增强企业行政人员责任感的同时还利于更客观公正地衡量行政人员的工作业绩,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质量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
五、总结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5
关键词:军队医院 经济管理链
军队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犹如一部结构严谨的大机器,它由五个环环相扣的"链条"组成。具体运转的快慢及效率的高低取决的关键就是链条的牢固程度。其中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链条"起着架构的关键性作用。强化这些"链条",有利于完善经济核算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经济核算管理保持常态化。
一、机构链
军队医院经济管理,涉及到全院所有部门,关系到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传统的部门设置,已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必须整合建立科学顺畅的管理机构。我院一是成立了财经管理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独立办事机构,分工一名副院长负责,中心设主任一名,下设财务、经管、医保收费办公室。医院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财经中心统一管理,在一个帐户收付,一套账簿反映,一个平台运行,把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产活动的各个部门,经费支出的各个末端都纳入成本管理范围。二是成立了采购管理中心,负责全院药品、耗材、通用物资的采购供应任务,建立计划、采购、支付、供应"四权分离"制度。医院各部门根据预算安排及医疗任务,提出药品、耗材、通用物资需求计划,由采购中心负责汇总,报院办公会同意后,由采购办公室组织实施,财务办负责经费的结算支付。三是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医院各科室需要人员要提出申请,经医务、院务和护理部门审核后,统一由人力资源办公室汇总,报请院办公会研究。四是机关职能部门指定专人兼管财经事务,负责归集本部门的经费支出,并按规定分摊,录入经管信息网络,统一核算。五是科室核算单元,指定科主任、护士长、医生三人组成经管小组,每月分析科室卫生经济运行情况。运行三年以来,三个中心同机关部门之间,同医、技科室各核算单元之间,各种管理机构链经过不断的磨合,已基本顺畅,确保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二、资源链
要搞好一个医院的经济管理,必须重视抓好资源链这一重要环节,否则资源不清,无从谈起。一是摸清资产底数,医院的存量资产非常庞大,资产底数不清,成本核算就没有基础,也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将"资产底数清,往来款项清"作为推行核算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是资产底数清,二是摸清人力资源底数,军队医院联勤管理后,人员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要按照在编和非编分类,其次要按照医、技、药、护分类,并根据核算单元编制比列,定岗、定人,便于科级、班组核算。通过资产清理,人员定岗、定编等资源链的建设,从根本上扭转科室之间不顾实际需要,多占用房、添置设备、争多配人员的现象。前期科室添置了一些设备,使用率不高,应交给医院并设立调配中心,科室"只用不养",以降低科室设备折旧的成本压力;在用人上,过去科室总想多要人,现在就更多的考虑用好现有人才,并优胜劣汰。
三、信息链
医院经济管理,既是一个顶层的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原有的统计核算方法,计算繁琐、工作量大,无法满足管理的需求,必须舍得投入,建设高集成一体化信息化的网络系统,集中科研力量,采取研发、扩容、对接等办法,抓好网络系统链接,管理软件开发,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及相互间的功能整合。目前我院科级核算,各科医药收入、消耗数据,均可通过网络采集,每日院机关、科室早交班,都可通过网络监控分析昨日全院、科室经济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机制链
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控制消耗,提高效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医院各类支出,量大,繁杂,要建立自下而上,相互配合的多层次成本管控机制。一是预算管控,科学编制年度经费预算,预算项目要明细单列。二是投资管控,围绕实现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产的良性循环确定建设投入,确保医院建设资金的充足供应和投向投量的合理准确。三是限额管控,对行政消耗性开支和奖金发放,设定合理的限额保障标准,严格落实经济指标,用标准比例定额管控弹性开支。四是资产管控,加强现有营产设施和医疗设备物资的功能整合和循环利用,建立资产调剂使用制度,用整合管控闲置浪费。
二建立集约保障机制。在深化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从整合优化保障资源入手,把各种采购供应统一起来,实施统筹统供,减少分散保障造成的损失浪费,实现"1+1>2"的整体保障效能。一是规模化采购。加大批量采购、招标采购力度,推广药品器材网上采购办法,扩大集中采购的范围和份额,有效节省采购成本。二是直达式配送。整合各类小药房、器材库,对门诊、住院病人用药耗材进行统一配置、统一配送,减少物资流通环节,降低中间浪费。三是社会化保障。依托地方公司,实行药房托管、床单被服租赁、零库存等管理,利用社会资源搞好保障。
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把加强监督制约作为深化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一是严格内控制度。把经济运行关键部位、重点环节的制度定全、定好,把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内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二是实施绩效考评。按照数量与质量、进度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细化量化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考核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全面反映和检查医院建设成效和事业成果。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岗位责任制,将管理目标、管理任务和管理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落实到人,把目标责任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一把重要尺度,对推进不力、工作失职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通报批评,使责任追究成为常态,成为一项基础性、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四是发挥纪委、兼职审计员的作用,设立审计办,大型采购、工程结算等大项支出经过专业审计。
五、核算链
研究生经济管理范文6
关键词:背景行动理论;“行动-项目”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79-02
为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国内很多高校都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测评、职业咨询、就业指导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传播和普及,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为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帮助。但上述措施仍处于学校宏观层面,没有引入纵向的时间概念,没有对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过程、规划制订与执行过程中的大学生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的绩效。为了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笔者认为,应借助背景行动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凝炼出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式。
一、背景行动理论框架
背景行动理论(Contextualactiontheory)是近年来由杨等人(Young,Valach&Collin,1996,2002)提出的职业生涯研究和咨询领域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与其发展背景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决策和发展不能依靠个体单独完成,而是需要与他人共同构建的一个渐进式过程,且对于个体职业发展的研究与咨询不能脱离其从事的工作和存在的生活背景。
1.职业行动系统(Systemsofaction)
背景行动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在本质上都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和目标导向性(Goal-directed)的特征。每一次职业行动都被认为具有目标或有一系列目标,人们有能力通过自身的职业行动构建其职业生涯,尤其强调通过与他人共同参与职业目标的制定和发展。具有相同职业目标的一系列职业行动在中期来看形成职业项目(Project);从长期来看,围绕同一目标的共同行动和职业项目的集合称为职业生涯(Career)。由此可见,职业行动系统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系统。
2.职业行动组织水平(LevelsofActionOrganization)
除了职业行动的目标导向之外,职业行动可分为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行动要素(Actionelements)、行动步骤(Actionsteps)和行动目标(Goals)。行动要素是指特定的行为、技能、习惯和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以及行动所需的内在和外在的资源,这些要素是人们可通过观察得到的,它表现出职业行动的结构性特征,而且可以进行系统地准确测量。行动步骤指为了达到某个职业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互相衔接、前后有序的活动或方法。职业行动目标是职业行动期望的最终状态,代表了个体所采取的职业行动过程的意义。
3.职业行动视角(Perspectivesonaction)
背景行动理论对职业行动的看法分三个视角,它有助于对行动有一个综合和全面的理解。它们分别是外显行为(Externalbehaviors)、内在过程(Internalprocesses)和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从外部看,那些可以观察到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或者在任何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等,它们组成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职业行动的外显行为。职业行动的内在过程是指引和控制人们行动的个人认知和情感,它只能为个体所感知,并能有效地激发相应的外显职业行为。职业行动的社会意义是指个体与社会共同构建的职业行动目标。以上三个视角的顺序是随机的,并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每一个视角都有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二、应用背景行动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背景行动理论以人的职业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认为个体的职业行动、职业项目和职业生涯都是意向性和目标导向性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首先就是一个行动,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可看成是高校与学生共同行动的一个过程,他们共同构建的职业行动意义、内在的认知和情感以及他们一起互动时表现出的外显行为与成就都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有关。这种看待职业生涯的视角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据舒伯的终身职业发展理论,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属
于职业探索阶段,其特点是他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机会等还不是很确定,缺乏具体的职业任务目标,不具备开展职业行动步骤的行动要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更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共同行动,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行动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产生了独特的贡献。根据背景行动理论,当职业行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构建时,它们会形成职业项目,进而组成职业生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每个学期都从事不同的职业项目,每个职业项目由一系列的职业行动组成,连续不断的职业项目构成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这一视角看,职业生涯过程动态性和丰富性的本质得以体现,这种研究范式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带来了新的路径。
有的学者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看做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目标与战略的开发、实施和监督的过程。但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学生的职业生涯不完全是个人的理想和行动,不是个人在进行职业目标确定和职业行动开展中的孤立事件,而是高校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项中心工作。因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可引入背景行动理论理念与方法,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与教师、同学、辅导员的共同行动,开展自我评估,选择职业道路和确立职业行动目标,特别是在校期间,要为实现学习行动目标和职业生涯目标而制订学习、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不断解决学习、生活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监督实施的和连续动态的长期过程。
三、该理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开辟了新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要以促进学生全面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生涯意识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为关键,以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为载体,不仅立足当下,更要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围绕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而长远的发展。
1.重建职业生涯管理的组织模式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大多以“学生就业中心+辅导员”模式为主,这种组织模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要求。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应当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到生涯辅导与咨询的高度,把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机构。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从高校管理模式出发,调整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能,制定和完善职业生涯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职业化和系统化。其次,成立校级职业生涯服务机构,或者增加原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合并,工作重心逐渐向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转移。由单纯地开设职业发展和就业课程、培训就业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变为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并重。成立院系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机构,把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工作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相融合。实行由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的职业生涯导师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及时性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管理服务。最后,构建基于背景行动理论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目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中功利性、投机性、边缘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实际效果。根据背景行动理论,大学生的职业辅导与咨询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阶段的始终。因此,要摆脱以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偏重理论的弊端,侧重于对大学生实际行为实时的记录,帮助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追踪,并适时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轨迹中的内在信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由于职业生涯管理的动态性,在课程体系中,应安排个性化的课程或环节,根据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借助“行动-项目”方法开展职业生涯辅导与咨询
“行动-项目”方法(APM,Action-projectmethod)是在背景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在研究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把个体职业发展与其职业发展背景视为一个整体,除本人之外,在工作生活中的相关人员也作为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该方法收集外显行为、内在过程和社会意义三方面的关于职业行动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形成跨时间和连续的职业项目。
职业行动、职业项目和职业生涯的构建是个体与其他人动态参与的过程。职业项目或职业生涯的构建没有其他人参与是不可想象的,职业项目或职业生涯越长参与的人就应越多。因此,“职业生涯导师+学生职业生涯小组”是最有效的工作模式,且每15~20名学生配备一名职业生涯导师。学生职业生涯小组可提供不同于学校与家庭的朋辈间的平等关系,小组活动以面谈、体验、互动和分享等形式为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与探索,每个学生既是共同行动的主体,也是其他同学行动的参与者,形成优势互补,产生头脑风暴,碰撞出新的认知和观念。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与学生共同行动(Jointaction),与学生一起开展测评,讨论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就每个行动项目如选修课确定、技能考证、社团选择等所需的行动要素、内在过程和外显行为进行深入交流,然后制定行动目标和行动步骤。每当某个行动项目结束时,职业生涯导师与学生会面,让学生对该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剖析,对该阶段个人生涯发生的变化或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在互动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内心感受,同时观察其他组员,在自我感受和观察中学会找到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断成长。此外,还可利用网络技术,把上述行动目标、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等资料记入学生个人职业生涯档案,每学期末将本学期的行动目标与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种活动要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最大限度地促使大学生内在意识的觉醒,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地调整外显行为,达到预定的职业行动目标。
参考文献:
[1]Yong,R.,Valach,L.(2003).Theconstructionofcareerthroughgoal-directedaction.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64,499~514.
[2]Yong,R.,Valach,L.(2005).Theaction-projectmethodincounselingpsychology.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Vol.52,No.2,210~223.
[3]Yong,R.,Domene,J.(2011).Creatingaresearchagendaincareercounselling:theplaceofactiontheory.BritishJournalofGuidance&Counselling,Vol.40,No.1,Feb201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