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1

[论文摘要] 我国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针对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①转变观念,找准定位;②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③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提速快递运作效率,都积极致力于建立现代物流标准化管理系统。

我国快递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快递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更是相对落后于快递业,影响了我国快递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快递系统之间以及与国际快递系统之间的兼容。

一、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现状

1.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流通业现代化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可以加速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标准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我国物流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标准化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软件、硬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主要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相关机具、工具的标准及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流程到另一个作业流程衔接的标准,物流仓库、堆场、货架的规格标准、建设标准,信息系统硬件配置的标准等;软件标准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程等。

2.我国快递企业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和快递业务的需要,快递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在统一的品牌下设置组织机构,包括机构名称、岗位编制、职责的标准化,企业的标识、着装的统一等,还有规范的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制度。②物流业务的标准化:包括有关快递专业物流术语、业务种类、服务内容、计量单位、客户服务合同、物流单据、标签、业务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化。③物流网络的标准化: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设立原则、选址、规模、设施布局、设备配置、标识的标准化,车辆尺寸、载重量、车厢标识、包装、运载容器、装卸搬运工具等的标准化。④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客户编码、货品编码、容器编码、储位编码、订单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文件格式、数据接口标准化等。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和体现在在快递操作流程相关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快递各个站点及集散中心的流程操作按统一标准来进行,即SOP(标准化作业流程)。SOP,英文意思是“STANDARD ORPERRATIONPROCESS”,可以理解为标准操作程序,也可以称为标准化作业流程。我查了很多资料,只查到了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是“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标准操作程序”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标准的程序,而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的定义更强调的是标准和规定。因此,我们可以把SOP定义为“达到了工作程序标准要求的程序或流程。”

我国一些快递企业通过了SOP,它的整个操作流程如调度、取件、站操作、集散操作、派送等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制定了标准规程,快递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客服人员、调度、递送员等也都规定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和作业要求,不仅如此,许多快递企业在邮政编码的正确书写、快递服务人员的着装、操作区域的安置、安全监视系统、派送车辆的标志、检修维护、取件派送的管理要求、递送员出车、取件、理货、交接、信息的发送及接收、分拣、装袋等涉及到快件流转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为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操作标准的制定,微观上使公司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货物、人员及车辆的安全性,使公司以统一形象、标识和服务规范面对客户,提高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宏观上起到了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市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效益等作用。

标准的制定不一定代表标准执行的到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企业中存在草草行事,走形式,不照章办事的现象,没有起到实质作用,经常发生不按标准操作的现象,致使快件丢失、延误经常发生,为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有了标准也不认真执行,对企业标准的实施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人治”而非“法治”现象。实际上,标准的知识应该当成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必修课,在思想上树立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的法规,必须严格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内行和支持者,只有增强全员物流标准化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秩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致使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建设作用认识不够。管理人员对物流标准化作用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甚至不知道物流标准化到底是干什么的,对物流标准化的认识上不去,甚至错误地认为物流标准化会约束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快递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而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顾客和操作的货物,如果他们对物流标准化作用缺乏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直接影响的就是顾客满意水平和货物操作质量的降低。

(3)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标准化的建设并不是把相关的标准化制定好了就完事大吉了,标准化的组织执行和监督反馈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否则一系列的条文和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丝毫起不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二、我国快递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所谓改变观念,就是提高大家对物流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不要以为标准化管理就是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事,事实上就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标准的制订、修订要靠标准化专职人员和各专业部门共同完成,靠广大职工共同遵守。同时,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法制观念,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当成法律的要求,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做企业完成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从而使企业领导从支持转变为积极推动;同时,引导员工理解,学习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使员工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所谓找准定位,是指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标准体系应有的标准,还包括待定、修订的超前性发展的标准,是企业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话动。它不仅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人员使用标准化提供了方便。可以说,一个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佐证。

2.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加大物流标准化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企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合理的标准化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系统全面审核标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克服就事论事的现象;采取合适的策略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突出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任何管理制度不管优劣,只有全面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一个标准制定出来,如果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是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的。因此,只有通过贯彻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的作用和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3.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执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操作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企业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只有及时配备了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才能确保操作货物的流转质量。通过监督,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罚违反标准的行为,另一方面可迅速反馈标准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放任自流,不去监督检查,标准的贯彻就可能走样和流于形式,即使有较高的质量和较高水平的标准,也不会完全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对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所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以一系列制度加强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实施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总之,我国的快递企业必须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快递从业务人员物流标准化意识,以有力措施保证标准化组织执行和过程监督,只有这样,我国快递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规范企业流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茹宜红:《物流学》铁道出版社2003.4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2

1石油工程企业现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工程企业业务涉及业务范围广,点多线长,虽然已加大了合同管理力度,但仍存在审查、签订、审批等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的问题,履行合同缺少应有的约束,甚至有些处于放任状态。(1)合同签订不规范,随意,签订条款对公司不利。①签订合同随意。目前,仍存在合同起草不规范,无专人拟定,专业的部门和管理人员不参与的问题,出现问题时便会出现“我不知道”“我说过的”“我告诉 过…”“我们说好了的”这些无理无据的情况。②合同内容不科学不完善,存在违约责任条款无约定或约定含糊、质量要求不具体无法罪责、文字表述有异意的情况,例如:外包施工内合同,合同中仅约定2年内完成工期,无具体约定到某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也没有违约需要承担的责任,导致公司在处理纠纷时陷入麻烦,非常被动。(2)合同管理效率低、无人执行和跟进,合同变成格式性的东西,无实际约束、保护的意义。如一些石油工程企业签订的一些工程外包类合同,签完便完,执行到哪一步也无人追责,执行、追踪无统一管理,经常出现合同履行阶段执行无序,没人监督、办事效率低的情况。(3)无系统的存档管理规定。石油工程施工项目时间一般会比较长,不是三五天就可以解决的,但因为管理的随意性和办公地点的移动性,没有系统的档案管理规定,有时候甚至导致一两年后发生纠纷,需要参照合同,却发现合同找不到的情况。(4)合同经办人及履约人员意识薄弱,总觉得就口头约定便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解释、答复及合同补充或变更条款中口头交流便完事,无任何书面公函交流和约定,无从保护公司的利益,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2加强合同标准化管理的办法

合同的标准化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从洽谈、草拟、签订、生效、执行,直到该合同失效为止,所以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加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如合同执行、修改、变更与补充等。笔者认为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四个阶段(合同准备签订阶段管理、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与合同履行后纠纷阶段)建立完善的合同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要制定合同标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并通过流程和制度来约束各部门以保障标准化合同管理。(1)专业的律师及专业管理部门人员共同起草和过目。合同是有专业的合同法对其进行要求和约束的,企业律师和专业管理部门都有其专长,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让他们起草合同,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从源头开始保证合同质量。(2)建立合同评审流程及审核制度,在合同签订前需对签约的另一方的主体资格、信用、履行能力等进行资信调查。然后在签订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合同类型和涉及的金额内容,给予不同人员的评审权限,例如:在请购合同中,多少金额以内部门经理审批、多少金额总经理审批,采购部经理的职责和权限又是什么。建立合同评审流程,依据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和合同审核要点,明确各个环节每个部门(承办部门、财务部、法律部与采购部等)的审核要点。(3)拟定对外的合同统一规范合同范本,对于固定的部门所签订的常态合同(如采购、人事、外包等)多用框架合同,减少出错率,拟定人员根据各业务内容、各部门的不同需求,制作不同版本的框架合同,以供使用,并定期更新、修改、完善现有版本,以使合同条款达到最优。(4)制定严格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专人专岗进行合同档案管理,所有合同须进行归档,电子扫描件和纸件合同均需分类、编号进行统一加密管理,根据不同合同的情况,保证合同一式三份,对方一份,公司两份以上,一份给予档案管理部门存档使用,一份给予合同承办部门,所有合同调取、查阅均需有固定的审批流程,合同的失效销毁也应进行统一申请,在监督部门监督下执行。(5)改变、强化合同执行人员的合同管理观念。通过培训、讲解等方式影响合同执行人员,让他们明白,在对外交流中(如施工过程中、人事纠纷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必须索要正规的书面手续(沟通函、确认函、说明书等),而且凡是对企业有利的,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记录、签字证明,以便企业在维权工作中占据有利地位。

3企业合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不及可以防范风险、降低成本、维护合法利益,是公司经营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还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1)进行合同标准化管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由于合同纠纷带来的企业损失,并且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使企业经济发展过程更加顺利,从而达到规避企业经济风险的目的。(2)通过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和制度,可以降低沟通成本。石油施工类企业是个庞大的整体,涉及的合同不只是企业外部合同,还有企业内部合同。合同管理标准化,可以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内容、各自承担的责任、工作程序、完成时间等用标准化形式加以确定,不仅可以加强管理的有效性,还可使企业内外相互协调和约束,为企业的生产方式、供应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创造条件。(3)通过标准化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合同标准化管理,一方面可以提供固定的程序让员工遵循,避免每签订一次合同都存在搞不清楚怎么弄的情况;另一方面,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在遵循工作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意,鼓励员工去发现问题,改善现有的标准合同,吸纳员工的好建议。这种方式可以让员工有很高的成就感,使其工作态度变得积极,愿意与企业共同成长。(4)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形象。标准的合同管理能使与企业接触的人感到企业的规范和秩序,以及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助于企业企业树立良好的商业信用及形象。

4结语

现在社会是法律社会,不论企业性质、行业如何,企业都需要通过合同来开展销售、采购、工程等系列经济活动。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企业也需要通过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来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当前,企业合同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委托、承诺、签约,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手段。在签订标准化的合同的过程中,企业首先需要对市场及合作方进行调查、预测,然后再协商沟通、签订,最后执行、监督检查、处理合同的各项争议及纠纷。只有合同管理标准化,企业才能全面地履行合同条约,才能合理地规避和防范企业经营中的风险,维护良好的企业信誉,保证按部就班地实现预定的施工计划,不断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避免经济纠纷,进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牛荡 单位: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继昆,孙林.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1(1).

[2]闵小军.浅谈合同文本标准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3

2020年在项目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及其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x物资设备部满地完成了2020年全年工作计划和领导临时安排的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物资设备部工作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管理

物资设备部实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了解相关材料、设备市场行情。组织项目部严格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在采购过程中,做到多方调查,货比三家,经过项目供应商评审小组的评审最终确定供应能力强、履约能力好、信誉度高的合格供货商,确保物资设备供应按时保质保量的进场。2020年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及公司的要求实行阿里巴巴网商平台材料询价采购,截止2020年11月共在阿里巴巴电商采购平台共询价单11份,签订采购合同10份。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材料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釆购相应的材料,及时组织材料进场。未出现无计划采购、越权采购、降低采购审批权限,虚报计划变通采购等问题。应集中采购的物资,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了集中、合理、规范的采购。2020年完成了雪松路项目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招标采购、沥青混凝土招标采购;荥泽大项目商品混凝土招标采购、盆式橡胶支座竞争性谈判采购。

二、加强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合同管理

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的《合同管理办法》要求,做好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合同的起草、报批、盖章、归档工作,2020年共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共计x份,设备租赁合同共计x份。合同条款的严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符合要求,未出现未通过审批签订的合同、未出现违反合同约定付款方式和额度进行付款、超合同结算等问题。

四、加强材料验收、保管、发放管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材料存放场地的合理布置,减少二次倒运,减少保管及搬运损耗。在材料进场时严格遵循各项管理制度,把控现场材料数量与限额发料,月底主动邀请工程部、经管部对劳务队主要材料进行盘点,并作出材料节超分析,

确保不会造成材料积压、浪费。材料的验收记录、收料单据、复试通知单等单据齐全;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标牌填写规范、上盖下垫防潮防雨措施到位。严格材料出库手续,完善发放制度,按照工程部提供的材料限额,对劳务队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截止2020年11月底:雪松路项目钢筋总需求量xx吨,开累已进场4801.28吨,占总需求量的xx%;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xxxm3,开累已进场xxxm3,占总需求量的xx%。荥泽大道项目钢筋需求总量xx,开累已进场xx吨,占总需求量的xx%;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xxm3,开累已进场xxm3,占总需求量的xx%;15号路项目钢筋总需求量xx吨,开累已进场xx吨,占总需求量的xx%;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xxm3,开累已进场xxm3,占总需求量的xx%;西流湖项目筋总需求量xx吨,开累已进场xx吨,占需量的xx%;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xxm3,开累已进场xxm3,占总需求量的xx%。2020年xx在建项目4个,1-11月份共签订租赁合同9份,租赁设备14台,(其中履带挖掘机7台,装载机机3台,压路机1台,路拌机1台,平地机1台,汽车起重机1台,共计发生租赁费为xx万元

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1.设备租赁遵循先内后外、经济适用、以内部调配或租赁为主、外部租赁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内部设备使用效率,确因工程需要对外承租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严禁未经审批私自租赁工程技术部门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调查情况制定《项目部机械配置计划表》,设备管理部门编制《外租设备价格调查表》及《机械设备租赁计划审批表》,按公司规定的管理权限上报公司审批

2.按照公司批复意见,经市场调查选择设备租赁供方,组织设备租赁合同的洽谈、拟定与评审,并上报公司审批;

3.组织租赁设备的进场、退场、验收及建立台账,收集审核租赁设备的技术资料,编制《设备进出场签认记录表》;负责设备现场调配,提高设备利用率;监督设备的使用、维修及保养;

4.负责编制《机械设备运转记录表》,签认租赁设备台班,实行单机消耗管理;负责编制《机械设备租赁费结算单》,按照子、分公司批复意见结算租赁费,并建立《租赁设备结算台账》;

5.负责制定租赁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全过程综合管理。

6.每个月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日常保养检查。随时监督施工现场操作,杜绝违章操作,发现隐患要求现场整改;要求现场人员做好设备日常保养记录。

7.租赁设备进场时必须按合同条款进行逐台验证,核实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各种准许证件和检验证明;项目部应与租赁供方共同确认机械设备规格型号、技术状况、出厂日期,评估设备价值,清点随机工具、辅机、附件及使用、维修保养技术资料,填写《设备进出场签认记录》,确保进场设备机况良好,随机工具、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并建立租赁设备台账。必须对设备外租操作人员的身份、证件进行核实。

六、加强标准化管理

内业方面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物资设备各项台账建立完整,合同及审批手续齐全、归档及时,材料原始验收凭证保存完整、发料单据齐全。对现场材料管理严格按照公司管理办法执行看,从材料进场同时认真学习集团和公司下发的相关制度和文件,并跟踪落实,积极响应集团和公司发出的各项指令,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荥泽大道项目在2020年10月集团公司标准化工地检查中内业资料及现场标准化管理得到了集团公司及公司的好评。

七、2021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项目物资管理制度。在现有的项目管理制度基础上,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及公司新下发的物资管理办法,取其精华来充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项制度在现实工作中的可实施性,为物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好的制度依据。

2、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为了确保物资计划的严肃性, 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率,杜绝计划随意性,本着“物资进场,计划先行”的原则,严格要求计划的制定,无计划不采购,防止因计划的失准造成物资的积压。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电力系统;物流作业;标准化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标准化成为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电力系统的物流作业也必然顺应这一趋势。电力企业物流领域在进行标准工作管理改革时,应当综合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挖掘当前的物流存在的问题,实现电力系统物流发展的标准化管理。

一、电力企业物流标准化概述

电力企业的产品主要是无形的电力,电力企业物流作业与传统的物流作业具有一定的不同。传统的物流业包含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信息传达等多方面的工作,而电力企业的物流主要是原材料、零配件的采购、运输和配送以及电力的供应,设施备品配件的仓储。电力企业也存在着产品的发货、运输、配送和出售等业务,因此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也需要顺应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电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节省劳动力成本的主要举措。电力企业物流标准化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条件,其将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和便捷性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将产品采购和电力工艺作为物流作业的重点,将物流管理与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管理、网络管理和组织管理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对现代物流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践行和应用,加强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和完善,使电力系统的物流作业实现整体统一和内部协调,以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规范发展。电力系统物流标准化发展还应当建立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以使物流信息的传递能够实现快捷性和准确性。物流作业的信息化发展能够使电力企业的每级领导通过对仓储资源的信息查询充分掌握仓储资源的出入库情况。

电力企业的物流标准化改革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完整的物流系统不仅需要具备物流所需的硬件设备还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等体系。当前的电力企业物流作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应当首先建立物流作业标准。硬件体系需要符合硬件标准,其他体系以软件体系为标准。硬件标准是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合同签订、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出入、配送等环节需要遵循的逐项原则和要求,包含合同订立的标准、原料规格、硬件配置等标准。软件标准主要是物流作业需要遵循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物流的信息传递代码,文件格式和标准,操作流程和技术指标等。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能够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适当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付诸实施,企业的物流管理就能够趋向规范秩序,物流的流通速度会得到提高,物流的质量和效率也能随之提高,企业就能够耗费更少的成本而取得更多的效益。

二、电力企业物流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力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物流作业

电力企业的物流作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企业的管理层未将物流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物流意识淡薄,物流作业的效益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物流行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物流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和发展还未能取得新的进展,在企业中的发展潜力没有受到重视。

2.电力企业物流作业的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在电力企业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物流领域中更多的采用传统的纸质记录法,网络和计算机的运用十分落后,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容易出现误差,资源的共享性差,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

3.电力企业物流作业成本不足

物流管理需要得到资金和物质的支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但是当前电力企业没有建立物流会计管理制度,物流的费用和成本一般都记录在总费用之下,这样无法详细反映物流运作环节的费用。物流环节多,物流管理不规范,仓储保养、采购招标、装卸费用等没有明确比例,信息不一致都会导致费用增加,使得企业没办法通过规范化管理对物流的效益进行衡量。

三、电力企业物流标准化改革的措施

1.强化物流意识,建立物流标准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电力系统物流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物流标准化认识的加强,强化企业的管理。其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和国家、行业的标准对电力企业的物流标准进行细化和分级。物流标准应当经过具体的实施和核实,对物流作业结果进行分析改进,采取措施防止标准化弊端,在实施中促进标准化的不断完善。

2.建立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传递

电力系统物流管理的信息传递代表着物流标准化的程度。电力企业应当在企业与制造商、供应商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建立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连接,通过信息的及时传输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共用,实现物流标准化管理。

3.建立物流平台,进行分段核算

电力系统的物流标准化建设需要在电力资源各方建立统一的物流平台,实现物流过程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另外,应当将企业的物流环节进行分化管理,对每阶段的费用和成本进行核算,最后做出总结。

四、结语

为了促进电力系统物流标准化的实现,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建立物流意识,将物流的标准化管理作为学习的内容,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加强对物流环节的管理,建立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实现电力企业物流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园园.电力系统物流标准化问题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5):52-53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5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多业务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具体的业务操作部门和人员,还包括各层管理者,同时还需要信息化部门负责正常运转。信息化能够正常实施需要各方面的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因此,要规范各部门职责和岗位,制定相关人员明确的角色分工和职责定位。彻底解决部门职责不清、工作时相互推诿等问题。只有这样,信息化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模块和工作流程才能找到正确的主要负责和具体操作部门和人员,信息化系统所依托的业务数据才能够正确无误的传递上来。没有及时、准确和一致的数据支撑的信息系统只能是空架子。此外,还要要求各业务部门、人员全员参与信息化建设,积极转变思想和工作方式,主动使用信息化系统完成工作。信息化原则中强调“应用为王”,系统重在使用。各级部门和人员要抛弃一些抵触情绪,将信息化系统的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主动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系统,并结合实际业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信息化的持续进步。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人才匮乏现象,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懂技术、重规范、思路清晰、沟通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心突出的人才比较缺乏。大部分企业针对信息化人才缺乏问题也在展开人才培养。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调研统计,大多数企业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占68.9%,其中85.7%的企业采用内部培训的方式,其余14.3%企业采用外部培训方式。通过调研发现,63.7%的企业信息化人员来自高校;50.0%的企业对信息化人员自行培训;13.7%的企业信息化人员来自中专;21.0%的企业信息化人员由其他单位引进。其中,特级资质企业的专职在岗人数最多,硕士学历职工占比,本科学历职工占比,配置信息化专职人员的项目占比均为最高。可见,企业实施信息系统对信息部门人员专业知识及能力具有一定要求。特级企业信息化进程较快,开展信息化时间较早,因此,人员配备情况也在企业中表现最好。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大多数企业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普及信息化知识,有部分企业甚至聘请外部人员进行培训,这与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分不开的。

2标准化支撑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需要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为支撑,信息化系统也需要企业标准化的数据。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标准化和企业信息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基础是管理制度标准化和管理流程标准化。从管理制度标准化来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岗位职责,做到有法可依。二是信息化制度标准化。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和推广,也需要标准的制度和体系的保障,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高效、持续、安全地运行。同时,为保证信息化系统的运维,建立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即要普及信息化知识,又要将各部门人员对系统的应用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关于管理流程标准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一个是工作流程标准化。业务流程表示企业一个完整业务过程,包括前后部门之间的协同,不同信息之间的流转。业务流程标准化是对企业管理层面的规范。而工作流程是具体工作的办理顺序,体现在系统中就是一些审批流程。信息化归根到底就是对数据的处理,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能将离散的数据通过采集、保存、传递、共享、分析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从而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知识,而作为知识资源又可以指导和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为决策服务。而目前企业的信息标准化程度低,数据格式根本不统一,数据之间缺乏必要的勾稽核对关系,部分信息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造成数据重复、冗余、不一致,严重时可能导出决策层做出错误的判断。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以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为保障,构筑信息化管理的牢固基础。据调研显示,66.3%的企业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62.3%的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建立了运行维护管理制度;59.5%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49.6%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44.4%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信息化采购管理制度;42.9%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38.1%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培训管理制度;33.7%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信息化相关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0.2%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数据采集管理制度;29.0%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应用与绩效管理制度;1.6%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其他信息化管理制度。可见,绝大部分企业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以及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比较重视,约半数企业对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采购制度、建设制度比较完善,具备较好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数据采集管理以及应用与绩效管理制度被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在下一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制度制定时应得到关注。在实际工作中,信息标准化需要首先建立信息标准体系,体系包含一系列的信息标准文件,例如:数据分类标准、数据定义字典、数据标准名称和数据编码标准等,这些数据标准首先统一了不同的业务数据模型,是信息管理的基石。信息标准体系内容涉及企业管理所有业务领域,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工程、合同、客商、材料设备等。针对具体业务应用的数据元,标准体系要求统一分类、统一名称、统一定义、统一编码、统一属性、统一值域。规范企业信息标准化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第一是兼容性,信息的标准化工作要充分考虑企业业务中原有数据标准,保持信息化数据标准和业务标准的一致性。第二是标准性,保持编码唯一性和“无二义性”,符合数据元标准体系中数据定义和属性定义的原则。第三是扩展性,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和信息膨胀,在设计编码的时候给予充分扩展空间。第四是可操作性,数据编码与将来的系统实施紧密结合,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实施的需要,编码的具体工作可以提前于系统实施。第五是统一性,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体系进行。第六就是建立信息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技术人员配备,以及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标准、更新等制度建设。

3组织体系支撑

合同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经营管理;工程管理;成本管理

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通过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以满足或超出工程项目利害关系各方的要求和期望的过程。要想加强工程管理,必须将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工程管理各个环节,包括合同管理、精细化管理理论、项目经理制度及成本管理等。

2经营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2.1合同管理的作用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合同管理将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第一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以工程施工为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建设单位要按照合同规定提供必要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施工单位要按合同要求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任务。合同是否公正、可行对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及经济效益都会产生影响。

2.2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2.2.1加强项目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降低企业成本

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必须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开展各类施工人员学习和培训制度,实行全员培训,对企业全部施工人员建档立案,将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及考核情况进行注册登记,杜绝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人员上岗施工现象。加强特殊工种管理。电工、焊工、起重机(搅拌机、装载机)操作员及其他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并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2.2.2机械设备精细化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会受到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制约,施工企业必须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台账》,制定并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制度,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

2.2.3原材料精细化管理

建立原材料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制度,根据规定按要求、频率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进场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项目。

2.2.4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工艺管理

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对施工工艺进行标准化设计。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工艺》执行,这样才可从源头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3工程项目部管理制度的作用

工程项目部是工程总监直接领导下的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部门,该部门与制度有助于明确本部门内各项职能,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展开,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2.4成本管理的作用

成本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支出,提升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施工企业只有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所以在以项目利润为企业利润主要来源的施工企业中,成本管理就成为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3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全方位的,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项目经营者将经营管理基本理论运用于项目的质量,展开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会为项目和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长远的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