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通经济与管理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84-02

一、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沟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第一,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第二,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依赖性;第三,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第四,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地理集聚特征,物流企业间具有空间接近性,有利于集群内物流企业间共享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优势

物流企业集聚后获得一个突出效益源自于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的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集聚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源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凭借该共享平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协作机制、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使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通过共享的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功能分包给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集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获取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2.技术创新优势

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物流企业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通过结网形成创新网络,可以基于功能互补性从多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而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创新成果,物流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外部经济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势来源于其外部性,包括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等。规模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集群内物流企业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在某一物流集聚区内,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而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产生物流行业的内部范围经济。

4.市场信用优势

市场信用优势是港口物流业集群的重要优势,也是产业集群超越单个企业与市场的显著表现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信用优势;二是集群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优势;三是集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的信用优势;四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用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较容易建立潜信用关系,并产生基于信任的竞争合作行为,而这正是集聚区内企业的信用优势所在。

5.市场竞争优势

竞争在地理上越集中,就越能显示竞争的力量。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这种市场竞争优势体现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国内外的例证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该产业的出口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都较强。物流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集群后,其产业效率边界变大,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可以帮助单个中小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力。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协同效应

1.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域内资源利用效率

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等),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物流技术进步

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无力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属于区域基础设施范畴的交通设施和仓储、配送等设施,是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

在工业方面,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简介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区域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力。

从增强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相当于流通体系的重塑过程,传统的“生产企业―分销商―零售商”的流通模式,逐步向“生产企业―零售商”的流通模式转化,新型商业业态由此得以兴起和发展,商业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会带动区域辐射能力的增强。

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刘秉镰.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006,(2):224-227.

[2]李兰冰.物流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研究与政策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0):16-22.

[3]章建新.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经济问题,2007,(1):119-121.

[4]宣春霞,朱文涛.基于产业集群的港口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1):39-41.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催化裂化 轴流风机 静叶控制

当系统阻力位于失效线上时,也会发生运行不稳定状况,风机不能在稳定的工况点上运行。由于气流不稳定,风机叶片受到气流脉动力激振,而最终导致叶片断裂,但当风机在喘振线(性能曲线上已给出)以下工作时,可保证风机的稳定运行。

一、催化裂化轴流风机的阻塞现象

当轴流式主风机在低压比、大流量下运行,且流量大到动、静叶之间的气速超过临界气速时,风机流道的有效通流能力减少,风机出口压力继续降低,流量不再增加,出现阻塞现象。阻塞多发生在轴流风机的高压段,阻塞时高压叶栅内气流流动紊乱,使叶片和风机排气缸剧烈振动,若延续时间过长同样也会振断叶片。引起催化剂倒流、塌床、和泥,使主风总管阻死无法向再生系統供风。

反阻塞控制和反喘振一样,因为阻塞点难以测量和预料,同样在风机阻塞线上设置一条反阻塞线,通过自动控制使风机只能在反阻塞线上运行,以防发生阻塞。反阻塞线的裕度通常为5-10%。在风机出口管理上设一反阻塞单向快速切断阻尼阀与反逆流阀,参与到两器流化风低流量自保联锁中。也可适当地关闭此阀就能使风机压比增高,在容积流量减少,从而避免阻塞、催化剂倒流引起的高温损机。

二、催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又称为子午加速风机。由启动电动机或烟气轮机通过联轴器和中间轴带动叶轮旋转做功,介质 (气体) 则通过叶片 (轮) 流道时在子午面上收敛加速,从而获得动能,再经后导叶整流后进入扩压器,此时流速下降,大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从而满足了系统用风压、风量需求。该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案有静叶开度控制与故障锁位两种,所有的控制功能都由集成在电液控制柜内的 PLC( 西门子 S-224 型号 ) 或者独立的静叶控制器来完成。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含ANl3~ANS0共23种机号,每种机号可分为13、15、17、19共4种叶片数,每种叶片数又可分为4种叶片安装角,故能满足用户的各种参数要求,从而选出与系统工况具有最佳匹配特性的风机。

1.叶开度控制

中央控制室送出的 4~20mA 控制信号 SP、静叶开度信号 PV 分别输入至 S-235 A/D 模数转换模块,并将 SP、PV 两信号进行 PID 运算,其数字量运算结果再由 S-235 D/A 数模转换模块输出到比例阀功率放大器,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程指令运算,输出信号的大小控制比例射流指挥阀线圈承受电流大小所产生的位置变化,改变高压动力油流向,驱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来带动静叶运行角度。实现叶开度控制。

2.静叶锁位控制

静叶锁位控制由锁位电磁阀 DV1 来实现,当控制信号 SP 丢失,静叶开度反馈信号 PV 丢失,SP 值与PV 值偏差 ΔV过大,液压油压力过低以及停电等状况出现,DV1 失电,将比例阀的液压油回路切断,比例阀将无法实现对静叶开度的控制,实现静叶锁位。这些自锁条件和其它报警信号经一次元件采集后均送入 PLC 或者静叶控制器系统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运行,并将锁位报警和其他报警信号送入中央控制室 DCS 上显示。

三、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一般在设备损坏、控制失灵、放室阀无故打开、操作失误时,可能发生阻塞现象。若设有反阻塞控制圆路,则在开工时,应将主风机出口蝶阀改遥控,以防止阻塞。风机喘振以后,叶栅丧失压缩气体的功能,如果风机出口有一个储压容器串联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烧焦罐、炉101前的主风管道中,可防止催化剂快速倒流。引起时风机反转。但倒流流量只有顺流流量的几分之一,如果风机仍有原动机拖动,则原动机功率在风机中变成逆流气流的摩擦热。气流被加热,倒回风机,很快就可使风机叶片膨胀、擦缸甚至熔化,转子飞逸。特别是再生器或烧焦罐内含有高温催化剂粉尘或高温气体,倒流后,对主风机破坏性更大,可使机内温度猛升到1000℃,在短短的30~40秒时间内使机组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

1.转子的特点。AV型风机叶轮采用曲线优化的等强度叶片;传递扭矩及动力的中间轴

只不承受叶轮重量,其两端连接的刚挠性膜片联轴器既可补偿安装找正的误差,又可补偿运行中的轴向热膨胀影响;风机主轴跨度大刚性高,在高速运转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性能和风机的临界转速,且拆装非常方便。叶轮检修时的拆装步骤为:1)将机壳上半部拆除。2)将护轴管和空心短管拆除。3)从该处拆卸取出叶轮和转子。回装可按反顺序进行,检修和更换轴瓦非常方便,重装时需转子找正。同样对电机齿轮箱、烟气轮机的连轴系統做平衡修正使整个工作在一条稳定平衡线上,防止不同点的偏振和不平衡引起的壳振发生。

2.冷却系统的特点。油站系统采用电加热升温和冷却水降温;通常采用一备一用,环境温度较高和压力偏低时可自动启动双机同时运行。正常后自动停止备用泵。确保油系統工作。

3.耐磨特性。针对叶片及后导叶易磨损部位进行的区域重点防磨处理,可使叶片表面硬度达HRC55-60;叶轮的流道设计充分考虑了烟气磨粒对叶片表面的入射角和分布均匀性,从无叶根磨损发生,且后导叶为插入结构,维护更换极其方便。先从管状导流器旁把转子套管上的保温层去掉。拆除转子套的上半部分及管状导流器的半边,从可调节导向轮中心筒体的开口处拆开,准备安装起吊工具。从衬套上拧松转子叶轮,用转子叶轮的顶出螺栓将叶轮从衬套中顶出,通过管状导流器的开口端抽出转子叶轮。用检侧工具检查转子叶轮磨损、腐蚀情况,焊缝是否出现裂痕等缺陷。当叶片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2时,一般需要换新的风轮。

在控制面板上按下“现场”按钮,便可以进行。操纵手操阀 SV2 的手柄,就能改变手操阀 SV2 两路输出口的流向,进行静叶开关的操作,通过调节调速阀 TV1可调节静叶开/关的运行速度。当电磁阀 DV1 失电时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情况下要用现场操作。

四、结语

主风机静叶漂移是一个困扰很多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平稳运行的难题,这个案例可彻底解决静叶漂移的根本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了操作手段和控制功能。主风机静叶操作灵敏、稳定,对其他轴流式压缩机静叶调节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建. 关于催化裂化FCC装置用国产电液执行机构中BD15电液伺服阀使用的几个问题[J]. 微计算机信息,2011(03) .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流通经济 消费 协调性

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

流通是与消费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之一,商品流通是生产通向消费的重要枢纽,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都会影响消费的实现。流通经济的结构配置和发展速度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具有重要关系。

国内对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增长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其中采用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的文献为数众多。冉净斐(2008)采用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我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流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消费的增长,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高于对政府消费的带动作用,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带动力高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带动力。李骏阳、包伟、夏禹铖(2011)通过全对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丁凡凡(201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流通业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也有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流通对消费的影响,如宋则、王雪峰(2010)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在增进消费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贸流通业促进消费的发展路径。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性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包罗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与消费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评价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它一般采用一定的数学规划方法,并根据样本观测值,对决策单元(DMU)进行投入产出的有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它尤其适用于对同一类型的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进行评价。

假定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向量分别为:

X=(x1j,x2j,x3j,…,xnj)T (1)

Y =(y1j,y2j,x3j,…,ynj)T (2)

根据DEA模型的形式,可将评价模型写为:

max μTy0

s. t. vT * x0 = 1,θ

-vT X + μT Y≤0,λ (3)

V≥0,μ≥0

可将上述模型转化为其对偶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

min θ

s. t. θ * x0 - X λ≥0,v

Y λ≥y0,μ (4)

λ≥0

现设S- = θ * x0 - Xλ,S+= Y λ-y0,可采用两阶段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求解对偶形式模型,得到最优解θ*,然后求解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w = eT S- + eT S+

s.t. θ* x0 -X λ-S- = 0 (5)

Y λ-S+ = y0

λ≥0,S+≥0,S-≥0

上述模型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DMU的纯技术效率,如果θ* = 1,且S+ = 0,S-= 0,那么称该决策单元 为DEA有效;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称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将模型应用于流通经济语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评价时,当满足DEA有效时,表明两者的投入产出效应达到最大,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所有决策单元内也相对较高。

(二)指标选取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可构建如下:

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的协调程度(记为μ1)。该指标反映了流通产业的规模、技术的实际有效程度对流通经济增长的支持和利用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模、技术有效值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协调程度(记为μ2)。该指标反映了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增长支持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所需要的实际协调度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与流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的协调程度(记为μ0)。该指标用于反映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综合协调程度(Louise Crewe,Nicky Gregson,1998)。

本文设计了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以及消费增长对流通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的DEA评价模型,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性的评价过程如下:

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流通经济发展对于消费增长的有效程度θ1,流通经济对消费的综合协调程度θ1=μ1。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消费增长对于流通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θ2,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综合协调程度θ2=μ2。计算反映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的综合协调度:

θ0=μ0,其中θ0 = min(θ1,θ2)/max(θ1,θ2) (6)

式(6)表示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协调度越高,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高;协调度越低,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低,不是流通经济的发展滞后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就是流通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消费增长的支撑能力。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我国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物流年鉴2012》,所有指标都通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DEAP2.1对数据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实证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

从θ1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带动力比较滞后,只有2006年和2011年这两年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即只有两年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12.50%。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适应性较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潜力被不断挖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约束,我国当时的投资基本集中于技术设施建设上,而流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并未及时产生带动效应,因此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宋则,2009)。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1值可知,从1996-1997年间流通经济对消费增长的支持度有所提高,进入1998年直至1999年,支持度又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在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自2000年起,θ1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回顾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可知,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出台了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许多小型超市、专卖店等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流通网络当时被不断普及,网络设施水平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明显提升,因此它对消费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到2006年θ1值达到有效,即当年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较高。即便2008年再次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降低,但是2009年起协调度重新上升,流通经济与消费的适应性又不断增强。

从θ2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比较薄弱,只有2010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6.25%。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城市流通业主要通过外延式的方式发展起来,如增设网点、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区位优势来发挥,且流通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因此即便消费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流通经济的增长,但在消费外延式增长的背景下,一旦其趋于饱和,那么流通经济整体上对消费增长的敏感程度就会下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流通业发展走创新道路,而消费增长也要不断促进流通企业改革内部发展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不断凸显消费对流通经济的支持作用。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2值可知,1996年至2003年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断下降,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消费与流通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致使居民消费不断表现出对流通业发展的不适应性。但从2003年起,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显著提升,到2008年达到相对有效,2008-2011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本保持良好水平。

从θ0值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性相对较好,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横向比较θ1、θ2、θ0可知,θ0与θ2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的协调主要取决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国内消费市场,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切不可盲目地追求内需的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在大部分时期都相对较弱,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流通业作为连接各个产业与最终消费的重要枢纽,主要依靠引导消费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长,因此,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点。另外,国内流通企业要不断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实现流通经济向集约式发展,不断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改善当前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的局面,从而实现流通经济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净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J].商业时代,2008(1)

2.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3.丁凡凡.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李骏阳,包伟,夏禹铖.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4

为了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和中国流通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流通企业必须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从供应商和客户两个视角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即基于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管理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客户服务管理,优化供应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推动流通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

流通业;新型城镇化;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14

1 引言

21世纪是流通的世纪,经济一体化和分工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流通产业借助全球性的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同时也开始打造出新的全球制造网络和全球消费网络,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因此,流通产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中。

以中国为例,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且流通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90年批发零售业占GDP比重约为6.8%,自此逐年增高到2014年达到9.8%。据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库统计,2010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不到两年时间也就是2012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49394.4亿元,接近5万亿元,2013年增加值为56284.1亿元,超出5万亿元,2014年更是增加到了62215.6亿元,冲破6亿大关。

尽管中国流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需继续发展。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批发零售业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5%。因此,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流通业现状,加快流通产业结构的改造升级,增强流通产业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并进一步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流通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的学者林文益(1995)、马龙龙(2015)、丁俊发(2011)、冉净斐(2012)认为,流通是由多个相互独立、互为条件、循环往复的商品交换活动连接而成的有机的运行系统,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体现商品交易的社会性,实现商品流通的价值。而大多数国外学者如日本学者田村正纪、田岛义博认为流通是由起点和终点连接而成的经济活动,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因此也可理解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对流通产业的概念,丁俊发(2007)认为,流通产业是指流通领域内包含的所有产业,包括商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餐饮业等几乎全部的服务业。而马龙龙(2014)、刘根荣(2014)认为流通产业只包括商业和物流业,具体指服务业中从事商品采购、分销的批发零售业以及从事物流职能的生产型服务业即物流业。而对现代流通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洪涛(2012)在《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中指出流通产业经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性和基础性产业。荆林波(2013)在《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中提到现代流通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引导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来源。

对流通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黄国雄教授在《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势――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2012)中针对流通业发展战略,提出八点要求,其中现代化、一体化、连锁化是中国流通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所要达到的三点重要指标。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2)中提出中国流通产业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实现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对中国流通产业现状和概念的认识,本文结合中国城镇化背景,从供应商和客户两个维度并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能够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业发展有效衔接、加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2 新型城镇化背景分析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趋推进,一方面加快了城乡物资的流通,为现代流通业打开了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准确及时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供应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因此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逐渐成为流通业关注热点。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必须以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项并举、相互促进为前提,并进一步地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现代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尤其在客户和供应商管理环节。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中由城镇居民来完成的部分超过50%,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在我国最终消费结构中,80%以上都是由城镇居民组成。城镇化成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引擎”。而且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分散生产、集中采购为明显特征的农产品供应市场,对下游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通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变革迫在眉睫。

首先,为了充分彰显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促进批发市场、百货商店等传统业态的改造升级,例如打造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城镇商业网点和以天猫超市、京东、唯品会等为代表的新型网络零售业态,提供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的商品服务,以此充分挖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扩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其次,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还必须提升农产品的供应水平、拓宽农产品的供应渠道、完善农产品的供应管理,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带动流通业的发展。

3 创新对策

在数字化商业变革的驱动下,中国流通企业从传统的业态和领域转向新的业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为托运人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物流战略。与一般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同的是,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并不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制造,它的上游只包括产品供应商,下游只包括最终客户,因此,现代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有两个切入点: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现代流通企业应更多地倾向于运用预测型与响应型结合的供应链模式,进行战略规划,并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这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流通产业发展两项并举,充分发挥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持功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3.1 建立差异化、多元化客户服务机制

新型城镇化导致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居民逐渐向城镇集中,而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结构的人群对商业服务会释放出异质性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一直致力于为一二线城市提供流通服务的流通业,倘若盲目地把大城市的商业运营模式简单地复制到小城镇中,而忽略了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必然会阻碍城镇化建设进程和流通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结合当地城镇化消费群体特征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并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结合实际,由不同流通企业提供不同的流通服务。

一般地,流通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称为流通业态,它往往是企业在认真分析自身资源和外部环境后得出的决策结果。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流通环境不断更新,迫切要求流通业态也要不断创新,以此获得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传统流通业态向新型业态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品牌建立和特色创新。例如,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功能的连锁商业进行品牌细分形成经营梯度,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的选择性,在推进我国连锁商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形成大型县域城镇有大型综合超市、小型区域乡镇有大卖场、居民社区有中小超市、居住小区有便利店的梯度格局。

这种差异化客户服务战略不仅适用于实体流通企业,在网络零售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城镇化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iPad等的应用,移动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电子商务更是迅速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网络零售开始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另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高品质的流通服务成为流通企业打开市场的有力武器。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消费结构、特色各异的中小城镇,应适当地结合当地文化、习俗等进行消费群体的划分和消费市场的定位,然后对营销策略和流通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的时候,在支付方式上,往往喜欢货到付款,并且希望厂家提供送货上门和装修服务;新疆,哈尔滨等偏远地区的居民在网上选购商品时则一般喜欢包邮的方式;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县城和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当得的居民喜欢包装精致,大方体面的商品,因此对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处理、安全配送等环节更为注重。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诸如类似的消费特征和消费习俗有很多,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如订单信息收集、客户反馈、客服主动咨询等方式,定期对这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并据此重新划分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流通服务方案。如同城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样,流通企业也要以动态、多元的方式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流通服务。

3.2 加强供应商管理

农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明显的分散生产、集中消费的特征。为了将各类分散的商品集中起来,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产品供应的效率和效益,不能仅从已有的供应商体系中进行选择,必须开发新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应商。城镇化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在农产品集散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帮助农产品生产商将大量分散生产的产品聚集起来,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集散功能。流通企业也可以采取与农户订立合约的方式,集中收购。但无论是哪一种采购方案,在开发新的供应商的同时也要注重供应商能力的培养,例如,采购方可以派驻地工程师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完善批发市场或农场的农产品仓储运输、加工处理、包装、配送、电子结算等信息服务功能,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帮助供应商建立起内部的改革能力,在供应商乐于接受的基础上促进绩效的持续改善,而这些改善也会提高供应方的服务质量和采购方终端产品的质量。

建设批发市场属于流通企业外部的、间接的供应商开发,而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流通组织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直接将供应商纳入自己的职能团队,把供应商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管理,这种供应商的早期介入和采购方的早期参与将大大改善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工艺、价值分析等活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销售绩效,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水平,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要着力引导、鼓励大型的流通企业在农村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供需双方的紧密合作,信息的沟通顺畅,更有利于供应链的同步化和一体化。从供应商的角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市场需求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对农产品制造和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增加制造的精益性。从流通企业角度,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共享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计划、库存水平以及销售数据等)在生产上帮助供应商,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库存水平,提高流通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反应速度,保证送货的准时性;可以共享供应商的技术研发成果,让供应商参与农产品的设计,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革新;作为流通企业自己的供应商,甚至可以共享管理经验,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供应商也会因为受到激励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结语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刺激了城镇居民对工业品、农副产品、日用品等社会消费品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商品流通,为加快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条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流通企业应该深入基于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此提高流通效率、改善流通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从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创新对策,实现流通业和城镇化两者的相互促进发展,在促进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参考文献

[1]Anderson H.James,Bentancourt Roger,The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Are there Patterns?Yes[J].Economic Enquiry,2002,40(2):166176.

[2]林文益.论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的特点和有序化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5,(05):1115.

[3]马龙龙.浅谈当前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19.

[4]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2024.

[5]冉净斐.重构流通经济学: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0):1418.

[6]张岩.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7,(02):811.

[8]马龙龙.京津冀一体化 流通产业先行[N].国际商报,20140623(A08).

[9]刘根荣.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4,(03):7989.

[10]洪涛.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兼对2010年中国零售百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01):1318,32.

[11]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06):1317.

[12]黄国雄.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三谈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12,(07):1720.

[13]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1520.

[14]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服务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 菲德模型 实证研究

引言

从2008年河南的胡萝卜、白菜滞销到2011年的河南芹菜、湖北包菜等蔬菜滞销,类似现象的频繁出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频发的农产品滞销现象表面上看,反映出广大农民对市场经济下的农产品价格规律还很不适应,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盲目跟风,最终导致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农产品过剩滞销;但是究其根本,农产品的滞销现象充分暴露了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农超对接不完善等。有关人士在2010年5月的商务部例行会上指出,相较于游资炒作、天气情况恶化这些短期因素,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通环节成本在农产品方面体现得比较高,是国外的2-3倍。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频发的根本原因。

文献综述

从国内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上。

周力、周革非(2005)从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个方面着手,认为要进一步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框架的建设,提出要注重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建立,不仅要规范批发市场,还要发展零售市场。主张农村日用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应该同时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要加大整顿力度,建立农资价格监控机制和农资损害赔偿机制。要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门槛和风险,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并且在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取向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建设加快政策创新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呼吁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等。

刘湖、彭晖(2006)分析了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除了提出新农村现代流通组织网络建设的建议以外,还认为要加强农村流通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弄清政府的角色定位,加强农村消费者维权机构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刘建湖(2006)提出不应该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而应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他主张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

张学鹏(2010)认为城乡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农村消费市场发育不良,启动乏力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各地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和缺少符合农民需求偏好的商品等突出问题,提出一要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监督检查,二要立足优势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三要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网络。

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流通体系,本文主要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探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对流通经济的促进效应以及外溢效应。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然性

农业是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板块,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构筑城乡商贸一体化的流通体系也具有借鉴意义。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而市场的关键在于流通。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是涉及城市和农村的双方的,将流通方向进行分开区别的流通体系。将城市对农村的物流支持和服务体系也纳入了整个农业物流的流通体系之中。

从产业组织层面来说,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可以界定为:城乡流通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或供需双方基于提高流通服务品质并实现流通服务供需均衡的需要,以产权控制或资源控制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城乡相关流通资源进行整合的行为(聂凯,2008)。

流通一体化意味着将供应链中与流通相关的多个个体整合成为单一个体,由一个组织来完成原本由多个组织承担的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流通活动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强调通过一个系统内所有流通活动之间的协同,去追求流通总成本的最小化和预期的客户服务水平。

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利用这个物流渠道将城市工业品送到农村,同时将优质农产品带进城。建立城乡商品双向物流,关键是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要对农村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及时了解城市和农村的商品流通信息,根据农村市场特点,建立农副产品收购交易平台,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收购农副产品,增强农民购买力。同时,将收购的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城镇市场。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实证分析

(一)菲德模型

测算社会收益率即外溢性弹性的模型有许多种,菲德模型就是比较适合本文分析城镇和乡村商贸流通的社会收益外溢以及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

菲德(Feder,G)(1982)在研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构造出了出口和非出口两部门模型,并且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为了分别测算这两种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菲德提出了两部门分析框架,即将整个经济部门划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将整个经济领域的生产活动都界定在这两个经济部门中,并且假设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不同,由此分别构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生产函数。基于两个部门生产函数的不同,推导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的计量模型。

菲德用该模型对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969-197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具有重要的外溢作用。第一,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往往比非出口部门高,这就会使得要素从非出口部门流向出口部门,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出口部门可以带动非出口部门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提高,出口部门与国际接轨,生产管理技术得益于国际先进经验,这样就可以带动非出口部门在这方面的提高。

菲德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1)

其中:K=KX+KN;L=LX+LN。在式(1)中,Y表示整个经济总产出,X表示出口部门的产出,N表示非出口部门的产出,K、L分别表示投入的资本和劳动要素。

(二)基于菲德模型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菲德模型的基本思想,本文将整个流通经济部门划分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和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两大部门,两大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Z=f(KZ,LZ) (2)

N=g(KN,LN,Z) (3)

式中:Z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N为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 L和K 分别是劳动力与资本要素,下标代表部门。式(3)假设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产量水平(Z)会影响经济中乡村商贸流通部门(N)的产量,即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会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外溢效应”的影响。劳动力(L)、资本(K)和社会总产出(Y)可以表示为:

L=LZ+LN (4)

K=KZ+KN (5)

Y=Z+N (6)

用δ估计两部门间边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即:令δ=两部门间边际要素生产率之差,表示如下:

(7)

gl代表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gk代表乡村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fl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fk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δ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与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力差异,本文认为其取值为正,即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相对边际生产力高于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对式(6)的两边求微分得:

dY=gkdKN+gldLN+gzdZ+(1+δ)gkdKZ+(1+δ)gldLZ (8)

将式(4)、式(5)代入式(8)得:

(9)

其中,α是乡村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出;β是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劳动力的弹性系数;γ代表了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γ代表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gz)与两部门间要素生产力差异()两种作用之和。、和分别是总产出、劳动力和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的增长率;是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占社会总产出的比例;是国内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本文将国内资本的投资视同为资本存量。

为了分别估计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效应和相对要素生产力差异,假设对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产出的弹性是不变的,令θ为g关于Z的弹性,则有:

(10)

将式(10)代入式(9),得到:

(11)

分别将一个常数项和一个随机误差项加入到式(9)和(11)就成为所需要的回归方程。通过式(9)对参数γ的估计,可以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对式(11)中的θ和δ进行估计,可以得到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参数(θ)和相对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δ)的值。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本文构建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如下:

其中,C代表常数项,μ代表随机误差项。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在样本空间尺度的选择上,本文以我国城乡作为样本空间,探究全国范围内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对流通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在时间尺度的选择上,以2001-2011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数据处理的对象。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社会总产出(Y)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劳动力(L)以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年底数)作为收集的依据,资本(K)采用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产出(Z)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级数据,县和县级以下数据即为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本文采用SPSS软件对全国的数据进行分析,所用数据资料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年)和中国统计局网站。

(四)回归结果分析

式(12)的回归分析。对式(12)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R2为0.984,拟合度比较高,F检验值为104.728,因此拒绝总体回归系数为0的原假设。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发现,变量、、()()的t值分别为:2.539、0.650、7.213,分别大于t显著水平值, 因而拒绝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0的假设。式(12)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模型中解释变量前系数均为正,且统计意义显著,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促进作用,即投资率每提高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提高0.33个百分点;前系数为正,且统计意义显著,说明就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式(13)的回归分析。对式(1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2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R2为0.985,拟合度更高,F检验值为67.146,因此拒绝总体回归系数为0的原假设。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发现,变量、、()()、的t值分别为:1.902、0.208、

-0.288、0.520,分别大于t显著水平值,因而拒绝自变量偏回归系数为0的假设。式(12)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回归方程中,θ=1.611表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产生1 单位时,其中就会有1.611单位的作用外溢到乡村商贸流通部门,从而影响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相对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具有较高的边际生产力的作用,如参数δ(通过计算知δ=1.9)所示,δ=1.9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两部门同时投入1 元的资金,城镇商贸流通部门获得的产出要比乡村商贸流通部门多1.9倍。这也说明了城镇商贸流通部门有较高的生产率。可以看出,城镇商贸流通部门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为了更好地拟合实际,客观地反映事实,两个回归方程都进行了消除自相关的处理,即引入残差的一阶的自相关系数,D-W统计值均在2以上,可以判定本文的回归已经消除了自相关。

结论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 测度结果发现:第一,从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直接影响来看,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流通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第二,从我国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间接影响来看,城镇商贸流通部门对乡村商贸流通部门的外溢作用不明显,对流通经济增长起到的是抑制作用。这一结果说明中国乡村流通体系存在较大的问题。

基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改变以往市场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构建起以县域为中心,集镇网络为骨干,联系乡村分散网点并与农产品采购网络结合起来的设施先进、运作规范、联结紧密、辐射半径大的现代化流通网络。在农产品流通网络组建过程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加盟、连锁的形式,有选择性地吸纳实力雄厚的大中型流通企业加入到经营网络中,利用它们商业网点和流动资金解决建设费用缺口。

加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农民劳动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的一条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消费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搞活农产品与城镇工业品的相互流通应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培育农民流通组织发展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应尽快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采取现代组织方式,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程艳.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及评述[J].浙江学刊,2007(5)

2.汤向俊,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

3.丁俊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4.Feder G.On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3,12(1-2)

5.梁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及实践[J].商业研究,2009(8)

6.宋宇.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1(3)

7.陈文玲.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J].商业研究,2006(5)

8.刘湖,彭晖.构建新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实现城乡和谐发展[J].消费经济,2006(8)

9.聂凯.农村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Feder,Gershon.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2,No.1-2,1982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全球化 国际化经营 市场空间 商业发展

商业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经营国际化、跨国经营是三个互相关联,但又不同一的概念。全球化是对世界经济运行特征的描述,国际化与跨国经营则是对企业经营地理范围的界定。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或跨国经营,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和总和,后者则是前者的基础和条件。商业属于服务领域,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属于服务在跨国流动。商业全球化表现为三个层面:

流通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全球化

商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百货商店之后,相继出现了超级市场、便利店、大卖场、邮购商店、仓储式商店、折扣商店、网上购物等新兴零售业态,以及连锁经营、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新型流通经营方式。商业的发展是人类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结果,应为全世界分享。新型业态和先进的流通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引进、学习的方式在国际间传播,但跨国经营加速了新兴商业模式的扩散,世界零售巨头的海外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国零售模式和技术的革命。流通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全球化缩短了世界各国(地区)商业发展的差距,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符合商业自身发展的规律。

商品流通全球化

以中国为例,近两年一些世界级零售集团每年前来采购的商品逾百亿美元。世界零售企业在中国大量采购商品决不是偶然现象。全球大型商业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在抢滩中国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已逐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制造中心的存在,他们已将中国列为全球商品采购的重要基地。

由于消费文化与传统的关系,居民消费的消费品一般以本国产品为主。同时,商品的充分国际化是不经济的。但这并不等于消费品就不可能全球化。通过国际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让世界人民享受到了廉价、优质的商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全球化的优势所在。

商业资本的全球化

商业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商业全球化的载体。商业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客观上弥补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商业资本的不足,帮助这些国家尽快发展新兴的零售商业。商业资本国际间的流动体现了各国对这种资本的互相依赖性。

有专家认为,生产的全球化本身是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表现。据此我们认为商业或流通经济的全球化,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交换方式,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指出“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这种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分工给予特殊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国际商业资本跨国媒介商品交换,效率大幅度提高。其商业的效率表现在两方面:大量购进,生产企业尽早回收资金;迅速卖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顺利实现商品“惊险的跳跃”。商业资本的基本职能媒介商品交换。商业资本的职能与其归属和运行的区域范围无关。因此,作为一种职能资本跨越国界媒介商品流动合乎规律。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与对制造业的全球化基本认可,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表示欢迎不同,国内对商业的全球化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和排斥。跨国零售巨子抢滩中国市场,引起了理论界和业界深深的担忧。然而人们在高度关注外资商业进入对国内流通冲击的同时,显然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即我国商业资源已经过剩,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世界级的大型商业难以成长。当前我国商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并不是应该如何避免(事实上不可避免)被卷如全球化,而是恰恰相反,如何尽快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化以求得进一步发展。

如何摆脱供应过剩、过度竞争,引导商业持续健康发展?国际化经营、融入全球化经济是有效途径。

国际化经营为国内商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内各地区商业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36%,商业网点占全国网点的比重高达62%。西部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为17%,零售网点占全国零售网点的比重不足16%。然而将这种不平衡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商业企业的布局是不客观的。西部区域内购买力偏低导致商业资源难以在东西间流动。我国市场结构调整需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即国内的商业资源需要跨越国界进行配置。

商业企业在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国内市场展开,各国市场商业的供求和竞争态势没有直接的联系。不同的市场态势在不同的国内市场并存。这就为借助国际市场调节本国商业提供了条件。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商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积极向外拓展。单向开放不仅超出承受能力,而且失去机会。商业企业国际化经营,首先,为国内过剩的商业资本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二,互补的国家国民将从中得益;其三,资本对外扩张可以减缓国内市场的竞争,推动市场结构逐步优化。

国际化经营是培育世界级商业企业的必由之路

2000年美国零售巨人沃尔玛一年营业额高达2000亿美元,家乐福年营业额达789.7亿美元,而同年中国的零售业老大――上海联华超市集团一年营业额仅为111.4亿人民币。人们在感叹国内商业与世界商业巨子的规模巨大落差时,很少探究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即2000亿和近800亿美元背后需要有多大的购买力给以支撑。

中国需要有自己的世界级商业企业,然而简单的合并无法造就中国的沃尔玛和中国的家乐福的,有限的国内市场缺乏培育国际级商业巨鳄的容量。必须走出去,向海外扩张。跨国经营,到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去谋求发展是培育中国沃尔玛、家乐福的根本出路。

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国际化经营涉及各个方面,是国内商业面临新的课题,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思维、探讨新的策略和新经营方式。

多层次展开国际化经营

当前在推动国有大型商业向国外渗透的同时,应当支持富有生命力的民营商业资本到海外去寻找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上世纪末开始,我国一大批地区性民营商业企业开始崛起,据报道这些企业的年采购和销售额已达10-30亿元左右,有的已经入围国内零售前30强。今年初民营企业家,湖南步步高董事长自费请专家起草法案要求制订“大店法”以限止跨国零售在华的扩张,为民企成长赢得时间和空间。然而,且不说《大店法》与WTO的承诺是否冲突,即使通过《大店法》,在国内商业资源已经过剩的背景下,民营商业企业同样难有快速发展的机会。

企业实现国际化

要真正成为全球化经济的一部分,企业必须本身国际化。商业企业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经营人才国际化 参与世界市场竞争需要聚集世界一流的管理人才。商业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管理(总部)当局应该聘请国际著名专家,并为他们主持企业(集团)的管理和经营创造宽松的条件。我国一些成功的商业企业领导有丰富的经商经验,但他们熟悉的是国内市场,国际化经营则是新的课题。

企业组织国际化 国内商业缺乏海外经营的经历,应该考虑举办合资公司,通过这种方法使国内商业企业链接到全球化经济中去,“借船出海”。合资可以由外方控股,权利和义务对等,外方占有的股份与承担的风险是对称的。与那些成功外国商业合作可以分享其丰富的经验、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已有的影响力和市场。与当地企业合作则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谨慎选择目标市场

海外投资目标市场选择以投资环境的评估为前提。政治方面,东道国政局是否稳定十分重要,政府变化必然影响政策(包括对外资政策)的延续。国内是否存在种族纷争、宗教冲突或排外情绪,这都严重影响外国资本的经营。恐怖活动则是当前必须考察的,它将对投资和投资者形成威胁。经济方面,东道国国民的购买力水平制约着市场需求的规模;但从长远看经济的增长率的高低,决定外资能否分享成果;劳动力成本和价格水平直接影响外资的经济效益。此外,还有法律、金融、文化都是选择国家(地区)需要考察的因素。

我国的商业国际化应从周边熟悉的国家开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目前正不断开放,前景十分广阔。越南、柬埔寨、泰国、文莱、老挝等国与我国有传统经济往来关系,当地华人多,中国商品受欢迎。这些国家同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协议将对我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提供便利。此外,如果有机会,那些与我国关系友好的非洲、拉美国家,也可以成为国内商业发展的目的地,但目前重点似应在周边熟悉的国家。

根据国情确定业态

零售业态,从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品牌专卖店到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店,直至购物中心、销品茂都是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提高相适应的。各国国民的收入不同,需要不同的经营方式与之匹配。同时,零售业态还受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居民购物习惯等众多因素制约,因此,无法确定统一的进入业态形式。

进入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应该从百货公司开始,温州商人在朝鲜的成功就是先例。但在具有资金和经验的基础上,如果当地具备条件(包括当地政府支持,居民收入提高)也可考虑向其他业态发展。进入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则可以考虑筹建大型超市,这种业态商品齐全,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买服务,价格比较低廉,因而比较容易吸引顾客。但必须考虑当地的城市规划(大超市一般建在城乡结合部)和当地政府的态度(因为此种业态对周围商业的生存影响较大)。

政府支持,企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