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1
成立于2002年的TOM户外传媒是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有限公司辖下的户外媒体团队,子公司遍布全国14个重点城市,媒体分布于全国近60个主要城市,媒体网络覆盖逾100多个城市,媒体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打造了一个以擎天柱和大型广告看板为主、公交车身及街道媒体为辅的户外媒体网络。
2005年6月27日,TOM户外传媒集团“品牌推广新闻会”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对TOM户外传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天起,TOM户外传媒集团宣告完成对旗下十四家子公司从品牌、资源到文化的整合,各子公司正式归于“TOM户外传媒集团”统一品牌之下。
品牌整合:
品牌统一包括统一企业识别系统及订立“非看不可的力量”作为品牌承诺。这股“力量”分别来自TOM户外最强大的广告网络、庞大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及户外广告本身广泛的接触面,标志了“大户外、大网络”的传播力。TOM特别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广告画面,在户外媒体、报刊和互联网,充分显示了专业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资源整合:
TOM户外传媒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提升其领先媒体的地位。集团定位于“大牌”领域的绝对领先者,以及户外广告领域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样板制定者”。
建立大户外媒体网络平台(TOMS14100系统)――TOM户外把旗下十四家子公司覆盖近六十个城市的媒体资源输入电脑数据库。客户可以从网络上看到媒体分布位置、图片、人流量、曾经上过的品牌和效果等,实现了“一站式”的网络销售模式。
建立知识管理库――把团队的知识和经验有系统地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实现团队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专业服务和竞争力。
成立新媒体研发中心――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应用于户外媒体的造型和书面中,为客户提高附加价值,并大大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
设立客户服务中心――TOM户外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把国际和国内客户的媒体带向各地区,把地区的客户品牌传播到全国。
文化整合:
团队整合的核心在于文化的整合,因此,TOM户外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将核心竞争力或其生长点运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并不断地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创新。
TOM户外统一了团队的价值观和企业理念,收集及梳理各附属公司的制度,结合国际先进的经验,修订完成了各个系列的制度,使流程控管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TOM户外将人才培养纳入主要工作范畴,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对全体员工进行各层次多类型的培训,并设立了专项培训基金,力图把TOM户外建构成学习创新型的组织。TOM户外还设立了管理职称及专业职称体系,使员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的整合充分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TOM户外传媒倾心打造的这三大整合工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外在动力与内在因素,也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与归宿。通过完成品牌、资源及文化的整合,TOM户外现已拥有统一的运作模式、稳健的内部销售网,以及专业的服务团队。经过三年的市场检验,TOM户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户外媒体集团之一,2004年营业收入高达3.69亿港元,较2003年大幅增长24%。2005年7月,中国广告协会2004年度广告公司营业收入前100名排名中,TOM户外座次飙升至第三名,自有媒体广告公司第一名。这是TOM户外完成三大整合后第一次以TOM户外传媒集团名义参加此排行榜,并跃登三甲之列,是TOM户外传媒集团三大整合取得成功的有力证明。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2
作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易传媒再次重拳出击。在整合展示类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网络、社交广告网络等优质网络媒体资源的基础上,今日,易传媒又正式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覆盖2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能够高效到达目标受众。这标志着易传媒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横跨互联网及移动无线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数字营销三巨头协力打造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在易传媒成功的背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其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层。公开资料显示,易传媒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ceo)闫方军、首席运营官(coo)郑靖伟、首席技术官(cto)程华奕均来自ebay。在美国,几乎所有做数字媒体的行业人士都认识他们。翻开这三人的履历,他们都曾在不少大型跨国公司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这些经历和专业资质让他们成为了数字媒体营销领域内的专家级人物。
闫方军先生于2007年在硅谷创立了易传媒。在此之前,他曾在中国、新加坡以及美国等国家出任ebay、飞利浦、朗讯等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务。郑靖伟先生在加盟易传媒之前,曾任美国adify公司产品副总裁,有着丰富的网络市场营销经验,对于各种网络广告产品的应用有着深入的研究。郑靖伟先生还曾服务于美国ebay、fedex联邦快递、oracle甲骨文等多家跨国公司,并在ebay担任互联网营销产品管理部高级总监,在网络营销、广告运营、公司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程华奕先生在加盟易传媒之前,曾是ebay和paypal的首席工程师,还曾任职于motorola、gte、nextag等多家跨国公司或创业公司,有着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开发和大型系统运营管理的经验。
高度专业的管理层对于易传媒的创立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使易传媒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迅速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整合数字营销平台。
截至目前,易传媒推动了中国数字广告技术领域的诸多创新:创建了受众导向的最大的品牌广告网络,研发了国际领先的admanager和dynamic audience segments数字广告管理系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并已经开始向手机应用领域发展。
手机网民大幅增长,
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应运而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风潮的来临,手机在继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之后,已经成为消费者感知外部世界的又一新兴渠道。
昨日,易传媒宣布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并表示,公司已经在此前大范围进行了布局。“目前我们通过内容定向、地域定向和手机型号定向,实现精准的定位目标受众。”易传媒创始人及ceo闫方军透露,截至今日,易传媒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海量优质移动互联网媒体资源,可覆盖中国超过2亿移动互联网网民。
“三大定向”手段主要指:通过7大精品内容频道,根据目标受众的兴趣和特征,利用相关类型app和wap网站全面覆盖受众;定向全国300个城市,锁定特定地域的目标受众,有效实现区域营销;覆盖100余种手机品牌,精确到达使用特定手机的人群。
其中,手机型号定向可以使易传媒根据使用的手机判断受众特性,为品牌主挑选最合适的目标受众,并
转贴于
通过精准定向不同的手机品牌、操作系统和手机型号,全面覆盖中国不同层次手机用户,以及覆盖全中国几乎所有使用iphone和android等手机的高端受众。
总结起来说,易传媒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做到无缝整合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将易传媒数字平台的展示类广告网络、社交广告网络和视频广告网络等产品及服务全线延伸至移动平台,从而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为品牌提供跨媒体平台的整合数字营销解决方案。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3
关键词: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条件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07-02
一、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概述
在卫星电视、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更集中体现在媒介的形象上。纵观现今中国媒体格局,竞争日益激烈,节目日趋同质化,境外媒体也窥伺这巨大的受众市场。在这场眼球争夺战中,各媒体发现单纯依靠节目来获得受众注意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要素
(1)形象标志。媒体形象都有一个CI形象设计,也就是最基本的形象标志,这是构成包装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形象标志有各种变化,但“包装”构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2)颜色。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主色调可能是单色,也可能是复合色。所以,颜色设计是电视包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颜色协调、鲜明、抢眼,但不刺眼,能与整个节目、栏目或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能保持和节目、栏目、频道的风格相一致或给予有效的补充。
(3)声音。声音在电视包装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好的电视包装中,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在设计时要符合频道或栏目定位,力求达到高质量;二是要保持相对的长久和稳定,因为时间能培养观众,能最终塑造声音的形象品牌。
2.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原则
首先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一定要遵循统一的原则,不统一就失去包装的意义。其次媒体形象包装应注重规范的原则。分三个方面:第一要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设计。各方面都要有具体细致的规范性要求。第二要强制推行设计规范,全台要有必须执行规范的强制性手段和明确要求。第三要有制定和推行包装规范的机构和强制实施的部门,这个部门一般都设在总编室。再次媒体形象包装应注重特色原则。各台有各台的定位和特色。突出自己的特色,打好特色牌,才能在众多的台中站住脚。总之,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区别其他台是媒体包装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存在的问题
眼下电视媒体形象的包装宣传,很多人认为只要设计了一套好的电视宣传片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好的电视媒体形象; 或是具备了优秀的主持人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好的电视媒体形象,而没有意识到电视媒体形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战术培养出来的。很多人不能科学地给电视媒体形象包装设定一个正确的位置,仅仅在几个要素上下功夫,而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导致电视媒体的整体形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盲目追求视觉表象冲击,风格仿效趋同,忽略了电视媒体形象的独立特征
很多电视台的形象宣传片,不惜花大成本,追求视觉表象上的华丽,盲目地仿效,城市台学上星台,上星台学中央台,通常用一些无地域特征的镜头组合来构成,如:“日出”、“山河”、“大海”、“立交桥”等先进的工业流程、四季风光的变化等,最终造成了视听混淆,媒介风格的迷失和观众的无法识别。
2.理念过重,负载过重,缺乏创新性
电视形象片最大的特点是瞬间性,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和十分有限的空间内展示的,而且一般都是安排在节目、栏目时段之间,它的作用除了对电视台形象起到推介、宣传外同时也是调节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节奏;它的理念不应该是沉重的,其意向应该单纯、感性,表现元素简洁、轻松、好看。所有理念应该消解为一种视听瞬间印象。但现在我们在屏幕上见到的有的形象宣传片往往试图赋予太多。
3.只要漂亮就行,缺乏文化意识
常听人说“电视包装就是一张皮,只要漂亮就行”。毋庸置疑,“漂亮”确实是衡量电视包装的主要标准之一,但对媒体形象来说,功能不好的东西再漂亮也没用。漂亮的衣服穿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漂亮就成了滑稽。我们把电视频道看做商品,电视包装就是商品的外包装。包装先要保护商品,还要引起别人注意,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进而让人产生购买冲动,最终完成购买行为。只有漂亮是不能完成这一过程的。对于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媒体形象包装公司会按步骤启动策划部、创意部、制作部等共同协作。好用又好看,能生长延伸的包装才是真正的好包装。
4.做电视包装就是做“动画”
动画(animation)是个统称,有时候动画片就代表动画电影。其实,电视包装作品更像影片(movie)。作为影片来讲,就要有场景、演员、灯光、道具等等。我们可以找一些很好的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当做电影来看,应该很快就能理解什么是animation,什么是movie。当然,有些课件的动画演示做得很不错,进入了movie的行列。“电视媒体形象包装”作品最忌讳做得像动画演示。只会做呆板的动画演示的人,如果不转变思想,永远也做不了“电视媒体形象包装”。
三、解决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问题的“软性”条件
1.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应树立品牌意识
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靠品牌,一个媒体的发展同样靠品牌。品牌是媒体形象包装的无形资产,也是媒体形象包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许多电视观众将晚上7点钟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起作用的就是品牌。媒体形象包装浓缩了媒体精神,节目个性品质和观众的忠诚偏好。提升媒体形象包装,关键要创名牌。
2.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应树立创新意识
媒介形象包装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如果各媒体在形象建设上都采用相同的做法,其结果只能造成媒介形象趋同,失去各自的特色,使得媒体形象形同虚设。目前,我国媒体形象包装还在探索中,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凤凰卫视的做法很容易被其他媒介不加分析的盲目克隆,跟风现象严重,似乎都想搞形象建设,但结果却使得媒体形象包装失去本身特色,得不偿失。所以媒体形象包装建设必须要有创新精神,保证在众多模仿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受众的关注。
3.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应树立文化意识
媒体形象包装是“其外在传播形式与内在媒介素养的综合,标志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品味和人文追求”,因此在塑造和推广媒介形象时,不应该把媒介形象建设单纯当作一种媒体商业包装,而是应注重融入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追求,媒体形象包装只有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才会做到厚积薄发,才会更加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四、解决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的“硬性”条件
1.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离不开CG技术
电视包装业真正进入专业化、行业化是在1996年初。当时由于为中央台等大台的栏目制作片头催生了市场需求,产生了一批专业的电视包装公司,像英事达、金大陆、盛天亚、华宇、赛特数码、TIC等大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发展都源于他们有投资浩大的英国宽泰公司的Hal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做出的片子色彩纯正,有着一般设备无法企及的画面效果,因而生意红火。一批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巧的高手应运而生,他们也就成了当时的CG高手。这些公司红火了两年多后,软件FLINT出现在SGI平台上,一种以剪辑为主的CG手段成了主流制作手法。到了2000年,PC机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以前那些高不可攀的三维软件如Maya、3DS max渐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中小公司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电视包装市场的生力军,熟练掌握三维技术的人员成为市场的宠儿。
2.中国电视媒体形象包装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
仔细分析一下中国媒体形象包装近10年来作品演变的脉络,不难发现,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在提升电视包装品位,使得电视包装作品日益呈现百花齐放的征态。
今天,我们欣然地看到一些具有一定艺术品格、地域风格浓郁、富含人文色彩的包装作品不断呈现,很多制作人员已从对软件技术的迷恋,转入对包装作品内涵的挖掘与体现,同时也更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各家电视包装制作机构对制作人员的要求,已不仅是其软件使用技术有多高,而是在技术水平的优势上还能产生电视包装作品的创意。单靠技术评判电视包装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作品是既有一定艺术表现力,又完全符合电视媒体定位和营销需求的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媒体形象包装对于当代传媒的市场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媒介形象,归根结蒂,要建立在对传媒内部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的培养之上。如果过于沉醉于媒体形象包装的构建而忽视了传媒内在品质的培养,这样的媒体形象包装也不会长久。
参考文献:
[1]詹成大.媒介形象的塑造与经营[J].当代传播,2005,(3).
[2]许向东.媒体形象的理念与塑造[J].新闻爱好者,2003,(5).
[3]李青松.红色映象,不止是吸引――上海东方卫视形象电视广告策划案[J].中国广告,2005,(3).
[4]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2006,(9).
[5]李佳.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6]项晨.媒介公关的误区探析和理念把握[OL].中国公关网,2005-09-13.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4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大众传媒价值重估
信息技术和多元竞争正在给现代社会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蜕变,反映在营销传播领域一个明显的标志便是,以大众传媒为基础的营销传播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而随着媒体管道的充分多元化甚至趋于过剩,受众的信息获得可能越来越多,因此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建立与受众的信息接触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整合传播是一种把构建稳定关系作为核心价值的传播形态,因此追求互动交流是衡量媒体价值的基本标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中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新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媒体面临着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显然对于大众传媒而言,如果要改变这种局面适应新的挑战,就必须对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传统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依赖
传统营销传播是相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营销传播而言的,它代表了营销传播领域的一种信息传播惯性。其本质就是以往所说的促销(Promotion),而广告和公关宣传则是传统营销传播的主体。传统营销传播通过大众传媒相关信息,依赖大众传媒作为主要途径实现其价值效果。可以说大众传媒是传统营销传播的基本传播管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的缺位完全可能导致营销传播的流产。因此在营销传播的作用模式中,作为信源的营销传播者和作为信息管道的大众传媒,往往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达成某种默契,然后向作为接收者的市场对象发送经过特别设计的信息,而信宿方向则相应的处于被动接收状态。
传统营销传播得以盛行的一个前提是,由于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主要控制在制造商和中间商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它们对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从而形成了营销和营销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谓营销和营销传播的主导权,这里主要是指的营销中的四大基础:数字化、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和传播系统,这些基本上都掌握在市场上游的卖方手中。他们控制着数字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并决定何时何地何种背景下在产品和服务中运用这种技术;知识产权本身也掌握在制造商手中,他们利用这种所有者权益开发新产品、获取专利并行成独特的技术优势,从而转化为无法抗拒的销售能量;至于传播系统则更大情况下是受到制造商影响或者操纵的,大众媒体的结构本身就是为了迎合营销机构的需求,它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目的就是为了将其转租或者卖给营销组织以获得利润。在这种背景下,处在市场下游的受众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在上游信息的驱动下表现出相应的信息追随。而生产商和销售商则总是利用大众媒体告知客户相关信息,表现出对大众媒体极大的依赖性。
在这种营销传播模式中,大众传媒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它具有其他任何传媒形态所不具备的广泛性特征,这使得它可以尽量多的保持营销传播对受众在数量上的要求。因为传统营销传播很大意义上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不论是无差别营销还是差异化营销,都试图通过受众总量的增加实现营销传播效果;其次,大众传媒在长期的信息渗透过程中通过对受众的信息统治,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影响力,伴随着这种影响力而来的是其超出一般传播手段的公信力。而这点又正是营销传播的基本目标之一;其三,由于大众化传播模式所具有的公众性特点,相对于它所带来的影响而言,营销传播的发起者使用媒体的相对成本并不高,在平均概率之下通常送达信息给一个受众的绝对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传播途径。除此之外,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营销传播者对受众的了解程度也有一定的欠缺,这些或可看作是传统营销中,以大众媒体作为主要形式的广告成为营销传播主体的基本原因所在,可以说长期以来,正是这种必然性关系导致了传统营销传播模式受到极大追捧。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传统营销沟通主要就是促销组合模式,它一般包含四个主要构成:广告、公关宣传、销售促进以及人员推销。而广告在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无论是就广告传播模式和传播方法而言,还是就广告在传统营销传播中间所占的比重来看,它都具有相应的代表意义。公关宣传也不例外,虽然公关宣传无法像广告那样可以通过媒体购买,达成比较自由灵活的媒体操作,但是它对大众媒体的依赖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广告。而正是这种契合与依赖,进一步凸现了传统营销传播在运用大众传媒过程中的传播特征。简单的说,这些促销手段在运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单向度的对销售对象的促销,注重于“推”(push)。表面上看传统营销沟通方式分属于不同的营销传播工具,它们的特点和应用特征也各不相同的,同时每一种方法也都有自己相应的特色和天然的局限。但是如果对这些传统手段加以普遍性抽绎,从其依赖大众传媒的信息来看,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统一关注的地方。简单地加以归结,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一些共性因素:
其一,直线沟通。这是传统营销传播运用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传统营销传播在以大众传媒作为工具的传播过程中,都表现为一种直线型传播。所谓直线型传播在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其信息传达中信息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毫不回避自己所包含的利益追求,一切信息传播的目标都是为了影响受众的态度或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在传播环境的设定中,把信息与信息对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垂直对应关系。这种垂直关系实际上也是媒体现实所决定的,因为大众传媒本身并不具备多重性的互动特征,它只能够简单地对既定信息性传播。
其二,行为第一。传统营销传播在衡量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中,一个显著的指标就是促成目标对象的行为反应,因此它也成为媒介选择和媒介使用的基本取舍标准。建立在这种追求基础上的营销传播侧重于对象的直接行为反应,把促成交易达成作为单纯目的,简单地以目标顾客的购买行为考量营销传播和大众传媒的价值。简而言之,行为第一的营销传播建立在简单的交易关系之上,忽略了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更进一步关系,其假设的前提是“信息促成顾客反应”,而不是“顾客选择性的评价各种信息”。
其三,信息单纯。由于营销传播对大众传媒的有偿使用这一特征,决定了它要充分考虑大众媒体信息传达的使用成本。因此在运用大众媒体过程中,为了能够突出信息的价值,并减少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影响,把传播重点放在了信息本身的设计之上。这一点在传统营销传播中格外突出,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的许多经典理论都多少与此相关。比如罗斯·瑞夫斯所倡导的“独特的销售说辞”理论,就着力于为产品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诉求点。而各种创意理论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点进行的。
二、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局限与极限
当然,建立在大众传媒传播基础上的营销传播理论,在今天看来依然有效。但是随着媒体世界的变化,仅仅依赖这些在整合营销传播中却远远不够。同时我们也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以大众媒体作为营销传播主要依托,其间存在着某种天然不足,简而言之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即单向度、强制性和把传播与营销相互割裂。所谓单向度是因为运用大众媒体信息传达,没有考虑到营销传播是公司及其产品、品牌与顾客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对话,任何单纯的诉说完全可能只是对牛弹琴;强制性是因为在适应于大众媒体的信息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以公司自身利益作为考虑的前提,各种为消费者设计的利益点其实都是一种变相诱惑消费者接受的强销说辞;与此同时由于营销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处在不接触状态,而媒体虽然是可以通达的管道,但是仍旧只能承担简单的信息传达作用,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营销与传播是相互割裂的,传播只是整个营销过程中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忽视了整个营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传播。
可以说传统营销传播依赖大众传媒进行信息传达过程中,在突出大众传媒强大的营销传播动力的同时,也暴露了在新型营销传播环境中,其达成新的传播目标的缺陷和不足。以广告所代表的传统营销沟通方式边际效益递减现象正日趋加速。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事实便是,依赖大众传媒的传统营销沟通在新的市场背景和信息环境下,其功能模式由于某种不适应性而受到了严峻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具有一种深刻的普遍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了对大众传媒营销传播的怀疑。有关大众传媒效果的怀疑,最重要的当首推“有限效果模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的先驱卡尔·霍夫兰就已经已经发现大众传播媒介虽然在信息传递上非常有效,但是却未能改变人们的态度。[1]其后在60年代由传播学家克拉伯正式提出的有限效果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
大众传播通常不作为受众效果的必要且充分的原因而发生作用……由于存在着中介的各种因素,大众传播在强化现存各种条件的过程中,不是唯一的原因,而往往是构成促进的作用原因之一……作为促进作用因素、或者直接产生效果的作用因素的大众传播,其效力受到来自媒介和传播自身以及传播状况的各种层面的影响。[2]
由此可见,在运用大众传媒实施营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中介因素和媒体的自身因素是限制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的基本原因。这表明了营销传播中大众传播的极限所在,即它最多只可能是促进传播效果达成的众多原因之一。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在营销传播中,运用大众传媒形式所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局限,我们把这种传播局限概括为几个方面:
其一,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延伸限度的局限。所谓大众传媒的营销传播延伸限度,在这里指的是处于信源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大众传媒,在送达信息过程中由于双方互联间存在着某种广泛性和特殊性,由其大众化特性所必然导致的特别受众的媒介可得性差异。
其二,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稳定程度的局限。所谓稳定程度这里是指由于大众传媒的普遍性质,使得它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很难保证与公司或者品牌的目标顾客或者相关利益者保持一种紧密的联系,进而使这种联系达成一种稳定关系。
其三,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大众传媒完整性的局限。完整性考虑的是一种传播形式是否准确地全面地把营销传播信息送达目标接收者,显然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局限十分明显,通常由于信息资源的限制,信源方向只能够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而接收方也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选择性态度,这就导致了原本并不全面的信息受到更大程度上的损失。
其四,营销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信息可靠性局限。正如克拉伯所指出的那样,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受众效果的充分条件,往往只是构成影响的众多原因之一。在营销传播过程中,通常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的信息,除了媒体信息之外还有非媒体信息,一般情况下大众媒体信息是经过信息发送方精心设计的信息,虽然具有概括力但是并非同样具有可信度。很多情况下,顾客和相关利益者还会接触到来自其他方向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受公司方面控制,但是他们却往往对此表现得更加信任。
这种现状的存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如何全面把握可以影响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仅仅着重于大众传媒并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因为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信息接触并不主要来自大众传媒,而且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本身也存在着上面所说的各种传播局限。结论是:要想达到合理的营销传播效果,必须从客户与相关利益者的现实出发,分析各种传播接触,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施接触点管理。在营销传播现实中,从接触意义上看,客户和相关利益者得到的很多关于品牌的信息并不是来自大众传媒,很多情况下它来自于非媒体形式或者是其他意义上的媒体。非媒体接触通常是指的品牌与客户和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一种非常规的甚至是偶然性的关联实现了信息接触,这种接触的中介形式往往不是固定的管道,也不具备某种普遍性。比如,某一个品牌不经意间被其消费者的亲友提起,也许说者无意,但是听者却十分有心,往往随便一句话就很可能改变后者对品牌的态度。这种传播接触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也不具备固定性和公众性,几乎不包含任何技术性质,但是其影响力却毋庸置疑。
三、传播转型与大众媒体价值重估
从广义上说接触当然也具有媒体性质,任何传播都是通过媒体作为中转的。只是这种对媒体的宽泛理解,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麦克卢汉在他令世界为之震撼的著作《理解媒介》中,曾经天才性地断言“媒介即信息”,他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一切媒介在把经验转化为新形式的能力中,都是积极的比喻”,“我们发现自己日益转化成信息的形态,日益接近意识的技术延伸。”[3]麦克卢汉的理论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不同的阐释,但是他这种对媒介延伸人体且本身包含信息的论断,从营销传播角度有利于我们解读不同形式接触状态。从中我们显然可以发现,在营销传播的信息接触中大众传媒的绝对优势正在不断丧失。一切正如传播学家沃纳·赛佛林(WernaerJ.Severn)和小詹姆斯·坦卡德(JamesW.Tankard,Jr.)所说的:
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传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者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的窄传播。我们正在从单向的(one-way)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interactive)传播媒介。……至少三个方面传播思路发生了变化:自变量由说服变量(比如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向表述概念(即所用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概念(在媒介中事件是怎样包装和表现的)转变。因变量由态度(对一个对象或反对或支持的评价)向认知(关于一个对象的知识或信念)转变。对传播效果的强调重点由改变(比如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转向重构(包括建构关于事件的图解或模型,或者对真实的社会建构)。[4]
媒体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来自于信息技术以及市场的转型。市场的转型是一个深刻而又广泛的转换,实际上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结构转换,也是社会结构和技术手段发生转换的一种反映。可以说营销传播的转型与市场的转型是相伴随着发生的,市场的转型在本质上表现为市场控制力量的转移。营销系统的复杂化和不断裂变,使得传统的制造商驱动的市场逐渐发展为分销商驱动的市场,并且进一步趋向于由市场的需求终端即消费者驱动市场。相对而言渠道商不仅承担制造商的任务,而且原由制造商所扮演的角色很大一部分转由渠道商扮演,在整个市场结构中渠道商在直接向消费者兜售的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对消费者的兜售能力转卖给制造商。在大多数比较成熟的市场上,形形的中间商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诸如大卖场、加盟连锁、各种专业市场等等,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严密的市场控制体系,这些体系不但进行营销控制,而且也进行营销传播,也就是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使营销和传播相互统一。
显然在这里传播管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制造商在传播管道上主要依赖的是大众传媒,这种传播方式所存在的弊端,在渠道商驱动的市场传播中有所改变,一些有效的更加有利渠道商的传播手段开始受到注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诸如直邮、服务电话、会员制等等。渠道商为此做了大量投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一些相应的数据库和目标传播管理模式开始建立,于是随着市场格局的演变,新的市场传播体系也逐渐形成。这个新型市场传播体系打破了大众传媒的传统垄断控制,它建立在市场中各个部分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之上的,因此各方在市场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平等的和对话式的。
虽然制造商仍旧一如既往般地依旧保持着与消费者的交流,并且运用多种方法试图增加这种交流,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它们惯于运用的大众传媒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艰难,而本来就缺少反馈的线性传播又因为渠道商的介入效果进一步衰减。可以肯定的是,新型市场体系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上的。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大规模介入,使以往市场的基本构架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最为突出的标志是以传播手段作为代表的。随着市场控制权力的下移,原来由制造商和渠道商所垄断的市场控制力量,分散为市场各个部分共有的权利,而处于市场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一种权利平衡,并且也因此而形成了相应的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流向。对此舒尔茨教授的看法是:“所谓交互式就是指: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流在整个系统中无所不至,而不只是输出系统,就像制造商驱动的市场和分销商驱动的市场那样仅向一个方向输出。信息是基于各种成员的需求流动、组合、分拆”。[5]毫无疑问,这种控制权的变化也彻底导致了营销传播的革命。如果说以往的营销沟通都是单向的线性传播,那么现在则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其间包含着各种沟通层面的互动式交流。超级秘书网
市场转化也导致了营销商的传播角色转化。对于原始的传播者制造商来说,它已经不只是单纯承担商品生产者角色,它也负有向消费者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任务;渠道商也不能简单地控制上下游沟通连接,它只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多重需求和可以实现这种需求的多重选择中的一个角色。过去它们只是简单的制造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这些信息加以输出,现在它还必须学会聆听除了制造信息也要接受信息。也就是说在信息传输系统中,大家互为信源同时也互相接收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新的营销传播体系中,来自消费者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因为传统的线性营销由于其封闭特征,只要开发出有价值的产品将其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即可以实现营销目的,但现在却必须首先学会在聆听中发现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开发然后在将其传达给消费者,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反馈。所以新的交互式市场中的传播流是双向沟通的。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大众传媒在与新兴的互动媒体和各种接触方式比较中,表现出了它的天然不足。无论是从媒体的有效性、适应性,或者是媒体本身使用的成本价值来看,大众传媒的优势都不复存在,这必然导致营销传播中对媒体价值的重新评价。所谓媒体价值评价,在这里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媒体的任务不是简单的信息,而是要实现与顾客或者相关利益者对话和交流。
这就使营销传播中的媒体观念也发生了彻底改变。因此整合传播既包含着对各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和发挥集合影响,也不排除在营销沟通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传播沟通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媒体传播运作未必是最佳手段,对于很多产品很可能还是效益成本最高的一种手段。因此整合营销传播在保持各种沟通渠道协调一致过程中,都在选择属于自己的最佳传播沟通手段,这一点很多卓有成效的公司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比如位居世界500强的物流行业的沃尔玛公司,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微软公司、日化行业的安利公司等,它们的基本沟通传播渠道显然就不是大众传媒和广告。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沟通传播形式,以此为主导并与其他沟通传播形式完整结合,进而达成与消费者稳定的关系,实现营销中传播,传播中营销,这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根本所在。
注释:
[1]参见[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第396页
[2][美]约瑟夫·克拉伯著:《大众传播的效果》,见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第332页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3,第92、93页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5
金茂府由三部分组成,呈“L”形布局。其中,高端住宅区包含台地景观、纯正ART DECO园林、双公园视觉占有以及规划约3680平方米、12个班的国际双语幼儿园和建筑面积9779.7平方米、24个班的重点小学;私属公园区包含2万平方米私属园林、3000平方米会所配套服务,提供恒温泳池、健身中心、英式桌球、SPA水疗馆等服务项目;另外还有尚在规划中的都市生活区。
活动内容
楼市传媒董事长蔡鸿岩特邀BTV首席经财主持人长盛联袂主持,与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北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等财经、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名人在节目现场激辩国内外大势,从利比亚战争、日本大地震到商住房“被春天”、金茂府驻守CBD区域等现象,以权威观点预断市场风向,评点投资理财之道。
楼市传媒“中国首个网络微电视”一棋制胜“金茂府”之役
楼市传媒在全媒体嬗变中再现辉煌,以新媒体、新势力的主导思想打造“中国首个网络微电视”。
2011楼市传媒致力于打造平面杂志媒体与iPAD新媒体,微博新媒体渠道之利用,形成楼市高端私享俱乐部、BTV财经俱乐部的财经投资界名嘴、商界精英纵论政经天下之势,以新浪微博视频定向高端人群主导传播的财经网络平台。
对此,楼市传媒将“中国首个网路微电视”定义为:通过自身的平面媒体整合从而达到平面杂志媒体和网络相融合的新思想观念。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并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平面媒体优势――“把关”、“过滤”、“审核”机制与网络共存互补、有机结合,最终形成高端聚会、财经投资界名嘴名人聚会的“大舞台”。其实质是以纸媒与网络的融合创新,实现传播效果的放大与叠加,进而实现特性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的各种介质的聚合与复合的精准传播。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说过:“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这充分警示着,任何哗众取宠或谋取私利的不良报道都只能一时抓人眼球,而最终为读者所不屑。很显然 “中国首个网络微电视”是引导低谷时期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通往上行空间的一个风向标,已毫无争议。
3月20日,在金茂府售楼处拉开帷幕的第一场“2011楼市财经名人汇”出师告捷。
接踵而来的恒泰时间海、鲁能7号院、一渡空间等房地产项目与楼市传媒的“中国首个网络微电视”通力合作。
如今,无论是在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领域,谁掌握了时代脉搏,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众所周知,2010年是大家公认的在中国网络视频领域非常有标志的一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网络视频这个行业也产生了重要转折,更多地吸引了广告和受众的关注。直至2011年,涌动着一股由网络微电视主导和推动的新媒体势力――楼市传媒“中国首个网络微电视”的出现,不光成为一个时尚阵地,也以高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产业的固有思路,引领中国房地产业走向未来,伴随而生的新生事物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41鲜明符号。
传媒公司标志设计范文6
【关键词】传媒 企业 离职
一、人员离职现状分析
人员离职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流出,人员离职主要是指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包括干部调出、集团解聘等其他流出方式。2010年至2013年的4年里,该公司人员流出共计85人,年均离职率为3.62%,而大多数学者认为传媒行业10%的离职率比较合理。结构分布如下。
(1)总量分析。 2010年离职10人,2011年15人,2012年12人,2013年26人,共计63人,干部调出、集团解聘等其他方式流出22人。2010年增员24人,2011年增员44人,2012年增员29人,2013年增员17人,共计增员114人。
(2)性别分析。男性离职38人,女性离职25人,男性年均离职9.5人,年均离职率为5.16%;女性年均离职6.25人,年均离职率为2.49%,男性年均离职率比女性高51.74%。
(3)年龄分析。25岁及以下离职5人,26-30岁离职32人,31岁至35岁离职19人,36岁至40岁离职6人,41岁以上离职1人,离职人员主要集中在26-35岁。
(4)工龄分析。在该公司工作不满3年的离职38人,工作4-5年的离职12人,工作6-8年的离职8人,工作9年及以上的离职5人,可见,工龄与离职率呈负相关,工龄越长,离职人数越少,其中工作3年以下的稳定性较差。
(5)离职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类,对直接主管不满23人,寻求职业发展19人,考公务员、事业单位5人,照顾家庭3人,升学4人,寻求薪资增长1人,离开北京7人,转型新媒体1人。
二、人员离职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1)政策法律环境宽松。2008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规定员工提前1个月递交书面离职申请,即可离职,除了签订专项培训协议外,企业不得约定其他形式违约金,导致员工离职基本零成本。
(2)传媒业人才流动的天然属性。传媒业的竞争核心要件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类新办媒体层出不穷,传媒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必然导致传媒人才争夺战。由于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新闻和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大于求以及应届生培训成本高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不再招聘应届毕业生,转而直接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传媒人,媒体单位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
(3)传媒业急剧变化的行业生态。当下传媒业正处于变革性的十字路口,以网络、手机为载体的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使得媒体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传媒产业迅速拓展其价值边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产业化融合进程,决定性标志不在于技术平台的融合,而在于人才的融合。很多企业成立了公关中心、企业文化中心等,这些新兴媒体、新兴部门的出现必然加剧了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动。
(二)组织因素
(1)管理人员管理技巧欠缺。集团因对直接主管不满而离职的比例高达37%,居各种离职原因之首。集团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员工从事的是策划、设计等文化创意类岗位,知识型员工偏多是集团的一大特点。相比普通员工,知识型员工思维活跃、具有独立见解,具有较强的个人成长需求。作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者,需要更加高明而灵活的管理技巧,而管理者性格特质怪异、管理方法刻板以及分配任务技巧不当,都容易导致员工离职。
(2)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该公司员工人均年龄36岁,研究生学历170人,占比39.1%,呈现了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据调查显示,35岁以下员工最看重的是职业发展空间。该公司2012年颁布实施了岗位管理办法,构建了管理与专业双向的职业发展通道,但2年来,尚未进行职级调整,员工对于专业通道的感受度较低,因此,因职业发展原因离职的员工比例偏高。
(3)绩效激励不足。该公司大多数部门还未能实现全员量化考核,部分岗位考核指标的量化程度不高,无法为员工分配提供客观依据。员工满意度取决于激励和保健两种因素,成就、认可、成长等属于激励因素,公司政策、薪资等属于保健因素,集团目前绩效激励不够充分,直接导致的是员工工作满意度大打折扣。
(三)个人因素
通过分析人员离职原因可以发现,家人身体健康、北京市高昂生活成本、升学等个人因素,也对于离职倾向产生了差异性影响,这些因素最初影响的是员工工作状态,逐步发展为人员离职。集团对于这些个人因素导致的离职较难避免。以上从社会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群体离职原因进行了分析。然而在个体做出离职决策时,以上三个因素并不是独立作用,而是呈现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影响了离职决策的产生。
三、对策
(1)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设计。35岁以下员工工作中最看重的前三位因素是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应建立规范的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构建管理与专业双向职业发展通道,建立集团后备干部库,制定后备干部培养方案,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2)优化员工绩效激励机制。知识型员工不仅关心自己报酬,还关心自己报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要深入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减少主观因素,奖勤罚懒,对于不能胜任岗位的员工,畅通退出通道。薪酬分配除了对数量的基本要求外,把握好公平、合理性,做到“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
(3)实施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可以实施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定期与骨干员工谈话谈心,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帮助调整员工主观认知偏差,疏导员工负面情绪,帮助员工正确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