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防汛抗旱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防汛抗旱工作要点范文1
一、总体工作目标
*年全区防汛防旱工作要继续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按照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工作。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早准备、早部署,加大汛前检查力度,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把握工作主动权。总的目标要求是:遇建国以来最大洪水,保证长江堤防不决口,保证区内重要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的防洪安全;遇设计标准内洪水,保证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遇超标准洪水有应急对策,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遇一般干旱确保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遇特大干旱保证人民生活及重点用水需要,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做到思想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指挥上一着不失,措施上一抓到底,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二、汛前准备工作
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按照“准备早、措施实、应急快”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总结以往防汛防旱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区防汛工作的要求,做好*年防汛各项准备。强化落实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以下防汛准备工作:
1、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工作。
3月中旬开始,区防指办公室已下发通知,要求各街道(乡)、沿江各单位开展汛前大检查工作。各单位已进行了一轮检查,检查中也发现几处江堤护坡、丁坝被淘涮松动、下塌的情况,区防指已责成相关责任单位于5月底完成修复工作。各街道、沿江各单位要抓住汛期到来前的有限时间,再次组织人员对所属水利工程设施进行认真检查。今年的汛前检查继续实行防汛检查负责制和全过程跟踪,努力做到每一处工情清楚,不留盲区和死角。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今年检查发现的险工隐患,检查是否制定了消险防案和度汛措施。是否落实行政和技术责任人。(2)对遇暴雨,易发生漫溢、淹没的街道排水设施、乡村河道等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是否采取疏通、清淤、清障和维修加固等措施,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3)对一些沿江及内河涵闸的运行状况、机电设备、启闭系统、闸身、闸门、消力池等进行祥细检查,确保汛期正常运行。(4)通过防汛检查,要建立险工信息资料库,内容包括险工基本情况、度汛措施、图片等资料。(5)各级、各单位防汛责任制制定和落实情况,各种防汛预案制定的情况。(6)检查各单位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对库存的防汛物资认真查点,查清物资器材的数量和质量,落实防汛物资保管值班责任制,制作各级防汛物资储备分布图、统计表、责任人等。
2、加大险工险段度汛措施的落实。
对于今年查出的险工隐患,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工程修复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制定修复方案,落实施工队伍进行修复,确保5月底前完成修复工作。对暂时不能消险的险工隐患,必须明确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制定度汛预案,汛期要密切关注、备足防汛物资、加强防守,确保安全度汛。
3、进一步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要加大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各街道、沿江各单位要对防汛防旱责任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落实。要按照国家防总印发的《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调整充实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落实到各类工程。
4、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各级防办要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各地防汛工作特点,对*年度的防汛防旱防台预案及应急预案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细化,使预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区防指办公室要加强指导,督促各街道(乡)完成防汛防旱工作预案编写和修订。
5、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落实好防汛抢险队伍。防汛物资的储备是防汛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抢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区本级及各乡镇、沿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都要按照防汛责任状的要求,认真落实物资储备工作。由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建立防汛物资储备台帐,做到心中有数,抢险时能拿得出,用得上。同时各乡镇、各单位要切实落实好防汛抢险三支队伍。
6、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进一步做好清淤清障工作。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是恢复和提高河道防洪、引排能力的有力措施。各乡镇要将河道清淤清联工作作为防汛防旱的主要工作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坚决制止新的违法设障案件发生。根据《防洪法》、《江苏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乱垦乱种,侵占河床搭建房屋等违法行为。对河道上严重影响防洪、排涝的障碍物在主汛期前组织人力进行突击清淤,确保河道引排畅通。
三、汛期工作
进入汛期(6月-9月)后,各地要全面进行组织发动,认真落实各项防汛防旱等工作措施,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1、区、街道(乡)、沿江各单位要加强防汛值班,认真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明确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预案;深入一线,加强对防汛防旱工作的督查,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
2、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水情、灾情、工情动态变化,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天气、水雨情预测预报情况。根据水旱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及时与上级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增强决策科学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认真做好雨、水情和灾害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为领导正确决策、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3、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防洪工程的巡查,落实日常巡查制度,责任到人,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沿江单位抢险队要随时待命。区防指要加强险情处理的技术指导。汛期要严格执行防汛防旱预案。按照《涵闸运行规范》及有关操作规程科学调度涵闸运行。
4、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度。按照《江苏省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及《国家防总防汛抗旱突发险情灾情报告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及时报送灾情险情。要规范上报程序,及时掌握突发险情、灾情,并及时与有关部门核实沟通,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防指报告。
四、汛后工作
汛期结束后,要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总结。
1、认真分析汛情、灾情,评估灾害影响及防洪减灾效益,总结本年度防汛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年度工作要点,区防办要在10月底前将防汛防旱工作总结上报市防指。
2、开展水利工程汛后大检查,对汛期出现的险工险段登记造册,制定除险加固和维修工程计划,并付诸实施。
乡镇防汛抗旱工作要点范文2
(一)全县水电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09年我县年初计划完成水利水电建设投资比去年水利水电投资计划增长了44.68,预计在2009年12月30日全面完成2009年水利水电建设投资计划。
(二)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
1.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去冬今春农田水利计划动工件数3519件,现完成工程3519件,新增灌溉面积0.5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新增防渗渠道45公里,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69处,新增蓄水能力6.51万立方米,投入工日126万个,完成土石方开挖109万立方米,解决人饮1.68万人,牲畜1.25万头;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95。
2.“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我县加大对民生水利投资力度,累计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91件,其中:建成小坝塘1座、小水池124个,小水窑57个,沟渠9条。新增灌溉面积6450亩,改善灌溉面积28448亩,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三)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实效。
2009年,我局本着“突出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了芹菜塘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工作。截止2009年12月30日预计完成××县芹菜塘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预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种植经果林90.07公顷、果木林2.07公顷;蓄水池15口;引水管5000米;封育治理304.5公顷;保土耕作96.7公顷。预计完成项目总投资122.6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67万元。二是狠抓城市面山恢复治理工作。针对城市周边采石场、取土场、采沙场等15个重点恢复治理点进行督促指导,与各相关单位紧密联系、相互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城市周边15个治理工作点的绿化治理工作。三是完成了温泉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那柯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8个项目的规划工作。
(四)水政执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我局严格执行水行政许可制度,加强执法巡查。截止2009年12月30日预计全县经审核办理取水许可证114份,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合格证15份,河道采沙许可证15份;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件,办结率达100。同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采取画展、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开展电视宣传和利用宣传车等形式到各乡(镇)、学校、部队、厂矿等开展水法规宣传,切实加大了水行政法规的宣传力度。
(五)水资源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2009年,我局切实加大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对全县10家企业17座电站开展摸底调查工作,现已初步掌握了已建、在建和规划待建的电站的基本情况,并及时建立了资料库;核定20**年4季度和2009年1-3季度在滇水电企业发电量34012万度,征收水资源费占计划征收的111.25。
(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成效显著。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县委科学发展观活动第四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水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挂钩联系点民主村,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一方面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帮助村民亟需解决的人畜饮水、沟渠修复等问题和困难,并积极筹措资金为民主村建成了一所娱乐活动室。一方面积极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农户家中,向村民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开展活动,使我局党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推动水务科学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民主村民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七)水务体系改革不断深化。
为继续巩固扩大水务体制改革的成果,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根据**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责模糊、主体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我局编制上报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经上级部门批准,我县于2009年9月29日召开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动员暨摸底调查培训会。目前,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摸底调查工作基本结束,经调查统计,全县现有小型水利工程件数7596件,建设总投资达19245.68万元;全县已建成乡(镇)村集中供水工程10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0件。
(八)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我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牢抓实,以抓好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为突破口,以开展文明股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为载体,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工作。实行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同局属各单位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大力开展干部、职工、家属子女的普法教育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和落实治安防范管理工作。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方法有效,长期以来,我局无黄、赌、毒现象发生,无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出现,全局上下治安稳定。
(九)党建工作着有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属机关党委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促进水务系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全局上下无一起违纪违法案件发生。
(十)四项制度建设全面建立,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
我局高度重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把推行“阳光政府”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当前水务工作的重要机遇来抓。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开通了96128政务查询专线,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机关作风和形象明显好转。依法行政、诚信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十一)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周二学习时间,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及时传达学习全国、省、市、县召开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与局属各站、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组织人员对各病险水库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搞好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确保了我局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平安运行。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防汛抗旱工作落到了实处。
防汛抗旱工作关系民生。我县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防汛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大力推进防汛抗旱的两个转变,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
1.全力做好抗旱服务工作。2009年,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51901.5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万元。鉴于我县的旱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广泛发动和组织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地投入抗旱工作,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有效降低了旱灾造成的损失,抗旱减灾效益达50万元。
2.扎实抓好防汛减灾工作。为切实抓好防汛减灾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专门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进一步进0**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09年的防汛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类水库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职责,并通过电视和报纸向社会公示。全面落实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紧紧围绕“防洪保安、兴利发展”这个中心,突出动员部署、督办检查、工程除险、预警到乡、完善预案等各项措施的落实。2009年,我县汛情比较平稳,没有发生重大险情和灾害,防汛减灾成效显著。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情况。
1.东洱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东洱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自2009年3月25日正式开工以来,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既定工作目标稳步推进。截止2009年12月底预计完成投资1300万元,占设计概算总投资2360.77万元的55。该工程计划于**年4底前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在**年6月份实现安全蓄水。
2.震损水库应急处理及除险加固工作全面完成。“6·3”地震后,全县18座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在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对8座震损较为严重的东洱河水库、西洱河水库、大河边水库、芹菜塘水库、松山水库、小河箐水库、一碗水水库、泡木果箐水库进行了应急处理及除险加固工作。东洱河水库应急处理工程于2009年2月6日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大河边水库、芹菜塘水库、西洱河水库、小河箐水库于2009年7月27日通过市级竣工验收;松山水库、泡木果箐水库于2009年11月19日通过市级竣工验收;一碗水水库已完成工程竣工结算与审计,计划在2009年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
(三)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扩大内需饮水项目建设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情况。为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我县紧紧抓住中央“拉动内需、促进增长”这一历史性机遇,把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问题放在首位。截止2009年11月底累计建成安全饮水工程118件,修筑大小水池213个,管网安装铺设600公里,完成投资529.7万元,其中:中央投入456.6万元,省级41.4万元,市、级及群众投劳折资24.8万元。解决××镇、同心乡、梅子乡、普义乡、磨黑镇、黎明乡共19个村,131个村民小组,1.3万人和2600余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县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于2009年9月30日前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预计投资349.10万元,其中:中央279.28万元,省级34.87万元,市县及群众自筹34.95万元,计划解决××镇、同心乡的8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共计693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新建农村饮水工程40件,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26件,分散式供水工程14件;计划安装铺设管网353km,其中:热镀锌管安装87km,pe管266km。计划完成工程量:塑料管材72.5吨,钢材201吨,土方开挖3.1万m3,石方支砌850m3,砼方90m3,设计供水规模984m3/日。截止2009年11月30日累计完成投资3**.13万元,其中中央248.54万元,地方59.59万元;pe管采购到位管材59.98吨,热镀锌钢管采购到位管材158.27吨;累计铺设管道57.9公里,完成土方开挖3.4037万m3,石方开挖0.1210万m3,砼126.1m3,累计投入工日0.83万个,已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4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3处,日供水能力达0.0920万吨,受益人口达0.6475万人。预计年底全面完成扩大内需饮水项目建设工作。
(四)中央小农水项目建设扎实开展。
2009年,我县着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完成了德安永顺大沟续建工程。该工程审定工程概算投资327.71万元,完成工程投资300.8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00万元,小农水经费25万元,烟水工程整合投入资金132万元,受益区群众投工投劳1.25万个,折资43.88万元。完成续建永顺大沟12.2公里,完成烟水灌区管道铺设24公里,建成蓄水池5个,容量2300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30亩,改善灌溉面积2800亩,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5;年节水量35.3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能力59.05万公斤,受益农民人均增收111.6元。2009年,为切实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同,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完成了投资1200万元的德化乡星火村、××镇民主村沟渠配套项目的可研报告,并已通过省级评审。
(五)扩大内需农村小水电项目建设情况。
××县农村小水电项目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60万元,用于补助××县勐先河二级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中央资金60万元,专项用于××县勐先河二级水电站的输水隧洞工程建设)。该项目由××伟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筹建,项目于20**年8月4日开工建设以来,现已完成:输水隧洞开挖2052米及洞内的临时支护工作;压力管道土石方开挖15290立方米;机房土石方开挖21000立方米,砼浇筑2600立方米,钢筋制安110吨,埋石砼500立方米;调压井明挖3000立方米,洞挖土石方2650立方米,砼浇筑170立方米,钢筋制安20吨,累计完成投资406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8259.72万元的49.15。该项目计划于**年6月份完工并调试发电。
(六)山神树坝塘建设圆满完成。
山神树坝塘位于××县××镇民主村辖区的东洱河上游,坝塘设计控制径流面积为1.8平方公里,坝高13米,总库容6.0万立方米,坝型为均质土坝,设计总投资为157.76万元。20**年11月24日山神树坝塘完成招投标程序,20**年11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5月11日山神树坝塘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了拦河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主体工程的建设,累计完成回填土方20350立方米,开挖土石方5530立方米、干砌块石410立方米、浆砌块石505立方米、堆石梭体520立方米;7月24日完成草皮护坡工程1432.96平方米。2009年11月6日山神树坝塘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七)温泉河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009年5月,我局委托普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县温泉河水库项目建议书》,委托**省水文水资源局普洱分局完成了《××县温泉河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温泉河水库项目建议书通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初审。2009年8月1日委托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完成了《××县温泉河水库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间成果的提交,2009年10月底完成了《××县温泉河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正式成果,水库工程区主要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2009年10月底完成了《××县温泉河水库项目建议书》和《××县温泉河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的修编工作。计划2009年11月底前完成修编后的复核工作,争取在2009年12月底完成向省级的正式上报工作。
(八)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2007年底由**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对《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复核后,由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根据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的复核意见,于2009年8月完成了《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补充报告》,2009年8月22日省财政厅评审中心及省水利厅组织专家对《大河边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补充报告》进行了投资评审。预计该项目在**年开工建设。
(九)东洱河河段整治前期工作情况
东洱河河段整治已列入全省中小河流整治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的各项报件的上报工作。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水务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今后认真的加以解决:
一是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我县水能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由于我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加之县级财政困难,财力十分有限,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抢抓投资机遇十分被动,导致全县水利设施建设与水能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二是城市防洪体系有待加强。城市防洪薄弱环节多,投入少,整体设防能力差,治理投资不足,城市防洪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三是基层水务体系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基层水务体系改革,使县乡两级基层水务机构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水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基层水务队伍的装备和保障能力只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水价形成机制还没能真正理顺,各乡镇水价制定不统一,城区供水未能纳入统一管理,实现城乡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步伐缓慢,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务工作的要求。
五、**年水务工作要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困难,下一步工作我局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突出民生水利建设这一中心,本着“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抓好涉水项目的储备、申报、建设和管理,全力推进我县水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做好“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全力以赴做好项目争取工作。
我局将全力以赴抓住“两大机遇”,全面做好水利项目的落实工作。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加大争取项目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争取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前做好项目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加快项目申报的工作力度;二是要抓住扩权强县这一难得机遇。全面做好涉水各项工作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省水利厅和其它厅局对我县水务工作的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加大省水利厅及有关部门对我县水务工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
(二)要继续深化水务改革工作。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水务改革工作,进一步落实小(二)型及其以下坝塘的管理单位和管护责任,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务管理单位工作职能;要努力推进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对水管单位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批会建设会管理的复合型水务干部队伍,使水务系统的干部职工真正成为业务精、素质高、政治强、作风硬、会管理的新型人才。
(三)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年,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水务体系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我县水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东洱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在**年4月底全面完工。
二是要继续抓好温泉河水库相关报件的申报工作。
三是要继续抓好**年规划内的人畜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工作和扩大内需水电项目的建设工作。
四是要继续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落实防汛抗旱措施,确保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要继续抓好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及东洱河河段整治工作开工建设的相关工作。
六是要切实抓好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争取在**年年底前完成改革的全体任务。
乡镇防汛抗旱工作要点范文3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保一创”的总体要求和《农业发展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不懈地抓龙头、上项目、壮基地、兴产业,努力推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0.79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种植业产值达到27.87亿元,增长3%;林果业产值达到1.49亿元,增长5%;畜牧业产值达到12.18亿元,增长7%;水产业产值达到9.25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36元,增长15%。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达到135家。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达到70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达到38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4家,达到9家;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二、工作重点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实现农业规模化
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旅游业发展,突出规模化种养、专业化布局、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加快培育各类特色园区和种养基地。
1、种植业: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瓜菜为主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积极推广“两菜一粮”模式,加快发展露地瓜菜。坚持冬暖式大棚、大中小拱棚一起上,大力发展设施瓜菜。依托产业基础,着力抓好绿色有机大蒜生产和鸡腿菇、黑木耳、灵芝等食用菌种殖。在贯中大道、州商路、滨湖大道等道路两侧和其他适宜莲藕生产区域,积极发展莲藕生产。年内,新发展瓜菜面积11.7万亩,达到35万亩。其中,新增设施蔬菜大棚0.47万亩,达到0.9万亩;新发展早春土豆3万亩,达到4.5万亩;新发展优质大蒜2万亩,达到9万亩;新发展食用菌35万平方米,达到90万平方米;新发展莲藕0.4万亩,达到1万亩。重点抓好州城街道徐庄高效农业示范园、街道稻屯洼高效农业示范园、接山镇郑发设施蔬菜、大羊镇清水坦设施蔬菜、梯门镇东柿子园设施蔬菜、旧县乡北吉城食用菌、斑鸠店镇有机大蒜、银山镇杨庄设施蔬菜、戴庙乡王常设施瓜菜、商老庄乡农业示范园、新湖乡李楼食用菌、沙河站镇韩圈有机蔬菜、吴桃园设施瓜菜、彭集镇龙崮设施蔬菜等14处种植基地。
2、林果业: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名特优果品。同时,搞好黄金旅游线路标准绿化带建设,提高观瞻效果和经济效益。年内,完成经济林1.5万亩(其中,核桃1.35万亩),苗木花卉2000亩,速生丰产林0.6万亩,荒山造林0.9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9.5%。重点抓好13处林果基地,包括大羊镇王庄、大羊镇西北村、接山镇中套、接山镇山神庙、街道王村、街道东海子、梯门镇东瓦庄、梯门镇西沟流、旧县乡尹村9处优质核桃基地,接山镇馨园、街道利欣2处苗木花卉基地,街道无盐大樱桃基地、接山镇鑫源酒葡萄基地。
3、畜牧业:坚持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年内,全县规模畜禽饲养场达到1800个,牛、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万头、110万只、80万头和1800万只,奶牛存栏突破0.9万头,特种动物存养量达到9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万吨、5.7万吨和2.3万吨。重点抓好18处畜禽规模养殖基地,包括接山镇溢隆、银山镇宣博、州城街道南门、戴庙乡兴达、戴庙乡三里庄5处奶牛养殖基地,新湖乡王楼、新湖乡后泊、斑鸠店镇堂子、银山镇毛山头4处肉鸭养殖基地,老湖镇李台、戴庙乡金山洼、新湖乡姜口、商老庄乡巩庄4处麻鸭养殖基地,老湖镇西三村、老湖镇南辛庄2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大羊镇苑庄、戴庙乡后张2处生猪养殖基地,接山镇下套肉牛养殖基地。
4、水产业:坚持标准化生产与品牌渔业并重,突出发展黄河鲤、乌鳢、甲鱼、黄颡、螃蟹、观赏鱼等名优水产品养殖,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年内,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5万亩,湖“三网”养殖面积2.8万亩;名优特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预计水产品产量达到7.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5万吨,捕捞产量1.7万吨。重点抓好戴庙乡乌鳢标准化养殖基地、商老庄乡藕鱼混养示范基地、新湖乡鲤鱼标准化养殖基地、老湖镇王台观赏鱼养殖基地、银山镇草鱼养殖示范基地、湖品牌水产品生产基地等6处养殖基地。
(二)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培优扶强一批。年内,力争山东光大日月集团有限公司晋升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山东八里香食品有限公司、泰安姜仔鸭食品有限公司、湖水泊食品有限公司、县正亮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山东光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郑佳食品有限公司、泰安香糊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聚隆牧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晋升为市级龙头企业。二是引进新建一批。围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对上争取和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谋划论证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流通型、旅游观光型、生产服务型的农业龙头项目。年内,各乡镇、街道确保新发展1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力争新增2家以上。
(三)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一是着力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新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培植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场24个,争创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家,新建和改扩建自然养猪法饲养场20个;新增标准化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达到4万亩。加强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建设。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规范化执法能力建设,深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和假冒农产品质量认证标识行为。三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开展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创建活动,鼓励农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年内,新增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面积0.6万亩、2.3万亩、2万亩,新认证特色农产品12个。
(四)切实搞好农产品营销,全面推进农业市场化
狠抓农产品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农产品交易会、农博会、推介会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我县名、优、特农产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培育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充分整合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大户的力量,形成营销合力,拓宽营销渠道,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全面改造斑鸠店大蒜、彭集花生等原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围绕湖水产品、特种动物等农产品基地,积极新建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辐射面广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五)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强力推进农业科技化
做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依托山农大、省农科院等大中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健全由专家、技术指导员、核心示范户、辐射户组成的技术指导体系,和由农技推广机构、科协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科技带头人相互配合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县乡村的农技服务网络。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机遇,认真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小河道疏浚治理、无盐引汶(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家级汇河段治理工程、省级汇河治理项目、2.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水利项目。同时,积极搞好稻屯洼平原水库、戴庙引黄灌区改造、二十里铺引湖灌区改造、流泽拦河坝重建、北部山区雨水集蓄等工程项目策划,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争取上级立项并尽快实施。二是提升农机作业水平。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确保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3万千瓦,同比增长5.6%。小麦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60%以上。三是加强农业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全县安全无疫。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和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七)积极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信息中心,研究确定土地评估、信息、交易规则、用途管制等相关制度,在接山镇、街道、彭集镇、沙河站镇开展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试点,引导农民依法有序进行土地流转,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结构调整奠定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完善,抓好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年内新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扎实搞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机动渔船燃油补贴、移民后期扶持补贴等资金。
三、推进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农业是民生之本。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农业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分工乡镇长、分工主任以及农口各站所负责人都要建立各自的高效农业示范点或种养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县农口部门要以培植在全市、全省有较大影响、全县最高水平的亮点和典型为目标,按照产业链分工和部门职责,在指导面上工作的同时,加大新亮点的培植力度,抓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标准化基地等方面的亮点。农口各部门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也要建立各自的示范点,搞好全方位服务。
(二)加强宣传,搞好规划。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利用群众身边的典型,通过效益分析、算帐对比,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主动参与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各乡镇、街道要依据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和产业特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良好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