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1

[关键词]技术;经济;一体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70

1技术和经济一体化在总承保单位控制系统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是在对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和自然界之间展开物质和能量层面上的交换工作,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媒介性作用,其中也包含了劳动工具、对象以及劳动者的实际技能,是将所有的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在此基础之上,先进的技术措施在总承包单位经济效益水平向着最大化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但是这样的技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可以无偿地使用,一定是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因此技术本身其实就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问题。

技术和经济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的。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想要使得生产力得到发展的话,那么一定是会促进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技术的支持了。既然说经济和技术之间呈现出来的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那么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一个难以分割开来的整体性内容了。在经济和技术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当中,技术是一种措施,经济才是实质性目的。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是需要得到技术的支持的,在一项崭新的科学技术措施产生的时候也是需要使用到经济层面上的支持的,与此同时,也是会在技术措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经济的发展是可以为技术措施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的,技术领域中的发展和进步自然也就可以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技术领域中呈现出来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实际上方向是一致的,与此同时,这实际上也是技术和经济的统一性。从项目工程的层面上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在推广并应用任何一项技术措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层面上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技术的经济性。一般情况下,在科学技术措施进步的基础上,项目工程领域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资源也是会呈现出来一种减少的趋势,落成的工程项目也就可以使得社会客观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实际上可以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技术措施进步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总承包单位经济效益提升这样一个流程,这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技术和经济的一致性。技术和经济之间其实也是有着相互对立的关系,即便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统一性,然而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之下,它们相互之间也是有可能呈现出来对立关系的。在实践领域中,有一些技术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比如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措施,因为是会受到社会层面上的条件的限制的,成本就比较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平较为低下,那么自然也就难以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了,但是与此同时,虽然说有一些技术并不是非常先进,比如半机械化技术,但是因为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都是比较强的,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另外一些的技术措施本身是较为先进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资源也比较少,但是和工程项目本身之间呈现出来的适应性不强的话,那么也就不可以在工程项目中应用。

2价值工程在构建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机制的过程中起到桥梁性作用在对工程质量成本形成有效的控制的基础之上,也需要保证工程项目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将各项性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说,质量成本是在技术经济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目标要求。“功能”指代的是工程本身承担的职责抑或是发挥出来的作用,它实际上指代的是工程的适用性价值,和上文中提及到的“质量”这个概念是比较接近。“成本”指代的是在现工程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却不是一般性的工程生产性成本。“价值”在这里指代的是工程功能和成本之间的比值。上文中提及到的三者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价值=工程÷成本”,工程的价值和功能之间呈现出来的是正比例关系,和成本之间呈现出来的是反比例关系。

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建设工程全流程造价

管控领域中占据的地位是较为重要的。首先是应当将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相关工作做好,逐步地使得招投标机制完善起来,灵活地在各个施工队伍中展开选择工作,在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施工队伍的基础上施行工程总承包机制;针对施工单位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展开审核,选择技术可行性强、经济合理性强的施工方案开展施工相关工作;切实地遵守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在流通与市场中的各种类型的材料中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建筑材料及制成品,逐步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力度;提升针对隐蔽工程开展的验收工作的力度,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相关工作,在对工程造价形成有效的控制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促使施工单位施行相关的措施对各项费用形成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将工程造价降低,从而也就可以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使企业逐渐地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最终也就可以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各个相关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3结论

总而言之,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涉及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其中不单单包含工程项目施行过程,也是会涉及一些工程项目涉及和建造层面之上的内容的,因此单单说它在一个经济层面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其实也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玩意儿。所以说,将技术和经济之间呈现出来的辩证性关系作为基础的情况之下,将较为先进的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将建筑资金发生的源头作为重点内容,逐步将以价值链作为基础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机制构建出来,在成本控制层面之上将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在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因此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最终才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亚珍基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5

[2]刘旭彤基于技术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3(22):142-143

[3]李F我国建筑业实施Partnering模式的合作策略选择与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4]卓洁辉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与共有部分的区分标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2

一、环境管理会计概述

由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环境会计在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环境会计包括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ema)两部分。与传统的管理会计相比,环境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以提高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尽管不同组织和学者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有所不同,但环境管理会计要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面向未来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宗旨是共同的。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企业内部环境成本,不包括企业难以确认的外部环境成本;强调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如废弃材料的损失价值、废物管理成本;强调以实物量表示的材料和能源流动的信息;强调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但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许多领域,并日益用于外部报告。

二、国际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项目

(一)ecomac项目

ecomac项目的全称是“eco-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a too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它代表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和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的综合体系。matteo bartolomeo(2000)把ecomac定义为:“将企业的环境观念和经济观念统合起来,为了可持续经营,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1996年在欧盟的资助下,由意大利财团(feem)、荷兰的tno and erasmus大学、英国环境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ceed)和德国的ibm公司,四方机构联合组成调查小组,对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84家公司进行有关环境管理和管理会计方面的调查,并针对其中15家公司的环境管理会计案例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管理会计和环境管理的有效结合相比于末端治理的传统污染防治方法将更有利于企业财务价值的提升;传统的管理方法通常不易识别内部环境污染成本,结果在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下这些成本通常隐藏起来,作业成本计算法能准确的计算环境成本的发生数额,在环境成本计算上,作业成本(abc)应被更多的采用;环境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分支,其有关方法为企业管理者制定资本投资决策、环境成本分析与预算、产品或流程设计决策、环境业绩评价以及企业的其他决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企业的管理层应用四种环境会计的方法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图1所示)。

ecomac项目的框架内容包括环境和能源管理、管理会计以及其他管理三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需要的信息数据和适当的分析方法。ecomac项目对环境、能源管理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在经营决策过程中,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营方式;获取会计数据,掌握与环境相关联的成本和风险;在环境管理中更好的利用会计数据。ecomac获得的数据包括:废弃物、大气污染、水质变化等相关排放数据;能源、材料和水的消费数据;环境成本与潜在的环境负债的数据;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数据。研究者运用这些数据对环境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环境生态平衡、风险评价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ecomac用于会计上的目的在于:第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环境意识;第二,企业在进行资本预算、预算编制和控制、成本计算、投资决策、财务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时考虑环境问题;第三,界定出与环境管理相关联的会计数据。ecomac在会计领域取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除了资产、负债、费用、收益等数据与环境保持联系以外,还研究环境成本这一特殊领域。这些会计数据在企业业绩评价、预算控制、成本计算、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环境成本计算上,生命周期成本(lcc)、作业成本(abc)被更多的采用。

ecomac项目认为就企业层面而言,今后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内容:理解和管理环境成本;引入使废弃物排放最小的生产计划;在长期的投资决策和产品发展决策中要考虑环境因素;理解和管理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人员要完善环境管理会计和业绩评价的内容;在环境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功能结合方面,鼓励思想和知识的创新。

(二)德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近年来,德国致力于材料流动会计项目的研究。材料流动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材料流量管理(flow management)的手段减轻环境压力并降低环境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社会效益。材料流动会计注重使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材料流转环节,达到提高材料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对环境影响的目的。

德国的stefan schaltegger教授指出环境会计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就微观层次而言,环境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财务所造成的影响。财务影响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领域得以反映,而环境影响则通过生态会计来反映。在传统管理会计领域里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即为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成本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环境成本包括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是由导致该成本并获得相应利益的人以外的人承担的成本,传统上,外部成本不在公司的会计系统中反映。内部环境成本是企业为环境保护而发生的成本,可以分为正常成本和非正常成本、潜在的未来成本。正常活动是企业进行的、构成其业务内容的任何活动,以及企业所从事的相关活动,这些相关活动包括为推动业务而进行的活动,以及业务活动附带的、因业务活动而产生的其他活动。正常成本如清理设备的资本和运营成本,是与环境的关系最为明显的成本之一。企业因意外的、非常的事故会引发非常成本。潜在的未来成本必须估计,如未来的垃圾填埋场的修复成本。

转贴于

(三)美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监控危险废弃物的生产和处置是美国联邦政府和环保局的重要工作,为此美国颁布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在预防、降低、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提出严格要求,相应的也给企业增加了一系列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有时其数额非常巨大,会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成本的法规,这些法规在国际上的影响也非常大。主要的法律法规如表1所示。

按照上述法律法规,企业有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与负债包括:第一,按照环境法律法规要求保护环境所产生的成本与负债;第二,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已经污染的土地或项目进行清理所产生的成本与负债;第三,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损害,由于赔偿所产生的成本与负债;第四,由于违反环保法规受到惩罚所产生的成本与负债。在追索环境污染主体的前提下,企业因环境问题所发生的成本和负债将会越来越大,按照重要性原则,对其进行管理并披露就非常必要。

为了保证上述环境会计准则和处理要求能被各上市公司接受,199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环保局合作,由环保局每季度向证券交易委员提供各种类型企业的环境信息,证券交易委员根据这些信息评价企业是否对环境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从而对那些环境问题严重而尚未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披露的企业进行处罚。在美国环保局的指导下,美国的一些公司纷纷开展了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实施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强调作业成本管理;美国的edison火力发电厂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成本每年降低2 500万美元(usepa,2000),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美国四大石油公司通过对环境成本会计实践的对比,发现了各自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优势与劣势,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

(四)加拿大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加拿大的环境法律法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必须服从的法规,这些法规命令企业限制污染物排放,企业如果不遵守这些法规或者污染物的排放没有达标,将会受到罚款以及其他经济制裁。第二类是补救类法规,政府部门制定法规命令企业必须改正有害于环境的行为和事项。这样的法规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如果企业的污染物一贯超标排放,则企业要么永久关闭,要么限期整改;第二,企业为了在特定地点经营,对于经营场地的购买必须要得到环保部门的经营许可,否则企业负责人将会被追溯法律责任;第三,采矿场地必须要恢复到其原始的状态。第三类是预防类法规,企业的设备或新建企业必须要达到特定的技术标准,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以后才允许生产经营。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将环境成本分为两类:环境保护活动(如环境损害的预防、修复和准备活动,环境资源的保护活动等)引发的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前者又分为环境预防成本和环境维持成本,这两种成本的发生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改善,属于积极的环境成本;后者指对以前期间或当期环境破坏后果进行补偿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支出,如罚款、法律诉讼成本等,它们不能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属于消极的环境成本。上述两种环境成本都会引起企业潜在的环境负债。

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环境绩效评价项目

为了提高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致力于制定、推广和传播全球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简称《指南》),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框架,目的是促使企业披露经济、环境和社会这“三重底线”业绩的信息成为像披露财务信息一样的惯例,这项行动得到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gri于2000年了第一版《指南》,2002年了修订后的第二版《指南》(g2),2006年了修订后的第三版《指南》(g3)。gri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核心是绩效指标,《指南》(g3)建立的绩效指标体系包括了环境、经济、社会、人权和生产责任等多个方面,《指南》对每一方面都确定了核心指标和附加指标。核心指标对于大多数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有关,附加指标则要求报告单位只向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g3制定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反映组织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自然系统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系统、土地、空气和水等方面的影响,共有17个核心指标和13个附加指标。g3环境指标体系主要涉及组织使用的材料、能源和水;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其他废气、废水和废物;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产品回收、污染防治、减废和其他环境管理项目;环境费用;环境违规的罚款和处罚等方面。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3

探讨了园林工程技术管理与境外设计落地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园林管理;工程技术;境外设计

1境外设计落地差强人意的原因分析

1.1设计结果与工程施工脱节

导致境外设计落地在国内取得的差强人意效果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设计结果与施工脱节是主要的客观因素之一。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设计文化与要求的差异。在国外开展园林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的结果只包含到扩初阶段,其它的后续阶段均不在园林设计的范围内,而是由其它的设计人员完成。但在国内,园林设计不仅包括对扩初阶段的设计,还包括整个施工阶段的设计。这一差异的存在,导致境外设计落地时无法实际应用到具体的施工内。施工所需要的后续阶段在设计成果上都没有具体的体现,使得境外设计落地与施工严重脱节。

1.2境外设计落地与国内的现状信息不对称

境外设计落地与国内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导致结果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指的是气候条件、物种信息、文化差异、环境差异等一系列的基础设计。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地理信息与植物的匹配度,更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是否符合当地的文化气息。境外设计落地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国内外植物、气候文化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设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全部的差异有一个全面、详细地了解,因此,设计的成果难免会差强人意。

1.3国内设计滞后于境外设计落地

国内园林设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这一差距的存在也是导致境外设计落地差强人意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国外园林设计发展步调迅速,衍生出许多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国内园林设计还存在差距,因此,国外的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设计落差。这个落差的存在使得国内的园林设计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国外的设计,这就导致境外设计落地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园林工程技术管理与境外设计落地相匹配的措施分析

2.1做好深化设计

国外设计人员在开展相关园林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基础的内容拥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包括气候、文化与植物。这是做好深化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全面、详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使得设计工作更好地开展。境外设计落地需要更好地了解国内园林设计的相关准则与要求。准则与要求是开展设计工作的硬性指标,是必须遵守的内容。此外,想要做好深化设计,设计人员需要适当转变自身的设计观念。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转变自己的观念,给设计带来新颖的事物,但新的事物不能太过冲击,要给彼此文化的融合一定的时间。

2.2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园林工程技术管理与境外设计落地磨合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化的融合可以有效缩短彼此磨合的时间。这一措施需要境外设计落地与国内园林工程技术管理2方面共同的努力。国内的园林要用包容与培养的心态去接受境外设计落地,给境外设计落地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使得两者更好地融合。境外设计落地也需要以一种柔和的形态融入到国内的园林设计中,不要太过冲击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的,所以,境外设计落地也需要对国内园林设计拥有足够的耐心。

2.3敢于开拓接受新事物

敢于开拓新事物主要的努力方是国内园林设计,国内园林设计要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也要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一项技术或者行业想要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不断地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国内园林设计行业也是如此。虽然境外设计落地会给国内园林设计带来一定的冲击,但需要正视境外设计落地给国内园林设计带来的商机与新机。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国内园林设计需要无限放大境外设计落地的优势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境外设计落地带来的弊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内园林设计的发展,也才能够使得国内园林设计与境外设计落地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园林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更好地发展与建设。

3结语

虽然境外设计落地结果差强人意,但随着境外设计落地与国内园林设计发展的逐渐磨合,两者合作取得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好。国内的园林设计与工程技术管理应以一个包容与培养的心态去接受境外设计落地,从而使得境外设计落地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的园林行业。

作者:陈诚 单位:南京中山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4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事业;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作为社会文化力核心的图书馆,运用最新的管理成果,推进当代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不仅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新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知识管理专业网站的创始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当前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所长邱均平教授等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众说纷纭,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们具有应变观念和应变能力。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必然把渴求知识、智慧、信息的目光,更加集中地投向图书馆。同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将明显提高,其社会作用更为社会所公认。

2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其服务职能已不仅局限于文献借阅.而是利用现代技术方便地提供各种资源。如网上多媒体的在线服务、全国或区域性的文献采编交换中心、全球性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等等。这些将把图书馆转换成为一个全新概念的、多功能的现代信息中心。要面向全社会提供联合化的信息服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经营的微软集团在信息产业界以其强大的实力、新颖的产品、众多的精英人才而称雄于世,其显赫的业绩背后,微软集团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其决策、产品开发和推广发挥了强大的支持与后盾作用。比尔·盖茨在1997年接受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记者采访时说:“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职员的加油站和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自己上网来获取大量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不可替代的工作更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一方面,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终身教育成为世界趋势。图书馆公益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社会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平等地、随心所欲的进行终身学习。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以实际帮助。它可以为失业者做就业前的指导,为失学者提供自学辅导,为受损者提供法律帮助,为患病者提供医疗咨询,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致富信息,为涉世不深的青年提供必需的人生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不仅被誉为“大学的心脏”,而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成为“社会的心脏”。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图书馆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迈克尔-戈曼就提出“图书馆拥有三大资源.一支由训练有素和知识渊博的图书馆员和其他图书馆工作者组成的队伍;馆藏;供检索馆藏使用的书目控制系统。”在美国,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要在知识经济中发挥作用,搞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将成为贯穿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因而,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决策,开展创新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加以序化组织,以便建立知识库,供读者使用;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即强调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要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与激励机制,培养知识型馆员,建立人才库;三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服务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走知识服务之路。

3知识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实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引进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落到图书馆的实处,都是为了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

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而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电子文件云计算关键技术

云计算的应用将导致支撑电子文件管理实现的技术框架发生本质上的转变。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云计算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影响和所带来的新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①,但缺少对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本文重点探讨整合应用这些技术的通用框架、关键技术、实现原则和建议方案,为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和实施依据。

1 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

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实现SaaS层次上的资源虚拟化,而且还应根据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对其他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平台层和设施层的云服务进行选择、配置和优化使用。私有云的成功实践和成熟推广会进一步推动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应用与发展,并进一步带动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认识水平的提升,最终将逐渐会被混合云或公共云替代。

基于云计算的技术框架和电子文件管理的系统建设和应用需求,采用分层方法设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是实现电子文件管理的首要任务,图1呈现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技术框架

1.1固件/硬件层主要包含硬件服务器和交换机等物理基础设施,为软件内核层提供硬件的操作、管理和更新服务;软件内核层负责管理固件/硬件层的物理硬件设备,通常由操作系统内核、虚拟机监控器、集群中间件等工具和技术来实现。

1.2非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电子文件通常是以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方式存在,云计算环境中非结构化大数据的存储通常采用分布式文件管理技术如Google的GFS、Hadoop的HDFS等。非结构化大数据的存储过程中,一般按照实现配置好的大小(默认为64MB)进行分块,并对每个分块进行唯一索引后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块服务器上,所有数据块服务器由主服务器统一管理,力求控制流和数据流的分离。在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特别是大数据对象的文件将被存放到分布式的非结构化文件系统中,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

1.3结构化数据对象的分布式存储。云环境下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有Google的Bigtable、Amazon的RDS、Hadoop的HBase等技术,与传统关系数据库不同的是,云环境下的结构化数据模型一般由一个行关键字、列关键字和时间戳进行索引,其数据访问需要数据锁服务。云环境下的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一般采用主服务器和子表服务器进行分工管理,其中主服务器负责新子表的分配、子表服务器的监控和负载均衡等问题。在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元数据一般存储在分布式结构化表中,由分布式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统一管理。

1.4分布式数据处理。与传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不同的是,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将会采用以MapReduce为代表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电子文件,需要对目前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技术实现工具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

1.5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服务。该层为电子文件管理业务层提供一些共性的基础和核心功能,包括电子文件封装、电子凭证管理、完整性校验、分布式存取、电子文件监控和电子文件的溯源。

1.6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服务。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捕获、安全与监控、保管与处置、检索与再现、系统管理、非电子文件管理,负责实现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服务的虚拟化,形成电子文件管理的工具资源池。电子文件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接口,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如Web界面)和程序编程接口(如Web服务、API等),以租用的方式享用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服务的各项功能。

除了上述组成部分之外,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还需要系统管理、安全保障、容错机制和服务质量等技术,它们贯穿于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所有层次,需要统一设计和研发。

2 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的关键技术

图1所示的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的通用技术框架的应用需要如下关键技术的突破:

2.1电子文件的对象建模技术

电子文件的对象建模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不同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中,对电子文件的封装要求有所不同。如何构建SIP ( 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提交信息包)、AIP ( 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存档信息包)、DIP (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Package,信息包)的信息模型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不同信息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云端电子文件管理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电子文件对象建模技术还需要考虑云计算环境本身的技术特殊性,如多副本管理、大文件分块管理、分布式处理等特征。因此,电子文件对象的建模与封装是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2.2海量异构电子文件的分布式存取技术

海量异构电子文件的分布式存取是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与传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区别之一。以Google文件系统为例,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中心服务器模式,不缓存数据,在用户态下实现和只提供专用接口。目前的电子文件管理中采用的数据处理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云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处理任务中。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需要进行大文件的分块、MapReduce、多副本管理、结点动态加入、用户态下实现等特殊操作。因此,面向海量异构电子文件的分布式存取技术是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2.3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溯源技术

云计算技术本身的特殊性为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溯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云环境下电子文件回溯可分为两类:结构化数据表的溯源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溯源。以Bigtable为例,其数据模型由行、列、时间戳组成。与传统数据库不同的是,Bigtable中采用了关键字排序、列簇(ColumnFamily)存储和时间戳,可以很容易在不同版本之间回溯。此外,云计算环境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中采用了多副本技术,也较好地支持文件实体对象的溯源。但是,云计算中的这些技术并不能完全支持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回溯操作,如证据保留和凭证生成等。因此,凭证性回溯技术是云端电子文件管理中需要突破的重要技术。

3 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的实现方案

图1所示的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通用技术框架和上述关键技术的实现需要以下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法。

3.1实现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3.1.1底层技术的简单性与上层应用的复杂性之间的平衡原则。简单实用性是云计算服务模式的重要特征。其简单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云计算的设计思想中,云计算的实现并不追求新技术的创造,而更加重视现有技术的重组;另一个是云计算的实现技术上,云计算一般采用简单实用的实现技术,不主张实现技术的复杂化。以Amazon提出的SDB(SimpleDB)为例,这种技术不需要实现定义模式信息,其属性的修改添加以追加形式实现,操作类型简单(不支持像连接、排序等复杂操作)。然而,底层的简单实用往往会增加上层应用的复杂度。因此,在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不仅要考虑底层技术的简单实用原则,而且还注重避免上层应用的复杂性,力求在二者之间达到平衡。

3.1.2经济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平衡。经济性也是云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云计算的经济性体现云端和终端的经济性。云端的经济性体现在云端部署在成本相对较低的服务器硬件之上,不追求服务器集机群的实时更新换代。在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相等的情况下,搭建一个云端服务器集群的成本要低于购买一台超级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的成本;终端的经济性体现在云计算对终端的要求较低,用户可以使用瘦终端就可以调用功能强大的云服务,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设备和进行繁琐的软硬件管理与维护工作②。因此,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可直接部署在配置较低的普通服务器硬件上,而且应支持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但是,经济性原则往往带来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容错处理问题。经济性带来的容错处理是云计算的重要难题之一,涉及云计算中的Master服务器、Sever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等每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经济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是云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3.1.3灵活性与安全性的统一。灵活性(或弹性)作为云计算的重要特征,涉及节点动态管理、故障动态监测、动态故障恢复、多副本管理、动态租约管理和弹组合。显然,灵活性给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技术实现带来了较大程度的方便性。但是,灵活性也给电子文件的一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提出了更复杂的管理要求。因此,保证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是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IT实现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

3.1.4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针对性强调的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区别性,主要强调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遵循相关的功能要求标准的符合程度。当前国内外关于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标准有ISO15489、DoD5015.02、Moreq2、ICA、《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等。因此,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实现中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和要求,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或专业性。同时,针对性的实现也要支持和遵循可持续性。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实现并不要求一步到位,应统一规划,分步骤实现,重视部门协同和资源共享。因此,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是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研发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3.2实现方法

云计算环境中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有多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商业解决方案和开源解决方案。考虑到电子文件管理需求的特殊性及未来应用的可扩展性,建议采用开源解决方案。目前,主流的开源方案有Hadoop、Eucalyptus、Nimbus和Sectorand Sphere。其中,Hadoop和Eucalyptus分别模仿了两个主流的商业解决方案,即Google和Amazon的云技术。综合考虑实现技术的成熟度、普及程度、内部技术的公开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在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中采用基于Hadoop的开源解决方案。

在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应采用基于Hadoop的编程模式或类似于Hadoop的编程模式。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提供的一种具有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计算机框架,包括Hadoop Common、Avro、Vhukwa、HBase、HDFS、Hive、MapReduce、Pig和ZooKeeper等编程技术③。其中,Hadoop HDFS、MapReduce、HBase、ZooKeeper、Pig分别对应Google的GFS、MapReduce、Bigtable、Chubby和Sawzall。因此,在图1所示的通用技术框架中,可以分别使用Hadoop HDFS、HBase、MapReduce和ZooKeeper技术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分布式处理和锁服务。

4 结语

以云计算为中心的新型信息生态环境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新的计算模式和技术实现方案。在这种生态环境下,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初期建设往往定位于SaaS层的私有云。随着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的成熟与发展,电子文件管理将逐渐采用混合云或公共云技术,并将渗透至云计算的不同层次。为此,本文将云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通用技术划分为七个层次,探讨所需的四项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研发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实现方案。因此,本文研究对于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完善本文研究成果。

本文是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Z11110007501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语义Web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知识处理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1103020)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研究》(项目编号:12&ZD220)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薛四新,黄萃.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综述[J].北京档案,2011(09):25-27.

朝乐门,张勇,邢春晓.云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0(4):44-49.

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复杂地质;矿井掘进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矿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对于矿产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方面的煤矿需求量,我国大多数煤矿挖掘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在整体矿井掘进技术以及岩巷掘进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进步空间,仍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与优化。

1目前我国矿井掘进技术现状

钻爆法是目前我国岩巷掘进技术方面较为常见的应用,该种方式主要是在岩体内部进行钻眼并填充炸药,之后引燃炸药达到矿井掘进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矿产企业在应用较为先进的悬臂式挖掘体系。根据长时间的实践调查发现,我国所采用的综合性掘进作业线主要有三条:一是最常见的气腿式凿岩机所配套的耙斗装岩机作业线,在应用的过程中,每个月可以达到70m的挖掘进度。二是在我国应用较少的液压钻车配侧卸装岩机作业线,该种作业方式由国外引进,在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共引进该种掘进机械27台,一个月内共掘进6200m,平均每台掘进机械每个月掘进230m,这与我国传统的掘进技术相比较之下,掘进效率能够达到三倍之上。三是悬臂式掘进机配套梭式矿车或者是带式的运输机作业线,这也就是通常所应用的综掘法,目前该种技术已经在我国工业试验区域内取得了成功,并且也获得推广与应用。

2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井掘进技术的难点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之下,矿井掘进技术的难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地质结构的变化。矿产的开采都是从浅到深进行的,地质层的情况在开采的过程中并不能够进行完全的可视化处理。当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地质的具体情况也在发生着改变,其中的重点在于顶层板的岩石特性这方面,并且由于所受到的外力作用,这也就会对开采造成较大的影响。二是巷道的挖掘工作。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矿井顶部与底部的土质都处于较为疏松的状态,并且矿产中的煤层也处于疏松的状态。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矿产巷道施工的难度,在此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挖掘工作,巷道都难以成为固定形状,即使成型,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变形的现象,尤其是巷道的顶部与底部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收缩,这也就使支护技术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难以发挥,与此同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何种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多数煤矿工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为了避免整体施工进度受到拖延,都会采用边挖边修的措施来应对,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三是回采工作面,在煤矿巷道的掘进工作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支护工作难以发挥作用,这也就导致支护所用的支架破损率极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煤层顶板的胶结程度差,容易出现风华或者是遇水软化的现象,回采巷道本身就会受到内部应力的影响,致使顶层破碎。第二,巷道围墙的强度较差,在掘进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垮落的现象。第三,构造应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回采巷道本身就处于受应力影响较大的区域,巷道周围岩层的强度差,使支护工作的难度大大上升。第四,在煤矿巷道掘进的过程中,各部分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部分区域的应力过度集中,对支护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复杂地质矿井掘进技术的管理措施

3.1掘进机开口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矿井掘进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就要在原有基础技术与设备之上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降低爆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频率。举例来说,在掘进机所参与的施工作业中,掘进机整体运输设备的质量大约在40t左右,并且要求两者之间的间隔至少在100m。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使用穿凿放大原理,所有一切行为应在爆破空间确认之后才能够有序的开展,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实现有效、高质量的管理。

3.2在进行掘进工作过程中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与其他工作环境相比较之下,矿井这种工作环境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矿井事故还会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该方面的安全防控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第一,要保证进入矿井内部进行掘进操作的人员要携带并且能够熟练使用隔离自救装置,为了能够保证下井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正式下井之前,相关单位应组织安全技能培训,经过实际的操作与演练,使工作人员逐渐掌握这项技能,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与演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井下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二,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井下操作都要按照明确的步骤与要求标准来进行,绝对不能够具有侥幸心理,坚决避免任何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出现,除此之外,在施工区域的明显位置,一定要设有带有警戒性的标语,从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带来严重的损失。第三,要整体施工过程中要设置监督检查小组,对不同工作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只有符合相关要求与规范,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程的施工,绝对不能够单纯的为了追求工程的施工效率而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由于矿井下的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工作,所有上岗的人员在上岗之前都要进行一时间的上岗培训与考核,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够下井操作。

3.3对装作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在长期大量的施工实践过程中发现,矿井下装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设备安装的位置进行调用的效率较低,基于此,为了能够实现井下装运高效率高质量就要做到相关装运设备能够各部分平衡作业,进行均衡排布,优化整体装运设备结构与顺序。通常情况下,井下巷道施工所应用的装运设备为扒斗式扒岩机,该种装运设备的前方具有照明装置,在位置的安装上也具有一定的硬性要求比如距离地面的最大距离要在28.6m之内,最小距离在6.5m之上,进行正式耙装作业之前,甲烷断电仪一定要悬挂在整个作业段的上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断电仪的精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