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1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学生“专家”引路,带动全班同学产生阅读名著的热情。通过课代表物色、班级同学推荐,甚至毛遂自荐,选出对某部名著读得很深入的“专家”。《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名著阅读是最有分歧的,很多女生都能把《红楼梦》里的细节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对《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情节连连摇头,更不用说去细读了,男生恰好相反。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那就是让“专家”给他们开讲座。
2.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工作,并做好开讲前的培训。“专家”学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操控大局。还要补充哪些情节,而哪些情节可以删去,教师必须对学生“专家”递交上来的提纲把关。接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有的情节一扯可以扯得很远,而时间有限,讲清楚就要讲究方法,重点要突出。
3.学生整理笔记,明确答题步骤,背诵巩固。讲座持续进行,学生光是课堂上听,课后讨论,而不自己去消化,收效甚微。每一次讲座完后,按照老师所指导的答题步骤,整理笔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写远比听、说、读的效果来得好,而且写可以增强学生听、说、读的效率。
二、如何阅读名著
1.标注式。在读的基础上,碰到有不理解或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人们习惯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着重号,点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的词句下面。“”方框,画出文章中的生字、难词。“——”直线,画出文章中的难句。“~~~”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中精辟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不管你用什么圈点符号,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方面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二是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把别人的书画得很乱是不礼貌的。
2.笔记式。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三是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运用,都证明了阅读时做笔记要比不做笔记效果好得多。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评点式。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边缘空隙处,对文中的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给一扼要的评价和提示。评点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提示;其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
三、如何提高答题技巧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对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我们来对比以下两个答案:
考题:《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1:得元妃旨意,宝玉和黛玉、宝钗以及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宝玉进入了自由天地,贾政却要他死读八股、祭祀宗庙、送往迎来,他厌恶极了,书童焙茗给他弄来禁书《西厢记》,宝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僻处偷读,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宝黛两人心田里从此萌生爱意。
答2: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得分要点:
1.写出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或原因任一要素,得1分。
2.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共读”不作为要点,写出先后顺序或写出具体细节,即可得分,如宝玉偷读,黛玉一起读,或黛玉发现宝玉读,两人一起读,均可。得1分。
3.宝黛借《西厢记》交流或者戏语,如打趣、表白、调侃,得2分。
4.读《西厢记》对宝黛二人爱情的意义,如借共读宝玉、黛玉传达爱意,得1分。
仔细看看得分要点,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对故事情节的完整、主要内容的突出、细节不走样是有严格要求的。所以,答案1只能得4分,因为它虽然做到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共读《西厢记》这个细节并没有真实再现,应该是:宝玉偷偷阅读时被黛玉发现,而后二人一起阅读。
因而,平常训练答题时,应注意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重点突出,并能准确地回忆故事所涉及的细节,这样才能确保得满分。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2
认识安妮宝贝,读懂安妮宝贝,或许只是青葱年岁的一场,梦醒了无痕。《素年锦时》出版五年之后,和笔者一样痴狂于当年安妮故事里清淡素雅、氤氲自我故事的孩子已经长大,不再迷恋那些不沾染尘世的动人故事。想来安妮也在成长,也在长大,从爱情到世情,从文学到文化,从清雅到古典,《古书之美》让读者见证了一位有思想、有故事的作家心路成长历程。
收藏有时是一件伤感的事,有些藏品的心思当如猫一般敏感,特别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线装古籍。草长莺飞,豪情满怀之时,古籍峻然,清新沁人;感叹世事无常、人生飘零的时候却是稚涩晦暗,廖然伤情。安妮宝贝的文化随笔《古书之美》,为安妮宝贝对著名藏书家韦力的长篇访谈,以随笔的形式记录采访的过程和感受,展现二人思想的碰撞,缅怀古书历经百年递嬗的艰难历史。
从细腻典雅的文字可以看出,面对一册册古籍,面对古籍收藏家韦力,安妮的心是沉静而虔诚的。读者仿佛能从文字中嗅到,一个线装书中走出的安妮,一颦一笑之间,一字一句之间,无不涌动着思古之情。安妮说看到古书静静地躺在黑绸之上,便忽然间想起了它两千多年前的主人。此话诚然,因为相信美的东西有其独特的生命美学和内在律动,作为文化传承的古籍尤为如此,著名古籍收藏家数千册古书摆放在一起是如此精美曼妙,当邂逅安妮这样一个绝色清凉的女子,可谓相得益彰,满室生香。
《古书之美》中,安妮并没有像她以往的著作一样用大段大段优美的文字述说内心,而是用简短隽永的小令串联成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智慧。尽管着墨较少,但可以看出,安妮宝贝始终将自己,将原先无遗情致迸发的小情怀深深藏起,留给读者的是一个思考者的背影。作为一个著书者,安妮宝贝以朝圣般的笔触向前人著述之严谨、工匠技艺之精湛、古法用心之体贴致敬。书中写道,在成书过程中,作者并非只是将与韦力的谈话整理成文字,更是亲随韦力到各地挑书选书、参加图书拍卖、下江南寻访已被历史湮没的古代藏书楼,以真人实录、现场采访的形式,配以大量精美照片,展示古书在版本、纸张、装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蕴精致,回顾古书百年嬗变的历史,追溯传统文化的源流。
此外,书中更附有韦力撰写的“古书谈”及“古书收藏”,作古书基本知识科普。这部分还展示了其收藏的多种古书,如《绣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全唐诗》等,讲述相关的奇闻轶事、版本递传。也让对古籍善本尚感陌生的读者,更直观地体验古书之美。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3
一、对话前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
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诸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等等。其中,最核心的对话关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前的静思默想能给学生留有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学生在与文本交流过程中静思默想,更能使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中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与作者的心灵的对话,从而得到独特了理解。这样“冷场” 可以为其他形式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许多特级教师早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宁鸿彬教《皇帝的新装》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勾画、思考。程翔在教《〈名人传〉序》时,简短开场白后,就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基本上看懂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所以程老师又让学生再读全文。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可能让很多教师舍不得:我有精彩的环节要展示,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可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静默,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的静默,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在安静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展。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韩军就曾经撰文介绍其教学《药》的过程:第一节课,几乎不提任何要求,就让学生自己默读,并且课后学生还要反复默读;第二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并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的程度。
而那些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在生本对话前教师更需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静思默读。如苏教版必修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语意深刻,其中融入了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思卡尔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光靠教师说是很难有好的成效,相反反复地品读就成了这篇文章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唯有浮躁的心沉寂下来,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揣摩,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智慧。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只需要多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去读读,去品品 。
二、合作前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
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组内的阅读交流,往往会使阅读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合作交流的小组中,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地制造“静堂”,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
例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第四、五节时,诗歌这样写道:“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在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之后,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表达了对康桥难以割舍的离别情绪。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情感,把研读鉴赏的重点放在了“梦”字上。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诗后,我有意留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徐志摩的生平经历闭目想象:诗人眼中出现的美景是否是梦境?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诗人又是如何寻梦的?学生经过静静的思考、体会,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课堂形成了热烈讨论的氛围。我最后作适当点拨:对“梦”的理解是多元的,有对知识的追求;有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有对个人情感理想的渴慕;有崇拜自然,对人的天性回复、融合在大自然之中的向往……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了徐志摩所追求的人生的梦,更容易理解诗的意境。当研读了全诗以后,学生被诗的意境深深感染了,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这时,我再及时调控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断续分明。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沉思、揣摩,在这基础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积极,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纷纷提出问题,热烈讨论。如诗人为什么“再别康桥”?两次离开康桥情形有什么不同?“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怀。如此魂牵梦绕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开的时候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现他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呢?“悄悄――笙箫”“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可以想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考,再合作,继而再质疑、讨论,能更准确地把全诗,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三、疑难处静思默想,为感悟深入扬起风帆
“提问(质疑)―思考―讨论―发言”是课堂教学一个常规的完整的过程,提出问题之后的“思考”环节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的步骤,而这个环节恰恰应该是属于个人的、寂静的,需要在沉静中回味。而平时在公开课或优质课评比中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鸦雀无声的“尴尬”的“冷场”,不少教师都会选择刻意简化甚至省略掉这个环节,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感悟的余地。这样一来,虽然从整体上看一堂课始终都很热闹,没有“冷场”,但实际上却剥夺了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挤压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助长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因此,在问题处给学生留有更多思维的空间,更有利于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
例如,在教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个词语叫见微知著,请从这篇课文中去搜寻一下贾府最后走向衰败的‘蛛丝马迹’!”这个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质疑:“《红楼梦》曹雪芹就写了80回,而这篇课文才是第3回,如何就能发现呢?”而这是恰恰就是学生“悱”“发”之时。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找出该文中丫鬟数量的对比,学生很快就发现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就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来,迎春等人每个人至少有十二个仆人,是林黛玉的六倍。王熙凤出场时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再从全书看,当时的容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总人口约四百人,主子和丫鬟的比例是1:25。我则适当地补充两家的家世贾林两家都是世袭王公贵族:贾赦,世袭一等将军;贾政,时任工部员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钦点巡盐御史,林如海父亲以上曾四代袭过列侯。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两家家世相当,门第相当,豪奢之气则有天壤之别,贾府安能不败,结局安能不惨。此外,我还让学生去搜寻该文中人物描写的对比,学生也找到了王熙凤出场和众人出场的对比,王熙凤与贾氏三姐妹服饰的对比,王熙凤和王夫人对黛玉招待的对比,林黛玉对宝玉认识的对比,贾宝玉与封建学士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贾府中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红楼梦》的主题。这样还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兴趣,也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4
下面选录朋友“喜欢”对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就是轻松自如的语言表达力是怎么形成的问题的回复,原文洋洋洒洒数千字,如行云流水,这里节选几节:
因材而教,是我绝对支持的观点。从开始记事开始,我就被老爸教着开始练字,不记得是几岁,反正从有印象开始,就有练字的回忆。最开始幼儿园,每天回家后就是先练上一页字,才能再出去玩。到了上小学,就是正式开始语文学习之路。每天不论学校的作业有多少,方格本子是一定要写满两页才能算数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呵呵,就是一样,语文课本。没什么废话,就是一课一课地抄下去。抄完了再回头来重新抄过。寒暑假的时候,是每天抄四页,后来年级高一点的时候是抄八页。每天还有要做的家庭功课就是背书,当然,也是背语文课本。短的课文当天就背过,长一点的分两天背。所以很多时候,开学还没两个月,新的语文课本早就被我背完了。仔细分析一下,好像挺苛刻,挺古板的家庭教育。但是于我而言,却真的是非常合适的教育方法。因为性格野,比较像男孩子,从来没有将学校的功课放在眼里,学校的功课对小学时候的我,也的确是小菜一碟。家庭作业,反而是磨炼了我的耐性和细心。因为每天的家庭作业若是被检查出错误来的话,是要被罚重写的。小孩子爱玩,我也不例外,所以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认真地把所有的作业全部写完再玩,即使别的小朋友到家里来坐着等我一起出去玩,也不能马虎,还是要做完,甚至家里都没有大人管的,就是我自己一个人,都可以把电视打开,让别人坐着看,我去写作业。呜呼,真是乖孩子啊,现在的我要是有原来的一半的自觉与细心,就好了。
整个小学的生涯就是那样飞快地过去了。当时肯定是有怨言的,但是逼迫于父亲的权威,只能接受。好在后来慢慢地习惯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倒也没觉得没什么了。现在回想起来,12本的语文课本,背的滚瓜烂熟,一直是我值得夸耀的地方。而且回忆起来还有,傍晚,夕阳西下,站在客厅里背书,落日从窗户里射进来,照在语文课本上,书页金黄金黄的,很漂亮,那一课,背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小学期间,看的最多的课外书好像就是《故事大王》了。家里是坚决不给我买课外书的。每一学年只买一本作文书,三年级就买四年级的,四年级就买五年级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真是至理名言。家里对于我看课外书,奇怪的是有一种反对的基调,现在倒是理解了。比如正常的上学期间非作文书不能看,所以每次如果同学有什么新书,我都是只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抓紧一切时间拼命的看,回家了再百般无奈的拿起看了千遍万遍的作文书读。暑假期间,可以去图书馆看书的,也是可以借同学的书回家看的。但是,看的书,都是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而且不能借多,一个暑假,最多拿回来五本。多了是不行的,“读的多读不烂”这是他们经常说的话。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读书的机会,比如在爸妈的带领下去别人家玩,这是最开心的。这个时候,我可以任意地读我愿意看的,平时很难得看到的画报或者小人书之类,在别人家,爸妈自然不好那么管我,狼吞虎咽,每次的阅读都是大餐。
到了开始上初中,家里就不怎么管我的阅读了,抄课本,背课文,也不强迫我一定要去做,一切全靠我自觉。课本是不再抄了,但是语文课本里,自己喜欢的文章,还是会主动地去背下来。课外阅读,也是放的很松,双休,寒暑假,只要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随便自己支配,只是读的书,大部分还是要经过他们的检阅。于是利用零花钱,倒真是买了不少杂志,现在还保存的有《中学生文摘》《人生十六七》《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那个时候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少男少女》我倒不是很喜欢,觉得太花哨,远不如《人生十六七》看的真实,贴近生活。小小说也有很多读的不明白的,但是仍然喜欢,简短的故事反映的人生百态,读来真精妙。一直到初中结束,我都没有读过什么世界名著,大部头。一来好像更愿意读些简单;二来好像心里想着玩的多了,读那些大部头读的不明白还枯燥无味,不读也罢。
高中,学习紧张许多,但是,我却千方百计地读了很多小说,金庸的武侠,倪匡的《卫斯理》系列,还有琼瑶,也都是在学习间隙,背过父母与老师的眼,偷偷的读的。上高中最大的阅读还有读报。读得挺杂的,去报亭,很随意的买,《中国经营者》《21世纪报》《南方周末》《参考消息》《娱乐周刊》……都是我桌上的常客。报纸买回来,往桌上一铺,上面再压上学习用的书,嘿嘿,想看书就看书,想看报就看报,躲避老师的最佳方法。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鼓励我们阅读,他的晚自习,定然是要在三节晚自习中专门抽出一节来给我们读名家散文的。每个星期五下午还有活动时间,也会带我们去阅览室读书,报纸,杂志,任君自选。我那个时候最爱看的就是《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刊。《国家地理杂志》《人民画报》也是我喜欢看的,因为这些杂志上面不仅有精美的图片缓解只看文字的眼睛的疲劳,还给我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每每都是看得最上劲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意犹未尽。
大学期间的读书活动,说起来实在丢脸。虽然大学里有了更大的图书馆,有了更多的书,更好的读书环境,反而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书了。只读了一些老剧本,比如革命样板戏,翻阅了一些建筑设计,地理风情之类。完全凭一时的兴趣,没有任何目的和追求的去读书。也在每年大学放假回家的时候读一下《红楼梦》《飘》等名著。所以到现在,那些世界名著什么的,我还真没读过多少,和别人说起来,我真是一无所知,也并没有一定非要去读的想法,如果读书不是享乐的事情了,还不如不读。倒是流行小说,因为在寝室的传阅,读了一些,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樱桃之远》《成都、今夜请将我拥抱》等等。
再来,最享受的应该就是实习期间的阅读了。实习的时候我选择了去湖北省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碰巧,该部不仅仅是只管理电子阅览室,还负责中文图书典藏馆的工作,我得以有幸进入一般读者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典藏书库进行阅读。那个时候图书馆刚经历完内部装修,典藏馆里的部分书籍需要人帮忙整理,我当然是毫不犹豫地请求去帮忙。呵呵,主任很好说话,还把书库的钥匙给我,每天只需帮忙做简单的整理工作就好。高高的书架,一层一层望不到边;发黄的图书,从左向右翻开的版本,厚重的繁体字,从上往下的阅读;甚至需要借助梯子才能爬上去看见上面的书的名字。这些,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读书环境。坐在高高的架子上,随性的翻阅着任意一本书,周围都是书,随便拿起哪本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安静的,可以听见空气流动的声音。实习了一个月,至少有20天是混迹于典藏书库的,并没有做多少和我专业相关的事情。偷笑一个的说,因为我在图书馆的“辛勤工作”,还一不小心荣获了“优秀实习生”的光荣称号,嘿嘿。那段时间的阅读,很愉快,因为没有任何压力,随意的读,读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放下,拿起另一本,再随便读一些就换。说起来没有完整的读完哪一本书,但是阅读的心情,却是得到了无比的享受。
以上这些,如果算的话,就是我的语文学习之路了。因为我认为,语文的学习,本就是一个一辈子的事情,看书的时候是学习,思考的时候也是学习。
文章按时间顺序:幼儿园练字――小学抄书――初中背书――大学自由阅读,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体验,层次清晰,流畅有序,神清气闲,娓娓道来。一个视读书为精神美餐,为最大快乐,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喜欢阅读的“书虫”形象跃然纸上。最令人动情难忘的是文中这样的细节,读过多日,还闪在脑海里,久久难以退去:夕阳下,客厅背书,金灿灿阳光映在书行里,那幅画面很温馨、很美丽。还有图书馆高高的云梯上,读着自己喜爱的一本本典藏书籍,依稀听得见文字流动的声音……那感觉真的好神气,不,简直是神奇。
回头再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用两个字来概括恐怕就是“多读”二字。尽管幼时的抄书背书是在懵然不懂情况下,尽管也可以说是在家长的威逼下,但对语文文字的感悟涵咏能力,已在悄然形成,并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慢慢积淀成一种语文素养。
遍访百家,没有哪一个人良好的语文素养,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只是在语文课堂上形成的。所以,语文课除了体现其“工具性”外,要着力点燃学生阅读兴趣的火花,采取种种手段和方法,促使他们课下自觉地、主动地、甚至诗意地阅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表达能力,定然会不断提高。而且定然会取得课堂上老师声嘶力竭一言堂,所永远达不到的效果。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范文5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