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1

论文关键词 合同评审 风险管理 经济效益

“合同评审”并没有出现在相关法律条文中,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和企业日常管理中,它是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一环。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各自的合同管理规定,来规范合同评审。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相关论文来看,没有直接关于合同评审内容的论文,其中与合同评审内容相关者,大部分以“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合同审查的要点和风险防范”等为题目,内容涉及合同的法律审查和合同签约的风险防范,其中合同的法律审查包括合同形式和实质的审查,如合同文本的审查,合同签约主体的审查,合同重要条款的审查等,通过上述审查防范法律风险。个人认为相关论文内容不够全面,分析不够深入,仅涉及问题的表层。其实在一个企业中合同的签订,需要牵头部门(有法人授权的主体),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务部门各方协调一致,上述主体均负有合同审查的义务,各司其职;合同的风险不是法律风险一个方面,也不是法务部门能够独自解决的,因此需要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风险管理。

一、 合同评审管理规定

(一)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合同是各市场主体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的交换过程都是通过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合同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里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合同行为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后的最基本的行为,合同是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运行和竞争的起点和终点。只要有合同,必有合同利益,有合同利益,必有合同利益分配或谋取的不确定因素,有合同利益分配或谋取的不确定因素,则必然会有合同风险。另一方面,经济合同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企业在进行经营和产品合同签订后的履约及赔偿责任问题,合同签订后还应密切注视其执行情况,要有远见地处理随时发生的变化,建立了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其中制度运行的表现形式就是合同评审,合同评审是企业相关部门对于合同各项条款进行评议和审查的一项制度,对相关合同的风险进行评估。

(二)合同管理制度规定

关于合同管理,各个企业都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定,其中包括管理合同的订立、审查及履行审核,合同专用章的保管、使用,合同的会审等。例如在有些企业中,公司办公室法律事务室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外部合同管理规定》,其与企业合同主管部门各司其职,通过规范强化合同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其中关于合同会审,就规定如下:“2.4 除合同管理部门外,与合同项目有关的业务部门为合同的会审部门。2.4.1企业管理部门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会审部门。2.4.2技术中心为技术合同的会审部门。2.4.3生产制造部为机械和电气设备购进、大修合同的会审部门。2.4.4企业管理部、财务资产部为各类合同的综合会审部门。国际贸易公司为国际贸易出口合同的会审部门。”

(三)合同评审的管理形式

上述关于合同评审的管理规定,在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行中,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是重大合同的评审会和合同授权委托书及审批表;合同评审会为上述各方针对合同的立项和经济、技术内容负责讨论和审核,而合同授权委托书及审批表则通过合同专用章使用的审批来实行合同管理,因为合同生效的方式为签字盖章,不盖章则不生效,从而有效管理合同。在一个合同签订、生效、履行等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协调统一,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实现经济效益。

二、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

(一)合同分类管理模式

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法人授权委托主体的不同,签约主体包括物资供应公司、销售服务总公司、生产制造部、国际贸易公司和其他签约主体,上述主体可以作为合同签约主体,每个部门在授权范围内代表本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合同是具有涉外因素,合同类型分为涉外国际出口贸易合同、国内对外合同和集团公司内部合同;在对外合同中,根据提供合同模本的主体不同,合同类型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本企业提供模本的合同、他方提供模本的合同,双方协商修改合同文本的合同,在日常经济往来中,提供合同模本是防范合同风险的重要途径。合同模本的提供方一般在双方合同主体占据较为强势的地位,大部分为在行业内具有垄断地位或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企业,一般不允许相对方更改合同模本的条款内容,合同相对方只能选择签订或不签订合同。

针对不同的合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在企业中,物资供应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授权,一般以本企业提供的合同模本对外签订合同,法律事务室不参与合同签订的前期工作,仅根据合同范本进行书面审查。销售服务总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授权,法律事务室不对该类合同进行审查。生产制造部拥有独立的法人授权,法律事务室仅书面审查合同用印审批,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国际贸易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授权,一般多以他方提供的合同范本或双方协商修改的合同文本上签订合同,一般合同需要进行书面评审,重大合同需要各方进行面对面的评审。集团内部合同,一般按照标准合同文本进行签订,不进行评审。其他签约主体签订的合同,一般按照标准合同文本进行签订,对于较为复杂的合同,需要进行评审,可以进行评审。上述合同,除物资供应公司、销售服务总公司,均需加盖法律事务室的合同专用章。

(二)合同风险分析

针对上述企业的主要合同类型及其对应的管理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拥有独立授权,采用本企业合同模本签订的合同风险较小,但仍需关注合同签订前的形式审查和合同签订后的实质审查,以及合同履行的各个节点监督管理。第二,集团公司内部合同,合同多为标准文本,合同双方没有利益冲突,一般风险较小,但如需注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合法性、完备性、规范性等特征。第三,其他签约主体签订的合同,一般合同为标准文本,且己方处于优势地位,一般风险较小,但仍需严格遵循相关程序进行审查。第四,以国际贸易公司为签约主体的合同,一般涉及合同标的金额较大,多为涉外国际贸易合同,且合同文本一般为外文或中英文对照,一般风险较大,因此需要重点关注,也是合同评审的重点。

  三、合同风险处理

(一)合同风险原因分析

根据合同的风险级别来看,国际贸易公司牵头的涉外合同风险较大。具体而言,出现风险的原因如下:首先,合同文本形式不采用中外文对照格式,一般为外文,这一方面,由于语言差异,造成合同条文解释的不一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合同评审的困难;其次,签约人员对于合同主要条款初审不严,主要表现为支付条款关于宽松,交货期短,违约条款不详尽等等,这造成后期评审后协商修改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再次,由于涉外合同是在国内和国外分别签字盖章的,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为了保住合同,一些合同在未进行评审之前已经对方签字盖章,合同评审流于形式;最后,由于一些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一些合同的重要附加条件,己方仅通过邮件和电话协商确定,而这些重要的约定未写入合同内,也没有说明双方往来函件和邮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这就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一系列问题,而诉讼成本过高,合同价款不能收回,企业的利益受损。

(二)合同风险处理路径

要解决上述问题,从风险存在和主要原因来看,根源在于相关的合同签约主体过分关注合同签约,极少关注合同的履行;过分关注合同签订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合同签订、生效、履行过程中的风险,这其实是价值定位的问题。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责任主体认识到合同评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企业相关主体构建一个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通过各种途径,防范合同风险,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防范企业经济合同风险。

首先,建立一个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进入21世纪,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已形成了特定的概念,它来自于美国全美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人机构(简称COSO委员会)于2004年9月的《企业风险整合框架》,它系统地为现代企业管理当局(包括董事会、管理层、执行部门和其他员工)提供了一个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逻辑框架,运用于企业战略的多层面、流程化的风险管理过程。它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有效的保证。除此之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31000标准,即《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导方针》,也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流程。ERM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个框架是一个过程管理,贯穿于企业,在各个层级和单元应用,还包括采取主体层级的风险组合观,较为全面,特定。其实在企业运行中,风险始终存在,相关管理者也有风险管理意识,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风险防范的管理制度规定,但始终没有形成风险管理的文化,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框架,可以有效推动风险管理意识和文化的形成。

其次,在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下,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针对合同风险管理,风险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合同评审的相关主体中交流,如合同评审会。合同签约方应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关于合同风险的统一意见。然后针对每一个重要的风险及其对应的回报进行评价和平衡,据平衡的情况采取包括回避、接受、共担或降低这些风险,以最小的成本消化相应的风险。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化宁波 风险管理

一、中化宁波风险管理策略

(一)中化宁波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根据自身条件、经营特点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进行风险评估基础上,制订风险管理策略,按风险类别统一确定其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

(二)中化宁波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化宁波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确定中化宁波总体风险管理策略,并对不同时期的关键风险按类别确定风险管理策略。

(三)中化宁波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随每年的经营计划编制安排完成风险管理策略的制订工作,并上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

(四)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中化宁波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风险解决具体目标、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手段、条件等资源,以及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二、中化宁波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良好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和投资风险等。为提高中化宁波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以及制定公司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中化宁波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并由财务部负责财务风险的管控工作,风险管理部负责经营风险,法律顾问负责法律风险,公司投资委员会负责投资风险。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为做好中化宁波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中化宁波总经理兼任,为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全面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他成员由中化宁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风险管理部、财务部、物流部负责人和公司法律顾问组成,各委员分别负责其对口工作。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原则及政策,并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险管理战略和政策;确定市场风险、客户资信风险、金融风险的风险控制线;审议并确定须经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的单项交易及授信额度;评审公司经营中的重大风险事项、重大业务(含新型业务);研究和解决风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新问题。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为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事务工作。工作职责包括客户资信管理、信用险管理、授信业务管理、业务流程审核、合同审核管理、存货行情管理、印章使用管理、业务流程完善等职能。

公司对风险管理采取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授权的业务决策机制授权受控制度,建立内部业务决策的制衡机制。按照授权权限,依此为业务员、业务部经理、事业部经理、事业部分管经理、风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以上人员双签、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审批。

三、非常规风险的控制措施和已发生风险的处理

中化宁波在贸易中存在的非常规风险主要是超信保范围出运。

在实际业务中,经常会有超出信保保障范围的出运,对此,中化宁波制定了《超信保保障范围出运的规定》,对下列情形的超限额出运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不予承保的国家出口、客户被列为灰/黑名单、信保限额为零、超限额、已有逾期再出运。

此外,中化宁波还制定了《关于加强授信业务管理工作的补充规定》、《逾期应收账款管理规定》,对超授信额度出运和已有逾期再出运这两类主要的超信保保障范围的出运做了详细规定。

在销售和采购合同的签订原则上,中化宁波制定了《销售合同》和《采购合同》文本,对于使用贸易对手方合同文本的,合同应由中化宁波法律顾问审核通过方能使用。

按照“大统保”协议,对于逾期应收账款超过一定期限,符合报可损范围的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应及时向中国信保公司报可损,并准备索赔材料,在报可损后60天尚未收回账款的,进入索赔程序。

中化宁波法律顾问对实际发生的合同纠纷、诉讼案件、突发事件等进行处理和负责,配合各部门做好未履约合同的处理工作。对上报的未履约合同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使未履约合同的风险降至最低。

四、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

2002年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中国信保公司签订了“大统保”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中化宁波可以向中国信保公司投保出口信用险和国内信用险,这大大降低了因一次交易的可损使公司处于高风险的可能。

根据“大统保”协议,对授信业务的投保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限额申请、出运申报、保费支付以及可损申报和索赔。对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操作要求。

对限额的申请分为两种,信用证和非证。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非证则是指信用证以外的支付方式的总和,常见的有D/P、D/A、O/A等。

对于非证支付方式,在第一次交易时或者需要提高限额时,由业务部门填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表》提交中国信保公司,当限额申请超过20万美元时,填写《买方信用限额申请附表》并提交中国信保公司。非被中国信保公司批复限额为零且尚未授信的客户有20 000美元的自主掌握限额。对于信用证业务,业务员尽量选择《1 000家银行名单》中的银行为开证行,对于非《1 000家银行名单》中的银行,客户自主掌握限额20 000美元。

除T/T IN ADVANCE外其他所有出运都要向中国信保公司申报。根据“大统保”协议,中化宁波当月的出运,下月统一向中国信保公司申报,中国信保公司对申报核对完毕后,将费用清单连同发票送至中化宁波,中化宁波按发票金额给其开支票。

关于报可损与理赔,对非证业务,在其逾期之后,在规定的日期内应向中国信保公司报可损,并准备索赔;对信用证业务,开证行倒闭、破产等使其无法支付时,在规定的日期内及时报可损,并准备索赔。

五、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天越ERP系统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企业;施工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的风险种类与特征

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是指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因素。工程项目风险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决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存货风险、流动性风险、政治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风险等。主要有以下特征:

1、普遍性与客观性

工程项目的风险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任何风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普遍存在于整个项目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特性。

2、偶然性与规律性

每个风险的形成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要素一起致使的成果,具有很强的偶然性。但是,为了尽可能的做到风险的躲避,能够经过对很多风险事故的总结和剖析,找出风险的规律性,为防范措施的拟定打好基础。

3、多变性

在工程项目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各种风险往往会不断改变。在项目的建造过程中,一些风险能够被有效的操控,可是,在工程施行的其他阶段又可能有新的风险的发生。

4、多样性

电力工程项目一般建造周期长、建造规模大,广泛涉及到各个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要素数量。这些风险要素不只数量多,并且品种冗杂,使工程项目面对多元化的风险。并且不一样的风险要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促使了更多风险要素的发生。

二、我国电力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国内许多电力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风险的能力都比较薄弱,缺少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和防范体系,导致难以实现对风险的成功规避。国内电力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体先在以下方面:

1、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薄弱

国内的一些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者和项目管理者的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足够重视。部分供电施工企业虽然在工作中也涉及了风险的管理措施,但是主要局限在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没有全面和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业务量上面,忽略了风险的管理。

2、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

国内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没有建立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同时,缺乏对投标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准备不足,很难在出现风险时及时作出反应。缺乏专业的分析管理系统,也导致管理成效的低下,制定决策时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

3、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大部分电力施工公司对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注重,并未在公司设置应对风险管理的部门,缺少专职人员实行风险管理责任。并且,电力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公司对风险的抵挡才能力,增加了公司的运转风险。

三、电力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1、资金风险

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各类风险中,资金风险是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集中在无法及时收回工程款和各类保证金。具体表现为:

工程开工后,后续资金供应不上,电力施工企业被迫垫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业主的不讲诚信,各种保证金无法及时回收,影响了资金的保障和流通:一些工程在电力施工企业支付大额保证金后迟迟不具备开工条件,拖延工程决算,加大了质量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的回收风险。

2、环境与技术风险

(1)地质资料及地基技术无法达到施工要求,留下了事故隐患;(2)设计图纸的变化影响施工安排,延误施工进度;(3)施工期间出现特殊天气,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工期的延误;(4)施工前期准备不足,施工地区周围存在影响施工进度的障碍,影响正常的施工进程;(5)由于缺乏及时沟通和协调,导致工程在竣工后的结算工作无法按时进行;(6)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技术问题,因发包方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不足,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合同风险

承包合同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包含了了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众多方面,因此在合同中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很多方面都会造成电力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时的困难,例如:施工方案与组织措施存在缺陷,资金运转不畅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都使电力施工企业难以顺利履行合同,增加了履行合同的风险。

4、工程施工的管理风险

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有效的管理,也会给电力施工企业带来风险。主要表现为:首先,一些项目经理经营管理素质不够,对施工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的协调控制能力较差,给项目施工带来亏损风险。其次,由于一些工程的规模大、难度大、分工复杂,在管理上容易忽略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一旦发生事故,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再次,由于业内大部分电建单位都是管理型企业,大量使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参差不齐的队伍使管理存在管理风险。

四、电力施工企业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与策略

1、树立风险意识,慎重参与工程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招投标工作。

(1)工程建设单位应尽可能提供完整的施工设计图纸、详实的招标文件以及合法的合同条款,还要具备适合工程实际的建设资格。(2)电力施工企业,要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及时提出招标文件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一些相对模糊的风险问题。例如:招标文件之间出现矛盾、合同条款不明确等方面。针对具体项目也可采用不平衡的报价方式。在保证总价不变情况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单价进行调整。同时,在投标报价时,要认真调查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趋向,针对不同的工程采取不同的策略,争取在招投标过程中赢得主动。

2、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进行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并且也是管理项目风险重要依据,因而,有必要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中国的电力施工公司的管理者一般注意施工合同的造价方面,而疏忽了一些存在争议的条款,尤其是涉及违约补偿方面的内容。假如发作合同纠纷,电力施工公司通常因为缺少合同的风险管理而陷入被动。项目的管理者有必要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懂得从风险管理的视点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细心研讨。并且,电力施工公司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色和本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合同方式,进一步下降工程的合同风险。

3、加强信息化管理

风险在贯存在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应该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落实到施工企业的每个环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工作过程和相关问题以书面形式进行规定,避免口头的承诺和保证,建立起全面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进行项目投标前,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性进行仔细研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出预案,保证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

设中能及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状况。

4、明确采购标准,降低采购风险

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工作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建设成本。因此,电力施工企业要明确采购标准,建立合格供应商的名单,依法签订采购合同。同时,进行采购工作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对比,既保证材料的质量,又能有效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从而达到降低采购风险的效果。

5,加强分包管理,转移外合同安全、进度、质量风险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评审。选择合格的分包队伍,将管理风险减低,并在内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转移外合同已存在的各项风险。加强现场专业、劳务分包队伍的教育,组织和参与对重要工序交底,从而降低管理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施工企业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并且不断总结和思考,制定出适合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风险规避策略,促进电力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彭旭武.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识别与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4,9.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isk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rocess design to build the top-level design ideas by the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ountry risk, credit risk and contract risk of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risk management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effect of results.

关键词: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对策略;成效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risk management system;countermeasures;effect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15-02

0 引言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风险管理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多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外贸风险研究视角,从外贸风险顶层设计以及风险流程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旨在为外贸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控提供相应的策略建议。

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实施意义

1.1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全面风险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考察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和行为,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并综合分析企业现在和将来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借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决策等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和过程,及时发现和控制对企业价值有负面影响的因素,从而服务发展战略实现。

1.2 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外贸企业而言,不仅接受着激烈的国内出口商挑战,更面临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和相对陌生的外部市场,不可避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得较大的收益。但只是被动承担风险无法维持企业稳健持续运营,必须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只有强化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才能保证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基业长青。

2 外贸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1 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①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我国对外贸易从改革开放至今只有几十年时间,相比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经验积累,尚有不少差距。改革开放前受国家政策调控,外贸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多实行计划管理,外贸风险多由国家统一防控。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变革深入,外贸企业改制重组,实现了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同时,应对外贸风险也成为企业自主行为,很多企业偏重追求经营规模,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②缺乏风险管理机制。外贸企业由传统国有企业改制为现代企业形式,大多缺乏风险管理机制顶层设计,大多数企业按照传统经验应对外贸风险,因缺乏相应的指导,难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出现风险时只能紧急处理,导致贸易业务风险事件时有发生。③缺乏风险鉴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方法。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时间短,缺乏经验,依据自身仅有风险管理手段难以准确及时的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急于拓展外部市场,风险意识缺乏、风险管理培训缺失,导致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受限,易导致经营损失。

2.2 外贸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 做好全面风险管理顶层设计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首先要完善顶层设计,夯实风险管理基础,为体系建立和有效运行做好充分准备。具体来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①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体系应与企业总体文化体系相融合,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防控文化氛围,使员工从按规章制度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有意识的风险防控。企业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对员工职业操守、业务规范和法制素质教育培训。风险管理还应与薪酬考核有效结合,在人员选拔和任用时,也应注重应聘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考查。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明确风险管理议事规则,将风险管理的责任和目标任务传导到公司各个机构和部门,全面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③借助外脑进行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与报告等各个环节,涉及到专业判断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外贸企业在初次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可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实施建设,对于企业建立有效和可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2 做好全面风险管控流程设计 ①风险信息收集。企业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风险信息收集,收集信息包括战略风险,如战略制定;市场风险,如国别风险;运营风险,如采购、仓储运输风险;财务风险,如税务及法律风险五大类风险。企业将收集的各种风险信息汇总,按照以上类别进行归类,其目的是使企业对所处外部环境和自身竞争优劣势有一个清晰了解,从而制定风险评估标准,为下一步风险分析打好基础。②风险评估和分析。风险评估是对收集的各类风险信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分类,分析风险发生概率、条件、出现的后果以及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等内容。结合公司战略和风险偏好,对各个风险按照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产生影响进行分类。风险评估应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考虑各风险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公司风险事件列表。③风险应对和管控流程设计。风险应对是对所识别出的风险制定各种应对措施,以及针对重大风险和特别风险的解决方案。风险应对体现在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层面,对公司识别出的各类风险,依据风险偏好以及承受度,按照业务性质和特点,设置风险管控流程。另外,重大风险应对措施是根据识别出的重大风险和具有特殊性质的风险制定应对方案,由于此类风险对公司影响较大,必须单独制定解决方案。

3 外贸企业化解各类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可以及时识别并化解面临风险,还能够从风险中发现机会,而大多数外贸企业正是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基于此,本文就外贸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的国别风险、信用风险和合同风险,提出相应应对策略。

3.1 国别风险的应对策略 国别风险是由于贸易所在国政治不稳定、频繁变更导致的贸易风险;或由于所在国经济状况恶化,对关税、外汇等实施政策变更导致的风险。

国别风险的预测和防范对于其他风险而言更具不可预测性,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缺失和不对称。在收集国别风险信息时,首先应分析该国近期的政治经济情况。政治情况包括国家政治体制、政权是否稳固、以及近年执政党轮替等;经济情况包括近年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支柱产业、国际收支情况和外汇管制情况等。此外,外贸企业借助国家信用等级来判断国别风险大小。信用评级是对一国政治、经济和国家信用的综合评定。目前,国际上三大评价机构(即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的评价结果均具有较高权威性,我国有关部门出具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等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3.2 信用风险的应对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分为事前的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以及事后补救措施。其中,事前的信用审批阶段最为重要。在对新客户进行了解时,由于受到国家地域限制,使一些中小企业信用情况了解更为困难。外贸企业一方面可以向评级机构寻求信用评级资料,如果是新开发的重要客户,企业也可以专门委托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在对新客户积累一定了解后,建议采取信用证等国际通行的保证程度较高的支付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法,即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该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保险,简化了投保程序,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风险转移起到很大的作用。

3.3 合同风险的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亦面临复杂条件,合同风险是外贸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造成合同风险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因合同条款约定不全面造成损失较为常见。如,涉及到工程承包时等复杂项目时,税费条款、工程技术条款以及支付条款约定,受项目所在国税收法规影响很大,规定不明确或者处置不当很可能产生税负支出甚至罚款;涉及到工程技术条款时,如果约定达到某一技术规范,但在此技术规范内又细分为几个级别,如果合同约定中没有细化到最末级技术规范,就有可能在项目验收时出现项目质量风险乃至产生损失。因此,外贸企业签订合同时必须仔细研究具体合同条款,对可能产生争议条款必须详细说明,特别是对于罚则条款要仔细斟酌,防止出现违约损失。

4 外贸风险策略及方法应用成效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与30家外贸企业(如机械制造企业等)进行了相关调查,所有企业都认为自身存在国别风险、信用风险、合同风险等。通过与这些企业进行风险管控顶层设计、风险控制流程设计,以及各类风险策略应对方法交流。这些企业借鉴本文所述外贸风险全面管理体系,并结合风险应对策略进行风险控制方法的调整。经过实践并反馈信息可以总结:国别风险通过完善信息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使该风险发生概率降低了30.2%;合同风险控制从明确界定条款信息等方面加强控制,使该类风险发生概率降低了53.6%;信用风信风险管理从事前的风险防范(即信用审批阶段)、事中风险控制(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条件)以及事后补救措施(即在发生信用风险事件后实施的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控制,使风险概率降低了42.7%。总体看来,本研究风险控制方法较强的应用性,但还需进一步优化改进。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国间自由贸易协定不断签署,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这也对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外贸企业在追求发展和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应该注重加强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将对维护公司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从3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顶层设计,从3个方面进行全面风险控制流程设计,并从国别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合同风险三个维度进行策略设计对外贸企业进行风险控制,通过应用成效证明该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银祖.国际贸易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6).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工程合同 风险管理 工程价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因为施工建设会产生很多合同,合同的内容又比较复杂,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这一概念虽然经常提起,但是到底什么是风险在学术界没有一个具备的概念,概括企业有关风险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可能结果之外出现的差异性结果。第二,认为所谓的风险实际是指预期状况与实际情况差异导致的损失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讲。从这一角度来讲,工程合同风险是指在工程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合同当事人损失的某种预期结果与实际显示之间的差异性。工程合同风险的产生,主要受合同的定义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同风险分配、合同管理模式之间差异的影响,当然合同当中的计价方式也是影响合同风险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工程合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合同管理模式确定风险、工程合同计价方式确定的风险、合同工程价款方面的风险、合同工期方面的风险、合同文件方面的风险和其它风险。

(二)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合同与工程建设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合同风险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工程合同当中,对于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施工的方式、施工技术保障措施等等,在风险管理当中需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核,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审核合同内容与合同目的的实现,包括其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其达到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通过这种风险管理活动,能够达到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目的。第二,减少施工单位的损失,工程合同的内容与施工成本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施工单位在合同当中一味的压低单价,势必导致合同单位与实际成本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性的结果就是施工单位遭受损失。从这一角度来讲,通过工程合同管理,保证工程合同内容的合理性,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合同单价与实际成本相符性,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单位遭受损失。

二、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自身在这一方面的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在工程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合同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经验,熟悉工程合同的内容和特点,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在专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机构的只能是合同服务和监督,在工程合同谈判之前,施工成本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工程合同的订阅、监督、管理和控制。当然,这一机构应该包括与工程相关的各个主体的工作人员,比如说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项目工公司法律顾问,他们复杂整合工程从招标到竣工期间的所有工程合同的审查监督工作。比如说在工程合同签订之前,对合作对象既合同相对人的资质、实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确保合作方能够达到工程实施的要求。当然,从专业性、规范性管理的角度来讲,在此期间产生的所有合同都必须是书面合同,严禁使用口头合同等容易出现争议的形式。在定理合同的过程中,要仔细审查每一个用语,在用词上要准确、清楚,意思明确、没有歧义。在审核的时候采取专业化分工的方式进行,不同岗位的合同管理人员审核不同的合同内容,真正做到合同专门管理、审核专业进行。

(二)合理转移合同风险

在工程合同的有效期之内,应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合同双方应该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风险和范围。对于无法预知的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在这其中,索赔制度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合同执行的过程中,索赔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业主既可以向施工承包单位索赔,施工承包单位也可以向业主索赔,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工程风险管理当中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索赔的认识程度比较有限,加上在建筑工程实践当中索赔成功的案例比较少,导致工程索赔制度还没有普及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承包单位都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合同意识和管理意识,认识到工程索赔的重要性及常见的索赔方法,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合同管理当中,实现合同风险的转移。当然,在实践当中还有很多风险转移的方法,比如说购买工程合同保险等,这些要想普及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行。

(三)建立工程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合同风险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在工程立项到竣工这一段时间当中,业主及施工单位可能与很多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这些合同都属于工程合同管理的范畴,少则几十个合同,在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当中,甚至要签订数百到上千份合同,要想对这么多合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机构及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合同进行数字化管理,比如说合同的数字化、数字合同的保存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对合同进行有效的保存,还能减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当中的人力物力,达到更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

(四)提高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实效性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确定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以后,要想方设法的 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能力。一方面,引导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确保工程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继续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系统的掌握与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手段,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的用于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实践,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水平。

总之,风险管理是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对于业主和施工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当中,要建立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机构,不断探索和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构建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少合同风险对工程建设目标的不利影响,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崔东红.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常洪德.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07(13)

公司合同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风险管理;防范措施;有效措施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大,周期长,单一生产和施工复杂,实施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它比一般产品生产更为重要。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管理是项目目标的积极控制。首先确定项目的风险,然后量化这些风险,控制风险。国际上认为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两大支柱。

一、风险的来源

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施工风险属于施工工程风险,施工期较长,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虽然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都处于风险之中,但风险的大小却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中,在施工项目决策阶段,业主承担主要风险,投资决策失误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失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远大于业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筑业增加了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施工合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资风险;二是非建筑企业造成的社会风险和客观风险,如地震等自然灾害,这种风险一般难以预测和预防;三是主观风险,特别是不讲诚信和欺诈风险。

二、 风险的识别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合同项目中的任何建筑企业都不能不承担风险,但如何承担风险,承担多少风险,如何解决风险是建筑公司必面临和要科学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必须在风险缓解之前确定,风险管理实际上是识别风险和消除风险的过程。

建筑施工风险识别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个性化。由于施工项目位置不同,投资方面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差异,项目风险差异很大。反映在合同风险中,施工企业对拟建项目的意向和投资者的诚信进行专项检查,仔细研究项目风险的个性。二是差异化。有的鉴定风险由人民群众组成,有的鉴定是组成专家组,有的是由领导层指派,这些各自都面临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风险识别中,应该要有领导、专家、技术骨干,有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组成风险管理控制小组,要收集所有有用的信息,集中分析,科学决断,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消除在萌芽之前。其三,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参杂的风险因素较多。要尝试风险评级,要进行风险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初始风险清单。第四,风险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因此,在施工前不可盲目乐观,要把困难和风险尽可能的考虑的多一点,复杂一点,因为风险是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只有充分了解拟议了项目的特点,才能正确评估风险大小和危害程度。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判断。

风险评估特别重要,在编制合同文件和谈判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风险对策。在施工合同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应充分考虑企业经济目的。要高度重视不诚实的风险,给予充分的评价,因为很多投资者会引诱建筑企业为项目付款。项目建成后,这类投资者或长期拖欠或转让作品出售抵押等,不打算支付项目部分。这样的事件发生在国内很多,给建筑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风险的防范措施

1.底线保护原则。

预测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防范风险,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制定适当的预防计划,灾害计划,应急计划,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建设公司在招标报价中,确定最低利润目标,当低于最低利润目标线达成成本线时,可能会造成经济风险。所以,最低的利润目标是一个底线,如投资者不能满足,可能会考虑相互拒绝。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原则下,有必要对投资者的诚信和社会信誉进行评估,提出风险对策。应当对提出的条件进行审查和研究,以防止立约陷阱。如果投资方要建筑企业付款,建设企业同意有必要在合同中加入预防条款,例如认购履约保证金或者银行履约保证金或有效担保条款。

2.合同规避原则。

一些投资者需要完成项目所需的不完整程序,如土地使用许可证。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投资者产生的后果,由造成施工过程造成的损失负责,也应负责投资者的损失。有些投资者希望施工企业在完成该项目后,多年支付项目,施工企业应加上合同给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条款。包括合同变更和索赔条款也有助于预防和转移风险,如确定设计变更和工作量的其他变化以及项目的最终价格确定,哪些有利于建筑企业避免损失。增加索赔的必要条件有助于解决投资方和其他第三方对建筑企业造成的损失,特别注意灾难性灾难(如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要将这些加入工程保险条款在合同中尽可能多,以转嫁其风险。实践证明,虽然在如风险回避,风险保留,亏损控制,风险转移等风险管理中,已解决了很大的风险,但可以使自身损失最小的方式或风险转移,工程保险是风险最大的手段转移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