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80-01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在启蒙学生传承文化、领会语言魅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学生年龄过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明确教学主体的特殊性,使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解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分析

1、语言具有规范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爱模仿的阶段,教师的行为能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是非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规范,通过自身的行为、品德去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所以,教学的语言要规范,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示范,使学生信之服之。语文教师用规范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给学生以模仿示范,让学生明白语言交流过程中注重的是语言发音的准确和语言交流的流畅等,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规范基础。

2、语言具有可接受性

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针对小学生能力不足的特点,运用一些简单、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语言。首先,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语言进行详细地解释,可以运用生活化实例加以分析。另外,针对小学低段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效进行教学语言之间的变换,恰当地运用适合该学习阶段学生的语言词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语言具有生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如果教师纯以客观视角去分析教材内容,就会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情感交流,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小学语文多以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为教材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童话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教师在讲授寓言故事时,可以利用教材例子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再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巩固自身的语言能力。例如学习寓言《掩耳盗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摇动教师带来的铃铛,让他观察同学们能否听到铃铛声。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学生就能在具有生动的语言环境下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4、语言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过程受心理和思维的共同影响,相互促进。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过分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时引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愉快学习,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让他们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5、语言具有艺术性

教学语言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技术。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语言的艺术特点,利用艺术特性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才能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使用一些生动的表达语言,带给学生艺术上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并用于日常的语言表达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探究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法,从而激活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6.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学语言有别于一般学科的教学语言,那就是因为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与其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性。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的渗透,更是爱的流露。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面对的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是“不动”的,要想把这些没生命的内容变成学生适应的有生命活力的内容,就必须注意语文教学语言情感性的应用,牢牢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教学艺术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文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把教材中的无生命语言转化成情感性语言,通过语言所具有的情感把课文中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特教教师;残疾学生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一)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

(二)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

(三)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3]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4]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一)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5]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一周一要求”。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为了使“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德育处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

(二)以“爱”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

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

(三)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

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6]教师、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一)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

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

(二)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7]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8]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

(四)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

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90.

[2]杨韶刚.从科尔伯格到后科尔伯格: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德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7-21.

[3]曾昭皓.德育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周朝坤.聋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2):18-21.

[5]李晓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2013(11):6-7.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7]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78-82.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教育建议

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存在与西方相关研究求同多而求异少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与实验的基础上,参阅其他研究成果,试图归纳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

1.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存在差异,显示出各年级归因倾向各异的特点。归纳起来,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高中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子能力低、没有努力、紧张等,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少、考前没有加强复习等。

通过比较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水平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差异发现,年级或学生年龄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因素外,对其他各种原因的知觉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但是,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与西方学者研究结果不同。

2.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学业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成功的期望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韦纳的研究表明,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学生如果把学业成败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那么对现有结果改变的期望就不高;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改变结果的期望就高。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无论是成功结果还是失败结果,中小学生都愿为获得成功而付出努力。这显然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结果。此外,在是否愿意努力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3.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的情感反应较敏锐

在归因过程中,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韦纳与其同事们的研究证实了每一原因维度都能与一组特定的情感反应相联系。我国学者根据西方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和特点,对中小学生与归因倾向相联系的情感反应作了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之后,更多地产生了欣慰感、自豪感和对教师、他人的感激之情;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内疚、自卑和对教师及他人的怨恨。另外,对情感反应的性别差异检验发现,在成功结果上,女生的欣慰感明显高于男生;在失败结果上,女生明显地产生了更多的自卑和怨恨。

二、我国中小学生归因特点成因分析

1.中国人的“自谦”人格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贯强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提倡人们崇尚谦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这一传统思想的熏陶,因此,把成功结果首先归因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然后才是个人的努力及能力。我们的一些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2.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趋乐避苦的欲望,它能做为一种动力而激起人的行为。中小学生把学业成功归因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心境好等内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或自己运气差等因素,这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消除焦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机制(或自我防御归因),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而这种“自利性归因偏差”又与“自谦”的人格交织在一起,因而具有我国学生归因的特点。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因为它代表了我国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归因倾向。

3.对突显刺激的过度反应

突出的刺激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常使之对其做出过度的反应。这种过度的反应又往往使得人们把最突显的刺激看成最有影响力的刺激,从而产生归因偏差。一般来讲,学生对于学业失败的印象较深,因而往往高度重视学业失败的原因。对于学业上的失败,教师、家长总是要给予批评,批评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智力状况、努力程度等方面。学生又把教师、家长的这种评价和暗示做为对自己学业成败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因而往往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不努力等。

4.在失败面前敢于承担责任

中小学生能够觉察到学业上的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这表明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承担责任,并意识到自己只要作出努力,采取一些改进学习的策略,失败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在失败之后所做的“努力”归因,对今后奋发学习具有激励作用,是对学习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5.各年级归因倾向不同

由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知识状况、成熟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各异,因而在学业成败的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差异是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尤其明显的是初中生的归因倾向与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归因倾向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初中时期是个体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依赖性与独立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交错的时期)。而高中生积累了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趋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自己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着比较固定的认识,因此更倾向归因于内部、可控制因素。

6.个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期望)

如果学生对未来的学业成绩抱有希望,那么,他就会充满信心,为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加倍努力。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点显然与志向水平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然而,归因理论在期望研究的分析上取得了新进展,它确认认知因素是期望增减的主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学生对学业成败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讲,把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对于朗望的改变就小;而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期望的改变就大。相对于成功结果,中小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因而改变失败结果的期望值就高。

7.在归因过程中把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

情感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中小学生获得学业成功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对其产生感激之情,然后才是欣慰与自豪。对于学业上的失败,尽管学生产生自卑与内疚,但并不失去信心,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失败状况就可以改变。因此,面对失败,不抱怨他人,较少产生怨恨,表明他们对学习有责任心。这也正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另外,由于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的影响,学生更易接受成功后的积极情感,而较少接受失败后的消极情感,即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三、教育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依赖于个体已形成的内部标准、志向水平、社会常模等信息而进行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家庭教养、社会地位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因而以往曾经出现过的行为结果、归因、期望和情感都可以被重复、改变、放弃或更新,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归因方式──与归因有关的信念体系。这个信念体系是对行为结果归因的前提,并影响随后的行为、归因、期望和情感,也影响已有信念体系的维持和改变。所以,对有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应加以区别对待。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则奋起直追,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成功。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并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上。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与其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知觉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却很差,似乎学习上显得无能。事实上,这些学生常常把考试不及格或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自己能力低、脑子笨、力不从心。由于这些学生习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因而感到自卑,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认为自己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成功不抱期望,随之放弃努力。如果偶尔得高分,他们也会觉得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不难理解,这种学生不是真正没有能力,他们表现出来的无能是因其缺乏信心造成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形成关于自己学习成败原因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学习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学习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力,努力也没用,只好碰碰运气和求得别人帮助,这也是学校中许多“后进生”的症结所在。因此,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归因,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加以对待。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如果强化他们学习能力低的信念,则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无助感,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如能引导这些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并创设一定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他们就会逐渐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方式,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确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进而增强其自信心。

2.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从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体验中获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逐渐形成关于自己能力水平、努力程度和自己在学习中能否成功的信念。这是教师的评价给予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反馈。教师的情感和随后对学生采取的态度、行为,以及先前给予学生的信息,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努力程度等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也会形成关于学生学业成败原因的信念,这些信念将影响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和态度,并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在课堂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教师有的时候对某些学生存有一些偏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甚至影响其个性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通过以下3种途径给学生提供能力低的信息:1)在简单的任务中,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2)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过分地帮助,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低;3)教师对学生的失败表示同情或无可奈何。

3.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难,势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旧失败,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丧失自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认为用不着努力也能学好,最终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从而减弱学习的刻苦性,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把握教学内容或考题难度,做到难易适中,既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地发展。

4.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众所周知,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成就背景中,学生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期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学习动机和成就行为;新的行为又会引起新的归因,从而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因此,归因训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预示着人们的不良归因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归因影响人们的期望、情感和随后的行为,因此,必须对学生错误的归因方式进行矫正。例如,有的学生习惯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低,教师就应明确指明他们的失败是因其努力不够造成的,训练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主观努力程度方面。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避免产生自卑心理。再如,有的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教师有偏见等外部原因,这是一种防御性归因,是为了保护自尊心。针对学生的这种防御性归因,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从学生归因于教学质量差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主观努力因素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努力程度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归因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讲,要让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强、做了努力等),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差、考题难等),使其相信自己以后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引导、鼓励和强化,使其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个性特长 提高素质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经过几年的英语课题教学实践,笔者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了新的认识。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近一年来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简单介绍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内向生的性格特长的培养

我班的张成同学是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很少与人交谈,更不用说上课主动发言了。但该生目前的英语成绩尚可。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英语教师,我深深知道这种性格对其将来英语学习的影响和阻碍。于是,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找其谈心,了解他上课不举手发言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发音不准被别人笑话。针对他的这种心理,我及时地告诉他不要害怕犯错误,人人都会犯错,这很正常。英语课堂上犯一些语音或语法上的错误对于犯错者或其他同学甚至教师都是好事。通过教师或同学的及时纠正,可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错误;有时也可以提醒教师,这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我还告诉他,“胆大、心细、脸皮厚”是学好英的必备素质。听完这番话,他如释重负。在随后的课堂发言中他也慢慢地举起了手,但还不够主动。每次他发言,我都会设法找到其闪光点,给予当众表扬。逐渐地,我发现他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紧接着,我又多次利用作业批语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有一次他的作业书写很漂亮,但出现了一处语法错误。我写了这样的评语:“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ut it’s much better to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I believe you can do it!”每次当其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都会鼓励他:“Never give in, never give up! You are No.1 in my heart!”有时他也会在作业本中夹上纸条写上他的一些心里话,我都会及时予以回复,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引导他、鼓励他。现在他不仅英语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人也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上课发言积极踊跃,有时还能适时地指出教师的一些语言上的失误。

二、外向生的性格特长的定位

刘小捷同学是位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对语言的独特领悟能力使她经常能说出或写出一些“惊人”的句子,让教师和同学对她刮目相看。然而,通过几次测试,我发现她的得分并不理想,而且经常犯一些十分简单的低级错误;而那些有难度的、需要灵活运用的题目,她的得分却很高。这说明她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基础知识,而把眼光放在了拿下难题、偏题上。“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犹如大楼的地基,如果不夯牢固,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阻碍重重的。我还发现该生的学习比较情绪化,成绩也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对此,我为其提出了几条建议:1.认清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3.养成做完作业检查的良好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我随时监督,发现上述毛病就及时给予提醒,几次犯同样的错误要给予一定的惩罚,甚至结合适当的“棍棒”教育。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仍鼓励她积极发言,并允许其在回答问题时犯错。另外,我还多次为其提供机会,让她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唱歌才能。如今,她是我的忠实“粉丝”,不仅对我的要求能百分百完成,而且还为自己制定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成绩也日益飙升,成为了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因人而教,贵在得法

学生的性格可以分为三类:内向、外向或两者兼有。而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三种。为了弄清自己的教育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种性格特点,我们特地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属于内外向兼而有之的性格特点。这就要求教育者能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中总有一部分人学习没有目标,终日碌碌无为。我班的严迪康同学就属于这样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我介绍他读了刘墉的诗《超越自我》:“你可以一辈子都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读完之后让其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感想。他的感想写得很真诚,似乎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过好景不长,很快他就把自己的目标抛在了脑后,因为他经受不起“玩”的诱惑。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篮球迷。于是,我又利用写作业评语的机会送给他一首小诗:“有人成天玩,总说有明天。时间不等人,悄悄溜指间。青春多努力,换来心头甜。”通过我的及时提醒,他终于明白学习光靠制定计划是不够的。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投入精力,需要舍弃一些自我和牺牲一些享乐时间,这是我们要达到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没有放松对他的监督,并在教学有关体育和运动话题时,让其根据平时收集的著名篮球运动员的海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由于所选话题是他最感兴趣的,所以说起来很轻松,讲解得十分精彩,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终于,“有心人,天不负”,现在,他基本上已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性格特长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认知情况是我们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改变以往学生厌学的教学状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当然,面对全班学生,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设计也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口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多下工夫了解学生。这样在教学时我们才能做出有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语周报.教师版.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10).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中小学教师;特点分析

一、问题提出

自从以McClelland(1973)为首的研究小组,引发“胜任力运动”(Competency

Movement)以来,胜任力研究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经延伸和扩展到其他人类服务工作与专业技术领域[1-3]。胜任力(Competency)是在工作情境中,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并可以用来预测员工未来工作绩效的个体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潜在特征[2,3]。在教育领域中,胜任力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包括知识、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在内的个体潜在特征[4-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8]。当前,在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进行研究,在考察性别、教龄、学校类型对在职教师职业胜任力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合理化建议。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方便随机抽样原则,在山东聊城、潍坊、临沂、菏泽、莱芜等地的中小学选取在职教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82%。其中男教师139人,女教师189人;小学教师59人,初中教师112,高中教师149;语文72人,数学52人,英语43人,理化生44人,政史地43人,其他科目49人。在职教师教龄在1-39年之间,平均教龄为10.25±8.12年。教龄1-5年适应期教师80人,5-10年发展期教师113人,10年以上成熟期教师129人。

2.工具:采用徐建平编制的《教师胜任力测验》,共50个项目,除5个测谎项目外,其余45个项目共分为9个分量表,分别是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搜集、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测谎量表用来筛选测查被试,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社会赞许效应越明显。其余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在该维度上的胜任力水平越高。除去测谎量表得分,其余量表总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整体胜任力水平越高。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指标[4]。

3.数据分析:根据既定标准剔除不合格问卷和不完整问卷(测谎量表总分超过平均分加上一个标准差;整个问卷有5个以上题项没有填写),共剔除41份,将287份有效问卷数据输入SPSS17.0,运用描述统计和多元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中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总体状况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人际沟通等胜任特征上得分比较高(超过4分),而在个人特质、职业偏好、建立关系、信息搜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胜任特征上得分相对较低(低于4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表现出鉴别性胜任特征水平较高,而服务性胜任特征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培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完成教学工作和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与学生相处、处理学生的问题等鉴别性胜任特征上,表现较好,而在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灵活性、影响力等个人特质,对班级、学校和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兴趣,建立与领导、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关系,教学资料、学生信息和个人教学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对他人的宽容、接受和尊重,以及主动采取各种方式理解他人等服务性胜任特征上,表现欠佳。

2.中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2.51,P

3.不同教龄阶段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教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F=2.09,P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看[9,10],10年以上教龄的成熟期教师已经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他们既关注教学,认真研究在教学情境中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又把学生作为真正关注的中心,密切注意学生的社会和情绪需要。因此,成熟期教师已经形成自己所教授学科的独特知识结构和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的掌控能力增强,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采取宽容和真诚的态度,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丰富的处理教学事件的经验和技巧。所以,成熟期教师的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灵活性、效率感和影响力等个人特质,对班级、学校、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等胜任特征,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4.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F=7.59,P

四、建议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在职培训中[9,10],中小学教师个人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不断巩固中小学教师的鉴别性胜任特征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服务性胜任特征水平。在保持女教师胜任力水平的前提下,积极提升男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既要注意稳固教龄在10年以上成熟期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更要关注教龄在10年以下的适应期和发展期教师的胜任力发展。既要关注小学和初中教师胜任力的发展,更要积极提升高中教师的胜任力水平。

参考文献

[1]David C.McClelland.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1):1-14.

[2]潘文.胜任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家,2005(5):602-603.

[3]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86-595.

[4]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件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1):57-61.

[6]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评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65-69.

[7]李英武,李凤英,张雪红.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结构维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5-118.

[8]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2010-7-29.

[9]罗树华.教师发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10]王俊生,陈大超.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4(12):67-69.

基金项目: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08GG024)。

作者简介: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6

一、 “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定位

1.分布与特点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2013年教育部审定)为例,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如表1。

通过分析,这些知识有两个特点:一是基础性。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而这一学段的学生经历尚不够丰富,思维也不够发达,主要依赖直观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准确的数学感受和把握知识的意义、对象的特征、事物的属性等。二是具有独立性。由于教材编排的要求,这些知识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当中,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相对比较独立,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中的知识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多数教师忽略知识的前后联系,对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经常出现教和不教一个样的情形。

2.目标与定位

鉴于“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特点,如下两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和思量。

(1)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须要考虑:一是基本性目标。基本性目标是某一类教学内容所须要遵循和落实的共同教学目标。例如观察物体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当中,但都是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懂得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提高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特定性目标。因为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能力发展阶段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也会存在差异。例如观察物体的教学,第一次教学只要求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而第二次教学则需要学生区别出到底不同在哪里,还要求能够正确画出观察的结果,是第一次教学的补充和提升。三是发展性目标。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除了要有基本目标也需要有发展性目标。有目标但不囿于目标,灵活地实现预期之外的目标。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在第一次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还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有些物体观察的位置相对观察的结果左右正好相反,使学生对观察的结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2)关于教学要求的认识

应该注重:一是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因为“感受式”数学知识大多分布在第一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喜欢游戏或者活动。所以教学时,应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或者故事场景来展开教学。二是注重教学的感受性。“感受式”知识通常难以通过分析、联系等方式来予以掌握和理解,而多半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可感的体验和建立感性的认识。所以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和有所发展。三是突出经验的积累性。经验可以承接,也可以生长。教学过程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是学生利用积累的学习经验进行判断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支撑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提升。

二、 “感受式”数学知识的教法与举措

1.在实践中积累数学认识与学习经验

(1)创设活动场景,帮助儿童丰富活动经验

有意义的活动是孕育思维、培养能力的场所。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有体验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有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时间,也有实现真正的数学理解的平台。所以数学教学,须要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和实验性,精心创设有意义的活动场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比较浅显,只是学生学习的“发展区”,辅助而不能支撑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往往是无意识的,而且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所以留下的仅是活动过程的一些印象,而没有多少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认知。例如,人民币的使用学生虽然非常熟悉,一般都有购买物品的经历,但是如何付钱、怎样找钱等问题学生在购买物品的活动中很少思考,虽经历了却没留下多少经验。所以教学“小小商店”时,我们的教学不能停滞于“再现教材场景”的简单层面,而须要立足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和在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这些有利于学生后继学习的发展性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情境和问题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想一想买1元的物品可以怎样付钱,怎样付1元钱最方便,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付出的钱、什么是找回的钱以及与物品的价钱有怎样的关系,最后还得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哪些情形与购物的情形相似,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印象,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才能彰显实践活动的意义,实现学生对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和丰富。

(2)设计操作问题,帮助儿童积攒实践感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参与学习和思考,给学生提供感悟数学问题的机会,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学习心理倾向步入新知识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但学生对这种运动方式的认识一般只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物体旋转过程中局部和细节的变化很少关注,以致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样的要求成为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局部进行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对旋转现象有更为细致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才能正确画出旋转后图形的样子。教学时,不妨设计几个操作问题,让三名学生背对屏幕面向全班,课件演示一根吸管沿一端点由12点位置逆时针旋转90°的情形,随即让其他学生描述屏幕中吸管的旋转方式,要求这三名学生逐一模仿屏幕中的操作。第一名学生可能把吸管顺时针旋转。此时,大家连忙纠正:“不对!应该是从12点转到9点。”有了提示但学生一般都会习惯性地绕吸管中心旋转,对此教师可以追问“他的操作与屏幕中的一样吗?”“也不对!应该是吸管的下端不动,把吸管向左旋转90°。”让第三名学生正确演示后引导:“你觉得描述旋转时需要说清什么?”“要说清旋转方向,还要固定一个点,旋转角度也要说清楚。”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一边否定不一致的操作,一边感悟操作的要求和注意点,逐步感受到旋转运动的三个要素,为接下来“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教学奠定了知识和经验基础。

2.在操作中获取数学认识和学习方法

(1)加强对比辨析,帮助儿童厘正经验认识

对比是指将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弄清事情原委或纠正问题错误。数学教学也需要给学生清晰而准确的数学认知,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模糊的认识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比和分析,注重交流和辨析,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形成科学的认知。

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会获得的一些感性经验和认识,有时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识和判断。例如,学生容易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或者近似的正方体误认为是正方体,这种偏颇的经验认识使得大多数学生在统计中数图形的个数或者在观察物体中判断图形形状时经常出现判断错误。所以教学“认识图形(二)”,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需要加入对比和辨析教学环节,在明确什么样的物体是正方体后,借助特殊的长方体来让学生凭眼力判断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然后用“把面画下来比较是否相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有的面不是正方形或者六个面并不相同,从而知道这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而不是正方体。最后让学生判断和验证自己所带的香盒、魔方等是不是正方体,得出判断问题不能单靠直觉还需要验证的认识。这样,在比较、辨析和验证活动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比的意识,不再肤浅地仅靠直觉来判断问题,不再草率地依赖模糊的概念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为后继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2)注重过程反思,帮助儿童获取经验方法

数学教学要重视总结反思,特别是对活动过程的反思,让学生反思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方法,积累活动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运用活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