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1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总包项目管理是良好的管理方式,避免缺乏专业管理经验带来的缺陷,总包方以其专业化管理为业主服务,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质量控制不严,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存在缺陷等。分析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问题原因,包括进度管理责任不细化,人员素质不高等。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逐渐强大,积极参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必须认识到,相比先进国家管理水平,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转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国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

1.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自古有之,19世纪工业革命后,工程项目形式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人们对项目的内涵认识逐渐加深[1]。从不同角度对项目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从投资角度定义为对投资的提案,用于创建发展工业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增加货物生产。项目是按照总体设计施工的基本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是批准总体设计范围内进行施工,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是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特定目标的资源组合,为取得特定成果开展的系列活动。项目管理与项目紧密相连,项目管理宗旨是通过系列计划组织整改等人为活动,实现项目目标,过去项目管理较为粗犷,管理效率较低。工业革命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各工种生产工艺精密度要求提高。许多专家学者分析研究提出新的项目管理理论。当前项目管理理论深入到国民经济各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成本,体现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能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围绕建筑工程评估论证、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全部工作,进行计划指挥协调控制过程。建筑工程各阶段实施主体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为业主方与设计方及总包方项目管理等。建筑工程表现形式是项目,项目需要投入一定资源完成工作,项目管理目标是在约定时间内开展多目标的管理。房建工程项目管理要素包括工作范围、成本与质量等。工程项目范围指工程项目过程活动,实现过程项目目标必须完成的活动,投入投出后活动产物确定,依据目标工程项目范围可制定工程项目计划,包括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等,全过程涉及活动范围界定。房建工程项目时间相关因素用进度计划描述,规定各活动具体起始日期。确定活动起始时间需考虑其相互关系。质量控制包括采取作业技术管理活动,必须通过科学管理组织协调技术活动,实现预期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实施全部职能,质量控制在明确质量目标下通过资源配置计划实施实现预期目标。

2.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房建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存在于房建工程建设周期内,房建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质量安全与成本管理等。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房建工程项目施工有序开展,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涉及工程项目质量安全与进度管理等各方面。房建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项目管理目标不明确,项目管理内容缺乏层次性,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缺失等。(2)房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为实现合同确定工期,通过对项目实施计划实现项目总体进度计划阶段性目标,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重点内容,当前房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存在全过程管理不当,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某些企业忽视项目管理前期策划,简化项目技术经济论证,未编制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未把握好进度安全等项目关键因素的关系,缺乏对自身施工技术能力的合理分析,造成进度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进度管理处于被动。所以一定要严格执行建筑企业管理制度,促使员工群策群力,确保工期目标实现。(3)建筑合同包含内容广泛,合同管理是保证施工双方利益的重点,工程质量安全等因素以承包合同为纽带。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合同管理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约束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了解施工工程情况,根据双方意见修改,要重点完善合同管理内容,加强全过程合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规范化,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合同管理执行情况派专人检查监督,加强对材料设备差价调整。(4)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思想不重视,管理职责不明确等。管理者思想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思想问题存在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认识错误等。部分管理人员以生产为中心,认为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施工企业制定质量标准要从客户角度出发。部分质量管理人员认为质量高的项目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未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取得一定成就,但管理体系存在过于强调质量认证,未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等问题。大多数企业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2

【关键词】 高校建设工程 合同管理

建设工程合同是发包人与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单位为完成一定的建设工程而签订的合同,通常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物资采购、造价咨询等合同。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避免和减少学校因合同管理不当给学校造成形象信誉风险和损失,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成为高校重点研究的内容,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高校管理的薄弱环节,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高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是先定价后成交的期货交易,其远期交割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基建工作是高校的非常态性工作,高校对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也相对滞后,使得建设合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1、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法是合同合法有效的前提之一,而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单位以总公司名义投标,以下属分公司的名义签订合同的现象;也存在高校基建部门负责人未取得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或以基建部门的名义加盖本部门行政印章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情况。

2、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不一致

招标文件涵盖了建设工程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建设工程合同是以招标文件为依据对有关条款的完善,二者应保持一致。目前高校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招标机构进行招标文件的起草、发授、组织开标、评标,而合同谈判、签订一般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他们对工程情况了解不够,往往也不会认真审查招标文件,导致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内容相悖。

3、存在阴阳合同现象

为了加强对发包、承包双方建设工程合同的监控,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将双方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办理备案手续。有些高校按照招投标文件的内容与施工单位签订阳合同,以供备案,私下又与施工单位就工程让利、工期提前、垫资施工等签订一份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被双方认可的阴合同,逃避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私下所签的建设工程合同与经过备案的合同实质内容不一致的,以备案合同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阴阳合同的存在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破坏了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的严肃性,影响了建设目标的实现。

4、合同内容不严谨、条款不完备

高校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条款不准,用词模棱两可或存在歧义,合同内容不全面、有缺陷漏洞,给合同的履行带来不便,容易引起合同纠纷,比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了合同价款的方式有三种:固定价格、可调价格、成本加酬金。目前高校一般签订固定单价合同,但合同中未就风险范围、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约定清楚,等到工程完工,施工单位要求结算工程价款时就会引起争议;又如高校在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会约定包括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工程款的支付办法,施工合同附件(工程质量保修书)中也会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支付时间和比例,有些高校合同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审查不严,导致前后条款不一致,财务人员在支付质量保证金时无所适从。

5、存在倒签合同现象

基建工程常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赶工建设现象经常出现,有些工程合同未签订,施工单位迫于高校基建部门的压力已经开始施工,使建设工程合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约束作用和法律效力,高校基建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没有签订合同而进行施工的种种风险,一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将很难分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常常引发经济纠纷。

6、合同资料管理不善

有些高校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思想上不够重视,责任性不强,合同文档管理混乱,合同原件丢失,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信函、传真、补充协议等保管不善,一旦发生纠纷,由于缺少证据基础,学校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二、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1、强化法律意识、提高合同重要性认识

高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大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认识到高校加强合同管理,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要求,也是学校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自身管理和内部约束机制的内在需要,只有通过法律才能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避免纠纷和损失。

2、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

(1)建立法人授权委托制度。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校长忙于日常工作事务,不可能直接参加合同的谈判、签订,通常委托基建部门负责人代其签约,基建部门负责人只有取得委托人的合法资格后,才能签订合法的合同。授权委托书必须由校长签发并加盖学校行政章后才能生效,授权委托书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印制、填发,其中要明确授权的范围、授权的事项、授权的期限等。

(2)招标文件会签制度。招标文件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的基础,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合同的质量,高校要将合同管理关口前移,建立招标文件会签制度,学校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相关单位要在发标前加强对招标文件商务条款和技术条款的审核,编制出严密细致、内容全面、前后一致的招标文件。

(3)合同审查制度。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合同管理体制,合同签订前,基建部门应审查对方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有相应的资质,对拟签订的合同进行初步审查后,再根据合同标的金额大小,报送学校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进行审查,重大或有疑难问题的合同,应充分听取学校法律顾问的意见,确保合同审查质量。通过上述部门审查后,再根据合同标的金额大小,报基建部门负责人或校长审签。

(4)合同专用章保管使用制度。高校对外签订建设合同时,一般应加盖学校合同专用章而不是学校行政公章,合同专用章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刻制、保管、使用登记。基建部门不得擅自以学校或本部门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并加盖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基建部门行政公章。

(5)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监控制度。高校要加强合同全过程管理,对合同履行进行实时跟踪。发现对方有部分不履行合同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变更、解除合同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发生合同纠纷时,应及时向学校合同管理委员会汇报,合理采取和解、调解、诉讼、仲裁等方式。

(6)合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及奖惩制度。高校要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及奖惩制度,明确合同管理人员职责,不仅要赋予他们权利,也要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根据合同管理效果,对为学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的合同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对在合同管理中失职、渎职,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名誉损失的合同管理人员应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对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合同资料归档制度。合同是法律文书,是甲乙双方依法确定权利义务的凭证,是处理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高校应建立严格的合同资料归档制度,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合同台账管理,对订立的各类合同及附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保管,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往来传真、函件也应及时收集、防止丢失。

3、构建多层次的合同管理组织机构

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但合同的审查、监督、控制工作离不开专业人员,为解决校内各合同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畅、管理链条松散、难以统筹等现象,高校应成立由校领导、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校长办公室、校内专家组成的合同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合同及纠纷的讨论处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将各合同管理部门链接起来,保持畅通的工作关系,各部门要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合同管理组织网络,发挥合力,推动学校合同管理工作。在学校合同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基建部门负责合同草拟、组织谈判、初审、归档;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负责合同终审;校长办公室负责法人委托书的拟订、合同专用章的保管和使用;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校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及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聘请学校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4、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宽、法律法规意识强,而目前高校合同管理工作由会计人员或工程人员承担,他们一般平时从事财务管理或工程管理,对法律知识、商务知识比较欠缺。高校应通过引进或从学校招聘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从事合同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加强对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优化合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掌握合同管理技巧,提高业务素质、思想水平,保证合同管理质量。

5、大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

原建设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已经统一了部分合同的示范文本,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等,这些合同范本是在总结了近几十年工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合同条款全面、准确、严谨、语言精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操作性,大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可以规范合同管理,减少由于法律水平低、文字表达能力差而产生的错误,便于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促进高校建设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目前没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如材料采购合同、设备采购合同等,高校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合同示范文本研究,设计出适合学校各类业务的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语

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建设工程合同金额大、履约周期长、涉及面广、不可预见因素多的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艰巨性,高校应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完善合同管理机制,以建设工程合同文本为依托,以建设工程合同关系为纽带,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动态管理,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应华: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创新研究[J].经济视角,2011(1).

[2] 黄钰彬:加强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的管理和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价格控制管理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就财政部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招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的情况下,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1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1.2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遇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胜任建设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4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2.1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2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2.3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各省级人大常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条例》内容只能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做出粗线条的规定,无法满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细则”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以住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代建管理;探讨

2004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要推行“代建制”管理,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一、工程项目的特点

1.复杂性程度高,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

2.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大,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

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

二、“代建制”概述

1.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采用了上百年时间。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上海试点市政项目的“代建制”。同时期,由福建、安徽、重庆等地也率先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有实力的公司代替业主实施建设。2002年以后,北京、深圳、成都等地也开始了“代建制”的试点工作。自此,新一轮的投资体制改革大幕徐徐拉开。

2.项目代建制是政府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产物,刚刚起步的项目代建制度与当前建设市场还存在诸多未能适应的问题,而项目代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及技术目标等诸多要素的策划及管理工作,代建方承担了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责任,并提供项目移交及保障服务,这一切决定了项目代建的风险是多方位的。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项目施工管理取得的新进展、提出符合项目代建管理的创新体系。

二、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代建覆盖面不广、代建管理单位的资质不足。

代建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与之相关的管理措施也有待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同时,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性项目投入大、项目多,对项目代建单位的专业素质、承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代建单位往往需要具备设计、招标、机电安装等多项资质,并应具备各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因此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不是很多。

2.代建管理工作易受建设单位影响。

代建办法及合同中虽然明确建设单位是项目的使用方,其职责是监督和协助代建人的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代建工作的沟通及汇报直接面对的还是建设单位,包括代建费的支付也必需经建设单位签认,有关工作的最终确认都需经过建设单位,而建设单位又往往介入过多,超出了原本监督定义的范畴。代建企业又往往考虑以后的经营及客户满意度等,因此会尽量顾及建设单位的意见。这样建设单位实际上也就变成了代建的上级单位,代建在其中就相当于参谋,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及管理建议,没有太大的的决定权。代建管理在相关单位中的威信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在开展代建工作中,还是容易受业主主观因数的影响,专业管理建议有的也很难完全落实,很难按最合理的建议去实施,给代建单位的管理目标实现带来了较大困难。

3.代建起步时间较短,管理经验有待提高。

代建制的实行及推广时间较短,不同地区之间的代建管理方式也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因此代建管理可以借鉴的经验不是很多。代建工作只能在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管理中加以完善。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中也暴漏出来一些问题,如管理流程及制度的建立,作业指导书的建立,对设计单位的管理,对招标工作的管理,包括招标时间计划及清单界面的管理等均有待完善。

三、代建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1.严格控制建设技术目标。使用单位通过选择专业咨询机构完成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不仅需达到国家规定的深度要求,更重要的是必须满足项目后续工作的需要。前期决策阶段所确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及投资,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改动,使得前期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得到切实体现。避免在代建工程中产生过多的设计调整,造成技术目标改变。

2.严格控制项目招标及现场实施阶段的工程投资。按照成本计划通过招标文件工程价款调整等条款约束及合同约定对项目建设存在相对不可控的投资风险进行分解及转移,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全面反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界定有关各方责任、义务、权益,合理分担风险的重要保证,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法律文件和主要依据。合同条款按照“近因易控”即“谁能最有效地防止和谁最能方便地处理风险就由谁来承担该风险”的原则,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分摊风险,由最有能力承担某项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显然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风险成本,从而降低合同的总造价。对主要设定风险分担比例,减少通胀对项目影响;采用单价包干或总价包干的形式降低合同造价调整的风险;采用严格设计变更审查及工程量签证审核的措施提高造价的可控性。

3.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建设工程进度是代建工作的主要硬指标。项目代建单位首先要利用合同管理、过程监控等方法对工期有关风险进行分解、转移、消除;其次要在对使用单位、委托单位等上级部门有关指令进行专项归档、分析、落实,并及时反馈其对工期影响情况,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外因所致重大方案调整系列文件,明确反馈其对工期的影响情况;为此,代建单位首先要更新索赔风险意识。国际建设市场早已形成了索赔权双向对等的风险机制,在国内,由于市场监督机制尚未健全,施工承包、材料设备供应商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弱势群体”,绝大部分索赔都是发包方对承包方提出,而鲜见承包方提出的成功索赔。但是,近年来由工程承包方发出的索赔及索赔成功的案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包方未对来自承包方索赔风险引起必要重视的结果。作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发包方角色,而且其更加专业、严谨地使用合同、法规等工具进行项目管理,工程承包方相应加强了对代建单位的反索赔意识,故在项目代建过程中,代建单位需彻底更新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索赔权双向对等的风险事实。其次,代建单位应加强合同管理力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作为项目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应充分利用合同及有关法规等工具,客观合理评估参建单位的合同履约情况,严格合同违约告知及处理程序,分解工期延期的风险责任;代建单位还应制定并执行奖罚分明的项目管理制度,既可促进项目合同履约,又保留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合理规避工程承包方提出的索赔风险,以及培育良好、和谐的代建市场环境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4.明确代建移交工作。在推行代建制后,代建单位履行有限的业主职能,但又不等同于业主单位,一是由于受建设进程变化,项目隶属部门的机构或职能转变;二是专门应对重大社会活动而进行建设的项目,代建合同未对使用单位进行明确定义,项目交付对象、交付时间、交付程序存在诸多不定因素。代建单位在项目建设后期,应与项目委托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明确项目接收单位、接收标准、接收形式及时间,争取一次性移交。在项目交付前,代建单位应统筹编制项目使用、管理指引文件,提高标识系统、操作设施的人性化,严格组织整理竣工资料,为项目的顺利交付,消除接收单位的疑虑提供保证,这也是项目顺利移交的重要工作。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作为建设工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将成为建设项目的发展途径。通过完善工程代建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投资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创造出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5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造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建设工程不仅是单一的土木工程,而且还要配以各种先进的机电设备,使建设工程的功能不断完善,更具现代化。现代工程的机电设备的含量越来越高,设备购置费比例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安装工程由始至终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

机电设备作为建设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造价由主材费用、安装费用等各项费用构成,安装费包括各种规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主材费用是用于购买整个工程所用到的主要材料设备所需的一切费用,安装费用是工程造价扣除主材费用后的费用。其中主要是主材费用,约占安装工程总造价的 75%,是造价控制的重点。

专业上,机电安装工程可分为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管道安装工程、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消防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弱电安装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通迅设备及线路工程等等。其组成归纳起来大体都可分为设备、连接管线及用户终端配置三大部分,其中设备部分和终端配置部分控制的重点为设备的价格。为此,设备询价和设备的招标工作是控制的重点。由于管线部分发生的工程量较大,且其主材费用和安装费用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所以,控制的重点除了主材费用以外,安装费用也是个不可忽略的控制对象。

2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的特点

2.1材料品种多、规格多、品牌多

随着国外大型成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成套设备与单机。如给排水工程中的阀门有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和隔膜阀等。与阀门有关的新型成套设备发展的特点是大型化、高参数化、高性能自动化和成套化。近20年来,国外阀门的控制方式也有很大发展。除一般手动、机动、电动、气动、液动传动之外,电液连动、气液连动、自动控制的阀门品种不断增多,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2.2新材料、新工艺、新施工方法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不少新产品、新材料逐步取代了过去的一些传统产品。如给排水工程中,塑料给水管、铝塑复合管、铜塑复台管、铜管等新型材料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镀锌钢管。水电相结合的远程水表正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有望取代传统的水表。

2.3变更多

由于安装工程要与土建工程、装饰工程相配合,但是安装工程有其自身的技 术特点和要求,从而导致设计的平面图纸上无法完全表达实际施工情况,如风管、水管、电气管道这三种管在同空间必须避让,同时这三种管还要与土建配合,避让梁、柱、与装饰相配合,既不影响技术性能,又要紧凑装饰尺寸、位置要求, 以利美观,只能在施工中加以变更、完善。

2.4暗装、暗敷多

安装工程多采用暗装、暗敷,以达到美观的目的。但是,竣工后的工程, 现场不能直接地反映出安装所用材料的规格、品种、尺寸,不易检验出是否按设计验收规范施工。因此,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也就不易发现了。如空调工程 施工完后,是否按国家制定的验收规范规定的镀锌钢板的厚度制作风管、风管保温层 的厚度是多少等问题就较难发现了。

3影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

3.1管理不到位

3.1.1合同管理不到位

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签订不严谨,不规范,条款不全,合同管理人员对业务不够熟悉,目标不明晰,在订立合同时,采用各种办法使合同条款欠缺细致的规范,给施工单位预先留下许多漏洞,导致工程造价严重突破工程预算,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信誉度下降。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中“扯皮”现象的发生,导致延误工期,而增加施工成本。

3.1.2信息化管理不科学

由于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导致所采集信息的质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由于经营观念落后,组织体制僵化、导致工程造价的信息资源的管理缺少系统性;由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基础管理不强,造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没能赶上时代步伐,导致机电安装工程量加大,成本增加。

3.2员工职责不清,缺乏经济意识

有些单位只是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他人员都没有了成本管理意识和责任感。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在项目内部管理方面,如果项目经理自身素质、责任心不强或者对财务上控制不严,都会造成资金流失。另外,只是表面上分工明确,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而都忽视了成本管理,从而导致加大工程成本。

3.3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不高

取费标准不按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和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套,低类高套,增加安装工程造价。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高价低质的材料,不仅使安装造价增加,而且涉及到存在施工质量隐患问题。

为了使划拔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超过实际完成的工程造价,施工单位尽量提前收取工程款,同样的工作内容,只经过稍加修饰,就改头换面重复多次向建设单位报量。

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的工程,施工末期施工单位通过多报材料计划,材料到货后,就串换,套成现金,为 今后甲甲乙双方“扯皮” 埋下伏笔。

3.4工程设计不合理

影响造价的各种可能因素中,其中初步设计阶段占75%~95%,技术设计阶段 占35%~75%,施工图设计占5%~ 35%。如果设计不合理,设备和材料选用不合理 ,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当前,各设计单位相同专业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在设计人员安排上不可能择优组和,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和业主的收益。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管理、分配体制的影响,为了从中收取生产厂商的回扣,设计人员热衷于“推荐”“选用”某种品牌的设备、材料,以致加大了业主的投资。个别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相互矛盾、漏洞百出,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造成工程计价多估冒算。

3.5现场签证管理混乱

现场监理人员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签证由承包商填写,不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部分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有些承包商为了中标,报价很低,为了保住自己的利润对包工工程偷工减料,对非包工工程进行大量的施工签证。

4有效控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的措施

4.1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承包中权利和义务。是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加强机电安装工程合同管理,实现其合同签订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①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及合同管理人员都应树立合同意识,重视合同管理,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施工合同的制定应认真把关;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机电安装工程的管理办法和审核体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③为了避免反索赔情况,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合同,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于以工业项目机电安装工程应以安装单位为合同总包主体,因其对工艺流程和机电工程的要求最具权威性,许多工业项目就是因为非专业土建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的要示不清,在实际施工中造成了不应有的错误影响了进度和质量导致造价的增加。同时要做好各专业分包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4.2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

开工前应充分阅读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对合同中有“活口”的 条款、针对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台分析,找出投资控制的关键点, 并准备对应的防范措施。

由于安装工程中管线布置较,难免会有“打架 情况,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图纸交底会审工作,向施工单位提出问题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确定与控制。为了防止出现返工现象,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若发现各专业间图纸出现矛盾,尽早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

4.3加强机电安装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针对当前机电安装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造价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以适应信息社会化要求为目的,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①通过建立各地建筑企业信用数据库,查询、记录、评价各企业的信息和形象;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增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通过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公开、 公正、 公平的竞争秩序;②以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各类工程的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 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③人力资源是管理工作的主体,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实现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机电安装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

4.4 加强现场签证责任制

①完善甲方驻工地代表与乙方代表对等的签证负责制,明确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②甲、乙双方代表应提高责任感,认真对待现场签证工作, 遇到问题双方协商,及时处理,及时签证。

4.5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质量、进度的控制

保质保量,避免返工做好进度控制是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第一要素。

代建工程合同管理范文6

【关键词】 基建项目 项目管理 高校基建

1. 问题的提出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近些年来,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也步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其管理的目标包括了基建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控制目标以及质量目标。参与的部门和单位众多,且涉及项目的投资、进度、合同、人员、质量、风险等各方面的工作内容,如设计、施工、监理、设备运营等,大量的信息需要及时有效地管理,沟通和协调等工作相对比较困难。

目前,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我国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大多非常盲目。多数情况下,由于高校基建管理部门项目建设的经验不足或是缺乏有价值的指导,抑或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随意拍板,或是咨询顾问公司或潜在的承包商多处在自己的利益上的种种考虑,而使学校和项目的利益受损。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一般根据政策规定进行招标,进而确定设计、施工等承包单位。而在项目管理模式上,往往只根据现有的几种模式进行随机选择[1]。或采用单价合同,或采用总价合同,有的则是完全照搬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有地区流行引进国外的管理模式加以学习,如采用NC模式、CM模式、BOT模式等,但由于国内外在投资体制、技术能力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上的差异,很多应用条件并不成熟,因而许多项目建设最终不太成功。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基建管理部门认为只需根据国家制定的合同文本进行管理便是最合理的,而根本没意识到应该在管理模式上作一选择[2]。上述这些做法,由于先天不足,最终往往导致管理效率低、目标控制效果差。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在对多所高校基建部门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目前高校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梳理,总结了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节点,对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2. 高校基建项目的特点

高校基本建设是提供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的重要保证。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相比,高校基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有其不一样的特点:

2.1设计方面。与其他建设相比,高校基建在进行项目规划、建筑以及景观等设计时,还要更深层次地考虑校园文化及其人文内涵。现代高校校园建设的功能已不仅仅是为师生的教学和生活创造空间,在更大程度上应是各类学科各类专业知识信息碰撞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场所。

2.2投资方面。其一,投资规模方面。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自身教学科研条件,满足学校扩招要求,许多高校同时征地扩建,或在校内原址拆旧建新、改建翻建。在校园扩建的同时,日常的维修、装饰工程陆陆续续,也相应占了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定份额。根据以往相关的统计数据,基建项目投资在我国高校历年经费支出中,占据很大比例[3]。其二,投资来源方面。主要分为国家省市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及社会捐赠这三部分。计划经济时期多是以政府划拨为主,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依靠学校自筹。其三,投资收益方面。高校基建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学科研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短期内的投资收益也难以直接计算,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辐射性的远期经济效益。

2.3工期方面。高校基建工程对工期的时效性普遍要求严格。高校基建项目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因而普遍要求务必在两个时间点之前竣工,即春、秋两季开学前交付投入使用。此外,项目也务必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竣工,以顺利通过例行的教学评估。还有就是一些日常维护项目,包括对旧学生宿舍、老教学楼等建筑进行修葺的工程尽量要求在学生假期离校期间完成。

2.4协调方面。高校内各院系和行政机关门类繁杂,这些使用部门对项目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建筑物的真正“业主”。譬如某高校新建电工学院实验楼,该学院有六个系,每个系又分为若干专业,各个专业对专业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等都有特定的使用要求。作为高校基建管理部门,项目前期的咨询、沟通和协调工作量很大。

2.5项目规模。高校基建项目规模大小不一、差别很大。有体量庞大的图书馆及功能复杂的各类专业实验室及教学楼,也有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学生食堂、宿舍。由于项目的规模、功能复杂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高校基建部门管理工作要求也相应很高。

3. 目前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现状

作为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高校基建管理部门既是资金持有人,同时又是基建项目的所有者。依据项目法人责任制原则,不仅要负责项目建设过程,更要对项目建设的成败及项目运营的好坏负责;既要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又要对项目生产经营、还款付息甚至投资项目效益承担责任。

目前高校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依然远远滞后于高教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态势:一方面源于高校连年扩招从而使得教学用房规模凸显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源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更迭,互联网、多媒体、远程教育等日新月异,新时期的高校基建项目多为体量综合、功能复杂、造型多样、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筑,从而在建筑技术乃至项目管理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专业要求[4]。因此,高校基建工作应与时俱进,尽快创造出适合自身的基本建设管理模式。目前高校基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1责任主体不明。在一些高校基建投资项目中,由于高校的基本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国家承担了大部分投资风险,从而造成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分离。在建设过程中,一些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提高建设标准,擅自扩大规模,甚至搞“钓鱼”工程[5]。而高校基建投资大部分是非经营性投资,因而投资效果难以衡量,投资浪费较大。

3.2管理效率低下。部分高校建设一个新项目或进行新校区建设时,会临时成立一个基建机构,这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工作责任心不强,基本建设管理水平难以提高。某些高校虽设有专门的基建管理机构,但专业管理人员很少,且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很难肩负起建设工程投资计划、工期、质量及投资效益的责任,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3.3投资难以控制。很多高校在实验楼、教学楼、行政办公楼等公共基本建设项目中,随意提高建设标准,造成资源浪费,投资难以控制。基建管理部门和校(院、系)使用单位同属学校行政管理,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考虑,使用方在设计、施工阶段往往随意要求修改设计、扩大规模、提高标准或增加某些不必要的功能和设施,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基建管理部门又难以拒绝和控制,因而造成施工工期拖延、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结算超预算等投资失控的严重局面。

3.4忽视后评价。后评价即是对已完工项目从技术、功能、经济、环保等各方面进行评价[6]。高校基建项目多属于非经营性项目,往往忽视后评价工作,未建立后评价制度。因此,建设项目容易出现重开工轻准备、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竣工轻使用效益、重投入轻管理等现象。

4.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

不同的基建项目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其实很难简单地比较哪种项目管理模式更适合高校基本建设,且武断地用调查数据计算出哪种项目管理模式最适合高校基本建设也是不负责任和不尽科学的。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可以总结出一些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需要重要控制的关键点:

4.1明确项目管理目标

现代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是质量、造价和工期,而高校基建项目大部分为非盈利性的,资金筹措主要由政府拨款或社会捐赠,所以在造价控制上能控制住总投资就算基本达到目标,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三大目标控制为基本目的来进行基本建设。

高校基本建设有其特有的周期性,许多建设项目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工期控制比较严格,比如每年的三月或九月左右高校的开学日期,许多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在这个日期前后投入运行,因此在工期控制上就必须去适应这个周期。

现代化高等教育和研究需要有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建筑作为基础,而高校基建部门并不是完全具有建设这些高科技建筑的能力,这就需要与项目使用方充分沟通协调,深刻了解使用方的要求,必要时也需要借助使用方的技术力量。

高校内部正常的教学研究不能因为基本建设而中断,所以在基本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安全、健康、环境问题也是高校基建项目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4.2明确责权利关系

由于项目不是高校基建部门一家能够完全承担下来的,需要有人设计、有人建设、有人监管等,因此参与高校基建项目的机构和部门众多。如何协调各方关系,使各方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成为一项复杂而微妙的工作,也是直接决定项目最终成败的主导因素。把各方关系变成促进项目成功的资源这就是成功的协调,反之,各方不融洽的关系则会变成阻碍项目成功的包袱。

在基建项目过程中,协调工作的前提和重中之重就是必须要明确每一个参与方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并写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需循规才能蹈矩[7]。各参与方的主要责任分割见下表1.1。

4.3 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要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就需要有合同来明确各方责任权利的划分、奖罚与仲裁的诉求等涵盖项目整个周期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这是项目赖以实施的基本依据。

高校基建部门通过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把自身的职能部门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规范并提高基建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高校目前的合同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为通过市场公开招标确定的基建项目施工、监理合同。二是为配合项目的实施由甲方采用邀标方式组织的合同,如勘探设计、市政管网、三通一平以及由工程部分子项工程和设备的甲方分包(供货)合同[8]。对于这两大类合同的管理,其原则和流程基本上是一致的,需要对合同管理生命期的各个组成环节做以分析,并根据合同管理生命期的各个环节,相对应地获得高校基建管理应具有的基本职能。

健全高校基建管理部门,通常应由一个职能科室来负责项目前期的立项及相关手续工作,启动基建项目合同的管理程序。从项目设计招投标开始,到甲乙双方合同结束结清余款,合同生命期的各个环节就是基建部门的管理立足点所在,依据这些环节组织相应的职能科室,建立良好的合同管理程序,从而将整个基建部门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既不缺项,也不重复。

4.4做好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目前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基建工作量比较饱满,项目经常是一个未完工另一个又上马,繁复的工作让基建部门的资源利用有时显得抓襟见肘,从而忽略了对完成项目的后评价,或有后评价但在基建部门内并不成系统,只是偶尔为之。事实上,项目的后评价应该成为一个项目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及时地总结评估对项目竣工后的运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对新建项目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建设结束后,对项目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其评价内容包括立项决策评价、项目实施评价、项目运行评价、项目效益评价等等,上述评价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项目后评价体系[9]。总的来说,后评价应该全面调查项目参与及运行各方的意见,分析项目运行的各项数据,综合专家反馈意见形成完整的后评价报告。

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实践中,在对项目进行绩效监控和考评时,不能简单地只考核项目实施的结果,而应通过建立项目后评价体系,对基建项目的立项决策、实施过程、实际运行、投资效益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及评价,找出基建项目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校基建项目绩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新宇.高校基建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8,31(2):142~143.

[2] 卢培猛.论高校基建项目的科学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2):68~70.

[3] 宋江丽.论高校基建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0):127~129.

[4] 蔡瑜生.代建制引入高校基建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资讯,2009,(25):214~215.

[5] 刘汕等.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流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5,2(1):8~11.

[6] 赵东.关于高校基建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J].决策探索,2006,(7):47~48.

[7] 高群.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优选研究:[D].湖南长沙: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结构工程学院,2003.

[8] 李和军.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J].建筑经济,2006,(2):79~81.

[9] 周希详,薛乐群.中国高等学校基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