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1
审美心理学是美术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美学和心理学的边缘学科,对我们熟悉并掌握人的审美心理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受教育对象在对美学欣赏中,心理的变化过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有积极意义。审美,简言之,是对美的感知和认识,审美心理则是在这个感知过程中情感意识上的活动表现。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育者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懂得美与丑,学会对善与恶的判断,并懂得如何去美化这个世界和美化自己。其功能效果就是要达到“感人、娱人、化人、育人”。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并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和变化过程,利用美育功能引导中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一、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的关系本文由收集整理
美术教育中审美的目的在于通过人对美的欣赏和批评来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以“美”带动内心的触动和感悟,对人的情感、意识、心灵都会产生正面的引导,“增强审美感受能力,形成和谐的心理结构, 并间接地促进智力和品德的发展”其最终效果是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培养健康的心理。中学美术教育本质上就是对美学的直面剖析,审美则是美术教育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有了审美,就有了对美和善的价值判断,丰富和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力,增强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人格完善的直接体现。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是紧密统一的关系,是辩证也承接的统一关系。这表现在:审美心理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点。人格的完善也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健康形成产生积极的反作用。人格完善是审美心理过程的最终目标。人格是态度、性格、习惯的有机结合。人格的完善则表现为态度的端正、性格稳定、习惯良好等综合因素下整体体现出来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利于个人健康发展和符合社会要求的。态度、性格、习惯长期形成的稳定性往往又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
二、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心理特征
中学美术教育是以特定的年龄范围的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这个群体年龄多是在12-16岁范围内,从生理上讲正是身体发育旺盛阶段,从心理发育角度讲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的萌动阶段。他们对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审美心理表现出特别的群属特征。第一,可塑性强。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美术教育在扩展的学生想象力、带动学生抽象思维、丰富学生感性经验上有着独到的作用和功能。中学生本身在这一阶段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处于不成熟阶段,在美术教育中这个群体在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也是欠缺和不足的,因此,对教师来说需要有效利用学生在美术教育发展空间性,针对性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塑造,以逐渐形成完善的、稳定的审美心理为目标。第二,社会性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与信息量的丰富多元化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和对社会的了解,但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感性的,和不成熟的。社会的影响也会对这个群体产生单方面的导向作用。因此,他们在对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会参杂他们对这个社会认识和了解。他们会对作品的观察和评价带有社会意识形态色彩,在做作品创造中突出自我对社会的体悟等等。
三、美术教育中把握学生审美心理促进人格完善的几条建议
以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历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要充分借助审美心理的功能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首先,明确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是前提。只有意识到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心理活动产生关注和重视。其次,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把握中学生可塑性强的特征,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产生对美的认同感和对美的心理倾向性,以实现美术教育塑人的目的。把握学生社会性特征就是要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作品和事件有正确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力。第三,美术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规律。理顺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英国心理学家c.w.瓦伦丁曾提出“美的实验心理学”
在他看来应该用实验的方法对美学进行研究,以此来取得审美经验,实验美学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兴趣就在被试本身。瓦伦丁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要注重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审美活动的实践感知,缺少具体的审美实践是难以将理论的知识升华为熟练的技巧及熟知的规律。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2
【中D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5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独立人格,其落脚点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学生的人文情怀之上。
然而,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淡薄或缺失,道德素养严重滑坡,语文教学受功利思想影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和影响,由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限制,也很容易造成追求上的盲目性,所以,充分认识美育的作用,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高尚道德,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良知的人,这已经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的时代使命。
一、创设情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从形式上说,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组成的“整体美”;戏剧的人物语言、背景等组成的“冲突美” ;诗歌的凝练、含蓄形成的“意境美” ;散文的清越、隽秀的“神韵美” 都能唤起我们的审美冲动,还有议论文中的严谨的结构、缜密的论证、透辟的说理表现的“逻辑美” ;说明文展现事物特征、成因、发展的美,也有其独特的韵味,从内容上看,有的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有的讴歌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开源引流,披文入理,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挖掘文本的的美学因素,设法拨动学生的心弦,动情于中,努力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善于把课程的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抽象概念和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诵读经典,培育人文情怀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诗经》、《离骚》、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都是学生汲取精神养分的源头活水,这些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经典篇章,是古代文化精神极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古代先贤的思想行为、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再加上农村中学学生阅读面狭窄,不重视语文学习的普遍情况,强化经典诵读尤为重要。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去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含英咀华,回味萦回在字里行间的的美好情思。通过诵读经典,感知作品形象,领悟其丰富内涵,陶冶思想性情,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诵读经典,点燃学生能动创造的火花,激发思维,开启心智,引导学生感知,感染,感悟,抒写性灵,表达真情。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推敲、运用,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得到修炼和熏陶,灵魂就会得到净化和提升,健全的人格就会初步形成。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核心素养;美感教育;民族乐团
一、中学民乐团现状
民乐团,是中国近展起来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其特色在于大量使用弹拨乐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音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音乐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相应地体现在民乐团身上,民乐团的发展是被忽视的。笔者认为,制约民乐团发展的原因,首先是政府财力投入不足,其次是学校重视程度不高,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应归结于民乐自身创作滞后、表演形式单一,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复杂、不易推广等。以笔者学校所在区域为例,只有少数的中学开设了民乐团,其他大部分学校则多以管乐团为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而民乐团无疑是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民族音乐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二、中学民乐团的美感教育
对中学民乐团的学生来说,日常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体验、追求“美”的需求,必须开展以实践为主的各种美育活动来辅助配合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表现美,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以“美”的文化渗透学生的意识,通过民乐团的美育教育使学生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审美核心素养。
1.认识美。
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美”无所不在,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比如,定期带领学生去观看民乐演出,通过表演者的一唱一演、一颦一笑、一弹一敲,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无论是表演者的服饰、装扮还是乐器的表现力,都能带给孩子们很大的震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认识到原来真正的美所涵盖的范围如此深广,不仅包括外在的表象,甚至还包括积极的、奋发向上的态度,并且尊重、爱护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另外,作为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除了要了解所学乐器的历史、乐器的表现力、乐器的代表人物所具有的情操,更要有将这种乐器发扬光大的精神准备。所以,音乐教师也可以与美术老师合作,以另一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美。如在美术课上展示各种乐器图片,教孩子们画各种乐器的构图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及认识到民乐乐器的独特美。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各地丰富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组织民乐团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博物馆,去认识那些创造“美”的艺术家们。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音乐的创作过程形成初步的印象。
2.体验美。
美育是一种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在传授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美的陶冶、情感的熏陶,使人的心灵深处受到美的感染和感化的活动。要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仅靠课堂教学的40分钟是不够的,民乐团的常规训练恰好可以收到锦上添花之效。《花好月圆》《飞驰天路》《欢腾的节日》《喜洋洋》《金蛇狂舞》《瑶族舞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民乐团日常排练的曲目。学校还开展“走进艺术家”专题活动,聘请相关艺术家和教授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聆听专家的教诲,感受老艺术家们对美好音乐的不懈追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入学教育;美国;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6-0135-02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入学教育的涵义
我国对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入学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综合各方面的观点,认定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针对学生特点和教育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和完成人生发展阶段的转换,清楚了解大学的学习生活要求和变化,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全部实践活动。[1]
美国的入学教育,也称为新生体验计划,它包含发展智力和学习的能力;开拓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探索自身的定位、身份、个性的发展;为将来的工作、职业做决定;保持身心的健康和生活的品质;考虑、顾及精神生活或信仰方面的事情;发展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发展公民的责任。
二、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比较
(一)定位不同
美国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以发展学生为目标导向,中国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管理学生为目标导向。
(二)机构设置不同
美国实行扁平化管理,多头并进,条状运行机制,有专门的的新生教育机构及专职人员。中国实行院系两级运行,党政合一,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2]。
(三)时间和内容不同
美国很多高校实行入学前教育模式,开学前一个月开始实施即第一阶段,即在入学前暑假就开始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第二阶段是新生日/周阶段,该模式安排在开学后的某天或某周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新生和教师、员工、高年级学生、留学生深入交流的机会,有些活动还会持续;第三阶段是新生课程阶段,即是“新生头年计划”也叫“新生体验计划”。该阶段以修学分课程模式来实现,介绍和修读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校园文化、课程安排、安全意识、国际合作、社区住宿、餐饮伙食、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快速融入各种团队,获得外界的支持[3]。
中国新生入学教育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是新生报到后一周至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极少数大学时间有所变化。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校训校史教育,法治教育与学校纪律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心理测评及健康教育,专业导引及课程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1. 对象不同
美国高校入学教育不仅面向学生,还面向学生的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目前在美国,学生和其家庭成员的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越来越重要,这种项目能方便父母和家庭成员熟悉学校一切教学和生活情况,以便给予学生更好的学术指导和建议,而中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还无法做到面向学生父母及其家庭成员。
2. 形式不同
美国入学教育实行课程化且要求严格,美国高校设计了系统的新生环境熟悉与适应性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学术指导、人际关系等,新生必须修满入学教育课程学分方能获得继续学习的资格。中国高校多在开学后进行军训、集体参观、专题讲座、学生会及社团纳新、心理测评等,没有学分限制相对宽松。
3. 评价不同
美国入学教育重评价,中国高校重视过程。美国高校重视对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进行评价,并且充分利用研究的数据和项目评价的结果,对项目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提高教育目标和教学质量。
三、当前中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入学教育研究理论基础薄弱,无法有效支撑入学教育实践活动
我国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理论较少,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两次比较大的研究,一次是80年代中期,以“怎样做好大学阶段的第一个过渡”为研究主题,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和建议,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 另一次是90年代末本世纪初,主要以经验研究为主,但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致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够。
而美国在1886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年教育研究中心”。之后又成立了“新生体验计划国家研究中心”,在美国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二)入学教育时间过于短暂和集中,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
很多高校的入学教育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学的前一周或一个月以内,甚至是一部分活动与军训交叉进行,这种集中的灌输式方式,的确能够让新生短期内迅速了解校训校史、校规校级,但是在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中,很多新问题、新困难还未来得及感受及面对,对新的生活和学习过程还未来得及体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要接受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大量的信息,没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效果可见一斑。对大学教育认知的建立,不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就能实现的,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目前大容量、短时间的信息灌输不符合教育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三)入学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与新生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
当前中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普遍是:校训校史教育,安全教育与学校纪律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专业及课程介绍,部分高校又逐渐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对新生个体的研究较少,也就无法和新生的心理期待和实际需求相吻合,一方面新生入学之际,入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却无法为新生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
同时,入学教育形式单一,绝大多数高校采用军训、参观、报告会、讲座等方式。例如:报告会、开学典礼等,一个人讲二三百人听,多则达到几千人一起听,时间长达2-3小时,学生却在下面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或者玩手机,把入学教育当做一种煎熬。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集体活动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整个社会在发生巨大变化,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在不尽相同的情况下,继续沿用传统的集中式、灌输式的入学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
(四)教育主体单一,组织工作缺乏沟通与协作
我国高校从事入学教育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学工人员,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干部是主体,专业教师和专家级人员参与有限,普遍存在临时组建迎新队伍、部门抽调人手的情况,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多,入学教育的工作人员更显出师资力量不足,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单一,专业人员不足的劣势。
四、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
(一)夯实理论基础
中国的新生入学教育起步晚,很大程度上借鉴和参考国外的经验,但中国的历史背景、教育模式、学生特点等各个方面都与美国不同,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好的经验的基础上,需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新生入学教育理论基础,明确入学教育定位和目标,以此来指导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二)建构全员参与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渠道相结合
美国高校入学教育在重视学生引导的同时,也重视对学生的父母及亲戚的教育引导,中国学生的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对新生的影响比美国大很多,因此,更应该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范围,并发挥作用。
2. 师长引领与朋辈影响相结合
发挥班导师及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在学生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基础上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团的公共性、开放性、学生相对集中的特点,通过与导师和优秀学生朋辈之间的交流、咨询、讨论、调研等活动,加强对高校与专业的认知,易于被新生接受,也提高了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个别教育与集中教育、阶段性教育与长期规划教育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紧密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围绕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定位,既要发挥校、系两级集中教育的优势,又要兼顾新生个体的差异性加强个性化的引导。优化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建构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明确阶段性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同时,针对学生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困惑与迷茫,做好长期教育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既做好思想引导又做好专业学习及全面发展计划。
(三)丰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和载体
1. 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录取通知书发放时连同入学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学校管理模式、教务管理制度、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发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同时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开通校园网站、博客、微信等家长交流平台,让学生入学前对大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学生入学后的无所适从和盲目感。同时,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到一学年,增加入学教育内容,美国的入学教育课程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学年的学习值得我们效仿,中学阶段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进入大学后学生要迅速转变的确有一些困难,也给一些学生学习带来了障碍,因此有必要把第一学年作为新生自主学习方式转变的学习年。
2. 开展普适性教育的同时,关注个体成长
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组织运行体系,建构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专兼职为支撑的入学教育队伍,同时,建立学生入学教育互助组,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助理辅导员、社团成员等一切有意愿引领新生实现对大学的适应与认知的优秀学生,即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了入学教育人员不够,又做到了对个体的关注。
最后,入学教育最难的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中学教育的灌输式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式。改变已经形成的10多年的学习方式,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努力实现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①蔡国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实务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②林彬.中美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
注释:
[1]王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5
一、审美教育可以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
1.中学生物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如蛋白质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空间结构、DNA分子的规则双螺旋结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物的多样性等,这些知识点中,无不寓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发其对生物学习的浓厚兴趣。
2.生物教材中,从偶然发现青霉菌的弗莱明,到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道尔顿;从用汗水征服梦想的袁隆平,到李登海对培育玉米新品种的执著等等。他们在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生物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也比比皆是:从孟德尔的八年辛勤耕耘,到摩尔根的敢于质疑、不懈努力;从拉马克的坚定信念,到达尔文历经五年航海旅行和大量观察、思考提出的自然进化学说;从克里克和沃森历经无数次失败,到袁隆平的30多年的辛勤研究……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艰难和困苦,努力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展示生物界的自然美,强化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对于培养中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为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培养学生积极的作用。
1.自然界可谓五光十色、万紫千红。“花”是绿色世界中色彩最丰富的生物,如,红玫瑰、黄、白水仙、紫罗兰、黑牡丹,争奇斗艳、千娇百媚;各种树木也色彩斑斓,春天的垂柳碧绿,秋天的枫叶火红。不同的动物也以特有的颜色装扮自己,如,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身绛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五彩缤纷,它们为装点美丽的自然界做出了无私奉献。教师如果经常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学生讲解各种颜色的特征,不但能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提高他们感受美的能力。
2.审美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高的。譬如结合生物教学,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室内摆放鲜花,校园内栽种花草,观察解剖实验,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蛋壳、蝴蝶翅、叶片、花瓣等动植物材料进行科技小制作,让学生们将材料处理后,巧妙地组合成一幅幅的作品,再衬上不同底色、配上诗句,俨然是一幅幅艺术作品。还可以利用庆祝教师节等时机,指导学生制作彩色叶脉书签,那一片片鲜红、亮绿、金黄的叶脉书签,会让学生从中产生美的感觉,然后教学生制成贺卡,写上美好的祝福和感激的话语,送给敬爱的老师,激发了学生们的心灵美,也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审美教育是人类完善自身,塑造美好心灵,培养高尚品格的人类工程学,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代替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在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方面,中学生物课有着学科特点上的很大优势。例如,结合“蜜蜂”一节,重点讲述了蜜蜂的群居生活,尤其是不辞劳苦的工蜂,有的当“清洁工”、有的干“警卫员”、有的做“侦察兵”,有的是“保育员”等等,各司其职,兢兢业业,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旦脱离集体,将无法生存,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集体意识明显增强。结合“生殖与发育”,加强青春期性知识教育,可使学生产生健康、高尚的性心理,自觉反对粗暴庸俗、低级下流的行为。结合“血型”,通过对血型、输血有关知识的讲述,可培养学生义务献血,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在“营养卫生与饮食卫生”一节中,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朴素品质。又如,联系教材的相关内容――“呼吸系统”和“传染病”,根据某些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情况,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和果皮等,不抽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维护环境。而以上良好行为的保持,又可以促进学生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和寝室,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朴素美观,整洁宁静,充满生气。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养成爱美习惯、爱护花草以及公物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学生美学教育范文6
一、朗读――感受美
1.教者范读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师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情的朗读,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通过对美的再造想象,再现课文的情境,从而进入作品中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和审美联想。教师范读不仅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诵方法,而且要通过范读再现课文的情境,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掌握朗读的方法,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例如梁衡的《夏感》一文的第二段生动描绘了夏天到来时大自然里的美丽景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林带上的淡淡绿烟,蝉儿的叫声,火红的太阳,翻滚的麦浪,浮动的热风,等等。范读这一段时,要注重朗读细节的把握:开始读细草、绿烟时宜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而后语速渐渐加快;读到“麦浪、热风”时,应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体现出夏天到来的那种热烈、急促的旋律。只有运用这样的朗读方法,才能让文章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之美得以充分体现。
2.自由诵读
要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所蕴藏的美感,除了听读外,还要让学生自由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学生能够体味出作品的美感,进入作品的特定意境,从而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通过我的有情范读,学生初步感受到诗句的音乐之美;接着通过充分自由的诵读,感受到作品的意境之美:阳春三月,柳絮飘飞,碧蓝的天底下,一条小船在江上飘荡。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直到友人的小船消失在天边看不见,最后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向东而流。从而体会到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惆怅若失的感情,体验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再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自由地想象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描绘的优美画面,学生感悟到全词所表达的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和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
二、分析――鉴赏美
所谓“分析”,是指对课文及其相关联的知识所作的知识性把握,通过把分析的结果有机综合,进行理性的思辨,完满地揭示对象内在的美。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教师对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进行挖掘、分析,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再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品读分析这段语句,我们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百花争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欣赏一幅美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地眨眼。因为作家描绘画面时注入美的情致,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能自然地从这幅灵动的、立体的图画中流溢出来。如此分析,学生能真正理解文章如诗的语言,感受文章如画的意境,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
此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蔡芸芝的形象: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所塑造的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孔乙己形象。同时,《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有效促发学生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提升其审美鉴赏的能力。
三、训练――创造美
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说话与写作的训练,从而使学生成为评价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主体。
1.说话
说话是口头语言表达的有效方法,在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中,说话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言为心声。”说话文明,举止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素质水平。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要训练学生优美的音质、音律,使其说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同时要训练他们注意词语的感彩和句子的语气,使自己说话更为得体,力求具有语言美。
2.写作
作文是书面语言的表达活动,是综合性的创造性的智力训练。例如学完《一件小事》这篇课文后,我布置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用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家庭生活中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位同学对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深有感受,他在作文中写道:“以前妈妈为我做什么事,我都觉得很正常,仿佛是应该的,丝毫没有体会到妈妈对我深厚的情,强烈的爱。现在我才学会体谅妈妈,感受妈妈的真情付出。”通过课文学习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用作文表现美,学生学会了美的创造。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并不断加大美育教学的思考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美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