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1
一、调研目的
着眼查找自身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立足职能职责和当前开展的重点工作,依托“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深入各乡镇,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深系乡镇开展1次蹲点调研,征求意见,查问题,找准症结,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成为加快实现“三地两心一时代”奋斗目标的过程。
二、调研内容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解决主题教育需要重点整治的问题,围绕全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应对和化解全县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围绕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州委“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和县委“三地两心一时代”部署,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确定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社会治理、脱贫奔康、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等8个重点课题及人社重点难点工作开展调研。调研要紧盯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
三、调研地点
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深系村下哈拉玛村等地。
四、调研方式
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调查问卷、实地查看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工作安排
(一)调研准备。在调研前,科级领导干部要对照主题教育要求,对照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对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的要求,充分借鉴“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经验做法,采取个人提出调研题目,集体研究、分头组织实施的方式,合理确定调研主题、时间、地点等。时间安排:9月下旬前
(二)深入调研。调查研究要鲜明问题导向,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坚持实事求是,采取不打招呼、不预先安排路线、不开汇报会、不搞层层陪同,直奔基层一线、直插问题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乡村、基层站所、联系点,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面对面了解情况。要注意听取村干部等基层一线党员、群众意见;要注意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做到了解深入充分、数据掌握详实精准。时间安排9月下旬到10月中旬
(三)典型分析。科级领导干部要在充分了解相关情况、科学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探索新特点、新规律,深入分析研究问题,注重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典型个案分析和难点问题攻关。对调研中掌握的先进经验,要认真研究推广复制的价值,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找出矛盾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检视问题、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做好准备。时间安排:10月下旬前
(四)收集汇总。将科级领导干部调研报告汇总,及时报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时间安排:10月下旬前
(五)成果运用。调研结束后,科级领导干部要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通过集中研讨、专题汇报等方式交流调研成果,进步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要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过程,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时间安排:10月下旬前完成成果交流,并长期坚持
六、组织领导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2
1背景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目前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并提出了“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的指导思想。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必然趋势;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教学服务于产业需求、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明确产业人力需求、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走应用型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2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4年8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年12月国务院又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旅游业可喜的发展局面,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旅游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新要求。从旅游专业教育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较低,对口就业率就更低。在一项专题调研中显示,毕业生工作三年以上仍在旅游行业的稳定就业率低于30%,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行业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现象。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均没有多少增长。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被迫停招、停办,招生人数也普遍没有增长或逐年减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两者间的矛盾日趋凸显,目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已经明显快于旅游人才培养发展的步伐,对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2018年国家旅游局了《“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对接产业、服务发展,以全域旅游开发管理人才、新业态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等为重点,注重“旅游+”“互联网+旅游”人才的开发,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教学标准、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实习实训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应紧密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变化,适应产业变化而带来的对人才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依托产业发展,突出应用型,着力提升学生的旅游业经营管理能力。
3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3.1内外部环境调研分析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前应先对本专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分析,如对国家政策的分析,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对同类院校的分析,专业的SWOT分析等。
3.2雇主需求调研分析
对雇主需求的调研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招聘信息和企业管理层访谈和问卷调研,确定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群和初步岗位群胜任力通用和专业模型。第二阶段,通过对雇主的第二轮问卷调研,确定岗位群胜任力及其权重,确定出目标岗位群胜任力模型。第三阶段,根据OBE教育理念,确定出学生的学习成果(毕业应达到的要求)。
3.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前述调研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编,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既面向产业,又符合自身条件,还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3.4实施配套工程
为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及考核机制等一系列配套工程。
3.5持续开展教师、学生和雇主满意度调研
为了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持续开展教学结果评价调研,如教师工作满意度调研,在校生对教学满意度调研,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调研,雇主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4西安欧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4.1明确专业发展战略
在经过对国家政策、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同类院校、专业自身SWOT分析以及雇主需求分析之后,旅游管理专业确定了自身的发展愿景——每一家休闲旅游产业著名企业,都有我们的毕业生;使命——为休闲旅游产业培养管理者;目标——2022年,50%毕业生休闲旅游产业著名企业就业。在这个发展战略的统领下,开展所有人才培养工作。
4.2根据产业发展和雇主需求调整专业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以产业发展和雇主需求为导向,针对酒店业对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多年来一直保留开设“酒店管理”方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增加了“智慧旅游”方向。未来将继续根据产业发展和雇主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在专业数量受学校控制的情况下,打造“旅游+N”的专业方向开设模式。
4.3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前期调研,尤其是雇主调研,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酒店管理方向旨在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熟悉酒店企业运营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能够胜任国际知名连锁酒店企业、旅游度假地、商业综合体等相关企业的日常业务管理、宾客关系处理、运营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者。智慧旅游方向旨在培养能够胜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咨询公司、旅游规划策划公司等相关旅游企业的产品设计、旅游项目策划、网络营销与推广等工作的管理者。
4.4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前期调研,尤其是雇主调研,并参照教育部专业国家标准,调整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包为国家标准4+3模式,新增产业方向课程包(酒店运营+旅游企业运营+信息化+实习),调整专业选修课程包(多元化选修课程)。这样就做到了通用胜任能力和专业岗位胜任能力的结合,学生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多样化的发展。同时也在课程体系上为今后“旅游+N”专业方向开设模式留下了空间。教师也在课程建设方面实行“核心+产业+选修”模式,为教师的发展也留下了空间。
4.5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专业教学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根据产业发展和雇主需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避免重复内容;并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并据此设计由低到高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成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强调知识和理论的灌输。课程考核也加大了平时学习任务的考核比例,将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降至40-60%之间。课堂教学也改变了传统模式,将教师、教学场地两者协同改革,创设了“1+1”模式(校内教师+旅游企业经理人,教室+旅游企业),并安排校内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
4.6实施“3+X”的学制模式
将课程排在大一至大三3个学年中,大四第一学期排课较少,且为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选择出国深造、企业管培生项目、海外实习等形式替换学分,让学生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4.7开展“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在不同学习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全方位多维度认识旅游行业,帮助学生从行业“小白”成长为“准职业经理人”。如入学之初便开展认知型实践,三年级结束前开展与课程结合的专业学习型实践,三年级结束时开展企业顶岗实践,四年级开展就业型实践。
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3
通化县快大茂镇
(2019年7月)
乡村旅游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能全面提升旅游业内在质量,能带动居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快大茂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自然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为载体的全域化旅游,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旅游会给快大茂镇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生机,是补齐我镇文化旅游发展短板的战略方向。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快大茂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朝鲜族、满族文化相互交融。镇域内共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岗遗址群和江沿墓群,这两处“国保”单位有着高句丽政权肇兴之地的丰厚历史,是继集安、桓仁后,又一个高句丽历史文化品牌。快大茂镇是“空中坦克”李永泰将军、“东北飞鹰”高志航将军的出生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
二是生态宜居、区位优势明显。快大茂镇幅员面积257.6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丰富,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植被丰厚,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全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省的典范,是美丽宜居的小城镇。快大茂镇是县城所在地,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通化市区毗邻,与集安市、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临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三是明确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确立的“生态文明立镇、文化旅游活镇、新型农业兴镇、商贸集聚强镇”二十四字方针,确立了“一条文化脉络、两个旅游圈、三个文化园区、四个产业板块、五个旅游+”的“12345”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12345”总体规划与县委打造四条精品线路、近郊游乐园规划高度契合。
四是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今年,市委将快大茂镇虎湾线纳入到全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将着重打造,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下,快大茂镇在“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同发展”的原则下,按照“PPP”的发展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精品开发,发展旅游配套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全面实行开放开发,使我镇的人文休闲游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发展乡村旅游时机成熟。
五是发展基础良好。快大茂镇农业人口共有15937人,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农民占到一半以上,有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人力资源。通化县城和通化市区有近50万的城市人口,再加上其他周边乡镇和市县区的居民,都是我们三产服务潜在的消费者。
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一是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快大茂镇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宣传企划、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四个方面的内容,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多次邀请省、市、县及省外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到虎湾线实地踏查,对乡村旅游工作进行指导、把脉,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产业大户,到休闲农业发展好的地方进行学习考察,推动了快大茂镇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几年来,累计投入4850万元为全镇16个村屯实施农村水泥路、柏油路建设、自来水改造、路灯亮化、边沟一体化、围墙标准化、庭院硬化、道路绿化美化、危房改造、堤防加固、水渠建设等工程。其中,仅虎湾线去年投入1200万元新建柏油路25.1公里。截止目前,镇域内有大型度假村1处,小型度假村4处,村民自建农家乐4处。宾馆、住宿场所72家,餐饮单位892家,旅行社12家。
三是建设景观景点。今年投资500万元建设7处景点景观,其中,投资20万元打造虎马岭村至繁荣村15公里花海路;投资120万元建设虎马岭村虎湾线入口休息驿站;投资80万元升级打造新开村梨花生态广场、新明村“金达莱”景观;投资150万元繁荣村建设鹿鸣园,对“古树群”遗址进行保护,挖掘长白山梅花鹿文化;投资60万元新建土珠子观景平台,投资7万元新建青山村“青花池”等景观;下龙头村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75万元,建设下龙头村龙头山景区及“赑屃”观景平台。“果树村、鲜花屯、瓜菜园”基本呈现。
四是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自2015年开始成功举办了4届全民秧歌汇演,下龙头村秧歌队参加通化市电视台《心桥》栏目,向全市展现我镇的民俗文化,高跷秧歌成为通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命名为长白山龙头高跷大秧歌,正在申报更高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中心校举办了千人撕纸艺术表演,创造了撕纸吉尼斯世界纪录;承办了“通化县高句丽肇兴之地”大型诗人采风活动和专家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我们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经咱们政协文史委的努力,整理出版了《龙岗山风》诗集和《高句丽肇兴之地专家研讨文集》,丰富了我镇的文化内涵;将“虎湾线”打造成通化市首条自行车拉力赛道,并成功举行了通化县首届自行车邀请赛;市宣传部组织“通化市文化小分队走进繁荣村”活动,通化市著名的书画家在繁荣村留下墨宝50余件,并确定我镇为全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文化志愿者创作基地等5项荣誉称号;通化市楹联学会确定我镇为创作基地和活动基地,并为繁荣村部分景点提楹联;通化市冬管中心,将我镇确定为冬季项目训练基地,7月国家越野滑雪队山地障碍追逐项目组的队员,又到虎湾线进行夏季集训;我镇与《吉林日报》通化记者站开展合作,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吉林日报》走转改联系点;去年年底,我镇承接了全省精神文明现场会,向全省展现了我镇几年来的建设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地方政府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和法规较少。目前,乡镇(村)和农民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都很有积极性,但省、市、县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要出台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管理办法等。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如发展乡村旅居,鼓励农民开办“农家乐”,“农家乐”如何规范服务,餐饮、客房卫生标准,公安部门在住宿上的管理,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不到位或缺位。“农家乐”如果只是简单复制外地的一些形式,收拾一间屋,摆几张桌,吃点农家饭,西屋住一宿那么简单,如没有规范的服务,规范管理和支持政策的实在内容,旅客是不会有认可,“农家乐”的很难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要有系统的规划。国家、省、市、县、乡的乡村旅游规划要呈大树状,下一层级的乡村旅游规划要与上一层级规划一脉相承。克服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
快大茂镇乡村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大部分乡村旅游资源基本上是自然资源或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乡村旅游资源较为松散,大部分旅游项目为群众自发建设,开发的层次较低、主题不明显、定位较模糊,市场转化率。快大茂镇急需聘请专业部门,结合上级规划和快大茂发展来制定《快大茂镇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三)乡村旅游人才缺乏。部分镇、村干部和村民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认识模糊,相关政策知识掌握不够,在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各村缺少开旅游发展带头人、示范户和经营户。旅游从业人员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基本没有培训。
(四)缺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快大茂镇没有上级支持的乡村旅游项目,景观、景点等的打造基本上是使用镇自有资金,很难进行在大规模的景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支持本镇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开办观光农业园区,虽是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但园区建设和市场营销等都需一定的资金。然而,乡村农民没有更多资金投入,又得不到政府的扶持,招商引资更困难。
四、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一)统筹协调各方,全力发展乡村旅游。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协调部门通力合作,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协调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协调农民和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二)尽快落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系列政策。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乡村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因地制宜制定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政策,推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有序化、制度化发展,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真正服务于三农。
(三)成立专业乡村旅游规划机构。在大范围内广征旅游规划方面的专业人才成立乡村旅游规划机构,或是委托国内乡乡村旅游规划机构,对我县的乡村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减少规划的行政干预。规划设计单位深入乡村,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一流水准的规划和设计。
(四) 重视专业人才和技能培训。做好对农民的培训,调动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本地历史文化价值的认同。组织带头人到外地参观,进行专项培训。对有从事乡村旅游意向的农民进行培训,培训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服务、技术人员。
(五)完善公共础设施。要加强乡村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讯、网络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电线电路要合理布局,保证正常供电照明。乡村旅游要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搞好居民点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城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