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1
全镇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要围绕“三个”发展战略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完成科技方面的牵头任务。立足“在做优科教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上,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坚持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导向,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强镇的步伐,为组织实施好六大科技工程,夯实基础。
二、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全面推动产业发展
(一)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做好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工作,重点做好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完善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加大创新型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企业、产品,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示范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三)进一步突出科技主体地位。贯彻落实省、市、县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把加速成果转化、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形成“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新格局。
(四)强化三项工作,构建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管理、投融体系及平台。
健全科技政策体保障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国、省、市、县科技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对国、省、市法规、政策的研究,推动全镇科技进步政策措施的建议,不断优化全镇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全镇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构建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资源统筹配套协调机制,建立重大科技政策决策机制,建立起镇党政领导抓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服务科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搭建科技投融资平台。深化科技与金融合作,搭建企业银行之间的科技投融资平台,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向我镇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抢占发展先机。一是要继续开展科技金融宣传和融资培训,强化科技融资理念。二是建立起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机制,积极推荐优质科技型企业和优秀科技项目,促进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拓宽企业融资途径。
三、以实施六大科技工程为重点,实现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目标
(一)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加大国、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工作力度,鼓励申报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创新性的科技项目。继续发挥科技计划项目对全镇经济社会重大工程、重点工作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严格执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项目申报、审批、立项、监管。
(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按照省、市、县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工作方案要求,抓好推进落实,加强与科技创新企业的衔接,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收入转化,推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
(三)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继续开展好省、市创新型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挥专家支撑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我镇战略性性新兴产业的调研力度,制定相关措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合作,完善项目准入和淘汰机制,确保重目及时有效跟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按照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标准和条件。
(五)落实人才“双百工程”。深入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工程(“双百工程”),开展“双百工程”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一是认真制定知识产权定年度推进计划,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二是实施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增强知识产权储备。三是引导企业抓好知识产权工作。以专利申报为抓手,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基础工作,推进科技成果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四是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渠道和保障。五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围绕“4.26”国际知识产权日,在全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重点以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维权、打击假冒伪劣等为内容,强化群众、企业经营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六是增强维权力度,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认真调处专利纠纷,做好协调工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贴近实际和需求,探索工作新机制。
(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意见”以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为主题,做好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努力将其打造为我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继续以推广制种产业、特种养殖及獭兔养殖,助农增收为目的,推动农业科技项目产业转化。以各类科技队伍载体,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推动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推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2
是专利法实施25周年,也是我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工程的第二个年。根据省、德阳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安排,我局精心安排,严密组织,在全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按照省知识产权局、德阳市知识产权局的总体安排部署,为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在全市营造“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增强我市各企事业单位保护和利用专利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先后下发了市知识产权工作要点(竹知发01号文件)和(竹知领01号文件)《关于市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安排意见》,并结合市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工程的实施方案(竹府办158号)和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目标分解方案(绵知创建02号)以及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的通知(绵知创建01号)的要求,认真制定好本部门工作措施,按照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实施。做好专利宣传月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提升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意识,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利用电视台进行宣传。在“今日”刊登了知识产权联合市公安局、工商局、文体局及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执法情况,并深入我市绵春贡酒、年画、中学、实验中学等进行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宣传。电视台新闻播出知识产权宣传字幕,各镇乡、企业、事业单位打出宣传标语,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实施25周年和第十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加强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激发社会各界学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热情,为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工程营造良好的氛围,4月26日,市知识产权局参加了德阳市“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决赛。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什邡市等8个代表队参加决赛,德阳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及各县(市、区)、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四百余人到场观摩。
三是为充分发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和机械行业、食品行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提高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促进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知识产权局与工商企业联合会和文化体育局对机械行业、食品行业及年画行业进行了知识产权资料宣传培训,宣传专利基本知识:什么是专利、如何在工作中发现专利、什么技术和设备适合申报专利、专利的申报程序及费用、申请专利的有关补助政策等相关知识,并对年画作坊和商铺进行登门讲解培训,发放宣传资料,使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是参加实验学校和七一中学举办科学节活动。给同学们发放了知识产权知识和科普资料,强化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五是4月22日我局联合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及质监局相关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对我市各大型企业、影音店、书店等企业及商家进行了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检查,在执法行动中,通过执法人员对有关企业、商家的细心讲解,使他们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3
国家商务部于2015 年 4 月 3 日了《2015 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并以此来大力倡导促进网络消费。在《要点》当中,特别强调要全力推动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创新与进步,并以此来实现线上线下市场之间的融合与共同进步。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所审理的有关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知识产权侵权的纠纷案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界定,也已经发展成为目前社会各方面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提出
就针对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仅在《侵权责任法》当中的第 36 条做出了相关的规定。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针对于网络背景下,对于著作权保护的条例与司法解释,例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尽管如此,在真正解决平台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时,这些法律条规的作用仍显不足:首先,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其所规定的关于著作权的法规与司法解释自身的适用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窄,一般只能够用在“运用信息网络,来非法提供他人作品”的情形中,简单来说,就是对作品“网络传播权”产生侵犯行为的情形。其不仅不能真正有效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当中的其他著作权纠纷,同时也难以对和商标、专利权等相关的纠纷做出硬性规定。其次,虽然《侵权责任法》是现阶段被适用最多的一部法律,但是其第 36 条的规定相对来说还比较笼统,导致其没有真正对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加以考虑,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来规范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1]。
二、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界定的争议
(一)电子商务平台方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身份争议
简单来说,所谓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指的就是通过运用网络,来为公众提供相关的信息的用户,或者是为获取相关网络信息的用户。现阶段,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了个人用户、网络服务商和各种非营利组织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在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当中,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做出的责任规定还相对来说太过笼统。面对侵权问题,其所规定的免责条件为“接到通知并删除”,这种统一的规定,使得其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不同类别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存在的差异性。就从电子商务平台的角度来看,由于其所提供的信息将会直接产生交易,这就和一般意义的网络信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若对信息进行了错误的删除,那么其所产生的后果,也将删除一般意义的网络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身份,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二) 怎样认定电子商务平台方“知道”而构成的过错
在我国所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中,于第 36 条第三款中,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要件进行了规定,并规定以“知道”为主观要件。也就是说,在该条例中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且主要是以“知道”来当作过错成立要件的。事实上,就针对于实际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而言,若是针对于一些明显的盗版图书和假冒商品等,来以“知道”当做主要要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就针对于疑难投诉问题来说,对于什么才是“知道”,我们就很难对其进行认定。并且,在我国的立法当中,并没有针对电子商务平台方的过错归责原则进行明确的规定,导致其只能够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
三、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界定的建议
(一) 电子商务平台方的身份界定
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我国应当制定并颁布专门的立法,来电子商务平台对侵权责任进行明确规定;或者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上,通过增加特别的条款,来进行电子商务平台方的身份的明确界定,并将其作为特定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加以约束。此外,就针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方和实际的经济活动而言,由于两者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性,并且平台方可以直接实现线下的经济交易。所以,我国应当对该各方面进行专门的立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平台方在处理侵权问题时可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2]。
(二) 平台方侵犯行为的要件界定
对平台方的侵权行为要件进行明确界定,可以从根本上强化侵权责任的落实。从本质上来说,“知道”本身所包含的是“明知”与“应知”两个部分,并且要求其必须要满足特定的要件。例如,如果电子商务平台方应知或者明知侵权,却还运用网络来对侵权交易信息进行传播,并且,其应知或者明知该传播行为将会侵害他人权利,那么其就应当属于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三)强化电子商务平台方的审查
首先,对于存在较大侵权可能性的情形,其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例如,将相关连接断开或者删除等,也可以对于商标的不当使用进行页面整改等。对于存在较小可能性的,则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其次,对于很难判定其有无侵权的情形,例如有关署名权以及人身权的问题,则可以先进行下架处理,而对于关系到财产权利的,若投诉人没有提交生效的司法行政文书,那么从原则上来说,平台方可以先不下架,不过其应当将相关的记录与信息加以保留,并以此来为判决提供参考。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4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12年,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5.6%,专利申请数达到406件。
三、重点任务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科技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考察论证,积极与企业衔接,建立科技项目库,大力帮助支持企业高新科技项目在省、市立项,争取省、市科技扶持资金;二是继续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规范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是进一步规范机械制造、磨料磨具等优势产业,引导其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切实发挥区科技局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组织、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工作机制,促进互动协作,形成科技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力争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三)实施科技带动工程
立足“纺织产业园”和“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发展规划和产业基础,依托龙头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形成产业特色,强力推动“两个园区”建设。
(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工作及送科技下乡活动,强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创新科普活动形式,认真开展科技进社区工作,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科学素质。
(五)加强知识产权宣传
坚持以“绿城杯”竞赛为载体,加强科技市场管理。完善推进城区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抓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专利申请量完成市下达任务。
(六)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
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高科技项目上下功夫,力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四、工作措施
(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紧迫感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全区干部职工要认真分析我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创新机制与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平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形成立体宣传格局。加强组织策划,抓住社会对科技工作关注的热点、重点、亮点,有组织开展一些大型集中宣传活动,增强宣传的系统性和集成性。认真落实科技奖励的各项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思创新、要创新、敢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加强知识产权培育,切实保护科技创新
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宣传力度,重点抓好企业科技人员和主要领导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
(四)细化量化目标,完善推动工作的有效机制
在全区完善效能监察和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继续实行工作目标台帐管理制度,量化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定出时间进度、完成程度、完成效果,以标准提质量,以标准求效率,切实增强抓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面向社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工作检查、评估、考核机制,强化工作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紧紧围绕“爱科技、促创新、争贡献”的主题,全面开展科技系统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特别是依法依规行政履职的能力。坚持服务为本,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创新型机关,促进全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增加区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带动企业提高科技投入。按照《市科技投入条例》的要求,科技三项费用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5%以上,同时科技经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倾斜。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5
一、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1至10月,完成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项目197项(包括农医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完成262家科技企业换发证工作。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项目25项。申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19项;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项;申报国家级火炬计划2项;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项。 申报市级各类项目93项。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计划32项(9项获资助),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其中4项获资助),上海新市火炬计划7项,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1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再创新计划项目2项;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二等奖1个,3等奖1个);组织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其中首批获批7家);上海市科技创新人1人(神力)。 立项并实施区级各类项目79项。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计划8项;认定15家企业为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区高转项目5项;创建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区级科技发展基金立项46项(农医方面)。 完成其它各类复审、验收、跟踪项目66项。创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1个;配合市科委完成上海市种子资金项目验收6项;配合市高新办完成现有5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其中:48家企业通过复审, 3家企业自动放弃);完成国家863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调查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跟踪调查2项;完成项目鉴定5项,成果登记3项。 完成各类科技计划统计。完成262家科技企业的网上年检工作,换发科技企业联系服务证267份。完成完成XX年奉贤区春季网点土利用动态监测简析。
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至9月底,专利申请量640件,完成年指标任务的128%;办理专利申请专项资助22项,资助经费14600元;确定区第二批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6项,技术交易额3072万元;组团参加《XX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有4项新技术成果及产品获.
XX年工作计划思路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教兴市主战略,继续推进《奉贤区科教兴区规划纲要(XX年-2010年)》和《奉贤区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努力营造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落实科普“六进”工程,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科技工作目标任务: 申报、落实国家级、市级各类科技项目130项 以上(不包括区级项目),同比XX年118项递增10%左右。其中:
——申报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20项。其中国家级创新项目12 项,国家级新产品1 项,国家级火炬项目 2项,其它5项;
——申报市级各级科技项目不少于80项。其中市级创新项目12 项,市级新产品6 项,市级火炬项目6 项,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市级农业攻关项目6 项,其它30项;
——落实区级各类科技项目不少于32项。其中:区级科技领军企业1-2家,区级创新项目15项,区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项,其它10项;
——农医类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不少于45项。其中农业类30项,医疗等其它行业15项,继续支持农业科技特色示范基地若干。
——新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家、区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2家,通过重点扶持,争取在XX年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亿,比XX年100亿左右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由XX年13%增长至15%。
——实施科技“小巨人”扶持计划。每年挖掘并着力扶持10家销售额800—1000万左右、科技含量和利润率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争取在3年之内形成一批5000万元销售以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不少于600项,申报市级专利培育试点企业5家,争创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申报并争取批准上海市著名商标1个以上(原我区全国驰名商标1个,市著名商标9个,今年申报5个还没结果)。争取上海市名牌产品1—2个(原我区有市名牌19个,今年申报4个,还没结果)。
——申报市级专业科普博物馆2家。(其中:化妆品行业1家,食用菌行业1家),争创市级科普基地2个,创建区级科普示范工程12个;
——进行各类科技培训不少于XX人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拟在XX年年初,由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科技大会,表彰科技“五大奖“,按照科教兴区纲要,总结XX年科教兴区工作,布置XX年工作任务;二是出台《奉贤区科教兴区战略配套政策》(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发展基金、专利基金等六个管理办法),使全区科技型企业申请各类区级项目或资质认定,有明确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利用科普“六进”工程、“科普宣传周”、“三下乡”、“科普教育基地”等载体和阵地进行全民科普教育;四是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现有的科技网站、科技刊物、科技天地、电子大屏幕和科普画廊等有效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培育企业科技创业文化,优化科技环境,不断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化进程 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依靠现有的各类科技资金支持,为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科技产品水平。 一是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兴区规划纲要。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形成并实施XX年科教兴区各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进一步构建社会所需,政府所能的全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认真组织科技项目。坚持突出重点(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四个层面)培育特色项目,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部和市科委各类政策,了解掌握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态势和主要行业发展势趋,为区政府提供建议;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基金(资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三是打造科技领军企业。按照我区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年内培育1-2家科技领军企业,鼓励支持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一个行业、一个产
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四是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政策聚焦10家目前1000万左右销售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3年内可成长至4000—5000万销售企业。五是支持社会事业类科技项目。关注农业科技特色基地建设,发挥农业、医药等传统基础业科技方面的软课题研究,重点帮助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
三、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提升专利申请的量和质 围绕实施科教兴区的主战略,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为抓手,积极鼓励发明创造及自主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传播、服务中心建设,为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我区XX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二是促进知识产权对创新体系建设功献率。要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普及和技术转移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产学研结合,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量和质。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抵制非法专利产品流入市场,积极主动介入纠纷调解工作,保护专利产权,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发挥服务中心功能。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开展持证上岗培训,确保专业人员的工作水准。举办大型知识产权论坛报告会。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对依靠科技进步的认识,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一是开展科普“六进” 工程活动。认真开展科普“六进” 工程活动,组织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活动,不断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使科普事业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二是创建示范基地。以创建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居委、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特色示范学校等工程为抓手,整合区域科普资源,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确保各个领域科普教育的需要。三是加强科技实务培训。组织好科技政策实务培训,依托我区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推广一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技术,增加培训的覆盖用技面,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市场经济和科技意识,真正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XX年目标培训XX人次以上。
知识产权工作要点范文6
一、深入贯彻上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力度
1、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工作,要求人事部门搭好平台、做好后勤、当好“人梯”。为此,我们继续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制和人事工作。对387人进行了续聘和续聘人事,流动人员349人。县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学生报到共331人,库存学生档案1785个(其中今年接收大中专毕业生400人),为学生推荐县外企业就业42人,县内民营企业就业71人。办理个人档案查阅服务近百次。
2、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今年,我们积极参加全省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为文教、卫生、民营企业等用人单位需求岗位264个。我县举办招聘会2次。今年我县文教系统事业单位面向社会从专科以上学生中公开招考聘用教师150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40人,其他部分事业单位招聘10人,民营企业招聘9人。
3、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年来,我局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推荐了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市知识产权师资培训。举办了全县知识产权培训班,培训124人。做好了全县4963名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知识考试。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验证工作。
4、完善了人才评价考核体系。按照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我们加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作,评审初级247人,中级423人,高级73人。聘任初级227人,中级425人,高级71人。并对参加xx年度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考试的合格人员,中级174人,高级203人进行了评审,并办理了技术等级证书。我们还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计算机考试报名135人次,并为考试合格人员办理了证书。在做好了对专家的联系与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对全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项考核,发放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津贴189500元。并推荐了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优秀专家的评选。
5、人才转化流动顺利进行。我们对新成立的县城管办和拆迁办的人员进行严格考试进入,参加考试人员共38人,聘用11人。通过公开考试县规划与建设执法大队保留20人,划转城管办执法大队23人。今年事业单位辞退13人,辞职20人,解聘1人,辞聘1人,从县外调进4人,调出县外24人(其中有2人考研)。事业单位人事工作总结
二、适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