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1
0引言
早在唐代,著名画论家张彦远提出的关于美术功用的重要论断(“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便得到了当代人的认可并流传至今。美术教学大纲也曾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指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此看来,美术循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从名人名言发展到了纲常规范,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可一旦细细琢磨,会发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思想观念的不统一,这种规范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地域性差异尤为明显。作为一名美术专业学生,深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本文试在主动参加第一批国培计划,对县级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县级中学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前县级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民族、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以“人文性”为重要特性的美术教育,当充分考虑美术与其他因素的联结,使之适应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需要。而现实的状况却并非如此,美术教育往往以地区为单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处理好“文化差异”的问题,给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制造了难以完成的“标准”和“导向”,难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多元化。我经实地支教调研,举一反三,窥一斑而见全豹,整理出如下县级中学美术教育问题:
(1)学科地位低下、美术认识局限。县级中学中普遍存在着美术教育学科地位低下的问题。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及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都推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徒有虚名。尤其是在县级中学,天高皇帝远,哪怕上级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开齐上好各门课程,哪怕教育部签发了重视艺术教育的文件,学校往往只是虚与委蛇。在学校、家长甚至学生心中,美术课完全不是修身养性的有效工具,仅是闲时调遣娱乐,仍然属于不折不扣的副科,与音乐、体育并称“小三门”。所以一旦重要考试来袭,美术课程便形同虚设,成了其他课程的补习、复习或自习课,顶多让美术老师到场维持纪律。
(2)教学设备欠缺、教学条件恶劣。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县级中学没有专业的美术活动教室,没有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配备相应的写生桌椅、画板、画架、静物器皿、石膏像等教学设备,更别提信息时代下的现代多媒体设备了。部分县级中学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又不待见美术教育,导致在美术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极为有限。同样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家境并不富裕,家里为节省开支,在孩子美术方面的投入几乎为零。教学条件的滞后,令美术欣赏、手工制作等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改革。
(3)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资质不一。调查表明,县级中学对美术教学的轻视,导致美术教师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大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师未经专业培训,驾驭教材的能力普遍偏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随笔自由作画或者模仿课本作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作用几乎没有派上用场。有的中学,甚至存在一师多职现象,没有配备专门的美术教师,而是让能写会画的其他课程老师肩挑两担,由此我们可以预见,该校的美术教育水平高不到哪儿去。教师不够专业、教学过于散漫、学生能力不一,无不成为阻碍美术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2现有条件下如何改善美术教育
当前县级中学中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纷乱繁杂,不一而足,以上仅仅是最为明显最为普遍的问题共性。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美术教育的发展还有着漫长的过程。我们知道,影响事物的因素有二,一为主观因素,一为客观因素。中学政治告诉我们,主观原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外因不受个人控制,难以改变,而内因改变全在个人控制下。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即将投身于美术教育的从业者,我不才,遵循心的理解,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提出如下改善建议:
(1)营造美术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从客观上来看,美术教育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美术教育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乃至学生的充分重视。只有在外界重视的基础上,美术教育的其他需求才能得到满足。1)教育部门重视。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而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它在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完善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门都应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把建立健全美术教育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工作。2)学校家长重视。县级中学应站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学校美术教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美术课程,保证美术教育的基本经费投入。一方面积极创造美术教育条件,按照有关部门规定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展览室,配备美术教学及活动器材,确保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壮大充实美术教师队伍,确保“专人专用、各尽其职”,并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考核。同时开展各种规模的美术教学研究活动,联合外校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力量。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家长们应充分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性,意识到美术除了提升个人审美和综合素质外的更切合实际的社会功用,彻底割除“学习美术”乃“不务正业”的狭隘观念,从而配合并支持学校、教师开展的教育活动。
(2)发挥美术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有二,一是学生,二是教师,其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强。但美术教育从业者要在现有条件下改善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还得从自己身上苦下功夫。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重要教学原则。对于县级中学的美术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遵从个体差异性,对美术资质或美术兴趣相对较弱的学生施以倾斜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辅导教育,对美术资质较优或美术兴趣浓厚的学生施以放羊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点拨教育。一方面,合理使用教学评价,要明白中学美术教育并非全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要放低技术标准提高情感标准,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与创作,从而达到鼓励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寓教于乐的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集体创作等等。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带领孩子们亲近自然,描摹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县级中学的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其存在的美术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其需要的美术教育方式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发现。我所言,不过寥寥数千字,究其根本,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及各位美术教育从业同仁发挥集体智慧,一道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快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荪生.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2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社会道德规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教养、精神面貌和交际能力的综合反映。礼仪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礼貌、礼节、交往程序等,学会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活动。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文明礼仪的使用,提高中学生文明素养,已经成为学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学生文明礼仪使用现状的确不容乐观。
一、当前中学生的礼仪教育现状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礼仪教育现状,本人对某校高二年级的6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63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527份,收回比例是83.7%。经统计合格问卷为502份,合格比例是约79.7%。数据证明此次调查结果有效。
1. 中学生的礼仪修养程度偏低。通过调查中得知,有21.2%的学生遇到老师从不主动打招呼,有21.6%的学生从不说“谢谢”、“对不起”、“你好”之类的礼貌用语,有26.7%的学生经常说“脏话”。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中学生的礼仪修养程度偏低。教育方向的偏差,家庭教育的失重,使中学生出现了礼仪修养的“盲点”,在部分中学生的身上难以见到文明的举止,优雅的打扮,迷人的风度,礼貌的问候。
2. 中学生对自身和周围同学的礼仪水平满意度较低。通过调查中得知,有73.7%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水平较低,有7.6%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礼仪水平很低;有70.9%的中学生认为周围人的礼仪水平较低,有12.4%的中学生认为周围人的礼仪水平很低。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周围人的礼仪水平满意度都较低。
3. 中学生所受礼仪教育渠道偏窄,知识偏少。通过调查中得知,有15.4%的中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教育,有84.6%的中学生虽然接受过礼仪教育,但次数和内容很少;有27.9%的中学生是在学校获得礼仪知识的,有51.3%的中学生是在家庭中获得礼仪知识的,有20.8%的中学生是自己习得礼仪知识的;在学校环境中,有26.9%的中学生是通过班会课获得礼仪知识的,有30.7%的中学生是通过其它学科教学获得礼仪知识的,有42.4%的中学生是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获得礼仪知识的。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所受礼仪教育的渠道偏窄,知识偏少。
4. 教师自身的礼仪影响偏弱。通过调查中得知,有18.1%的中学生认为老师的礼仪水平较低,有10.1%的中学生认为老师的礼仪水平很低。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从来不开展礼仪教育,或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而无暇顾及礼仪教育;或自身礼仪修养不高而无能力开展礼仪教育;或自身不修边幅而不能以身作则开展礼仪教育;或自身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开展的礼仪教育效果较差;所有这些都影响了礼仪教育的实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占据了学生生活的绝大部分,所以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自身的礼仪影响偏弱。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礼仪教育的欠缺,也有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同时也有中学生自身不注重提高内在修养等原因造成的。
二、礼仪教育的改进策略
1. 加强礼仪知识的教育。《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江苏省《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如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重点讲解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使这些文明礼仪知识入中学生的知、行;其次,要根据语文、艺术等课程的特点,选准教育时机,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教育;第三,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把相关礼仪知识教授给学生;第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还要通过开发礼仪校本课程,来加强礼仪知识教育。通过以上各种教育,把相关的礼仪知识教给学生。知是行的基础,只有在知的基础上才能谈行。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不是学生没有礼貌,而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可见加强礼仪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2. 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学校和班级要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中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文明礼仪,使中学生知礼、懂礼,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这里所说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学校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目的是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全员、全面地开展,真正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努力提高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水平。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礼仪习惯可以通过各种活动逐渐培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较难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学校和班级应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开展讲礼仪故事、进行礼仪辩论赛、进行礼仪知识竞赛,或开展礼仪征文活动,或成立礼仪表演队,或开展以自编小品、哑剧为内容的文艺演出,来开展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利用每年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契机,举办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来开展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第三,可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开展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公益劳动等形式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能激励学生去效仿好的礼仪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44-01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农村中学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
一、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中的现状
(一)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足,从学校领导到学生,绝大多数人的心中,信息技术所处的位置是非主课,甚至在有的偏远地区直接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课时的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身兼数职,不受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费在与教学无关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兴起虽说已有一段时间,但仍不完善,与之相配套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信息化教育队伍严重影响着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阻碍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能否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关键是教师,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与时代相符的信息素质,在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承担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承担机器的维修维护工作,也就是要具备丰富的硬件知识。
(三)教学模式的欠缺,信息技术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作用下的教学过程,而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过程,是与信息化教育资源自然的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而不是一切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由于是新兴学科,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相对也比较缺乏,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用来借鉴的东西很少,大多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处于探索阶段。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对策,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紧扣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意识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学生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紧扣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设备与设施的操作;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是信息技术的主人它是一种人―机―人的教育方式,所以,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让学生成为主角,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只是学习主题、学习目标的设计者,是学生如何去获取有关信息、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的指导者、帮助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引导者和咨询者,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主导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建良好氛围。随着信息技术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现有教材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整个教育过程既能实现由目前教材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基于“整和”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4
一、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
我们通过调查、座谈发现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差。我们通过调查学生的语文课堂作业本、作文本、家庭作业本和课堂笔记本,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字迹潦草难辨,点画不到位,歪歪斜斜。
2.错别字多。我们在调查中看到的学生作文,没有错别字的几乎没有,就连写计划、总结、假条、黑板报,甚至写检讨,都有错别字。
3.语文知识面狭窄。现在的中学生书读得少,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文外,其他的都不会背诵;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几位文学大师外,其他的人便陌生得很,以致于说话写文章常常闹笑话。
4.口头表达能力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表达交流方面普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羞怯,胆子小,不敢说话;二是立意不明确,内容单薄;三是思路混乱,结构不完整;四是语言贫乏、粗俗,口头禅比较多,方言比较普遍。
5.作文能力比较弱。最突出的问题是审题能力差,选材不得当,内容空洞。扣不住中心、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层次,不是过于简略,就是废话连篇。
二、中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较低的原因
1.造成中学生书写差的原因。首先是语文教学中过多的架空分析和为应付考试挤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其次是教师对学生的写字要求不严。
2.学生错别字多的原因。首先是学生本身不注重语文的修养,写字马虎;其次是学生写了错别字,教师有时没有及时纠正;再次是新闻媒体、商业广告等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对学生产生误导。
3.学生语文知识面狭窄的原因。①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②在语文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朗读和背诵上,或要求背诵,但缺乏监督和检测手段。③应试教育使得教师们不得不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
4.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原因。首先是学生对一些字、词、名句、名篇的识记意识淡薄;其次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校实际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笔杆子功夫,而忽视了他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5.学生作文能力较弱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窄,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另一方面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无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
三、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对策与实践
1.优化语文教学环境。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
①教师树立大语文学科观念意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另外,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②学校要构建语文学习的硬件条件。就语文学科教学来看,基本的教学硬件有标准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等,学校应当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现实的可能。
2.加强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
①以人为本,精心设计。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②大力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属对、涵咏和顿悟,这些方法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应该大力继承。
③加强语文课堂训练,活化语文教学。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语文课堂训练。如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等。使课堂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3.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在构成语文素养的诸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
①创建文学社,编辑文学社刊。依托文学社成立作文辅导班,进行写作指导,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辅导教师以语文教师为主体。
②开展“校园之声”文艺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文艺广播站,利用校园广播网,每天早读后播放录音。主要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如快板、相声、诗朗诵、散文、小小说等。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思想品德;培养目标;改善策略
我国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对中学生及青年一代培养不变的目标。
过去几十年,由于社会的相对封闭,科技的不发达,人们思想也较为单纯,实施这一教育目标看上去好似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然而,当代时代,中学生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播,各种信息纷繁芜杂,中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的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这就影响到了我们对于培养目标的实施。
一、新时期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1.一方面,新时期的中学生崇尚奋斗,面对竞争自强不息,他们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为未来而努力奋斗;他们追求平等、敢作敢为,他们渴望成为生活、学习的主体,时时处处体现出公平与平等。新时期的中学生,充满爱心、展现自我。如汶川大地震同学们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们思想活跃积极,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现在很多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他们虚荣心极强,攀比吃、穿、住、用,讲究名牌。有些学生考试作弊、骗取分数、不守诚信;今天很多中学生宽以待己,严于待人,新时期的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强调“人人为我”,而很少考虑到“我为人人”,自己干什么都行,对别人的要求则很高。缺少应有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自觉不自觉的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除此之外,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近几年来,青少年上网成性,由于受不健康的黄色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有抬头迹象,对青少年危害很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校问题。
二、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失当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就要了解和正确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但在现实中,师生之间有一定的隔膜,往往学生说的并非都是心里话,我们所了解的也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认识当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日常生活中,成绩好等于一切都好这种评价方式普遍存在,这种评价方式其实非常不好,大多数人把德育看成一种知识型课程,追求的只是考试成绩,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念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手段,违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情感体验的内在要求和目标。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新时期中学生的家长工作量大,家务活重,与孩子门交流很少,关心只停留在问一下孩子考了多少分。还有一些家长教会孩子不正当的竞争意识,忽视综合素质。“儿子,今天学校劳动,你别去,就在家看书写作业,去了影响你的学习”、“儿子,这几天开运动会你别去参加了影响学习”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三)社会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中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不例外,在“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的思想支配下,人们采取各种方式获取经济收入,由于各种原因多劳未必一定多得,使人们的心理发生了严重的失衡,大学生就业难,上班后“拿固定工资”并无大财可发,而开私家车,“盖小别墅”的那些老板,又有多少文化呢?他们感慨,功利色彩的过于浓厚偏离了中学生的思想。
(四)新时期中学生自身方面:“自我定位”不明确
目前中学生流行这样的口头禅:“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吃喝玩乐,生活过好,省吃省喝青春白过。”可见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分辨能力都比较差,缺乏理想、目标不清,自我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改善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几点策略
针对新时期中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教育部门切实更新观念,努力探究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切入点。首先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开辟方便之路,改进对学校和校长的评估方式。其次学校各主管部门如学生处、团委、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一种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切实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从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为学生排忧解难。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加强家庭教育技巧培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长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人生态度、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领导,可组建一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成才观。使家长能把子女当作知心朋友,坦然交流,尊重子女的人格和自主精神,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改变简单粗暴“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
中学教育的现状范文6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因为,统一的美术教材,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地区与学校,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分析校情、教情和学情,才能用适当的教材及教法,来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