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能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技能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技能培训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1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技能培训;软技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014-02

一、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现状

1 “技工荒”与“用工荒”并存。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即从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低成本和高耗能的粗放增长模式,向以技术进步和资本聚集为特点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模式转变。“技工荒”与“用工荒”(简称“两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两荒”表面上属于劳动力供给短缺,企业用工需求无法满足,实质上是劳动力的技能储备不足,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技工荒”现象,不是普通技术工的短缺,而是指能解决关键问题的高技能一线人才的缺乏。“技工荒”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2 农民工代际分层明显。目前,活跃在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在年龄、教育水平、外出动因、生活期望等方面有较大优势,思维更为活跃,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价值观更合理,人生观更正确,他们渴望利用公共资源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资料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而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而且年龄层次越低,接受非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高。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渐提高从事非农产业的生产技能,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3 技能单一,提升空间狭小。我国农民工技能单一、且水平不高。他们主要从事一些重复、枯燥的甚至是繁重的简单技能操作,只能学到所从事工作的较为简单的操作本领,无法完成由“民工”到“高(级技)工”的蜕变,很难在打工期间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进入高端行业的非常少,只能在相关行业的底层流动。其择业能力弱,反过来又制约了农民工纵向技能的发展,导致其晋升空间较小。

4 农民工缺乏社会参与权。社会参与权的缺乏,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企业及其他参与行为受到限制,制约了农民工的工作热情和技能提升的愿望。一方面,农民工很少能进入企业管理层,在企业发展决策中没有发言权,尤其缺乏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薪水涨幅、技能提升、晋升空间等方面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农民工在企业中往往被当作会简单操作的“机器工具”。只要熟练操作工作程序,多出工作业绩即可,企业很少邀请他们参与企业发展大计制定。无法实现社会参与权,导致农民工盲目流动,难以提升技能。

二、我国农民工培训市场凸显的困境

1 培训方式与手段落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图文并茂的实践案例,缺少互动的启发式教学;灌输基本知识较多,传授技能技巧较少,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不能因人而异。虽然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人数正在逐步增加,培训市场已经形成,但培训质量不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 企业参与动力不足。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在追逐利润和经营成本的压力下,他们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不愿对其职业技能培训进行投入,认为投入的培训费用得不到人力资本的有效回报。经常发生的收益外溢现象,导致企业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资与收益不平衡,导致企业对培训投资不足。

3 培训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要求培训内容根据新兴产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实现与新兴产业的技能需求无缝对接。然而,由于不能对新兴产业市场的真正需求做细致分析,导致新的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深度不够,农民工的整体科技素质并未显著地提高,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4 缺乏完善的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多、时间短”,需要理解和消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单靠短期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培训后仔细琢磨,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但我国的现状是,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就与农民工失去了联系,农民工得不到培训的“售后服务”,以致面对新兴产业中的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束手无策。

三、产业升级驱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途径

1 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吸引力。缺少吸引力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发展与壮大的瓶颈,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技能培训的内涵,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增强吸引力。一是打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鸿沟,构建“培-职-高”一体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等值。在满足产业升级基础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需求,通过职业需求指导职业教育,使其培训学习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打开向上发展的通道。二是加强青少年及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以新生代年轻农民工及失业弱势群体的培训为重点和优先对象,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需要和最能创造市场效益的社会人群,通过政策倾斜,营造“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良好局面,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激起农民工强烈的培训热,情。三是建立灵活的资格认证模式。基于农民工流动性强、工作转换快的特点,可灵活安排其培训进程并实行学分制培训。全国互认培训学分,只要累计完成相应的全部培训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全国通用的资格认证。

2 提升农民工软技能。产业转型升级使得用人单位的人力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对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劳动者除了要具有与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相关的“硬技能”,还要具备“创新能力,沟通表达,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学习能力”等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软技能是指劳动者为完成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具备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是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外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通用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的“硬技能”与“软技能”要平衡,因此,积极推动农民工“软技能”的提升。拥有“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有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又具备开拓更大发展空间的后劲,能通过应用“软技能”释放自身的“硬技能”,为个人和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软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综合能力。“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备的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老化而束手无策,能在变化的职业和环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2

关键词:监狱;刑释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回归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34-02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多数人首先面临生活出路问题。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情况下,他们由于自身文化偏低、职业技能有限、经济基础差,加上社会歧视存在,在自主择业、自谋出路上遇到诸多困难,有些刑释人员长期生活无着落,便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008年6月,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强调指出:监管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首要标准”的提出,不仅凸显我国改造罪犯的最终目标,也强调法律赋予刑罚执行机关的职能要求,同时对做好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工作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2010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5号文件,就刑释人员回归工作涉及的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任务做出分工。毋庸置疑,落实“首要标准”是监狱机关的神圣职责,而加强罪犯就业技能培训则是做好回归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针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中遇到的就业观念错误、谋生能力低下、就业服务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促进他们顺利回归融入社会生活,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以塑造心理健康为引领,培育正确的就业观念

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刑释人员就业难与他们错误的就业观念密切相关,它直接导致难以适应社会环境,无法立足于正常生活,甚至误导其重新走上犯罪歧途。因而,监狱对即将刑释的罪犯实施就业心理指导,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培训内容。

1.加强心理辅导,夯实回归基础。刑释人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服刑经历,容易产生“监狱化人格”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容易诱发消极的社会心理,表现出自卑、容易走极端等不良行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和短期内难以消除的社会歧视现象,刑释人员必然在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遭遇烦恼、痛苦,甚至面临难以忍受的处境。倘若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服刑期间培养起来的“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意识就容易发生反复和动摇。因此,监狱在对他们开展培训时,应当把心理健康纳入教育内容,发挥狱内心理矫治力量,运用认知治疗、焦点短程治疗等方法,普遍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信心,提升自立自强的勇气,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设定合适的择业期望值,确保以健康的心态,积极主动去选择自己所期盼的岗位,坦然接受社会对自己的选择,为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心理基础。

2.消除犯罪欲望,顺利融入社会生活。绝大多数服刑人员均不同程度存在着犯罪心理沉积,由此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并阻碍着正常生活观的确立。他们经过一定时间的服刑改造,虽然犯罪心理沉积逐渐淡化以致消失,但是对刑期较短的服刑人员人而言,其犯罪欲望不会随着刑罚结束而彻底消除。当他们回归社会后,仍会遗留一些诸如好逸恶劳、需求无度等不良习惯,当劳动收入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时,可能萌发新的犯罪念头。所以,对即将刑释的人员仍然需要进行根除犯罪欲望的“再加工”,可采用计算“损失帐”的方法,引导他们仔细盘算自己犯罪给个人发展、政治前途、经济利益、感情关系、家庭完整等方面造成的重大损失。通过这种切肤之痛的“算账法”教育,促其根除犯罪欲望,起到警钟长鸣,防止重蹈覆辙。同时,充分利用典型引路方法,邀请那些刑释后再次就业或自主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回到监狱,介绍重新就业、诚实劳动、守法经营、自食其力的经验,大力宣扬脱胎换骨、浪子回头的光明前途,引导即将刑释的人员走回归社会的正确道路。

3.开展形势教育,确立恰当就业目标。许多刑释人员之所以长期无业可就,与其过高的就业希望目标有关。突出表现为:一是误判就业的形势,未能意识到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和谋求劳动岗位的难度;二是要求过高,一味坚持非“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干,以致找不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这种情况说明,对即将刑释人员进行再社会化训练仍是重要任务。应当让他们了解社会现实情况,并围绕他们出狱后的实际生活需要进行指导,深入开展就业前景、择业思想、劳动报酬预期等方面的针对性教育。可在确定教育目的之后,邀请当地“安帮办”、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同志进监,专题介绍就业形势、劳动报酬、回归安置、税收保险等方面的情况,引导他们确立恰当的就业择业目标,珍惜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二、以构建培训体系为重点,提升个体的谋生技能

人的谋生技能高低决定就业成功与否,刑满释放人员亦同。让刑释人员学习掌握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技能,并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无疑对顺利就业大有益处。监狱技能培训应当结合生产实际和刑释人员的就业需要,形成一个融“岗位技能、职业技术、创业能力”三种培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为服刑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劳动技能的大舞台。

1.重视岗位培训,组织技能鉴定。《监狱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劳动不仅仅是监狱生产经营需要,更是劳动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监狱企业顺应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罪犯劳动的生产项目,让服刑人员在劳动中学习劳动技能,这种技能本身贴近社会用工需要。监狱机关应当坚持劳动的教育功能,在劳动中培养服刑人员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矫正其恶习,把监狱企业办成服刑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的基地,让他们在生产中学习劳动技艺,在劳动中提高操作能力。为此,监狱应当与当地劳动部门合作,把实践性岗位培训与课堂化岗位知识教育结合起来,鼓励罪犯积极学习相关技术知识,定期开展岗位技能等级鉴定。经过考试合格的由国家劳动部门发给技能等级证书,为回归社会后的劳动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实行联合办学,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各类大、中专院校在大浪淘沙式的激烈竞争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面向就业市场需求,提升教育档次,开设热门专业,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监狱通过与有关院校联合办学的途径,借助正规的教育力量,对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刑释人员的就业率具有现实意义。司法部等多部门关于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的下发,给监狱机关与地方院校合作,联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应当抓住良机,积极争取地方劳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把服刑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社会总体培训计划,解决相关的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诸多难题。根据服刑人员文化素质,选择若干就业前景广阔、又属于“短平快”专业、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大、中专院校,开辟联合办学渠道。发动服刑人员踊跃报名参读,把教室设到监内,把刑期变成“学期”,使完成学业者取得正规文凭。通过正规化教学,显著提高刑释人员的谋生技能,实现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顺畅回归社会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3.利用出监教育,实施创业培训。利用所学技能和资金自主创业,是刑释人员的一种就业形式。为帮助他们成功创业,走合法经营道路,利用出监教育之机开展创业培训,学习创办小公司、小企业方面的基本知识,是一项重要内容。鉴于此类培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当聘请专家授课。培训内容以提高创业者的心理和经营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参与合法竞争和驾驭市场能力为基础,着重对营销过程控制、物流管理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掌握自主创业能力。目前,当务之急是健全出监培训机构,落实管理力量,解决培训场所,健全培训制度。同时,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舍得资金投入,用多媒体技术武装出监培训阵地,改进教育手段,提高培训效率。

三、以就业推介为延伸,搭起通往回归的桥梁

做好就业推荐工作,为刑释人员搭起一座通往社会就业之路的金色桥梁,是监狱管理工作的向外延伸,也是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重要举措。

1.建立服务平台,强化就业推介工作。一要依托出监教育机构,建立监狱就业指导中心。有计划地开展刑释人员的就业推介活动。二要建立刑释人员就业“信息库”。利用网络技术,将临近刑释的人员的年龄、技能特长、取证种类、就业意向、联系方式等资料,集中录入电脑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方便用工单位选择;将社会用工需求信息导入监狱信息库,向刑释人员公布,方便他们就业选择。三要广泛收集信息,扩大求职者的眼界。就业指导中心应派人参加各类用工和人才招聘会,经常深入用人单位和劳动部门,有针对性地采集用工信息,扩大信息量,形成“用工需求对接”关系,提高就业推荐成功率。还可利用互联网资源,及时了解就业市场最新用工动态,为做好就业推荐提供第一手资料。

2.拓宽就业推荐渠道,巩固就业培训成果。一是“请进来”,密切关系。有计划地邀请用工单位、劳动部门的领导前来监狱,参观出监教育培训情况,介绍服刑人员的改造表现和技能学习取证情况,与即将刑释人员座谈交流,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签订就业“意向书”,为刑满就业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走出去”,推销人力。可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大力宣传服刑人员改过自新、刻苦钻研技术、发明创造等正面典型事例,消除社会对招聘刑释人员的顾虑和恐惧,以增加信任度。亦可根据用工需求方向,组织人员深入用人公司企业,带上临近刑满人员的《就业推介表》,进行现场就业推介。还可组织一贯表现较好的服刑人员到社会用工单位参观,为供需双方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3

一、通过音乐节奏的即兴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断能力

学生音乐思维的流畅、独特,可以使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节奏的即兴创作的训练,是从模仿节奏开始,在学生对节奏的掌握能力提高后,在进行变化排击节奏等训练,可以这么说,模仿节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首先示范拍打节奏,学生通过模仿,潜移默化地感知音乐的能力。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节奏型时,我们可以加入拍手、拍脸、跺脚、捻指等律动,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变化拍击节奏的练习。在变化拍击节奏时,要求学生在原基本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化。比如有的学生把比较平稳的连续几个八分音符的乐句改成切分节奏,就为乐曲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情绪。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步骤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音乐节奏的即兴创作训练了。即兴问答是较好的方式,即兴问答是由两人表演,一先一后,形成问答,后表演者根据前者表演的音型即兴答出下句。表演的双方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地即兴应答。对答式表演具有游戏性,学生很喜欢这种活动,尤其是不同表演方式的对答。例如,一个学生不断即兴演唱上句,全体学生始终用手和跺脚表演一个固定节奏型,作为答句。又如,一学生用竖笛吹奏上句,教师用钢琴演奏下句,通过在不同音区的回声模仿、经过句、摸进等技法,有效地陪衬并激发学生不断演奏出新的乐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即兴作曲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兴作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很新鲜的课题。有的教师可能会问,小学生也会作曲?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要改变旧的观念,摆脱认为即兴创作神秘、艰深的束缚。达尔克罗兹曾在文章中谈到:“优秀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使儿童从墨守成规的人加在我们身上的所有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根除周围世界灌输给我们的偏见。”

在进行即兴作曲训练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铺垫的练习。如练习常用的节奏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等。然后教师根据歌词即兴创作一首小曲,然后用钢琴边弹边唱,使学生在所觉上对教师所创作的乐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大胆地去创作。比如,我曾在六年级上过这么一堂即兴作曲课。我写的歌词内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开始创作之前,我让学生讨论歌词的意思。因为他们学过了这首诗,所以很快就说出了答案。我要求他们有感情地把诗句读三遍。接着我即兴创作了一首小曲,然后用钢琴边弹边唱。那柔情的旋律和富有磁性的歌声回荡在教室里,学生都说太美了,他们还说他们也要创作出这么美的歌。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嘴里呼着旋律,纸上沙沙沙地写着,热闹极了。我把他们所创作的作品,逐一用钢琴边弹边唱,他们兴奋极了。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说想不到自己的作品在我的手指下是如此动听。接着我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画一幅画,他们当中大多数都画得很好,画面上有蔚蓝的天,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当然还有牛和羊。

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和根据歌词组织音乐语言的能力,并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知识的能力。在这种练习中,学生把自己和音乐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而最重要的,通过这种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即兴指挥与表演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兴指挥与表演是指不经过事先的准各,由个别学生即兴指挥,其他学生跟随表演的活动。这种练习,对于指挥者来说,是培养独立理解和处理音乐的能力,即兴创造的能力,以及用手势表情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对于表演者来说,是培养迅速服随指挥者表现音乐情感要素(如力度、速度、自由速度和艺术性处理等)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即兴合奏能力。即兴表演与指挥包括以下几种练习方式。

1.教师弹一首乐曲,学生用心记住主要的节奏型和旋律,然后请全班学生用某种动作表现节奏型或旋律,要求用手势表现力度、速度的变化,或是请一位学生出来当场指挥,其他学生跟着指挥者的力度、速度的变化进行演唱。

2.一个学生指挥,请另一个学生即兴演奏键盘乐器或竖笛、口风琴以及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在这个练习当中,即兴演奏的学生要根据指挥者的速度、力度等变化进行表现音乐;另一方面,指挥者也受即兴演奏者的启发。他们之间进行的是艺术上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

3.放一首乐曲,在学生欣赏完后,请他们将感受到的乐曲结构用线条或图形表现出来。如《小熊过河)这一课,曲式结构是ABACA,学生们有的用三角形、圈形、正方形等来表示;有的用长短不一的线条来表示;有的还用了不同的颜色。

4.放一首乐曲,学生欣赏完后,请一个学生或小组或全班出来即兴表演律动,可以用手势等身体语言,也可以即兴跳舞,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4

【关键词】失业;培训;探索

近年来,沂水县积极探索失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的工作思路,针对失业人员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转换能力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在保证失业人员合理流动,促进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1.关键有效的三个探索

一是制度探索。失业保险制度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集中建立保障资金,对遭遇失业风险而失去收入来源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有两大功能:即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又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根据失业保险制度的这一目标,为发挥其抑制失业和促进就业的能动作用,该县制订了失业人员与职业介绍衔接的再就业推荐制度,规定只要失业人员不挑不捡,24小时内推荐安置就业,推荐就业试用期内不停止失业金的领取。真正发挥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器”的减震作用。

二是管理探索。针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失业保险覆盖面较窄”“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的审查还不够规范”的问题,该县推出了失业人员都要享受失业救济保障的措施,完善失业人员进入救济的程序,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严格审核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程序,对处在劳动年龄,非自愿性失业,失业前有一定时期的连续工作并交纳失业保险费,及时申请失业登记的失业者,给予特殊的通知提示,以免错过失业金申领登记日期,失去享受救济的权利。但对已经隐性就业的坚决查清,停发失业救济,防止有些人一边拥有就业收入,一边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失业职工参加就业培训难以管理的特点,探索推出了《培训协议书》,规定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期间与失业职工签订《培训协议书》,明确培训内容、目标、时间、考核等一系列责任义务,对一定时间内学习考核不合格的,免费转入下一期学习。对学习期间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属培训机构责任的,由培训机构承担,属失业人员责任的,又失业人员承担。签订《培训协议》的特点是让培训效果说话,失业职工到课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合格率98%以上,培训合格人员就业率达100%。

三是培训探索。建立失业保险与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失业金领取期间,参加创业培训并创办项目的,可以一次性将未领完的救济金一次性领取,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灵活运用失业救济金申领期间做好各类培训工作,探索了办理失业金领取手续时填写《培训意向书》的做法,让失业职工自己选取培训意愿,参加创业培训还是技能培训。在专业选择上,照顾失业人员的特殊情况,设置了可供选择的驾驶、微机、烹饪、美发、电工、电气焊等专业,每期报名人数都十分火爆,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报名率达99.9%。

2.促进培训让事实说话

一是让失业人员说实话。首先让大龄失业人员说实话。大龄失业人员主要原因是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低,随着现阶段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很多大龄失业人员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形式实现就业,事实已不想再参加再就业技能培训,但为了能领取失业金,填写《培训意向书》只是在办理失业手续时的应付,对这类人员要引导参加;其次让低龄失业人员说实话。低龄失业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有的想跳槽,有的纯粹为了婚后育婴,有的想通过失业期间学驾驶,获得培训补偿,这部分人也不是想通过学习重新获得再就业机会。

二是让培训学员说参加培训的实话。失业保险机构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互相信息共享,使失业保险反失业功效能够充分发挥,让失业职工按照市场需求接受职工培训,并且真培训,按照学校管理模式搞好培训衔接,只要有一个失业人员报名,也要开班教好他,让他出去说学到的技术和轻松找到就业岗位的喜悦。例如今年第一期68名失业人员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考试,并全部凭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在厨师班,学员麻源美一连做了6道菜,赢得了考评员的高分。电工班的杨恩林、刘玉江实践考试高分过关。目前已被佳艺纺织聘为维修电工。扎实推进失业人员培训,与每名参培人员签订技能培训协议书,变“要我培”为“我要培”,确保了师资、技术的专业技能培训,也保证了失业人员凭真技术实现新的人生就业价值。目前,全县有1500名失业人员凭技能培训学到的技术,分别实现了创业、再就业。失业人员培训班由此红火起来。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5

以技能鉴定、优秀技能人才选拔等为培训契机

电力公司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培训、考核、上岗、上待遇等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通过一次次技能鉴定考试和各种选拔比赛,员工获得的不仅仅是荣誉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带动整个专业业务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量的重复劳动会磨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开展技能鉴定和优秀技能人才选拔等考核工作,可以引导员工自觉学习,营造“以赛促学,以考促学”的学习氛围。通过鉴定考核,员工容易找出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和容易忽视的重点问题;通过与同行之间的竞技交流,可以发现自身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差距。

在技能竞赛开展的过程中,考核的不仅是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更加注重的是收集现场操作及答辩过程中员工理论知识的“盲区”和“误区”,最终将这些知识系统地归纳整理,作为以后修订培训内容的依据。

实践证明,近几年开展的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等考核选拔工作有效推动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培训效果的提升。

技能培训中加强理论知识的铺垫

部分学员工作了很多年,操作非常熟练,但是原理并不清楚,更换了试验仪器后不能自主完成试验项目,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于基本原理理解掌握不扎实造成的,因此,我们在现阶段的技能培训中加强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并且相应采取了一些方法。

我们抓住学员对于理论知识的专注力只有10分钟这个特点,在带领学员进入现场培训之前,培训师首先要对该部分内容所需理论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不同于传统课堂讲解的是,培训师首先将技能部分的内容分解后阐述,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学员比较熟悉也相对比较专注的。接下来,培训师在每一步的操作中渗透相关的理论知识,每一步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每一个10分钟讲解完后,学员的专注力马上又可以转移到熟悉的技能部分。培训师可以适时地让学员通过参与技能操作来集中精力。随着技能部分内容的逐渐展开,支撑的理论知识也会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地讲解。这样分步骤分阶段的讲解,将学员不容易消化的理论基础知识难度降低,在技能讲解中穿插理论讲解,其他不容易分解的理论知识点可由培训师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安排,也可根据难易程度作为学员的自学内容。

现场培训与E―Learning培训法相结合

在技能培训工作中,一些培训方法因受到时间、环境及现场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有时会很难实施。随着网络应用的兴起,新兴的E―Learning培训方法已在国内很流行。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将E―Learning定义为: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培训方式相比:参与E―Learning培训的学员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培训及时、同步,培训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培训效率高、培训费用低廉、培训效果更为显著等特点。

我们正在搭建的企业员工自主学习平台,将传统的演练法讲授技能操作,拍摄成视频资料上传到网上,视频教学完全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从作业环境、工器具及耗材的准备和使用、安全措施的准备、操作标准等内容均直观形象地呈现。企业员工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自学,而且可以重复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因此,可以作为现场技能培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创新菜单式自助培训考核模式

菜单式自助培训考核是对现有培训考核模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主要用于解决部分生产单位人员紧缺、生产任务重而不能抽调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参加技能培训的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将培训的任务交给了班组,班组选派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水平高且安全意识强的优秀技能人才作为培训师,充分利用班组现有的仪器、设备等资源,利用生产空余时间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本专业培训模块各级别的具体内容为依据,从高级工、技师再到高级技师,在每个级别的培训模块中自助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模块开展。培训方法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班组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展开,培训的针对性尤为明显。培训结束后,班组参培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参加考核。考核过程中,培训师收集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学员下一阶段应着重解决和提高的技能和知识点,并同时将学员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班组,用于指导班组下一阶段的培训和学习,从而形成有效的闭环培训模式。

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法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员工业务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很可能为以后的工作埋下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间接利用安全警示教育的培训法,将安全生产事故引入到现场技能培训中,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遵章守纪和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也是现阶段我们保证培训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培训师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可结合现场生产事故案例与危险点及操作要点有机融合,通过典型的事故案例来加深学员的印象,不断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安全教育展示基地,在培训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观看安全教育室的电视、录像、幻灯、投影、图片等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料,特别是通过安全教育基地展出的典型事故案例图片及实物能使学员感受深刻。通过一幕幕安全事故的真实再现,能使学员感觉到身上的安全责任重大,增强安全责任感,不断提高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学习培训从真正意义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内容选用有效的培训方法

创新技能培训范文6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改进四措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本地化实践探索 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基于位置服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究 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策略 湖南省澧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集中培训回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绩效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探讨 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北京市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估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基于校园网的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有效性研究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2):3-4.

[6]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DB/OL].

[7]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广东深圳评选出智慧校园示范校100所[DB/OL].

[8]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13.

[9]钕置瘢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10](美)Ronald A.Beghetto James C.Kaufman.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6-89.

[11]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12]马仁海,吴颖.“导训研考思”五合一:教师集中培训的新模式[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8-90.

[13]奥鹏教师教育网[DB/OL].http://.cn.

[14]王唯嘉.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培训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6):21-24.

[15](美)Ronald A. Beghettod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14.

[16]克里斯・安德森.中国制造将属于“中国创客”[J].中外管理,2015(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