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智慧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智慧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智慧教育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1

一、向课堂要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不会善于主动探索知识,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怎样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现在学生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渴求一种灵活生动的上课模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使严谨的教学要求与快乐的学习环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外,还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备课时我会将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相互补充,课本知识与教参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上课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每一上堂课,我心中都会有一个概念: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懂得什么道理?课后我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所学内容,并且还要说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教学质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提高,但不可以快速提高,因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加强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剂”

班级管理是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一门艺术。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我常常为班里的琐事而烦恼,最让我头疼的是学生总是错误不断、状况百出。我这边三令五申,那边却依旧效果甚微。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我仔细查找问题根源,最后发现问题在于:教育不够深入,管理不够规范,跟踪不够及时。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班会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每周会抽出一节课开班会,积极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班级荣誉感。

黑板报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可通过帮助学生出黑板报,采用“我劳动我快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在选举班干时,我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学生违反了纪律有人阻止,学生遇到了困难也会自行帮助解决。三是课间多与学生相处。要从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关心和帮助,设法让他们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体会到纪律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影响,从而把各种班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关心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剂”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要师生关系和谐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让学生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我再提出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二是适当地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三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当他某一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各方面得到进步。为此我坚持做到了对学生大声表扬、小声批评。

四、取得家长信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添加剂”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2

论文关键词:许茨;知识社会学;成人教育

一般认为知识社会学的概念由舍勒首先提出,主要研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许多著名的社会学家如伯恩斯坦、布尔迪厄、福柯、弗莱雷、泼普科维茨(Popkewitz)等也都在自己理论系统中阐述过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他们对知识与权力、知识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教育解放被压迫者等等核心问题的讨论为成人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重要的辩护。与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有所区别的是,许茨从马克斯·韦伯处获取理性化思想,也从胡塞尔处汲取面向生活世界的智慧,开创了独特的知识社会学理论,以该理论所承载的教育思想考察成人教育,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许茨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思想

(一)“理解”的研究方法

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何而来?研究数学出身的胡塞尔为抵制科学主义带来的危机,致力于现象学研究,提出了“还原”、“本质直观”等方法。而许茨不排斥自然科学中的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认为这套科学的程序与原则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至关重要。科学原则中的精确性、普遍性、严谨性、系统性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他也反对完全科学主义的倾向,认为科学的原则只能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些问题,并不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研究。许茨还认识到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结构也不是万能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科层制中的法理权威与知识权威之间的冲突不断,理性的建构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边界。于是许茨提出用“理解”的模式进行补充,个体要理性地内省,但纯粹抽象的思考是不够的,需要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才能共同分享世界,达到理解。

“理解”成人教育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也具有价值论和伦理学意义。成人教育中科学知识或原则是教学的中心内容,其表现有:强调成人掌握学历教育中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职业教育中的实用技能;结果导向的成人课堂强调知识与物质世界的转化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采用权力集中的行政体系。由此,在充分贯彻科学原则的同时,成人教育往往忽略了个体试图通过教育实现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凸显了技术理性指导下的工具价值,而其内在价值远未充分得到理解和认同,不断强化这种工具价值取向则会导致成人教育等于技术教育的错误认识,也产生知识与金钱等价交换,文凭与资质泛滥等恶果。

许茨提出的理性内省要求,既适用于成人学习者反思学习需求和目的,也适用于成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乃至全社会对成人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理性认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处于转型路口时,各方利益主体在教育上都有现实世界中的诉求,只有在表达机制完善的基础上互动和分享,达成理解和共识,才可能构建更加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和管理体系。

(二)“知识库”的状态

许茨认为个体知识是以知识库(Stock of knowledge)状态存在的,知识库就是个体所有经验与认识的储藏之所,对它的研究可以从静态的要素研究和动态的历程研究两个方面着手。知识库中个体对内在的、对个别情景的历史性和有限性的认识被看作基本要素,将惯例和实用技巧等看作中级要素;将个体在特定经验中沉淀下来,主题化的经验核心看作特定要素。成人学习中,经验所构成的知识库是重要的资源。对知识要素的分类有利于形成类型化(Typification)的解释模式,不过这种类型化的解释模式不是知识构成的终点。在进一步的动态历程研究中,许茨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包括类型化、关联性(Relevance)、逐步建构和获得的传记性。

将上述论断引入成人识字(扫盲)教育中可直观其意义。参与识字学习的成人被贬称为“文盲”本身是不合理的,因为成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和劳作经验,并非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库中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特定要素。识字是使这些成人学习者完成对自己知识库的类型化过程,文字学的研究也能够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汉字合体字:花、草、苗、菜;竹、箭、竿、笔时,就是成人类型化思维的养成过程。如果成人在识字过程中与已有的经验建立关联,有意识地在生产生活的经验中去重复这样的关联,就能够快速建构其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经验构成的知识库是成人学习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学习可以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对经验挖掘与整合,组合成可交流和理解的形式。

(三)知识的社会起源和分配

个体的经验毕竟只是知识库里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知识来源都是社会性的,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起源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社会衍生知识”,二是“社会认可的知识”。社会性的知识需要有社会共识和妥协作为前提,许茨也采用了主体间性的思想来说明存在着“观点相互性的一般论题”,即知识不是由单一社会个体随意地原创而生。

社会衍生的知识以多种方式产生,许茨按社会成员参与方式描述了四种典型来源,分别是目击者、局内人、分析者与评论者。成人教育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可以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衍生知识要求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尽可能与成人学员的生活相结合,而不是固守于课堂和教材。成人学员更要通过教育领会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的精神,主动向自己周围的社会成员学习。社会认可的知识是多个社会个体或组织达成共识的类型化的体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成人教育也强调组织学习或者团队学习,而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也认为知识的共同认可和分享也是个体和团队进步的重要基础。

与大多数社会学家讨论知识的分配从权力和社会结构中寻找原因不同,许茨认为知识的社会分配主要受个人经验、兴趣和角色的影响,意识的结构和特点对于知识的社会分配至关重要。专家、普通人和知识丰富的公民基于三种不同的意识而获得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很显然专家的知识要求具有专业性,普通人的知识主要是一般常识,而知识丰富的公民是介于前面两者之间具有较多跨领域知识的群体。成人群体的构成是多样的,所以成人教育的层次也应多样化,许茨的三种人群分类也正是成人教育中三个重要对象群体:一是对社会中的低文化群体或者失足群体开展的补偿性、救济性教育,使他们能够具备一般常识,成为社会认可的普通人;二是对普通人进行与社会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多种知识的教育,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公民;三是对技术专家和领导进行专业性更强、知识复杂程度更高的教育。知识的社会分配不断去满足个体意识结构的变化,由此,普通人可以成为知识丰富的公民,也可以成为专家。

(四)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

许茨认为每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是一个世界,如日常生活世界、艺术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甚至幻想的世界,一个世界代表一个实在,任何个体都面向多重实在的社会世界。他进一步指出,“每种意义范畴均有特殊的认知和体验风格”,“因此,要从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过渡到另一个有限的意义范畴,就需要借助‘跳跃’;在跳跃时,个体可能会产生‘震撼经验’”。他的这番描述与麦基罗的成人“质变学习”(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理论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麦基罗认为知识“由学习者根据新的体验不断地阐释再阐释从而创造出来”,“质变学习改变的是人们看待自己或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突发性的、强烈的经验而引起。”以许茨的观点来看,质变学习就是从一个意义范畴进入另一个意义范畴的过程,其中涉及了认知和经验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可借助强烈的、突发的经验来实现跳跃。

许茨把日常生活实在看作最基本的实在,其结构中包含了个体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基础,以及时间安排、空间安排和社会安排的维度。主体间性命题(Intersubjectivity)支撑着成人教育中民主师生关系构建和成人教学过程中的论辩伦理,成人课堂中的教师与学员应该如日常生活中一样平等交流、共同学习。此外,对日常生活多维度的认识也提醒成人教师关注成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要尽可能地接触成人学员,深入他们的生活,才能帮助他们面对多重实在时建构起丰富的知识。

二、成人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内适用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鉴于现象学本身的抽象性,笔者结合了一些实例来进行讨论,以便更有效地说明问题。

(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

类型化的方法适用不当会让成人教师和学员掉入机械思维的陷阱,在很多情况下,个体依据知识库中的特定要素建立起类型化体系,主观化特色浓重。教师可能会依据自己过往与好学员和坏学员打交道的经历,轻易地将眼下的学员进行分类,而学生也会依据可能不多的师生交往经验判定一个老师是否优秀。许茨的观点是知识生成过程中需要类型化,但不是将类型化主观随意地滥用,所以他提到了社会衍生知识和社会认可知识的问题。

对教师来说,类型化带来的教师期望效应(Pygmalion,皮格马利翁效应)具有巨大价值。将成人学员看作“愚笨者”和“失败者”,教师在教学中就会经常表现出对他们消极的期望,教学效果就越来越差,反之,将成人学员看作拥有巨大潜力者和未来成功者的话,教师充满激情,学员们受到感染和鼓舞,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因此,成人教师要充满对教育和个体的关怀,发挥类型化的积极作用,正面引导学员。

(二)推广关联性的记忆和创新

知识的记忆是横亘在成人学习道路上的重要障碍,实验心理学对此提供了不少增强成人记忆力的办法。个体在整理知识库的意识沉淀时遭遇如何分类?哪些归为一类?类型化必然导致知识要素的关联性型,从简约化的关联性型返回去寻找知识库中的经验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所以成人学习中的记忆,关键在于构建个体深刻体会的主题关联性型。如流传至今的“节气歌”,以时间顺序排列,组合成格律诗形式,吟一首诗就可以将全部节气名记住,类似“节气歌”、“千字文”这样的作品都是古代中国人在教育上对知识材料组合的创新。笔者在近几年全国扫盲教育的调研中也发现,“弟子规”、“古兰经”等已进入了成人识字课堂,而其他的扑克识字、猜谜识字等也都利用了关联性记忆方法。杜威认为教育的创新,其思绪的运作是崭新的,而建构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是平常的。因此,成人教师要带动学员一起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熟悉的经验材料,通过哪些创新的方法进一步发挥关联性记忆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多重实在之间的转换

在成人所处的多重实在的世界中,一个会做饭的母亲需要掌握足够的医学知识,为生病的孩子准备晚餐,一个熟练的工程师需要补充外语知识来操控最新的进口设备,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已经获得不少经验,但依然挑战不断。实在间的转换,需要将某一实在领域内经验类型化的成功迁移到另一个实在领域,这与成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直接相关。如汽车公司可以到IT行业中聘任到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则往往被工作经验挡在求职路上,这里用人的标准可以被解释为,成人个体在多重的实在世界间可以成功转换的能力是否被识别或者被证明。美国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会做七份工作,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迅速转移和配置,其中成人“质变”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经验越多也并不意味着学习能力越强。一方面是必须避免那些可能导致失败的类型化意识向其他领域任意扩散,另一方面是转换需要条件,这个条件不仅仅是外部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更在于个体意识中是否存在着反思和跳跃。如果一个成人想学会驾驶,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选择车型或者阅读书籍等外部条件的准备,而是他要意识到只有在驾驶室里去接受点拨并实际操作才能学会,也学得最快。所以多重实在转换的关键还在于个体意识的革新,并有它去促进成人自我导向性学习和经验性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四)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验中,师生们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一起完成教育,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思想,许茨的思想不仅不与之矛盾,更进一步提出生活即实在,是一个意义世界,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交往的场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社会衍生与认可的众多知识也都来自于此,他甚至还提出日常生活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研究的起点,充分体现了现象学反对科学主义、面向生活世界的核心思想。

成人教育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价值,不仅在于上述知识的社会起源上的意义,更在于微观的日常生活是成人个体交往自然状态的呈现,交往就意味着学习,所以日常生活的状态也就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状态。成人教育实践重点不是培养技术精英去攀登科学高峰,而是教育成人如何积极地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重视微观的日常生活的价值,要求成人教育以生活中的改变为落脚点,通过个体的改变不断影响到群体和整个社会。

三、结语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3

[关键词]教师学习;教育智慧;教育理智智慧;教育实践智慧

“学习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师学习是在教师教育者与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的互动为目的的沟通活动。在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沟通”区分两个层面:表层的语言沟通(如教师教育者通过教授活动把一种教育理论“告诉”教师)、图式沟通(如教师模仿教育实践专家的教育实践图式)与深层的智慧沟通。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意义上以教育观念授受为主题的教师学习活动只能算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它并没有实质性地完成教师发展的重任。为此,我们认为,当代教师学习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一“沟通”活动进行到底,推动两种教育智慧的转生与增长。

一、教育智慧的类型差异说

教育智慧是有类型差异的。不同教育智慧的存在形式不同,其对教师发展所产生的功能也就不同。一般而言,在教师教育领域中有两种基本智慧类型,即教育理论所承载的教育理智智慧与教育经验所承载的教育实践智慧。教育智慧的类型不同,其表现形式、存在形态、作用方式不同,由此导致教师学习的方式也不同。对这些差异的剖析和概括,就构成了我们所言的“教育智慧的类型差异说”。

(一)表现形式不同

教育理智智慧常常体现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活动中,其思维方式、认知策略、认识风格就是教育理智智慧的直接表现形态;教育实践智慧常常体现在普通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对教育情景的反应方式、解决实践问题的独特方法、应对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处理教育活动中人与事的技巧等,都是教育实践智慧的体现。与之相应,教育理智智慧的发展主要是求诸于逻辑演绎、理性抽象、分析综合来实现的,理论思维是其内核;而教育实践智慧的发展主要是求诸于试误、摸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实现的,即当教师在尝试用一种新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为实践证明有效时,这种解决方式就顺利进入教师个体的实践图式库,其实践智慧随之增长。

(二)存在形态不同

教育理智智慧一般是相对完备的,且具有封闭性、完整性。它存在于逻辑理性的链条之中,其本身自成一体且具有自我组织功能、趋于完善的倾向,围绕基本理论体系不断自我调整是其一般存在形态,其潜在的旨趣是追求自身的合理化、完美化、体系化。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言:“观念系统(即理论)淘汰一切趋向于干扰和打乱它的东西。它会调动一些免疫机制,来抑止或摧毁任何危及自己完整性的材料或观念。”而教育实践智慧一般是相对零散的,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征,外界情景的变化、新问题的产生、

(教师的)新教育经历的发生等都可能会立刻影响到它的样态和构成。教育实践智慧存在不是聚合式的,即不是以某一理论系统为轴心,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则组织起来。而是辐射型的——它们往往是围绕解决某一实践问题的需要而运用各种解决方式和策略,使这种实践智慧不断向外拓展。遵循问题逻辑和实践理性,始终与教育实践、教育情景的需要保持动态平衡,是教育实践智慧的基本存在样态,它的潜在旨趣是追求自身对教育实践、教育实际情景的适应性。

(三)作用方式不同

教育理智智慧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拓展教师的认识视野,使教师形成看待问题的新眼光;丰富教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策略;创新教师思考问题的观念图式。其预期目的是拓展教师认识视野的广度和理解实践问题的深度。而教育实践智惹对教师的作用方式是通过为教师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具体样式、现实策略、行动图式的方式来促使教师生成有效、可行的教育行动,以促成当前问题的解决,其预期目的是实现教师的教育实践效能和效率的最优化、最大化。

(四)学习方式不同

对教师而言,两种教育智慧都需要,都应该学习,但在学习方式上有所差异:教育理智智慧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形成教育理念中实现的,它需要的是教师的外显学习、专门学习,脱身于实践的学习。而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在个体教育实践或在与同行共同实践、共处某一情景中实现的,它需要的是教师的内隐学习、实践学习,融身于实践的学习。当然,即使教师学懂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也并不等于他就学到了某种教育理智智慧。只有当其掌握了一种教育理论的“魂”或精神要旨时,才算完成了教育智慧的学习。同样,教师对他人实践智慧的学习也是一种部分之学、局部之学。只有当教师把对他人教育方式的直接学习与自己的内在领悟融合在一起,才能算是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学习。

二、两种教育智慧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两种智慧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其间的联系为两种教育智慧间的协作与转生提供了条件和平台。这些联系集中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二者是相互催生的。实际上,两种教育智慧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各自的独立发展,它包括“两轨”的齐步行进:一轨是教师教育者凭借教育活动发展的逻辑线索和学理之路来探究教育世界的道理和真知,以此来延伸教育活动的理智智慧;另一轨是教师凭借实践理性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式来创造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样式,以此来丰富其参与教育生活的实践智慧。另一种是交互式的推进,它是通过两种智慧间的相互催生机制来实现的。这是本文要探究的一个主要问题,该机制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处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它能够利用自然生成的活动图式来理解(即观念图式)、处理(即行动图式)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难题。而当它遇到自己所难以解决的问题、难题并陷入困境时,教师就会产生求助于教师教育者的理智智慧的动机,以求利用这种理智智慧来对自己的实践智慧进行审视、诊治、修补、调适,以使零碎、随意的实践智慧变得系统、合理,从而形成应对实践难题的新策略。教育实践智慧所遭遇到的困境会对教育理智智慧形成一种召唤之势,希冀教育理智智慧进入教师的教育生活,面向教育实践而生长。同时,作为源自教师教育生活中衍生、游离出来的一种智慧形态——教育理智智慧,也有向教育实践智慧转化的需要。这不仅由于它本身根本就不能独立存在,而且还由于它必须在与教育实践智慧的联姻、携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智智慧的营养源、生发源是教育实践智慧,它必须在向之回归和转化中才能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因此,教育理智智慧也必须借助教育理论传授这一中介环节的承载来进入教师的教育生活,促使教师在将这种智慧与教育情景及教师生活体验的结合中催生出一种教育实践智慧,最终使教育理智智慧服务于教育实践的变革。故此,两种教育智慧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催生的关系:教育实践智慧的实践困境是教育理智智慧的生长起点,而教育理智智慧与教育实践的相遇是教育实践智慧的生长起点。这种相互催生的关系,为教师教育者介入教育实践、彰显教师教育活动的价值提供了依据。

其二,二者是相互转化的。在教师发展中,教育理智智慧与教育实践智慧之间不仅具有相互催生、带动、抬升的关系,还有一种相互转化、交互生成的关系。两种智慧类型在相对独立、不改变自身形态基础上发生的相互推进、彼此拉动式发展,我们称之为“外推式发展”。实际上,每一种发展的副产品都是发展主体与发展环境(或他物)间的相互摄入、相互融入,这种“摄入”“融入”体现的则是一种内生式发展,即事物与环境、他物间的相互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同样可以获得发展。简言之,每种事物的发展不仅离不开外推式发展,而且还需要内生式发展,外因推动与内在生成代表着事物的两种基本发展方式。两种教育智慧之间转化的结果是两种智慧具有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教育理智智慧中摄入教育实践智慧中的积极因素,教师教育者所构建的教育理论就具有了合理性和适应性;教育实践智慧摄入教育理智智慧的先进图式,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就具有了超前性和科学性。显然,整个教师教育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和促进两种智慧类型间的转化。

三、当代教师学习:教育智慧的“接力”

教师学习的最终对象是教育智慧而非教育观念。磨炼教育智慧,增强教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应变力和效能性,是一切教师学习活动的核心使命。教育实践智慧的增长,既可以通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创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教师与同行共事、切磋、分享等方式来实现,还可以通过不同智慧类型间的转化来实现。一句话,教师发展的主题是教育实践智慧的增长。而创生、分享、转生则是实现这一增长的三种基本路径。前两种路径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常规性增长方式。而后一智慧增长方式则更为值得关注,可以说这一方式是支撑整个教师学习活动的根本机制。所谓“转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智慧类型的转变;二是新教育智慧的生成。由于两种教育智慧之间的转变是不同类型间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不是相互机械“套用”的过程,而是创造性地“适用”过程,一种新智慧的生成过程。在此,“适用”不同于“应用”,它实质上是指教师对教育理智智慧创造性地运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教师对这种智慧的再创造、再加工。此时,“转变”与“创生”是合二为一的过程,称之为“转生”较为贴切。实际上,教育理智智慧只有转生为教育实践智慧,其实践效能才能得以释放,毕竟它是一种被理性还原过、压缩过的教育智慧;同时,教育实践智慧也只有及时转变为教育理智智慧,其自身才能变得合理,其发展方向及科学化程度才有保证。为此,我们也可以说教育理智智慧浓缩、加工、更新了教育实践智慧,使教育实践智慧在转变为理智智慧的过程中得到了矫正,进而延伸了它的生命。显然,转生的关键存在于两种教育智慧间的联系和交合点上,存在于两种教育智慧间相互催生、相互转化的关联中。教师参加教师学习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两种教育智慧的增长与相互间的转生。

无论哪种教育智慧,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植根于教育实践之中,差别仅仅在于其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方式有差异,在于其与教育实践的距离有远近之分。显然,教育实践智慧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间是直接同一的,二者之间的沟通无需任何媒介;教育理智智慧与教育实践之间则是间接同一的,它必须经由教师及其实践智慧这一中转环节来实现。换言之,教育理智智慧是附生于教育实践智慧之上的,其生命力就体现在它向教育实践智慧的转化上。如果没有这一转变,教育理论智慧是难以对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故此,教师教育者的理智智慧向教育实践智慧的转化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教育实践智慧也有向教育理智智慧转化的必要。由于教育实践智慧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景性、综合性、经验性和个体性,其存在往往与具体情景、具体问题密切相关,故它对其他问题情景的适用性尚待验证,其科学性有待考究,其向他人的迁移有待论证。为此,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需要通过向教育理智智慧转化这一环节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其普遍性品格。这种转化的环节常常是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中,教师所撰论文、著作和其感悟等都是这一转化的具体成果。在转化中,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具有了理论、观念、认识的形态,它们借助于文字实现了可言、可视、可反思的转变。通过这一转化,教育实践智慧中的消极成分得以清理和过滤,积极因素得以继承和发扬,由此,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得以实现优化和发展。因此,两种教育智慧类型间的相互转变是教育智慧实现内生式发展的现实路径。

教育理智智慧的优势和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前瞻性的教育理论视野、先进的思维范式、理性的教育眼光、丰富的观念图式等方面,而教育实践智慧的活力和生命集中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具有效能性、灵活性的教育实践样式、教育行动图式、教育机智等方面。两种教育智慧之间的转化实际上就是两种智慧的具体表现样态之间的转化。具体而言,这种转化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教育理智智慧向教育实践智慧的转变。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观念的行动化,即把教育理论、教育观念转变成为可视、可见、可行的教育活动方式。这一转变绝非是教师教育者向教师进行“观念传授”这一简单过程能实现的。目实际上,任何理论、知识向行动、实践的转化都是一种智慧的转化。这种转化不单是智慧类型的机械转化,还是智慧参与下的再创造过程,它始终伴有一种新智慧的生成。应该说,只要教师教育者与教师在一定场合、情景中相遇共在,面临共同的教育实践问题(包括真实问题与虚拟问题两类),这种智慧转变活动、教师学习活动就会发生。进而言之,这一转化的具体机制就是教师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教育眼光缓慢地向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扩散、融入、渗透,其最终状态表现为教师看待教育问题的教育视野、教育思维、教育策略所发生的变化,逐渐学会用教师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教育眼光来处置教育实践问题,从而实现对自己教育经验的重组和新实践智慧的生成。

其二,教育实践智慧向教育理智智慧的转化。其旨在解决教育实践样式的抽象化、理性化的问题,即通过人的理性思维,把一种实然的教育实践样式、教育活动方式“浓缩”“结晶”“提纯”为一种兼容性强、适应面广、合理化程度高的思维范式、思考模型、认识眼光等。这一转换是教师教育者或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实践进行理论化的反省和逻辑化的思考,使之在其大脑和观念中生成新的教育理智智慧形态的过程。同时,该转化过程还包括教师自己对教育实践智慧的理性反思和加工。在基层教师群体中,尤为盛行一种中间型教育研究,即以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反思等为主要形态,这就决定了其研究成果大多表现为一种半成品式的教育理智智慧。因此,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教师教育者的介入是为了收集教师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那些半成品式的理智智慧,力求借助于教育学科的理论思维来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并在理性层面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进行扬弃,最终形成以教育理论为载体的教育理智智慧。其间,教师教育者与教师的关系就如同接力赛一样,他们在这一“接力”中实现了两种教育智慧的顺利转化和持续发展。由此,这一教育智慧的“接力”正是对当代教师学习的另一种生动表达。

[参考文献]

[1]汤秀菊.论教师学习品质及其校本培养策略[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4):42-44.

[2]龙宝新.教师,做课程改革的实践专家[J].教育科学论坛,2006(4):63-64.

[3]莫兰埃德加.方法:思想观念[M].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0.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4

论文关键词:诗歌教学的困境,如情入境,比较、鉴赏、运用

 

诗歌源远流长,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到唐代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顶峰。这些优秀的诗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语言的丰富优美和博大精深。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重要作用。同时诗歌语言注重练字炼句,对于学生语言的锤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阻隔,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古代诗歌作品的阅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诗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含蓄、双关、象征等一系列修辞体系和表意体系。这些艺术的话语,对于文学可能是一种更生动的表达,然而有时却遮蔽了作者的本意。如何拨开遮蔽的迷雾,抵达作者的本意,解读诗歌,成为困惑众多中学教师的难题。

为了走出诗歌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诗歌教学注入活水,中学语文老师都在进行艰苦的探索。最终,于漪老师脱颖而出。可以说,于漪老师是在用爱、用心、用情解读诗歌。她的诗一样的语言,水一样的柔情,给诗歌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她的天赋,才智,聪慧,让诗歌教学晳晳生辉。

一、 入情入境,情真意切

于漪老师以语言优美著称。她对诗歌教学的主要贡献体现在跨越历史障碍进入诗歌情境,体验诗歌情趣,比较鉴赏,学以致用。让诗鲜明的形象,深刻的思想比较、鉴赏、运用,在学生的心中渐渐鲜活。

(一)入诗始于景

古代的诗歌,是古代诗人的内在经验与外部景物的结合,正如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所著的《文心》:“经验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部经验是景物的外部状况,内部经验是作文说话人对于事物的感想。外部的经验大家都差不多,是容易理解的,而内部的经验却各不相同”。[1]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承载着古诗人内部体验的诗歌,理解起来确有困难。

曾有老师如此讲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毕业论文格式。说是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的行人的脚印也都不见了。一条小船上有一位戴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诗歌的意思学生是懂了,可是诗歌的意境全无。学生断然不会体会到旷远、荒凉、静寂的境界,也更不会感受作者的孤傲与清高。这样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失败的。而于漪老师,则重视创设情景,她用生动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把学生引入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情景中,成为诗中人,抒发诗中情。如于漪老师在讲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时,先引导学生想象乌云满天,大雨如注的情形。对于这种经验,大部分学生是有的。但由于平时观察的疏漏,对“乱”字可能体验不深刻。这时于漪老师就抓住这一个“乱”字,让学生体会暴雨的嘈杂拥挤无秩序之感。接着于漪老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想象雨过天晴之后的清新,明快。这些都是学生平时所感受到的。寥寥几句话,学生就能跨越时间的阻隔与苏轼的诗中生活相遇,自然而然对诗歌的理解就更深刻。其实,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能直接利用生活经验,而且能创造性的利用经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所抒发的感情有时是超越了学生的体验的。如在讲解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诚然,我们今天的孩子对塞外生活中深刻的思乡深情是断然没有体验的,可是于漪老师也没有放弃入情入境。她果断的创设情境,她指导学生从“夜深千帐灯”一句中体会诗歌意境。对塞外的灯光没有体验的孩子们对夜晚的灯光,是有感受的。她就引导孩子从夜晚的灯光想开去,体会苍凉的塞北原野上,夜色沉沉下,密密麻麻的营帐中繁星般闪烁的灯光,还原那时战士的心情。

(二)入诗经于情

任何文章都是知、情、意、行的结合。[2]诗歌尤甚,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的说法,诗歌是人们活跃的思想和丰富通灵思想的载体。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真正的好诗,他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生命的字句。”因此诗歌教学必须陶冶学生的性情,把诗情传给学生。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真情呢?于漪老师的法宝是:用饱蘸激情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性情,激荡学生的情感比较、鉴赏、运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首先,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中国的诗歌讲究平仄,音乐感极强,读起来琅琅上口。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就能感受言语,既而触发语感。作者的情感,也就悄悄的流溢而出了。语感是联系诗与情的桥梁,在诗歌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和夏丏尊在《文心》中有对语感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与昼相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地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字面意思,而且也能捕捉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 鉴赏、比较、运用

(一)鉴赏锤炼

诗的语言凝炼而生动,虽篇幅短小,却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更深广的生活,从而收到以少胜多,寓万里于尺幅的艺术效果. 中唐诗人贾岛在谈到炼字、炼句的甘苦时曾说:“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句诗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果。因此于漪老师的诗歌教学,很注重捶打语言,咀嚼语言的滋味。如在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中,于漪老师重点品味“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和“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抓住“心”与“身”的矛盾,体味作者壮志未酬,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报效祖国之心。于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还特别注重数字的解释。拿数字“一”来讲,有时作实,有时作虚毕业论文格式。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于漪老师讲授过程中,指出“一何”中的“一”是语气助词,用来加强语气,而“一男”,“二男”,中的数字都是实数。她指出诗歌中数字的灵活应用,是诗歌语言美的表现方式。

(二)对照比较

中学生学习特点是记忆速度快,遗忘速度也很快。针对这种情况,于漪老师在讲授一首新诗时,让学生注意和学过的诗歌进行比较,加强记忆。如在讲授张志和的《渔歌子》时,让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进而让学生比较三幅图的异同。让学生明确同是写捉鱼,确是各个不同。有的是“出入风波里” ,江上捕捉;有的是“孤舟蓑笠翁”,舟中垂钓;有的是“鸟绝人踪灭” ,色彩单一;有的是“桃花流水白鹭飞”,五色斑斓。这样反复比较既能把同类的内容联成串,又能加深学生对学过的诗歌的理解。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联想,从一个作品联系到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比较、鉴赏、运用,同时回忆王维的《渭城曲》、《终南山》,把学过的诗歌联成串,加深记忆。[3]

(三)迁移运用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类化)迁移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况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4]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也希望类似的迁移能最大程度的发生。于漪老师在现代文教学中就成功的运用了古代诗歌。在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她就先让学生回想,诗人杜甫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她又问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呢?同学们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她接着又问,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怎样描绘的呢?学生又背诵到,“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通过背诵诗歌,学生既感受到了春天的意境,加深了对现代文的理解,又复习了诗歌,巩固了古代诗词知识。使新旧知识相得益彰。

总之,她的诗歌教学,深探内容,把握精华,品味语言文字,反复咀嚼,联系实际,运用旧知,步步深入,使诗歌教学,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于其中。

参考文献:[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年版,第7-8页。[2]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 》[M]中国青年出版社吗,1983年版,第35页。[3]于漪:《于漪文集 》[M]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4]张承芬:《教育心理学 》[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149页。

赵庆军,男,生于1982年4月,山东聊城人,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自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弘德中学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报告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全体中国人的价值目标,更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引。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主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准确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讲求实际,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价值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主张个人权利,不能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个人权利的内涵。凡是自己不能获得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事,就不愿意干,凡事都先主张权利,却极力回避责任义务,不愿承担责任或者是推卸责任。

2.理想、道德价值取向弱化,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占上风

不少中职学生理想价值取向基本趋近于无,真正为社会利益、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淡泊。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物质利益,找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主要看薪酬的高低、工作的轻松与否,这往往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取向也逐步弱化,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对别人有危害的事往往也去做,而不是判断这件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3.价值观念盲从、模糊

价值认知摇摆不定,今天了解日本的价值文化,认为要学日本,明天认识了美国的价值文化,又认定要学习美国,社会上流行韩国思潮就一窝蜂地认定韩国的价值观念是最好的。没有稳定的价值追求,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观需要引导和培育。

二、加强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对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且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不允许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去尝试,引导宣传他们做的,反而不信任。所以,对中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2.中等职业学校需要良好的校风、学风,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也是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基础且有力牵引,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价值观和道德相互联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所倡导的,而和道德相背离的价值观,为人类所不容许,要受到人类社会的谴责和限制。纵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将有力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促使学校健康发展。

3.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优势地位,利用网络上的种种便利倾销其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可否认,西方价值观中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习,但西方价值观念中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甚至是糟粕的东西,这些误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长。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的正确引领下,才能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各项事业朝着符合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前进。

三、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德育课堂始终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教学中,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露痕迹,不生搬硬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知、可信、可接受,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职中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不强,要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心信念,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3.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任何价值观念最终都将表现为人的活动行为,将价值观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从小事着手,树立明确的价值标准,长此以往,养成良好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学生头脑中,实现知行统一。

4.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全社会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好局面下,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的作用,要求家长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展现积极向上的言行给学生,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与社区、政府配合,积极参加社区、政府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5.创先争优,树立榜样,激励青年学生健康向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创设人人争先的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树为典型,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精神解读,2012(11).

医学智慧教育范文6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about even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s and cultures in the world. So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language-Englis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ly universalized languages. For students in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English is studied as a special skill. Vocabulary teaching is not to be neglected in English learning. This paper has brought up some sugges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vocabulary teaching.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词汇;建议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English teaching;vocabulary;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98-01

1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中的问题

根据现阶段中国英语的教育体系,在初高中阶段完成了英语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在大学阶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扩充词汇量。然而从目前整体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来看,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在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词汇量并不够大,很多单词记不住;二是对单词的掌握没有深度。在另一方面,从教学出发,还是停留在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层次,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和积极性。

2正确认识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为世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逃避在英语词汇的浩翰大海中游泳,而且要熟练掌握这种游泳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就像砖头是建筑物的最小组成单位一样。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必须下一些苦工夫,实在工夫,努力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确保他们能精确和透彻地理解他们所学的词汇,能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一旦学生通过艰苦的积累,掌握了一定相当数量的语言“砖瓦”――词汇,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就将进入佳境:句法学习将变得简单;句型的类型也将大大简化;学生将会理解并欣赏英语语言的丰富多彩,而不再抱怨英语的同义词太多,难以区分等等。

3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建议

3.1 分阶段教学第一阶段:词汇扩充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扩充词汇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靠现成的比较好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在篇章中让学生有大量的词汇信息输入。切记不可让学生用词汇手册从头到尾的死记硬背,因为时间证明这样记得虽快,忘得也快。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①觉得要记的词汇太多,记不住,或者记了过两天就忘记;②总是担心自己把单词的意思记不全;③觉得很多单词记了却完全不会用。教师一定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①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如词根词缀记忆法,分类归纳记忆法等;②强调上下文中记单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记单词的过程中通过记忆主谓搭配(如problemarises)、动宾搭配(如makeaprogress)、和偏正搭配(如blankpaper)的方式进行;③告诉学生开始记单词的时候不要强求记住它的很多意思,只记课文中有的意思,或者最常见的意思就行。④一定要强调记单词的时候要注意发音,如果这时基础打不好,学生很有可能在以后出现单词认识不会念的问题,从而影响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输导:①告诉学生词汇记忆就是一个不断记忆和不断忘记的过程,一定要不断重复;②告诉学生刚开始记单词的时候有些词汇不会用没有关系,以后慢慢解决;③鼓励学生词汇的学习贵在坚持。第二阶段:词汇巩固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第一阶段接触了但是不会应用的词汇的用法。该阶段的教学建议分块进行,与上阶段相比要更加注重词汇的辨析。学生在有了第一阶段的积累后,会对熟悉的词汇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在他们无法自己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他们分步分块对形近词、近义词进行辨析。此外,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是大量的词组的记忆和掌握,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自己去分类归纳。最后,学生在这个阶段仍会发现有部分词汇由于平时不常用,总是记不住;或者有些很熟席的单词,却有自己觉得很生僻的意思,比如minute作为形容词来用可以指“少量的”。对于这类词语(一般成为临界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测他们的含义。

3.2 灵活互动的课堂设计词汇课的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成了字典,一个意思一个例句的给学生进行单词的讲解,这样非但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会对词汇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角色,应当使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词汇学习情况的检查者,和学生无法解决词汇问题时的指导者。任务就是通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检查学生的词汇学习和应用情况,鼓励他们在听、说、读、写中运用所习得的词汇,并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基础来进行词汇的讲解。这个时候,应多采取问答的形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他们应该掌握或者学习的词汇,鼓励学生犯错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分角度去梳理文章,涉及的词汇及用法一层比一层深入。在文章讲解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复述课文,写摘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所学单词。但是注意课堂设计要做到任务明确、指导清楚,不要让学生无所适从。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词汇的辨析很重要,但是教师一定不要首先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而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如词汇竞赛、口头报告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辨析,然后进行相应的讲评。

4结论

总而言之,词汇的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已经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水平,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上就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教师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