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教育
G444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等问题上,而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作为老师兼班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现如今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业心理负担过重,抗挫折能力欠佳。由于近几年高中招生人数的控制,对于越来越多想继续读高中,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适应社会需求的家长和学生来说,考大学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所以,考不上高中就面临着失学,面临着失去大学深造的机会。每次考试,学生心情都比较紧张,总是担心成绩不理想,怕遭到同学的耻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一旦考试真的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初三的学生显得尤为突出。调查中,好多学生表示,父母把希望就寄托在自己身上,每周回家父母都嘘寒问暖,不让自己干任何家务,返校时又给自己很多零花钱,只要自己好好学习成绩好就行。还有的学生说自己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就是很差,觉得自己很笨,对不起父母和老。于是,他们的挫折感就会“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父母和同学的言行敏感,神经衰弱等症状。
二、人际关系不够协调,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
如今的中学生,就农村孩子而言,家中最多也就三两个孩子,而且以两个孩子居多。尽管如此,他们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这些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在调查中有同学说:“我不知道怎样与同学、邻居孩子建立好朋友关系”。“同学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欺骗、相互利用。”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看电视”,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分担喜怒哀乐”。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感。
三、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强烈。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脑子笨”,“自己成绩总是不理想,考高中肯定有困难,更别说考大学了。”于是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四、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如今的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已日趋成熟,再加上外界各类书籍、影视作品的影响,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小狗小猫之恋的问题”,初中阶段这种现象已显萌芽状态,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坦言“总是想看到他”“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想时时刻刻和他在一起”,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部分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在与同伴以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产生言语上的冲突或肢体上的冲撞等矛盾时,往往会产生报复心理。这些少年往往不计后果,容易冲动,给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以上几点,仅仅是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的方面。还有一些因为家庭的变故、环境的影响等造成的心理问题也愈来愈多的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同许多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作为学校,为了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接班人,亟待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上开垦挖掘,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应该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2
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困拢十分明显,心理矛盾很突出,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现在大学生工作如何如何不好找,一个大学生收入还不及一个小学生等"社会问题,也导致很多学生觉得读书无用,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不少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致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和反抗情绪。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玩手机,上网",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而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就破罐子破甩。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初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我们的学校中略占比例还是较高的,"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针对以上中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和引导。
正确认识中学生的独立意向,加强适应性教育。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不希望父母或老师对自己干涉过多。作为父母或老师,首先应针对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尊重他们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步给他们更多的独立自主的权利。其次,创造一个民主、愉快、和谐的家庭和班级环境,使他们愿意与父母或老师讲心里话,帮助他们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矛盾。现在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一旦家庭、社会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可能形成狭隘、自私、冷漠的心理,甚至仇视社会和家庭。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庭、集体、社会中的一员。
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正确处理和引导早恋问题。中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对自身的某些生理现象不了解,有时常把身体发育时出现的生理现象当作病理现象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正确处理好异性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健康的情感。同时,学校、家庭、社会要注意隔离和减少不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行、书籍、影视等,注意引导中学生安排好课余生活,激发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3
1介绍科学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物理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成功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2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什么时候揭膜的目的。
4重视演示实验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想知道为什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5课后作业及时批改面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4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已经不仅仅意味着没有身体疾病,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自我,面临着独立与依赖、内心与现实的各种冲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于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其中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育的重要途径。
相对其他学科来说,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更大的空间和优势。体育锻炼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又有益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发泄、放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调节紧张情绪。同时,它能够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团体凝聚力、意志品质等等。有研究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体育兴趣、情感、意志及总体心理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一、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处于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孤独、压抑等不良情绪体验。有研究表明,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获得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尽力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1.不同的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兴趣有所不同,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羽毛球。当他们进行的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时,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我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因此,除了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在适当的时间我也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让学生去发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体验到良好的自我价值。2.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例如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阳光体育等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比赛过程中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去年,我们学校学生篮球队参加全国阳光体育活动,获得全国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获得一种乐趣、一种积极拼搏的精神。3.小部分体质较弱、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心理的现象。那么面对这些“体育差生”,我们如何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呢?在体育学中,体育差生往往不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我们教师要应用适当性言语鼓励他们,而不能无情地剥夺他的比赛、游戏的权利。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难度相对偏低、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同时,在言语上给他们一些鼓励,对他们的成功进行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和对体育的兴趣。
二、在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人际互动
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应以后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打下扎实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基础,实现学校的生存教育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本地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加上部分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学生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任性、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这些学生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得与人合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了不良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促进学生进行人际互动。1.我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一些多人合作、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例如篮球游戏“运球接力”、“两人三足”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和别人合作,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也慢慢学会与同学沟通,认识更多的朋友,友爱互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班级都出现一小部分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的学生。但是往往这小部分学生在体育方面会表现出过人之处。我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同学的认可,进而在集体中找回一种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重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现在的学生面对挫折、困难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强调通过各种体育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5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培养兴趣;方式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记得牢,掌握得住,收到预期的效果。根据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结合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这是很重要的。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脑思考的问题,或根据教科书中的一些活动内容引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地理必修1大气环境时季风环流之前,可引用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后面的东西就好讲多了。
又如,讲自然灾害的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劫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罹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也可用“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这时,同学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硬拍茉けǖ卣穑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再如讲必修2的人口合理容量,先让学生阅读人类的“空间”,人类本身所占有的空间并不算大,当前全世界所有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上。请学生思考人类是否这样“零距离”生活?人类的生存空间到底需要多大?由此引入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概念。
二、巧用古诗谚语,助长学习兴趣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讲大气散射作用时用“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古诗谚语犹如“味精”,使地理课堂好比一顿美味佳肴,增添了一番清香的风味。
三、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四、利用漫画图片教学,启迪学习兴趣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五、形象直观的课堂教学,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教师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上课要多利用形象直观的课本图片、模型、板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多运用电化教育手段。虽然是初中学生,他们理性思维能力还不够强,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册中的彩图。在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课本中的四幅图片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中心商务区的四大功能(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中心地理论的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像这样的插图在湘教版课本中几乎每节都有。
六、引用历史神话故事,提高学习兴趣
如讲密度流时,引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艇守住海峡,用声纳盗听,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国潜艇竟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关闭所有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走了。这个故事,引入了课本要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到恒星特点时,引用每年农历的7月7日牛郎会织女的神话故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了6月底,牛郎因为事务缠身,无法准时赴约,就给织女拍了一份电报通知她,那么织女能否在7月7月前收到电报呢?恒星之间的距离很远,即便以光的速度从牛郎星到织女星也需16年的时间。在讲恒星的发光和质量时,告诉学生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一对极不般配的夫妻,织女星亮度是太阳的48倍,而牛郎星仅为太阳的8倍,可以说织女是“明目皓齿”,而牛郎星在“她”面前则黯然失色。另一不般配的地方是织女决不是神话中杨柳细腰的苗条淑女,牛郎也不是身强力壮的钢铁汉子,织女星比牛郎星要大3倍以上。
初中学生心理教育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标中明确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都应该认真把握教材,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魅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进而对学生造成影响。当前,社会中的种种因素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给他们带来压力,并产生紧张的情绪,这些都直接体现在了日常的教学行为中,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给学生展现出正面、积极的形象,给课堂带来活力,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同时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初中生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向师性比较强,因此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教师把自身的乐观心态传递给学生的时,学生心中老师也会树立起高大形象,学生通过跟随教师从而被教师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能够自我调节和控制,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生活和工作。教师要认真地阅读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书籍资料,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研究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新课程的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将心理健康活动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活动教育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感受,对彼此的心得和体会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通过讨论、游戏、竞赛和表演等开展活动。例如,在开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表演,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从而在生活中可以处处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第二,将心理健康体验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教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情感体验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自主理解,进而得到实际的情感体验和见解。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书籍进行阅读,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开展多种教育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对话体验、生活体验和问题体验等,加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比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会对自己有很多不同的体验,比如经常被别人笑话相貌、身高、家境、口音、成绩等。教师这样设计其实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虽然这些都是真实的体验,但是每一个人的体验都具有片面性,不能准确的表现出学生个体的真实特征,学生通过与教材对话、和教师对话、学生之间对话、学生跟自己对话等,深化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互相尊重,构建起自信,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在丰富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性比较强,因此学生只学习理论还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要将理论和行为结合在一起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理解消化,从而更好的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有一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但当别人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头头是道的进行分析,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是传统教学最大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培养自身的自觉性,从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教学评价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的基本原则,全面、科学的发挥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过发掘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对学生作出肯定性的评价。保护班级内学习成绩落后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课程的性质,既要实现学科目标,也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不但包括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另外,要做到全过程评价,不能仅仅评价结果,还应该评价过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和心理素质评价。当前有很多初中生出现了厌学和逃学的行为,由于他们的学生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同时受到家长的指责和批评以及同学的讽刺,从而产生了自卑、逃避心理,不仅影响了学业,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的初中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中教学课程的难度。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使教学课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教育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