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1

【关键词】 心理需求;发展目标;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90年代初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传统的研究关注中学生层面的较多[13],关注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而且针对中专学生进行的研究大部分的被试都是选取卫校的学生[46]。另外,已有研究的取向多数是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多数都是选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比如说SCL-90[47],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目的是发现学生心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学生,给予他们一系列的干预和帮助指导。传统的研究中很少有针对其他专业类型的中专生的研究,而且研究目的通常也不是面对所有学生的、以全方位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本研究就着眼于关注非卫校学生,选取经济类专业的中专学校一所,采取半结构问卷法,以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研究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兴趣点。通过纵深研究,旨在面对所有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兴趣点和真正需要,希望能够更为全面的描述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客观和务实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北京市某所经济管理学校25个自然班中,随机抽取3个自然班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98份,剔除无效问卷,收到有效问卷81份,问卷回收率为97%,问卷合格率为83%。由于问卷有一部分是开放式的无结构题目,因此导致最后无效回答较多,最后剔除问卷的比例也较高。

1.2 实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自编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其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是以学生自我报告的形式,汇报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状态,由7个项目组成。学生心理需求问卷主要参照柳友荣等[8]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量表的维度,参考本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并结合对本校5名学生关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生活事件的访谈,自己编制。本问卷除了让学生对影响自己心理健康因素的生活事件进行评价和排序以外,还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你目前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希望心理健康的老师能给予什么帮助?”等等一系列的题目,获得更为纵深的信息。

1.3 数据处理 对于量化数据采用SPSS12统计分析。对于开放性题目手动编码,并结合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学生心理需求的总体特点

2.1.1 封闭排序问题 针对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排序,将学生的排序转化为分数,排名第1的评分8分,依次类推,排名第8的评分1分。按照主题,学生排序的结果如下:①认识自我(5.60±2.00);②完善自我(5.36±1.85);③人际交往(5.33±1.97);④职业性向(4.60±2.13);⑤学习兴趣和动机(4.36±2.09);⑥学习策略(3.99±2.05);⑦职业选择(3.80±2.43);⑧异性关系(3.25±2.39)。

进一步分析,看到依照平均分的排序和学生在每个问题上各自排序的百分比还是有着显著差异,比如“异性关系”这个主题虽然在整个8个主题的平均分排序中排名最后――第8名,但是具体看这个主题的选择情况,发现40%的学生将异性关系排在第1位――最为感兴趣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这个问题上排名的差异远远比其他主题大,因此导致了平均分排名比较靠后。结果见表1。

2.1.2 开放式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答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答案相比封闭的排序题目丰富了许多,达到了14类。

2.1.3 封闭排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对比 将每个学生在排序题目中排名第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该学生提名的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致性对比,发现学生在选题目中选择的第一感兴趣的主题和学生自己提名的最感兴趣的题目差异显著(t=12.910,P

2.2 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心理需求的

2.2.1 学生未来发展目标 中专学生由于学历和年龄的原因,他们一般在结束了3~4年的中专学习生活以后,并不全部都进入社会,而是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大体来看中专学生对于中专以后的未来的发展目标由读书和进入社会2大类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15%)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未来目标。学生未来发展目标的具体的比例分布如图2,3。

2.2.2 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第一,以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将未来的发展目标中“继续读书”标定为非常强烈和比较强烈的学生作为以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结果和第一部分的排序有所不同,该类学生的排序如下:①认识自我(5.93±1.95);②完善自我(5.53±1.55);③人际交往(5.40±2.16);④学习动机和兴趣(4.80±1.86);⑤学习策略(4.73±2.28);⑥职业性向(4.47±2.36);⑦职业选择(2.80±2.21);⑧异性关系(2.27±1.53)。第二,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将未来的发展目标中“直接工作”标定为非常强烈和比较强烈的学生作为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结果和第一部分的排序也有所不同,该类学生的排序如下:①学习动机和兴趣(6.17±2.56);②人际交往(5.83±1.33);③认识自我(5.67±1.97);④完善自我(5.50±2.66);⑤职业性向(4.33±2.40);⑥职业选择(4.00±2.37);⑦学习策略(3.67±2.07);⑧异性关系(2.83±1.60)。第三,两类目标不同的学生的差异。对2类目标不同的学生在8个主题上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Pillai's Trace =0.096,F=4.026,P=0.05,结果显示2类目标不同的学生在心理需求上差异显著。经过方差齐性检验表明:P=0.000,拒绝虚无假设,表明2种目标学生的数据方差不齐性,因此选用Tamhane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两类目标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结果见表2。

3 讨 论

3.1 自我认识模糊 本研究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困惑程度选取心理健康问题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自我认识模糊,对自我定位的困惑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学生最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问题。这和通过心理健康问卷筛查出来的问题并不十分一致。先前的研究发现学生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敏感(6.9%)、强迫(6.4%)和抑郁(5.7%)[5]。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的研究取向不同,一种是以发现心理问题为导向,这种研究导向主要目的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虽然许多的研究表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不同的研究结果汇报的比例在20%~30%之间,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并不是问题学生,因此以兴趣导向进行的研究结果就和以问题导向结果不一致是非常正常的。因此,面向所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自我的认识和完善的主题,而不仅仅是关注传统的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焦虑和抑郁问题,而应该从根本上,从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上,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在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没有发展成为问题之前就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自我以及人生追求。

3.2 不同目标的学生分层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除了传统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以外,还有许多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比如说自考,成人高考等。作为中专生由于学历较低,将来的就业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使得很多的学生都没有把中专教育作为自己学习生涯的结束。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希望自己的在中专学习之后还继续读书,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的比例明显要小于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并且这2种目标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有着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以继续读书为发展目标的学生关注自我的认识和完善仍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中专毕业之后想工作的学生却把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个主题排在第一位。这和研究者最初的假设并不十分一致,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学习问题是学生一个主要关心的问题,那么研究者假设对于继续读书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关心学习相关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更为感兴趣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的问题。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者在问卷调查之后对部分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可以得到解释: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有一些学生并不是自己十分情愿的选择就业为目标的,而是觉得自己反正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什么也学进去,所以索性放弃了继续读书的目标。他们的目标选择是因为对于学习的无奈而被迫选择的,因此他们更为关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问题,期望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自己找回学习的动力,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习也是非常向往的。除此之外,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对于职业选择指导的需求明显高于以读书为目标的学生。这个和他们的目标选择有着紧密地联系。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因为会更早的步入社会,因此他们既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也需要有职业选择中科学引导的问题。而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因为短期内仍然是以学习作为主要的目标,前途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心理需求仍然以向内的自我找寻为主要目标。针对这样的现状,中专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应该灵活应对,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开设为选修课程,针对不同目标的学生,开设偏重不同的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上哪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以学习为发展目标的学生,可以更多的从自我认识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现状,开设不同侧重的课程;对于被迫选择就业,但是还有可能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应该以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于确实准备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则更多的从职业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2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里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58-01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强、与人难相处、经不起挫折、报复心强、敌对情绪高、厌学、单相思等、冷漠与孤独、过度自卑、嫉妒、抑郁和焦虑、缺乏耐力、注意力差、缺乏观察力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教育部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生物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下文是我根据生物课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掌握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例如,初中生进入青春期,性生理开始成熟,同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包括性意识的觉醒、性别角色的确认,的萌动,开始对异性关注,有与异往的需求等,依据这些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教育。

2.主体性原则。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泡菜、酸奶等产品。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塑造高尚人格。“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教师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2.运用生物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冷淡态度,比学习成绩不良更可怕。”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如各种挂图、实物、实验以及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投影、幻灯片等,都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尤其是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结论分析,更能激发学生。

3.运用生物素材提升学生耐挫折的能力。“人生挫折十之八九”,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艰难曲折历程:经过整整8年的不懈努力,才发现并揭示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直到35年后,才受到重视和公认。通过遗传学史的学习,引导他们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 由于在生物课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但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力、心理适应力、心理耐受力和心理控制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适度的反应能力和统一的人格,并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以来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形成了团结协助、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

在我国,青少年大都在学校接受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具有教育性。无论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科教学都可以进行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数学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史的材料,这些数学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能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澎湃前进。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它各种活动中。如:分层设计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练习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思维的不同水平和跳跃能力,可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要求,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能解答其中的某些问题。

3.锻炼学生的毅力。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心理健康的人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会自动调节情绪,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这种克服困难的表现和毅力,又能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差的人常常在挫折面前惊惶失措,变得消极悲观、自卑怯懦,阻碍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并对心理的发展形成消极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在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共同增长。当然,在这里必须强调合作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竞争的良性发展。

二、在课后辅导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设计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在讲述“充要条件”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学习成绩好是考入重点大学的什么条件?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健康心理在实现理想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自觉地摒弃不良心理。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从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特别是在分析法证明中,要求学生思考一个结果的产生是由于它拥有了哪些条件。所以,我认为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归因自己的考试结果,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激发学生更加努力的勇气。

三、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极端负责任,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

五、成功的喜悦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4

[关键词]初中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学习

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随时调整,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方法设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就能够得到满足,学生在讨论交流相关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一部分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表述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在总结历史事件发生时间、背景,参与的人物等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升,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商汤灭亡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善于挖掘历史素材,融入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很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些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对历史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很多有着勤俭节约品质的人物,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人物的特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借助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坚强意志和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意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抗挫折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全的人格。例如:在历史教材中有岳飞和林则徐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鞠躬尽瘁,在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情感熏陶之下,健康的心理品质就会得到培养,学生就会为了国家的和谐发展而积极努力的学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5

中职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继续发展和趋向成熟的时期。心理学家认为在此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生急剧变化,将出现体力、智力、社会需求、创造、超常行为的高峰,对应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胜、好动、好疑”。在这一时期,他们希望受人尊重,把他们看成大人,但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却又是一个谜。他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故意违背家长、老师的意志行事。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如不能及时的纠正,就会滑向行为偏差生行列。行为偏差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等)较差的学生,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除了面对一般群体外,还要面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在这些行为偏差生中,要让他们接受美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因素占据了很大比例,这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帮助他们,在心理上给予健康指导?答案是要解决行为偏差生的心理障碍。

1 行为偏差生有哪些不良的心理特征

作为行为偏差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那么美术行为偏差生是指: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上没有兴趣、没有动力,缺乏审美情趣和体验;学习态度不端正、美术成绩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完成或应付了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行为偏差生给班级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其形成原因大多数都是由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心理:

1.1 心理滞后型

这是行为偏差生的普遍心理。现在普遍中职学生认为比起普中的学生低人一等,智力比不上他们。而对美术基础学科,认为学了对以后就业也没什么大帮助,也就对美术基础抱着“冷漠”态度,得过且过。他们由于听不懂课,成绩差,害怕被同学嘲笑,所以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有的对作业拖拖拉拉,乱画一气,从未获得过成功,导致后来讨厌学习,甚至干脆就不学了。

1.2 意志薄弱型

行为偏差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和热情,但一旦遇到困难(比如画面内容复杂多变)就以“麻烦、太累、学不好”作为借口和推托。往往学习时间持续不长,意志比较薄弱;对一切活动都缺乏兴趣,个人极端懒散。

1.3 动机缺乏型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但偏差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动机不明确,把学习的目的归因为为“父母学、为老师学”。他们认为自己画画不好是由于客观如材料不好、发挥失利等,并把今后学习希望寄托于此。

2 根据上述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拨正教育

2.1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心理意义

美术基础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学好美术对于训练学生观察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处,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通过绘画可以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工艺制作,如制作贺卡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协作精神;通过校徽设计体验自己设计的成就感。

2.2 教师要有有教无类的博爱心理

教师要做到博爱,承认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及在创新思维中所反映出的差异程度,并针对不同的条件和智力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特别是行为偏差生有了问题,老师要做认真分析正确引导,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指责。“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对行为偏差生,教师应热情地伸出双手,及时鼓励、评价,使他们在教师和同学们的面前都能获得尊重和信任。

2.3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时,在学习中就较为主动,反之就会产生烦闷,从而放弃学美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色彩《感受春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入校园,用欣赏的眼光体验校园的春天美景,绘画春天的色彩;如手工《剪纸》教学中,我们可以请学生自己做模特,剪出人物肖像图样。通过有针对性地融入美术学习环境中,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就油然而生了。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美术学习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是意志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视觉的观察、判断,应用形象思维并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好美术要有学习的顽强毅力。

2.4.1 树立自信,形成“我也行!”的观念。对于行为偏差生在学习中的不足,教师应予以帮助,一般先选择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完成,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难度,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和期望,他们更需要成功。信心和期望能激励孩子更快的进步,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2.4.2 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坚强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逐渐形成的。老师可以在学习中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完成,对行为偏差生要给以更多的锻炼机会。比如学习了素描《艺术造型语言的表达》,可以选择相对有趣而简练的静物来完成作业,老师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一步步提高难度去继续探究。又如学习《策划一次画展活动》,学生往往会觉得那么多策划内容要做多久?其实,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组内人员可以根据能力或特长分工完成策划内容,这样人人都有任务,最后由老师作整体和合作效果评价。结果不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同学间互动合作有趣,面对合作成功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范文6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