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1

Abstract: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e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Guangdong Province also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ster and encourage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reate. Facing this great opportunity, a lo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gin to creat and invent new technology, so what risk will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 Guangdong Province encounter during their innovation, how to measure these quantitative risk? This article will adopts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during t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us the risk will be relative quantitative.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AHP;模糊综合评价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technology innovation risk;AHP;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001-03

0 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广东省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实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扶持计划,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相关政策。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技术进步和创新将是企业在商场成败的关键所在。广东省内中小企业也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但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风险。

1 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

任何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考虑的的风险因素有:①技术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技术开发难度等;②市场风险: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从投放市场到衰退的周期已经大大缩短,对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时机,掌握这种规律性,及时地开发出顾客所需要的新产品,才能不断地赢得竞争优势。新产品投放市场,主要依靠独特的产品,优惠的价格和完善的服务来取得竞争力。客户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着的。这就需要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状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动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

对于中小企业管理风险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处在发展壮大期的中小企业,其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组织成员的认同度及组织协调能力,也是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之一。广东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率大,技术能力低,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之一。

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还将受到环境风险因素及财务风险的制约:今年来国家和广东省颁布一系列法律及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但国际经济趋势慢慢复苏。竞争对手的行对都将影响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广东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虽然有较大增长,但占GDP总量只有2%-2.5%左右。虽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科技创新,而企业接收到的政府科技经费拨款只有30%左右,在企业总的科技活动经费中只占3.28%左右。虽然广东省经济在全国遥遥领先,但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不到。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①金融机构受一些政策与规定的约束,很难形成突破;②贷款给中小企业风险较大;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很多价值是无形的,有型的,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很少。

2 用AHP法确定各风险因素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 AHP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权重。

2.1 构造递阶层次模型 据此将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归类,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判。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按照1—9标度方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和模糊关系矩阵。经有关专家对指标的评定,构造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其中每一标度对应的含义如表1所示。

将所有的风险因素分为5个子集:

U={U1(技术风险),U2(市场风险),U3(管理风险),U4(环境风险),U5(财务风险)}

其中:U1(技术风险)={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技术开发难度};U2(市场风险)={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产品市场竞争力,消费者需求变动};U3(管理风险)={管理者素质,技术人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U4(环境风险)={法律政策,经济波动,竞争对手};U5(财务风险)={技术创新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2.2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专家评判构造判断矩阵A。

A1= 1 5 31/5 1 1/31/3 3 1 (C1,C2,C3相比)

A2=1 1/3 1/53 1 1/35 3 1 (C4,C5,C6相比)

A3=1 1/4 14 1 41 1/4 1 (C7,C8,C9相比)

A4=1 1/4 1/34 1 23 1/2 1 (C10,C11,C12相比)

A5=1 1/51/3 1(C13,C14相比)

2.3 得出权重:

W=(0.0951,0.3590,0.0432,0.3978,0.1049),

W1=(0.63,0.11,0.26),W2=(0.11,0.26,0.63),

W3=(0.167,0.666,0.167),W4=(0.125,0.569,0.306)

W5=(0.75,0.25)

通过一致性检验。

由此计算结果我们知道目前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是:市场风险及环境风险。

3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

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的概念于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A. Zadeh)教授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本论文将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将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很大(0.9),较大(0.7),一般(0.5),较小(0.3),很小(0.1)。即评价集V=(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评价集的标准隶属度V=(0.9,0.7,0.5,0.3,0.1)。

3.1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和模糊矩阵:

R1=0.2 0.5 0.1 0.2 00 0.15 0.35 0.4 0.10 0.33 0.17 0.2 0.3

R2= 0 0.11 0.49 0.2 0.20.1 0.53 0.27 0.1 00.46 0.14 0 0.2 0.2

R3=0.1 0.03 0.47 0.3 0.20.66 0.24 0 0 0.10.15 0.37 0.25 0.23 0

R4=0.36 0.11 0.39 0.14 00.6 0.22 0.18 0 00.03 0.27 0.5 0.1 0.1

R5=0.65 0.15 0.2 0 00.2 0.35 0.25 0.2 0

3.2 一级模糊评价:

利用公式Bi=Ai*Ri分别对五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得到模糊矩阵

R=0.126 0.4173 0.1457 0.2087 0.0890.3158 0.2381 0.1241 0.174 0.1480.48131 0.22664 0.12024 0.08851 0.1 0.39558 0.22155 0.30417 0.0481 0.03060.5375 0.2 0.2125 0.05 0

3.3 二级模糊评价:

评价矩阵B=A.R=(0.0951,0.359,0.0432,0.3978,

0.1049)*0.126 0.4173 0.1457 0.2087 0.0890.3158 0.2381 0.1241 0.174 0.1480.48131 0.22664 0.12024 0.08851 0.10.39558 0.22155 0.30417 0.0481 0.03060.5375 0.2 0.2125 0.05 0

=(0.35989,0.244,0.207,0.111,0.078)

=(■,■,■,■,■)

4 结论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技术风险是最大的。

计算综合隶属度:P=B*VT=(0.360,0.244,0.207,0.111,

0.078)*(0.9,0.7,0.5,0.3,0.1)=0.639,由此结果知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较大。

参考文献:

[1]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与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77-281.

[2]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89-106.

[3]程工.企业技术创新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4-66.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2000:20-34.

[5]王同律,王季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41-158.

[6]华锦阳.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10,53-61.

[7]邵辉,赵庆贤,林娜.风险管理原理与方法[M].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115-121.

[8]胡正东.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

[9]周丽娜.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

[10]彭文清.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11]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2

关键词: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XSKYY201501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实体,它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研制机制和经营机制,具有灵活快速的市场适应能力,是整个社会的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

为了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与管理工作,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河北省政府制定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该办法认定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具体标准如下: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40,000万元以下;科技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10,000万元以下;其他行业企业:依照国家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2、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20%以上。3、企业上年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2%以上并具有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4、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或创新集成能力,且形成产品或服务。

二、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现状

(一)行业创新发展不均衡。通过调查发现,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第二产业,其中制造业、采掘业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行业前三名。调查还发现保定市59.06%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的技术领域为新材料技术领域,而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的占比仅为1.34%。由此可以看出,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行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二)创新形式主要是模仿创新,而缺乏自主创新。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而技术创新又是创新的核心。根据调查得知,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是模仿创新,占比为37.18%,相对于5.13%的原始创新来说,企业更加倾向于模仿创新。这样,就必然导致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较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仅有1.95%。技术研发能力弱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在原因,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实力严重不足,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甚至没有设置研发机构,这就导致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大多处于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水平差的状态。

(三)缺乏技术开发战略思想,研发费用投入少。拥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积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但就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企业高层缺乏技术开发的战略思想。据调查数据得知,只有26.32%的企业有较为详细的技术发展规划,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除了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外,只有一个甚至没有后续的新产品和服务。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其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购买机器设备的环节,研究开发费用的占比仅为12.42%,如此少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影响到技术创新的质量,甚至会导致技术研发人员的消极情绪。

(四)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机制和激励机制。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几个特点:就人力资源规划来说,只有9.94%企业拥有3年及以上的人力资源规划,大部分企业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就人员结构来说,有68.21%的企业总经理来自于企业创办人或领导家族成员,人员结构不合理;就人才类型来说,有34.44%的企业亟须研发人才,研发人员稀缺。配套的激励机制可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方式大都处于物质激励阶段,通常给予加薪的奖励,部分企业给予股权激励或技术入股的奖励,缺乏精神层面的激励。

(五)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和外部。外部又包括向银行贷款、向民间机构借贷、获得风投资金支持等。据调查得知,保定市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企业规模小、成长性差、技术优势不强等原因造成融资不畅。75%的企业没有得到过风险投资基金扶持,49.01%的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太大而放弃吸引风险投资,44.08%的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贷款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这些数据都说明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需要改善。

三、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家创新意识和创新战略。企业家是企业内部技术创新的倡导者、推广者和领导者,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调查分析得知,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只有1.95%的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格局。作为一种高级的人力资本,企业家的创新愿望和创新倾向的强烈与否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大量的研发创新人才。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导致对研发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又由于企业资金实力欠缺使得公司对后期的人才培训环节不够重视,再加上后期的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造成人员流失率高,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

(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通常包括资金投入、购买新设备、购买原材料、购买相关技术、建新实验室等,其中资金是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首要资源,足够的资金投入是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得以顺利开展和长期维持的关键。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对资金的依赖贯穿于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的始终,从研发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的建设到中间试验与新产品的推广都需要大量资金的强力支持。

(四)技术创新实力。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而目前许多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持续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仅处于省级先进或一般水平,技术研发机构的水平更是一般甚至没有。即使是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提高创新力,也只是进行技术入股或购买设备,并没有引进创新人才从根源上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实力。除与国内企业、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外,较多的企业并没有与国内外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这同样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

(五)市场环境。技术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行为,需要在企业创新产品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创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都会影响企业创新。市场对于某种产品或服务需求增大时,企业会根据市场加快创新研发速度,当竞争者推出新产品或服务得到更多的消费者时,企业也会迫于压力不断研发新技术。总而言之,市场不仅决定企业未来创新方向,也会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六)政府政策环境。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企业很可能中途“夭折”。因此,政府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影响巨大。2015年,河北省印发《关于财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十项措施》,提出要把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型升级。主要包括: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吸引省外人才来河北省创业、发展股权投资、拓宽融资渠道和实施风险补偿等。

(七)融资与风险投资环境。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生对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没有足够的抵押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企业因为融资太难没有得到过风险投资,而美国的相关研究已经表明风险资本投资与技术创新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由此可看出,融资与风险投资环境严重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

四、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环境改善建议

(一)企业家应提高创新意识,制定创新战略。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战略是大多数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持续创新的瓶颈。增强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就需要分享创新成功案例,明确创新重要性;完善创新愿景、战略和使命;随时注意和监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进展情况。

(二)增加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过低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将研发放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增强研发费用的投入,注重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工艺的开发,优化研发资源的配置。同时,还需要对研发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快产学研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往往受到其研发资金、研发平台和创新人才的限制,企业应设立技术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和大型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这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节约技术创新成本并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

(四)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吸引并培养创新型人才。保定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工作是:改善人才结构和比例,增加技术研发人员比例;建立员工培训制度,从企业内部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激励机制,一方面留住企业自身员工,减少员工流失率,另一方面吸引外部技术创新型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创新源泉。

(五)把握政府支持创新时机,加快创新发展。保定市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支持企业创新的八条措施》、《保定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保定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等等。政府针对不同特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好时机,利用政府给予的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加快创新进程。

(六)成立创新协会,谋求共同创新发展。个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都比较差,各行业可分别建立创新协会,企业间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创新水平。创新协会可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交流、市场数据分析和知识学习的网络信息平台,满足不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

(七)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定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明确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等。

(八)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有效途径。(1)政府部门设立金融机构,帮助中小企业筹资和融资;(2)建立风险投资基金;(3)银行信贷。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专项信贷模式,改变授信额度和信贷业务流程,增加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主要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3

但是,中小企业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适应和规避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炼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此话题,《中国经营报》专访了知名实战营销策划专家、蒙虎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蒙派营销领军人物、蒙派营销策划第一人、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价值中国特邀评论专家、中国标志性品牌评选专家委员会成员、《蒙派营销》一书作者韩耀国先生。

【记者】:韩总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中国经营报》的专访!

【韩耀国】:不客气!

【记者】:在您这么多年的营销、策划生涯中,您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什么?

【韩耀国】:以前人们认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是核心技术,认为有了核心技术就成功了,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首先是市场意识、其次是核心技术、还有就是创新意识,这三点非常重要,市场意识是前提,根据市场来研发产品,而不是闭门造车,创新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核心技术不是永远都是核心,必须得不断创新,在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不懂市场,再好的技术又有什么用。

【记者】:在目前技术、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您认为中小企业应如何提炼自己的竞争力?

【韩耀国】:在这里我可以给您举个中小企业提炼竞争力的实战案例,也是我们蒙虎营销策划机构2007年最成功的一个策划案例,香港美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香港商人刘氏兄弟在国内创办的一家独资企业。2000年后就把生意逐渐转移到内地市场,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当时刘氏兄弟当时看中了国内的一个专利产品——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并以1500万元的高价从专利发明人金文光手里买断这个专利。

但是不懂市场营销的香港人,虽然握有专利技术的金字招牌,却不知道如何使用,一把有专利技术的牙刷竟然卖得比普通牙刷还便宜,没有足够的渠道,没有系统的品牌传播,不到两年就败下阵来,钱投了几百万,而2年销售不到1000把,最后找到了以实战策划著称的蒙虎营销策划机构。

2006年我们蒙虎营销策划机构接下这个项目后,认为香港美伦作为一个资金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大投入做品牌是不现实的,走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是上策,而纳米稀磁这个专利技术就是其核心的支撑。首先,要改变销售渠道,避开竞争非常激烈且高成本的商超渠道,改走零售药店渠道;其次,在价格策略上,也改变以往中低定价策略,改走高端策略,例如,5个刷头的产品定价98元,充分支持其产品的独特功能和专利技术。

经过一系列包装和重新招商,重新上市的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在全国市场大获成功,站住了脚。重新定位和包装后的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在渠道、定价、命名、包装等各个环节都有效的突出了其专利技术的核心支撑,在细分市场上和特定的渠道中就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截止到2008年5月份,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已占领了国内85%的市场,并且针对三口之家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又推出“家庭装”,热销全国各大城市,成为名符其实的口腔护理领导品牌,目前已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产品的品牌提升已列入下一步的战略计划,而经过蒙虎团队重新策划后,启动全国市场的费用连30万都不到,目前,蒙虎营销策划机构这个“差异定位、逆向招商——亮白纳米稀磁牙刷上市策划案”已被数十家企业和数家大学作为学习案例列入课本。

亮白纳米稀磁牙刷就是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提炼,并且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地挖掘出来,把其作为企业的核心支撑进行扩大、升华,企业的所有资源都围绕这个核心来支配,最终获得了空前成功。

【记者】:是的,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战策划案例,而且香港美伦集团也是非常幸运的,能够遇到蒙虎营销策划机构这样有战斗力的实战团队,相比较一些企业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您觉得,这样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寻找突破口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韩耀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认为中小企业只要抓住以下三点,就可以走在市场的前沿,那就是“市场突出细分化、营销突出差异化、策划突出实战化”,在目前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发现潜在的消费群体,将市场进行细分,抓住适合自己产品的消费群体是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在营销手段上要尽可能突出差异化,这样更容易抓住目标群体,最后就是可以在适当时机借助外脑,现在国内的智业机构多如牛毛,第一种是玩理论,只会纸上谈兵,只会拿别人的钱做策划,如果哪一天让他自己操作个产品,他就瞎了,而另外一种就是实战策划机构,比如目前业内都熟知的蜥蜴团队,还有我们蒙虎团队(蒙虎营销策划机构),玩得都是实战,我们既给别人做策划,同时也有自己的实战营销演练平台,所以做营销这一行必须得有市场实战经验,否则不行,谁都会说,关键在做。

【记者】:您觉得在与媒体的合作上,中小企业应该把握哪几点?

【韩耀国】:就从产品的招商来说,一般的产品离不开依靠媒体招商,但首先要选对路,比如目前国内权威度较高的营销媒体有《中国经营报》、《销售与市场》、《商界》、《医药经济报》、《现代营销》等,如果与这些媒体合作的话,招商成功的几率就非常高。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政府扶持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4lxlktziyyjj-23);辽宁大学专项科研课题(编号:ZJ201201)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政府扶持与中小企业跨越障碍的关系研究――基于辽宁与东部地区的调研比较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0日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及现场访谈的形式,探讨辽宁省与东部地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跨越障碍的关系。共收回辽宁中小企业有效问卷233份,东部地区(北上广、江浙沪、天津、河北、山东以及福建)中小企业有效问卷469份。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调研中,对于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我们从人才、资金、研发和技术支撑、企业管理、市场混乱、缺乏政府指导、进入特殊机制不畅、吃拿卡要以及其他等十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关于辽宁省、东部地区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图1)

如图1所示,对于企业所面临的障碍,对这两个地区而言,人才都排在第一位,其中辽宁省占所调查要素的比例为27.94%,东部地区为25.77%。企业缺乏人才与我国每年百万计应届生求职难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能的原因:首先,应届毕业生的一种幻觉,他们会根据已工作学长及其他一些渠道的零碎信息,得出中小企业工作没前途的印象,所以在求职过程中紧盯大企业,这就造成一边求职难一边用工荒;其次,一些中小企业的招聘渠道不通畅,一些求职者得不到相关的招聘信息;再次,一些在中小企业任职过一段时间的员工,最后也会选择跳槽,这主要是很多中小企业还是任人唯亲,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奖惩机制和晋升渠道;第四,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其福利待遇相对于大企业确实较差,这也使得其难以找到高素质人才,即使招到了也难以留下。

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两者排在前七位的要素完全一致,这说明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其面临的困境基本都是一样的。排在前三位的人才、资金、研发和技术支撑三者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50%,这说明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要壮大、求发展,解决这三者是重中之重。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两者的特性,对于辽宁省而言,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这也与人才普遍流向北上广这一现实相符;对于研发和技术支撑对于企业的影响,辽宁省调研结果为14.86%,比东部地区约低3个百分点,这可能与辽宁省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且调研企业主要为工业企业有关。

二、政府对企业的扶持

据图2,在辽宁省地区,暂时没有接受扶持的企业占调查企业的32.65%,然后依次是财税和补贴、信息、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和培训、融资、技术。而在东部地区企业所接受的扶持依次为财税和补贴为21.19%,其后依次为信息、融资、人才引进和培训、技术、市场拓展,而暂时没有接受扶持排在第七位,为9.29%。(图2)

辽宁暂时没有接受扶持的企业几乎占调研企业的1/3,而东部地区不足1/10。以山东与辽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例,山东与辽宁开通时间分别为2012年11月12日、2014年1月15日;其次,在山东的网页首页,关于管理咨询、技术创新、法律服务、融资服务和培训服务这五个服务项目,每一项服务都配备了十名资深专家,并相应附上了专家的相关简介,前三项服务是附上了相关专家的邮箱号和电话号,以方便企业进行咨询;融资服务是配备了相应银行的融资专家进行在线答疑,给中小企业与银行间进行了牵线,畅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而第五项,则是将一些名师名家的讲解课程放在网上,供中小企业学习。而且在主页上,还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推广。而辽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一些服务类别更为详尽,但是有些服务项目还没有上马,而且其主要是机构服务的形式,并对机构的简介过于粗略笼统,没有突出各个服务机构的特色所在以及这些机构曾经的成功案例。

三、政府扶持与企业发展障碍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表1可见,在企业最需要政府在研发和技术支撑给予扶持时,政府对于企业给予的技术扶持仅占到给予扶持的9.38%,似乎两者对应关系不明显。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x2统计量相应的P值来看,因为计算结果为0.752,远大于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与企业所面临的障碍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基于东部地区数据做出的结果也表明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与企业面临的障碍之间没有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以为,我国政府对于企业财税补贴方面的扶持历史比较悠久,在这方面的经验较多,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所谓的“路径依赖”;其次,信息属于公共产品,各个企业都需要,政府在获取信息时,不需要过分甄别,而且政府由于其职能性质,对于信息获取比较有优势,而对于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扶持,政府需要分行业甚至要分企业进行指导,这需要政府具有相应的专门人才,对政府部门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表1)

四、对策建议

调研结果表明,政府作用对于中小企业跨越障碍十分必要,由于东部地区政府扶持比较到位,中小企业整体上发展要好于辽宁。但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并未对症下药,应该做出调整。

(一)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大力培育员工再培训机构。我国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了727万,但是由于普遍的大城市、大企业情怀,大部分毕业生都奔向了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并且关注的都是大型企业,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一是要完善信息流动机制,不仅要完善求职者作为供给方的信息,更要完善中小企业作为需求一方的信息,使供给方与需求方能够自由匹配;二是要做好宣传,突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支柱地位,矫正现在社会上对于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歧视心理;三是规范中小企业的用人机制,有关政府机构应该督促中小企业建立起科学的晋升机制,破除用人唯亲的畸形体系,做到任人唯贤、用人不拘一格,当然,这也需要中小企业自身主动努力;四是对在中小企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从业者予以奖励。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员工才是更为重要的资产。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不仅往往自身难以完成对员工再培训的职责,而且对于优秀员工也难以留住。对于第一个问题需要国家政策引导、扶持相应的培训机构,且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时予以优惠,诱导中小企业形成员工再培训、再学习的氛围及机制;对于第二个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破解:一是对于中小企业总经理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社会中,企业的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于现状是毫无前途的,增强他们的进取心;二是使其认识到建立一种健康向上、广为认同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促使其携手企业高层建立起符合企业、员工长远发展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员工的归属感,使企业员工感到在该企业任职不是一种短期的屈就,而是符合自身长远职业规划;三是要建立起规范的奖惩机制,将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与奖励额度以规章的形式确立下来,对企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

(二)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准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成立中小型银行,这将大大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今年则是重在落在实践。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民营小微银行发展,并使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二是完善金融配套机制和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形成良好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三是创新融资手段,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同时,基于中小企业现今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应该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倾斜,例如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并且对符合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中小企业予以利率上的优惠;其次,在税费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优惠,尽快出台和落实针对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而且相比东部地区,辽宁省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引进外资。

(三)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小企业工艺技术较为落后的现状,作为企业本身固然有责,可是作为政府,在激励中小企业创新中也是大有可为。首先,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空间;其次,对中小企业的R&D投入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对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奖励,以在中小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再次,构建中小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的畅通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皓.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J].中国证券期货,2013.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5

[关键词]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法;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25

[中图分类号]F4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55-03

1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技术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大风险。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对于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对创新项目的风险的识别与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对技术创新活动中对创新项目风险的预测并对风险较大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风险。因此,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市场环境等内外部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技术创新风险,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尹作亮(2011)[1]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风险评价的42个因素指标,并阐述了风险指标的含义。黄福宁(2009)[2]在建立系列技术创新投融资风险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司春林(2008)[3]对复杂产品创新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汪新凡(2007)[4]建立了一种基于联系数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项目总指标的综合评价联系数主值就可以确定该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还可以对多个项目进行排序,并且可以利用五元联系数表示风险的高低程度。

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评价是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TheAnalysisHierarchyProcess,AHP)得到各指标的权重,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echniqueforOrderPresencebySimilarityIdealSolution,TOPSIS)对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2 TOPSIS方法基本原理

2.1 TOPSIS方法基本思想

TOPSIS是一种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5-8]。TOPSIS利用基于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各方案的正理想解方案和负理想解方案,获得某一方案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从而得出方案的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最后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对各方案进行排序。其中正理想解是最优方案,是一个方案集中并不存在的虚拟的最佳方案;负理想解是最劣方案,虚拟最差方案,每个属性都是方案中的最差的值。

2.2 TOPSIS方法计算步骤

(1)建立标准化决策矩阵。

(2)建立加权的标准化矩阵,可以由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权重Wi。

Vij=Wi×Yij(i=1,2,3,…,m;j=1,2,3,…,n)(2)

(3)利用加权的决策矩阵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V+和V-。

(4)计算各方案的正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EuclideanDistance)。

(5)计算相对贴近度。

根据相对贴近度Ci由小到大排列方案的优劣次序,得出最佳的方案。

3 案例分析

为了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的问题,采用对企业的5个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选择出风险较小的项目。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Wi,采用TOPSIS方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3.1 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技术创新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内/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创新项目的难度,导致创新有不可预期的结果或创新失败,使创新主体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从创新主体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特点,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专家讨论,得到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得到各指标的局部权重和全局权重,如表1所示。

3.2 TOPSIS综合评价

对各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初始值如表2所示。根据TOPSIS的工作步骤,采用MATLAB工具进行计算,得到各项目的正理想解、负理想解、欧氏距离以及最终贴近度值如表3所示。

采用AHP和TOPSIS方法对5个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是C4>C1>C2>C3>C5,项目4是最优结果,将结果提供给企业作为决策的依据。

4 结论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投资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是多目标,多属性决策,受到各种不确定风险的影响。本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方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以及TOPSIS方法对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决策依据,从案例中验证了TOPSIS方法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尹作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78-81.

[2]黄福宁.技术创新投融资风险状态的识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4):100-103.

[3]段秉乾,司春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品创新风险评估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1002-1005.

[4]汪新凡.基于联系数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97-102.

[5]吴强.AHP模型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8):112-117.

[6]王东生.基于TOPSIS法的制造企业节能方案选择[J].轻工科技,2012,5(5):141-14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范文6

摘要: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创新水平也一直是管理者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地中小企业特征,发现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应包含两个方面:内源创新动力与外源创新动力。内源创新动力由效益创新动力、人因创新动力、激励制度创新动力和企业文化创新动力构成;而外源创新动力则包括市场需求拉力、市场竞争推力、技术保障力、经济支撑力以及政府激励等方面。内源创新动力起主导作用,外源创新动力借助诱导、驱动作用转化为内因,共同推动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3-0058-05

Research on Innovation Dynamic Mechanis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engdu

―A Case Study of Company A

GOU Lijia, GUO Qiang, LIAO 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Key words: SMEs; innovation dynamic; incentive scheme; enterprise culture; sense of innov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novation dynamic factor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es, the authors presented the innovation dynamic model and its operating mechanism with the features of SMEs in Chengdu. Meanwhile, this paper verified the model proposed with the example of a typical SME to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SMEs in other cities.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成都为例,截至2013年底,成都市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工商企业总数的80%以上,提供了全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1〕。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创新水平关乎企业存亡。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创新基础薄弱,严重缺乏创新积极性,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要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是关键点,据此,从创新动态系统中找到限制中小企业创新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成都市经济平稳增长、高新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企业创新动力的众多驱动要素,但大多数研究并未对企业创新动力要素进行系统分类,且多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中的案例分析。本文结合成都市中小企业特点,研究其创新动力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及作用机制。同时,本文以成都市特色中小企业A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案例对象,从内源创新动力与外源创新动力两维度对其创新动力进行剖析,验证本文提出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为我国其他省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经验。

一、文献评述(一)创新动力概念

当代创新理论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他曾指出:创新源动力来自于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这一思想至今仍是创新动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创新动力的概念,李刚认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是推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各种力量的集合〔2〕;张国强提出,技术创新动力是创新主体受到内、外部因素的驱动,产生创新欲望和要求,从而进行创新活动的一系列约束条件的集合〔3〕。

(二)企业创新动力要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苟莉佳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以A公司为例国内外学者对驱动企业创新的动力要素展开了深入的研究。Laforet采用十个指标衡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对制造行业中小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构建一套制造业中小企业适用的创新管理体系〔4〕。Barnent提出,工艺创新和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工艺创新能带来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的优化〔5〕。田尚分析企业创新动力的阻碍因素,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因总结为产权激励机制不完善、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政府支持不力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并提出增强企业创新动力的对策〔6〕。向刚创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模型,将企业绿色创新动力归因企业制度结构和外部动力两类要素〔7〕。李柏洲提出企业创新动力系统由企业内部自动力系统、企业外部环境推动系统和企业文化三类子系统构成,对各子系统中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8〕。冯德连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动力分为混合作用力、拉力和推力三类,并基于动力机制提出完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政策建议〔9〕。王海燕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动力的主要学术观点,将其分为单因素驱动论、双因素驱动论和系统论,并提出国内学者在企业创新动力系统形成机制上研究的特征和局限性〔10〕。周正等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因素分为技术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力四种外部动力,及利益驱动力、战略协同引导力、内部激励推动力和创新能力保障力四种内部动力〔11〕。

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企业创新动力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但考虑创新动力要素以及构建创新动力模型时并未对我国企业进行分类。不同规模、行业的企业其创新动力要素必定存在差异,故本文在梳理现有企业创新动力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成都市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分析其创新动力影响要素,构建适用于成都市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模型。

二、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要素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动力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从内源创新动力、外源创新动力两维度对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要素展开分析。

(一)内源创新动力

人因创新动力。创新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并与其他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其他各类内、外源因素,通过人因因素的“处理”才能发挥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创新工作的领导者与组织者的企业家对创新的倾向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创新活动,他们通过领导力和管理才能,培育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氛围,高效率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的创新活动;作为直接执行和实现创新活动的企业研发、技术人员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灵感,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企业创新的成果;以企业基层员工为主的集体创新是企业内部创新环境的重点,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企业的创新事业更多地依靠于以企业基层员工为主的集体创新。

效益创新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于企业创新的任何一个参与方,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都是促进其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内源驱动力量,这也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最本质的内在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有多种选择,如简单扩大再生产、提高价格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扩大再生产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在供应短缺的卖方市场,企业提高价格,也的确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工艺效率,才能在市场上真正有立足之地,取得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当企业家和企业员工明确意识创新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来自创新的效益将合力驱动,产生对企业利润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强烈追求,从而形成了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

激励制度创新动力。激励制度创新动力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使企业员工的意识、行为与企业创新的目标相一致,并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新潜力而制定并执行一种制度所产生的创新动力。它一般包含一系列的组织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由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不同参与人员的工作态度、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一套能够激发人员创新欲望,增强人员创新能力的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但值得提出的是,任何管理机制都只能适应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随着创新活动的不断推进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机制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适应需要,反之将大大制约创新活动的进行。另外,企业创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现代科技条件下,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通过良好的管理机制可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降低创新活动的成本和保证创新活动的质量。

企业文化创新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特有文化形象,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企业的运营方式和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的管理方略推动着企业创新活动,充分调动了全体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形中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

(二)外源创新动力

市场需求拉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客户的需求日益趋向个性化。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灵活,面对市场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能及时窥探目标客户需求的变化,并将其转化成产品概念,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研发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销售水平和利润水平。而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是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因此,企业会不断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推力。中小企业在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创造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中小企业各行业间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成都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031094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24%,呈现出数量高速增长、规模逐渐扩大、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12〕。这意味着企业只有及时、准确掌握市场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

技术保障力。在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发展,拉开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商业模式变革的序幕。成都市中小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为成都市中小企业结构优化、加快创新步伐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机遇。并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创新成果商业化的进程,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石。

经济支撑力。资金是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纽带,但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贷款难度大等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成都市以国家、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依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的投入,建设科技金融政策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和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引入风投、众筹等融资方式与创新金融工具,为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持,大力提升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

政府激励。中小企业资源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投入水平,加之市场调控的创新动力激励作用是有限的,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能加强政策面的引导和支持,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创新进程。面向中小企业,成都市政府在政府采购、融资促进、市场开拓、财税扶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领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基础上,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为成都市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动力环境,加快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的进程。

(三)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包含内源创新动力和外源创新动力两个维度多个因素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从图1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创新是内、外源动力共同驱动的结果,内源动力起主导作用,外源动力借助诱导、驱动作用转化为内因,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图1成都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在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外源动力中,市场需求是拉动中小企业创新的源头,为中小企业开展产品、技术等创新活动指导方向;市场竞争是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只有积极提升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保障力,保障企业将市场信息和产品概念商业化;宽松、健康的经济环境是维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纽带;政府激励行为既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的内源因素,又可通过刺激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外源因素来影响企业创新。政府激励行为能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营造创新动力环境。

在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内源动力中,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影响因素中的根本,企业效益能激发企业家、员工等的创新热情,企业家、员工等的创新精神又能带动企业效益的提升。人因动力直接影响企业激励制度和企业文化两类要素:企业家、员工等的创新精神促使企业创新激励制度的制定,也有利于企业形成认同、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激励制度能鼓励企业家、员工积极主动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并且,企业文化通过“辐射作用”影响员工价值观来提升企业家、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激励制度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共同配合,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动力。

三、成都市A公司创新动力分析成都A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创建于2000年,以电缆桥架、高低压成套设备为产品主导,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借助以下创新要素完成了从市场需求到产品及产业化的转化,掀起了节能电机行业的产业革命,为日后中小企业打破市场格局,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示范蓝本。

强烈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公司总经理以“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机电技术专家”为职业目标,一直以来保持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不遗余力地推动A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技术创新,这也是公司创新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自企业创业之初,公司管理层即十分注重在企业团队中培养和遴选具有创新精神的年青接班人,企业也得益于这样一批机电专家的共同组建。

极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A公司大力提倡“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征程上的主旋律”的理念,大力鼓励员工创造发明,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A公司为创新活动可谓“煞费苦心”。例如,公司的办公场所设有两个开放式会议室,为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人员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此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高互动效率的会议机制,常能解决客户急需的工作要求。

适合创新发展的管理制度。A公司飞速发展的历史,让企业管理层切身感受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因而结合企业特点和员工特征建立了创新激励制度。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制度建设加强了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管理,保证了工艺创新过程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在信息化管理方面,A公司建立了营销、项目、技术和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面的系统信息,并统一于系统创新平台上,用于集成、分析与协调。

瞄准市场需求。A公司创始人瞄准高低压电器巨大的市场需求:智能电网及其成套设备等将迎来黄金期,电网的智能化得益于电器智能化,因而电器智能化是发展方向。A公司发现市场潜力后,迅速投入到低压电器系统集成的技术研发中,将市场需求信息转化成产品概念,并借助成熟的技术将产品大量产业化,掀起一次电压电器的产业革命。

致力技术革命。A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具备完整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便是其竞争力。当绿色环保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时,A公司加速了对真空断路器产业升级的步伐,使其适应时代的潮流;在智能化的如今,A公司不断推出智能化、高性能、节能化的主流产品,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正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与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使A公司保持鲜活的创新能力。

政府保驾护航。A公司的成功也离不开政府的激励与支持。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四川省最具创新力品牌、节能降耗先进企业等称号。政府为其提供资金、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渠道。

四、总结在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成都市中小企业特征,研究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中小企业创新动力影响要素包括企业效益、人因动力、激励制度、企业文化四类内源动力要素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府激励、技术保障、经济支撑五类外源动力要素。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驱动,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的步伐。

本文以成都市特色中小企业A公司为案例对象,从内源创新动力与外源创新动力两维度对其创新动力进行剖析,验证本文提出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模型。同时,为成都市中小企业把握创新规律,寻找合理、高效的创新道路指明了路径,对成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也为我国其他省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舒平.成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超1.6万亿〔N〕.成都商报,2014-2-24(02).

〔2〕李刚.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模型与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0):4-6.

〔3〕张国强,冯套柱,卫聚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理论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1):23-26.

〔4〕Laforet S,Tann J.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Development,2006,13(3):363-370.

〔5〕Barrett P,Sexton M.Innovation in Small,ProjectBased Construction Firms〔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17(4):334-342.

〔6〕田尚.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22-123.

〔7〕向刚,段云龙.基于制度结构的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2):118-120.

〔8〕李柏洲,董媛媛.基于协同论的企业原始创新动力系统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56-60.

〔9〕冯德连.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2):51-55.

〔10〕王海燕.企业创新动力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1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