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技术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1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确保电力发展满足社会的正常需求,并适应我国能源分布的基本国情,使我国电力事业得到平衡、稳步发展。加强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探索电力发展新途径,将更多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电网建中去,不断研究创新,使其适应当前电网运行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2)开创电网发展新局面
将电网建设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不断改革完善安全工作体系,致力于解决电网安全问题。在加速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强创新安全管理理念,不断规范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安全供电。在一些事故频发区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3)创新管理技术
遵循电网运行的一般规律,不断创新管理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发展为主线,全面提高整体调度能力,完善管理,从而使电网建设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此外,还要加强核心调度能力,保持技术规范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电网建设的一体化。
(4)积极推进技术的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开发安全可靠的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全景分布式的一体化调度支持系统是未来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多防线、多层次的安全防御系统,实现电网的最优化,全面促进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
(5)积极推进调度建设
首先,准确把握调度中心功能定位,正确认识国家电力通信事业,加强部署,统一决策,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第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将国家电网安全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改善服务质量,结合实际调度情况,加强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模范作用。
(6)结束语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2
?B门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共有108人。如何将它组成一支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果推广好的电力职工队伍,不断提高创新工作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在局人资部的引领下,该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从基层电力实际工作出发,制定了四条行之有效的创新及成果推广激励措施。一是加快执行“卓越之星”员工发展工程落地,提升一线新员工和班组长素质能力;二是积极创建部门“创新工作室”,激活班组创新创效;三是鼓励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四是汇聚集体智慧力量,引领班组创新创效
一、加快执行“卓越之星”员工发展工程落地,提升一线新员工和班组长素质能力
一是承办厦门市继电保护工劳动竞赛,人力资源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人力资源管理者将进行专业面试和笔试,好中选优选拔出优秀选手参赛,在培训教练、训练场地、后勤保障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力争选手在比赛中创佳绩;二是继续深化执行“员工三年技能提升工程”,分阶段进行考核,以考促学。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进行一年两次的考核,通过笔试和面试计算综合成绩,并进行排名,从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技术理论及实践培训,促使新员工尽快成才,丰富部门人才储蓄资源;三是在全部门推广“五.四”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办法的应用,每月在班组层面根据全月综合“五.四”考评结果评选“卓越之星”,鼓励优秀员工,推进全员素质提升,助力职工队伍建设。
二、积极创建部门“创新工作室”,开放“智慧众筹微平台”,激活班组创新创效
继续发挥“创新+实训工作室”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部门利用一、二次实训工作室等专业资源,在部门成立创新工作室,将各专业日常积累经验编辑收录成册,形成具有班组专业特色的“智慧库”,可将其作为培训青年员工的实用教材。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发挥基层班组的专业综合优势,围绕电力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重点、技术革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季度安排一定数量的攻关课题,开展“智慧众筹”,鼓励基层电力职工争当“微创客”,在广大会员中集思广益,引导职工互动,主动揭榜立项攻关,敢于创新创造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攻坚克难中提升个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者大力营造会员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氛围,扩大活动效果,提升建议含金量,一是注重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无形收获,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会员职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是电网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扩大合理化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效果。二是立足本质岗位,培育合理化建议成果转变的土壤。践行“立足于本职岗位的合理化建议更容易转化为成果”的理念,鼓励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可以改进的环节。提出更加合理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的技术措施,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四、汇聚集体智慧力量,引领班组创新创效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电力能源;电力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0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18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火力发电是当前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供应方式,随着煤炭资源价格持续上升,火力发电成本的迅速增加,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管理效率,提升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火电厂发电的成本,因此火电厂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必要性及基本作用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主要通过集散控制系统(DCS)对机、炉系统进行控制,DCS系统只能实现简单控制,电气系统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厂用电源切换装置(ATS)等保护及安全装置与DCS系统之间很少进行信息的互访及交换,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基本上处于相互独立运行的状态,电气系统的操作人员很少能够通过DCS系统得到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这对于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十分不便,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发生故障之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反馈及解决。火电厂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电气系统电缆、变送器等装置的安装情况,转变电气信号的采集形式,将智能设备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建立一个电气系统通信网络,深入地挖掘电气系统相关的数据信息,促进火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及管理效率,为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监测控制发电厂的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数据信息,从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动作异常事件,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此外,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提供许多高级功能,比如定值的远方修改在线自动效核、电动机状态检修、故障诊断、电量统计等。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也为火力发电厂中的数据采集、信息通信等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就目前来说,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监控装置对交流采样工作进行测量、保护以及监控,在新型计算机监控及保护功能基础之上,工业以太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得以形成。控制层、通信层以及间隔层共同组成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三个层级之间相互独立,在实际的运行中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对系统的监控,控制层是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能够完成数据信息的监控、采集及整理工作,通信层是整个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间隔层与各站点之间的信息交流、转换、逻辑监视等功能都需要依靠通信层来完成,间隔层主要由智能设备以及保护监控装置组成,间隔层与系统上层功能的数据沟通及互访主要通过接口及网络实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创新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必须不断的深入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为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下文从电气系统的控制保护手段、通用网络结构的构建、电气全通信控制等方面就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3.1 控制保护手段
以往的火力发电过程中,主要通过连锁及报警的手段实现系统控制及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力发电厂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控制保护技术检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营状态,诊断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从而有效地消除系统的安全隐患,通过系统冗余等主动保护及控制方法自动控制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确保系统无故障部位能够继续运行,为电网的安全奠定基础。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之后,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以往被动的预防维护或者事后检修,能够将预防维护与设备维修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3.2 构建通用网络结构
想要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顺利运行,必须要重视通用网络结构的构建,基于此,火力发电厂必须要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选择网络通信产品时必须保证通信系统在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范围内都能够正常通信,确保电厂管理层能够实时监督电厂的现场控制设备,保证计算机监督系统、电厂控制设备等相关组织结构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畅通性,为全集成自动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通信基础。
3.3 统一单元炉机组
以往的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只能够实现机电控制一体化,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式必然会转化为机、炉、电一体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模式,电厂的DCS系统能够以单元制的运行方式汇总及分析整个火电机组的相关运行参数及状态信息,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控制功能,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高效,能够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及运行,使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达到最高。此外,火电厂的监控系统会明显被简化,控制室的占地面积也会减少,系统的建设成本会降低,对于火电厂而言十分有利。同时统一单元炉机组的应用,为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火电网统一管理及运行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提高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及监控水平。
3.4 实现电气的全通信控制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ECS)还无法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功能,系统的可靠性及通信速度都还有提高的余地,ECS系统与DCS系统之间留有一部分硬接线,为了能够实现电气的全通信控制,相关研究人员必须重视热工工艺连锁问题,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增加更多的运行监视功能,提高后台系统的应用水平,最终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控制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而言十分重要,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及管理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火力发电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火电厂之中,有效地提高了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水平,降低了电厂的生产成本,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体而言,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有进步发展的余地,相关研究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杨,丁宝峰,杜翠女,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2).
[2] 宋生麒.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
[3] 张斌印,侯泽慧.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展望,2015,(6).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高效节能;原料制备;球磨成浆;立磨破碎;创新特点
1 背景
我国是建筑陶瓷生产大国,陶瓷墙地砖生产量由1991年的2.72亿m2猛增至2012年约90亿m2,占世界陶瓷墙地砖总产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也拉动了中国建筑陶瓷装备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居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劣,“节能减排”一直是行业中的焦点话题,陶瓷行业又一直被认为是“三高”行业,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要求陶瓷行业进行整改,实现转型升级,并在此过程中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企业。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且措施越来越严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将节能减排作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研发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要求。陶瓷行业面临新一轮的变革和生存考验,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倒闭,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关键。产业升级,装备先行。国家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陶瓷装备和技术,为我国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引领产业迈向节能、减排、少耗的环保新趋势。陶瓷装备业自主创新研发技术及装备,不断满足国内建筑陶瓷业对节能增效的需求,进一步向国际先进技术靠近,推动陶瓷装备行业的科技进步,对提升我国建筑陶瓷生产设备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陶瓷装备市场的影响,实现由陶瓷装备设计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整个陶瓷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原材料价格、运费、机物件费不断上涨,电力供应不足,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电费成了各陶瓷厂的最大负担。现今,传统立磨的成品料是通过热风悬选,具体为采用热风机将立磨后的成品料往上吹送,能耗耗费较大,不符合国家推广的节能减排政策。随着陶瓷行业的迅速发展,在瓷砖产品的推陈出新之余,陶瓷机械设备企业、原料化工企业倒逼升级进步的迫切感愈发强烈。因为只有原料、设备的不断技术革新,才推动陶瓷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靠近。“神工快磨”系统正是针对陶瓷生产与应用的现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陶瓷原料专用的立磨破碎装备,用以解决传统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中球磨环节中能耗巨大、成本高等缺点。
2 “神工快磨”设备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
2.1 “神工快磨”设备的生产原理
“神工快磨”设备主要由喂料机、立磨设备、筛选设备、称重机构、球磨设备和输送带等几个部分构成。全套生产线设备主要包括有砂石喂料机l、提升机2、立磨机3、滚动圆筛4、泥粉料喂料机5、球磨机6,其中,所述的砂石喂料机l经第一输送线7与位于立磨机3一侧的提升机2相衔接,通过该提升机2的上下升降来实现对立磨机3进行喂砂石料。同时,滚动圆筛4对应设在立磨机3的一侧,并且通过第二输送线8与立磨机3的旋转出料仓口相配合,用于刷选立磨机3破碎后的物料。而且该滚动圆筛4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第三输送线9与提升机2相衔接,经该第三输送线9的运输来实现刷选后的不合格物料的循环破碎。同时,该滚动圆筛4通过位于其下方的第四输送线10和泥粉料喂料机5出料口处的第五输送线11相衔接,实现与泥粉料喂料机5的相配合,并且上述的第五输送线11又与球磨机6相衔接,这样通过该第五输送线实现将破碎后的物料和已化浆去砂的泥粉料一起送进球磨机内进行研磨。另外,立磨机3包括用于物料破碎的主机12、对应设在主机12一侧,且用于驱动该主机12的磨盘旋转的电机13、装配在该主机12上且用于出料的旋转出料仓14。详情如图1所示。
2.2 立磨设备主体结构
“神工快磨”立磨设备主体结构是由基础部、架体、磨辊组、磨盘、排料装置、慢传装置、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几部分构成。与普通的立磨设备结构相比,“神工快磨”所设计的陶瓷原料专用立磨设备去除了热风炉、粉料分离器以及上部风机抽取装置。陶瓷原材料经破碎后无需烘干,直接经排料装置排出。“神工快磨”立磨设备的外观图如图2所示。“神工快磨”立磨设备的主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
“神工快磨”的具体工艺原理是:首先主电动机带动主减速机旋转;然后磨盘与减速机一体旋转;其次液压站施加拉紧压力至磨辊;同时,物料在磨盘与磨辊之间被挤压、碾磨;通过排料槽装置及时排除碾磨物料;碾磨物料送至筛选系统筛选10目以上成品;最后筛选分级后10目以下回料送回“神工快磨”设备中继续碾磨。
2.3 “神工快磨”的主要技术参数
2.3.1陶瓷原料研磨成套装备的整体技术参数
(1) 整套装备的产能达到70 T/h;
(2) 整套装备的单位能耗为9 kWh/T;
(3) 入磨物料水份 ≤8%;
(4) 入磨物料尺寸< 60 mm。
2.3.2专用立磨设备技术参数
(1) 磨盘的转速为39.8 r/min;
(2) 装备的功率为750 kW;
(3) 磨辊的直径1700 mm;
(4) 主机(磨盘)转速39.8 r/min;
(5) 成品的处理能力(小于10 目) ≥50 T。
2.3.3原料筛选设备技术指标
(1) 主轴(圆筛)转速15 r/min;
(2) 圆筛直径1350 mm;
(3) 易损件寿命≥1 个月;
(4) 更换易损件工时≤2 h。
2.3.4工艺整体技术指标
(1) 产能增加40%;
(2) 同样的产能下用电量减少25%;
(3) 同样的产能下耗材量减少45%。
3 技术创新性
3.1 陶瓷原料“神工快磨”立磨工艺创新
陶瓷原料主要为砂石料及泥料,传统的研磨工艺是用铲车在喂料机的料斗里先配好料再送入球磨机;然后由球磨机内的4-5 种不同尺寸的球石进行球磨,经过14 h左右的球磨,最后得到泥浆状的陶瓷物料。在传统工艺过程下,进入球磨机的物料颗粒大、粗细不均,甚至还存在大量大块的砂石料,致使球磨机的负载很大,尤其是在初研磨阶段,球磨机的负载非常大,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初研磨才能进入研磨阶段,在这种工艺下,原材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磨才能达到最终的生产要求。“神工快磨”则针对这单一的球磨工艺进行了工艺创新,开创了对粗沙石类进行粗磨和间隙球磨机进行细磨的新工艺,其原理大致为:将陶瓷原料中的砂石料和泥料分别进行粗破碎和化浆除砂处理后;然后再分别送入球磨机进行研磨,使物料直接进入球磨机的研磨阶段,避开了球磨机在初研磨阶段的重负荷,极大地缩短了物料的球磨时间,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粉磨能耗。传统球磨与神工快磨工艺流程对比如图4所示。
3.2 “神工快磨”立磨结构的设计创新
在“神工快磨”立磨破碎设备中磨辊、磨盘部件的耐磨性是其技术攻关难点之一,因陶瓷生产原料的含铁量对陶瓷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常规耐磨层材料作为立磨破碎装备磨辊、磨盘部件的耐磨层,经球磨机研磨后所排出的原料含铁量将远远高于陶瓷生产工艺的要求,必须保证加工后原料的含铁量
同时,“神工快磨”立磨破碎装备中磨辊与磨盘功能机构设计磨辊、磨盘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装备运行的产能,磨辊与磨盘直径的大小、磨辊的工作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磨破碎装备的产能,而磨盘衬板的弧形结构、坡度与磨辊的安装间隙等则决定了研磨后产出料的破碎度及排料量。因此,需要根据陶瓷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对磨辊、磨盘结构进行创新的设计,来保障立磨破碎装备的产能。
3.3 立磨与混合研磨智能控制系统的运用
针对陶瓷原料研磨配置全流程,结合陶瓷原料分步研磨的工艺特点和设备运行参数,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实现由点到面的全流程控制。在主要设备上采用集中式工业控制器,对陶瓷原料的加工参数进行精确控制,既提高原料供给质量,又实现节能增效。主要控制技术包括:陶瓷原料进料输送控制、磨辊与磨盘压力控制、立磨时间控制、自动称重控制、陶瓷原料定量供给控制、全流程优化调度控制。
4 结论
“神工快磨”对行业现有的球磨工艺进行了工艺创新,实施对粗沙石类进行粗磨和间隙球磨机进行细磨的新工艺。新工艺把球磨的原料入球方式从粗犷的混合进料改成先细化再进球,以缩短球磨时间,仅球磨时间就缩短了25%~40%。在此新工艺基础上,研制出的立磨设备以及配套的筛分系统和新型排料系统,可调节磨辊压力及角度,配以主要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粉磨效率,解决了传统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中球磨环节能耗巨大、成本高等缺点,提高了陶瓷生产原材料的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了陶瓷生产效率及产能,极大地降低了原料生产的能耗,成功地推动了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梁海果,严文记,罗应细,等. 一种新型陶瓷原料加工节能系统的研究[J].佛山陶瓷,2014,2.
[2] 梁海果,严苏景,梁志江,陈伟强,等. 一种陶瓷原料粉磨生产线上用的立磨装置[P]. 中国专利,专利号:CN 201210364984.2.
[3] 梁海果,严苏景,梁志江,等. 一种陶瓷原料的粉磨工艺及陶瓷原料粉磨生产线[P]. 专利号:CN 201210364889.2.
[4] 梁海果,严苏景,梁志江,等. 一种陶瓷原料粉磨生产线上用的立磨机[P].专利号:CN 201220497944.0.
[5] 梁海果,严苏景,梁志江,等. 一种陶瓷原料粉磨生产线上用的物料筛选装置[P].专利号:CN 201220497098.2.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 技术特点 管理创新 电能计量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着电网系统各环节的技术提升,作为电网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电能计量系统是关系着电力企业实际效益的重要环节。随着电网系统各项智能技术的应用,电力的传统营销计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能表的应用管理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就智能电能表的性能与技术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出相关创新管理体系和手段,进一步促进智能电能表的规范化应用与运行,推动电力收费的准确性,保证电力企业的效益。
一、智能电能表的类型分析。
国家电网在2009年时就了关于智能电能表系列的一些标准与规范,智能电能表拥有很多功能,因此属于一款多功能的基表。其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且在传统电能表的基础上增设了费控、无线以及载波等等功能,实现了更多电能表功能。前面介绍过,智能电能表是一种全新的全电子式电能表,主要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与存储单元以及通信单元等几部分组成,不仅实现了电能的计量、信息的存储与处理、实时监控等目的,还具有自动控制与信息交互等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集通信与数据处理予一身的智能电能计量系统。
如果从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的角度来分类,智能电能表可以分为0.2S、0.5S、1、2四个等级,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安装环境来选择不同等级的类型电能表。具体可以参考下表:
与普通的电能表不同,智能电能表的检测项目与试验流程都有所不同,针对费控智能电能表而言,不仅要进行普通电能表全部的验收检测项目外,还要进行安装之前对于跳闸、合闸以及交易秘钥下装等环节的检测。然后,还必须对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功能、冻结功能、脉冲输出以及计时等功能进行严密的检测。除此之外,智能电能表的设计选型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写作之下完成安装调试,投入运行。
二、智能电能表的技术特点分析。
1、通信功能。
智能电能表具有超越普通电能表的通信功能,通常智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能够支持RS-485、网络、GPRS以及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不仅如此,智能电能表还可以为用电信息系统提供很多帮助,按照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最佳的智能电能表通信接口。
2、费控功能。
费控智能电能表的核心优势就是具有较为安全的系统,其对数据交换安全认证涉及到的数据结构和操作流程都进行了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要求。也就是说,智能电能表的费控功能是完全符合《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要求的。为各种类型的费控智能电能表提供了数据交换与安全认证的技术,通过营销计量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保障了智能电能表的安全费控能力。
3、实时网络交互功能。
智能电能表投入使用后,其始终保持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通信状态。这样一来,就为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与用电采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实时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在线监测与控制,进一步实现了费控操作,达到实现用电信息实时网络交互的目标。
三、智能电能表的管理创新。
1、完善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体系。
加强对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明确好责任制度,对于负责相关质量监督的部门或者人员,必须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并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协调与相互配合。其次,通过建立合理的智能电能表全过程监督管理标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追究责任,更有助于智能电能表的相关检查与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应将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工作与应用保持一致,做好相关环节的工作配合。最后,明确好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逐渐形成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对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度、故障率等因素进行考核,定期对电信息情况进行评估与检查,进一步确保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
2、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智能电能表的相应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以保证相关工作的可控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为供电企业建立适合智能电能表运行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各单位与部门的资源。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沟通,并在该平台上进行反馈与处理,保证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储备与管理,以提高专业队伍的质量和水平,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就是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保障。除此之外,通过事项标准化的管理作业,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管理,控制了人员的行为,有效保障了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安全,有利于提升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供电企业提升智能电能表管理工作。
结语:总的来说,针对智能电能表应用在电能计量系统中的管理工作,必须着眼于创新管理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创新点,全面的推动供电企业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与管理,更好的防范因智能电能表质量问题带来的电力风险,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在推广与运用的同时,确保智能电能表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的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英南,丁宏林. 智能电能表技术特点与管理创新[J]. 陕西电力,2010,12:66-68.
[2]吴晓光. 基于智能电能表技术特点的监督管理创新[J]. 科技创业月刊,2011,05:188-189.
[3]袁金灿. 智能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技术的研究及软件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2.
电力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方式;具体应用措施
1引言
煤矿日常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生产中用到的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的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煤矿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使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更加重要,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质量和社会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创新变革,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使煤矿实现职能化作业开采。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不足之处
结合煤矿目前的机电技术管理条件,发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制度不完善。(2)煤矿机电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水平低。(3)工作人员对机械化水平不能灵活科学使用。(4)需要健全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有的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只是表面遵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作业,由于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导致煤矿在进行开采作业时造成作业混乱和复杂的局面,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会加快机械设备的破损力度,这样增加了成本的支出,影响到整个工期的进行,影响到整个煤矿的质量和开采效率。如今的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新型知识不积极学习吸收,煤矿机械设备一般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有条件下,煤矿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当具备操作经验和了解机械化水平的工作人员离职时会影响到煤矿的开采作业,对于新招聘的员工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培训,由于缺乏操作经验,短期内不能提高设备的操作技能,从而影响到煤矿的开采速度,降低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质量,从而影响到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大多数的煤矿的机械设备处于使用期限的后期阶段,有的煤矿企业仍在用超过使用期限的机械设备。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没有遵守相关标准规范,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新,只是追求企业的产量和利润的上升,最终导致机械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这就限制了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煤矿开采作业的前提是保证煤矿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的健全,管理体系在缺乏整体性的条件下,会使管理力度薄弱,在开采作业过程中会出现突况,限制了煤矿企业的开采,增加了生产成本的支出。工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只关注矿井内部的环境条件,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从而影响到煤矿的整体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方式及具体措施应用
创新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方式主要从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改进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模式。首先要树立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机电技术管理的主体是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人员的工作水平是创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首先条件,对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改变培训的模式,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培训方式,逐渐转变为培训、实践、和引进三方面结合的新型培训模式。企业内部要制定员工培训发展计划,每年要选出年轻工人进行机电技术培训,提高年轻员工的机电专业水平,将来可以把年轻的技术骨干提到重要的岗位。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加直接的了解机电技术。通过邀请专业人士现场指导,拓宽技术人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最后还要适当提高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积极上进的员工要给予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防止技术人员的流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施的重要依据是机电技术管理制度,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性直接影响到煤矿机电技术的好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投入到煤矿生产中,为了更好的管理煤矿机电设备,需要不断完善机电技术的管理制度,从而使技术管理有章可循。机电设备的检查制度要实行上岗检查制度,将地面供电所、供配电系统作为机电设备的主要管理工作,每个换岗的员工首先要对煤矿的供电系统、变电所做详细检查,从源头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保证设备处于最优状态,另外,领导可以实行包片检查,科员实行包面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责任制,对设备的安装和回收要严格仔细检查,保证机电设备的工作质量。在进行停产检修前,要严格制定检修计划,详细编写检修的安全措施和检修流程,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安排部门人员现场作业跟踪,检修完成后,需要跟班人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后才能签字验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除以上分析的设备管理制度外,还要制定考核制度,严格按照考核制度的要求提高现场机电规程措施的规范性,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效果,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设备的完好情况。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要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式,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不断增多,以前的单一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复杂的设备,在每个工作面的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技术人员对工作面使用的设备进行汇总,要细致到设备的规格、型号、特性和数量,要保留安装时的各种图标、图纸和工作手册,所有的资料需要备案保存,方便后期查询。机电设备和一些配件在入矿时要做好登记,按照设备和配件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检查新设备提供厂商的许可证、合格证和性能鉴定报告,对设备进行性能检查合格后,方能进矿入库,否则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结语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好坏直接关乎煤矿的安全生产,改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可以改善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煤矿的产量,有利于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减小煤矿的生产成本的支出。
参考文献:
[1]妥华能.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与实践的研究[J].能源与能,2012,04(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