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1
是你傲然挺立的脊梁
背负着千千万万年的沧桑
默默地诉说一个个故事的轮回
借时光枯竭无尽的隧道
匍匐向那不修边际的苍穹
生命如花 如绿叶 如果实
灿烂 盎然 沉甸甸
或许因你的富足而无畏
坦露着博大而浑厚的胸襟
是丝毫不遗的告白和忠诚
秦时的明月仍在边关巡守
古老的汉城墙依然固若金汤
长长的商队驮起串串驼铃在回响
犹见葡萄沟醉了 哈密瓜香了
和田玉的闪烁 克拉玛依黑龙奔腾
旋转着姑娘婆娑的舞姿 清脆的歌唱
背负倔强的年青 拓疆的强壮
我常常地期待
见到荡漾着明镜般透澈的天池
便遐想张开怀抱尽情拥有
让清纯 宁静 幽远
都与我灵魂久久的祝福
浑然融入那高山 草地 碧水 雪光
我常殷切地祈祷
天山这片孕育歌舞的故乡
洋洋洒洒着快乐与希望
与永不没落的太阳
徜徉在苍茫无际的边陲
无论亘古或今朝
连连不绝的注目和牵挂
川流在亿万炎黄子孙心间
是那片千年守候的地方
赞颂祖国的诗歌一: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
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赞颂祖国的诗歌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赞颂祖国的诗歌三:
我的祖国
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
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
辉煌的征程
如金色的灯盏
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
我的祖国
您用睿智的灵魂
带领普天大众
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使祖国鲜花般娇艳
描绘出东方的璀璨
我的祖国
鲜花般美丽的祖国
从你的精神里
从你的蓝图中
读懂了燃烧的灵魂
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
我的祖国
从边疆到海岸
有你的娇娆美丽
我怀揣质朴的情感
将满腔的深情遥寄
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
我的祖国
黄河、长江、长城
铸就了亘古的河山
改革、开放、发展
点亮世界的眼光
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
我的祖国
黎明般的太阳
怀抱着坚定的信念
将澎湃的斗志
化作永恒的执著
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伟大的祖国
东方文明的摇篮
犹如奔驰的列车
迎着世纪的曙光
擎起燃烧的信念
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赞颂祖国的诗歌四:
祖国颂歌
———————
———————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
祖国——
您创造了生活
改造着世界
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
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
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
哺育子女的妈妈
您正直而博爱
坚强而慈祥
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
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祖国——
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
送来了和平的黎明
祖国啊,祖国——
您走过千年历史,跨越了世界文明
您明晰千古,坚定为英特纳雄耐尔生生不息
您仁慈博爱,捍卫着绿色与和平
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祖国——
我们与您同心
我们拥您前进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人类的明天更美好
赞颂祖国的诗歌五: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
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
思绪已变幻
飞舞的云彩
万里的江山
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
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
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2
炊烟属于蓝天/属于麻雀和云/阳光新鲜/永远属于成长的麦田/多年以前家乡简朴的姿态/成就了一位少年的前程/和一生一世的牵挂
细雨霏蒙的家乡/俗世很远/大雪纷扬的家乡/人情逼真/家乡站在和煦的春里和饱满的秋里/收获大地/荣耀无边
青春常在的家乡/母亲永远年轻/高处的家乡/长路漫漫/本真的稼禾/旷世绵延/坎坷的游子/正在回家
这首《关于家乡》的诗,以虚写为主,读来却是无比的真实感人。诗人已经走过了一段艰辛、坎坷的人生之路,作为漂泊在外的游子,家乡与亲人自然是他心中深深的牵念了。这时,在诗人的回忆与想象中,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明媚简朴,那么超凡脱尘,那么人情逼真,那么荣耀无边……凡此种种情景,无不令人油然而生向往之情。思之愈深,念之愈切,诗人想起青春常在的家乡,想起永远年轻的母亲,不禁觉得:“高处的家乡/长路漫漫/本真的稼禾/旷世绵延”。如此,最后两句“坎坷的游子/正在回家”,不多的几个字,却已是蓄满了晶莹的游子清泪!
谁能拒绝麦地的宽广与热烈?在七月的王国/首先是内心的歌词熟了然后才是镰刀熟了/金属的光芒照彻天空:坚韧、理性而又狂放/金子般的麦地/远远超越了朝圣的火把
一切不属于幻想/一切像大地一样坚实/秋香/怀孕的秋香从齐乳的麦浪里抬起头/发现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麦粒更饱满更美丽/没有什么比麦子更水蓝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劳动更芳香/更透明纯净/更丽质绝人/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影子更辉煌
一切已不属于幻想/一切像大地一般坚实/劳动从歌声和忍耐中擦亮双眼/理想从骄傲和自信中放飞逼人的光芒/一切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
《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这首诗,单从诗题中就不难看出诗人自信、喜悦、坚定、乐观的情怀。诗人一开篇就纵情赞美麦地的宽广与热烈,成熟的麦子、成熟的歌词、成熟的镰刀,给予诗人的是坚韧、理性而又狂放的信念与情怀。此时此刻,在诗人的眼里,“金子般的麦地”,“远远超越了朝圣的火把”。紧承第一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满腔的赞美之情给予麦地,其实也就是对劳动与生活的倾情讴歌。诗人行走于大地,凭劳动创造生活,用真情讴歌生活,因而诗中的感情读来真实、朴素而又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劳动,让诗人目光明亮;劳动,让诗人放飞理想。诗人对未来满怀信心:“一切像麦子一样饱满无敌”!读着田世荣的诗句,我们仿佛一扫心中的阴霾,他的劳动,他的真情,他的理想,也带领我们,跟他一道向前去。
如果/远方的雪不能带来真确的纯洁/如果凛冽的大地只有一双孤单的脚印/那么/十二月的风/你会吹拂什么
十二月真确需要挽留/一丝蓄谋已久的温暖/它又将经历一场怎样的血腥和拼搏/才能穿越千山万水/才能走过寸断柔肠/才能带来一片雪花短暂的洁白/才能/告诉这个充满忧伤的季节如何学会平静和眺望
十二月/风仍在黄河码头停滞不前/港湾寂静/天庭昏暗/时空狭长/黄河一样汹涌的眼泪/凝成桅杆的目光是多么坚强有力
如果/雪仍然不能预期而至/那么/长风将化作冰冷的白帆
随着年岁的渐长,生活的打磨,田世荣的诗作中曾经的那种青春、明朗、自信、热情慢慢地被孤独、寂寞、忧伤以及内心的惶惑不定所代替。《十二月,我的泪我的雪》(其一)就是见证之一。读这首诗,仿佛觉得诗人的形象立于我们面前。诗人内心充满了寂寞、忧伤,却无与诉说,他孤单地行走在大地上,要么与风对话,要么暗自独白。诗人满心期待“一丝蓄谋己久的温暖”,而这一丝温暖显然与“纯洁”所代表的人事有关。然而这一丝温暖的到来,却是千难万难。诗人不禁设想:它又将经历一场怎样的血腥和拼搏/才能穿越千山万水/才能走过寸断柔肠/才能带来一片雪花短暂的洁白/才能/告诉这个充满忧伤的季节如何学会平静和眺望。一种洁白,一丝温暖,对于诗人是多么的重要。然而,诗人久久地伫立,久久地等待,依然略无消息。“十二月/风仍在黄河码头停滞不前/港湾寂静天庭昏暗/时空狭长/黄河一样汹涌的眼泪/凝成桅杆的目光是多么坚强有力”。诗人不禁再次设想:“如果雪仍然不能预期而至/那么/长风将化作冰冷的白帆”。诗人的情感,已达到绝望的边缘。诗人将要借长风化成的白帆,航行到哪里去呢?
我们不难感到,诗人的自身形象是很饱满的,有平静而坚强的眺望,有执著的期盼与等待,又有无助的迷茫与绝望。我们似乎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如果我们能够领略到诗人内心的那份真诚、那份执着、那份坚强、那种不懈的追求,就足够了。
风/依然是风/我们无法掌握的刀锋/它来了/总要带走一些/流动的语言灵的画皮/美的丧失/空气的痛/阳光的一块暗疮
风/依然是风/谁能解开它的玉石纽扣/让我们看清/人世艰涩不堪的内心
《谁能解开风的玉石纽扣》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意味无穷。风,我们无法掌握,它有着刀锋的骇人锋利,“它来了/总要带走一些”。这意味着我们的心里必然要损失一些什么。接下来第二节,诗人用灵动的语言,给“风”画像,据此我们对“风”应该有所了解。通过“痛”“暗疮”这两个词语,我们对“风”已有了一定的把握。最后一节,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揭示诗旨,原来,如此让人惶惑不定、让人措手不及、让人心有所失的,正是“人世艰涩不堪的内心”啊!生活,让诗人对复杂诡秘的世态人心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然而能够用如此灵动的语言和才思,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和认识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有迷茫,有困惑,有艰涩不堪的世态人心,有突如其来的困难挫折,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丝毫不减,他前行的步伐始终是坚定有力的。由于诗人对生活的一贯用心,对诗歌的执著追求,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从1998年开始,田世荣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甘肃日报》《北方文学》《飞天》《星星》《诗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优秀的诗作。
今夜/西域月色融融/从屋脊上婀娜起舞/我在烛光下独品一杯雪水/苦难破门而入/站在我身后的影子里
我重新放下杯子/此刻杯中的雪水仅剩一半/我始终注视墙壁那边摇曳不定的风景/右手拿起开锁的钥匙/左手举杯/递给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
我知道风逝雪融/旭日东升这只杯子一定在我手上空着/打开盖
然后拧紧/这只沉重的杯子/足够让我在西域的箭镞下/愉快地疼痛一生
《怀中的雪水》一诗发表在1998年第10期《飞天》上,预示着田世荣已迈上了诗歌创作的大道。从此,他不断有诗歌见诸于《飞天》《星星》《诗刊》,引起了诗歌界广泛的关注。
“今夜/西域月色溶溶”,诗一开篇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辽阔、遥远、幽静、寂寞的氛围。此时此刻,诗人在烛光下独品一杯“雪水”。我想,这里的一杯雪水,绝非一杯清水,它是西域的“雪水”,有特定的含义在。后面,作者由烛光下独品“雪水”的诗人自身形象分划出另一个“苦难”和自己的影子合二为一的形象。“苦难破门而入”,足见其来势汹汹。然而,诗人既未慌不择路,也未措手不及。他始终注视着“墙壁那边摇曳不定的风景”,“右手拿起开锁的钥匙”,“左手举杯/递给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此处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身处苦难而镇定从容的形象。手法新颖高明,感情深沉真挚。诗人身处西域,形单影只,但是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并非只有苦难,只有孤单、寂寞,他以西域的“雪水”,灌溉“影子里那张干渴的唇”,“这只沉重的杯子/足够让我在西域的箭镞下/愉快地疼痛一生”。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痛并快乐着”来概括此诗,但诗人热爱西域、在这片土地上勇敢面对苦难并愉快生活下去的感情和志向,我们不难看出。
巴丹吉林的边缘地带/沙声如水水声如诗/爱情的神鞭如期抽打心中的山脉/疼痛酽如月色烈于夜中的琴声
手握祁连雪烧成的杯盏/于沉默中饮下记忆/马背上形色各异的虹/年关一样/比我一生的祝辞还要丰富
永远根须居住于一块石头/怀揣绿洲深处的酒/拥有一条坚硬深刻的路/这是我要告诉朋友的一切/至于戈壁/我终生感到苍凉/却无法如青草一样轻易舍弃
这首《拥抱戈壁》,抒写的是诗人热爱戈壁的情怀。“巴丹吉林的边缘地带/沙声如水/水声如诗”,读这样的句子,我对戈壁竟然有些神往了。八个字,两个比喻,将戈壁写得如此优美。若是一个对戈壁畏之如虎的人,心中岂能有这般诗情画意?戈壁也有富于痛感的爱情,“马背上形色各异的虹”白有其瑰丽之处。正因如此,诗人要告诉朋友的一切,便是:“永远根须居住于一块石头/怀揣绿洲深处的酒/拥有一条坚硬深刻的路”。田世荣在生活或者诗歌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他心中是有路的。要不,他怎么能在诗歌创作上最终取得成功呢?
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见面时总是跟我冷冷地握握手/然后点燃各自的香烟/灰烬/弹于石缝/烟雾/还给漠风/烟蒂/捏在各自指尖
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分手时
总要等我先开口/老兄/冷啊
《嘉峪关》发表于《诗刊》2001年第9期,诗中采用拟人的写法,而且将嘉峪关拟成了一个诗人。“永远像一个人/站在褐色的风里”,嘉峪关,不但像一个诗人,而且有了几分哲学家的风度。现在,两个诗人见了面,好,握手,抽香烟,飘于漠风;弹烟灰,落于石缝;捏烟蒂,各在指尖。如此将嘉峪关写得独一无二,独具人格魅力,非有大手笔不可也。“分手时/总要等我先开口”,既幽默,又冷峻。“冷啊”,看来这个工业城市,除了烟雾,还冷得紧。此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气质,也写尽了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若无细致入微的体验之功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是断难写出如此奇妙之作的。
灵魂的孤灯/不需要谁来守候
仅仅作为一种暗示/让天空更广/让所有的目光困倦/让一个貌似强大的收获/都变得渺小单薄
盘旋真像一粒粮食的一生/落下/比精神的精神/还要令人刻骨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3
一、以多媒体展现我国大好河山,激情导入
在导入环节,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收集了大量的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配以优美婉转的音乐,让学生感觉畅游了祖国大好河山。再将画面转换成中国地形图,配以教师的深情述说: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从而自然揭示课题《江山多娇》。这样的多媒体运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也很好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以多媒体呈现我国阶梯式的地形地貌特点,突破本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中国地形图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它有几种色块,猜想不同的色块代表的意思。在学生猜想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将做的链接点开,不同的色分块链接不同的地形地貌。从而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了中国地形特点为西高东低,并且分布着不同的地貌,具体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现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等等。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能掌握得很轻松。最后再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上链接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在展现了解我们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老师最后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原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些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样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印象更深刻。
三、以多媒体播放母亲河视频,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4
经典引路,提升行为素养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皆得益于先师孔子的修身养性之言,代代延续相传。品德教材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塑造优良品行的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智慧地选用了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借用其浅显通俗的韵文,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级(上册)《家庭树》中“尊敬长辈的礼节”板块,教材引用《弟子规》中两句话:“出必告,反必面”“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师生先对这两句话共同研究分析,在弄清两句话的含义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要出门或回家后是怎么告知父母的?在吃饭、就座时是怎么礼让长辈的?在W生对自己的言行反思评价之后,再设计一个情境演示环节:邀请一位老人(或老师扮演)、几个学生现场就餐。实地检验中,学生的礼节一一展示,如请老人先入座、先动筷子,就餐时细心照顾老人,就餐完毕,请老人先行,晚辈随后。抓住这和谐的氛围,老师顺水推舟,带领学生吟诵这几句经典语录,将规范与行为密切融合,水到渠成。当然,尊敬长辈的礼节,在《弟子规》中比比皆是,老师可从中再选取易于理解、便于践行的语句推荐给学生,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些规范言行的韵文朗朗上口,再配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赏析,从而将尊敬长辈的礼节意识及道德素养植根心间,落实到行动中,使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名言警句中汲取精华
小学品德教材收入了一些格言、俗语、谚语,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的经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汲取其精华来指导学生知行合一,用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汲取优秀传统美德。
三年级(上册)《我想要 我能要》中安排了一个“小调查”。课前,老师制作一张调查表,请家长配合填一下表格,内容含有:家长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全家每月必要的开支有哪些,用去的费用;用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钱有多少。开课,让学生取出调查表,现场计算每月家庭的开支合计多少元,用在自己身上的费用是多少,将每月支出与父母的工资收入进行对比,并谈谈计算对比后的感受。此时,出示教材中选用的清朝朱柏庐《父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理解这句话时,让学生回忆父母上班工作的辛苦,感知饭粥丝缕怎样来之不易,感知家人赚钱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再取出调查表,看看用在自己生活学习上的开支,哪些是可以减少的费用,还可记下对家庭合理消费、节约开支的建议。老师小结延伸: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诗词牵手,渲染民族情怀
五年级(上册)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中有一个板块“为什么是母亲河”,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感受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歌颂对母亲河的赞美、热爱之情。老师先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江、黄河的源头和流经路线,通过书本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母亲河孕育了哪些华夏文明,怎样造福炎黄子孙。在充分感知到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缘由,欣赏长江黄河的图片及视频之后,老师抛出话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母亲河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以此来抒发心中的热爱之情。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你想怎样来赞美她呢?”话题一出,组内成员合作商量,各小组的展示精彩纷呈。一组同学歌唱了关于长江黄河的歌曲,如《长江之歌》《我们是黄河泰山》等,雄伟的旋律中如诗一般的歌词让学生热血沸腾,民族情怀油然而生。四组同学朗诵了一首诗歌《黄河魂》,不算浑厚的嗓音却演绎出黄河的磅礴气势,仿佛滔滔黄河浪奏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身边。最让人惊讶的是三组同学,他们展示了古今文人描绘长江黄河的诗文,全班群情沸腾,纷纷加入吟诗诵词的队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学生吟诵的已不仅是长江黄河的雄浑气概,更有每一位华夏子孙不忘母亲河几千年的哺育之恩。
结束语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5
我曾经说过,在三十岁以前,攻克一千首诗歌。从自己一沓一尺多高的笔记本中,我估计大概已经超过了一千首。虽然这些诗歌从未受到任何人的青睐和赞赏,但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自娱自乐或自苦自尝的方式去抒写的。一千首诗歌,最后的一首,我命名为《一千首诗歌共同哭泣着黑夜》。一千首诗歌已成,在三十岁以后,我在诗歌的疆场上,从此步入了茫茫的黑夜。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走到过柏拉图到海德格尔的哲学之路,走到过荷马到海子的诗人之路,走到过《诗经》到沈从文的中国文学之路,走到过索福克勒斯到米兰-昆德拉的外国文学之路。在这些路上,曾经热爱过,憎恨过,咆哮过,嬉笑过,崇拜过,挣扎过,哭泣过,到最后,得到的只有叔本华的“痛苦”和“无聊”,或许更多的是存在着加缪的“荒谬”。有时我想,所谓“文学”和“诗歌”,都是这些创作的人在这个无可奈何的社会中的一种荒谬回答。起码相对于我,这已经成为了荒谬的本质。三十年的行走,三十年的抒写,还无法形成一种气候,于是每当望着夜空,荒谬的阵雨便落在了我的尘土里。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我从长江流域奔走到黄河流域,从苗语世界走向汉语世界,从云贵高原步入黄土高原;之后,又反道而行。这么来回地转了一圈,给我的并不是带来自信,而更多的是带来自卑。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在汉语霸权的世界里,我没有任何话语权,整个身躯装的只有满腔苗话。然而我却无法拯救这即将消失的的语言。苗族,带给我的并不是美丽,带给我的是疼痛。在流了几千年的血液都不倒之后,反而在这样无关痛痒的年代里,慢慢地消失殆尽了。所有的呼唤和回归,首先应从语言开始。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注定是奴隶之族;一个不会说自己民族语言的人,注定是奴隶之子。可是苗族,我只能用汉字刻画她。这是我最刻骨的疼痛。
三十年的艰难跋涉,从父亲的憨厚和老实、愚钝和蒙昧、坚韧和脆弱的本性中,我读懂了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生存下来是不容易的;从母亲的温暖和善良、严厉和坚持、柔弱和伟大的本性中,我更读懂了我的存在的确是来之不易的。在《一千首诗歌共同哭泣着黑夜》这首诗中,我已把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生命历程痛苦地写了下来。这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更不用说用诗歌的语言了。而至于我,从小就瘦弱多病,加上从小感受到的只有贫困,于是在幼小的心里,就萌生了自卑的种子。虽然一直以来,在求学的道路上还算顺利,但是相对于一个贫穷家庭的山村孩子,其中承受的苦痛有多重,我都不知道是怎样挺过来的,并一路走到现在。在多少次无望的黑夜里,我始终坚信着:只有诗能拯救我的世界,所以我义无返顾地驰骋于诗歌的疆土里。
从这三个方面进入我的诗歌,就能理解我。曾因我们的人生处在这样的时代中是荒谬的,我们的生命最终都是走向虚无,然而我们既然出生了,就必须执着于荒谬的过程,于是面对荒谬的生命,我写诗赞美它。曾因苗族的伟大而艰难的历史,一度流下千年的血液而不倒,直到现在,已是垂暮之年,血液即将流尽,可能终将土崩瓦解,于是面对着这种无声的疼痛,我写诗祭奠它。曾因自己父母的苦难生命而无法磨灭心中的那一腔热血翻滚的热情,激荡着我的生命在每个黑夜里,即使身体里的病痛再怎样张牙舞爪,我也会站起来,磨刀霍霍,用锋利的柴刀砍下诗歌的头颅,于是面对着这狂风暴雨般的举动,我写诗歌颂它。
孔子曰:三十而立。在三十岁的生命里,我没有成家立业。这里的“立”,我宁愿理解为:立竿见影、立地成佛。立竿见影,我已经在诗歌的大地上竖立了一千根竿子,而这些竿子一直都是处于暗无天日的黑夜里,我希望有一天,那个叫做“日”的火球能够照到我的黑夜,好让我的这些竿子能映射出一个个影子。立地成佛,如果我有权力,我会搞一个圈地运动,然后拿这些土地高价转给别人,于是我变成了土豪;有钱了,我再搞一个像模像样的慈善捐赠,我就变成了菩萨心肠,真是有佛心啊!看来,这样的三十而立,我是一样都无法拥有了。那就随他去吧,反正从今往后,我不会再写诗。
心中神圣的诗人叶赛宁在三十岁,已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诗歌而去。而在我的三十岁里,我心中神圣的诗歌,我也将离她而去。于是在三十岁的最后一个大雨滂沱的黑夜,我就用叶赛宁的绝笔诗来与我心爱的诗歌告别吧:
再见吧,再见,我的朋友,
心爱的人儿,你总在我心头,
命中注定的这次离别,
为你我许诺来世的聚首。
不告而别了,我的朋友,
别难过,不要紧锁眉头:
今世,死早已不觉新鲜了,
赞美黄河的诗歌范文6
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时代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运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品味美、挖掘美、创造美。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雌》:“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一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人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人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人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人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J惊喜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