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范文1
一、变与不变
这指的是时间和人的处境两者之中一个变化一个未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展现人的特定处境或感受。有时间变化而人的处境(往往是困境)未变的情况,也有时间未变而人的处境发生了改变的。
1.时已变而人未变
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诗人由时间的变化,联想到自身的处境未能改变,而且不知道何日才能改变,时间的推移会激发诗人的焦虑、愁苦、悲愤等心情。这类诗歌往往有一个情感的触发点,或为自然景物的变化,或为某个日子的到来。属于前一种情况的比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春意渐浓,万物日新,这是“变”;作者仍不得还家,这是“不变”。在“变”的景物的衬托下,“不变”的人的处境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就越发显得迫切。
传统节日经常会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其原因在于这类节日都具有“团圆”的内涵。比如薛道衡《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作者离家已久,想到大雁已归而自己却未能归乡,面对早开之花,思乡之情不可遏抑。其他如春节、中秋、重阳之类的节日也常出现在思乡的作品中。
2.时未变而人已变
时间常流不居,但是当诗人把时间看作一个无始无终的整体对象时,它就具有了不变的永恒性。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是典型的例子: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浩空明月,万古不变,代表着永恒的时间之流,人生则在这个背景上代代更替,显得那样的短暂和渺小。
另外一种时间不变的感觉来自时间的轮回之感。从一个日子到了下一个相同的日子时,我们就感觉时间又回到了原点。诗人有时候就以某个日子作为联接点,叠现不同的生活情景,在物是人非中抒发失落、悲伤或怀念之情。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夜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同是元夜,去年此时华灯竞放,有情人相约相伴;今年此时,繁华依旧,而有情人却已经各自离散,不可相聚,只能泪湿衣襟,空自叹惋。
二、快与慢
时间的推移有其固有的节奏与速度,但是欢乐易过,痛苦难熬,所以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时间推移的快与慢的感受却是大不一样的。从诗歌中对时间快慢感受方式的不同即能很好地触摸到作者的内心情感。
1.怨时间过得慢
当作者身处困境,感受着煎熬,只盼时间尽快地过去,甚至希望生命尽快地结束。如李清照《声声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渡后的李清照,夫死年老,愁苦不堪。白天里,外面传来欢乐的嬉笑声刺激着孤独的她,所以她是那样渴望天快点黑下来,只有天黑之后,一切都安静了,她的内心才能够平静下来,梦神或许还会赐她一个五彩美梦。
2.叹时间去得快
当人们留恋于美好的时光,就会为时间流逝得太快而痛苦,如柳永在《雨霖铃》中感叹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一对情人就要分别,正是难舍难分之时。词中虽然并未明写时间的紧迫,但是“兰舟催发”,着一“催”字,情人盼望时间停下而不可得的心理可见矣。
当诗人感叹于人生短暂而功业无成时,时间的飞逝则使他们感到万分痛心。李白在《将进酒》中的悲叹可以作为失意志士的同声一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长与短
客观生活的时间延续有一个特定的长度,相对而言,古典诗歌中对此的时间呈现则是短暂的。因为古典诗歌体制短小,不能详细地展示生活的过程,作者只能在时间流(即生活过程)中选取若干个点(即典型场景)来构造画面,这是古典诗歌强烈的暗示性和丰富的联想性的一个重要成因。从组织材料的角度来说,诗歌可以统摄发生在一天乃至几千年的事件,这是人们熟知的,但是,对人物行为中包含的时间长度则容易忽视。而事实上,只有注意到这样的时间长度,我们才能把作品中简单的、概括的、模糊的典型场景还原为丰富的、具体的、鲜明的生活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丰富的美感,才能涵泳诗味、品析诗理,否则,只能看到零碎的词句以及散乱的人与物。
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语简朴,然滋味悠长。读这首诗,不能只看到月光和人的“举头”、“低头”及“疑”、“思”,一定要看到时间的延续。先是独处的游子看见斜射入窗的月光投映在地上,洁白如霜,不禁抬起头来去看月亮,过了一会儿又地下头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这是基本的过程,但是一定要注意“举头”和“低头”不是紧紧相连的,“举头”的动作一定会有一个时间的延续。惟其如此,才能品出游子的孤独和空虚。
再比如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此诗最具神采的是第四句,写儿童天真烂漫,诗人自己则无聊懒散,却又对活泼有力的生命情境不无向往。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看”,不是看一眼、看一下,而是看了好一会儿,不时露出微笑,或许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做过的有趣的游戏。这里同样有一个时间延续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才能品出“闲”的感觉来。如果不去注意这个时间状态,对诗人的神情心境势必会品味不足。
由前述可知,古典诗歌定的时间状态往往对应于作者特定的情感状态,所以,循着时间的脉络,我们能够走近诗人,走进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他们深邃广阔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他们的苦乐悲欢。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范文2
[关键词]云南;古代桥梁;诗词;传说;徐霞客游记
桥梁文学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神话传说、传记、游记、诗词等文学题材中涉及桥梁的一种文学形式。桥梁依山傍水、一虹长天,从来都是人们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形式的桥梁都被人们描写刻画过。桥梁文学是研究桥梁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是桥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将主要从桥梁诗词、游记、传说等三个主要方面阐释云南的桥梁文学。其中诗词选有代表者录入,游记则以《徐霞客游记》为探讨重点。
我国的桥梁文学源远流长,《诗经・大雅・大明》诗曰:“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中国浮桥源起的文字依据便是诗歌。在文学史上,秦汉繁盛、风靡一时的辞赋,一直影响到魏晋。(1)桥梁文学也是如此,如曹操的千古名句:“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唐宋时期是古代桥梁文学发展的高峰,桥梁主题充斥于李杜等文学大家的字里行间。而云南的桥梁文学在元明以后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一是南诏、大理国割据一隅,云南历史发展相对封闭,没有搭上中原桥梁文学发展的顺风车,及至元代归于中央王朝版图,这些并非主流的文学题材才初现端倪。二是中国的文学一直把持在知识分子手中,而云南的知识分子直到元代后才重新进入中国士大夫的行列,其诗文才被记录在册,有关桥梁文学的内容也才出现,这是云南桥梁文学发展的一大特点。
一、云南桥梁诗词
自从建安诗人写桥入诗,(2)隋唐以后的诗人词客,为桥梁写下了大量清丽动人的诗句,情景交融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桥梁的深厚情感。1800多年来,以描述桥梁为主题的诗、铭、赞、颂、记,数量之多,是一个难于统计的巨大数字。这些桥梁诗词不只是文人学土一般抒情之作,其中也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历史资料,以及对桥梁功用上和艺术上的各种描述与评价。研究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发现我国古代桥梁艺术和风格的精髓所在。
诗词或言志或咏物,当诗人骚客以桥梁为咏唱对象的时候,就构成了桥梁诗词,因此桥梁诗词属于咏物诗一类。如前所叙,云南的桥梁文学远远滞后与中原,元代以前的桥梁诗词鲜有记载,为数不多的诗文,描绘了云南鲜活的桥梁景致。
其一是桥景诗词。桥景诗词以桥入景,著名的“小桥流水人家”即为典范。如:
天生桥
绝壁江门锁玉虹,人间何事觅神工?
金铸赤日千雷吼,夹目黄昏一鉴空。
隐隐仙关通上界,重重天险控南中。
近闻绣斧增华表,今古题评合占雄。(3)
在诗中,杨达之(4)将大理天生桥描绘成绝壁虹锁,同时代的诗僧担当却诙谐地说:“道人有志在青霄,末晓烧香早上朝。山到流进不入海,掉回头去搭天桥。”同样的景物,有的述之以景,而也有人化之为事,以事度之。诗歌从不同的观察点切入,更增加了天生桥的神秘与险峻。只闻其诗,不观其景,就能让人记住大理有座天生桥。
康济桥赋四绝
一径行回傍碧,清溪转处耸虹腰。
行人千载资康济,胜绩重瞻锁石桥。(5)
诗人何立言(6)作四首绝句,详细的记录了当地人捐资修建桥梁的经过和康济桥的风景,一条小径在绿叶碧水的陪衬中弯弯曲曲通到康济桥,桥梁高高的耸立在小溪上,“耸腰”一词让静止的桥梁一下充满动感。
虹 桥
曲岸翠微深,清流虹影寂。
偶然禅客来,缥缈携瓶锡。(7)
诗为马子云所写,描写的是丽江玉泉八景之一的虹桥,尽管今已物是人非,但诗中的虹梁和清幽寂静的环境却依然令人回味向往。(8)
澜沧江
派落西荒外,洪涛地来。
滩高鼓怒雪,峡迫殷潜雷。
野渡绳争溜,岩梁栈欲摧。
东南雄保障,声震渤溟隅。(9)
这是与马子云齐名的牛焘(10)所作。牛焘与马子云皆长于音律,时人称为“牛琴马笛”。牛焘诗才潇洒,写景如画,无不生动潇洒。澜沧江索桥的危险,历来为人所恶,唐朝独孤及《笮桥赞》云:“笮桥空,相引一索。人缀其上,如鞣之缚,转帖人渊,如鸢之落,寻而上,如鱼之跃,倾刻不戒,殒无底壑。”(11)独孤及写人而牛诗写物,从不同的侧面将澜沧江的凶险描绘给了世人。“野渡绳争溜,岩梁栈欲摧”,与石屏诗人许贺来诗描写红河山水的“苍峰千丈玉槎牙,江村日落人争渡”句,用相同的方式道出了云南人民不同的交通手段。
其二是桥事诗词。以诗记桥梁事迹,要么祝贺新桥建成,要么夸赞重修义举,这样的内容在桥梁诗词中不少。桥事诗词包含有大量的信息,是研究桥梁的重要资料来源。但诗词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原始的信息加以处理才形成文学,再加上作者本身的主观感受,桥事诗词纪事信息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需要参照其他历史资料,考究利用。
华马国(12)
政暇西行华马国,铁桥南渡石门关。
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13)
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写的这首诗,(14)告诉了人们著名的铁桥在丽江位置和澜沧江的流向。杨慎的诗作则曰:“碧鸡金马古梁州,铜标铁柱天尽头。试问平滇功第一,逢人惟说颖川侯。”(15)显然,杨慎的眼光从丽江拓展到了全省。其后,清人在《南行漫兴》中重提铁桥旧事为:“何处标明铜作柱,早日转饷铁为桥。”(16)可见即使铁桥斯逝,但在云南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仍然在诗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修彩云桥
积雨村墟烟火销,马前沙涨回齐腰。
沟渠不治农人叹,禾稼常为潦水漂。
凿石苦闻鞑靼急,搴裳愁杀路途遥。
济川无策甘崖壑,且向人间理断桥。(17)
李元阳是云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名人,其晚年编著的明万历《云南通志》是研究云南的重要史料。在这首诗中,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当时彩云桥附近的老百姓深受水患之苦。
康济桥赋四绝
巨津北折崎岖路,风雨秋山跋涉难。
履坦咸歌贤守绩,熙来攘往万人欢。(18)
何立言在绝句中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从跋涉难到万人欢,说明了桥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竹枝词
元宵佳节女忸怩,香柱绕桥插整齐。
干艾点燃烧痛处,石狮身上自为医。(19)
杨品硕(20)的这首竹枝词,诗意是说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妇女带着香纸和艾草来到桥边,顺着桥脚插满了香,然后用艾对照自己的痛处,炙烤桥头狮子相对的地方来进行治疗。这首诗生动的记载了清朝时期,丽江一带流行的一种风俗。
其三是指名桥诗和无名桥诗。指名桥诗的作者在行文中明确指出了桥梁名称,表明作者的写作是以桥梁为中心的。如《玉溪桥》云:“试问溪桥古有无,于今高插一虹孤。”又《题修文桥》云:“城墙工俊建斯桥,名赐修文事已遥。”作者以直接以桥梁名为诗名,则其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么描写桥的景致,要么题注桥的事迹。
无名桥诗的作者不提桥名,甚至不提桥型,用桥作为诗景的点缀,境界的优美迷人,表现方法的含蕴幽深。如明人孙继芳的《新添次韵》:“仙源溯尽水西头,欲采汀花赋远游。岩径曲盘千幛入,野桥斜渡一溪流。”(21)而“流水小桥杨柳绿,落花微雨鹧鸪啼”则清新别致。
二、《徐霞客游记》与云南桥梁文化
云南是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西游的终点,也是其一生在故乡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自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五月初十入滇,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正月东归,徐霞客在云南游历考察达一年零九个月,足迹遍及今天的曲靖、昆明、玉溪、红河、楚雄、大理、丽江、保山、德宏、临沧等10个州、市的46个县境。在其游记中记录了大大小小数百座桥梁,为云南桥梁文化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在《游记》中,徐霞客对自己的游踪,包括方位、路线、程站、里距,记载都很详尽,此外还记录了大量的铁索桥、木梁桥、石梁桥、石拱桥、风雨桥、藤桥、浮桥等等其路程中各式桥梁,特别是一些重要桥梁的名称及位置,描述了部分桥的结构、规模、功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北盘江铁索桥、澜沧江铁索桥、龙川江藤桥记载十分详细,保留了大量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资料。
《游记》所载第一桥为太华山朝天桥:“由此南上为朝天桥。桥架断崖间……”。(22)之后是临安颜洞的桥:“……可不桥而入;今即有桥,亦不能进,何况无桥耶!”“桥非一处,每洞中水深处,辄架木以渡,往例按君来游,架桥费且百金,其他费亦百金……”(23)均不过寥寥数语。在其他地方则仅言以有桥、有梁而带过。以今天的眼光看,对于桥梁这一交通中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旅行家,其总体著述仍然略显简约。细究下来,盖因徐霞客入滇,只为山川而来,故只能在奔走名山大川之余记述桥梁。
徐霞客记桥是因为无桥不可行,桥梁是道路上的客观存在。只有当桥梁有殊胜如澜沧江铁索桥或其他异趣的时候,才引发记述的激情。如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三月初七,晨行至篆长河边,见“有新桥跨之,是为独木桥。想昔乃独木,今虽石犹乃旧名也。”难得见到其对小小的独木桥花这么多笔墨,皆因桥已石而仍用木名之,让人费解且哑然失笑。同月十一日至喜州,“夜同巢阿出寺,徘徊塔下,踞桥而坐,松阴塔影,隐现于雪痕月色之间,令人神思悄然”。(24)通观游记前后文,附近并无桥梁记录,此间忽然在“神思悄然”间,得坐于桥上,因而此桥从何而来让人困惑不解。可见徐霞客平常行色匆忙,无暇顾及小桥流水。在少有的安闲中,观察的细密度提高了。
徐霞客记桥简略,除了目的性因素之外,还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古代文献并没有详细记述桥梁的传统,这种传统也反映到《徐霞客游记》中。此外,游记简略记录桥梁,也与其快速的游历模式有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云南众多的山山水水,仓促的时间限制了徐霞客对更多桥梁作更细致的描绘。
在《徐霞客游记》中,凡写桥就有方位相随。“有桥亭跨两崖间。越其西……”、“有西北二里,下至坞中,渡溪,是为洗心桥”;“有木桥南北跨之,左右俱有村庐,南度之”;“有石梁南跨之,……梁之南,居庐亦盛”;“将南入峡,先有木桥跨其上流,度桥而东”等等,这样以桥作为其路线变更坐标点的记述不胜枚举。
在旅途之中,登桥而望、踏梁远眺,将桥梁作为视角原点的做法,是由桥梁特殊的社会功能决定的。桥梁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其建造、修葺还是连接、交通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桥梁所在地就成为一个重点场合,古时多为关隘要津,桥梁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时空的变化,所以在游览中和其后游记中,桥梁便成了徐霞客旅途的方向坐标。
三、桥梁传说
在云南的桥梁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即桥梁的传说。传说即口耳相传,是人类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文化传承方式之一,若有神异其间,则为神话。及至文字产生后,传说便发展为文学形式之一。神话传说作为早期人类社会的“活化石”,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由于神话表现了各族先民的精神特质、具有“永久的魅力”,因而一直为后人所喜爱、传诵。桥梁出现在许多民族的传说故事中,说明其在人类早期社会生活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与桥梁有关的传说故事要么讲述桥梁的来历,要么讲述桥梁民俗的缘起。
云南由于历史、地理、社会、习俗等诸多原因,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不曾中断的神话王国。(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蕴藏丰富、各具特色的神话,在我国南方神话中,最有代表性和特色。而这些神话里面,包含许多桥梁的因素,成为研究云南桥梁文化的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2)茅以升著:《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3)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4)杨达之,生卒不祥,大理白族,明朝学正。
(5)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6)何立言,生卒不祥,大理白族,字荩臣,号石渠,著有《三不朽斋诗文钞》。
(7)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8)马子云(1782-1849年),云南丽江人,原名马之龙,回族,其诗文刊入《云南丛书》。
(9)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10)牛焘,字涵万,著有《寄秋轩咏草》三卷。
(11)茅以升著:《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12)华马国,巨津旧称,这里指丽江。
(13)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诗中黑水即金沙江。
(14)木公(1494-1553),字恕卿,号雪山,其诗曾入选《明诗别裁》。
(15)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16)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17)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8)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9)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20)杨品硕,(1811-1894)丽江人,字大田,贡生,著有诗集《雪山樵吟》。
(21)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22)朱惠荣著:《徐霞客游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4页。
(23)朱惠荣著:《徐霞客游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