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1
数据库备份恢复的六大需求
我们不妨试着从数据库管理人员的需求角度入手,探讨一下什么样的备份解决方案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1. 备份操作不能影响数据库主机的日常运行。
2. 数据恢复时间更短,数据损失(RPO)更少。
3. 系统可用性更高,业务中断后的恢复时间(RTO)不能太久。
4. 备份的数据可以随时验证,恢复的数据保证正确无误。
5. 本地备份还不够,希望将对数据的保护延伸到远程。
6. 操作程序越简单越好,手动操作越少越好。
过去,在传统备份架构下,若想同时满足上述六项需求,至少要采用下列几种解决方案:搭建以存储区域网络(SAN)为基础的LAN-free、Server-less Backup,降低备份操作对日常运行的冲击;部署Disk-to-Disk-to-Tape(D2D2T)的阶梯式存储或使用虚拟磁带库(Virtual Tape Library),以此缩短备份/恢复时间;搭建高可用性(HA)或集群(Cluster)环境,确保数据库服务不中断;采用异地容灾方案,将数据存储在远程的灾备站点。试想一下,采用这些方案一共要花多少钱?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2
关键词: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效的将科学与设计连接了起来,艺术设计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重要桥梁。而且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艺术设计还涉及到了文化、材料、审美以及科学等很多的领域。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高,艺术设计不仅可以使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得到满足,还有利于促进人们文化素养、生活品味以及文化情趣的提升。创新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可以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创新思维作为基础素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笔者长年从事建筑装饰以及工程设计等工作,从自身经验出发,提供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1 艺术设计中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是利用独特新颖的办法来实现的。相对于一般的思维活动来讲,创新思维对艺术设计者的要求更高,设计者要通过重建或者改组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将常规打破,从而促使新的成果的产生。想象的参与以及灵感状态的产生在创新思维中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设计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以及本质属性都在创新思维里有所反应,因此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新颖性以及独特性等特点。艺术设计者要想掌握艺术知识,了解人类社会环境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必须要通过学习以及必要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根据,进一步的探索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克服心理障碍,突破思维定势,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作品创作[1]。
2 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2.1 促进设计团队效率的提高
如果要实施一个较大的项目时,常常需要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艺术设计活动创作。重视挖掘并整合创新思维,在设计团队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设计工作效率。艺术设计者如果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的在团队中一般逻辑能力较强,而设计者如果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一般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2]。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二者可以进行有效的互补,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可以负责作品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运用创新思维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
2.2 促进概念设计的提升
设计概念在艺术作品设计活动中直接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方向,与此同时,设计概念还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创新思维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考察与审视设计对象。所以创新思维的运用可以使固有认知的思维定势被有效的打破,设计人员不仅可以激发出灵感,还可以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果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率的提升。
2.3 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
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完成需要创新思维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艺术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创新思维的使用。所以,要想进一步优化艺术设计的方案,必须要对创新思维进行选择。
3 艺术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3.1 深化自身知识层次
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艺术设计的综合性决定了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当的丰富的设计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只有在充分扎实的掌握这些知识的前提下,艺术设计人员才能深刻的了解并充分的认识到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及原理,才能够做到对艺术设计活动进行考虑时的多层次以及多方面,进而更好地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3]。
3.2 对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视
艺术设计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艺术作品作为特殊的劳动成果实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生产实践的作用与影响在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中的作用一定要强调。首先,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艺术设计者积累的艺术设计经验更多[4]。在花博会展位布置制作安装工程及开幕庆典仪式,笔者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受益颇深,在展会布置以及选用材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其次,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艺术工作者可以是自己的艺术设计动手能力更加巩固,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一旦产生,就可以在自己的艺术设计工作中加以实施,使创新思维的物化更加方便。笔者通过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以及活动设计经验,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颇有提升,正是得益于多年的生产实践活动。
4 结语
以人为中心是开展艺术设计活动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的什么需求需要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更多的运用创新思维,而不仅仅是为了作品本身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因此,满足人的需求是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物化过程的重要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将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到艺术设计活动中,会留下更多的经典作品流传于世。
[参考文献]
[1]李星.浅谈现代设计表现方法的作用[J].今日科苑,2010(10).
[2]刘慧艳.艺术与科学――谈材料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6(4).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3
关键词:创新;数学素养;中学数学;数学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重要学科,一度被誉为是启迪人类智慧的催化剂、思维锻炼的有氧体操。“数学是否是通过发现或创造产生的?或者说,在什么程度它是作为科学产生的,在什么程度上是作为艺术产生的?”[1]学生的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数学教学是教师对于数学的加工与再发现过程,也是重温数学发现过程的创意体验。创新的精神和意识在数学教学中被重新唤起应该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关注学生思考
帕斯卡(B.Pascal)曾经提到:“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2],我们认为,数学教学作为思维的教学,其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类认知的能力和技巧,还在于数学所培养起来的数学思维。在数学的教学当中,应该充分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实践教学当中,学生在问题的问答、练习、板书等各种活动当中,都存在思维教学的素材,捕捉这种来自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素材并将其应用于数学的教学应当属于教师的基本功。[3]学生在面对这些数学活动时背后所形成的思维过程,挖掘出这种潜在的思维价值,将其引向纵深,提高思维层次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都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是将数学的学习与问题情境相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探索中不断对问题情境层层分析,达到激发学生探知数学知识和思维的目标,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要注重克服去数学化现象,这种现象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弱化思维。
数学教学中要合理注重思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虽然道理通俗易懂,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很多填鸭式的教学,也就是刚板书完问题,就开始进行分析、引导,这种教学就成了典型的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或者是班级中少数优秀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其余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破坏,数学本身就是带领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体验,
再从这种体验中获得自身独立思维的培养,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需要究其原因,找出其中合理的成分,教师与学生之间做到充分的交流,这才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2.促进教学理解
数学的教学在于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学者认为这是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哲学意义和认识特征[4]。当代中学生的数学教育所注重的不再是简单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中思想方法、态度、情感甚至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价值挖掘成为了当今数学教学的宗旨所在,这也就是数学素养的养成。我国在数学教学上也提出了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发展方向,其中横向就提出了从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到解决问题再到最终的情感和态度,从单纯的数学应用来讲,小范围来看是通过教师的数学引导,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大范围来看,我国中学生数学教育的价值并未被完全挖掘,其深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知欲望远远比教授给学生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3.鼓励求异思维
我国在数学教育上与西方教育相比,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联系上弱化了很多,西方数学教育将数学的知识内容更多地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由于在数学知识中适时地加入实际情景材料,使得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又不断作为素材加入到引出“未知”的过程当中,这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可以将挖掘数学价值向前推进一大步。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常出现的问题:“一个长方形被剪去一角后,还有几个角?”问题的答案不难:3、4、5,
但是在一次实践教学中就有学生提出,这个答案不对,学生的答案是我想要多少个角就可以是几个角,因为我可以按照弧线、折线来剪。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留出一个宽松的时间以及学习环境来鼓励学生思考,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经验对于学生来讲是其数学素养的基础所在,新课程改革将传统的数学“双基”教学到“四基”教学,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数学经验为人类在不断地实践生活中从事数学活动所累积起来的理性提升,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数学经验的培养旨在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经验之一。
数学是人类打开知识大门的奠基石,也被视作科学的基础所在,在提高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上有着充分的价值,数学的教育不仅仅在于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在于运用数学进行知识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说数学教育是在自然人的基础上帮助人类进一步理解社会、理解自然,从这一层面来讲,创新思维将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荷兰)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再探[M].刘意竹,杨 刚,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单 尊.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数学通报,2001(06).
[3]陶维林.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听课有感[J].数学通报,2008(03).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4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效的将科学与设计连接了起来,艺术设计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重要桥梁。而创新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可以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创新思维作为基础素质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各界对艺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艺术设计类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各大职业院校应该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艺术教学模式,创新艺术设计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特点和重要性
1.1艺术设计中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是利用独特新颖的办法来实现的。相对于一般的思维活动来讲,创新思维对艺术设计者的要求更高,设计者要通过重建或者改组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将常规打破,从而促使新的成果的产生。想象的参与以及灵感状态的产生在创新思维中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设计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以及本质属性都在创新思维里有所反应,因此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新颖性以及独特性等特点。艺术设计者要想掌握艺术知识,了解人类社会环境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必须要通过学习以及必要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根据,进一步的探索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克服心理障碍,突破思维定势,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作品创作。
1.2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2.1促进概念设计的提升
设计概念在艺术作品设计活动中直接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方向,与此同时,设计概念还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发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创新思维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考察与审视设计对象。所以创新思维的运用可以使固有认知的思维定势被有效的打破,设计人员不仅可以激发出灵感,还可以更全面的考虑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果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概念设计效率的提升。
1.2.2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
一件艺术设计作品的完成需要创新思维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艺术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创新思维的使用。所以,要想进一步优化艺术设计的方案,必须要对创新思维进行选择。
2.当前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艺术类毕业生创新性思维的关注,很多职业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艺术设计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现阶段,受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依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课的主体,学生只是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加以死记硬背,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具有一定作用,却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有效的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艺术设计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很多艺术教师大都从个人角度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估,而且过分重视学生的最后设计作品水平,忽视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提高。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能会降低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最后,在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安排方面,课堂的动手创作大都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依葫芦画瓢,学生在闭门造车的教学环境下,难以将艺术设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也无法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汲取设计灵感,对学生创造习惯思维的培养也成为一种奢谈。
3.培养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对策分析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可以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转变看问题的视角,用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创新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设计的独创性是确保艺术具有较高价值的基础,因此对与设计者来说,利用创新性思维,形成新的思想和设计成果是极其重要的。对于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合作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课堂上,大多数的艺术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师的课堂讲课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合作性教学作为现阶段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以4~5人一组的形式加以划分,让他们对于同一个设计主题加以讨论,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艺术设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激发每个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说合作性教学方式对提高艺术生的艺术修养、集体意识以及设计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注意对学生创造思维素养的培养,所谓创造性素养是学生创作思维的来源,也就是说,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艺术设计学习中。创造性素养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对艺术设计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艺术教师应该在确保艺术设计学生掌握艺术文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锻炼他们对周围新事物的敏感度,让艺术学生成为可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并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加强创造原理的教学。虽然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理论知识依然是艺术设计实践的基础,对艺术设计创造性原理的学习可以让艺术设计学生更加了解艺术创作活动的操作程序,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方法和手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水平。比如,艺术教师在讲述某一艺术设计作品时,可以从艺术设计创造原理的介绍开始,让学生理解何为移植、变性、聚合、完满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提问、对比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原理和技巧,将艺术设计创作的品位提升。
4.结语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在于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针对现阶段社会各界对设计人才创造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大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艺术设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不断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5
设计缘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设计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创造未来。树立学生的问题观念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但问题观念是我国学生最缺乏、最需要培养的。教师给学生上课,与其说是传授知识、解答问题,不如说是现身说法、引出问题。面对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一系列新旧问题,教师和学生应一起研究探索,相互勉励,共同创造。这样的过程虽辛苦但更有价值,是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主动思考,全面推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所以,树立学生的问题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基石。
2、扩大知识层面——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坚实基础
艺术设计是一个创作空间非常广的学科,要求从事设计创作的人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因为多方面的知识就好比各种设计语言的汇总。如果知识面狭窄,设计创作的作品往往会沦为肤浅的形式表现,而扎根在知识与经验上的设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就越广阔,也越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开拓。故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除了传授必备的艺术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扩展学生知识面,加入更多的人文历史、考古研究、神话传说、动植物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了解、吸收与积累,经过提炼、运用与组织可为今后设计创作提供丰富的设计资源与创作灵感,这其实就是对创新思维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
3、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主要手段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多课程都以实践为主,应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可采取“开放式”、“导师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加以创新,倡导师生互动交流、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学模式,确立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启迪、鼓励、引导学生,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才能的培养与发挥。同时要经常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通过命题作业,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采用独特新颖的设计语言与组织形式去处理、表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设计品质。之前我曾采取过一种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觉得很有实施价值。即开课前先给一个设计主题,让学生直接进入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综合运用个人的能力,找寻适合于自己的感受点,去完成对这个主题的创作。通过创作过程,去认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缺陷,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去弥补。其实,这只是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转换,但这种转换既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挖掘了他们的设计个性。而这种主观能动性则恰恰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原动力,个性则恰恰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最为宝贵的东西,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源泉,我们不能让他们泯灭。我们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是一个模式,应该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4、改变评价导向——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有力措施
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教育中,正确的学习评价导向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评价观念。例如评价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把创造力仅看作是一种智力特征,它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力不一定与智力正面相关,但一定和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特征、综合素质紧密相连。学生在设计学习过程中,其探索行为受到鼓励,不同的意见受到重视,标新立异的作品得到赞扬,他们的创造兴趣就会增强,创新意识就会得到培养。再如评价设计学习的“效果”时,应以创新思维教育观来开展,既要评价形式美感和思想表达程度的“画面效果”,更要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当然在评价方式上除了采用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群体评价的形式。既可使受评者得益,又可使评价者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从而综合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重要保障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绝大部分院系(专业)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没有相应的实践基础。学生设计制作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和得到有效的训练。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到社会上不实用,而在公司可以学到更丰富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事实上,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仅凭课堂授课和做模拟课题是远远不够的。各大高校应从课程实践教学、创作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行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这五个层面来开展,让大学生通过动态的、综合的培养过程去有目的地接触社会,接触实践,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他们综合设计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为毕业后尽快胜任设计岗位、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作良好的铺垫。近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立了基础教学与工作室教学“双程教学管理制度”,我认为很值得推广。因为通过工作室教学,学生可直接参与教师的纵、横向课题,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
6、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强力后盾
创新思维与技术范文6
【关键词】传统思维;教育技术;本土化;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2―0014―04
思维方式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的精神结构和表现形式,它决定着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实践与思维活动。自2500年前以来,人类的文化存在着至今仍具有巨大影响的两大流派。一个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一个是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文化,两者凝集而成的、具有深刻差异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被人们称为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教育教学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必然受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同样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用的是“逻辑辩论,揭示矛盾”,而孔子则是“叩其两端,举一反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必然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然而,就教育技术理论来说,从20世纪初,基于西方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我国广为传播以来,虽然对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应用和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正如2003年5期《现代教育技术》卷首语中强调的那样:“中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有着如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问题。原始创新是发展中国教育技术理论的关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民族性与国际性会呈现融合的趋势,但是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西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西化。开展基于中国传统思维、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现本土化创新,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世界贡献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理论并与国外理论平等交流的应有之举。
一 中国传统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美国科学院第一位社会科学家院士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揭示出东、西方思维方式或思维过程在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总体来看,西方思维是一种概念思维,其基本方法是“概念逻辑、理性还原”,而东方思维主体的中国传统思维是一种“象思维”[2],也有的学者称“意象思维”,其基本方法是“观物取象、比类推衍”。“象思维”本身有一套不同于逻辑分析思维的特定范畴体系,它所要把握的对象,不是从逻辑上下定义的各种概念,而是靠整体认知把握的各种层次的“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包含外在感知之象、内在感知之象,把握某种小宇宙整体内涵的气象或意象,乃至本原之象或大宇宙整体之象等等无限丰富的层次。刘长林先生认为:“象”是自然状态下运动的呈现,是天地万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同样具有本体存在的意义,有自身的规律。“象思维”的显著特点表现为“象的流动和转化”和“象以尽意”,即“象”在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运动,借助“象的流动与转化”,以达到与大宇宙整体之象或“道”一体相通的“把握”。[2]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整体和谐、有机生成、相反相成、求善执中的基本特征。“天人合一”和天地生相联系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鲜明特点。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和谐整体,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人和自然不仅是一个整体,而且是一个互相对应、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日生”的有机论为其轴心,形成了一个有机生成的思维模式。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事物的本原,又是事物的法则,且处于自发的不断演化运动之中。并通过“和”产生出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于生命力的、为整体所具有的新属性和新功能。与系统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观相比,它主要着眼于质的差异并力主系统内外的和谐与协同,且突出生成,着重把整体看作是时间的流动,是生生不息愈益丰富多样的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事物最基本、最本质的结构是“阴阳结构”,是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代替、相互转换,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即“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相摩看作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在真实存在的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全面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要善于从该事件的对立面来把握,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来超越和同化对立面,或者相冲突但却有启发性的观点。传统思维主要是从主体自身出发,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直接返回到主体自身。这种自我体验反思,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它强调学问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目标是得“道”而非发现真理,即所谓“察天地以观人事”。它首先关注的是整体的价值,强调整体的和谐有序,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承认双方矛盾的前提下,着重探索矛盾双方的平衡与适度,以调和对立,实现中道,达到“中和”的境界。
综合起来看,中国传统思维运用“观物取象、比类推衍”基本方法,把天地人生放在一个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而非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加以逐一分析研究;注重整体结构、功能,而非实体、元素;注重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多样性的和谐和对立面的统一;并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求得整体的动态平衡,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一些西方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发现,中国传统思维这种的整体和谐观、有机生成观、相反相成观和求善执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科学的新精神、新思想、新方法十分吻合,他们呼吁现代科学要积极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获得营养和启迪。而量子力学、相对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于长期沉醉于分析还原论西方思维的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更是思维方式上极大的挑战,并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思维转型,在近几十年来,西方开始关注、借鉴东方思维特别是中国传统思维,并有向东方思维融合的趋势。[3][4][5]
二 基于传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当今中国也已经开始面临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教育技术、传统文化都不例外。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虽然规范宏大,教学实验也遍地开花,但国际影响却很小,其理论研究在国际体系中处于“依附性”的层次,在国际学术交往中,我们存在着巨大“逆差”。其重要原因便是我们的研究在理论上一味模仿国外,实验上缺乏本土思维与创新,如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会进一步扭曲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方式、结构与价值。西方思维的转型与中国传统思维的重新认识,为中国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因此,探讨中国传统思维自身独特的内涵,开展基于中国传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剖析西方思维在教育思想、方法层次上的局限性,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解答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创新能力及其影响与发展规模严重不符的困惑,从而促进东西方思维互补与融合,为解析目前全球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甚至为全球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发展与研究提供新的思想与途径。
当前,基于系统思维的教育技术理论尤其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与教学实践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6][7][8]。并开始引入复杂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9][10],并逐步形成复杂性系统思维,它虽然与中国传统思维有许多相通之处[11],但其核心仍然是基于“概念逻辑”的还原主义的思维方法。虽然强调重视整体,但其基本看法仍然是“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归根到底是由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来决定的”,所以,它本质上依旧是从系统内部的实体上寻找原因,认为整体的原因在内部各组成部分,与机械还原论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强调各组成部分及其非线性相互作用,但仍然是“部分决定整体”。而中国传统思维在观察对象时,并不是把观察对象抽象为一种静态对象或模型,而是把整体看成是一个处于无穷变化中的和发展着的整体,认为任何事物与周围的事物都有多种走向的动态关系,例如,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同类等,而且彼此之间组成一个天然的链条,谁也离不开谁,并且还与时空方位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如中医的“辨证施治”强调人是一个同季节、地方、心情、历史等因素有密切联系的这么一个“天人合一”的整体,同一病症,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势而异诊断结论与治病处方,而非力求有一“万应灵丹”,来包治同一病症。它既从人体内部找原因,又通过对与某一部分的病变密切相关的其他部分和环境因素等来调节、医治。它既从部分和外部寻找原因和根据,同时强调“整体决定部分”,而“部分只是体现整体的场所”。因此,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既是有机生成、又是辩证的。
在对待矛盾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思维比西方思维站得更高。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正题后面的是反题,这矛盾由合题来解决,其推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仍有些“攻击性”。中国的辩证法是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来超越和同化对立面,或者相冲突但却有启发性的观点。尼斯贝特认为:中国的知识传统中根本不存在A与非A的之间的对抗。以道家的精神或阴阳学说来看,A实际上也暗含了非A的情况,或者很快就会向非A转化。[1]
美国物理学家F.卡普拉认为:“越深入到亚微观世界,越会认识到近代物理学家是如何像东方神秘主义者一样,终于把世界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其组成部分是永远运动着的一个体系,而观察者本身也是这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除近代物理学外,像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理念都与中国传统思维与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生成性的;不应把人看作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与他物无涉的实体存在,而应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与传统思维的整体生成观是一致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建构主义不同于近代西方文化传统中注重分析的思维方式,强调知识建构时的综合性,主张打破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于中国人不仅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和亲切,因为他们始终保留和贯穿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之中。[12]
因此,当西方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从复杂性思维、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寻求理论支持与指导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思维中寻找本土化创新的动力与源泉呢?正如桑新民教授指出的那样:只有深入挖掘这种深藏在中国文化之根中的教育传统,才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吸取和借鉴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的精神财富,实现东西方文化与教育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在21世纪全球文化与教育的创新中,发挥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12]
三 教育技术本土化创新的主要内容
1 “由技至道”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由技至道”这一理念,源自《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典故中“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具体的操作途径或方法被称为“技”或“术”,而“道”则比较抽象,既作为万物本原和规律,又蕴含着各种技术活动应恪守的目的、方向、步骤和过程。从庄子的描述来看,庖丁由“技”至“道”后,解起牛来,“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游刃有余;且“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无论是欣赏者还是体验者都是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所以庖丁解完牛后“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沉醉在自己的劳动之中,获得巨大的身心愉悦。可见,“道”虽源于“技”,但又超越了“技”,是“技”与“艺”、“技”与“美”、“技”与“理”的完美融合,它既要合乎技术操作者主观目的,又要合乎技术工具、技术对象和技术操作者自然与社会本性,因而是实践智慧的最高境界,这种智慧看似无形,却始终隐含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要由“技”至“道”,既要掌握实践各要素的自然与社会本性,又要掌握技术操作使用方法和行动规则,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直觉体悟,逐步趋近,将技术与人的身体、心智协调起来,逐渐同化为人体活动的一部分,达到技术操作者、技术工具和技术对象关系的和谐,以及技术操作者身体与心理活动的和谐,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使技术活动成为一种生命运动。
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技”主要是各种工具技术和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各种程序、规则和方法。受西方主流“技术至上”或“技术中心主义”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与实践存在过度依赖现代技术而忽略个人教育技能提高、强调技术的科学性与工具性,忽略技术的人文性、甚至出现人的技术化、甚至“人为物役”的错误倾向。要改变这一倾向,教育技术必须由“技”走向“道”、归于“道”。而要至“道”,不仅要掌握“技”,即各种具体的工具技术、设计程序与规则的操作途径或运用方法,还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直觉与创造性,不断地去尝试、体验、积累,也包括对错误与问题的体验,更需要顺应教师与学生的自然与社会本性,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教与学成为教师与学生“乐生”的要素,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由技至道”的教学设计必须秉持“道法自然”的有机生成观,技术、程序、规则的运用都必须顺应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并随着实际教学活动的展开而灵活运用,以技与艺、技与美、技与理的完美融合为教育技术的最高追求,它强调的是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的创造性教学过程,而非预设的既定过程,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上,而不是各种人为设定目标的管理,教学过程与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
2 隐性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新机制
隐性知识对知识创新及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本源性的作用。然而,对隐性知识的传承,人们似乎还没有找到像显性知识传承那样有效的途径与机制。由于隐性知识具有整体性、形象性、综合性、创造性,而且具有知情意相互贯通的特点,概念逻辑思维的作用远不及其对显性知识那样有效,一般都是认为必须通过直观体验才能获得。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擅长于运用意象性语言,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如多用诗性的语言描述、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等;它注重“意在言外”、“意出言表”和注重语言背后的“象”和“意”的表现方式,同时也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直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等特点,实际上蕴含着解读隐性知识获得和传播机制的重要线索。
正如前面所述,我国传统“象思维”采取的是“观物取象、类比推衍”的思维方法,它使用了不同于逻辑分析思维的范畴体系,它所要把握的对象也不是从逻辑上严格定义的各种概念,而是靠整体认知把握的各种层次的“象”,包括比较具体的天象、气象、脏象、脉象、以及比较抽象的意象、道象等等。它采用以“象”说“象”的方式,即通过某个“象”与其相关的“象”之间的恰当比喻,表达人们对这个“象”的本质特征的体验和理解。如老子所谓“上善若水”,《孙子兵法》中所谓“兵形象水”,《黄帝内经》中所谓“春脉如弦”之类,都是典型的“取象比类”,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澄清思考者个人的认识,而且能将个人获得的隐性知识传递给他人。如讲“兵形象水”,其意在于表达“兵形”与水的某种共性(如善变、避高而趋下即避实而击虚等),孙武通过取象比类,使孙武内心的体验转化为人们的共同体验。王前认为运用象思维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体验积累、立象尽意、取象比类、得意忘象、由道至理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蕴涵着不同形态的隐性知识,而且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13]。王树人先生认为:“象思维”作为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有开拓新思路,扩展新视角,提出新问题的作用。不仅如此,象思维还是包括科学、艺术乃至所有创造或创新的根源。[14]因此,具有很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取象比类,可以调动与启迪人的形象思维,帮助人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提高人们的直觉与顿悟能力,由此物推及彼物,触类旁通,去认识和发现新的事物。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活动,还是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的技术发明创造、科学假说的提出以及重要的科学发现,很多是受到了这种思维的启迪和帮助。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对于隐性知识的教学,应主要诉诸“象思维”,培养其“象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在婴幼儿教育与人文教育领域,要大量运用诗性的形象语言描述、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通过情景体验、隐喻比类、移情想象、冥思顿悟等思维形式,实现“象”的流动和转化,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以达到对隐性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再通过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比较,抓住其中的相似之处,通过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沟通异类,由已知到未知,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借类达情,以义起情,使情物交融,生动形象,易于感悟,达到协同效,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此外,受西方思维的影响,当前的教学系统设计过于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尤其是短期目标的评价与反馈来调节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对简单性、客观性思维没问题,但对复杂性、间接性思维而言,则过于简单武断。而中国传统思维认为评价不在一时一事一理,要注重大时间尺度的整体考量,注重动态的发展与有意志的演化,注重评价及价值的权衡,强调评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结合,崇尚反思,尤其是在行为中反思;又如“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传统思维认为要“叩其两端用其中”,其关系应是教学并重,教导结合,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否则过度强调任何一端都会导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又如“竞争与合作”,由于竞争容易导致矛盾,所以,与西方思维的“害怕矛盾,总试图消除矛盾,易走极端”不同,中国传统思维从来不害怕矛盾,能接受并且超越矛盾,或者用矛盾来更好地了解事态的发展,它相信矛盾是不仅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更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所在。
结束语
当前,东西方思维正出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东方思维尤其是中国传统思维越来越受到西方的重视,因此,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创新,既要借鉴与引进国外理论,更要继承与发扬光大自己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方法的精华,开展有民族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与世界平等交流、对话。
参考文献
[1] 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思维的版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5.
[2] 王树人,喻柏林.论“象”与“象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1998,(4):38-48.
[3] 普里高津.从存在到演化[M],曾庆宏,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6.
[4] F•卡普拉,朱润生译.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53.
[5] 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8.
[6] 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2):19-22.
[7] 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5-8.
[8] 张文兰.F.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思索与浅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13-16.
[9] You, 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aos theor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J].ETR& D, 1993,41(3):17-32.
[10] Jonassen D.H.Thinking Technology: Chao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0,30(2):32-34.
[11] 陈红兵.试论中国传统科学范式与复杂性科学的相应[J].学术论坛,2006,(7):18-21.
[12] 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