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1
【关键词】诗人;苏轼;乐天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从21岁出川进京后走上仕途,政绩卓著,到乌台诗案后,屡遭贬谪,人生磨难重重,但挫折并没有压垮苏轼,这恐怕要得益于苏轼的乐天情怀。
苏轼的一生,儒道佛三家对他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弟弟苏辙曾这样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此可见,这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正是这三种思想的影响,才使苏轼在入仕后能够意气风发,奋厉有用世之志,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在遭遇挫折时,能够旷达自适,坦然面对命运强加给自己的痛苦和磨难,充满了乐天情怀。
苏轼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不得已,他自请外调。人生初遇挫折,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这时的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在外任时他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斐然。
与他的人生相映的是他的作品的豪迈之气。例如他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锦,朝露。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词中流露出中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更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稍后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显而易见。
在人生路上,苏轼虽然也遭遇了坎坷,但总的来说,这时的他生活安定,仕途也较为顺利。然而就在正值壮年的苏轼想要大济苍生,一展宏图之时却大难临头。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45岁那年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他钟情于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借以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在《西江月》中他这样写道:“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他还先后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表现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苏轼的乐天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2
深度语文教学,这一概念已经提出多年。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理解比较典型,她认为:人首先要有“温度”,也就是饱满的激情;然后就是“广度”,广度就是“博”,体现开放性,“博大”才能“精深”,“博积”才能“厚发”;最后是深度。深度体现发展性。明确了深度语文的内涵,教师进行深度语文教学就有了方向,如何具体进行深度语文教学呢?
一、厚积薄发,增加语文教师的深度
窦桂梅老师说:“深度表现在课程理解之深,文本剖析之透,课堂把握之精到。”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识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性质,了解语文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语文能力提升的训练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厚实的精神基础。教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体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各专题各板块精神及其之间的联系,理解文本的内涵,并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恰当地点拨,及时地引导。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它要求教师不仅要领会课程精神,文本内涵,关注学生,还应广泛地阅读,能跳出文本,关注与文本、作者相关的知识,关心社会生活。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素材对一个语文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其进行深度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深度语文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心理,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并与文本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如《听听那冷雨》设计这样的问题:“谁能给大家吟几句关于雨的诗句?”“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获得哪些信息?产生哪些疑问?”“余光中眼中的雨有何独特之处?”“余光中在雨中听到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几个问题由回忆搜索旧知开始,引出与雨有关的诗句,激活学生的记忆,引入学生对题目的思考,体会作者写雨的独特……由兴趣入手,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入,走入深度语文的大门。
三、调动情感,体会深度语文的人文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充满了情感因素。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有饱满的激情,而且还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关注,打开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动力,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作家的内心体验,人生经历来引导、启发,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使作家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的成长。
例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作者曾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母亲?这样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地活下去。文章中“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怎样理解句中“脚印”、“车辙”、“我”、“地坛”的关系呢?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四、训练思维,开出深度语文的智慧之花
思维训练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之一,要求高中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创造想象,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学习《渔父》的时候,教师在学生分析讨论屈原和渔父的人生态度之后,请学生畅谈更欣赏哪一个。许多学生选择渔父,因为他潇洒超然,能与世推移。此时,教师可相机引导,把渔父、屈原和司马迁作一比较,使其认识到屈原壮烈的死,是以死明志,体现不屈的气节;司马迁勇敢的生是以生践志,表现坚韧的意志;渔父超然的活,是以隐守志,彰显自己的灵魂。这三种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深沉而饱满的精神财富。让学生由此知道:我们要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提升生命的价值。这样的分析比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是深度语文开出的智慧之花。
五.张扬个性,走向深度语文的终极目标
新课标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并指出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课堂上发现触发点,鼓励学生去体验,思考,提出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建构个人的精神空间,成为拥有独立健全人格的人。苏轼《定风波》表现他九死一生后的豁达从容。赏析此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找出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每个学生会有自己的感悟,或是苏轼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吟啸徐行的潇洒和泰然;或者甘于贫苦,自由洒脱的精神;或者是超脱一切外在的虚名、功业和私心,历尽苦难后完成自我,实现一种真正的超脱;或是屡遭贬谪与磨难,而从未消沉绝望,摆脱精神的苦闷与压抑,在困难坎坷面前的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最大可能地展现了自我的个性。请学生谈谈个人的感悟: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身处逆境,也要流露出会心的微笑;热爱生活,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天下为怀,无私无畏,随缘放旷,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是如此美好,眼前的困难挫折是如此微不足道,只要跨过去了,前面依然是灿烂的阳光。这种富有个性的感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提高了其人生境界。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3
关键词:学案导学 四环节 课例研究 反思提高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借助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向理想课堂迈进。
1,抓好导学的几个环节。具体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以笔者教学《赤壁赋》为课例,谈谈导学流程。
“自学教材”环节,要求学生按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课上首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完成了以下任务:听读课文,接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这篇文赋骈散结合、气势流畅、富有韵味的特点;其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作品。
“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质疑,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的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几处词类活用的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句子翻译的问题。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集体讨论解决。接着理解课文,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客人吹洞箫时为何声音如此悲凉?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后归纳:赤壁的江山触发“客人”思绪,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曹孟德等,当年何等叱咤风云,而今却不见踪迹,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顿觉人生的短暂渺小,难免苦闷感伤。该环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力求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真知灼见。
“精讲释疑”环节,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疑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拨开迷雾,精讲解决。如上一环节第二个问题:“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学生难以把握,所以放在这一环节解决。教师首先提问:苏轼在文中阐述了一种什么道理?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归纳、补充:“乌台诗案”是新旧两党之争中,苏轼遭遇的一次重大打击,面对迫害,他达观自适,善于利用自然美景解脱自己,虽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苦闷却能得到慰藉,身处迫害却开朗旷达,表明了他正直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从江水与明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具有辩证思想;结尾劝勉“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客人的心境,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练习巩固环节,要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通过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本环节安排了如下练习,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通假情况;指出句中的活用情况;翻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等极具感染力的句子。对于练习,学生均能当堂完成。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4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家书。”少年的你就立下如此的壮志豪情。苏轼啊,透过你门前的一幅对联,你那满腔的豪情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引领着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写出了你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映出了您对国家的一心热忱。我要迎着你的足迹,在我心中重燃那一份豪情。
我在苏轼的引领下,燃起了满腔豪情。
有人说,面对悲愤与不公,屈原是一死了之,陶渊明是一走了之,李白是一醉了之,白居易是一哭了之,而你,苏轼,是一笑了之。仅因政治见解的不知,年仅36岁的你被迫请调杭州。正当如日中天之时,却不能为国家效力,你的心中也一定有愤恨,有不甘吧!但是,没有漫骂,只是淡然一笑,你用手中的笔,诠释了你那宽容高尚的情怀——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不计较,不埋怨。苏轼啊,你的宽容打动着我心。
我在苏轼的引领下,学会了一笑了之。
“一蓑烟雨任平生。”乌台诗案爆发后,你背负得太多太多,有不解,有鄙疑,甚至还有唾弃。凄凉的黄州前,你面向赤壁,思索着自己所失去的一切。然而在你的豁达之前,这一切又变得云雾飘渺了。你看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论“千古风流人物”,品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饱经风霜的你已不在乎那些虚无之物了,因为你已领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啊,我不会为你而悲哀,你用你的豁达,教化着千百年来中华人民的心。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5
关键词:孔子;老庄;勇于担当;达生外物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没有一种音乐比这更悦耳,没有一种教诲比这更震撼。这是“以入世的态度在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在做人”。我们在慨叹“现实很残酷”时,孔子的儒学会给予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庄子的道学会给予我们“寻找真我”的勇气!
一、“勇于担当”的孔子哲学
三千世界,众生无道,世人皆醉,而孔子告诉我们既知世人皆醉,我怎能不醒?“天下有道,丘不与易”,这是孔子勇于担当的坚守,这是孔子当仁不让的智慧。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他的这种精神也成了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
从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杜甫的“忧国忧民、济世苍生”……我们都可以看到其闪耀的处世哲学的光辉!处于当下,我们有时感到前路茫茫,有时感到困境重重,但是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在理想、事业、生活等人生态度的抉择上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一丝不苟、尽心竭力!
然而,事物的矛盾体总是同时出现的,也有一些人在“以退为进”的抉择中找到了真我,为自己的人生荡开了新的涟漪。
二、“达生、外物”的老庄智慧
他是彭泽县令,他对无道的社会失望至极,他因社会的无道而痛苦不堪。然而这颗明亮的星没有被遮挡,他到自然中去,“抱朴守静”;到田园中去,“返璞归真”。他以老庄达生、外物的思想排解痛苦,以返于自然的意念追求“真我”。道家思想救济了他那颗孤独而寂寥的心。
有“谪仙”之称的李白和找到“真我”的苏轼,也从老庄的哲学中看到了曙光,进而才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绝唱;更有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豁达!
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6
1.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理解作者悠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2.启发自我人生感悟并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进行探究式阅读体验及表达自我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重点为悲伤及其超越的原因)
教学课时
3课时:本设计可安排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文字梳理完毕,了解了文章。今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文字,走进坡的心灵世界!说到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我想起余秋雨《坡突围》中有这样几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我们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什么?成熟!谁成熟?坡!是的,余秋雨则认为,《赤壁赋》是东坡先生生命成熟的体现。在研究东坡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认为怎样的生命才是成熟的生命?是长大了就算成熟了?还是结婚了生子了就是成熟了?都不可能是,那么请大家谈谈。(抽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
生命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成熟的生命归根结蒂包含着两个问题:
(1)清醒认识(清醒认识自己的人生现状——自我现状和处境现状)
(2)正确处理(正确处理自己的人生现状)
《赤壁赋》中坡正是对这两个问题有着理性的认识,他才具备诗意的人生。下面就让我们品味《赤壁赋》中的极富魅力的文字,共同探究坡的心灵,从他诗性的生命中去欣赏成熟的魅力。
二、走进东坡的心灵世界
本文是苏子夜游赤壁之作,请找出显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乐悲(愀然)喜。
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
明确:因赤壁美景而乐。写了怎样的美景?
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问:面对如此美景,苏轼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饮酒乐甚”)哪些字词和句子最能传达作者的这种心情?(大声读出来)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欣赏美景的愉悦。
(一)坡的自我认识
1.然而,苏轼在山水之乐、诗酒之乐中失去了自我吗?(没有,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苏轼,没有迷失了自我而对自己处境有清醒的认识?)
先请大家找出,能隐约反映苏目前人生现状或处境的文字。
(学生容易找到第三段,教师引导,第三段是独立的吗?和第二段有联系,从而进入二三段的解读)
从这些文字里主要写坡怎样的心态?悲(意合即可)
2.作者是因何而悲?悲的原因是什么呢?
(1)生回答,师引导学生
(可能有些学生会回答)“箫声”带来的悲伤: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是因为“箫声”而引起悲伤之情吗?
不是,因为“箫声”只是“倚歌而和之”,是“和”,说明“歌声本身已经悲伤了”。歌声为什么悲伤?那么有必要理解“歌”的内容。
请齐读关于歌声内容的文字:
“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言为心声,歌声是心灵世界的反映,从歌词中,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
明确:“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的是作者的失望和遗憾,歌声中唱出的是一分追寻不得的悲伤。从文字看追寻什么而不得呢?
明确:“美人”
这能让你想起谁的诗?(屈原)
“美人”会让我们想起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君王,当然更指人生理想,壮志抱负。
为什么要模仿《离骚》之辞?(与屈原处境相同,抒写屈原一样的感叹)
师:苏轼自己认为自己的处境是怎样的?
明确:理想不能实现,君王不器重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问:东坡虽遭贬谪却有“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原来不管君王怎样对待自己,作者期盼的还是为朝廷所用,期盼的还是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虽然政治失意,却依然没有熄灭在政治舞台上崭露才华的愿望。苏子此刻虽遭贬谪,流放,却吟唱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不是野心,是生命渴盼激情表达的体现,用时髦的话语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可坡却与自己追寻的“天各一方”,于是山水美景却引出“望美人兮天一方”,可以看出苏轼在遭受贬谪,仍然对生活保持执着的态度,虽处逆境,但不甘沉沦,并不放弃忠君入世的一贯精神。正是这样,即便如诗的夜晚他也内心惆怅!听着像《离骚》一样句式的歌声,透露的是屈子一样的悲凉,引出了与心灵相通的箫声!又在箫声中蔓延成无边的悲愁!
其实这是一个健康灵魂的呐喊,是积极生命期盼自我表达的形式!
曾经有多少伟大的灵魂在逆境中这样唱响: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陆放翁“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徐志摩“撑一支长槁,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无不有“美人”化身!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悲,是因为“壮志难酬”!
(3)问:除了才能无法施展这个悲伤的原因外,在第三自然段里,我们还能发现别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段后明确
步骤:
1.(自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这段文字涉及到什么人?(学生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谁和谁对比?曹操和自己对比:
(1)为什么要单单写曹操呢?(学生思考)
A.表达英雄不在,人生无常(短暂)的慨叹。曹操的短歌行中已经有对生命短暂的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更何况:站在赤壁口,心想曹孟德!“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英雄已为时间的浪涛洗净!人生不能永恒,人生有何牵挂?人生有何意义?(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此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过渡语:景还在,赤壁还在,物是人非。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第一句也可找到印证。
两个层面,反复表达着自己的伤感和遗憾:壮志未酬之悲、英雄安在之悲、人生短促之悲。
B.除了表达慨叹还有什么作用?(与自己对比)
(2)怎样对比?
回答:曹操如何?(英雄,横槊赋诗,曹操何等气魄,困于赤壁)自己怎样?(渺小,一事无成)
(3)对比后又怎样的心态?
A.哪些文字是表达心态?(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哀叹人生之短暂与渺小。
B.所以,面对赤壁,更为可怕的是:借对古人的惋惜引出了顾影自怜的伤感,怀古伤今!
为了更能了解作者的心态,下面请给这些文字加关联词语:
英雄尚且如此,我辈又当何如?(况且)“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与英雄相去甚远了!所以,在苏子看来(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无奈)托遗响于悲风。”
师语:其实,这已经不只是自己抱负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伤感,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生无所作为的悲观,实际上,是作者对未来无法预知、对前途无法把握的嚎啕大哭。每一个有才华的生命都不会只是在人生的不幸中沉沦!每一个生命都企盼靓丽的绽放!在宁静的赤壁美景下,心灵外在的静默与内在的喧腾激发出的,这绝不是悲观与沉沦,实际上是人生无法掌控的无奈。
请大家仔细思考“知”在这里的意义。(明白、知道,这是经过大脑思考的)
一个“知”字,写得催人泪下,人来到这世上,被赋予理性,最终只能用来感知生命的渺小、短暂,却无可奈何,岂不悲哉。这也难怪,让苏子感受到快乐的徐徐清风到了这里就变成了悲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悲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不是充满悲剧感的。
所以我们这样概括文中之悲:(板书)壮志难酬的惆怅!人生无奈的伤感!
其处境:壮志难酬、仕途无望!
这就是坡的人生!就是这个敏感而聪慧的灵魂在遭遇生命的不幸之时对人生的认识,这是苏轼用诗性的生命,用理性的生命,感悟到了无路可走。这是一种清醒的美丽,但又含有无尽的伤感!但又是苏轼对自我生命的敬畏!这就是一种成熟!
(二)坡的人生态度
1.问:难道就这样悲伤下去?面对这样的悲伤苏子将何去何从?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回答:
读:“苏子曰:………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请在本段中找出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
①变与不变。(学生阐述)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因此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也不必羡慕“长江之无穷”。“人”虽作为个体的生命不过百年,终会走向死亡,但人类生生不息,与天地同在,代代更新。
②取与不取。(学生阐述)天地间的万物,有些我们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取(哪些不能取?如名利,奢求与幻想;哪些能取?清风明月,自然美景),而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天地无私,风月长存,正可享用不尽而自得其乐。
显然作者已经走出了伤感。那么他又是怎样走出了伤感的?
(学生自由阅读第四段)
也就是说哪些词句表明了作者对待现状的态度?
明确:“何羡”(不羡)、“莫取”“共适”,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句的填空:
(1)“不羡”长江之无穷,因为物我皆无尽也;(大我与小生命)
(2)“莫取”苟非吾之所有,因为物各有主;(非我所有不能取)
(3)“共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因为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尽情自然)
2.这些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
(1)“不羡”(“我”与自然同在)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渺小,将生命置于社会和自然的永恒中,心便有了一份广阔和美丽!超越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个体的悲喜,这是何等旷达的胸襟,何等智慧的思辨。
(2)“莫取”(超越世俗的名利权势)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这种旷达的胸怀大概可以让那些蝇营狗苟争名夺利者、心胸狭窄而思想庸俗者感到惭愧吧!
(3)“共适”(尽情享受自然)
3.放下了心灵的重负之后如何?(用原文回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终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他这种对待自己的处境,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人生高度,这是摆脱了生命羁绊之后的一份超然和旷达,这是一份大度的成熟!正因为这样,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
4.综合这节课学到的,以及大家整节课的思考,苏子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请大家用一句话或一副对联把你们的思考写出来;也可写一段感言或给苏轼写一段颁奖词。这个启示,这副对联,可以写对苏的评价,可以发感叹,可以概括苏的一生,都可以。
示例: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关于坡的这篇赤壁赋,已经有千言万语的解读,以后还有万语千言,我们也许也会有太多的思考。但我认为余秋雨的一段文字也许能够给我们较多的启示:
出示:幻灯片在走进苏轼的心灵为后,再让我们感受余秋雨的文字:
(学生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精彩总结示例: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意趣,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提出希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