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种植技术;病害防治;栽培技术

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并不是特别重视,这就出现了现在社会环境污染的情况,这些环境污染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常见的作物病害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于环境变差而导致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出现降低的情况。尤其对我国最常见的作物马铃薯来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马铃薯书病害发生的频率,因此这就需要对马铃薯病害进行合理的研究,并从研究中提出对马铃薯在中种植过程中更出现病害的防治方法,从而提高我国马铃薯的农业产量。

1 栽培技术

在对马铃薯病害的根本防治就需要对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使用的栽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到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病害的原因,借以对发生病害进行合理的解决。以下笔者就对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

1.1 深耕整地

在对马铃薯这种作物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清楚的发现,马铃薯的种植是需要在沙壤土中进行种植,因此这就需要在进行马铃薯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深耕整地,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证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其自身根系能够在较为疏松和具有良好透气的土壤中进行种植,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另外由于马铃薯自身的根须比较长,这就要求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深耕这项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铃薯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蓄水保肥和抗旱的能力,对马铃薯根系的生长提供有效的生长条件。

1.2 肥料准备

马铃薯这种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必须进行对其进行合理的肥料准备,主要因为马铃薯本身就是一种喜肥的植物,尤其对有机化肥的需求程度更高。为了使得马铃薯的种植能够获得增产,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施肥。而且肥料的作用除了能够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还能够改善突然原有的物理结构,土壤的改变还能够促进马铃薯更好的生长。

一般马铃薯的种植应施有机肥15-30t/hm2(或农家肥75t/hm2左右),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600kg/hm2、尿素150kg/hm2。

1.3 催芽

马铃薯和其他作物一样在种植之前都需要对种子进行合理的选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能够生长出来品种优良的马铃薯。对马铃薯种薯的选取要按照品种特征进行选取,这样的选取方法是通过对马铃薯表面进行观察发现的,要求整个马铃薯表面不仅不能有病虫害和伤痕,甚至连冻伤都不能有。在对选取好种薯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催芽的方法来将马铃薯中的患病的种薯进行淘汰,对较为优良的品种进行合理的保留,这样对马铃薯的增产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换块时切刀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且切口离芽眼要近,这样可刺激种薯早发芽,利于早出苗。春播需种薯1800kg/hm2左右。

1.4 播种

对马铃薯的种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马铃薯进行播种这一过程,这也导致了在进行马铃薯播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不仅如此还需要对马铃薯播种的时间进行一个有效的控制,这种控制对整个马铃薯产量的增加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土壤10cm深处地温达到8-10℃时播种;马铃薯春播出苗时要避免霜冻,一般根据当地终霜口前推20-30d为适播期;北方一般在4月20口左右播种;应把薯块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形成、膨大的季节,平均气温不超过23℃,口照时数不超过14h,有适量降雨。多雨地区要实行小整薯播种,避免田间烂薯,造成减产。

1.5 田间管理

马铃薯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马铃薯本身进行合理的管理,还需要对马铃薯种植的田间进行管理,对其田间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马铃薯田间所产生的杂草或者肥料的缺少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促使马铃薯能够更好地生长。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马铃薯本身可能会产生的病害进行一个有效的控制,这对马铃薯的增产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马铃薯来说,追肥宜早不宜晚。当马铃薯的苗出齐80%后就应进行第1次追肥。应施碳酸氢按600一750kg/hm-(或尿素225kg/hm-)左右。追肥后,应及时灌水。现蕾期进行培土、浇水。开花初期薯块进入迅速膨大的时期,结合除草进行第2次培土、浇水。应在植株封垄前完成培土,以防块茎外露变绿。结合植株长势情况来决定第2次追肥。一般不追肥,若需要,可少量追施尿素,约150kg/hm2。

2 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

2.1 病毒病的防治

马铃薯的病毒病主要是依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其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尽管带毒率低但也会成为马铃薯初侵染来源。因病毒种类不同,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也有差异,应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抑制方式。年感染的植株往往只有一部分块茎带毒,对已形成的块茎,病毒可能已来不及侵入。

2.2 早疫病的防治

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通常易发生马铃薯早疫病。逆境的发生原因通常是来自于植株缺肥缺水、生长衰弱或气温偏高。马铃薯在封垄后,植株生长的稳定期开始,这时就要求每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即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植株出现早疫病的症状,应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做到每7d就喷施1次,一共应喷施3次。

2.3 晚疫病的防治

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最初的症状是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这一症状经常出现在较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随后再扩散至整个叶面。植株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叶片的背面可能会有白色绒毛出现在病斑的边缘。受侵染的块茎表面会呈现出紫褐色不正常的、大小不一的、凹陷的区域。这时应当及时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择健康种子播种。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时刻监控天气状况。尤其是8月,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结束语

春播的马铃薯应在7月中旬收获完毕。宜选择干净、通风、凉爽的半地下窖储藏为好。不应与农药、化肥、机油以及大葱、大蒜、洋葱等辛辣味产品共存。薯块应堆放于干净的砂土上,每隔10d应翻检1次薯堆,随时捡出烂薯。商品薯应暗光保存,防止变绿。

参考文献

[1]冯桂秀.湟源县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

[2]牟东岭,郑元红,王慧,黄文林,肖莉.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3).

[3]马福荣,张永成,田丰,张凤军.高寒地区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2).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2

1 选择优良品种

马铃薯的丰产种植需要选择脱毒种薯,最好选择原种或一级脱毒种薯。这个级别的脱毒种薯种性强,退化株率低,增产潜力大。我们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品种“黄麻子”,此品种是早熟菜用型品种,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45~50厘米,繁茂性中等,茎绿色,翼直,结薯集中,块茎干物质含量22%左右,淀粉含量14.5%~15.5%。旱作条件下亩产1500公斤左右,水浇条件的可达2500公斤,此品种早熟、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储运。在具体操作时要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冻、薯皮光滑、薯块完整、大小中等、色泽亮丽的薯块作种薯。

2 播前准备

2.1 选地和整地

2.1.1 选地 俗话说,有好地才能打好粮,土地是马铃薯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其丰产种植的关键。首先选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或缓坡地。因为土壤疏松有利于保水保肥,加之春季地温上升快有利于发芽和出苗,选地不要重茬,也不要在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或十字花科的白菜、甘蓝等为前茬的地块上种植,以防止共患病的发生。其次,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不能选在低洼地,因为积水潮湿的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严重,而且地下部因透气不好而使病菌侵入块茎造成腐烂。

2.1.2 整地 选好地后的整地也很重要,地整得好,土壤的水分、养分就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为植株的健壮生长,多结薯、结大薯打下基础。整地的过程是深翻(深耕)和耙压,深翻最好在秋天进行,因为翻得越早越有利于土壤熟化和晒垡,使之可接纳冬春雨雪,有利于保墒,并能冻死害虫,深翻地要在30厘米左右。

2.2 种薯处理

种薯若不处理会出现出苗不齐、不健壮等现象,且出苗晚,所以需要种薯处理。

2.2.1 晒种 将种薯摊开为2~3层,摆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日光温室内,使温度保持在10~15℃,让阳光晒着并经常翻动。

2.2.2 催芽 播前40天,在温床或火炕等地方把已经切好的芽块和湿砂分层堆积,即1层湿砂上边摆放1层芽块,共摆放5~6层,高度在0.5米以下,堆温在15℃左右。当幼芽生长至1~2厘米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催芽可以提早成熟、躲过春旱、春寒等自然灾害,但经过催芽的种薯在播种时地温必须稳定在10℃以上,以免烂种出现缺苗现象。芽块的大小不能小于25克,要把薯肉都留在芽块上,不能只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带上而把其余的薯肉留下,使所切的芽块大小均匀一致,在切薯块的过程中进一步挑选种薯,将老龄薯、畸形薯都去除。

2.2.3 药剂拌种 为防地下害虫、芽块腐烂细菌病害等危害,切好的芽块需进行药剂拌种,用滑石粉与甲基硫菌灵混合拌种可防腐杀菌、促进伤口愈合,或用72%农用链霉素加入噻虫嗪拌种,可防细菌与虫害。

3 播种

3.1 播种条件

马铃薯播种首先考虑的条件是地温。因地温直接制约种薯发芽和出苗,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丹东地区一般在4月10日左右播种,若地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

3.2 播种方法

3.2.1 施基肥 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公斤,因农家肥不仅含有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并且释放二氧化碳,能使土壤团粒增多,增加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块茎膨大,使块茎整齐、表皮光滑。另外农家肥无污染、无残留。

3.2.2 开沟起垄 做垄宽60厘米,施入农家肥后合垄,然后用打眼器按株距25厘米打眼穴,眼穴深10厘米左右,将准备好的芽块摆入穴中,芽眼朝上,覆土5~6厘米厚,然后压实。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培土

在田间薯苗20%~30%拱土时仅进行中耕培土,可使土暄、地热、透气,还起到灭草的作用,土要培得又宽又厚,可避免薯块外露,减少青头,防止病菌感染。

4.2 追肥

马铃薯幼苗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16%,而发棵期吸肥量占总吸肥量的30%,所以应及早补充营养,应在出苗后20~25天进行追肥。可以撒施肥,但注意肥不要离根太近,要在8~10厘米以上,防止烧苗。

4.3 灌水

马铃薯苗期吸水量虽然占总吸水量的10%,但因苗期根弱吸水量不强,土壤中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才便于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以建造强大的根系群和健壮的植株,所以应及早补充水分,以后各生长阶段都应保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使植株生长旺盛、薯块早日形成和膨大。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3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上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县已达到1.06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65%以上。但是马铃薯的种植仍然沿用畜力开沟、人工溜种块、撒施化肥的落后种植方式,存在着播种深浅不一、出苗不齐、株行距不均、肥效差、产量低、投工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和效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我县试验推广了高原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

我县马铃薯种植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把机械化种植马铃薯作为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主要措施来抓。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农机、农业、种子等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机型选择、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工作、从甘肃省引进了2CMF――2B型马铃薯种植机,此机在我县土门关、鲁沙尔、海子沟、总寨等乡镇进行了多次的试验,并根据我县的气候、土质和农艺技术要求,进行了多次的改进。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应高原地区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实施方法。

一、农艺技术要求

1.种植地块

地块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坡度较小、前茬应为禾谷类作物的地块。最好在上年秋季做好施肥和深翻茬工作,以便于起到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和防除杂草、蓄水保墒的作用。耕深应达到25cm。

2.种薯准备

种薯应选择块茎大、口感好、抗病强、产量高的青薯2号、高原4号等优良品种。挑出龟裂、畸形、病烂、粗糙的薯块后,于播前7―10d将种薯置于向阳背风处晒种,晒至薯皮变绿,种芽萌动时进行切薯。马铃薯具有顶端生长强势,切薯时应沿顶端纵切,使每个切块至少有2个芽眼。一旦切到病薯,切刀应用酒精擦拭消毒。为了使播种斗杯能顺利舀到种薯,不出现漏播现象,种薯应切成重40―50g的块状,或选用直径30―40mm的整薯进行播种。

3.合理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要合理搭配施足氮磷钾,最好对土壤进行检测,做到配方施肥。一般应施有机肥90m2/hm2、施尿素97kg/ hm2、二铵110kg/ hm2。在马铃薯现蕾开花期用3kg/ hm2的磷酸二氢钾对水450kg进行叶面喷施。

4.田间管理

(1)如发现缺苗时,要及时从临穴里,掰出多余的苗进行扦插补苗、扦插最好在傍晚或阴天进行,然后浇上水。

(2)苗出齐后,要按时除草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在现蕾期进行培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3)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水量较大,若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浇水。

(4)马铃薯在生长期,易发生腐病和晚疫病。一旦发生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深埋,减少病害的蔓延。如果发生的是晚疫病,可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农机技术要求

2CMF――2B型马铃薯种植机是与18KW以上的拖拉机牵引,后悬挂配套的宽、窄双行种植机,主要由机架、播种施肥装置、开沟器、驱动地轮、起垄犁等部件组成,行距、株距可调。播种作业时与马铃薯种植机的开沟犁先开出一沟施肥、地轮驱动链条碗式播种机构将种薯从种箱中定量播到沟里,最后由起垄犁培土 起垄,完成播种作业。在种植作业时主要有如下要求:

1.合理密度

密度的大小一是根据地力的条件而定。水肥条件较好,可适当减少,山区旱地可适当增加。二是根据品种的不同而定,早熟品种植株矮小,应实行密植。晚熟品种株高叶茂,密度要小。一般每公顷保苗6.3―7.2万株为宜。行距15―25cm、株距20―25cm为宜。

2.播种湿度

播种作业时的土壤湿度应达到65%―70%。土壤过湿容易出现在机具上黏土、压实土壤、种薯腐烂等问题。土壤过干不利于种薯出苗、生长。

3.机具调试

播种前要按照当地的农艺要求,对播种机的播种株距、行距、排肥量进行反复调试,以达到适应垄距,定量施肥和播种的目的。

4.起垄形状

起垄形状要高而丰满,两边覆土要均匀整齐。土壤要细碎疏松,有利于根茎延伸,提高地温。垄下宽应为70cm,垄上宽50cm,垄高10cm为宜。

5.机械播种

播种深度应以9―12cm为宜,播深一致、播行要直。马铃薯属于大株距中耕作物,种植时必须单块或单薯点种,在种植过程中应当避免漏播或重播。种薯在垄上侧偏移±3cm、重播率小于3%、株距误差±3cm。

6.分层施肥

在播种的同时将化肥分层深施于种薯下方6―8 cm处。让根系长在肥料带上,充分发挥肥效。

7.平稳行使

马铃薯种植机一次完成的工序较多,为保证作业质量,机具行走要平稳、速度相对要慢一点。机具速度应小于每小时5 km/n。严禁地轮倒转,地头转弯时必须将机器升起。严禁石块、金属、工具等异物进入种箱和肥箱。随时观察起垄、输种、输肥及机具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8.故障排除

马铃薯种植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出现链条跳齿时,应调整两链轮在一条直线上,并清除异物。二是出现地轮空转不驱动时,应适量加重,调整深松犁深度。三是出现薯种漏播断条时,应控制薯种直径,提升链条不能过松。四是出现种碗磨擦壳体时,应调整两脚的调节丝杆使皮带位于中心位置。五是出现起垄过宽时,应调整复土犁铲的间距和角度。

三、技术试验应用效果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经过多次的试验,改进示范推广,逐步完善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技术通过土门关、鲁沙尔,二个试验点检测,与畜耕手溜种植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播深一致,出苗齐壮

马铃薯种植机将种薯均匀地点播在9―10cm深的位置上,深浅合理一致,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

2.株距、行距合理

株距、行距根据农艺要求可进行调整,使种薯的个体与群体布局合理。养分吸收足,通风透光好、有效分枝多。

3.垄播好处多

马铃薯垄作种植,具有边际效应好、吸收热量多,保温时间长,蓄水保墒好的特点。有利于除草、培土、灌溉和收获作业。

4.生产效率高

畜耕手溜种植,一般需要人工7个,每天只能播种0.02 hm2,而机械种植,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培土作业。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播种即可。每天能播种0.7 hm2以上,提高工作效率3.5倍以上,可节省劳力(6个×3.5倍)21个。

5.节种节肥

由于机械播种的播深、株距、行距均符合农艺技术要求,发芽率高、分枝多,可节约种薯375kg/ hm2左右。同时采用机械化肥深施技术,将化肥深施于种薯底部、使跟系茎块直接吸收,充分发挥了肥效。可节约化肥每公顷80kg左右。

6.增产、增效、增收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方县大力推广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就笔者体会如下:

1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的优越性

这项技术顺利的解决了利用稻田种植秋马铃薯的困难。同时,它还能节省人力,促进种薯生长,提高产量,降低杂草的滋生几率,避免焚烧稻草造成的空气污染,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马铃薯的商业价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1 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壤结构

采用这种技术种植,水稻秸秆实现了就地还田,其中腐烂的部分提供了马铃薯的生长所需的养分,还没有彻底腐烂的部分与秋马铃薯的绿色植株也极易翻入土中,从而维持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地循环使用的效果。

1.2 无公害,高效益

通过对水稻与马铃薯的轮流,大大减少了危害这两种作物的病害虫发生率。另外,适量覆盖的稻草有效的抑制了杂草生长,降低了秋马铃薯生病概率。由此可知,秋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工用药除虫除草,从而保证了收获无公害果实,更提高了经济效益。

1.3 利用季节性资源,易种易采,节约成本

水稻收获后,只需要理沟排湿,不需要翻耕打窝,只需在地表摆放种薯即可。利用秋冬季节的温度、光照、降水等自然资源,减少人工管理成本。待冬季马铃薯长大后,无需挖薯,只用采摘地表的薯块即可,保持了其完整性。这项技术不但简单快捷,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同时由于采摘时薯块带土量低,本身色泽光亮,免去清洗工作,能够长期储存和方便运输,因此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增加冬、春季的蔬菜品种和数量,提高农民收入。

2 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点

2.1 理论依据

马铃薯地下茎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生长,正是根据这个特点,将稻草覆盖在种薯上,制造相类似的成长环境,从而实现地表结薯。

2.2 两大改革

2.2.1 改革了中方县稻田耕作制度

在推行这项种植技术前,中方县的稻田耕作制度从一熟增加至了两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粮食的增产和增收。

2.2.2 改革马铃薯的种植方式

推行这项种植技术后,马铃薯的种植方式从翻耕挖窝的传统方式变成了在地面上直接摆放,然后覆盖稻草的新型方式。这种简化过的种植方式不但降低了人工投入,节省了相关成本,也提高了秋马铃薯收成。

2.3 四大技术创新

2.3.1 秋马铃薯施肥技术的创新

新的种植方法因为加盖了稻草,只需在播种时施肥,就可以保存土壤的肥料含有量,这样,就减少了施肥次数,降低了肥料的使用率。

2.3.2 秋马铃薯管理技术的创新

使用这种新的种植技术,覆盖的稻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保持地表温度,抑制杂草生长,从而省略了相关的田间管理工作,简化了管理过程,提高产量。

2.3.3 薯块收获技术上的创新

之前收获马铃薯时需要挖开土壤,且只能收获一次。通过新的种植方式,就可以直接揭开稻草直接拣薯,收获方式直观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收获马铃薯,提高其经济效益。

2.3.4 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创新

种薯新的种植方式是将种薯按适当密度摆放在地面上,这种播种方式比之前的播种方式增加了种薯的密度,从根本上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3 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3.1 挖沟排湿,整理厢面

待收获已选好的稻田(土壤肥沃、良好的灌溉排水渠道、有机肥料丰富)里的水稻,就需要马上进行挖沟排湿工作,然后整理厢面。当然,要根据田间的水量排出情况确定厢面的宽度,尽量将厢面整理成弧形,方便排水。

3.2 选择良种,催芽抢时播种

中方县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间温度基本稳定在25℃左右,非常适宜马铃薯的播种。种薯的品种选择主要以薯块生长速度快、生育周期较短为标准。对大于40g的种薯切块、小于40g的种薯整薯催芽。其中切块时尽量使切块有30~40g,且有健壮芽,经过一定浓度的多菌灵溶液短时浸泡并晒干后方可催芽。一般的催芽方法有温床、温室和薄膜覆盖或湿沙等。芽体发育期间温度需保持15~18℃,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对芽体造成的损坏。待芽体长到适当长度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根据套作田块与净作田块不同的种植规格进行播种,注意芽体向上。

3.3 科学配方施肥

因为秋马铃薯生长期不长,所以在施肥时要按比例混合并一次性施用其生长过程所需的肥料,一般包括:腐熟的有机肥、三元复肥(可用尿素代替)、过磷酸钙、草木灰等。其中腐熟的有机肥可直接撒施在厢面上或盖施在种薯上,复合肥或尿素应施在与种薯有一定距离的行间,以免造成腐烂种薯。

3.4 稻草覆盖

用稻草覆盖摆好的种薯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稻草的厚度以8~12cm最佳;稻草的使用量根据耕种地不同也有所差别;稻草覆盖的方向要顺着马铃薯摆放的方向,覆盖要紧密并适当压实;稻草覆盖后,需要用清沟的泥土固定,并用水或粪水浇透稻草,这样做是加固了稻草的覆盖力度,防止遭到强风的破坏,同时也能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

3.5 水分管理

在薯块快速生长时期,对分量的需求也最多。使用稻草覆盖的方式虽然不需要进行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但鉴于新稻草对水分吸收量少、速度慢,而且也极易流失,所以应该适时适量进行灌溉,不但能保证地下茎生长时有充足的水分,而且能促进稻草腐烂。

3.6 适时收获

马铃薯从种植到收获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此技术种植,只有3成左右的马铃薯全在地表之下,其余的都在地表之上覆盖在稻草下面。因此,可以直接拨开稻草采摘个头比较大的马铃薯供给市场需求,让个头相对较小的马铃薯可以继续生长。如此一来,既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又可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5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是选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和配套的增产技术措施,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

一、马铃薯脱毒种薯

将带毒薯在室内催芽,消毒处理,然后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分生组织,移植于试管中培养,大约四个月后,茎尖分生组织长成试管苗,试管苗经过病毒检测,从大量植株中鉴定出确实不带病毒的脱毒苗,再经切段快繁和在温室和网棚内繁殖,获脱毒微型小薯或原种;再繁殖即可获得原种,原种再繁殖成一级种、二级种和三级种,经过上述途径获得的种薯一般统称为脱毒种薯。生产上一般采用原种或一级、二、三级种。

二、脱毒马铃薯的性能和特点

1.脱病毒

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同时在脱毒过程中也将其所感染的真菌和细菌病原物一并脱除,所以,脱毒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其生活力特别旺盛。

2.提高产量

因为没有或很少有各种病毒和病害,脱毒种薯的生长势很强,原品种的特征和特性充分表现出来,增产十分显著,一般亩产1500~2500kg2,高产超3000kg2,脱毒薯比常规薯一般增产30~70%甚至翻番。

3.提高质量

脱毒种薯生产繁殖的马铃薯不仅薯块变大了,而且商品薯率大幅提高,极大地避免了种植感病种薯易引起的腐烂、尖头、龟裂、畸形、疮疤等现象,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脱毒种薯栽培技术要点

为有效的发挥脱毒种薯的增产增收作用,提高脱毒种薯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配套其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栽培技术有几种模式,一是免耕覆盖稻草;二是半免耕覆盖稻草;三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等,各有特点。

1.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肥力中上水平,能排能灌的中、晚稻田块。

2.选好品种和级别

蔬菜型品种应选择紫花白、克新系列,东农303、金冠、会顺23、合作88等品种;出口型:费乌瑞它(荷兰十五号);加工型:大西洋。大西洋或荷兰十五号要求种薯级别最好是原种,其次是一级种,其它品种因抗病力较强可选择二级甚至三级种。

3.种薯处理

3.1晒种。将买回的种薯摊开晒2~3天,每天晒3个小时左右,并常翻动。

3.2切芽块。用消毒水浸泡过的刀切种薯,每块有2~3个芽眼,随切随用,防堆积。

3.3种薯的消毒。将切好的种薯块放入0.1%高锰酸钾药液浸泡5分钟捞出备用,也可用草木灰蕉切口。

3.4催芽。为确保全苗、壮苗,种薯应催芽,以芽长1公分左右长度为佳。方法是:播前7~10天,用浓度为3~5毫克/升的“九二〇”液浸种0.5~1.0小时,取出晾干后催芽。室内外均可进行,但应选地势较高,通风凉爽,没有阳光直照的地方。将芽床整平后先在地面铺上3~4公分厚的湿沙,然后铺上消毒切好的种薯,再铺第二层沙,如此铺2~3层,最上面一层厚度4~5公分,再盖上稻草,如遇雨天要薄膜盖严防雨水进入苗床。经过6~7天就能发芽。然后根据芽长短粗细程度进行分级播种。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挖畦开沟,一般畦宽为1.5~1.6米,沟宽0.2~0.3米,深015~0.2米。开沟挖起的泥土敲细,并均匀地铺在畦面上,使畦面上呈龟背形,利于畦面排水,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在畦面,芽眼向上,稍压,并在种薯上加少量细土,使之与土壤充分接触。

亩种植密度5000-6000株为佳。一般每畦4~5行。行距30~40公分,株距20~25公分,畦边各留20公分左右不播种。

5.覆盖稻草施足基肥

播种后在种薯上盖腐熟肥料,再盖上8~10公分厚稻草。覆盖稻草不宜过厚、过薄;过厚影响出苗,过薄漏光易形成绿薯,降低品质。

播种时一次施足基肥,一般不追肥,基肥一般亩施1500~2000kg2腐熟农家肥,三元(45%)复合肥50~60kg2。或三元复合肥100kg2。农家肥可作盖种用,而复合肥则应放在二株种薯的中间,总之,不能与种薯接触。

6.加强管理,适时收获

刚覆盖下的新稻草吸收水分少,易干燥,使薯苗受旱,可通过畦沟适量灌水,水层宜浅,并及时排水落干。出苗后须做抗旱保苗工作,保持湿润,遇严重干旱时及时灌跑马水,遇到暴雨要及时排水。

生长期不中耕除草,不追肥。如发现苗早衰,则须用0.2%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液进行1~2次根外喷施。及时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防止地下害虫危害薯块,开沟后播种前亩用10%锌拌磷1公斤混细土,30公斤撒施沟内即可。有蚜虫可用吡虫啉等农药防治。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环腐病等。齐苗后每7~10天用甲霜灵锰锌800倍、抑快净、克露1500倍液喷雾,连喷3~4次,注意交叉用药。如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瑞毒霉8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75克加水75kg全田喷洒防治。

马铃薯种植技术范文6

紫色马铃薯全生育期90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耐旱、耐寒、抗病、适应性广,块茎耐储藏。其幼苗直立,深紫色,株丛繁茂,生长势强。一般株高在60厘米左右,主茎发达,茎粗1厘米以上,茎深紫色,分枝较少,叶柄和花冠紫色,花瓣深紫色。薯块椭圆形,表皮光滑、呈黑紫色。薯肉深紫色、品质好。单株结薯6~8个,结薯集中,单块薯重120~300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质地疏松、通透肥沃的砂壤地块,前茬忌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早春进行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增强保水能力。种植前耕深25~30厘米。紫色马铃薯较喜肥,每生产100千克鲜薯需N 0.5千克、P2O5 0.2千克、K2O 0.95千克,三者比例为2∶1∶4。要取得高产,须施足底肥。底肥应以腐熟的牛、羊、猪、鸡粪和绿肥、堆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5米3、过磷酸钙80~10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尿素15千克。

二、种薯处理

1. 精选种薯

定植前20~30天,进行种薯精选。选择无病、无伤口、表皮光滑、皮色新鲜、芽眼多、大小均匀且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薯,剔除畸形、龟裂、芽眼坏死、带有病斑的薯块。

2. 种薯切块催芽

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增加田间生长期,提高产量。阳畦、地窖、温室大棚都可以作为催芽场所。将经过筛选的种薯,置于20℃避光环境中进行暖种催芽。当萌芽露出约0.5厘米时切块,切块要均匀,保证每个切块都带有1~2个壮芽,每块种薯重量在25克左右。切块用的刀具,要用5%高锰酸钾或75%酒精进行严格消毒。

3. 药剂处理

将切好的薯块放入0.01%硼酸或50%多菌灵500倍溶液中,浸泡5~10分钟,捞出沥水阴干。将阴干后的薯块移至温暖向阳处晒种2~3天,保持温度约15℃,让幼芽绿化健壮。

三、适时播种

1. 定植时期

 紫色马铃薯幼芽在气温超过5℃时就开始萌动,18℃时生长健壮、迅速。一般情况下,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以济南为例,适宜的露地栽培定植期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温。播种过早,幼苗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则不能及早上市,影响种植效益。

2. 栽培模式

采用高畦地膜覆盖双行栽培,可提高地温3~5℃,提早定植期约15天,同时为紫色马铃薯正常生长创造了健康、疏松的环境,还有利于人工或机械收获。按照行距100厘米做成高20厘米、宽70厘米,中间略高的龟背畦,耙平后每亩用乙草胺100~150克对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田间杂草。采用幅宽90厘米、厚0.008毫米的地膜覆盖,覆膜要严密,膜上压土块或砖块,防止大风揭膜。覆膜烤畦3~5天即可定植。

3. 合理密植

紫色马铃薯宜稀植,采用双行栽培,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每亩留苗4000株左右。定植时依株行距大小,用开孔器打8~10厘米定植孔,将种薯萌芽朝上摆放其中,然后用细土封严膜孔。

四、田间管理

紫色马铃薯齐苗后,大约有65天的生长期,田间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生产中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管理要及时,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促根、促棵和促早发。开花后,根据天气、土壤墒情、植株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小水勤浇,促棵攻薯,以薯控棵,达到协调生长,既要防止后期植株早衰,又要控制茎叶徒长。定植后,保持土壤墒情和稳定地温。待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苗。从播种至封垄前,要进行3~4次膜间浅中耕,使土壤保持疏松,提高地温,同时消灭垄间杂草,培育田间壮苗。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田间齐苗后,为促进幼苗早发棵,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视苗情长势,于团棵期至植株封垄前,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现蕾期薯块开始膨大,花期进入快速膨大期,此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薯块发育。为防止植株徒长、倒伏,提高大中薯率,当株高达到15~20厘米时,可用5%多效唑15克对水30千克喷雾。现蕾前,主要靠土壤墒情为植株提供水分,掌握不旱不浇。现蕾期,紫色马铃薯进入块茎膨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5天浇1次水。灌水时注意不要让水漫过垄背造成土壤板结,以利提高产量和品质。紫色马铃薯生长后期应适当控水,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防止因土壤过湿造成块茎发病,降低耐储性。

五、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紫色马铃薯生育期易发晚疫病和病毒病。防治晚疫病,可用霜脲・锰锌、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3~4次叶面喷雾,开花期后用50%多菌灵或40%三乙膦酸铝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或1.5%植病灵800倍液喷雾。

2. 虫害

主要害虫是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和瓢虫。可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如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或灌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二十八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