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1
传统成本观认为,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资金的总和,而作业成本观则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其核心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据此,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大致可分为三类:(1)直接成本,该成本指由生产某种产品直接引起、可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的成本。(2)可追溯至作业成本,该成本指不能直接追溯到某种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有关作业的成本(如生产多种产品的机器设备维修费、产品物料仓储费)。(3)不可追溯成本,该成本指既不能直接追溯到某种产品,也不能追溯到某种作业的成本(如档案室、保卫科发生的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传统成本法下作为期间费用的许多项目可通过作业分配至相关产品或劳务成本对象,使传统成本法下的许多间接费用变得具有可追溯性。可见,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其成本范畴扩大,期间费用范畴缩小。
由此可以将可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称为直接成本,将不可直接追溯到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称为间接费用。这部分间接费用不仅包括制造费用,还包括可追溯至相关作业的非制造费用(在传统成本核算体系里一般归为期间费用)。非制造费用分配的正确与否将左右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进而直接影响产品定价决策。现代制造业成本构成中,非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将其简单地确认为期间费用的做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型成本计算系统,不应只局限于制造成本范围,对非制造费用也应合理分配并寻求其成本动因。因此,笔者认为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应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又包括制造费用和应通过作业分配至成本对象的非制造费用;除此之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也应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系统模式选择
以作业思想优化成本核算系统有三种基本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单轨制,即在财务会计成本计算中直接采用作业成本法,使其提供的成本信息能直接为管理会计所应用;二是双轨制,即财务会计仍然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管理会计采用作业成本法;三是结合模式,即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建立企业日常成本核算,期末按照现行准则要求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以用于对外编制财务报表。从理论上分析,结合模式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信息需要,又能在符合准则基础上满足对外财务报表编制需要,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是企业应采用的理想模式,但从目前的作业成本法应用情况看,多数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均采用双轨制模式。在此,笔者认为双轨制模式更具有可行性。
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第一,进行作业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管理需要,基于企业业务流程,构建企业价值链及作业链。企业应按照业务流程对主要作业进行重新划分,以便于按照作业与产品的联系确定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以制造业为例,其作业主要包括:(1)设计研发作业。具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针对客户个性需求,设计开发个性化产品;二是针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整体研发工作。(2)供应作业。具体包括采购实物资产或物品所发生的业务洽商、合同订立及履行、运输、仓储、及保证采购网点运转的相关业务。(3)生产作业。该作业指从原材料投入、加工生产直到生产出产成品的工作过程。产品制造作业所产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4)营销作业。具体包括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业务洽谈、合同订立及履行、运输、仓储、、广告以及营销网点运转的相关业务。(5)客户服务作业。具体包括客户需求信息的分析处理,产品售后服务,以及为保留、发展客户所进行的作业。(6)维持性作业。该作业指为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而发生的一般管理作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战略研究等。
第二,引入ERP系统构建作业信息处理平台。新作业成本核算系统既要满足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又要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借助ERP系统构建作业信息处理平台:在作业成本概念下,以外环价值链为脉络重构核算体系,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分层成本信息系统。首先是构建作业平台,将企业价值链转化为作业链,正确定义作业,构建作业中心;其次是构建数据平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基础数据进行集成并加以处理;最后根据不同需要形成不同的成本信息。企业通过该集成的成本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即时地获取各成本对象的成本信息,从而形成新的会计核算系统。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第三,进行成本归集与分配设计。实施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系统应经过以下步骤:
(1)按所耗资源详细设计作业成本明细表。即确认主要的成本项目,也就是确认作业成本核算范围。将这些成本项目同相应资源相联系可形成资源耗费项目,也就同时确定了资源和资源库。这一步骤可通过查阅企业的会计账簿及费用明细表获得;有时需要将同一明细项目下的资源进行分解,生成的不同资源库(如“工资及福利费”应按生产工人、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分列);有时也可将具有同质性的明细项目资源组合进入一个资源库。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成本和期间费用界限的划分是整个成本计算过程的关键与难点。
(2)分析并确定作业,设置作业库。在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应在合理范围内根据重要性原则确认作业。作业范围过大,会影响作业成本计算效果;作业划分过细,则会加重作业成本计算负担。在实践中,将作业中心分解为作业或将相关作业整合为作业中心,是确认作业的有效方法。作业中心可以上文中的六大作业为基础,按作业层级的概念再进行细分,每个作业中心为一个作业库,并对应一个作业动因。
(3)确定资源动因,设计资源动因库和资源动因用量库。资源动因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中心的依据。确定资源动因的原则是:某项资源耗费如能直观地确定为某一特定产品消耗,则可直接计人该特定产品成本;如果某项资源耗费可以从其发生领域划分至各项作业,则可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如果某项资源为多项作业共同耗用,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量化依据,将资源耗费分配至各项作业,这里所讲的量化依据即资源动因。对于直接可对应于单一作业的资源耗费,其资源动因比率设定为1,对于不能直接划分至某项作业的资源耗费,则应在资源动因用量库里设置其分配标准。
(4)确定作业动因,设计作业动因库和作业动因用量库。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至产品或劳务的标准,也是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沟通的中介。作业是根据产品确定的,因而作业动因应是确定的。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核算时,首先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会计分录。当其费用科目属于作业成本明细表中的成本项目时,系统提示进入作业成本核算平台进行选择,会计人
员选择进入并提取管理信息系统各子模块中的资源耗费用量信息,存入资源动因用量库,在月底由系统生成资源动因用量汇总表。
企业一般会在月末集中编制调整分录,具体可以归为五类:预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应计费用、应计收入和未实现收入。前三类费用是设计新作业成本核算程序需关注的对象。因为调整分录具有规律性,因而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耗用量(如分配厂房租金所用到的作业活动使用面积、结合标准成本法设定的标准耗用量)或月末的统计数据(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进行分配。调整分录涉及的费用主要有工资、津贴和福利、折旧、租金、低值易耗品摊销等。对于租金的分配,厂房租金可按各项作业活动的使用面积作为资源动因分配到各成本库;机器设备租金先归属到作业或作业中心后再根据机器小时、人工小时等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低值易耗品摊销能直接归入单个产品的直接分配至产品,不能直接分配的先归入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各作业库中,再分配至相应产品。除此之外的费用每发生一笔,由发生费用的业务部门收集或填制原始凭证,在业务部门各自的系统子模块中输入资源动因数据,凭证或数据传递到财务部门后,由财务部门先按照会计准则编制会计分录,再在成本核算系统模块中读取业务部门子模块里的数据,生成资源动因用量库,然后在月末由计算机系统对资源动因用量进行汇总,自动完成数据处理和成本核算。
第四,设计凭证和作业成本计算表。由于一项作业可能会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或一个职能部门可能同时涉及几项作业(如运输部门发生的活动既为生产供应服务又为销售服务),所以应事先明确划分各部门的作业范围和数据输入权责;各业务部门应指定专门人员完成相关数据录入,填写资源动因用量表;为方便系统核算,一张表内只填写一项费用,若涉及间接费用,需注明明细科目。以运输部门为例,其资源动因用量表如表1、表2所示:
近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尝试将成本动因进行合并以减少成本核算工作量,即将相关的资源成本按成本动因的同质性合并为同质成本。通过同质成本库可以将许多成本动因按其同质性归集在一起,由此大大缩减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的日常记录、核算工作,降低作业成本法运行成本,同时也使间接费用分配核算工作大大简化。在这种做法下,对以上运输部门发生的汽油费和维修费可合并为运输费用处理(如表3所示):
当原始凭证(发票、内部材料领用单等)传递到财务部门后,财务部门应首先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费用分录。在月末,由成本核算系统收集各子模块中的资源动因用量信息,自动生成资源动因用量汇总表(如表4所示):
作业动因汇总表记录动因汇总情况,用于分配相应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2
【摘要】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费时耗力的工作,利用系统将医院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既可做到会计核算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的有效统一,亦可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会计;成本核算;合二为一;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64-01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项既费时,又耗力的工作,将医院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既可做到会计核算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的有效统一,亦可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会计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公认最高的,为提高成本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利用系统将两者合二为一是最有效的管理办法。
1在院领导及各部门的配合下,做好上系统前期准备工作
1.1对医院的核算单位进行重新设置根据医院管理需要,建立医院成本核算机构,配备并培训相应合格的高素质成本核算人员,将核算单位分为3大类:医疗部门、药品部门、行政管理部门。
1.2清产核资 对全院各部门资产进行认真清理盘点,财产物资要清查,保证帐实、帐帐相符,对固定资产做到计算机建账,专人负责。对各部门占用房屋面积进行实地测算,重新核实,将固定资产和房屋折旧由计算机自动计入部门成本。
1.3理顺收费项目,明确收入明细依照3000多种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做到收费明细清楚,实现医疗收费的有序管理,为财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的自动采集打下基础。
1.4 统一收入标准口径根据医院的管理需要设置更为明细的财务收入项目,并制订相应的会计明细科目,为医院会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提供了统一的收入标准。统一核算口径,把成本核算和会计核算口径统一,数据来源也要口径统一,避免数出多门,严格会计期间,成本核算的期间和会计核算的期间保持一致。
1.5制定医院相关消耗定额及内部服务(成本转移)价格参照市场价格,将医院水、电、气等后勤服务项目测算出工时成本,按人力成本计算出各服务项目的价格,将供应室的几十个服务品种测算出实际成本后制订内部转移价格,实行医院内部有偿服务。
1.6规范工作流程 在实行财务与成本一体化管理系统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操作。其他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前提,需要单位强力的制度约束。
1.7 由软件公司编制财务及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 将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依据会计科目和成本分类项目,实现会计一次录入,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两项任务,形成集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为一体的经济管理系统。
2会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软件系统的特点
①数据完全共享,财务与成本核算一体化。财务数据与成本数据保持一致,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数据。同一系统既能处理会计核算,又能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使财务数据和成本核算数据得到有效的统一。②效益最大化。依赖出纳业务、门诊及住院收费系统、固定资产、工资系统等数据实现凭证的自动生成,直接提供会计与成本核算所需数据。③与数据库无关。由于各医院信息系统采用的是不同商家的软件系统,而此软件采用的是与数据库无关的数据利用模式,解决了各系统数据间不能利用的矛盾。④医院全成本核算支持下的分科核算体系,各部门收入、支出一目了然,有效杜绝了重复计算、分配不均的弊端。⑤通过整合利用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杜绝了以往各信息系统独立应用模式。
3“合二为一”具体实施操作流程及最终管理目的
本着数据真实、畅通、及时的原则,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通过出纳信息化管理,将医院零星收支数据生成供财务和成本使用的数据。
3.1具体实现方式出纳在收付每一笔款项时录入现金或银行单据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金额以及核算单位的选定。通过系统提供的凭证生成器生成原始凭证,该原始凭证除满足账务需要外,还包含成本数据供成本核算所用。
3.2数据采集从门诊收费处及住院结账处采集的收费数据,汇总之后为财务所用,其本身涉及的开单科室、执行科室、病人所在科室数据即为成本核算中的单位,而大量的医疗服务项目数据即为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所用。
3.3费用分配采用四级分摊的方法,自动科学合理归集分摊医院的管理费用和后勤保障服务费用,充分披露各级各类的全部成本。坚持月末对帐,会计和各财产管理部门、会计和成本核算的数据都要进行核对,保证数据一致无误。
3.4成本分析考核按相关规范、制度计算医院各项成本,系统自动整理成本核算资料,提供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资料各种报表。
能够应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面分析,寻找成本控制点,多角度对科室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及提出相关建议:内一病房,上半年纤支镜检查89例,比去年增64,过敏源检测298次,比去年增124次,收共增加近20万元:节约消耗,降低床日单位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肖高峰.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刍议[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3
所谓成本核算,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和发展中,在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之前所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资金投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由于盲目投资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成本控制则主要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结合预期的经营目标,对资金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因素对资金使用造成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企业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当前有线电视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无论是企业投资者、管理者,还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都应该提高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掌握企业的资金的运用规律,从而为企业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2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有线电视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存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甚至达到入不敷出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有线电视企业已经实现了全面改革,无论是运作形式还是管理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纵观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其理念和思想却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注重对资金的结算,却忽略了前期的成本管理,从而导致成本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匮乏。目前,部分有线电视企业将人才的培训目标都放在了技术人员的培训上,却忽略了财务人员的培训,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综合素质上,都无法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财务管理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再次,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很多有线电视企业,上到领导者、管理者,下到普通职员,对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均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其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是可有可无的一项工作,没有必要为此而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内容片面化。从定义的介绍中我们能够看出,成本控制是事中工作,成本核算是事后工作,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需要企业领导者给予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有线电视企业由于对二者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有些企业认为,做好了成本核算工作,就无需再进行成本控制。也有部分企业将二者拆开来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发生偏离,阻碍了财务管理,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上所提出的几个问题,都是导致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线电视企业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就必须明确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目前,我国部分有线电视企业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进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强化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确保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过去的时间里,有线电视企业之所以成本管理工作的水平较低,主要就是因为缺乏成本意识,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导致的。因此,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强化成本意识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有线电视企业提高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向财务人员不断灌输新理念,加强员工的成本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其次,要对企业当前现有的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确保企业的预算成本多于支出成本,促进企业的发展。
(2)促进成本核算和控制科学化,实行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先进技术在有线电视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先进技术的加入,不仅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实现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科学化,对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能够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以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要从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对比出发,探寻成本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途径。
(3)提前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定额定量
有线电视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改革与更新,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在企业改革与更新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管理必然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为了确保企业成本管理满足发展需求,提前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企业应该在一定生产技术的水平和组织条件下,对企业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类资源进行提前核算和定额,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工作,以此来实现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其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减少成本,定额定量,对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和分配,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
对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前提下,有线电视企业需要及时、合理的完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的意识,充分了解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置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合理的使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运用到企业的运作当中,为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有效地分析及下一步投资提供有效、完整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良性运作。
4结语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4
关键词:成本核算;医院;计算机网络;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86-03
The Cost Accounting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Modern Hospital
GAO Pu-zhong1, LI Bo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Information Section,Zunyi 563003,China; 2.Office for Economic Reform, Zunyi 563003,China)
Abstract: Purpose,study the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cost accounting in the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Methods,mak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 system,extract income and expenditure datas,combine with the cost accounting principles,construct Cost Accounting System,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he system.Conclusion,that hospital cost accounting develop with hospital reform is the trend of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costing accounting; hospital; computer networks; hospital management
近几年,医院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成本核算,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能力,全面推动医院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发展。
1 医院成本核算
1.1 医院成本核算概述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遵循一定的成本核算标准,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它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从医院宏观管理角度看,医院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相关财务制度规定,核算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物质消耗、劳务报酬以及有关费用支出;从医院微观管理角度看,主要有药品、医用材料、各种工具、办公用具、固定资产(如房屋、大型设备)折旧、维修等;其中药品、医用材料、工具、办公用品属于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增减,而固定资产折旧属于固定成本,一般情况下不变。
核算的项目主要包括各个科室或核算单位的人员工资、医用材料、药品、办公材料、水电暖费、维修费及房屋、家具、设备的折旧等。
1.2 医院成本核算目的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途径。加强医院成本核算,能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成本的消耗,客观地反映了医院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改善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1) 衡量医院及各部门的工作效益、效率即经营绩效,评定某些特定资源的利用率。
2) 控制医院成本消耗,降低医疗成本,预防资产流失。
3) 分析和把握医院及部门的经济运行状况,为预算管理制定提供全面的、可靠的信息资料。
4) 奖金及劳务分配上逐步达到真正的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
1.3 医院成本核算基本原则和要求
1) 实际成本原则;
2) 可比性原则;
3) 权责发生制原则;
4) 一致性原则;
5) 一般项目成本核算,要合理摊入劳务性费用;
6) 高科技医疗项目和新技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要充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7) 急救医疗项目及抢救医疗设备的项目成本核算,要以上年度的实际利用率为依据,充分考虑其风险性和技术性价值;
8) 做好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目前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成本,采取按一定比例提取的方法计算,应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做到按固定资产的合理折旧计提成本,加强定额管理。合理的消耗定额,是核算项目成本的重要依据。确定了合理定额,才能确定费用的分摊比例。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应由单项成本核算逐渐向综合成本核算扩展。
2 医院成本核算实现
2.1 核算模式
通常,在实现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把成本核算分为一级成本核算、二级成本核算和三级成本核算。其核算模式见图1。
一级成本核算又称为院级成本核算,是以医院为核算对象,医疗机构的全部核算工作一律在财会部门进行,核算内容为医院总成本,用于反映医院医疗业务和药品经营的收支情况和经济管理水平。
二级成本核算又称为部门成本核算,是以部门为核算对象,核算内容为部门各类消耗支出,用于求得部门总成本,找出部门经营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它也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
三级成本核算又称为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医疗项目或病种为核算对象,在部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科学地归集和分配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
2.2 成本归集
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根据不同的成本归集对象,又可将成本分为部门成本、单病种成本、单机成本等,其中成本的归集是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归集所依据的标准与成本核算结果有密切关系。其数据归集见图2。
1) 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药品、血液及其制品、管理等成本按实际发生数计算。
2)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包括保障服务类成本折旧、科研教学成本折旧、医用设备类成本折旧等,其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和单位工时数法。
① 直线折旧法:将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计入各个时期医疗成本。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房屋、图书、一般设备等折旧。
② 加速折旧法:是指每期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的多,后期计提的少,相对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方法。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适用于中等价值而折旧年限短的设备。
③ 单位工时数法: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值在使用寿命期间规定完成的工作总量,按工作时数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在各个期间的使用程度很不均衡而且使用磨损特别大的情况。如大型医疗设备CT、ECT等。
2.3 间接成本分摊
间接成本是指发生在管理部门和职能科室不能直接计入到某个部门的费用。在进行核算时,首先应采用方法使它变成直接成本。其次,寻找一套科学合理的分摊方法。
间接成本的分摊,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以及核算的可操作性。
3 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应用成果
成本核算的实现,相当于为医院经营决策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根据真实的数据,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在医院经营管理多个方面发挥着充分并非常有效的作用。
3.1 细化核算单位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成本核算可以核算到科室,甚至每个人。这种全院职工参与、核算、考核的模式调动了每个职工对工作、对医院的关注度,从而提高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3.2 准确率提高,数据详实可信
准确计算院内各部门收入是医院内部核算中的关键,由于医院业务收入种类繁多,构成复杂,交叉性强,用手工统计,工作量大且不准确,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收费字典对各科室的收入合理分类、正确归集,从而准确汇总科室收入。
3.3 数据有据可查
医院通过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科室甚至个人如对数据有异议,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到收支的明细,从而保证了考证的公正性。
3.4 预算的制定与执行
科学的医院财务预算是医院财务日常控制的重要准则。医院本着收支平衡、留有结余、勤俭办事的原则确定支出预算,为实现医院的总体目标,把收入、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核算单元,甚至到个人,使全体职工为实现医院的财务预算目标而共同努力。而成本目标的分解需要强有力的成本核算体系为基础,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分析、控制体系,预算内、预算外成本才能被正确区分,并区别控制,医院成本预算才能实现。
3.5 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及采购可行性论证
合理的设备购置效率评价对医院资源流向的决策非常重要,设备采购的效益分析建立在发达的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可以作为医院采购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3.6 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
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获得相关科研项目准确的成本投入,以及应用期预计的单位成本,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以引导医院进行有方向性的科研项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益。
3.7 专业或病种结构的调整
通过以成本核算为基础,计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中心的基础上核算其工作量、收入、利润,有效的分配利用有限的人员、设备、医疗用房等卫生投入,实现医院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3.8 整体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以医疗收入为基础,结合医院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对整体经济效益做出综合评价,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4 结束语
应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提高医疗成本核算效率。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其专业分工精细,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联系密切且复杂,加之医疗服务又是按项目计费,使医疗成本核算的各种数据庞大繁杂,如果使用手工方式分摊计算十分不易。尤其对大型综合医院要做到统计及时准确、数据分析可靠和可信,其困难更是难以想像。因此,在实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全方位地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医疗成本核算依赖于各终端录入人员的规范化和数据的准确性,依赖于各种收入和成本数据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存储分析和信息共享。
当今的医疗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成本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是医院经营管理的永恒主题。尽管依靠计算机网络自动化实现成本核算管理在医院的应用时间不长,但随着其理论和方法的日趋完善,实际应用必将日益广泛深入。医院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了解和探索医院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计划和措施,不断完善优化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信春.王晓钟.医院成本核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5
[关键词] 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经济管理
目前政府对医院的补偿不到位,医院正常运行的绝大部分经费靠医院收取医疗服务费及药品进销差价来取得。医院要维持正常运转,只有开源与节流两种选择。但是在医疗市场相对成熟、病源相对稳定、医疗价格由政府主管部门限定的情形下,医院实施开源工作难度较大,医院降低成本显得更为重要。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增强竞争能力,提高效率,谋求发展,加强经济管理的手段。从医院院级核算到科级核算,从病种、病例的核算至医疗项目的核算,不仅使医院在各种物资的购进、仓储、出库、周转、使用和报废等具体程序和环节上加强了经济管理,也使医院管理者能够更加明确医院经济运营情况和注重投资效益,使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能够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实践证明,加强成本核算是医院提高科学管理效益的有力手段,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一、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认识模糊,观念滞后,各层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普遍存在重医疗、轻理财,重收入、轻支出,重投资、轻效益等问题。医院长久以来实行预算会计制度,采用差额预算补助形式,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成本核算知识,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重直接成本核算管理,轻间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轻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等。如目前,许多医院对于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没有进行分摊;房屋折旧费没有计提和分摊。这样算出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是一种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形式,反映出来的医疗成本也较低,使得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2.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缺乏科学规范。医院的成本核算始终为医院内部分配提供依据,造成医院与科室“一切向钱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成本核算引入歧途。医院对行政管理及后勤保障部门的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缺乏有效手段。虽然医院与科室都意识到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因管理的基础水平不高,大部分医院的成本控制仅仅停留在事后控制阶段。而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 科学 、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 。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地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
二、 医院开展和加强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深化,要求医院必须加强经济管理,认识到成本核算与医院的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通过实行成本核算进一步发挥财务部门的管理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目前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冗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2.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且是医院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国家正在倡导节约资源,主张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使职工了解医院经济运行的情况和成本支出情况,这样就能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
3.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4.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须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在安排支出时,能够保证重点,尤其是要使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支出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
1.实施医疗成本核算需要观念更新、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医疗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临床、医技科室,更需要有各种技术扶持和后勤保障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现医疗成本核算,医院各级领导应更新观念和充分重视;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院领导亲自挂帅,组织成本核算组织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全院各级宣讲、组织学习和培训成本核算。只有各级领导明确了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内容等,才能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在全院员工中增强经济意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
2.建立组织机构。使财务管理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有机统一,实现医院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高效、统一。从长远发展看,医院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应当是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相结合,即高度集中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对分散的管理执行层,医院经济管理体制以经济管理办公室或经济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形式直接隶属于院领导班子,使各种经济信息和决策高度集中;财务科或经济管理科以经济参谋或助理的形式,分散至各经济责任中心,负责执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这种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将有利于医院经济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有利于经济决策的统一以及全院经济运行的协调一致和经济高效。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成本核算相适应的核算制度,对医院的成本进行预算、核算、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和预算的管理与执行,确定其成本目标。
4. 以直接费用为主,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人员经费控制,包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福利费等,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实施责任到人,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卫生资源的核算,包括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等,着重进行成本控制,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经济效益,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科室与财务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账卡,根据业务量和消耗情况,科室制定相应的支出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逐步改进,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增收节支,避免消耗材料的浪费。公务费成本控制要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财务制度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关于水、电、暖、汽、燃料等业务费,要分别计量,严格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核算方法,必须是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统一起来,实行内部结算。医疗设备成本核算,包括折旧、维修费、材料消耗、水电费、人员消耗费等,实行设备成本核算,必须与成本效益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医疗经济效益。
5.医疗成本间接费用的核算。 测算医疗成本的难点是内部服务定价和合理成本分摊。医院要实行全成本核算并准确分摊各种间接成本,首先应在各供应保障部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间接费用(管理费用)可分为两部分,即行政管理部分和后勤部分。行政管理部分的核算: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考核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管理费用的支出,设立管理成本意识,设立管理费用考核指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后勤部门的核算:将后勤部门全面推向社会,如洗衣房、食堂等搞承包经营方式,锅炉房、水电暖、器械、车辆维修等测算消耗定额,核算其消耗材料、人工费等。
6.对成本核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根据科室的支出及成本费用管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可行的方面和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医院可实行工资、奖金与成本效益挂钩核算,体现节奖超罚多劳多得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工作进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疗行业将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样医院就必须改变过去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多方面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加强全面成本核算,严格各项费用支出,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将成本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使医院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7.提高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医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系统,在收费处、临床、医技科室、仓库、药库、后勤、财务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8.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正在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医院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精简科室人员,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费”而导致成本的升高,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是医院竞争的战略核心,医院相对其竞争对手要保持较大的优势,极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成本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充分挖掘医院人、财、物的潜力,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信春,王晓钟.医院成本核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2-132.
计算机成本核算范文6
一、ERP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系统内容及其流程
(一)ERP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的原则与内容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的原则是将各生产单位确定为二级核算单位,根据管理需要合理设定。核算的内容是各二级核算单位的目标利润、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与考核。总体原则是目标利润、指标倒推、逐级分解、层层承包。标准成本是为实现目标利润所应达到的成本水平,是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在切实保证实现目标利润,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设备、技术能力等,并结合有关产品的市场、价格状况合理的税收要求,正确确定未来一定期间的标准成本,科学地规划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所必须控制的成本限额,努力搞好标准成本工作。实际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资金耗费及产生的劳动成果的数据进行汇集、归类、加工和转换为成本信息的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是对影响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技术经济因数及其影响程度做出定量描述和定性地说明,它既为下一时期的成本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依据,同时也为前一时期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做出了全面的总结。
(二)ERP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系统模块的分类与流程ERP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系统模块,主要分为:标准成本制定模块、实际成本核算模块、报表模块。其中,目标制定模块主要涉及销售收入模块、标准成本模块等,实际成本核算模块主要涉及原材料出库模块、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模块、制造费用模块、工艺过程管理模块、产成品入库模块、废品统计模块等,报表模块主要包括生产情况汇总模块、数据查询模块等。由于二级核算以各生产线入库产品的标准成本为起点,根据车间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期间费用率等,利用标准成本模块制定出各核算单位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在生产任务下达到生产线以后,由各职能部门对各生产线的领料、工资费用、产品入库、废品数量等进行及时录入。业务过程中,生产计划与实际产量、材料消耗定额与实际消耗,由ERP车间核算系统的产成品入库模块、材料出库模块自动传人二级核算标准成本模块和成本核算模块。其中,原材料消耗由仓储中心作子库转移,系统自动采集;辅助材料消耗从库存模块直接读取,出库即为领用单位消耗;人工费按人力资源部门的发放数由成本核算员分配到品种中;折旧费由资产模块直接读取;修理、运费、差旅费等制造费用由财务部成本二级核算员直接进行业务核算,分配到各产品中去;月末系统对入库产品进行成本二级核算,出具成本计算单,计算出二级核算利润,最终自动生成会计成本二级核算报表并完成一轮二级核算循环。
二、ERP会计成本二级核算系统的优点
(一)实时性传统的手工核算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及时处理,ERP会计核算系统的实时性,及时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避免了数据的重复记录和重复汇总,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以目标产品为核心,将各相对独立的生产线作为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对产品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可以进行公司级和部门级的预算和预测,并且支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分布式的预算生成;对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实时评价,以便进行实时控制,及时纠正偏差,提高财务成本管理的效率。
(二)集成性传统的手工核算是相对较为独立的一种工作模式,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是串联作业,很难与企业的其他资讯融合,其结果得到的是局部的、片面的信息。而ERP二级核算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工作流程与企业其他管理工作始终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得到的是较为全面、完整的信息。ERP会计核算系统的集成性,实现了ERP会计核算系统与ERP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通过ERP数据查询模块还可以快捷地查询各核算期间的标准收入、实际成本、产量、废品等相关数据,进行成本地分析,全方位服务于企业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决策人员,为领导在成本节流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