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方式方法

高中语文大致可以分为“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两个部分,而其中古典文学的具体表现即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不仅是我国文学灿烂历史的沉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还是现代文学的一个根基。从文言文中了解文学的初始形态,也从文言文中掌握国语发展的新生方向。可见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环节。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文言文,是深具古典美的一种文学艺术,具有行字简约而含义无穷,寥寥数笔却语法精妙的特点。这既是文言文在文学上独领的美的体现,也是高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迷惑点。“太隐逸而难以知其真意”这是文言文学习者普遍的学习感受。这也就导致了如今文言文学习的两大现状:第一,受教者用功努力,依然难解文言文的真意。第二,教育者板书一大堆,学生依然稀里糊涂。

二、文言文学习有效性攻略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学习

我们教育者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常常考虑的问题就是这样讲课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常常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塑造学习原动力”这样烂透心头的话,这样的话虽然陈旧,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真理。因为兴趣,一直都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1.让学生品味文言文中独特的美感,以“美”示人

例如,我们在讲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苏轼先生的《赤壁赋》时,我们可以在提及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法结构时多多谈论文章内容描写的美丽场景,文中皓月当空,水阔心平,更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精妙乐声在耳畔回响。再者可以在课间中配上相同意境的乐曲。

2.开设文言文相关的小比赛,增添教学活力

许多人谈及文言文,似乎总是会想到“老古董”,“严肃庄重”,“沉闷无趣”这些词汇,事实上这是对文言文的一种错误解读,教育者需切记不要受这种错误思维的影响而将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变得刻板严峻。

比如,我们在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五课《荆轲刺秦王》这一《战国策》名篇时,我们可以在班级中举行一场小小的文言文话剧表演。由同学们分别来扮演荆轲,秦王,太子丹,秦武阳,樊於期,高渐离等重要角色。将文言故事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表演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重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们深刻的理解力《荆轲刺秦王》的文章内容。

(二)转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以方式改变效果

1.情景模式教学

人的发展来源于对外部事物的不断感知,因此的坏境是重要的影响成分。就像是家庭教育好的孩子表现得恭敬有礼,而没受教育或是受到偏激教育的孩子傲慢自私,一定的文化坏境会对人产生重要的感染性影响。同样,在我们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情景环境适宜的课堂总是比毫无情景可言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好,学习兴致更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讲解中一定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在无形之中就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

比如,我们在讲解第三单元王羲之先生的《兰亭集序》时,我们就可以先对文章写作的背景,当时社会所普遍存在的文人风雅之事为同学们进行一个介绍,让同学们在进行课文学习之前融入《兰亭集序》的氛围之中。

2.诵读式教学

事实上,诵读式教学在幼儿园小学等初级教育阶段是使用度最高的,在小学班级里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老师说:“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将这篇课文读一遍”。或许这样的方法让部分高中教师觉得难脱幼稚,因此对采用这种方法产生一种抵抗情绪。而事实上诵读式教育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我们在讲解韩愈先生的《师说》这篇课文时,由于这是说理型的文章,不具备故事情节,有些学生可能就会开始脱离学习去讲小话,做小动作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全班对《师说》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全班诵读。这样既在顷刻之间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拉回了课堂,又使得学生们在诵读中对文章内容有了更好的了解。可谓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三、总结

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既有难度又有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者“传道者”的角色,对高中学生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科目的教学老师,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发展。文言文教学要始终以受教育者,即学生为主,在符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认知规律的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所采取的教学方案。切实做到教学方法对教学实际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成性 方法探索 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生成性的课堂,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如何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深入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熟悉,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例如在教授《边城》一文,如何让城市的孩子理解文中所谈到的自然美、风俗美、人性美,就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按照教参的理解,不考虑他们的体验,学生很难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城市生活的环境入手,从身边人际关系入手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化解时代相隔而造成的难题了。只有在备课中考虑到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课堂才能有生成性。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有各种看法,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

问题之一:放弃板书,不方便学生课堂记忆

当前高校中,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极少或者根本不在黑板上写字。教室的黑板对这些教师来说如同虚设,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他们也只是信手胡乱涂鸦一番,毫无书写条理。规整的板书传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首先,板书可以写出课堂内容的梗概,且能长时间展示。这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手段仅能在开头和结束的某个时间点对内容梗概进行短时展示,这是不利于学生记忆的。据研究,人对知识的记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作用时间短,容量有限,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瞬时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方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也十分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不断复述的条件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RobertL.Solso)认为:“某种记忆系统(短时记忆)能够储存信息,但如果信息未得到复述,它就从记忆中失掉。”[1]板书能使教师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长时间留存,有助于学生认知感觉的强化与信息的编码,并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次,板书机动性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便于记忆。相对于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板书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讲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疑难字词、学生的随机提问、需要增加的图示、适时划出重点难点等。第三,板书更便于学生记录与思考。一般来说,教师板书速度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是一致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古代文学犹为如此。要真正学好古代文学,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下苦功夫。这已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圈子中不争的事实。然而,因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过快的课堂节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做课堂记录,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适度思考与提问。课堂记忆效果自然也不好。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板书传统的有机结合。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为例。在教学计划及进度中,该章所分配课时一般为二至三个,要讲解的问题有五个,即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等。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史记》,其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及研究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个问题之中的任意一个问题都可以讲授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此章全用板书讲授,显然时间捉襟见肘;若全用多媒体讲授,则往往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者材料的取舍不当而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含混而过。这就要求讲授者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把五个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讲授要领书写在黑板上,而将讲解与论证过程辅以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播放鸿门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以及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来说明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与《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总之,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课堂方能张驰有度,学生才有记录与思辨的空间,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之二:不写教案,教学设计不当

许多教师上课完全不看教案,或者根本没有教案,而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理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边放映多媒体课件,一边看教案会导致顾此失彼,不好取舍,不知道该以哪一边为主,所以就只好不看教案或者索性不要教案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来说,教案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绝不能被忽略。准备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预演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首先,教案能使上课过程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防止讲授内容的枝蔓。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新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因为刚从较高的学习层次出来,心理状态还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深,身份感不强,往往不按教材讲,自我发挥较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传授者,认为教材内容太俗套,没有发挥空间,没有新东西,所以在授课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儿全讲出来,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所讲内容较深,又偏离教材,故收效甚微。接受新知识如同爬坡走路,毕竟是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趋轻避重、趋易避难,乃人性使然,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恰当选择授课内容。然而一些老教师往往喜欢投学生所好,花大量的时间讲段子、讲故事、讲经历、讲笑话、讲时事,就是不讲教材。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而于要掌握的知识则愈发遥远。其次,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既非私塾教学,没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又非通贤大儒,可以不用准备就出口成章,现代教学是多位教师面对更多位学生的过程,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授课一定要有计划性,预先要有精准的设计。本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时间分配如何等,都应该有预先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自由发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动性。所以,教师上课无异于戴着枷索跳舞,要讲好一门课,站好一节讲台,绝非易事,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准备教案的过程能使讲授者对有关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详细罗列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避免出现因停电、故障等原因无法操作多媒体而耽误上课的情况。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同是孔子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在大纲一定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前通过准备教案使授课内容条理化、精准化,十分必要。在完整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授课是以教案为依赖,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依赖,所以即使停电,也不影响授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并不能代替教案。一些教师不写教案,直接带课件上课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准备不充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且不说准备教案的过程对课堂实践多么有帮助,单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案书写与课件文字并不相同,自然也无法互相替代。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底本,并不直接面对学生,就像舞台演出的脚本并不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它可以将提示性的话语写入。而多媒体课件要直接播放给学生,它对文本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拘谨,远没有教案书写随便、具体、细致。相对于多媒体课件,教案内容更全面,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授课前应花费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好教案。若决定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则应在已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再行努力,化繁为简,由隐蔽到直观,制作出适合课堂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直接以课件授课而忽视对教案的认真准备。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决定其课堂讲授内容极为丰富。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内容。我们应该分清准备教案与制作课件的先后次序及主辅地位。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远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我们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问题之三:过度依赖课件,口头讲解太少

一些教师上课时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为主,很少或者根本不做口头讲解。这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另一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过度依赖视频、音频,动辄播放,自己则很少讲解,更有甚者整堂课以放映纪录片、影视片、名家讲授实况相始终。二是把全部讲授内容几乎一字不落地放到多媒体课件上,然后按顺序读下来,直至课堂结束。殊不知教师口头讲解才是古代文学授课的主流常态。正是教师充满个性化的口头讲解,才使艰深晦涩的古代文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共鸣,给学生以启示,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首先,口头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古代文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等。其文字、词汇及语法系统基本上是属于古代的,与今天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愈是历时悠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左传》、《论语》、《庄子》、《楚辞》等,其书写语言与今天的通行语言差别愈大,加上其古奥难懂的内容,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口头讲解,单凭播放音频、视频、PPT等,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理想。教师充满文采的口头讲授能给学生营造一种短暂的古代语言环境,无形中拉近了古今距离,淡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陌生感,比播放程式化的课件效果更好。而且,教师的口头讲授更便于学生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取决于我们(在抽象感觉中)所知道的和我们(在特殊感觉中)所感觉到的综合结果。”[4]强调了在认识过程中,人受到的感官刺激(感觉)的重要性。教师口头讲解一般会辅以生动的动作姿势,加之讲解时的具体情景,都能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同时,这些姿势与情景都可能成为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凭借与提示物。其次,不能对多媒体课件过度依赖。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确有必要时再用,绝不可对其过度依赖,否则就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诗词或者文章的文本逐段、逐节地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朗读及解释这些文字则不宜用多媒体。学生更愿意听到自己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不是机器放出的陌生声音。另外,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朗读或积极参与互动。专家指出,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就是朗读与背诵。学生于讽诵之间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诗词的内容与韵律,教学效果不知比被动听别人朗诵与默不作声地观看画面要好多少倍。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5]说的就是多朗读而后自有体会的道理。再如某些画面感或者故事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实物展现或者教师本人的模仿与表演,就更不能依赖多媒体课件了。第三,口头讲解有利于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反应对某些讲授内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非常具有随机性,但却是最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能让学生“秒懂”,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口头随机讲解,或绘声绘色的描述。另外,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解决他们的大量疑问,使其思维能正常行进,比之把问题记下课后再问,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学生有这样的习惯,一个问题弄不懂,往往没有心情听后面的内容了。相反,如果教师帮学生把问题及时弄懂了,会激发学生更用心地听后面的内容。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治学态度能对学生做人与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如果教师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无疑会限制这种师生间的信任与互动。